在steak’n shake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这是一篇没有什么图片的帖子 希望大家还能看的愉快~

这是一家简式西餐厅,卖的东西和麦当劳这些快餐厅差不多,但服务和正常餐厅一样,会有服务员引导你入座,为你点单,问你吃的满不满意,然后收走你的小费,收不收小费就是辨别它是不是快餐厅的最好办法。

这家餐厅有近20个员工,有一半是泰国来的J1学生,他们是最开始由基金会统一招进来的,还有几个牙买加那边过来的本地员工,带班经理也两个科索沃移民,这家餐厅里非移民美国员工很少。

餐厅有两个班制,白班是早上7点到下午3点,晚班是下午3点到晚上1点闭店,但我有申请晚上11点下班,理由是为了不影响第二天上午上班,现在想想还挺矫情的。

工资是8.6刀一个小时,这个价在布兰森是真不高,起码相比我一共的11刀每小时,如果不是没有别的选,我是真不愿意来。

在去工作的第一天我就吃了扁,经理要求黑色的鞋子,我穿的运动鞋是黑色的,但下面鞋边是白色的,去了之后给我直接遣返,让我换纯黑的鞋子,看得出来,他们家确实是不怎么缺人。

我直接又跑沃尔玛买了一双,款式有点像皮鞋,第二天去工作的时候又遭到了拒绝,说这样的鞋子不行,不防滑,必须买鞋底带防滑纹的那种。妈的,不知道是我没有问清楚还是他鸟事儿多,看着经理又准备让我回去,我立马不干。

我说我都回去一次了,反正也是黑的,就先让我将就将就呗,总是让我回去也不叫事儿啊。就这样我才得以留下,没被再次遣返。

填了报税单,拿到ID号码,才算正式入职,发了一个围裙,一个蝴蝶结。你别说,白衬衫加黑蝴蝶结,还真有点人模人样,一个小餐厅还搞这么高逼格,以至于我的室友每次都调侃我是去五星级餐厅工作。

他家的汉堡和奶昔很有名,而且员工点单都是半价,不过我都没吃过他们家的汉堡,唯一去吃过一次还是为了请我邻居,最后想想还是蛮后悔的。

他们家在汉堡制作上是和麦当劳这些快餐厅不一样的,这里的汉堡都是手工制作,面饼是手工烤制的,肉饼也是需要自己烤制,手工的永远是最贵的,没错。

我的工作就是烤面包片,不同种类汉堡对应的面包是不一样的,我的前面有一块显示屏,所有的订单都会显示在这里,我只要按订单把对应的面包放在电板上烤,有些还需要加鸡蛋鸡柳培根火腿这些,这些也是我需要负责的,单手开鸡蛋就是在这个时候练出来的。

和我一起搭档的是一个黑老哥,名字我忘了,是一个多年的老员工,他负责烤肉饼,我需要在肉饼烤好前把烤好面饼,加好起司放在板子上,等肉饼放上去之后再推到下一个吧台,再由其它员工加工,我特别喜欢看刚刚烤好的牛肉把起司融化掉。

这里也没有什么入职培训,做汉堡的面包一共有四种,经理就带我认了认这几个面包,之后的都是现学,他们叫我做什么,我就去学着做什么。刚开始连订单都看不懂,都是黑老哥告诉我要什么,我拿出来烤什么。这几个面包太难认了,在我看来他们真的是没有什么区别,好多次都是拿错了面包。

第一天工作的晚上人特别多,搞得我手忙脚乱,抓面包的时候还被电炉烫了一下,都没有让你看伤口的机会,那边已经催着你烤下一批面包了,慌乱之下手又被烫到了几次,有几次都是烫在了原伤口上,嘶嘶的疼。

这一晚不知道有被烫了多少次,还被黑哥不停的嫌弃,忙到了连委屈的机会也没有,委屈也没人理你,还是算了。

之后不忙的时候他会教我去看显示屏,上面的缩略单词我也不认识,只能死记,但有时候还是和面包对不上号儿,他们太像了,因为这个没少被嫌弃。当时经理有让我拿选单回去看看,我不知道当时是什么心态,一直都没有去看。

这一点我是很失职的,现在想一下,如果我能拿着选单去研究一下那几个缩略单词和图片的话,自己工作起来也会轻松很多,少一点嫌弃,多一点友情,哈哈。

晚上十点过后的人就没那么多了,我会把空的面包框搬回到库房,把新面包补回来,鸡蛋培根鸡柳这些也需要去冷库搬。面包都补完后就可以清洗我的电炉了,黑哥会用他的电炉同时去烤肉饼和面包。

清洗电炉是我最不喜欢的活儿,但也是没办法避免的,上晚班的我只有把烤炉清洗干净后才能走。电炉需要洗两遍,第一次需要倒一包清洗液进去,刚倒进去的清洗液会呲呲的腾热气,我得赶在这会儿用铲子包砂布把板面上的污渍全部刮掉,尽管上面有抽油烟机,但清洗液的味道和腾起来的雾气还是嗷嗷的往脸上冲,导致每天晚上回去脸都是油腻腻的。

第二次的时候就是用溼布清洗板面和机器,清洗完之后经理会检查一遍,没问题的话就会说you can go,讲真的,这会是我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我会和每一个人开心的说拜拜。

我下班的时间一般都在晚上11点左右,我之后一度觉得自己多少有点毛病,忙的时候干完了,清洁工作也干完了,闲下来了你要走,可用边摸鱼边赚钱的机会被我主动要求放弃了,欠欠的。

我的工时单之后听那几个泰国女生儿说,闭店前那一段时间还是很欢乐的,大家也没有太多的活儿需要去做,氛围很是轻松。闭店前会给每个人做一个汉堡带回去什么的,当然还有工资拿,我真是贱~

那几个泰国J1学生里面只有两个女生是在厨房工作,其他人都在大堂。这两个女生很少排晚班,但她们上晚班是我最快乐的时候,这段时间可以聊天开玩笑啊什么的,再顺便做一些文化输出。最重要的是她们会把那几个黑大妈换下去,这样的话我心态上会更放松一点,有时候还会去她们那儿拿点吃的。

平时在后厨和那几个黑大妈一起工作时,我是无论如何也和她们处不来,有会很拘束,哪儿也不敢去,就乖乖呆在我的地方,没事儿的时候就翻一眼手机。我很好奇那几个泰国姑娘是如何和她们打成一片的。不得不说,这几个泰国人和店里的员工关系都相处的很不错,尤其是女生。

在大堂的那几个泰国女生都是非常的不错,不管是在工作还是人际关系方面,分明年纪都差不多,但都给人一种很成熟的感觉。

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一个胸前纹了“晨”字的泰国女生,她父母是中国人,她在泰国出生,拿的是中国护照,但不会讲中文,也时常会跑过来问我一些中文。有些时候真的不知道应该是把她当中国人还是泰国人。

我在steak’n shake做了半个月多些就辞职了,我离开的最大原因就是我的一工已经有了稳定的工时,在这里工作也不是很快乐。有次朋友约我出去玩,请假没批,我就提出了辞职。

工作也不会很累,我还是很喜欢看到从自己手里做出一个又一个成品的,尽管高峰时段忙到要死。经理人也还是蛮不错的,我闲的时候翻翻手机也不会去管我,只要不耽误工作就好。但总体给我的感觉还是并不很快乐。

不管怎么样,最后发现,你在美国混的好与否,很大程度要取决于你的外语能力。你的英文好的话,你会有一个更好的人际关系,相应的各个方面都会有好处显现。如果你的英文很一般的话,绝大多数混的都一般。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谁一天天就去看你的眼睛,太恶心了,那这时候就得靠沟通的,每一段友情爱情的开始,不都是靠交流嘛,一个自闭的孩儿或者不怎么会讲话的孩儿,往往得不到别人的青睐。

在这方面我吃了很大的亏,当然也有很多我的个人因素,导致我在这里工作的欢乐指数并不高,这些都化成了我在之后工作中的经验。

在一工那里工作的时候,和科索沃小哥聊天,才知道他也辞职了。他在那里做饮品,在后厨最里面,我也只有在去库房取东西时候才能和他打个招呼,看得出来他过的也不是很快乐。

回头来说,这里也是给我了一些快乐的,当然,我也学习了很多,做汉堡就不说了,哈哈,更多的是学着待人处世的方法,这些在后来的工作中都为我换到了更多的主动权和工作的愉悦感。

很感谢能够在这里工作 Peace and Love!

写在后面:如果大家喜欢的话,可用关注一下我的公众号:兔子的修行路 在连载我的美国打工生活嗷
谢谢你们能看到这里 感谢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