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台湾

船晃呀晃呀晃,晃到了海峡对岸。

初到台湾,深深被到台湾的一种秩序感所感染。走出码头,映入眼帘的是马路对面的一个小型机车停车场,并不起眼,机车排列地却是异常整齐。回想在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电摩随意地在路边停放,无不见缝插针。这一幕着实是让我印象深刻。
捷运站的电梯上,人群也总是主动地排在右边,让出左边的道儿供赶时间的人行走。捷运门口总是排得整齐的队伍等待上车,不急不躁。而捷运上的博爱座总是空着的,并不会有其他人会想去抢占这个位置。

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台湾人。不论是商场导购员车站售票员,还是夜市的小摊贩,他们似乎都秉承著共同的职业观,就是“顾客至上”。

台湾的人

到达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房东Jay叔碰面。Jay叔是一个十分热情的人,在出发前我就向他咨询了关于台湾的种种,提前帮我定车票,还亲自到地铁站接我们。Jay叔的家是日式套房,玲琅满目充满着生活气息,让我有机会去窥探台湾人的生活方式。
乍看台湾人的生活与我们并无二致,不同的是,711便利店贯穿台湾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日用办卡缴费甚至一日三餐都能在便利店解决。居住场所附近却不容易找到买水果的店家,照着Jay叔的指引,穿街走巷才找到老远的一家水果店,那老板更是直爽得可爱。

“橘子这么便宜!一块钱一斤!甜吗?”
“那个不甜,不要买”……

奇怪的是,走遍台北大街小巷,竟没发现一个垃圾桶,回头问起Jay叔,才知道在台北丢垃圾只能丢进向政府购买的特定的垃圾袋中,只有这种垃圾袋才会被回收。也就是说,你需要为自己所丢的垃圾付费,丢得越多,花的钱也越多。据说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生活垃圾的产生。
机车在街道上随处可见,据说年轻的小伙子要是没有一辆机车是把不到妹的。但是机车的盛行必然会影响到公共交通的秩序,我所生活的城市也是深受其扰,通常会有一些禁止的政令下来,往往都是起不到控制效果。
由此想起此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台湾为什么不禁摩》提到“政府不能因为要打造一个“看起来”好的城市就枉顾社会百姓的需求。都市看来乱,不是人民的责任,是政府规划管理的不好。叫社会底层的百姓不要骑摩托不是治本的办法,那是锯箭疗法。如果政府能够提出并兴建完善的大众交通系统让大家都乐意搭公共汽车还是地铁上班,那禁摩也许还有几分道理,但是在还没有做到这一步时禁摩,无疑是剥夺了人民的交通权。试想还买不起车,但是又要到远方工作的工人或刚毕业的大学生们,要怎么办呢?”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台湾总是充满人情味的原因吧。

台湾的景

台湾的景点不收门票,旅游区鲜有商家坐地起价,一切都是那么地良心。
来到花莲,我们去了七星潭,海岸都是被浪打磨的圆滚滚的石头,临近海边,有一排天然形成的高地,我们的导游水哥再三叮嘱我们不要越过高地靠近海边,七星潭的浪会把人卷走的,一边用手比划著模仿浪花的走势。

我看着这美丽清澈却又暗藏危险的海滩,心生敬畏。回想自己曾以为七星潭可以游泳冲浪的天真想法就暗自感到好笑。

随后又去了鲤鱼潭,鲤鱼潭的有一股让人变得快乐的魔力。我们租了自行车,沿着环潭公路一路骑行。下过雨的地面溼漉漉的,空气里的颜色清晰而鲜艳,蜿蜒曲折的道路两旁尽是绿油油的一片,地面却飘落了泛黄的树叶。偶尔越过树林可以看见鲤鱼潭的波光在闪闪发亮。再遇到一段下坡带起凉风阵阵。那心情真是惬意到了满点!

在花莲通往垦丁的路上,这天天气极好,湛蓝的天,团团白云像披肩似的缠绕在远处的山腰上。

台东的瑞穗牧场,鲜美的牛奶与乳酪。

引起一阵围观的高傲的鸵鸟儿

而潜水的经历像是开启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最困难的部分不是在海底,而是揹著沉重的装备从岸边一路跨越布满礁石的浅海区走到深海的入口。一路磕磕碰碰险些摔倒,那装备真是重得令人感到天昏地暗。终于走到路口,教练带着我们入海了,一面记着刚学会的潜水要领一面看海底飘起的沙砾拂过眼前,大片的鱼儿就在眼前游过。海底的水压让我感觉隔着世界好远,看不到很远的地方。记忆逐渐变得模糊。只记得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鱼干来吸引四周的鱼儿靠近,鱼儿们争抢着我手中的食物,那触感,那力道,却是记忆犹新。

在淡水与摄影师小也的遇见,淡水就像是座落在充满西式风格建筑的小山包。路过周杰伦的《不能说的祕密》拍摄地淡江高中,据说那也是周杰伦所就读的高中。只可惜不能进入一睹风貌。

走在淡水真理大学的校道上

也假装拍一组“台式”文艺小清新照片

台湾的美食

不得不说的是台湾的美食,夜市一圈逛下来,几乎不重样,简直就是美食的狂欢。


夜市里也有很多民间艺人,弹手风琴,打架子鼓,演奏萨克斯风。

短暂的几日逗留,没能慢下来把这座城市细细品味,却完全不阻碍我喜欢上这座城市。
台北Jay叔的鹿羊龙舍,是我们的第一站和最后一站,临行前一大早出门赶飞机,发现Jay叔已经起来了,只为和我们打声招呼送别。真心被台湾所经历的人和事所触动。若有机会,我还要再踏上这片土地。

我们和Jay叔两位可爱的儿子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