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时光能倒流 】

hi,小岛,好久不见。
我好像还是喜欢这样称呼你,过去每次假期结束要回到澳门,总是会说“我要回小岛啦”,就仿若我们在遗世独立的桃花源里,过著打打鱼、晒晒太阳的清闲日子。

每次晚间不知道何处觅食的时候,脑海里涌现了一些片段,那是关于小岛的食味瞬间。想念从来不是空穴来风,但我们曾每每挂在嘴边唸叨的地方,究竟会付诸实践几次?

落地的那瞬间,海风夹带着专属于小岛的溼气,在指尖和鼻翼反复交替,几日间在这片脚步可以随意丈量的土地上,将那些脑海里的空间一去再去,而记忆仿佛也在此时被唤醒:

在OK便利店里拧开的奶油,配一碗夹带雨后气息送来的亚苏河粉;
红绿灯闪烁时滴滴答答的节奏,巴士永远用着四种语言轻声报站;
探头而出的街道带着奇异的色彩,看着行人拾起地上的花朵一瓣;
在彩色的路环兜著圈,红色房子的二层阳台总是趴着可爱的小狗;
忙碌了一天之后,惊喜地看到那家任性营业的车仔面居然开了门;
阳光温热了缝隙里的石板,坐在台阶上等待瓦罐煲出的现煮咖啡

专属于我的限定记忆这样多,重新回到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才发现原来在我离开之后,它已经变换了这么多色彩。这些年我对于浪漫的能力似乎日渐衰退,星辰大海跟着充斥无限压力的生活而逐渐褪色。但我记忆里那个永远温暖炙热的小岛,人世间最单纯的安逸与纯粹,在每一寸新与旧的交替中,在我的半岛铁盒里,熟悉而又新奇地存在着。

【 梦回彩色岛 】

① 官也街

还会有人不知道官也街么?读书的时候经常去的地方,永远游人如织,永远会有层出不穷的惊喜。几年间即使有些门店已经更新换代,但每次到访都会感慨一句“还是那味儿”。

就像是童话里的街区,悄无声息地就施展魔法,少女粉、芥末黄、奶油白、薄荷绿各种颜色交替呈现,若你在有阳光的下午到访,整个世界便舍不得挪眼,让人想无尽地沉溺于其打造的多彩迷宫里。

要不是带着特有的中葡路牌,来往的行人中夹杂着异国面庞,错身而过时真的会误以为在葡萄牙的某个城市,

刷成粉色的外观本身就足够绚丽,就像是掉进了爱丽丝的wonderland,周围被明丽的建筑包围着,抬头一看街名“连理街”,不免会心一笑:小岛呀小岛,总是不经意间散发出温柔的面貌。

在小巷里反复穿梭,慢悠悠地闲逛,突遇对面一幢小楼上趴着一只大橘猫,好不慵懒。
再一看身边的耶都地巷,惊喜地发现路牌下的“BELLA TAIPA”,毕竟TAIPA是氹仔的称谓,奶油色的墙面、墨绿色的栏杆都与木质的窗櫺形成了绝妙的呼应。

这又像极了意大利的下午,黄昏的照拂下,整栋建筑洋溢位淡淡的金黄,旅途的意义好像在此刻更加明确了:

收集到一些动人而明媚的瞬间,它们明媚著未来生活的细碎,点亮了那些在你无足轻重、又迷茫当下的时刻,在夹缝里给你慰藉。

只吃过一次的猪扒包,玻璃上满满的荣耀加冕,连着门头都焕然一新,摇身一变成这条街上最靓的仔。

配色总是恰到好处,近年更加着力发展的艺术文化空间,在这里也不难发现。

对于中街的记忆,总是不免囊括了当时在一旁的KOI,夜晚坐在前地的椅子上,嘬几口奶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放空。

龙环葡韵的薄荷色建筑,也成为了很多新人拍摄的地点。偶遇了小小的花展,还有露天的bar里正在high唱的人们。

② 仁慈堂右巷

为什么要着重写到这里呢?

因为路过仁慈堂右巷的时候,记忆里的片段向我传送了一声提示音:
曾经和大学室友坐在台阶上,记录了一个半眯着眼、相互依靠的瞬间,那张照片真是一点儿也不完美,但所有关于那天的回忆全部被记录在长长的时光纪念册里,我甚至能想起当时的所有线路。

回过头来想,这个地方来来往往的人有很多,除了拍照不太会有路人经过,很适合在这里拍照。

③ 大堂前地

顺着恒友鱼蛋那条街走上去,就到了大堂前地。整体的建筑、结构很美,一旁的大树开满了红色的花,就像是古装剧里的凤凰花和奶油色交相呼应,也承载了满满的回忆。

那时我们总是顺着石板路向上抄小路去搭巴士,天气好时常在这里坐着吃刚买好的咖哩鱼蛋,那家咖哩荣还开在这里,还是一家小小的1米宽的店铺,旁边的恒友人声鼎沸,外地游客却不知这家的美妙滋味。

这次回来欣慰地看到咖哩荣开到临街,以为关门的我们来不及体会,只能遗憾地记录下现在的位置,传送给还在澳门的好友。

不知名的凤凰花,同背景的绿色墙面倒是交相呼应。

小岛就是这样啊,繁花总不让你记忆犹新,但每每开启照片匣子,又总能发现它竟然就藏匿在每个角落,变成这个城市恰到好处的点缀。

顺着这条街道下去就是我们所谓不会很拥挤的近路去亚马喇前地,路过的时候总不忘看看档口的鸡蛋仔是否还在。小岛上总有一些任性的小店和推车,虽然也不是次次都能遇见,但每次见着的时候,心情又亮了几分。

④ 疯堂斜巷

很奇怪吧,这条似乎被交口称赞过无数次的疯堂斜巷,我在读书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过,记忆里路过了路尽头的薄荷色建筑,却从未到访这里。名字很特别,是以“疯堂”为名,听闻是为了纪念首任天主教澳门教区主教曾在此开设的麻风病院(西方设立的首间传染病医院)。

但一见倾心是对它最好的诠释,电影《游龙戏凤》里是刘德华和舒淇恋爱之地。

踏在小方石子路上,旁边的建筑都刷上了各种令人愉悦的色彩,藤曼在此处悄悄攀上了宅邸,悠闲中仿佛置身于南欧的某个小镇。温柔的风轻轻巧巧地从四面八方灌入,没有太阳的下午,直视彩色的街区也并不觉得刺眼。

下图往右走的Albergue1601,听说是谢霆锋拍十二道锋味的餐厅,就位于逾百年的芥末黄葡式建筑——仁慈堂婆仔屋的大院内,没有进去,光在门口看看都觉得,在两棵缠满绿藤的百年老樟树的照拂下,小院显得异常惬意。

和小伙伴讨论起内地有些建筑刷上彩色也并不和谐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里充满了葡式风情,所以连带着路灯、道路、屋簷、窗櫺、甚至是路障都毫不意外地和谐。

游客完全也没有想象中多,随便就能拍出没有人的空景。听说节假日期间,这里又将摇身一变,聚集各种艺文活动。

肉眼见到的奶油黄比照片里要更加清新。

执勤的警官站在一旁时,庞庞悄悄和我说“好像在看港剧”。

回头看这里,才发现垂下的似乎是灯串,隐约有些期待它在夜间的旖旎风光。

⑤ 路环

似乎每次回来在路环打卡已经是一种习惯,明明同珠海隔海相望,但每当觉得很嘈杂的时候,却总能在这里找到一丝丝平静。

很想去大家推荐的彩色墙面那里,但是发现门锁住了,就问了附近坐在门口的小孩子,他也太可爱了!认认真真回答~

-“小朋友,请问你知唔知呢个喺边?”
-“知道。”
-“可唔可以入去吖?”
-“而家唔得啦~”

就是下图的背面,现在被锁起来了。

图书馆本身是个对称建筑,每次来都很想拍一下全景,但可惜来来往往的行人没有放过左边的椅子,就找了一些其他的角度记录一下难得冒了阳光的图书馆。

路环主街道很小,但却包含了很多有意思的街巷,葡萄牙彩釉面瓷砖拼接的蓝白路牌,尤为突出明亮。

在这里拍过快闪视讯,在这里的红墙照片登上了第一次蜂首封面,至今我还能回想起当时的心境。

当初很多人问起这条巷子的名字,我还谷歌了一下,现在能百分百确认是计单奴巷啦!

这次也不能忘记和曾经的小红窗户合影!只不过这次多了很多的绿植~

第一次看到海边有人作画,也第一次看到有人在这里弹琴。

澳门有一条十月初五马路,也有一条十月初五日街,如果你去那边,请不要忘记去南屏雅叙来一份新鲜的厚蛋治,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味道。

小岛真的有很多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路牌,差点错过了老人围和美女巷,下图是原图的一张示范,可以和小伙伴玩隔空拼图!

如果你想吃最正宗的安德鲁,请不妨来路环一试,这里既有最元祖的老店,也有一家静静矗立的咖啡店,悄悄往里看了一眼,里面竟然座无虚席。

而我选择了需要上下坡的汉记咖啡,一尝浓郁的手打咖啡滋味。

虽然历经爬坡跟只能勉强通过汽车的路段,看到周围都是废弃的船厂,小伙伴不断怀疑我们是不是来错了地儿,却在邂逅一树繁花和彩色的房屋后噤了声。

【 假装在国外 】

澳门奇妙的一点在于,除了街头巷尾你能感受到异国的风情,它还分分钟将巴黎铁塔、威尼斯、甚至古罗马都给你搬到眼前,在这样一个很特殊的时期,无形中为不能出行的遗憾心情解了闷。

① 在“小巴黎”的铁塔下

住在能看见铁塔的房间,所以能远远看到在开放时间前花园这里就聚集了三三两两的人群,某书上层出不穷的拍照指南,让无法在真正的埃菲尔铁塔下的人们满足了小小的心愿。

开放时间:10:00-18:00

因为有了背面的巴黎人,铁塔的构图难免显得纷杂。说实话不是那么好取景,但也得过且过。

发掘另一个拍摄点,位于人行道过马路的一侧,更容易出片,也更加有置身于铁塔下的感觉。

捕捉到一个和爸爸穿亲子装的小朋友!

好不容易记录到的一个不那么娱乐城夜间的铁塔,虽然大多数时候都闪烁得很有钱的感觉。

② 偶遇“南法”祕境

当我们踱著步子,在阴雨来临之前,踏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寂静的八角亭,不经意间瞥见了关于粉色的异国风情,一个像王冠的建筑,轻轻巧巧地隐匿在台阶之上,粉色和白色相互映衬,镶边如同蛋糕的镶边。门口竟然贴著“开心乐园协会”,倒是真的有点出戏。

来来往往的本地人将这当作一个休憩的小花园,游客则少之又少,就像祕密地潜入了一个南法的花园。

台阶下的加思栏花园,是澳门的第一座花园,听说昔日曾经是上流人士的聚集地。

更有一种误入欧洲皇家庭院的错觉,粉白色的建筑在澳门不少见,但这里总是显得更特别。

③ “罗马”斗兽场

也许是除了渔人码头,这里并没有什么热门的地方吧,这么多年无论何时来都是如出一辙的冷冷清清。总是在觉得澳门已经放弃了这个小小天地之后,又能发现它其实还在好好地存在,用快闪、集市跟小黄鸭停靠点,不断地吸引大家前来。

刚到没多久就下起了大雨,匆匆在门廊拍了几张照片,回头看的时候竟然还很惊喜。
就是这样一个其貌不扬,但其实出片居然超出预期的“小罗马”。

④ 永远蓝天白云的“威尼斯”

同以往如出一辙,并没有太大改变的威尼斯人。关于这里印象最深刻的居然是一次次的演唱会以及偶遇王力宏的时刻。

去过威尼斯再回来看门口的陈设,倒是有那么几分相似,只是物件都变成了迷你版。

【 绝佳机位取景地 】

① 东望洋山

又是一个我从来没有去过的山头,一直以为是主教山那座,结果爬著爬著觉得哪里似乎有点儿不对?大概是和小潭山一样的存在,天天耳边听别人提起,却没有体会过。

顺着有些陡峭的步道慢慢向上行走,车辆在老远就放慢了脚步,这里有多本地化呢?
当你看到旁边都是在跑步运动的人、或是揹著书包在玩游戏的学生就已经有了答案。

人站在高处的感觉,怎么形容呢?

就如同是谜题揭开时,那种从头到脚浇灌四肢百骸的通畅感觉,尤其当周围的护栏并不存在的时候,那种惊喜的心情又加持了几分。

炮台圆墩墩地,矗立在山顶上独自静好。

五点半的时候应该就不可以进来了,去的同学要估准时间。

⚠️ 小潭山和东望洋山都是很不错的观景位,在澳门能见度(难得)喜人的时候,可以上去体会。

② 东望洋新街

位于马统领街和罗保博士街交界,记得《国家地理》也在此取景过。以前没有注意过,这次特意回到这里打卡,顺着小巷一直走,不时见到楼宇间宏大的构图,有种专属于澳门别有的趣味。

③ 大三巴牌坊

每次来如果不在大三巴打个卡,好像就少了点儿什么。庞庞问我为什么是一面牌坊的时候,凭借我久远的记忆回答了:因为过去遭遇过3次大火,最后把教堂烧成了只剩下正门。

从前总觉得人潮汹涌,没有费力去找角度和它合影,人就是很善变吧,往大炮台上走的时候心血来潮和大三巴合了影。

④ 大炮台

在仲夏夜来听张悬的演唱会,在晴好天登上炮台的小山顶。
树木也维护地这样好,气根和藤蔓相互缠绕依偎,这么多年相依相生,自成一派绝妙的风景线。

惊人却又不意外的是,从一些奇特角度看小岛,原来变与不变都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人真的也很莫名其妙吧,当你在一个城市久了,就很难发现这个城市的美,当你即将远行离去,却又开始怀念和不舍。人之所以向往出行,不过是我们赋予了旅行可以喘息的空间,变成了一种憧憬和意义。

⑤ 恋爱巷

要数澳门最浪漫的街巷,大概眼前马上浮现的就是“恋爱巷”了。

要说它完全靠名字取胜,又不尽然是。
它悄悄地躲在大三巴一侧,要是你不被说起,你大概也不会主动寻找,或者发现这条小巷。
这不是像极了恋爱前期的暧昧和甜蜜吗?

它就在夹缝里,像极了情侣之间的不为人知的小心事,可以看到最美好的景致,又不至于被发现得那样早。

【 原来澳门也有中古店 】

首先我要说一句!王霏霏真的是种草之王!下面两家店都是她推荐的!

① 2.vintage

位置就在大三巴正对面的街道,转角福华巷最里面。

店里挺小的,但是选品都很好哦,fendi和lv的中古最多,基本每一件都很值得看,我们基本每件都觉得有很不错的戳我们的点!价格也还行哦~也有一股很香的味道,很淡雅。

看中了一款之后,好朋友也喜欢,割爱给她之后发现第二天在另外一家的中古店看到更适合我的款!和好朋友一起买买买也太快乐了。

p.s.店主小姐姐超级温柔超级漂亮~

地址:大三巴附近福华巷明福楼地下A铺

② cloe ensemble

这家明显要比另外一家火爆很多,门头更加精致一些,取得当天休业,不死心地第二天又来,虽然说种类比前面一家多很多,但是总感觉上一家的每一件选品都更走心一些。但这里有爱马仕的稀有款、饰品种类繁多,很好挑选~

📍 澳门大堂街20号B座地下 Edificio Peng On

【 那些停留不变的美味 】

上一次写了那几年我吃的觉得不错的店,这次写下那些回来之后重新体验的地方、或者尝鲜的推荐。

① 安德鲁蛋挞

到官也街的第一件事,就是扯上朋友来了一只葡挞,可惜没有吃到新鲜出炉的,有点凉了,但色泽和口味还是没有丢分。还是那句话,和玛嘉烈的味道是差不多的,都可以试下,如果你去路环,可以去总店吃。

我还在拍摄的时候,某加菲就已经吃得只剩图下这点了。

📍 官也街9E商铺(可以去别的分店)

② 喜莲咖啡

离开以后很怀念的、在这几年风很大的茶餐厅,以前的店面小小的,有两层,每次来必点干免治牛肉饭和红豆冰~

红豆冰里满满的红豆,软软糯糯。热奶茶的出品一如既往地港式味道,不加糖都无比醇香。

牛肉饭上面是划破就能流心的煎蛋,炸过的土豆粒香脆可口,比以前的味道欠缺了一点儿,但总体来说还不错。

星洲炒米粉,清淡的咖哩配上有韧劲的米粉,竟然也出乎意料的好吃!

📍 凼仔旧城区飞能便度街南龙花园地下B84号

③ 世记咖啡

近60年的老字号门店,上学的时候这家店就开在这里。居然只来吃过一次,也成为为数不多,吃完比记忆里更好吃的店。

🥪推荐:瓦煲咖啡/花生奶油小方/厚蛋治
⚠️注意:只可以现金!

面包类可以选厚多士或者猪仔包。

瓦煲出来的咖啡,有一股浓郁的炭烧味。

📍 氹仔旧城区消防局前地1号地铺

④ 汉记手打咖啡

有好几十年历史的铁皮茶屋,极简单的陈设布局。竟然火爆了这么多年。尤其朋友一听说这里是男神发哥都称赞的手打咖啡,就兴奋到不行~

据说之前就是因为一杯咖啡要打400下而出名的,是用咖啡粉和奶融在一起,用手再快速搅拌出来的咖啡胆,加水调配成的。
推荐热的,比冰的口感更加奇特!厚厚的奶泡浮于表面,入口的时候发现奶香充斥了整个口腔,咖啡也意料之外的浓郁。

如果去完路环再来这里,你注定要爬上长长的坡,看到废弃的船厂时,千万不用怀疑自己的眼睛!
走过它,就在彩色房屋之后,就能偶遇了!
店里的陈设不能再简单,灶炉都是用柴火烧的那种,但依然是门庭若市。

📍 路环市区荔枝碗路

⑤ sky21

在澳门经常会去小坐一会儿的bar,还是一样的场景,只不过露台的陈设稍微做了更改,还是那个拥有着无敌view的最爱酒吧,随时可以俯瞰旅游塔景致,拥有着核心的地理位置,旁边触手可及葡京酒店,附近就是新八佰伴。

不仅仅是喝酒小聚的好地方,也有很多不错的餐食,出品一概不错,价效比更是能吊打很多靠着环境坐地起价的bar。点了havana ohnana,white sangaria,好像还有sky21特调,另外一个不记得了,出品都很不错。

tips:
貌似是九点前还是几点前有happy hour,鸡尾酒这些都是半价!我也是这次来第一次知道,以前可能时间晚了点没体会到优惠。

📍 商业大马路251A-301号友邦广场F21号(AIA Tower友邦广场21楼)

⑥ 金玉满堂

这家店去的次数可谓是饭堂的程度,去完之后你对它最大的印象,大概是满满两面的选单,和扎实的分量。猪手、软壳蟹、河粉、鸡软骨、烧春鸡都是常点的菜色,这次来惊喜地看到并没有不见,而且价格也没有随着时间水涨船高。

雪山世界还是那样满满一大盆,几种雪山区别应该在有没有椰奶。

📍澳门柯传善堂围12号(老饕巷东)

⑦ 笃笃泰国餐厅

一如既往优秀的笃笃,一家人一起开的店铺,回澳门我首选的,并且还在小岛的同学聊起,第一优先的餐厅就是它。连当时我在泰国吃到的冬阴功都不及它,因为泰国的太酸,这里刚刚好。

而你一定不能错过它家的椰奶,一样的长方体杯子,一样的浓郁爽滑。

📍 地堡街269-275号泉福新邨地下(近市政街市)

⑧ 锦华咖哩

其实一开始也不是要去吃这家,是因为它建在我以前最喜欢的小食原址,所以也想试试看味道怎么样。这家咖哩至今已经经营了20余年,而且是家族式传承的。

仍然不出意外是一家人经营的,阿姨特别温柔,打包的时候也认认真真剪好。辣度可以自选哦!

📍 氹仔地堡街22号地下

没有comebuy了,只有gathering…

【 后记 】

重新点燃对这个世界的热情,不过是唤醒那些,你回忆里对世界上瘾的瞬间。

【 行前准备 】

以防你还不知道这些资讯。

① 核酸检测

去之前请预留时间进行核酸检测,保证有效期囊括在澳门的游览时间,否则需要在澳门重新检测核酸。

从上海出发,在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西院进行了检测。建议以前在小程式预约好并付好钱(有医保的话可以报)。快九点到达,不需要到医院里面,直接去检测的小房子出示预约证明和付款证明就可以检测了。下午就能出结果,我第二天早上去打印的。

⚠️去拿报告的时候要记得去盖红章,看攻略听说盖了章会省去不必要的麻烦。虽然我不知道不盖会不会比较麻烦…

② 交通指南

🚎
现在酒店接驳车很多都不执行了,应该只有去关闸的,和酒店自己本身是旗下的互通的,比如要在本岛的金沙,可以坐去威尼斯人和巴黎人的接驳车。如果是机场出来要去金沙旗下酒店也是可以。

🚕
打车的话建议还是备好现金,去机场加收行李费。

🚌
公共汽车还是都可以坐哒,谷歌地图就可以解决出行线路问题,从以前用到现在,还是很准的。方向一定要看准,不要坐错线路。友情提示,如果看到线路是绕了一圈,可以就近选自己去的地方是不是能提前在一个站下车。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