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台北,也是来到台湾后,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101大厦,也叫台湾国际金融中心。这是一座足以定义这座城市的,杰出的地标性建筑,就如同帝国大厦之于纽约,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金茂大厦之于上海一样,101大厦将台北带向了全世界。大厦建于2004年,高508米,地下5层,地上101层,是岛内有史以来最高建筑,2007年迪拜楼建成前曾是世界第一高楼。

相对于游客而言,101的意义在于登高望远。一番等候,4:30分我踏入了号称世界最快速并且已列入吉尼斯记录的电梯,从5楼上至89楼仅用了短短37秒,这里用“飞”来形容速度一点也不为过。在电梯里我稍感不适,耳朵嗡嗡响,耳膜隐隐痛,张大嘴巴也无济于事,好在下了电梯症状就消失了。 夜幕降临,站在89楼的观景台上,从不同方位俯瞰台北夜空—璀璨的灯光,林立的高楼,纵横交错的街道,川流不息的车辆铺陈眼底。我和老公移步换景,不停地按动快门,留下了一张张当时足以震撼自己的资料。绕楼一周,细数城市繁华之后,开始逐个区域阅读导读牌上的文字。发现台北街道的名字很有意思,什么中正路,中山路,忠孝路,光复路,新生路,信义路等等。 在一方木椅上坐下来,思绪还停留在那些被赋予了某种内涵的路名上。看来,路—不仅仅通东西南北,还通古今,通文化。

第二天上午,细雨霏霏,怀着和天气一样的心情走进了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始建于1962年,仿照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样式设计,1965年落成,1966年启用。占地16公顷,依山傍水,气势恢弘,黄墙碧瓦,清丽典雅,是世界四大著名博物院之一,珍藏着华夏文明上至殷商时期,下至民国年间近70万件举世无双的珍宝。其主体建筑为四层,一楼演讲厅、图书室;二楼书画、铜器、瓷器、出土文物、满蒙档案文献等;三楼玉器、漆器、雕刻、碑帖及织绣等;四楼为各种专题特展。 受展馆面积所限,故宫博物院每次只能展出藏品5000余件,三个月更换一次,也会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特展。有人计算过,依这个速度更换,70万件藏品要逐个亮相,恐怕需要几十年功夫。

用“人山人海”形容故宫博物院最为恰当。我们排了四十分钟队,好不容易步入展厅。厅内人挨着人,挪动起来相当困难,稍不留神就跟不上队伍。导游草草的讲解后,给了我们两个小时的自由参观时间。我一口气浏览了整个展厅。那一幅幅字画,一片片甲骨档案,一件件耀人眼目的瓷器、玉器,做工精细的兽面纹壶、蟠龙纹盘,特别是被誉为“镇馆三宝”的毛公鼎、翠玉白菜、肉形石,吸引了我的眼球,震撼了我的心灵。 参观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受教育的过程,此刻就感觉中国的古老文明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仿佛在一件件文物中散发了出来,其浓郁的文化气息氤氲于每一个角落。稍事休息,我又一次观瞻了镇馆三宝。

毛公鼎造型端庄稳重,鼎内铭文长达499个字,记载了毛公向皇帝献治国方略之事。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

肉形石出自内蒙阿拉善左旗,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此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天然形成,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逼真,毛孔宛然,很想咬上一口。

翠玉白菜由上等玉雕琢而成。洁白的菜身,翠绿的叶子让你感觉十分熟悉与亲切,菜叶上独具匠心雕琢出的两只小虫子,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寓意著多子多孙。

走出故宫博物院,就好像穿越了一条悠长的历史时空。回到当下,我祈盼这一件件辗转了大半个中国,漂洋过海落脚这里的国宝,能够早日回到故乡,回到属于自己的黄墙碧瓦,庭院深深。那将是紫禁城大放异彩的时刻!

在去往士林官邸的路上,雨停了,天晴了。压抑了半天的情绪被士林官邸清新的空气,秀丽的景色冲刷得一干二净。这里早期为蒋介石和宋美龄的住所,目前为台湾第一生态园。园内有欧式花园、中式花园、园艺所及蒋氏夫妇做礼拜的凯歌堂,还有池塘喷泉、假山奇石造景。漫步其中,花木扶疏,绿廕庇日,虫鸣鸟叫,游鱼戏水,犹如走进了皇宫的后花园,绝对是休闲游憩的最佳场所。

下午沿自由广场穿过歌剧院、音乐厅步入中正纪念堂。中正纪念堂坐东向西,遥望大陆。正厅是蒋介石坐像,两侧是展览室。在右侧展室里,看到了用图片和文字记载的国民党在抗战时期的战绩:正面战场比较大的战役22次;大的战斗1117次;小的战斗2万多次。阵亡将领286名;阵亡战士232万(此数字系本人在现场抄录)。

出中正纪念堂沿忠孝路来到了红墙黄瓦、庄严肃穆的国父纪念馆。进入大厅,迎面高台上端坐着孙中山先生铜像,下面左右两侧各站立一名持枪士兵,一个时辰纹丝不动。如果不是有幸看到交接仪式,还真以为站着的是两个假人。 仰望孙中山先生的坐像,敬慕之情油然而生,耳畔好似响起了“民族、民权、民生”的高声呐喊。 先生是一代伟人,他站在上一个世纪的巅峰,征服了四万万同胞。而今能够让两岸人民共同尊崇的第一人,也非先生莫属。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才与能,讲信修睦……”。这是镌刻在先生做台上的一段话。在这段文字中我读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祈盼、千年的梦想。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