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其他游记:

阿联酋印度尼泊尔 游记请戳这里: //www.mafengwo.cn/i/7320041.html

泰国马来西亚 游记请戳这里: //www.mafengwo.cn/i/8062278.html

越南 游记请戳这里 //www.mafengwo.cn/i/8364174.html

青海 游记请戳这里: //www.mafengwo.cn/i/9983534.html

湖北湖南河南 游记请戳这里: //www.mafengwo.cn/i/11545938.html

土耳其 游记请戳这里://www.mafengwo.cn/i/11771230.htmlg

台湾 游记请戳这里://www.mafengwo.cn/i/16073505.html

柬埔寨 游记请戳这里://www.mafengwo.cn/i/18181996.html

作为一名有着忙的时候忙吐血、闲的时候闲失眠的抽风式工作的大龄揹包客,高老师这次带大家去珠江东西岸的两个特区,澳门和香港过一个三天小长假,也顺道体验下一刷港澳的时候还没有的广深港高铁和港珠澳大桥,近距离感受被称作“基建狂魔”的亲爱的祖国的最新杰作。
游记里没有迪士尼,也没有海洋公园,更没有威尼斯人,因为贫穷不仅会限制你的想象力,还会限制特么你的活动范围。其实这些之前跟媳妇儿也去过了,资金有限,也没必要再去凑热闹了。
那么接下来,我带大家来体验下三天零门票支出的屌丝揹包特区之旅。

D1:
交通:
长龙航空 GJ8965
09:10 西安咸阳T3-12:35 澳门

现在持港澳通行证,大多数的城市就算只发团签L签,也不用再提前预约什么送关服务了,可以选择直飞港澳的航班,等于变相地把L签和G签的区别界限模糊掉了。
我的去程就是选择了西安直飞澳门的长龙航空,票价含税才400出头,这价格基本就是飞机中的绿皮,高铁中的三蹦子。所以不管长龙还是短龙,能让屌丝坐得起的就是好龙。

落地澳门之后偶遇了航空公司中的蛋挞王子,澳门航空的飞机。

机场就有换钱的地方,汇率肯定是比较一般,澳门是一个对于币种一点不挑食的地方,我之前来的时候坐公交就曾经一次用过人民币、港币、葡币的排列组合,司机来者不拒,因为最不值钱的就是当地的MOP,也叫葡币。如果你在付款的时候用人民币或者港币,他们还是按照葡币的价格收,而且找钱找的也是葡币,所以如果大家在澳门打算多玩儿几天,换点儿葡币应该也挺好。

作为一个到处混吃喝的穷鬼,我就待一天多,所以就换了200多块,事实证明连第二天的打车钱都特么够了,我要是平时也能这么节俭花钱,估计小攒一笔也不是不可能,那像马云马化腾马冬梅之类的人物,我就压根儿都不放在眼里了。
由于是自己揹包旅行,所以也不着急去酒店,直接第一站选择了澳门地标中的地标,大三巴牌坊。
澳门没有地铁这样的轨道交通,但是公交系统很发达,用内地像百度这样的地图应用,一样畅行无阻。从机场出来,大家看着指示牌,都能找到公交巴士的车站。

我从机场去大三巴,选择了图中的MT4。

公交站牌设计的也很有意思,可以滚来滚去,滚动查询,查询的时候身体也不自觉地跟着一起摇摆。

去大三巴的话,我是从机场坐MT4到火船头街站下车,然后按照地图导航,一路走到了大三巴。
港澳的巴士司机都很猛,大家在车上如果站立要注意安全,不要随地大小。。。不对,不要随意看手机而不抓牢扶手。

一路走来,有的时候都感觉这个城市是不是刚被轰炸过,墙皮都快掉没了,但还是住着不少人,真是寸土寸金啊。

走进大三巴附近的老街区之后,街头巷尾也经常会出现指示景区所在位置的路牌,对于路痴同学们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存在,安全感估计会大幅提升。

走着走着,大三巴同志就突然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你的面前。

大三巴牌坊是澳门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此教堂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体现出中西艺术的交融,雕刻精细,巍峨壮观。

牌坊后面就是圣保禄教堂遗址,还有艺术博物馆,感兴趣的同志们可以逛一逛。

大三巴是一个非常吸引大家相机火力的景点,牌坊下恨不得每一个台阶上都站着一堆人在凹造型,当然拍摄主力一定是年轻的姑娘和心理年龄比年轻的姑娘还年轻的大妈,她们或躺或立,或自己或团体,有的穿的像女神,有的穿的像蛋挞,为游客们呈现了非常丰富多彩的画面。
欣赏游玩大三巴之后,大家不要着急走,因为在它的东边,紧挨着的,还有两个澳门知名的景点,澳门博物馆和大炮台,旁边都会有指示牌,很容易找和游玩。

但是大家要注意,最好还是先从澳门博物馆开始游玩,因为这样向上的路都可以用电梯来解决,不会费力就把两个景点都溜达完了,我是不知道,先走的大炮台,累死累活地爬上去才发现走了不少冤枉路。

从底下还看到了一个傲娇的小炮头,就像是微信表情包里面的那个右哼哼。

大炮台位于大三巴牌坊附近的柿山上,建于1616年,旨在防范荷兰人和海盗袭击。现在是澳门重要的历史古蹟之一,在炮台上可以参观百年古炮和俯瞰澳门美景,还可以同时游览旁边的澳门博物馆。

还有一门炮瞄准了新葡京酒店,貌似随时等待解放里面赌得水深火热的同胞。

在大炮台上俯瞰澳门老城区那一座座颜色妖娆的老建筑,别有一番风味儿。

大炮台空间整体比较空旷宽广,也是锻炼的大爷大妈首选之地,做做操啊,散散步啊,也挺好的,但是我出门就总特么遇不到常规专案,在路过一颗大树的时候,突然从树底下传来一阵一阵的大声淫笑,是的,不是普通大笑,就是淫笑,一个大妈明显在锻炼自己的肺活量,但是这个笑法加上你站的这个树下的位置,我还以为是大树成精了呢。

闷热的鬼天气,急需足足的冷气来提振精神,旁边就是澳门博物馆,又歪打正著,赶上了周二免费开放日,果断杀进去。

澳门博物馆于1998年开放,展示了澳门历史、社会变迁,通过丰富展品记录了文化在澳门交汇、和谐共处,并形成独特的民俗文化的历程。

整个博物馆的精华应该就是在这个二楼,因为这里都是很接地气的展品,让我们能够很全面的去了解澳门和这方土地上的澳门人。
澳门博物馆的讲解装置很有趣,都设计成了电话的样子,还有很多种语言可供选择。

冷不丁一进来,还以为是电信公司营业大厅呢。

出了博物馆,也别急着离开大三巴同志的势力范围,在它的西边,位于大三巴街与大三巴右街之间,有一个小清新的景点,叫恋爱巷,全长约50米,街道两边散落着葡萄牙风格的建筑,颜色亮丽和谐,非常有格调。因为浪漫诗意的名字,许多情侣来到这里与路牌合影、拍摄婚纱照,电影《伊丽莎白》也曾在这里取景。

当然,这种颜色的小巷子,肯定是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更上镜,同时也得有好的画素,我这智慧老年机就纯粹是做个影像记录了。
小清新的恋爱巷看了看之后,咱们切换回平时的油腻模式,步行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玫瑰圣母堂。一路导航就行了,离得很近,而且都是人头攒动的步行街,逛吃逛吃的话,你可能觉得没咋地呢就到了。

一路上都能看到这个澳门最火的手信之一,钜记手信的无数个店面。

里面的各种饼啊、曲奇啊都非常的好吃,而且所有的产品都会提供试吃,我去的那天澳门天气阴沉,中间有段时间下了大暴雨,无处可去的我就游荡在钜记的各个柜台,跟着咱们内地的大妈团,这个试吃一口,那个试吃一块儿的,基本上试吃一圈下来,七分饱没有问题,竟然阴差阳错地省了顿午饭钱。

逛著逛著,就看到了玫瑰圣母堂。

玫瑰圣母堂坐落于大三巴牌坊附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早期用木板搭建因此也称为“板樟堂”,火灾后改为现在的砖石结构。因为供奉“玫瑰圣母”,所以称为玫瑰圣母堂。
教堂的内部安静平和,会有很多信徒在游览的时候顺道静静地祈祷。

除了作为主题建筑的教堂,它的钟楼现在也改建成了一个小博物馆,感兴趣的同志们可以去参观一下。
从圣母堂出来之后,往南沿着路走,能看到对面有一栋南欧风格的建筑,那就是民政总署大楼,而你站的位置,就是议事亭前地的广场。

民政总署大楼坐落在澳门繁华的心脏地带,修建于1784年,作为葡萄牙人在实行自治及办公的议事公局大楼,一切市政事宜在这里进行,楼内还有图书馆、画廊和花园,充满异国风情。

议事厅前地是澳门民政总署大楼前的广场,面积约3700平方米,是澳门四大广场之一。广场四周坐落多座百年历史的葡式老建筑,广场黑白相间的波浪地面和中央的喷水池更添南欧风情,这里是游客的必到之处。
这次出门犯了个错误,伞忘了装进包里了,当然,就算带了伞,澳门这雨你也是白扯,外面大雨伞内中雨而已,在拍这个议事厅前地广场的时候我已经基本阵亡,浑身溼透,所以当我进了民政总署的大楼的时候,已经没有气力再欣赏什么图书馆和画廊了,计划临时改变,幸亏酒店离目前所在不远,导航看好路线,一路往酒店狂跑,进行中途调整。
这次在澳门的住宿,选择了澳门最佳西方新新酒店,估计英文名字大家更熟悉,就是best western,这个品牌我在印尼、土耳其、张家界都住过,整体都很干净,价格也适中,一晚加税不到400块,这在澳门价效比是很高的了。
上次来澳门的时候住在氹仔,是澳门的新城区,这次肯定是要体验下澳门半岛的老城区生活,所以搜到了这个酒店,门口的公交也都比较方便,荷包紧的同志可以考虑一下。
虽然没带伞,但是我这次带了个很强力的吹风机,我估计外面的雨应该不会这么一直下,所以在酒店等雨停的时候,我就开始拿吹风机烘干衣物,烘完A面烘B面,烘著烘著就突然想往自己牛仔裤上撒点儿辣椒面,可能是自己太投入了,有种烧烤师傅正在烤腰子的代入感。
皇天不负自带吹风机的男人,果然天晴了,我也调整好了,那就继续逛下去吧。
我住的酒店离妈阁庙很近,而且妈阁庙作为公交车站也算是四通八达,所以我就打算先步行到妈阁庙,简单参观一下。

这是澳门知名的古蹟之一,俗称天后庙。背山面海,沿崖建筑,古木参天,规模虽小却能充分融合自然,布局错落有致,是一座有文化特色的古建筑。
供奉的妈祖大家都知道,是海上的保护神,在沿海的老百姓心中,那是真正的天后,粉丝无数,且分布广泛,群众基础相当好。
妈阁庙离澳门塔是非常近的,作为澳门的地标之一,除了欣赏美景以外,像蹦极跳这样的极限运动也很受欢迎。
平时在家楼下跟广场上的大妈蹦迪都费劲,蹦极跳就算了,我直接坐上我的公交车,继续我的中老年揹包客旅程吧。

我的下一个目的地群落都在澳门半岛的东边了,往那边去比较方便就是这个28B,6葡币就到,也不贵。

而且现在澳门的公交查询系统也挺智慧的,等车的时候也可以看看解解闷。
我的下一个目的地是金莲花广场,直接坐到理工学院下车。

可能是学校平时课业繁重,为了缓解同学们平时的学习压力,理工学院正门一出来,就是一个可爱的娱乐场。

当然,这个娱乐场可不是玩儿旋转木马的地方,而是澳门闻名于世界的支柱产业——赌场的艺名。
整个澳门分布著多少赌场我是不清楚,但是一路走来确实是一直在你左右,比例堪比便利店在日本的分布。

当然,赌场的门口一条街也会被各种增值服务霸占,比如抵押啊、信用卡套现啊之类的。

我走过去还看见一位女士愁眉紧锁地坐在一个抵押公司里面,也不知道是自己输光了,还是老公输光了把她给押了,反正建议大家怡情第一,切莫伤身。
从理工学院走着走着就来到了金莲花广场。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的第一天,由中国国务院赠送的大型铸铜贴金雕塑“盛世莲花”于综艺馆前金莲花广场揭幕,这里也因此成为了澳门回归纪念景点。

逛完金莲花广场之后,导航澳门渔人码头,步行前往今天的最终目的地。

渔人码头坐落于外港新填海区海岸,集美食、购物、娱乐和主题公园、住宿及会展设施于一体。

当然啦,在这个文创的综合区域,我是吃也吃不起,住也住不起,赌也赌不起,除了对不起,啥都整不起。
一天走得也够多了,澳门就这样吧,咱们明天香港见!

D2:
交通:
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
今天从澳门前往香港,上次两边跑的时候选择的是船,这次自然是要体验下竣工不久的超级工程了。
从澳门走的话,目的地就是港珠澳大桥澳门边检大楼,由于在钜记试吃的意外收获,我还剩了一百块的葡币,所以为了节省自己的时间成本,我让酒店叫了个出租,澳门的出租价格我觉得并不高,大家应该可以放心使用,我从酒店到边检大楼大概花了80左右。

落客的区域基本就是入口,按照指示标识,很容易就能找到出关和乘车的地点。

车票的票价也比较亲民,58人民币,可以在港珠澳大桥的微信公众号提前购买,也可以在现场买,大家不用担心,车次非常多,基本随时来随时买随时出发就可以,不过如果你是提前在网上购买好的,要在取票机上换成实体票,反正我去的时候是这样要求的。

貌似买票的时候还能预约时间段,我体验了下,基本没啥必要,按照你想出发的时间点来,基本都能满足,这车多的,感觉不比当年摩拜和小黄车在我们公司附近地铁站投放的少。

我坐的车上还有可以充电的USB口,挺周到的设计。
港珠澳大桥的香港边检大楼离香港机场很近,大家下了巴士,如果是第二次来的同志,直接走这个自助通关就可以了,非常快捷,第一次来的话,貌似还是得人工。
港币的话,这边的汇率比较差,在内地的中国银行换取都很方便,汇率比较好,大家尽量提前换好带在身上。

边检大楼出来会有很多城巴路线供大家选择,每个人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就好。

我跟师兄约了中午在尖沙咀吃饭,所以选择了这个A21,价格实惠,还能直接刷微信或者支付宝付款,省一些现金的开销,毕竟换这么点儿港币,基本就是给自己调成了困难模式,生活就算了,生存是第一位的,所谓有条件就蹭饭,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蹭!

车是停在尖沙咀地铁站的一个出口附近,到尖沙咀的各个位置都很方便。


作为全香港最知名的商业区之一的尖沙咀位于九龙半岛南端,面临维多利亚港,与香港岛中环隔海相望。

整个九龙半岛最繁华的主干道就是这个弥敦道了,纵向连线著尖沙咀、佐敦、油麻地、旺角、太子,几乎直通维港,喜欢买买买的同志们,沿着它扫货绝对没问题。
香港看样子有贴小广告爱好的同志估计也不少,这个弥敦道一路上的路牌,要么上面有被贴了之后清理过的痕迹,要么感觉好像刚被人当棒棒糖在嘴里放了半天,为了找到一块儿干净点儿的路牌,我感觉都快走截肢了。

当然了,作为一名王家卫导演的资深影迷,由于《重庆森林》的存在,到了尖沙咀,死活咱也得去重庆大厦看一看。

重庆大厦位于尖沙咀非常好的地段,拥有密集的廉价旅馆、商店食肆及其他服务行业,也因此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商人、劳工和揹包客,非常的全球化。
当然,这里在香港也是出了名的乱,之前还发生过内地女生受侵害的事件,大家还是不要图便宜,要注意住宿的安全。
重庆大厦附近的南亚籍群众居多,基本都来自巴基斯坦印度这些国家,可能会发一些传单啊、打折广告啊之类的,尤其面对女性的时候会比较轻浮。
当然,由于高老师长了一张在内地随时会被警察查身份证的脸,只要表情够严肃,他们一般不太敢理我,自带辟邪光环。

拍完重庆大厦,也快到工作日中午午休的时间了,与在香港工作的师兄和嫂子汇合,顺道体验下香港白领们的午餐节奏。

这家老港情怀,据说是白领们很喜爱也很正宗的港式餐厅,餐牌简单,工作日的首选。
我就听师兄和嫂子的推荐,选择了肉丝炒面,因为听说跟内地的炒面比很与众不同。

上来看卖相,没啥特殊的,一筷子下去,就知道玄机在哪儿了。

主要是这个面,等于是像干脆面那样,很多都是脆脆的,冷不丁吃有点儿不习惯,细品起来也还是不错的。
吃完午餐之后,本来不打算打扰师兄的午休时间,奈何师兄非常热情,好久不见,除了允许我丧心病狂地蹭饭以外,还要带我去买个特色的手信,叫什么小熊饼干。
我在外面游荡的时候就发现好多店面写着小熊饼干,什么维尼饼干之类的,但是平时基本不买啥东西的我根本不知道这玩意儿有多火,师兄告诉我,很多地方卖的都不正宗,他们在本地如果买回去做礼物或者自己吃的话,都会去这个尖沙咀美丽都的二楼去买。

就是这家,反正大家如果想买,都可以去逛逛,提我名字可以打九折,不提我名字打三折,你们自己考虑。

香港的地铁是很发达的,大家如果在香港待的时间也不短,而且经常乘坐公交地铁的话,建议办个八达通,而且八达通本身也是香港非常普及的支付工具,便利店啊、餐厅啊,很多也都可以刷。
如果不办卡购买单程票坐地铁也很方便,自助购票机很多。

跟师兄话别之后,一个人坐着地铁打算去旺角看一看,大家根据自己的所在地,无论是荃湾线还是观塘线,都在旺角有站。

旺角位于九龙半岛的北部,刚才给大家讲到的知名的弥敦道就贯穿其中,这里是香港人气较旺的地区之一,潮流时尚、传统文化、市井风貌、小吃美食都汇集于此,全区繁华拥挤,被称为是九龙的“不夜天”。

与我同年的电影《旺角卡门》就是在这里取的景,有跟着电影来旅行的同志们一定不要错过。
俗话说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有多大,不到香港不知道自己有多穷。其实我一直都知道自己很穷,但是在香港逛一圈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比想象中的还要穷。
商圈其实感觉都有些千篇一律,不如再去发掘点儿不一样的东西。
影视作品里面还有一个很出名的老香港地段,叫做庙街,也在这附近,那是肯定要去凑个热闹的了,这里也是当年红极一时的电影《新不了情》的取景地。
庙街的交通很便利,乘坐地铁荃湾线在佐敦站下车,A口出,走几步就能看到标志性的门口牌坊了。

庙街所在地已经属于九龙油麻地的范围了,也叫男人街,曾是香港著名烟花地,现在成为香港人尽皆知的平民夜市和场所,保留不少老香港风味和市井气息。
我去的时候还比较早,基本上比较安静,但是从左右的店铺分布,到一直往北走正在准备出摊的大排档老板们忙碌的样子,基本上你也能猜到天黑之后这里有多热闹。

由于行程问题,晚上可能也没时间来了,只能眼巴巴地看看这些脏摊出摊前的样子意淫一下了。
当然,在这么一个节奏飞快的国际化都市,就连揹包客有时候都稍感窒息,能够坐下来歇歇脚,舒缓下节奏肯定也是很多游玩的朋友们感兴趣的,除了蹭冷气首选的肯德基和麦当劳以外,推荐大家也可以去九龙闹市区最大的公园——九龙公园去逛一逛。入口也很好找,尖沙咀地铁站A1口一出来左手边就有一个。

一进九龙公园,闹市区的繁华和喧嚣瞬间消散,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那感觉就像是从热闹的澡堂子一下子就进入了一个安静的咖啡厅,左手的搓澡巾还没来得及收好,卡布奇诺已经拿到右手里了。
这里还有一个特别有特色的漫画星光大道。

商业立本的香港,自然处处是购物区,九龙公园门口也是宽阔的步行街,每个店面都开着强强的冷气,所以就算是在户外走,也很凉爽,帝王般的享受。

就在九龙公园尖沙咀A1出口这一角,还有一个香港较具规模的清真大寺——九龙清真寺,应该也是本地生活的穆斯林里人气很旺的寺庙。

当然啦,在尖沙咀附近瞎晃悠了这么多地儿,最重要的主菜终于要来啦,那就是举世闻名的维多利亚港,荃湾线的尖沙咀站或者西铁线的尖东站下都可以步行到达。

维多利亚港简称维港,地处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因迷人海景和夜景,成为游客来港必到之地。
虽然维港号称世界三大夜景,但也建议大家可以赶在太阳落山前先来转转星光大道,顺道拍拍维港白天的景色,也是很美的。

星光大道是位于尖沙咀维多利亚港岸边的一段观景海滨长廊,它效仿洛杉矶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为纪念香港电影业的发展史,将杰出电影工作者的芳名与手掌印镶嵌在特制的纪念牌上,并以年代依次排列展示。
整个长廊还是很宽阔的,很适合夏天的傍晚慢慢地散步。

还有几个标志性的雕塑,比如,可能是全中国最哲学的猪——麦兜同志。

大姐大梅艳芳女士。

功夫片的鼻祖,李小龙先生。

很多游客都会在Bruce Lee的雕塑下学他这个姿势,但是大多数看起来都像是在传菜的服务员。
还有很多巨星的手印,比如成龙和李连杰。

《花样年华》中迷死人的二位,梁朝伟和张曼玉。

看梁朝伟的手印,大哥应该是操心的命啊,手掌纹弄得跟北京西直门立交桥似的。
当然人气最旺的你一眼就能看出来。

感觉刘德华的手印已经被游客摸破相了,而且我深度怀疑经常有人坐在这个手印上蹭,因为感觉上面都有别人的臀印了,至于他们具体为什么这么做,咱们就别深究了。
找到天黑,也没有看到赵四和刘能的手印,果断放弃了,拍拍维港的夜景吧。

维港的夜景与函馆、那不勒斯并列为世界三大夜景,确实不是盖的,第二次看也是会被深深的吸引,画素太渣,大家自己去亲身体会吧。
今天也是累得够呛,收拾收拾就准备回酒店了,上次来香港的时候想体验下年少时看的古惑仔的生活,特意住在了铜锣湾,把自己想象成那种非主流的铜锣湾扛把子,结果扛把子没当成差点儿被挤成二傻子。这次再来,脑子里更多的是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所以特地住在了元朗,天水围地铁站附近,叫做香港嘉湖海逸酒店,一晚加税不到380的价格,在香港住个四星,我已别无他求,价效比很高,周围餐饮交通都非常方便,而且跟九龙香港岛比,生活气息更浓,节奏舒缓,一个宜居的区域,推荐大家来住一住。

从维港附近的西铁线尖东站一路坐到天水围,然后换乘705轻铁到银座站,直接就在酒店的斜对面。

轻铁是没人管你买不买票的,也没有出入站的闸机,只有站台两边的小刷卡机,所以纯靠自觉,站内都有自助售票机,很方便。

用一粥面餐厅的一碗牛肚面结束香港这疲惫的一天,明天见!

D3:
天水围的早晨静谧安和,收拾行囊,继续揹包狂走的一天。

由于住的酒店附近吃饭很方便,随意找了个吃早餐的地方,也应该是香港的连锁品牌,叫大家乐,基本上在这里从早餐到夜宵都可以覆蓋。

在市区里吃饭,有一次服务员大姐趁我擦嘴时两手腾空的功夫瞬间就把我盘子收了并且准备让别人落座,生怕你再多坐一会儿,我当时就想跟她理论,你咋知道盘子里的骨头我不想再嚼一遍?但是也没办法,人家地盘上确实节奏快,咱也别耽误别的食客就餐。
不过在天水围这里,没有坐得坏的凳子,只有不够沉的屁股,一杯奶茶可以让你看一天报,悠哉得多。
吃饱喝足,前往今天第一个目的地,黄大仙祠。地铁观塘线坐到黄大仙,B2出口出来就是。

黄大仙祠又名啬色园,香港香火旺的庙宇之一,建于1921年,主祭东晋道教仙人黄初平,相传“有求必应”。

而且也同时供奉儒、佛两家,三教融合非常有特色。

香客络绎不绝。

而且庙宇与时俱进,经常举办一些和时代贴近或者与市民有良好交流的活动专案,很接地气,是一个有温度的宗教场所。

调成生存模式的高老师也确实没有过多的现金可以捐赠,大仙也不是俗人,应该不受汇率影响,我兜里还有20多的澳门葡币,随缘投入捐赠箱,愿大仙祠越办越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鬼天气是真的热,正好旁边有个直接就叫黄大仙的Mall,进去吹吹冷气,调整调整。

不仅是这个购物中心叫黄大仙,整个行政区就叫黄大仙区,可见其影响力。
吹够冷气,喝够冷饮,出发,前往全世界租金第二贵的地段——铜锣湾。
交通的话,根据你们所在地的地铁情况就各种倒就行了,最后坐上港岛线,铜锣湾站下就行。

铜锣湾是主要商业集中地,也是繁忙的购物和饮食区。据说这儿的租金在全球是仅次于纽约的第五大道,按照这个推算,古惑仔里收保护费的铜锣湾扛把子们都可以上福布斯了。
而这里的主干道,应该算是轩尼诗道了。

铜锣湾的交通工具,有一种比较特别,是别的地方没有的,大家感兴趣可以体验下,那就是叮叮车。

外观就像是一个可以移动的大纸壳子,我都担心它半夜停在哪儿会被那些淘破烂上瘾的大爷大妈给拆了按斤卖了。
叫叮叮车,也是因为它每次停站都会发出叮叮的提示音。

来铜锣湾,主要也是为了吃一碗车仔面。这里有一家比较火的,叫新记,味道正宗,在铜锣湾这地段儿,价格也算是雷锋价了。

自己按照选单上的选项,选择几款的搭配。

可供选择的食材都非常诱人,有一种把选单涂的祖国山河一片红的冲动。

早上吃的也挺多的,所以选了两款一面,大肠牛丸公仔面的36元套餐,画好选单交给服务员,然后当她上完餐把选单还给我的时候,我十分怀疑她是不是拿我的选单去擤鼻涕了。

当然,面还是非常好吃的,配菜绝对给力。

吃饱喝足,继续走街串巷,去位于中西区的香港政治及商业中心——中环去逛逛,在这里有很多银行、跨国金融机构及外国领事馆。香港政府、立法会以及前港督府也坐落于此。
如果想参观下特区政府总部和立法会大楼的话,可以在港岛线的金钟站下,A口出,过个天桥就是,而且有明显的指路标识。

从侧面拍摄政府大楼,总感觉特别亲切,但就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想了想,这特么不就是东三环CBD的央视大裤衩失散了多年的老弟小裤衩么!

大家在维港眺望对岸中环的景色的时候,有一幢外形像竹子,由几组三角形组成的摩天大楼很显眼,那就是中环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中国银行大厦,独特的造型寓意“节节高升”。

回来正好在西安的中国银行换了点儿台币,顺道看了看西安的中银大厦,再回想下香港的中银,妥妥的村东头三丫蛋和陆家嘴Amanda的差距。
在中环晃悠,永远都能看到那个高耸入云的IFC。

感觉给天都戳了个洞,是不是里面的白领级别越低工作楼层越高,只要干够几年没被雷劈死,一般都有畅通的晋升渠道。
当然,这么一个繁忙的地段,堵车往往也是常态化,走路5分钟,开车2两小时。

在中环的码头附近,还有一个现在挺火的打卡圣地,那就是中环摩天轮,我在去往码头的公交车上就已经隐约看到了。

一般都是公交车到中环码头下,大家可以用地图应用,看看你所在的位置坐什么公交车最方便。

这里也会有那种双层的观光巴士坐,Big bus tour。

高达60米的香港摩天轮,于2014年底启用,为游客提供了一处欣赏维港景色的新选择。

感兴趣的同志们,包括带小朋友来的,都可以体验下,按照视角分析,景色应该很不错,我是资深的恐高,这种东西是完全不敢尝试,感觉自己这辈子挑战高度的极限应该就是小时候被自己爹举过头顶了吧。
摩天轮下还有网红雪糕车,是个破零钱的好地方。

由于我去的时候,太平山顶最知名的缆车正在施工调整,所以如果打算上山的话,可以坐巴士,而巴士在中环码头坐是很方便的,15路直达山顶。

太平山位于香港岛西北部,是香港的标志性景点之一,这里可远眺大屿山,俯瞰香港全景,近处可见层层叠叠的摩天大楼和维多利亚海港夜景。

其实就是把在维港看到的景色,以更高的视角近距离感受一下,当然,仍然是非常美的。
如果想有更好的视角,也可以付费上到凌霄阁的顶楼观景台,这个我之前跟媳妇儿也花过一次钱欣赏了,这次港澳行一定要将零门票进行到底。

凌霄阁位于太平山半山398米处,是太平山山顶缆车的终点站,同时也是集合登高观景、购物、餐饮和娱乐为一体,可满足游客全方位需求的综合性旅游景点。

当然,其中最有名气的,当属游客来港必到之地的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了,这里于2000年开幕,展出约100尊名人的蜡像。

这个之前也贡献过门票钱了,这次就在门口徘徊一下吧。

感觉这爱因斯坦更像《教父》里的阿尔帕西诺,妮可基德曼属于免费参观,有很多中年油腻的男游客,自己解锁了很多辣眼睛的拍照姿势。
下山的公交车,还是选择了在中环下,因为这里除了之前看到的摩天大楼,还有很多有呼吸的老建筑值得一看。

大家如果有时间,也可以来中环的荷李活道逛逛,这里有个很文艺范儿的地方叫大馆,是在前中区警署的建筑群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当然,港式的翻译也很有意思,Hollywood翻译成荷李活,荷李活道,回头再弄个水里生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海鲜河鲜集散地呢。

大馆对面的方向就是香港夜生活的殿堂地兰桂坊了,好这口的同学们可不能错过。至于高老师这种每天看完新闻联播就开始犯困的选手,就不去体验了。

至此,三天的港澳走街串巷之行也就结束了,希望其中有能够取悦到大家或者帮助到大家的内容,咱们下次旅行再见!

PS:
第二天离港的行程选择的是高铁回内地,大家可以坐西铁线在柯士甸站下车,按照站内标识指引前往香港西九龙的高铁站。

香港居民的取票区。

内地居民直接选12306的铁总取票区,就在车辆落客区的旁边,很好找,这样取票没有手续费。

购票用身份证,通关用通行证就可以了,因为一地两检,时间肯定比平时在内地乘车到车站要多提前一些,稳如泰山的同志们还是要适度的轻浮一些,早点儿到没毛病。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