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岭

麻雀岭,又名长山,古名小梧桐,因三春红杜鹃遍山盛放,又称红花岭。东起沙头角,西延至坪輋。当年英军军用地图名Dog Hill。它是香港东北的殿堂,天朗气清的日子,站立山头,八仙、龙山、九龙坑山、鸡公山、大刀刃、大帽山、青山,甚至凤凰山也尽入眼帘。
麻雀岭是深圳梧桐山的延伸,中有三峰,东至西:麻雀岭(400米),红花寨(489米),红花岭(498米)。往北下边界有三峒、二峒、阿公角。
麻雀岭下禾径山路有长山古寺,登高后也可思古一番。
游新界东北,实在不能遗漏麻雀岭的。

👆登山途中红花现👇

👇沙头角海

接近山顶映山红👇

怪不得名红花岭👆

👆雾锁三峒
👇俯瞰麻雀岭村

👆沙头角与深圳,高楼是深圳。
沙头角,曾经去探访客户(学校),宁静的环境对比喧闹的市区,真个如世外桃源。走出那码头长堤,海中临风,有归隐山林之念。

👆山花烂漫👇

红花寨

红花寨,据说清朝中叶曾有盗贼聚集结寨于此,故名。

👆那顶便是红花寨之巅

👆回望三峒、二峒

👆繁华的深圳

👆红花处处

红花岭

红花岭是整列山的高点,一览香港群山的最佳位置。这里北顾深圳小梧桐和市内摩天大楼,南看八仙、大帽山等。

山的北麓是莲麻坑,过往神祕的小村;南坡下是上、下麻雀岭、莱洞、大塘湖。

山之南北,跨过深圳河,小村与大城市形成强烈对比。

👆四美脊,小形四姑娘山

👆左上是大帽山,近处是新界北的农村

👆近,莲麻坑;高楼,深圳

👆图中央一点绿是麦景陶碉堡(Macintosh Bunker)

👆麻雀岭的通讯塔,英治时1960年代建成

👆5000米碑

👆铁冬青

👆整条麻雀岭

长山古寺

据<新安县志>记载,新安县大体相当于今天深圳特区,县分东西两路,西筑南头城,乃县治所在; 东建大鹏城,防卫海岸一带。官兵从南头城往大鹏上任,最快的是南下深圳,过文锦渡、平輋,穿越麻雀岭下的长山古寺,再沿海岸上大鹏城。

长山古寺因为位置适中,刚好供官兵在此过夜休息,加上环境宁静,易生离愁别绪。顾古寺有长联:

长亭惜别,古道瞻歧,雨笠尘襟人日日
山鸟吟春,寺花送晓,烟钟风磬我年年

对联含长山古寺四字,字型苍劲,可堪赏玩。

寺内有乾隆五十四年钟,可追溯寺的兴建年份。
长山古寺1998年被列为法定古蹟。

👆乾隆钟
👇初期古寺可能名长生庵

👆顶部的浮雕

👆可惜只得数字遗下,只知是同治年

怎样去?

粉岭港铁站A出口右下,乘78K巴士,麻雀岭站下车后往回走,见上麻雀岭村牌(下图)入村,即见大樟树。续向前,见一类似宏村的水池。再前走,又一大樟树迎接你。一直走进老村,过空地,在最后那间屋右边,有丝带的就是登山入口。

👆另一牌在右边是下麻雀岭村,不要走错进去呀!

👆三百年的老樟树,见尽老村兴衰👇

👇像宏村吗?哈哈哈…

👇这株樟树更大

👇老村这边空屋处处

👇登山5分钟回望

👆宁静沙头角与繁华深圳,相映成趣👇

👆那码头长堤是沙头角,我曾立足观海

👆盐灶下村

后记

红花岭、红花寨、麻雀岭一线多年没登了。今天得看映山红,原本很愉快。但归途上看到这块英治时期的古董(少也60~70岁)断为两截,觉得有点可惜。虽不是什么宝贝,爱护文物是公德心,也反映一个城市的品格啊!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