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New York, a well-organized mess and a beautiful mess。
纽约,
像久未谋面的多年老友,初次相遇已熟稔。
那些经典的地标,拍出的都是亲切。
老规矩,先上镇店照片。
萍水相逢的纽约客——他乡比邻
林徽因曾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里住着喜欢的人。
游记的开始,从热情、坦诚、个性和不羁的纽约客写起。
第一位:最熟悉的陌生人——Jackie老师。
与Jackie老师相识已近三年。
老师住在雪城附近,属于纽约州,也称之为纽约客吧。
7月16日一大早,仍旧在纽约公共图书馆后面的布莱恩特花园吃过早点,拖着全部行李赶往曼哈顿巴士中心port authority。
在选择乘坐灰狗巴士还是火车去雪城的问题上对比了很久。
最终还是选择了价效比更高的灰狗(greyhound bus)。
路上用时差不多,灰狗要便宜很多,但舒适性可能会差一些。
雪城的英文是syracuse,因为冬天常年积雪,就直接很形象的翻译叫做雪城。
城市的名字让人觉得寒冷,但雪城的人却是热情。
Jackie老师一家早已在雪城的大巴站等候了。
胖胖的老公Adam和无敌乖巧的女儿Eddie
第一次谋面,没有太多的寒暄就好像很熟悉啦。
那感觉特别像第一次到曼哈顿的亲切。
得益于宥哥每周一次的英文交流。
Jackie老师是宥哥网上英文课的外教。
宥哥的第一堂网上课堂没想到也是Jackie的第一次网上教学。
更甚,宥哥第一次课堂上就暴露了隐私。
就这么机缘巧合的开始,每周一次,坚持了近三年,无话不说无所不谈。
当我们订好了去纽约的机票的时候,Jackie老师就盛情邀请去她家做客,或者她去曼哈顿看我们。
从雪城车站开车1小时后到了五指湖之一的Waneta湖边。
五指湖是度假圣地,所以每座房子都在湖边。
当Jackie老师领着宥哥进入湖边小屋时,虽然有准备,还是被美景惊呆了。
连声感叹amazing(词到用时方恨少)。
这是一套标准的美式度假小别墅,有三间卧室两个浴室。
进门是一间娱乐室,有台球和桌面hockey。
然后是厨房,起居室连线著厨房和卧室。
从起居室出门就是一大片草坪,草坪的顶端就是美丽的Waneta湖。
真正营造出热烈欢迎气氛的是Lucy和Laura。
两只油黑的拉布拉多大型犬。
一进门就摇著尾巴围绕着宥哥旋转,
看着她们欢快的样子,有一点幸福的眩晕。
正在欣赏湖光山色的时候,老公Adam已经准备好了独木舟。
Jackie老师从小在这长大,是一名水上运动的高手,开始带领着我们湖中泛舟。
晚饭时分,小屋内飘来了烤肉的香气。
才得知老公Adam原来是个大厨(应该能从身材中得到暗示的
)。
家庭自制汉堡吃起来的感觉与shakeshack完全不一样(后面会专门介绍Shakeshack)
晚饭过后,篝火应该点燃啦!
玩火成了宥哥的最爱。
上图说明:美帝人民的一个标志性的娱乐爱好,
生篝火的时候一定要烤棉花糖,
用竹签串上放入篝火中,
当棉花糖接近融化的时候,用苏打饼干夹起来吃。
所以我们在超市买到的三加二夹心饼干应该从这个爱好起源。
当时Jackie老师觉得甜度还不够,又在棉花糖中加入了巧克力。
因此,我觉得美国的牙医应该很赚钱。
Jackie和Adam放飞了孔明灯(美国人称为山姆大叔帽)
乖巧的小宝贝Eddie兴奋著牙牙学。
Lucy和Laura安静坐在椅旁。
湖面有微风,远山有辰星。
飞行了一万多公里,来到地球的另一端,
可能,就是想体验此刻与众不同的安静。
7月17日一大早,胖胖老公Adam做了墨西哥taco卷当早餐,
开车送我们到雪城机场时已近中午。
当宥哥挥手告别Jackie老师一家后,转身靠在我怀中说有一点伤感。
谁又不是呢?!
漂洋过海,就是想过来看看你们。
第二位:最标准的纽约客——查理老爷爷。
上图这张查理老爷爷的侧脸让我想到哈里森福特,那个无所不能的印第安纳琼斯。
本是无心插柳的一封邮件,本以为会石沉大海,
却没想到收到查理老爷爷的热情回复。
查理老爷爷是纽约BigAppleGreeter公益社团的义工,义务为游客讲解纽约的风景。
居住在布鲁克林的查理是土生土长的纽约人,几乎没有离开过。
启程前一个月,查理老爷爷开始认真地与我邮件讨论见面那天的参观路线。
最后决定,他带领我们逛一逛更古老的曼哈顿下城——纽约大学周围。
7月10日清晨,在约定的时间,在LUMA酒店大堂沙发上,
凭直觉,一眼就认出了满头白发的查理。
简单寒暄,似曾相识,却又出乎意料。
个子高高的,肚子大大的,标准的美式口语,说话很快。
简单黑色T恤衫,应该穿了很久。
我心里有一点默默担心这么大岁数的老爷爷,能走一天吗?
出发前,查理老爷爷问宥哥最喜欢什么,当然LEGO是最佳答案。
然后,查理带我们来的第一站就是洛克菲勒中心的LEGO体验中心。
好细心的。
从洛克菲勒中心出来,走过两个街区,到了著名的圣帕特里克教堂。
去年曾去过约克大教堂,比较而言,圣帕特里克要小很多。
但内部同样宏伟精致。
最大的特色是教堂坐落在奢靡的第五大道上
在一圈的摩天大楼中间,
一座哥特式建筑与四周有冲突有融合。
纽约特别的黄的士穿梭在教堂门前
让圣帕特里克教堂特别纽约范儿。
查理老爷爷其实对圣帕特里克颇有微词。
他觉得这家教堂过于商业化,只知道花式圈钱。
失去了教堂原有的圣洁与净化心灵功能。
但无论如何,纽约最大的教堂出现在第五大道上
纸醉金迷中还要说一声:哈利路亚!
从50街地铁站出发去下城区,
去感受第一批纽约客们最早的定居点。
纽约地铁中斑驳的座椅
静静观察著随时代变迁的海报
还有人来人往的各色旅客,包括我们。
查理老爷爷带我们来到的第一个古蹟是高线公园。
本来是一条铁路线,随时代变迁,铁路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原本打算拆除,但怀旧的曼哈顿人据理力争,力主保留。
一群建筑大师们经过多重改造后成为了现在的高线公园。
Highline park是一座徒步乐园,沿着老旧的铁路轨道,
在高架桥的花团锦簇中浏览百年的曼哈顿老城。
上图是高线公园以前的样子,高架桥上的铁轨。
高线公园一处小憩,宥妈和查理老爷爷讨论川普的各种幼稚。
在英美老式建筑中,廊桥几乎是一种标配。要不就不会出现经典的《廊桥遗梦》。
高线公园走到一半处,下桥转向到切尔西市场。
切尔西市场是大名鼎鼎的奥利奥饼干诞生地。
切尔西市场原本是美国饼干公司的遗址,是当地人周末休闲第一目的地。
1912年奥利奥就是在切尔西市场创造出来,
工厂扩建搬迁后,在原厂房的基础上,
经艺术家们加工改造成为颇具后现代工业风格的食品小商品市场。
这家纽约城最好的热狗店,店家未开门人们已经开始排长队了。
和国内网红店的道理一样,如果不知道怎么选,就找排队人最多地方肯定没错了。
切尔西市场的龙虾不容错过,很大的一只清蒸大概需要40刀。
只可惜宥哥不喜欢海鲜,华丽丽的视而不见。
从切尔西市场出来,正对面就是全世界最让人尊敬的公司之一——谷歌纽约总部。
简易朴实的红砖墙内有最现代的管理理念和最天马行空的想象。
不知是切尔西市场吸引了谷歌,还是谷歌提升了切尔西市场。
曼哈顿很不起眼地方,却是最独特推崇的一处。
切尔西市场出来后继续向下城方向前进。
华盛顿广场是纽约大学的中心。
和众多英美大学一样,纽约大学并没固定的校园。
各个学院分布在华盛顿广场周围。
其实,查理老爷爷就是纽约大学毕业生,是李安的校友。
从华盛顿广场的拱门能清晰看到帝国大厦,拱门正对第五大道。
纽约第五大道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太多标志性建筑都坐落在道两旁。
纽约大学以艺术学院和电影学院闻名,
因此,在华盛顿广场周围闲逛时候看到最多就是学生手持单反拍摄各种实验电影。
除了纽约大学,下城区最具波西米亚的自由范儿,是艺术家的聚集地。
据说马克吐温和鲍勃迪伦都曾住在这个片区。
按《lonely planet》索引,在查理老爷爷带领下,找到cafe wha?
据说全美第一杯卡布奇诺诞生于此,但无从考证。
也有说是鲍勃迪伦的发家地,仍无法考证。
仔细看招牌,会发现这里是village landmark。翻译过来就是村地标。
华盛顿广场位于格林尼治村和东村之间,
人们如果去下城,俗称就是进村。
下城区建筑老旧,街道狭窄,用村子来形容恰如其分。
如果不是查理老爷爷带路,恐怕要浪费很多时间。
但这里是有故事的地方。
一个《老友记》的取景地就值得在这里逛一下午。
在格林尼治村的街头看黑人打篮球,那感觉像在天津的海河边看一群老大爷打乒乓球。
从东村坐上地铁,穿过哈德逊河,来到布鲁克林。
地铁上,查理老爷爷特意带着宥哥走到第一节车厢。
就是为了让宥哥看看地铁穿越哈德逊河地下的样子。
好细心的。
布鲁克林大桥桥墩下是拍照圣地。
只可惜时间是正当午,完全拍不出效果。
第二天晚上又单独来到此地认真拍了一套大桥(后面介绍地标时再重点描述)
大桥下面的这家LUKE’S龙虾卷是第一家LUKE’S
也是必打卡之地(后面介绍美食环节再重点描述)
然而,我们并没有吃龙虾卷。
当查理老爷爷询问宥哥想吃什么的时候,宥哥很认真的回答想吃汉堡。
在查理老爷爷的带领下,我们尝到了人生第一口shakeshack。
虽然去年在伦敦的考文特花园也见到了shakeshack,但只是点了一杯奶昔。
要吃就吃发源地的,就像吃煎饼果子只能吃天津路边的癖好一样。
自此在纽约的两周时间,一共去shakeshack不下5次。
原因只有一个——宥哥太爱吃了。
以至于在第二天游览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
宥哥面对着哥大门口shakeshackha暗下决心:
为了这一口汉堡,将来争取来哥大。
从汉堡店出来,查理老爷爷已经陪我们五个多小时了,
这么大的年龄陪我们走了这么久,确实让我有点于心不忍,
但老爷爷仍意犹未尽的样子。是时候道别了。
临别前,爷爷又给了我们好几条游玩建议,包括怎么坐地铁回酒店。
好细心的。
查理老爷爷,是宥爸心中标准纽约客的形象。
有高学历特有的倔强,尊重他人,细心热情,
朴素,爱喝可乐。
敏感,痛恨川普。
真正的高素质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责任感。
有人需要帮助都会上前热情问一句。
这个年龄仍积极做着义工,骨子里是一种理想主义者。
为了更多人喜欢上纽约,奉献著自己的余热。
第三位:一面之缘的网红——AOC
在纽约期间,特朗普总统正在向少数裔的四名女议员挑衅。
让她们滚回自己的老家去。
这四名有色人种女议员中,其中一位是叫寇蒂兹
英文名字叫做Alexandderia Ocasio-Cortez。
在推特上简称AOC。
就是照片上这位,有着拉丁裔独特的美。
本来就是一个特别传奇励志的柔弱女子,已成为美国梦标志之一。
再经过和特朗普的互怼,更是让她火上浇油。
一些人有着天生的亲和力和雄辩才能,寇蒂兹就是其中之一。
她是纽约区的议员。
因此在纽约期间,开启电视总能看到她声情并茂振臂疾呼。
只要看上一眼,就会被她的热情感染。
赶紧查询资料。
寇蒂兹出身贫寒,母亲省吃俭用供她上大学。
大学期间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但遭遇父亲过世变故。
为偿还债务,酒吧做服务生,依然乐观积极。
天才不会被淹没,一次偶然,参加了纽约区议员竞选。
击败了几乎不可能战胜的对手,直接进入国会山工作。
7月18日上午预订了华盛顿的国会山参观,
当走到了国会山顶层,导览的胖姐姐正在讲解穹顶壁画的时候,
寇蒂兹在一群记者围簇中急速前行,赶往自己的办公室。
正好与宥爸擦肩,赶紧拿着手机匆忙中拍出了下面的照片。
当宥爸拿着手机照片向导览的胖姐姐求证时,
胖姐姐一脸的艳羡,嘱咐一定储存好这张相片,
说没准她可能会当上美国第一位女总统呢。
可见这位国会山工作的小职员对这位拉丁裔女议员的热情崇拜。
写游记的当口,AOC正在听证会上怒怼扎克伯格。
这条推的英文是Zuckerberg look like a deer in headlights. 用东北话翻译过来就是小扎这货被怼的跟傻狍子一样一样的。可见AOC在美国的网红界是绝对的杠把子。
第四位:NYPD的大叔
7月9日清晨5点,是刚到纽约的第二天。
在纽约期间住在42街,出门左拐就到了时代广场。
这是生平第一次到世界的十字路口,感觉有点名不副实。
人烟稀少,垃圾满地,但莫名的亲切感,久违啦。
路口一群荷枪实弹的阿sir和madam懒散著聊天。
这个时间点,卖早餐的只有星巴克。
我在时代广场喝着咖啡,而此时此刻你在哪里?
嘴里正在哼著歌,一名黑壮NYPD大叔微笑着溜达过来。
为了表达中国人民的热情,赶紧向阿sir问早。
阿sir问我们从哪里来,当得知是中国人的时候还是有些惊讶。
他本以为是日本人,但似乎对长城更有兴趣。
宥爸对阿sir这么早出门执勤表达了敬佩。
阿sir回答道时代广场这么重要的位置是24小时执勤的。
当提出要合影时,阿sir热情的将宥哥搂在身边。
后来几天再次路过时代广场时,
很多人都搂着NYPD大叔们合影。
似乎这是一个标配。
太多的剧集和电影中,NYPD都是重要的角色。
(注:NYPD是NEW YORK POLICE DEPARTMENT——纽约警局)
时代广场的清晨和夜晚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清晨的百老汇大街就是《我是传奇》电影背景。
夜晚的时代广场就是春运期间的广州火车站。
特别是当夕阳出现在42街路口的时候,
余光直接投射在街道上
几乎所有人都会停下来拍照。
7月13日晚,体验了曼哈顿的大停电。
时代广场上的行人几乎又多了一倍,
那一夜,我们从45街的剧院走回41街的酒店,
步履维艰。
想一想跟宥哥合影的阿sir,那一晚会多忙碌。
上图是7月13日纽约大停电期间忙碌的纽约骑警。
耳熟能详的纽约地标——眼见为实
林徽因还曾说: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的老宅。
第一名:自由女神(含华尔街铜牛)
由于名气太过响亮,自由女神观看了两次。
第一次是在7月12日,上岛爬上基座近距离欣赏。
第二次是在7月15日,夜景游船环岛,夕阳下远观。
预购的citypass门票包括自由女神基座票,
就是可以爬到女神裙下那一层。
如果想爬到女神帽簷或者火炬上
提前半年预约门票应该可以,宥爸提前三个月没约上。
12日清晨六点,坐地铁从时代广场到华尔街。
在曼哈顿游玩,早起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华尔街铜牛是打卡圣地,正常时间人满为患,很难拍出铜牛的真身。
但在早晨7点,铜牛形单影孤
耐心等着我们一家人与它合影。
下面这张全家福合影就是一名中国游客在老婆还熟睡时出来遛弯顺便给我们拍下的。
如果想拍好铜牛——一定记得早起。
登上自由女神岛的轮渡码头在距离华尔街铜牛不远处的炮台公园里面。
最早一班轮渡的开船时间是8.30,
星巴克吃完早点赶到公园时接近八点,等待登船的人已经排了很长的队伍。
我们是在淘宝上购买的6景点通票(citypass),
需要去售票口更换船票,只需要提供二维码扫描一下即可出票。
开船后大概半小时就到了女神岛,
自由女神安检还是非常严格的。安检进门后领取讲解耳机。
顺时针方面围绕女神雕像旋转一周,女神正脸的地方可以看到曼哈顿的天际线。
始建于1876年,比另外一个地标布鲁克林大桥大几岁。
可以说女神姐姐是曼哈顿点滴变化的见证人:
世贸大楼盖起和倒塌;萨利机长把飞机停在哈德逊河上等等;
久而久之,成为美国人心中的一种寄托。
当从女神的身后慢慢走来,一步步看到女神的真容时,内心会像头顶的云朵一样飘荡起来。
这座代表着美利坚精神最核心的雕塑,是现代民主社会的一个图腾。
每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自由女神。
法国人负责雕塑制作,美国人负责基座搭建。
当法国人都完成整座塑像时,纽约人仍在为基座募集资金,
但纽约人对这个雕像似乎没有太大兴趣,这点也让自由女神差点夭折。
当时情形应该与巴黎人对待埃菲尔铁塔的态度差不多。
永恒的伟大在最初都是很难被人理解的。
7月15日傍晚,夕阳妖艳,也许是前一晚曼哈顿大停电的一种补偿。
本是无心随机的一次游船游览,没想到成就了此次纽约最美最满意的照片。
任何完美的规划方案都比不上行程中的意想不到带来的惊喜。
这才是旅行的真正乐趣。
游船87号码头在无畏号航母旁边,第十二大道上。
游船的开船时间会根据季节不同有一点调整,以确保到自由女神旁边时候正好是夕阳西下。
游船会绕着曼哈顿岛做一次半圆形行驶。
从游船上看曼哈顿的天际线,
从布鲁克林大桥下看世贸一号大厦,
从曼哈顿大桥下看布鲁克林大桥,
从自由女神面前看着夕阳从身后落下,
都是纽约最经典的画面。
在那一晚的游船上,统统满足。
第二名 布鲁克林大桥
宥爸最喜欢拍桥。
在宥爸心中,布鲁克林大桥才是纽约地标第一名。
一共拍了三次大桥。
第一次到布鲁克林大桥是在查理老爷爷的带领下,
在桥下拍曼哈顿的时候正值中午,完全无感。
第二次是7月10号傍晚独自一人,
在曼哈顿大桥和布鲁克林大桥之间兜兜转转,
但光线仍不尽人意,没拍出几张喜欢的。
没有拍好布鲁克林大桥总心有不甘,
在深深遗憾中准备离开纽约的前一晚无意登上了环岛游船,
惊喜就这么出现了。
借用游船上讲解员的一句话:
各位真的非常幸运,我在游船上工作了很久,
这么美的夕阳是非常少见的。
游船从桥下驶过,
云在桥上凝结又飘散,
看得久了,哈德逊河在夕阳一端与天连线到一起
泛著橙黄色的,像扎染的窗帘。
布鲁克林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钢材建筑的悬索桥,
桥墩上眼花缭乱的悬索,像是蜘蛛侠在这里安了家。
大桥1883年建成,大桥的设计师据说是黑格尔的学生。
大桥连线了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两个纽约最重要的区,
就在不远处,还有一座钢架桥叫做曼哈顿大桥,是纽约最著名的姊妹桥。
但在纽约人的心目中,布鲁克林大桥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也是美国精神的一个符号。
这张照片的场景不知道在多少美剧中出现过。
在布鲁克林区的一侧,曼哈顿大桥的下方一片区域,叫做DUMBO区。
是以下几个单词的缩写:
Down Under the Manhattan Bridge Overpass。
这里是工厂艺术的圣地,很具有小资范儿。
上图这家有烟囱的小房子就是一家Luke’s Lobster(卢克龙虾)
在后面的美食介绍中会提到。
傍晚时分,很多人排队买龙虾卷当晚餐。
曼哈顿大桥的桥墩下面,每个周末都会举办布鲁克林跳蚤市场,
被称为全美最好的跳蚤市场之一。
7月10号傍晚,宥妈和宥哥都回酒店休息的时候,宥爸一人前往DUMBO,
本只想拍拍大桥,却恍惚不经意间走进了这家跳蚤市场。
家俱、古董、服装、餐具、漫画等等琳琅满目。
只可惜时间已晚,很多摊位已经打烊,
如果能早发现这里,逛上半天的时间也未尝不可。
跳蚤市场的旧漫画书,话说价格也不便宜,可能都是古董级别的吧。
宥爸当时拿着这张阿拉巴马的sweet home旧车牌欣赏了很久,
终究还是没舍得花出13刀。现在想想有点后悔。
跳蚤市场的尽头有一家很文艺范的书店,名字大概叫Power House,有点记不清了。
在里面买了几本记事本和几张当泊区的明信片,算是纪念来过了这个知名的跳蚤市场。
跨过布鲁克林大桥来到曼哈顿,下桥不远处就是中国人聚集地唐人街。
桥下这座中国城是最早一批华人定居的地方,
宥爸对唐人街是一种复杂的感觉——拧巴,
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几条类似中国国内七八十年代的街道
街边门店的招牌是中英文混搭。
街区内最多的是华人和黑人,相互说著各种口音的英语。
虽然满眼的汉字,但宥爸却没有丝毫的安全感。
攻略说这里不远处有一则林则徐的雕像,没有仔细去找。
之所以竖立一座林则徐,是因为唐人街曾经毒品交易猖獗,
让林大人起到一种震慑作用。
唐人街只是匆匆一瞥,并无太多感觉。
上图是唐人街一角,
这家满墙涂鸦的大成贸易公司也不知道做什么生意的。
第三名、百老汇大街
一直误以为百老汇就是很多剧院的聚集地,
仔细研究曼哈顿地图后发现,
百老汇是纽约一条很长的街道,
贯穿了曼哈顿所有重要的街区,
从Broadway这个词直译过来更贴切。
百老汇大街是一条倾斜的街道,
作为三角形的一条长边,百老汇与第七大道和46街交汇成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的中心就是大名鼎鼎的时代广场,就是号称世界的十字路口。
百老汇虽然是戏剧中心,但很多的剧院并不在百老汇大街上。
上演《狮子王》的明斯科夫剧院就是在46街上。
观看歌剧《狮子王》真是一波三折。
《狮子王》的门票在百老汇上演的歌剧中应该是最贵的,还不打折。
特别应验电影《大腕》最后那个疯子的台词。
提前两个月在网上预订了7月13日晚的三张票,
当天,洗漱整理完毕,憋足了劲想好好欣赏一下人生第一部歌剧。
8点开演时间,6点半就到了剧院门口。
然鹅,然鹅,然鹅。。。。。
随着时间的临近,人群越聚越多,
但剧院却没有丝毫开门的意思。
8点刚过,一位经理模样的人拿出一把椅子,
不是坐,而是站在了上面
没有任何扩音器,扯开嗓子喊道:
纽约大停电了,今天歌剧取消,全价退票。
人群顿时聒噪起来。
看到此架势,宥爸赶紧带着宥哥离开,以免出现混乱。
但此次纽约之行就住在百老汇剧院中心地带,
不看一场歌剧实在不甘心。
于是又赶紧预定了一场在离开纽约前一天的那场演出。
7月21日晚,从华盛顿赶回来的当天,
晚饭后很早就赶到了明斯科夫剧院。
进入剧场之前有一家纪念品商店,
只销售与《狮子王》相关的产品,当然价格不菲。
每一个门口都有引座员,而且都是白发斑斑的爷爷奶奶级别,
交谈时低音雄厚,感觉都像是退休的百老汇演员。
看到有小朋友入场,微笑提示有专门为小朋友准备的增高坐垫。
上图:宥哥从明斯科夫剧院向外观察著时代广场。
《狮子王》的情节根本不需要剧透,都非常熟悉。
而且这部歌剧已经上演了22年,几乎每天都有演出。
看歌剧就是欣赏华丽的舞台造型,
一开场,装扮成各类动物的演员从剧场各个方向涌入舞台,
开场舞气势恢宏场面震撼,一下子就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表演期间严禁拍摄,现在只能靠回忆想象著当时的场面,
想象著仍让人激动人心。
将人生第一部歌剧留给了《狮子王》,也是幸运。
像众多时尚人士,演出开始前,宥哥忙着各种自拍。
在剧院不远处的时代广场42街地铁站
是曼哈顿最忙碌的一座地铁站。
第四名、帝国大厦和熨斗大厦
爱情圣地帝国大厦是在第五大道和33街的交口处。
这个地标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登上86层观景平台上看看曼哈顿的全景,
太多经典的电影发生在这个观景平台,
20多年前,宥爸和宥妈共同看了电影《西雅图不眠夜》,
登上大楼就算是一次怀旧。
上面的视讯是登上帝国顶部的时候电梯显示了当时修建的动画场景。
从大厦看哈德逊河
帝国大厦与远处的新世贸中心是曼哈顿天际线最经典的轮廓。
帝国大厦楼下的papaya dog是一家网红店,
品尝后感觉和宜家的热狗差不多。
至于熨斗大厦是在曼哈顿众多大厦中最有特色的。
由于百老汇大道与其他几条大道并不完全平行,
在与麦迪逊大道交汇处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地形,
熨斗大厦就出现在这个三角的尖端,形成了熨斗形状。
熨斗大厦前正有一群动物保护主义者在集会,
也有一群新娘新郎在这里拍婚纱照。
熨斗大厦的旁边就是知名的麦迪逊花园广场。
宥哥在帝国大厦的背景下,各种跳跃翻滚。
第五名、联合国大厦
去联合国的路上正好经过纽约中央车站,模仿蔡健雅专辑拍照模式打卡拍照
当天正好是蔡英文入住在旁边的希尔顿酒店,
引得一群反对者和支持者在街头用国语对骂,
在唐人街都没看到这么多的华人,却在中央车站感觉到了家乡的亲切。
卢森堡捐助给联合国标志雕塑——手枪。
跟团到联合国内部参观需要提前在在网站交费登记才行。
参观之前,先要在联合国大楼马路对面的接待室办理参观手续。
门口的小保安查验护照的时候一看是中国人,
赶紧飚出几句中文显示自己的多国语言能力。
看到宥妈的护照名字是WANG,
连忙称赞:Wang is good!
我的中文老师就姓王。
进入联合国的第一个会议室正在开会,好像是在讨论环境问题。
进门的地方悬挂著历届祕书长的画像,最熟悉的是安南。
我们参加的是国语导游团,负责讲解介绍联合国的是一个瘦瘦小小的中国小姑娘。
这个中国小姑娘给团内成员讲解第一个联合国宪章的权利,
就是每个人都有休假的权利,要捍卫这个权利。
这个著名的手枪雕塑前是拍照留念最多的地方。
走出联合国大楼已是傍晚,大楼在夕阳下威严挺拔。
当年商业奇才洛克菲勒买下这块地方无偿送给联合国,
然后开发周边的配套酒店和商铺,赚 了个钵满盆满。
第六名、中央公园和布莱恩特公园
到达纽约的第二天就去逛了中央公园。美剧中出镜率最高的场景。
清晨时分,公园里跑步骑车晨练的人充满公园。
为了安全,自行车道是单行道,大家都按照逆时针方向骑行,
有一个傻货逆向行驶,被一通咒骂,
宥哥因此学了不少脏活。
中央公园的一角有一处是专门用于纪念约翰列侬。
宥爸以为是一个纪念碑,按照谷歌地图找了三圈没找到。
问了一个卖唱的艺人才知道脚下这个imagine就是列侬纪念角。
这个卖唱艺人在这里只唱甲壳虫的歌曲。
宥哥还不知道约翰列侬,但时不时会哼唱hey jude!
接近中央公园的中央,是一个爱丽丝漫游仙境的雕塑。
布莱恩特花园在纽约的公共图书馆后面。
到达曼哈顿第一眼看到的地方就是布莱恩特花园,
就有刚出生的小鸭子第一眼看到事物一样,
布莱恩特花园不是最有名的,对我们而言却是最亲切的。
几乎每天的早餐都是在花园喝着咖啡,那一刻是与纽约最融为一体的时间。
清晨的布莱恩特花园特别安静,被混凝土大楼宠爱在城市的怀抱中。
这个华夫饼小亭是宥哥纽约第一次购物经历,必须记录。
一盒华夫饼花费 10刀,
上面浇满 巧克力和干果,
一口下去甜到晕倒。
宥哥津津有味,宥爸却望甜兴叹。
这个雕塑老爷爷就叫布莱恩特,也是花园的命名原因。
宥妈和她的学生也约在布莱恩特花园见了面,一名弱弱小小的女生一个人在曼哈顿打拼,听着平凡人很励志的细节,有一点小感动。当然,此时宥妈更有一种桃李满天下的小骄傲。
每天早餐是布莱恩特花园里的一杯小蓝瓶,
惬意的标配。
与布莱恩特公园相连的纽约公共图书馆是曼哈顿的镇岛之地。
第五大道和第六大道之间,正对着41街的地方应该是曼哈顿的正中央,属于是镇岛之地。
这里坐落着两头石狮子:一个叫耐心一个叫坚毅。
狮子们守卫著纽约公共图书馆,任何人都可以进去阅读。
因此,无论曼哈顿如何变迁,只要有耐心和坚毅,根脉就在这座图书馆里。
波伏娃曾说:纽约的空气中有些东西,让睡眠变得毫无意义。
时差原因这一周每天只睡三小时,因此,仍觉得是一种浪费。
第七名、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是在116街上,已经距离曼哈顿市中心比较远了。曾经是黑人聚集地的哈林区。
早在建校之初,黑人与白人的冲突很难调和。
知识的落差和意识的不同,让这里矛盾丛生。
最后,还是学校开放了自己的校门,
用接纳和包容去感化差异。
从下城到上城,哥伦比亚大学的精英与哈林区的黑人临街呼应,哥大的图书馆很美,宥哥却只是钟情门口shakeshack汉堡。
哥大图书馆的雕塑,宥哥以为这个雕塑也有爱丁堡大卫休谟的功能
摸摸脚趾可以考试不挂科。但这里的脚趾不够光亮,大家应该不信。
考试不挂科还应信春哥。
哥大图书馆是典型的罗马式建筑,这个是老图书馆,大学校长在里面办公。
尽管有大学校长的办公室,但图书馆还是随便进,没有任何安检。
看来美国人太不注意安全啦。
图书馆的的大厅,校长的很多演讲都是在这个大厅完成的。
无论纽约怎么脏乱嘈杂,
但只要一进图书馆,都是安静圣洁。
没有空洞的标语,只有对知识的敬畏。
老图书馆的对面是一家新图书馆,两个图书馆之间是一个大广场,
历年的毕业盛典都是在这个广场举行。
广场上有一个跳蚤市场,喜欢的书可以免费拿走。
哈哈,宥哥又见到了shakeshack。
义不容辞!
第八名、世贸一号
911纪念水池,世贸大楼,是锚定了悲情的符号。
在归零地纪念水池边,当宥哥看着刻满了姓名的长廊
听着妈妈讲了那一天的事件,也有一些茫然。
宥爸怎么看归零地都像一个伤疤,
一个城市的伤疤,一段记忆的伤疤,
一场民族矛盾和意识冲突的伤疤。
但生活还要继续,在归零地旁边,原世贸遗址上盖起来新的世贸大楼。
整个新世贸大楼的地下是打通的。
地下部分是一个超大型的购物中心。
世贸大厦的购物中心叫做Oculus,
这个独特造型的商场是新世贸中心的建筑群之一。
不同光线背景下,Oculus表现出不同的鬼魅。
纽约世贸商场的旁边是911纪念馆,
宥妈考虑了很久,还是没敢进去参观,
特别是看过了汤姆汉克斯的电影《特别响非常近》之后
有些阴影无法言表。
永远看不完的博物馆——不明觉厉
参观博物馆是旅游中最费时间的一件事,所以在攻略时只是谨慎地选择了一些感兴趣的参观。
在纽约期间将MOMA和古根海姆作为备选,但由于时间原因并未去成。
第一名: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简称为THE MET的大都会博物馆是必须要去的!
就像去伦敦,必须要看看大英博物馆一样。
大都会博物馆在第五大道旁,中央公园的正中央位置。
到达纽约的第二天,我们就早早穿过了中央公园,膜拜一下大都会的风采。
还未开门就由于排了长长的队伍,可见大都会的魅力。
排在我们之前的是一对来自加拿大的华裔父子,
对纽约的卫生和交通颇感不满。
这就是纽约,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
甚至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都会有不同的观念。
大都会博物馆的馆藏更加丰富,面积也更加庞大。
欧洲中世纪武士的基本形象。
用一个馆只展示盔甲,奢侈。
欧洲中世纪黄金盔甲武士
这是露天的中庭,在阳光下的雕塑更有质感。
希腊狩猎女神 戴安娜雕像(Augustus Saint Gaudens)
是大都会必看之一,其实这个雕像在馆正中央,怎么都会看到。
不得不看之一。
戴安娜雕像旁边是博物馆咖啡厅
点一杯咖啡,远远的看着狩猎女神
是一种狩猎后满载而归的惬意。
残缺的希腊青年头像,也是大都会博物馆的必打卡点。
上图是美慧三女神组雕,应该是THE MET里面最流行的一件艺术品。
三个女神分别为光辉女神、欢乐女神和青春女神。
单从身材上来看,很难区分三个人分别是谁,
只知道最胖的应该是青春女神。
古罗马时期的浮雕石棺,最中间坐在豹子身上的是酒神狄俄尼索斯。
想必我的很多同事都会敬这尊神。
从左到右,四个站立的人物分别代表“冬春夏秋”四个季节。
和宥哥仔细看了上面的雕刻内容,确实画面细腻,
最小的人物肌肉线条都清晰匀称。
大都会博物馆里的藏品确实太多,
在一楼看了一上午的时间已经没有精力再看二楼丰富的油画了
只是找了一些宥哥喜欢的兵器枪械看了看就离开了。
虽意犹未尽,但确实精疲力尽。
逛博物馆的原则之一就是一定要先选好你想看什么
找到后打卡鉴赏。
如果在大都会这样的博物馆中闲逛,
几天都不一定能找到你想看的。
第二名: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文馆
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是世界规模最大的自然博文馆,
进门一头4米高的野象标本是镇馆之作。
距离国会山不远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是全世界的小朋友打卡圣地。
黄色、紫色和绿色等缤纷色彩的各地夏令营套装充斥在博物馆门口,
西语葡语法语也是飘来飘去。
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一群考古学家的实验室也是展厅的一部分
一群老爷爷老奶奶在显微镜找恐龙化石的过程都如实的体现在玻璃萤幕上,
让小朋友们更贴现的了解科学家们的工作,
时不时还有一些互动,让小朋友的投身其中。
博物馆内除了好奇的小朋友之外,
还有一群白头白胡子的老爷爷们
对自然的好奇童心一点不逊色小朋友,
特别羡慕这种童真从未泯灭的状态。
展馆内的大蜘蛛经常引来小朋友们的尖叫。
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希望之星
引得全世界各个年龄段的女士们看了又看。
第三名:华盛顿航空航天博物馆
从自然博物馆出来,走到航天博物馆的时候正好是午餐时间,
先是排著长长的队伍采购的午餐,
吃饱了才能认真看莱特兄弟的飞机和阿姆斯特朗的宇航服。
参观当天,正值阿波罗登月50周年纪念日,
这一身原版阿波罗登月服装是最吸引人的展品。
全部参观的人几乎都会排队与这身阿姆斯特朗穿过的衣服来一张合影。
没想到莱特兄弟的飞机是如此简单,摆在展厅里感觉像宜家的装饰家居。
飞行的时候驾驶员只能趴在飞机上,
除了能体验恐高的刺激带来肾上腺激增,估计没有任何舒适感。
博物馆内仍有白发老爷爷认真的研究的航空读本
是地道的航天迷。
当时美苏核裁军的导弹也是展厅的重要展品,
军事迷们可直观的对比美苏导弹的区别。
第四名:无畏号航空母舰博物馆
无畏号航空母舰在第十二大道上,从酒店走路半小时就能到。
由于在citypass的门票里包含这个景点,也就没有浪费。
航空母舰停泊在哈德逊河旁边,景色迷人。
甲板上停放著这40多架退役的各种战斗机侦察机运输机等。
航空母舰内部几乎如实还原了当时的生活区和工作区。
宥哥正在体验水兵如何睡觉的时候,一个女生过来搭讪。
航空母舰舰长的工作台,拍照之前宥哥特意带上了墨镜。
在航空母舰旁边,美国第一艘战略导弹潜艇退役后也在这里展出。
登上潜艇需要排队时间较长,由于潜艇内太过狭窄,只能一批批的参观。
如果太胖了,过不去这么小窄门的人士,也是不允许参观的。
曼哈顿有全世界的美食——只爱汉堡
张爱玲曾说:到男人心里的路通过胃!
第一名:shakeshack汉堡
当之无愧,在纽约把这家当地出产的汉堡吃透了。
在纽约,自由女神、帝国大厦和shakeshack号称NYC的三大地标。
在纽约一周多的时间里,出入shakeshack不少于4次。
上图这张照片是位于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shakeshack的第一家店,
也就是鼻祖店。号称是全纽约人的心头好,
2000年从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的一个小推车发展到2015年在纽交所上市,
总有一点点传奇励志的味道。
上图:作为一名游客,认真看选单是必修课,最难理解的单词就是选单上的单词。
同是高热量的快餐,shakeshack比M记和KFC差别在哪呢?
可能就是一点点细节:牛肉的质量,酱的口感,奶昔的粘稠。
价格更高,定位人群不同。
挑剔的宥哥恰恰被这几点中招了。
上图就是我们光临的第一家shakeshack,
是在查理老爷爷的指引下走到布鲁克林大桥下,
汉堡店就在大桥不远处。
也许是走得过于劳累饥饿,
宥哥第一口咬下去,
惊呼这是他吃过的最好的汉堡。
从那以后,每次考虑吃什么的时候,
宥哥都会脱口而出shakeshack!!
好像从这时候开始,
宥哥一个人能把一个超大的双层汉堡吃到一点不剩。
忽然之间就长大的感觉。
在麦迪逊花园的草坪上,背景是帝国大厦,
来一口shakeshack的奶昔,这才是经典的纽约打卡照。
一张照片同时包含了纽约两大地标。
不过,从服务质量和制作速度上,shakeshack距离麦当劳还是有一定差距。
这里的服务员大多为黑人,可能为了保证政治正确,
但黑人天生的嘻哈和饶舌,确实让我这个英语不灵光的游客点餐不能随心所欲。
在哥伦比亚大学门口的这家shakeshack最经典,
本来哥大中国学生就很多,好像来shakeshack吃饭的中国人更多。
除了点餐的黑人提醒这里是纽约外,
坐在周围,四川话山东话和东北话此起彼伏。
有一种拥挤在北京故宫咖啡店里的感觉。
吃完汉堡的宥哥一抹嘴,
说道:为了这家汉堡店也要向哥大努力。
宥爸赶紧查了查哥大的学费,默默喝了一口奶昔,有点齁。
第二名:一兰拉面
纽约时代广场的一兰拉面不需要排队,
惊不惊喜?嗨不嗨皮?
到纽约三天后,对中餐的思念如滔水般汹涌。
距离住处四条街区外的45街,特别不起眼的一家小门脸。
赫然挂著两个大字:一兰。
门外人群熙攘,推门入内发现有一整条长廊是空的,
(注:一兰的座位是在一条长廊一人一个小隔断)
这一点在日本大阪的心斋桥是不可想象的,
去年在日本的时候
曾考虑想品尝一下大阪格力高大叔脚丫子下面的一兰,
但看到排队的人群都快挤到河里了,果断放弃。
没想到今年在纽约,可以躺在两个座位上横著吃,
看来,纽约人对面条的热情不及宥哥十分之一。
没有华丽的选单
没有繁多的品种
没有过多的寒暄,
只有简洁干净的台面
和服务员九十度的鞠躬
喝下第一口汤,
宥哥开始感慨人生。
简单、认真、精致、专心
这些都是我喜欢一兰的各种理由,
其中也体著日本人和中国人做事的差别。
都同样是面条,名字中都有秀美的兰字,
一兰拉面在纽约时代广场能买到29美刀一碗,
兰州拉面在国内拥挤的火车站能买到29软币,
个中可讨论的问题真的很多、很复杂。
第三名:小蓝瓶咖啡
绝对小资风格的网红大神级别咖啡店。
小蓝瓶原产于旧金山,
由于使用的咖啡豆更新鲜
更强调研磨和手冲的过程,
口感柔和。
店铺风格简约实用,
性冷淡的装修特色让人有距离感,
店内咖啡师也是此类风格。
一个小女生,在炎热的夏日仍带着毛线帽子
一身波西米亚风格的装扮,配着大大的围裙,
轻巧的做着咖啡拉花,超然洒脱。
有一点特别喜欢,纽约这家店超级注重环保。
只有瓶装糖没有袋糖,
没有搅拌棒,不锈钢的勺子搅拌后冲洗后多次使用。
只有纸质吸管,几乎见不到塑料制品,
价格比星爸爸贵一些,
上班早高峰时间,排队的白领居多。
亚洲人则大多是打卡拍照。
由于这家小蓝瓶就在布莱恩特花园旁边,
每天的清晨坐在花园里点上一杯卡布,
观察著来来往往的上班族。
那是一种带有味道气息的回忆,
刻骨铭心。
第四名:pret a manage
Pret A Manger其实是一家英国的连锁店
英国的食物,只能呵呵啦
正好有一家就在酒店的楼下
偶然间去了两次
虽标榜著出售的都是健康有机食物,
但口感过于西方化,并没被感动到。
据说此店在中国、日本和新加坡都开过分店
后来都退出了。
可见中西方的食物口感的差别巨大。
但纽约人好像很中意这样的口味,
早晨九点之后,货架上空了很多。
有一天在这里早餐,
随手拿了一个沙拉杯,无意中拿到了一个最贵的。
里面内容是龙虾配牛油果
果然龙虾肉非常新鲜
除了冷餐,还提供加热的三明治和这种类似中国鸡蛋羹的布丁
偶尔尝一尝后让你特别怀念油条和豆腐脑。
第五名:LADY M蛋糕
Lady M蛋糕号称是纽约神店,
由于第一家店开设在麦迪逊大街(Madison Ave)
因此名字中的那个M就是Madison的简称。
美食饕餮者肯定很熟悉,
国内任何一家店都需要排很长的队。
我们关顾LadyM是在布莱恩特花园的店
店门口总会站着一个彪形大汉,
当你在店面驻足时总会问一句:
堂食还是带走?
如果堂食,大汉让你安静等待,只有空位时才会放人进入。
店内装修整体是白色,有一点蒂芬妮蓝,也是偏冷淡风。
本人觉得还是外带比较好。
最佳组合是一杯小蓝瓶拿铁配上一块千层干酪,
然后躺在酒店的床上,看上一集《老友记》
这才是标准的曼哈顿style。
蛋糕主打千层系列,最著名的两款是千层干酪和千层抹茶。
干酪香蕉蛋糕顾明思议就是蛋糕里面裹着新鲜的香蕉,
比较而言,口感确实柔和细腻,不愧为纽约十大蛋糕,
当然价格不菲。
第五名: Keens牛排
keens牛排在马蜂窝游记中有人提到过,
也是猫途鹰网上重点推荐的一个牌子。
这是一家标准的美式牛排餐馆,
虽排不上米其林级别,
但标配还是白色的桌布,用高脚杯喝冰水,
侍者穿洁白的围裙、打黑色领结。
最重要一点:对用餐者的服装没有要求。
吸取了网上一些建议,牛排分量非常足,点一份足够三人吃。
刚刚林肯中心走回来,看了世界顶尖歌剧礼堂和芭蕾舞剧院
坐下来点上一份牛排,是一种形式上的延续,
虽然很饿,但这份牛排还是没吃完。
旁边桌子是两个来自东欧的小伙子
每人各点一份全套牛排(沙拉主餐配菜甜点每人各一份)
吃得一点没剩,甚是羡慕。
牛排的口感谈不上惊艳,宥哥相对于味道,更喜欢这种形式。
点了一份龙虾沙拉,里面就是一块小小的龙虾爪,但很新鲜。
配菜水准很一般。
整体而言,作为网红地可以打卡尝尝,
相对于不便宜的价格,尝试一次足矣。
餐厅的整个装饰风格是复古,
当然,对于美国的复古也就是一二百年的时间
黑檀木的墙壁和走廊
有空间的地方就挂满了镜框
典型美式风格。
这个餐厅“政治觉悟应该很高”
可能老板也确实欣赏林肯
餐厅墙壁上几乎都是林肯的照片
走廊装饰著关于林肯新闻的各式海报。
第六名:luke’s 龙虾
luke’s龙虾卷第一家店也是在纽约出现的,到今年正好有十个年头了。
在曼哈顿很多地方可以看到,
如果看到,别犹豫,马上进去点上一套,绝不后悔。
龙虾肉是冷的,新鲜多汁,夹在新烤的面包里,
一口下去就停不下来。
本来宥妈和宥爸各点一套,后来觉得不过瘾,又加了一套。
龙虾卷的量并不大,胃口好的连续吃三套肯定没问题的。
除了龙虾肉,还可以选择蟹肉,当然龙虾肉肯定要贵一些。
具体的价格忘了,十刀左右一套吧。
第七名:Wholefood Market
强烈的好奇和新鲜感维持几天之后,
当味蕾恢复了理智,
每次吃饭也开始考虑比较价格的时候,
Wholefood Market就适时的出现了。
实活实说,在曼哈顿下馆子确实奢侈,
价格贵不说,还要付小费。
忽然就明白了,酒店楼下的那家wholefood Market为什么总是人山人海。
顾名思义,这家超市提供各种食物的销售,
自助餐、饮料、蛋糕、酒品甚至鲜花在店里都能找到。
而且价额非常亲民,可乐的价格比大多超市都便宜。
上图中是自助餐柜,一个主菜加两个配菜需要12刀
还有一种自助餐是选择各种你想吃的美食
装入一个纸盒后称重付费,大概8刀一磅,对女生很适合。
上图是宥爸的一道晚餐,有面条、鸡蛋、春卷、炸香蕉和鸡块,
配上一些青菜沙拉,大概6刀。
wholefood market入门地方摆满了销售的鲜花。
上图是各种乳酪的柜台,有一点可惜,没有找到老干妈辣酱。
最先几天,我们只是在里面买一些水果,
只觉得这里的水果种类丰富,
慢慢才发现这里有宝藏般的资源。
有新鲜出炉的面包和刚刚研磨的咖啡。
宥妈有一个学生已在纽约生活了很久
师生在布莱恩特花园见面喝咖啡
告诉宥妈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去过饭店了,
都是买一些半成品回家做饭,
毕竟曼哈顿的生活成本仍是世界最贵的地方之一。
第八名: Maison Kayser面包
在小蓝瓶咖啡店的旁边,有一家很大的面包店。
当时只觉得奇怪,在纽约寸土寸金的地方,
这个面包店的面积超大。
偶然在里面买了两个牛角面包之后,
每次 早餐宥哥都想吃这家的牛角。
后来几乎每天早晨起来后都会在这家店逛逛
哪怕只闻一闻新烤的面包香
回国后查询了一这个品牌,
恍然才知道这是巴黎一家顶级的烘培店
创始人Eric Kayser是法国最棒的糕点师之一。
难怪在布莱恩特花园旁有这么大的店,
难怪价格标签的名称都是法语,
也难为了宥爸只会发音一个法语单词Croissant(牛角面包)
如果现在问我最怀念纽约什么地方?
我会回答:
特别想再去maisonkayser面包店买两个牛角,
去小蓝瓶买一杯咖啡,
然后坐在布莱恩特花园里,
看着慵懒的有色人种清扫街道,
行色匆匆白领们与他们擦肩而过。
这就是纽约,
奖励著勤奋,也包容著懒惰。
华盛顿DC最适合游客——伟人故事
华盛顿就是为游客设计的。
各式花样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碑随处可见。
关键是大多数地方都是免费的。
就像Jackie老师的妈妈,特别宅的一个美国老太太,
如果选择出去旅游,也会首选华盛顿。
第一名:华盛顿纪念碑和倒影湖
7月17日下午坐飞机到了华盛顿,
机场大巴后换地铁,出了地铁站走路到酒店,
在路口等红灯时,远远就看见了华盛顿纪念碑,
本以为就是一个小小的石柱子,
万没想到却如此圣洁、醒目和安静。
倒影池与纪念碑结合起来,几乎就是国家广场的全貌。
夜晚的林肯纪念堂很是热闹,是吸引著全球网红主播打卡圣地,
不过,还好没有跳广场舞的。
宥妈用这张图片狠狠的怀念一下最爱的电影《阿甘正传》,发圈感慨道:
仿佛看到Jenny从倒影池涉水而来,一边雀跃一边高喊:Forrest~~
上图,游戏瘾发作的宥哥坐在林肯纪念堂的台阶前,
面对着华盛顿纪念碑来了一通“吃鸡”操作。
注意台阶下那个戴黑色高礼帽的男士,
猜测应该是个网络主播,首先来了一段的饶舌,虽听不懂但韵律感很强。
然后开始讲段子,引得游人纷纷侧目。
第二名:林肯纪念堂
在华盛顿纪念碑的正对面,穿过整个国家广场,来到了林肯纪念堂。
上图,早晨6点,自己一人就来到纪念堂前,一是为了瞻仰二是为了拍摄。
清晨的阳光在石柱之间投射到林肯雕像的全身那一瞬间的画面
堪称经典。
只可惜,季度稍稍不合适,
等待了一小时左右,阳光只能照在林肯的膝盖附近。
等到冬天的时候,阳光更平的时候才能出现效果。
算是一点小遗憾。
清晨的林肯纪念堂有别样的韵味
很多早起晨跑的人都把这里当做终点
沿着国家广场的林荫道跑一圈后
爬到林肯雕塑前打卡拍照,是一天多么美好的开始。
当天晚上,又去拍了夜景,
一架夜航飞机从纪念堂上方飞过,
像流星划过。
上图是从林肯纪念堂遥望华盛顿纪念碑和倒影湖,
这就是林肯雕塑每天坐在那里看到的景象。
第三名: 马丁路德金雕像
这个雕塑是在2011年由奥巴马揭幕落成。
雕塑的创作者是中国人雷宜锌
雕塑上一句名言印象深刻:
out of the mountain of despair,
a stone of hope.
(凿开绝望之山,寻找希望之石)
这座雕塑从设计师到材料都产自中国,典型的中国制造。
也可见美国社会的包容度。
细观察,马丁路德金雕塑前拍照的人还是黑人居多。
那句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
也是在林肯纪念堂前喊出来的。
在国家广场,从来不缺经典事件的发生。
第四名 国会山
国会山的正门是一大片的草坪,特别适合示威静坐。
上面这张照其实有音乐背景,就是一家三口拿着扩音器在抗议。
抗议的内容是反对将非法移民的孩子与父母分离。
一家三口中母亲负责广播,父亲负责音响,儿子负责标语。
俨然一家就是一个部队。
进入国会山参观需要走后门的地下通道
入口大厅四周都是具有民主与自由特征人物的雕塑
从古罗马到现代
从欧洲到美洲。
国会大厦游览的精华是登入标志性的穹顶。
即使用焦段是14的大广角也无法拍全穹顶的全貌。
据说仅仅这一个穹顶的修建就花费了超过10年的时间。
穹顶大厅的四周是历届著名总统的雕塑,最熟悉的当属这名演员总统里根。
相信奥巴马的雕塑不久的将来也会出现在这里,
但川普,嘿嘿,还真不好说。
参观完国会大厦不用出门,
走过一个长长的走廊就可以来到国会图书馆。
地球上藏书量最大的图书馆
就是这座与美国国会融合在一起的国会图书馆,
原则上只对总统和议员开放。
建筑上更是辉煌奢华,雕塑精美。
米国人在图书馆上是真舍得花钱。
到底有多少藏书仅是存量上的问题,还要从增量上考虑,
这个图书馆每年从中国就会收集近2万册图书列为馆藏。
单是中国地方志这么小众的藏书在国会图书馆就有6万多册,
大多还是单行本。
其实,华盛顿之行更是阅读求真之旅。
今年一年,宥哥的大量阅读中包含了很多关于华盛顿的人文知识。
旅游归来,宥妈拿着照片与阅读材料一一对照。
重新阅读第二次的感想认识剧增。
关于华盛顿纪念碑的阅读理解。
关于美国第一夫人亚当的人文传记,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里找到了亚当夫人的画像。
林肯的传记更是种类繁多,
这个穷孩子是获得赞誉最高的总统,
至今坐在纪念堂中间
看着一个又一个经典实践在他眼前发生。
美国国会能做到公正严谨,必须有强大的知识库做支撑,这个国会图书馆就是基础。
只有了解马丁路德金的斗争,才能了解这座雕像的震撼力。
最大单体钻石——希望之星,是在自然历史博物馆找到了。
在缤纷复杂的自然博物馆,如果不了解她的身世很容易被忽略错过。
最后说说华盛顿的联合车站。
美国的火车站或者汽车站,感觉都比机场豪华舒适方便。
单看下面的照片,估计很多感觉这么像中国东北的华丽澡堂呢。
这样想象力完全正确。
联合车站的建筑师就是模仿戴克里先浴场的大型拱门设计出来的车站候车大厅。
据说这个车站是美国第二繁忙的车站,仅次于纽约的滨州车站。
但我们到了之后就是这些照片的样子,
估计人流量不及北京南站的十分之一,
这样就敢号称全美第二繁忙,我憋住没笑。
车站于1907年开始启用,110多年的历程,现代和古朴结合的恰到好处。
车站有一侧是专门的购物街,另一侧是美食街。
选择了一家麦当当吃早点,售货员全部是黑人,口音奇特,
宥爸的听力被宥哥狠狠鄙视了,
宥爸却强装镇定怒斥了宥哥:
你听懂了为啥不告诉我呢?!!
看着宥哥提着行李准备登车,在旅途中看到他另一面的成熟。
华盛顿的地铁站不详细说明了,只是有一个特点要说一下:
由于是首都,防空职能很重要,因此地铁站兼做防空洞。
长长的扶梯要执行很久才能到站台,比纽约的地铁更深邃意境。
上图是华盛顿的红色环线公交,基本是绕国家广场一周,重要景点这一趟公交基本都能到。最关键的是——免费乘坐。所以在华盛顿旅游交通费真的是很省的。
一些攻略——交通、酒店和门票
第一、交通
1、机票:提前三个月预订的北京往返纽约纽瓦克机场,单人票价6700,全家合计20000。纽瓦克机出门后有机场快速巴士到曼哈顿的布莱恩特花园,时间大概是50分钟。由于我们的酒店就在花园旁边,机场巴士是最合适的交通方式,票价每人17刀(大概,有点记不清了)。
上图是在纽瓦克机场等待入关时的样子,其实,机场是不允许拍照的,宥妈还是悄悄的拍下了一张,纽瓦克机场并不大,不豪华,可以吃饭的地方都不多,在大陆习惯了奢华的机场朋友的如果从纽瓦克出入境要有足够的落差心里准备,至于免税店什么的?建议还是在北京首都机场T3买吧。海关阿sir只是随意问了两个问题就放行了,并无太多曲折。
2、灰狗大巴:从纽约到雪城和从华盛顿到纽约都选择了灰狗大巴。
上图是在灰狗巴士旁排队等待登车。
灰狗大巴是美国中低收入阶层的出行首选,车次多,覆蓋面大,最关键是价格便宜,从纽约到雪城,4小时的车程不到30刀。当然,舒适度与奢侈的火车没办法相比了,火车的价格通常是灰狗的三倍。第一张图就是灰狗的app,下载后用qq邮箱注册就可以买票了,在美帝买票(无论机票还是火车票)不用身份证的,只需提供姓名和出生年月即可,当然也没有国内那么多的安检。
第二、酒店:
1、在纽约的酒店名称很简单,叫LUMA,在纽约中城的41街,应该算是纽约最中间的位置。通过booking预订的,看位置很好,评分又很高,对比了很久后选择了这里。后来发现这次选择真的太明智,出门右转到布莱恩特花园和纽约图公共书馆,出门左转就到了时代广场,周围饭店、咖啡店、蛋糕店种类繁多,最重要的是门口有一家WholeFoods Market,简直不能太方便了。难能可贵的是这里属于闹中取静的位置,门前的41街正对花园,是单向车道丁字路口,所以车比较少,不像其他街道,一天到晚车水马龙。所以这家酒店还是极力推荐的。价格是每晚300刀,这样的价格这样的位置,与国内酒店价格比较而言,价效比很高啦。
现在好像很流行这种酒店机器人,可以送水送牙刷送毛巾等小物件,Luma酒店也有一个。
2、在华盛顿住的是州广场酒店,位于华盛顿大学附近,四周都是学生公寓。与纽约的LUMA比较起来,房间大、价格低,但周围没有咖啡店、饭店,最近的星巴克也要走20分钟,比起纽约不方便了很多。酒店到林肯纪念堂距离不远不近,走比较累还没有公交,因此华盛顿的这家酒店属于不推荐级别。
第三、门票
纽约旅游套票的种类很多,如果不是一个景点打卡控,购买一张citypass6景点的套票玩曼哈顿应该足够了。自由女神、帝国大厦和大都会博物馆都是必须要去的,全包含在citypass里面,而且自由女神是可以登上基座的。最推荐的纽约傍晚游船环岛游是单独买的门票,价格是27刀每个成人。纽约的任何景点基本都需要门票,联合国的导览参观需要提前预定(万能的大淘宝都有)。
与纽约不同,华盛顿大多的景点都是免费的,包括环线公交车都是免费乘坐,刚下机场大巴就买了三张smartcard,地铁和公交都能用,但基本没怎么使用。主要在国家广场周围活动,公交车都是免费,就主要原因是迷上了UBER的共享电动滑板车。
用信用卡重新启用了沉寂很久的优步(Uber),
扫描电动滑板车,开锁。
如果在国内使用过共享电动自行车,上手很容易的。
起步价2刀,当晚我们绕了潮汐湖整整一圈,
每辆花销大概20刀,价格和打车差不多了,但刺激啊!宥哥超级喜欢,
华盛顿的景点没记住多少,但这个共享电动滑板车估计让宥哥终生难忘。
国会山的导览参观需要提前网上预订,
直接登入官网即可, www.visitthecapitol.gov ,免费哒。
美帝宣扬帝国主义民主还是很舍得付出的。
游华盛顿,国会山是必须要去的。
如果运气好,有足够的耐心,还可以预约五角大楼的参观,在马蜂窝上有人预约成功过,我试着写了一封邮件,很遗憾,没有回复。
第四、电话卡
直接在万能的大淘宝上购买的15天无限流量的T-MOBILE卡,到美国后安装上即可使用,很方便,讯号稳定,每张卡150块钱左右。
第五、行程规划
做整个行程规划大概三个月以上的时间,马蜂窝上检视了20多篇大牛的游记,受益匪浅,如果需要我的详细行程单,留意私信吧。
结尾:让我们看见
写完游记已经到了2019年的年底,
写的过程也是对回忆的一种搅拌。
无论如何,这一年,有川普的美国都是焦点。
美元破七、女足夺冠,还有,
宥哥去了纽约。
胡适曾说:自由是针对外面的束缚,独立才是你自己的事。
就让我们一起看见
海雕左爪的利剑和右爪的橄榄。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