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垣岛

(一)你努力的样子帅呆了

2月中旬的某天,石垣岛的天气预报挂上了一个微风标志。纯粹是出于对冲绳的起风之日是晴是雨的好奇,我就这样被刮到了石垣机场。

以红瓦、石狮为代表的中国石敢当传统,以圣经、基督、理性为根基的美国圣公会思想,以永不终结的青春为主题的日本动漫文化被完美融入石垣岛建筑体系。再辅以主干道上店名为西班牙语bonita、粉刷成地中海居民偏爱的浅蓝色、或许来自吕宋岛的别致皮具店,游人多少会觉得奇妙。偏远的群岛,竟然容纳了数个世纪以来的世界。

八重山群岛有独特的方言,以至于有时候本州的日本人都会感到难以理解。Chura Cucule是其中之一,意味美丽的心,也是一家纯木隔断的精致青年旅社。办完手续,前台友好的提示距离入住还有3个半小时。我想她一定是觉得游人不应该辜负这大好的蓝天。就这样,行李选择躺下,身体向北走去。

悠扬的钢琴声和层次分明的男女声部沿着缓坡流淌而下。高中生们为即将来临的毕业排练的《启程的日子》合唱,仿佛一艘轻快的小舟,将我带到石垣市立高中。盛开的鲜花后隐藏着的分别预告,略显落寞;校门上方展板上那句“你努力的样子帅呆了”却让人为之一振。
柏拉图说,真是事物的本质。奥古斯丁说,善是不可抗拒的恩惠。雨果说,美是真的顶点。真、善、美本是一回事。青春,尤其是高中时代的美好,正是源自对真善美稚气、率直的追求以及不可动摇的自信。它不会为了更快的到达地面,走到楼梯半道时就跳出窗外。这种执著散发著如此绚烂的光彩,用三千年前荷马的话说“就像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用当代的话讲,没错,“你努力的样子帅呆了”。

(二)祖母绿海展望台

石垣岛港口、机场和城市位于南部平原,北部和中央是山地。沿着石垣浅田公路向北,甘蔗、芭蕉等亚热带经济植物林逐渐取代钢筋混凝土。兴奋的白鹭整齐的站成一排,准备好了跟人类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
中央山地为农业划上了尽头,石桥则标志着班纳公园的开端。三叉戟状的道路东西两支分别贴著公园在山麓的边界通向北方,蜿蜒向上的中路串起观景台和电信中转站纵贯整个山地。

石垣岛四面都有优良浅滩,更有深入东北海面的狭长半岛、散布西南的若干离岛和日本首屈一指的星空。于是,它的美层次丰富起来,足以支撑起众多观景台,就像花容月貌必定不只一面聚光灯。
晴空下的石垣岛海面被当地人称作祖母绿海。这位偏爱冷色调的女士有着白沙滩般的柔嫩肌肤,搭配着蓝绿色的祖母绿吊坠、身着一席翠绿的长裙,冷艳而不失华贵。微风缓缓的推动云朵,让阳光在她凹凸有致的曲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或许埃及艳后特利奥帕特拉也会心生妒意吧。

二、西表岛

(一)穿越日本“亚马逊”

八重山群岛由32座岛屿构成。航班和海轮是伸向外界的触手,高速快艇则是往来内部的动脉。宽广的太平洋上,船票的承兑人并非海运公司,而是大海本身。浪高4米的海况让额定载客80人的小艇直接停摆,两倍载客量的大艇侥幸保留,仍显得相当挣扎。
海浪与船身呈平行方向。快艇从波谷冲上右侧前方的波峰时,从左舷船头的座位往右看,海面几乎覆蓋整个舷窗,仿佛快艇正在沉没。这一天刚开始,却好像有些精疲力尽。

2013年,拥有日本最大的红树林、河川溼地和山地原生林的西表岛被提交为世界自然遗产候选地。在世界上有山猫存在的岛屿中,西表岛是面积最小的一座。西表山猫因此成为岛屿的标志,也是旅行社偏爱的图示。于是,当游客被提前告知导游将手举山猫图案的展板在港口迎接,下船伊始或许禁不住一阵茫然:码头上的商务车前那些挡着脑袋的展板上全印着山猫。

女士们希望香水的芳芬更均匀,通常会将香水喷向空中,慢慢穿过喷雾。要感受红树林和沼泽之美,也是同样道理,需要借助皮艇穿越水道。导游在停车场开设的旱地划艇划桨训练是一门速成课。游客有二十分钟时间理解坐立姿势、握浆位置、划桨动作、倒船方法和危险操作。那场面有几分像电影《兵临城下》:“政委”导游用极其信任的眼神望着你:哥们儿,你显然已经掌握了。

各家旅行社共享著同一个皮艇泊地。从塞满船底朝上的皮艇间那些枯叶来看,最近的生意颇为冷清。我们这位年轻的导游倒是挺乐观:游客总会回来。那时候,他每天会带领10来号人的团,揹负20公斤的行李。这其中包括游客的午餐、热茶水和餐炊具。偶尔,整团游客中的大多数会疲倦得无力划桨返回。他就得用绳索串联起皮艇,成为大队人马唯一的动力。三峡纤夫的工作也不比这更辛苦。

红树林里的动物十分腼腆,丛林因此显得异常安静。这种与潘塔纳尔溼地生灵喧嚣场面的对比是如此强烈,行驶在围墙般耸立的红树林间、内浦川宽约十米的河道上,甚至会怀疑出现了幻听。十米外谈话的他人仿佛只是幻影,身旁才隐藏着某个实在,而对话内容清晰得就像声音来自耳边。

皮艇拐进支流后,吝啬的乌云终于为阳光让出一道缝隙,将55米高的Pinaisara瀑布所在的西岸点亮。远方,一条小巧的白色丝带在青翠的西岸和幽暗的东岸交界处悄然现身。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进入“西表岛小姐”的香水喷雾了。

(二)Pinaisara瀑布

观察红树林里的动物需要一把放大镜,这在西表岛一点不夸张。泊岸后,树干上白色绳索围出的迷宫般的通道立刻营造出一种神祕氛围。然而,这只是视觉上的空白补充效果:大脑借用过去的经验填补被隐藏的资讯,往往形成错误的结论。实际上,保护退潮后露出的弹涂鱼城堡才是迷宫的真正目的。

青山蜗牛是一种分布在台湾岛、琉球群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螺壳呈青绿色的精灵。青葱并非四季,美貌绝无永恒。青山蜗牛也通晓这个道理。当生命逐渐逝去,依靠养分的绿色外套膜也将褪去那迷人的光彩。新的一代开始涌现,老一代就该隐退了,这是自然规律。

与动物相比,西表岛的植物给人的视觉冲击就强烈了许多。银叶树依靠干基部巨大的板根牢牢的抓紧地面,对抗夏季席卷琉球的台风。部分树龄超过200年的银叶树,板根甚至高于成年男性,也荣幸的被选入日本国指定天然纪念物。

探索完红树林后,是一段前往Pinaisara瀑布山顶、约半小时的上坡路。导游坦言,他并不擅长爬山,5-6个小时的山地徒步对他而言颇为吃力。这或许是谦虚,毕竟穿着潜水靴爬坡总是有点别扭。不过,在地势相对平缓、海洋旅游资源丰富的琉球群岛,这似乎也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世界上没有进化出海陆空三栖生物,两栖动物活动区域也有侧重,证明造物主也认为优点过多的集中于一类生命,是对美的秩序的一种破坏。

连续两天的晴转多云,让瀑布失去了雨水补充。一条小溪从深处的乱石间涌出,淌过山顶的岩面,静悄悄的向悬崖外流去。
午餐后的休憩属于慵懒和闲聊。同行的大阪人征得导游同意,点燃了一支菸。要不了多久,这儿估计会树起一块“世界自然遗产、严禁吸菸”的警示牌。那么这支菸就属于绝唱了,至少是之一。趴在悬崖上看到的胡须状瀑布是坠落的,但人造的烟雾是向上的。抢兑到手的物品,心理价值往往远高于平日。

从瀑布顶部前往底部,需要经过之前的泊船处。这天的内浦川人流稀少,午后更不会有旅行团前来。两位管理员老伯登记好我们的预计返程时间,也就完成了当天的工作。半小时后,当我们坐在瀑布谷底聊起和Pinaisara瀑布有几分相似的巴西迪亚曼蒂纳高地时,两位忙里偷闲的管理员在瀑布顶部探出了脑袋。意外很快被挥手致意取代。原来日本人也不是那么死板。提前收工、自行安排,这是人之常情。现实生活中,常情往往优先于规则。

三、波照间岛

(一)波照间蓝

跳岛旅行好比欣赏舞台剧。关上前一天大艇的舱门,西表岛的红树林退场;开启次日小艇的舱门,波照间岛的珊瑚砂海滩和甘蔗林就登场了。椭圆形的小岛,面积13平方公里,周长15公里。骑自行车环岛一周,一天时间绰绰有余。

波照间岛的众多海滩中,最妩媚的要数西北部的西滨。任意进入一片入口处挂著“车辆禁止入内”的树林,走上五分钟,前方豁然开朗。绵延无际的海蓝宝色大海和纯白的珊瑚砂沙滩对太阳展开赤裸的怀抱,呈现出别样柔情。

号称八重山群岛最好的酒店坐落在西滨东段海岸的缓坡上。世界上有88个星座,在波照间岛能看到其中的84个。散布滩头的珊瑚砂,就好像银河中的繁星点点。不出阳台,住客就可以做起白日梦,那是威廉·华兹华斯的浪漫诗篇:目睹变化多端的海神普罗透斯从海面升起,或是聆听人身鱼尾的老海神特里同吹奏环形号角。

(二)最南的甘蔗林

乌斯怀亚号称世界最南,那是因为它没有把威廉斯港当作城市;朗伊尔城自称世界最北,那是因为它不认为新奥勒松的北极科考站是定居点。波照间岛不一样,它是货真价实的日本最南有人岛。即使自卫队驻扎的硫磺岛,纬度也比它高。

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波照间岛阳光充沛。从西北角的西滨出发,前往东南角的日本最南纪念碑,一路是延绵数公里的甘蔗地。2月正是甘蔗收获的季节。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一股清香的甜味在空气中扩散开来,让自动贩售机里的阿斯巴甜也显得没那么诱人了。成捆的甘蔗将被运往西滨附近的制糖厂制成冲绳闻名的波照间黑糖。

2月的八重山群岛是鲜花和薰衣草争奇斗艳的时节。春天,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也唤醒了积蓄的情感。李白在《山人劝酒》中写道: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杨洁的《女儿情》歌词这样开头: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爱试图去拥有美,并且重新创造美。人们在追求爱的过程中,才真正感受到生命。只要渴望不消退,思想不干涸,爱就不会停滞,而美也将更深刻。

乌鸦是一种聪明的生物,竟然懂得Parking的含义。当公路边出现“日本最南端广场停车场”的路标,一座水泥砌成的半人高“最南端之碑”就隐藏在甘蔗林后,向南则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

除了黑糖,毫无遮挡的南岸星空是波照间岛的另一张名片。如果没有机会仰望绚烂的南国夜空,源自琉球王朝时代的冲绳传统点心金楚糕或许能弥补些许遗憾。石垣限定、加入波照间黑糖的星型金楚糕,传递了来自波照间岛的全部心意。

波照间岛西部海拔60米高处,有一座琉球时代堆砌的4米高石灰岩烽火台,用于观察海况和监视船舶。站在台上,可以远眺30公里外的西表岛。不过这天的视野好得出奇,顺着连线烽火台和码头的西北走向公路往远处望去,一座山字型岛屿出现在天边。那是八重山群岛的最西端,80公里外的与那国岛。

四、与那国岛

(一)似曾相识

由于地处偏远、海况不稳定,与那国岛是八重山群岛内部唯一主要依靠航空交通的岛屿。19分钟的航程,是一组群岛的幻灯片。螺旋桨叶错开的瞬间,祖母绿海、红树林、白沙滩依次重现。当身体重新回到陆地,脚步踏出简陋的与那国岛机场大楼,那象征地域文化的美式水泥墙花提醒这里还是冲绳,不过两头如假包换的石狮又暗示著与台湾岛的距离:还剩111公里了。

黑潮主流经过与那国岛和台湾岛之间海域。岛屿南岸常年暴露在强劲南风下,遭受严重侵蚀,呈现为蜂窝状的悬崖绝壁。与八重山群岛的其他岛屿相比,这里少了几分温柔,但多了几分壮阔:每年冬春季,会有大量的锤头鲨在此聚集觅食,在海面下30米形成壮观的锤头鲨风暴。

大自然应该是觉得这样的恩赐还不够。上世纪80年代,岛民又在南岸水下3-10米处发现了大型、有切割痕迹的海底遗蹟:平整的台地、棱角分明的石阶、吞噬阳光的深渊,让时间的指标飞快倒转:那是据说曾有着高度文明,后因地壳运动而沉入太平洋的姆大陆吗?或许更久远。希腊神话里波塞冬在海底有一座辉煌的宫殿。人们在史诗中这样歌颂:波塞冬大王啊,是你将这些厚礼赐给了我们。壮马、小马和对大洋的统治。
西北太平洋的海底遗蹟和东南太平洋的石像,覆蓋东至复活节岛、南至新西兰、北至台湾岛、西至马达加斯加岛的南岛族群,相隔半个地球,这些只是巧合吗?

从民俗学的角度讲,传说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尽管它不那么精确。与那国岛的历史,要从岛屿中部祖纳聚落旁那座80米高的断层崖说起。
据说琉球王国时代,一名渔夫被滔天恶浪裹挟到与那国岛,遇到一位美貌的少女。对于女孩“岛上有猛犬、赶紧离开”的忠告,渔夫不为所动。“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喇嘛尚且如此,我们这里也不能抱怨渔夫。
找机会杀掉猛犬后,渔夫与少女结为连理。他们的7个儿女就成为与那国岛民的先祖。如今祖纳聚落那片稠密的建筑群,就是传说的延续。

不过,与《奥德赛》里被俄底修斯战胜的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命运不同。波吕斐摩斯从未博得过伽拉忒亚的芳心,但少女却深爱着失踪的猛犬。某一天,少女不辞而别。渔夫寻遍全岛,最终在猛犬的埋葬地找到了抱着猛犬骸骨的妻子尸体。
断层崖里那洞穴般的通道,名为“犬神”。相传就是这个悲剧故事的女主角当年的栖身地。

(二)与那国马

在人蓄力农业时代,性情温顺、蹄力强健、个头矮小的日本本土马种与那国马是岛民犁田、运输和交通的主要助手。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农业机械化,与那国岛马恢复到半野生的状态。“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魏晋诗人刘伶的骈文《酒德颂》写的是自己。与那国马若是识字,可不一定这么理解。

与西南部平坦的天然牧场相比,没有路线巴士运营的东南海岸地势起伏。消失在灰色的沥青路尽头的风力发电机和更远处的东崎灯塔仿佛是绿色画布上的一道光,穿透那片漫入身体的蔚蓝,撩拨著旅人的心絃。
孤独是超然的惩罚,思考是孤独的回馈。东南海岸的生灵有一种平和安宁的神色,透著一种更能把握自己的自信。它们似乎相信这里就是最好的,因为情节就是这样安排的。

南牧场和东崎间有两处巨大的岩石从海面凸起。其中一处柱状岩体,据说是往昔有年轻人攀上其顶端想要偷取海鸟蛋,却发现无力折返;半梦半醒之间他向神祈祷,再睁眼竟已平安返回,故名立神岩。
万物有灵、崇拜自然是神道教的核心,它表达的是对自然仁慈和美丽恩典的感谢,而不是恐惧。这种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不过加上冲绳流行的乐器:三味线做伴奏的岛呗,和一位女孩用仿佛象征三味线男弦、女弦、中弦的双手和头部演出的舞蹈,它就具体化了。那纤纤玉手,舞动飞扬的音符,乘着琉球风拂过脑海,眼前军舰岩旁的献祭台似乎也变得人声鼎沸起来。

甘蔗林在冲绳有着美好的寓意,就像小笠原群岛那首《柠檬林》。被评为最感动日本人的100首歌之一的《岛呗》有这样一句:在甘蔗林中和你相遇,又在甘蔗林下和你永远别离。穿过东岸的那片甘蔗林,就是与那国岛最东端的东崎了。

沙克尔顿爵士为坚韧号南极探险船上的每一条狗都取了名字。它们的名字实在太长,阅读时得跳过整整一页。如今的与那国岛上有100多匹马,如果它们也有命名,肯定不会是珀伽索斯。且不论体型,那圆挺的肚子明显与飞马差得太远。

与那国岛东南西北四至中,东崎是唯一没有聚落的地方。白色灯塔旁齐胸的护墙外,护栏早已褪去水泥外套,连钢筋也已锈迹斑斑。百米高的悬崖下,回荡著海浪拍打礁石的巨响。礁石为白色浪涛吞没,又挣扎着破开水面。
在那无人知晓的悬崖上,我们自己把自己放上了祭坛。海风呼啸,思绪纷乱。奥维德在这里,一定会“信口谈讲古代诗人的弥天大谎,人类见所未见的离奇状况”。哥伦布呢?他或许会复述致西班牙费迪南德国王和伊莎贝拉王后的信:“在世界末日来临前,所有的预言必将实现。

(三)台湾岛!

与那国岛的路线巴士是一趟连线聚落的免费生活巴士,两位中年司机隔天轮班。
车辆没有报站系统。其中的一位会尽量用不带感情的男低音模拟收费巴士的电子报站声,而他除了这个时刻是很热情健谈的,这不免让人忍俊不禁。
另一位染一头金黄、穿一件热带海岛特有的花色衬衣,兼职在Youtube上当个博主,介绍岛屿的各个景点。下车前,我试探著确认本人。“花色衬衣”有点紧张,那是突然意识到被关注、认可的兴奋。我向他道谢,他祝我顺利。过客之于逆旅,但求于此。

探索一个地方,简单来讲,可以通过邮票,也可以通过下水道盖。与那国岛的标志,除了与那国马、钓旗鱼大赛、日本体型最大的皇蛾,就是与最西端匹配的“西崎落日”了。

西崎灯塔位于西南端突出部坡顶,身后是与那国岛的第二大聚落久部良港。粉刷一新的朱红金刀比罗宫就像女孩子小巧的发夹,参拜木道是她的头绳,绿野是她的秀发。游人会忍不住凑近偷看一眼,波光粼粼,那正是青春的气息。

19世纪的俄国诗人莱蒙托夫在诗歌《记者、读者与作者》中写道:写什么?东方与南方早已写遍、唱遍。对于周而复始拍打蜂窝状南岸的太平洋和游客如织的“日本国最西端之地”纪念碑,西崎灯塔也已厌倦。
2月是观看锤头鲨风暴的旺季,拖着白色长尾的游艇满载着潜水者,从布满珊瑚礁的久部良部港外经过。灯塔下,已经可以收到台湾岛“中华电信”的讯号,而遥远的天际仍是一片蔚蓝。
与那国岛邮局里,有一张从久部良港拍摄的西崎灯塔照片。夏季的晴朗天气,港外远方的背景就是台湾岛东岸延绵的群山,仿佛两座岛屿之间只隔着一道浅浅的峡湾。那么今天会是例外吗?西崎灯塔与我都在等待。

严格意义上讲,日落并不准确。那是地球在自转,地球背过去了面对太阳的脸。这个被胁迫的行为、无可避免的结果带来了微妙的心理变化。于是人们意识到某种东西即将失去,并尝试着去抓住它。与那国岛为这最后一刻搭建了一座歌剧院:日本最后的夕阳观景台,侧前方的西崎灯塔就是舞台上最华丽的布景。

与大地凝望了一天的太阳,缓缓的拉下滑门,在海面上留下一道逐渐后退的金色反光。他把灯塔的背影送给观众,就好像把一张昨天明信片邮给明天。人们默默不语,不愿离去。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登上了舞台,与那远去的拉长背影一道,成为时间这幕舞台剧中的一部分了。

带着几分遗憾,我从观景台回到位于久部良港、日本最西端的杂货店大朝商店对面的路线巴士站台。一位阿姨走出店门,和我肩并肩站在东侧桥头。一阵沉默后,是一断简短的对话。
“看到了吗?”
“什么?”
“那儿,远处的山。那就是台湾。”

(四)寻找南十字星

八重山群岛有一种白色的小花。盛开的花朵约指头大小,呈现完美五星形状。在路边的一片绿叶中,它是如此微小,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光。寥寥数朵,仿佛是一种劝诱:既然来到八重山群岛,为什么不去寻找北半球低纬度地区才能季节性目测到的南十字星呢?

最后一天的日落来得漫长。太阳仿佛是把人引进一个洞穴,再慢慢的合上帷幕。人适应了穹宇这个逐渐暗淡的深洞,夕阳就显得异常火热。暮光将整个地平线映红,这一次将台湾岛的清晰背影也搬上了舞台。与那国岛已完全陷入黑暗,台湾岛还沐浴在最后的薄暮中。如果时间能够被物理丈量,那会是111公里。

当暮色褪尽,北斗七星终于现出了隐藏已久的身形。脚底传来海浪撞击弱波石的回声,好像地面随时可能塌陷。跟海面垂直的勺柄,如同一个巨大的问号,带着一种压迫感,窥探着人心。
勺柄逆时针旋转到正东方向时,已经快凌晨两点。2月的南十字星深夜出勤,从南方海平面探出脑袋,又很快的钻进大海的被窝。于是,得再次横穿与那国岛,前往视野毫无遮挡、没有灯光污染的东崎。
真的看到南十字座了吗?其实我也不太确定。头脑只知道,心灵所关注的事情。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