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环葡韵

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
【开放时间】
1、10:00 — 19:00(18:30 停止入场)
2、逢星期一休息,免费入场
【交通】
11、15、22、28A、30、33、34 在官也街站下车

现在参观“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是免费滴,以前似乎要门票的。当时第一栋别墅是展示澳门土生葡人的家庭生活及文化;第二栋别墅是《艺文荟澳》之一的弗朗西斯科·列蒂的画展《彩色亚洲》;第四栋别墅是《艺文荟澳》之一黄家龙的雕塑《踱步者》。第三栋别墅展示各种特色工艺品的、第五栋别墅没有对外开放。龙环葡韵给人的感觉非常舒适悠闲,漫步在树荫下特别清爽愉悦。

龙环葡韵
“龙环葡韵”是澳门八景之一。“龙环”是氹仔旧称,“葡韵”是指这里葡萄牙建筑风韵,包括海边马路的葡式住宅、嘉模教堂和公园一带如诗如画的迷人景致,其中以五幢碧翠凝绿的建筑物最具代表性。
这五幢洋房于1921年落成,曾是高阶官员府邸,也是具代表性的土生葡人住宅。1992年,这五幢建筑被评为具有建筑艺术价值的建筑群。经彻底修复后,政府将这一建筑群开辟为博物馆区,名为“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自1999年底开始对外开放。
2016年9月,澳门特区政府重新整合和活化龙环葡韵的五幢建筑物,由西向东分别更名为“葡韵生活馆”、“汇艺廊”、“创荟馆”、“风貌馆”、“迎宾馆”,当中结合特色展览、露天表演及节日活动等元素,使龙环葡韵成为展示葡语国家文化,以至世界各国文化特色的舞台。

① 葡韵生活馆
“葡韵生活馆”展示澳门土生葡人的生活起居、装饰摆设及图片等,重现澳门昔日土生葡人的生活场景。土生葡人是指葡萄牙人与华人、东南亚的马来人、菲律宾人及南亚的印度人通婚后形成的族群。土生葡人有自己的语言和生活方式,他们通常信仰西方的宗教,却有着明显的东方生活习惯。

② 汇艺廊透过不定期举办展览,丰富市民的余暇生活。此外,汇艺廊亦可供各国领事馆借用,作为各国文化艺术的展览交流场地。透过本地与世界不同国度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增添文化旅游元素。
③ 创荟馆主要作为澳门与葡语国家的文化、资讯和相关产品的展示、销售及宣传平台。地面层主要展示、销售与氹仔及葡萄牙特色相关的文化产品、书籍及出版物等;一楼为举办临时展览的空间。
④ 风貌馆透过不定期举办以土生葡人及路氹地区为题材的专题展览,展示有关土生文化及路氹的民生、信仰、建筑、饮食等,借此反映土生葡人及路氹地区的过去及现状。
⑤ 迎宾馆主要用于接待外宾和举办活动。

No.1 别墅 葡韵生活馆

“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里最有名的就是“葡韵生活馆” — 是这里最具特色的博物馆和澳门现存富殖民地色彩的官邸和大宅。游人可透过这座博物馆回顾过去葡国政府、英国大班、满清民族和往来澳门的高官富商的那段显赫时光。游人亦可于氹仔住宅式博物馆中重温二十世纪初澳门土生葡人的生活方式。大部分的展品均是来自澳门定居已久的家庭。特别是家俱、摆设及装饰物均别具风格,中西混合摆设,还有布满全屋的老照片,都能见证土生葡人于澳门居住状况。反映了中葡文化的融合,也是澳门的写照。
“葡韵生活馆”是一幢二层别墅,地面层有客厅、书房、餐厅、厨房;二层有客厅、两间睡房和浴室。

客厅及书房

客厅与书房相连,并前后各设一门以便从走廊进入。客厅内设定了一套20世纪前期的珍贵酸枝丝绸包面安乐椅,用作招待亲朋或与家人共聚之时闲坐、聊天。客厅内还配备旧式的钢琴、留声机和收音机,以及陈列了自1921年以来的家庭成员及亲属肖像,表现了主人对舒适安逸生活追求和对前人的思念之情。

书房主要是主人商谈公务及让子女阅读的地方,这里陈列约有200年历史的中式藏书架、黑木写字台及会客用的酸枝椅子,是整幢别墅最为贵重的物品。土生葡人爱好安逸,生活富有品味,多喜欢蒐集珍藏,尤其是与血缘身份有关的物品,于是书房中的酸枝饰架便成了陈列珍品的好地方。

饭厅

饭厅中央是长方餐桌配以6张木背椅子,餐桌表面覆蓋著一张白色针织台布,天花装饰有精致的金属吊灯。饭厅的四边围绕餐桌分别放置了19世纪至20世纪的玻璃器皿橱柜,以及3个餐具柜。而于餐具柜墙身处置有耶稣像、挂钟、装饰瓷碟及“最后的晚餐”画像,其中“最后的晚餐”画像是土生葡人饭厅常设之物,用来提醒餐前感恩。

土生厨艺

土生烹调法是葡式和中式烹饪的跨文化结果,其配料和调味料不仅来自中国本地,还包括那些来自欧洲、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的材料。土生菜使用不同的香料调味,包括黄姜粉、月桂叶、肉桂和散发特殊香气和味道的八角。
土生葡人的“下午茶”是一种豪华的茶会,由超过二十款不同的茶点构成,经常在欢乐的社交场合上摆设。这可能是体验文化多元性的精神和实践的最好证明。

二楼•客厅及主人房

客厅与主人房相通,是主人睡前歇息的地方。该客厅有别于地下的客厅,此多为供给子女及接见亲朋之所。这里装潢、家俱装置尽显气派,金色色丝绸面酸枝沙发、地毯、欧陆式的衣物柜,以及镶嵌骨饰与象牙饰的摇椅,使客厅更富色彩。此外客厅内还陈列了一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胜家缝纫衣车,衣车两旁摆放著一对中式的大花瓶,其装饰与首层客厅的一样,可以看出主人对中国精品的钟爱。土生葡人是一群爱好音乐的族群,故在客厅一台留声机,好让睡前享受音乐,轻松一番。
主人房放置了一张普罗旺斯法式大铁床,洁白的帷幔不但发挥其阻隔蚊虫的功能,还为了优雅的装饰品,配以白色的床单和床垫,色调和谐,感觉柔软舒服。土生葡人十分感恩,因此在睡房里必备有祭坛及跪垫以作睡前祈祷,祭坛上供奉的是圣康迪斯达维像、圣母圣心像等天主教神像。

二楼•睡房

睡房供子女及近亲使用,相对主人房来说装潢较简单。除了睡床外,还陈设有19世纪至20世纪物品,包括有梳妆台、衣物柜、梳洗柜、茶几及床头柜。房内还挂有两幅名为“基督世界之王画像”、“最后审判”的圣像,该两幅圣像来自昔日葡属印度果亚,皆为世代相传的。该睡房如同主人房亦摆设有祭坛和跪凳,体现土生葡人一家老少对宗教的虔诚。

No.2 别墅 《彩色的亚洲》

主办机构:意大利驻香港总领事馆
展场地点:龙环葡韵汇艺廊
开放时间:27/05/2019 ~ 22/09/2019
参展艺术家:弗朗西斯科·列蒂
弗朗西斯科·列蒂出生于意大利科莫湖南岸的莱科,在米兰学习建筑,然后在巴黎美术学院和位于伦敦克莱肯威尔的伦敦印刷学院继续深造。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私人藏家所收藏。弗朗西斯科‧列蒂如果不在自己的画室画画时,就会骑着电自行车到香港的山上,试图捕捉新的视角,或者穿梭于亚洲各地寻找灵感。

《彩色的亚洲》
弗朗西斯科・列蒂( Francesco Lietti)自2006年初以来一直居住在香港这个充满活力、兼收幷蓄的城市,并在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他对这个城市的热爱。列蒂的作品取材于艺术家自己的记忆意象,以旅行和探索为主题。

2005年夏天,列蒂第一次来到香港难以形容的感受迎面而来:各种各样的颜色、浓郁的气味和大量的影象吸引他流连忘返。人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个令人兴奋的大都市就这样放进相框中,因为有些东西会漫溢位来,有些东西却被遗漏,人们可以捕捉到细节,但他或她永远无法捕捉到整个画面。艺术家通过简单而直接的形式来描绘这一点,他以具有幽默感的童真视角来涂抹,用几近讽刺的华丽笔触来描画这座城市;画家运用鲜明的色彩,捕捉香港著名海港天际线的精髓,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特色。列蒂的画俳徊与现实与幻想之间,大块的颜料代表建筑,细小的纹理色块在城市景观中舞蹈,给画面以梦幻的、稍纵即逝的感觉。列蒂用丙烯和油彩在帆布上绘画并新增拼贴元素,赋之质感和深度,然后抹上黏稠而有光泽的树脂,进一步提高颜色的亮度。
在列蒂的画作中,他还捕捉到亚洲其他地方的色彩和乐趣,越南和峇里岛郁郁葱葱的绿色、拉贾斯坦邦金色的夕阳、非律宾深蓝色的海景,而这些只是他去过和经历过的许多地方的一部分。艺术家将现实与魔幻世界融为一体,带领我们感受这惊鸿一瞥。

cash only 只接受现金

布笨综合媒材 40×40 cm 2019年

国际化澳门

macao international 国际化澳门
布本综合媒材 40×40 cm 2019年

in my mind 在我心中

布本综合媒材 60×60 cm 2019年

独一无二

something more exclusive 独一无二
布本综合媒材 80×80 cm 2018年

旅行的艺术

the art of travel 旅行的艺术
布本综合媒材 80×80 cm 2019年

自学艺术

teach yourself art 自学艺术
布本综合媒材 60×60 cm 2019年

艺术家名单

artist listings 艺术家名单
布本综合媒材 60×60 cm 2019年

寻找美丽

looking for beauty
布本综合媒材 60×60 cm 2019年

pichola lake 的夜空

night sky over the pichola lake
布本综合媒材 60×60 cm 2018年

early morning 凌晨

布本综合媒材 60×60 cm 2016年

味道调色盘

a palette of flavours 味道调色盘
布本综合媒材 40×40 cm 2019年

情人眼里出西施

love is blind 情人眼里出西施
布本综合媒材 40×40 cm 2018年

他们只想跳舞

all they wanna do is dance 他们只想跳舞
布本综合媒材 40×40 cm 2019年

我喜欢星期一

I like mondays 我喜欢星期一
布本综合媒材 40×40 cm 2019年

城市就是我的健身房

the city is my gym 城市就是我的健身房
布本综合媒材 60×60 cm 2018年

沿着码头

along the boat quays 沿着码头
布本综合媒材 60×60 cm 2018年

don’t delay 不要迟

布本综合媒材 60×60 cm 2018年

all for rent 全部出租

布本综合媒材 60×60 cm 2019年

No.3 别墅 《踱步者》

佩索亚是著名的葡萄牙诗人及作家,他的作品有着独特的诗意及哲学思考,在文学上更以“创造”性格而闻名,虚构了共75个“異名者”(heteronym)取代自己。借着是次大展,本地艺术家黄家龙展出佩索亚雕像,呈现他的观感世界,让更多人认识这位葡萄牙诗人及作家。

一直在原地徘徊的雕像既为亦非佩索亚,恰如其以各个異名者的身份写作一般。

主办机构:文化局
支援机构:银河娱乐集团
展场地点:龙环葡韵
开放时间:13/06/2019 ~ 06/10/2019
参展艺术家:黄家龙

在龙环葡韵的室外也有“踱步者”雕塑,散布在各个角落,和游客一起欣赏美丽的澳门


踱步说
“在这些超然脱俗的偶然时刻,当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作为个体被他人当作他人,我总是担心,我必须要给那些注意到我,并和我说话的人留下实体,甚至精神上的印象,无论那些人是每天与我共事,还是偶然相识。”
—- 《惶然》#338/他人(节录)

对于拜读佩索亚的《惶然录》实在没办法一气呵成去饱览,因为即使是短小的文句,亦可以把你的心绪完全抽离,直至把书本放下,才发现被阅读的反而是自己。“啊!你是谁?”

凝视著佩索亚泛黄的照片,这位西装笔挺的业务员,优雅踱步于里斯本街头,紧闭的嘴留在胡须的阴影下,放空的眼眸令人想跟随他漫步迷人的里斯本,再一次寻找内在与现实间的焦距。

这次借着踱步的名义,试图以速写的手法塑造照片中佩索亚的身影,强调雕塑的形象本身只传达印象的阶段,与完整性保持一段质感上的距离。文学家的踱步形态被定格在三个轮廓之中,喻意逐步褪色的容观形象,融化在百多年前的葡式住宅地。
—- 艺术家:黄家龙

艺术家:黄家龙
黄家龙,澳门艺术家。1977年生于葡属澳门,父亲为当地水彩画家。1996年考入中国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2003年取得相应硕士学位。留学期间游历丝绸之路,以殖民地出生的视野,对历史现场中东西文化交融与碰撞,留下很多想像,回澳后从事艺术教育及雕塑创作。
从2004年至今,一直参与各型别雕塑创作,其中以人物造像令人熟悉。基于从小开始对军品有浓厚兴趣,2014年起开始思索头盔的深层意义及其可塑性,希望以文化传播与军事介入之间连起话题,特别在当时澳门政府面对葡萄牙军事设施的保育上得到灵感。2015年发表有青花瓷头盔之说的作品“来自西方的爱”,之后继续在相应问题上寻求彩绘和金属、文化与武装的尝试。

龙环葡韵·溼地

龙环葡韵面对着一大片溼地,隔着溼地就是“新濠天地”、“金沙城中心”、“威尼斯人”等五星级酒店。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