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到了西濑户内时一切都沉静下来,犹如从入海口一步步溯洄至水乡,一眼望去尽是柔波,连烈日骄阳都能融化在一片静蓝之中,不争不抢,依稀之间便走进北太平洋。


在霓虹国的各处水域中,濑户内海矛盾得很不真实:东部临近热闹的大阪和神户港,一切关西地带的热闹喧嚣都在那里显露无余;中部横斜著一座座跨海大桥,湛蓝澄澈的海浪也有自己的脾气;到了西部一切都沉静下来,犹如从入海口一步步溯洄至水乡,一眼望去尽是柔波,连烈日骄阳都能融化在一片静蓝之中,不争不抢,依稀之间便走进北太平洋。

而在整片濑户内海之中,色彩最鲜明的当属西侧。

尾道


当从车窗第一眼看见群山之畔、片海之上的尾道时,有一种很久远的记忆浮现出来,不知是多少年前的一部电影中,春季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著,把整个世界都包裹在水色里,通勤途中的年轻女孩子扬起雨伞,抬头就望见山海之间的小城。


说起尾道这个地方几乎所有日本人能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拉面”、”千光寺”、”骑行”这三个词,在诸如朱华园这样的老牌拉面馆中最能体验地处偏僻的美味是怎样得不同。新鲜的猪肉、葱花、海草搭配手工制成的面线,再加上芳香馥郁的竹笋和鸣门卷,整个尾道的味觉都被包裹在澄亮的汤汁之中。


一步步爬到千光寺山的山顶,离七月流火还远,被成百上千的寺庙环抱的千光寺山隐隐升腾著热气,连带着山顶的空气也有些模糊变形,极目远眺之下本该最为清晰的山景海景渗著氤氲的味道,把蓝、白、绿三种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只属于尾道的夏色。


濑户内岛波海道


肇自尾道,有一条名为”岛波”的海道绵延八十公里将本州、四国相连,期间数座跨海大桥穿梭千山万水,把行人一路送到另一端的今治。而这岛波海道的沿途,时而崇山翠岭略见巍峨,时而微风习习碧海黄沙,天蓝色的自行车道沿路而画,周遭不知名的植物散发来柑橘类的清芬,正是西濑户内的大好时光。夏日骑行,百兽懒怠,蝉鸣不绝,虽然费力前行消磨体力,但每次登顶山峰行至跨海大桥之侧都能收获最美的风景。



居住于山海之间的人让人艳羡,既能贴近群山的稳重也能尽享大海的烟波浩淼,就跟玉一样,坚硬如磐石但是温和如清水。于是在岛波海道骑行的这一路,常见农人在瓜田果园中劳作,头戴草帽颈间挂著毛巾,左边是山右边是海,眼前有雪白的大桥上行人去去来来。累了就切开自家种的西瓜,就著濑户内金黄的蜂蜜柠檬汁,撒上伯方岛自产的细盐,他们有属于他们的酒足饭饱。


骑过山路是水路,在岛波海道这一带海滨浴场必不可少,特别是在酷热难耐的天气,跳下自行车紧接着跳进海里尤其解气。脚下的黄沙像面粉一样细软,炽热的温度随时能烹熟一颗鸡蛋。在这黄沙的尽头是群山,山的更远处本就干净的青空中聚著大片雪白的云团,乍看之下也不知道自己穿越去了哪儿,群山之间,千树蓊郁,岸芷汀兰,成色新明。


将近十个小时的骑行后已近黄昏,恰好来到了今治前最后一段路程:来岛海峡大桥。这座全长超过四千米的跨海大桥已经开通近三十年,无数骑行者在这里都留下过足迹。《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正是眼前景象:渔船自海中央走过,近处的海水仍然透著苍翠的色泽,而远处的海面和天空都已被浸染,从粉红到洋红再到橘红,希腊圣托里尼岛上伊亚的黄昏天也不过如此。这微醺的流霞和远方的灯火一样触不到,但此刻她们真真切切属于跋山涉水的旅人。

今治


而在岛波海道的另一头,在来岛海峡大桥南边的那一头,是位于四国的古城:今治。最初听到这个名字时又有一股很久远的记忆浮了出来,貌似是一句雄赳赳气昂昂的“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确实都是水边的故事,但今治似乎并不是这个气场。坐上公交车进今治城的路上,大街上并没有什么年轻人。这可能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古老的城市,流失的年轻人,留守的老一代,绝世旖旎的风光,怎么看都是只有故事里才会读到的桥段,但是真实地存在。这样的地方并不仅仅出现于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其实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有相似的无奈,只是人们更多时候只愿去看自己想看的东西。


然而,旖旎就是旖旎,即使有着“留守”的味道,今治依然是明珠璀璨。城中的今治城堡从十七世纪开始存在,历经数百年风雨静静立在海边,守护着曾经的海上重镇、如今的历史名城,并不刻意提醒此处过往的辉煌,却很关注城旁年年盛放的白花。初见今治城堡时我也误以为她周遭的水是护城河,和曾经拜谒过的每个古城一样并无差异,后来经人介绍才知这“护城河”引的是不远处的海水,只是海水到了这儿早已没有任何的汹涌澎湃,就和整个西濑户内海的柔波一样,都是火伞高张化成了一地月光。


而城堡附近的水港就如挪威卑尔根的老水港一般,不密不疏横著休憩的船只,渔家早不知跑去哪里乘凉,余下一个蓝色的午后和一片蓝色的海水。“我走在蓝色的国度,巨石在身边滚动”,这神似那天的今治,像人间一个流转的迷。多年以前这里的渔民驾船出海,从温和的濑户内驶向汹涌的外海,如今都化作一个个或许神勇或许罪恶的故事,而今治留下的,可能就是一份温和的守护了。

大久野岛


岛波海道近旁就有一座名为“大久野”的岛屿,以兔子闻名。既是兔子岛,最放眼可见的自然是兔子,说成百上千并不为过,多年与人类共居早已随便闲散,且都胆大包天,抢食围堵都是轻的,几乎就要蹬鼻子上脸。


当然这鲜活的生命也是大久野的迷人之处,就像巴哈马那群在海里游泳的猪一样,生命的可贵之处便在于曾经的鲜活和必然的流逝。不过既然是海岛,自然少不了晴朗的海滩和来往的行船。搭一顶帐篷坐上一个下午,心情好了就去尝试一下微凉的海水,水中藻荇横生,随波起舞。康河的柔波里诗人情愿做一株水草,而西濑户内海的怀抱足以让这水草摇曳生姿,悠长生长。

广岛


复向西行,来到一座存在于歌里、电影里、书本里的城市:广岛。禁忌的恋情和战争的罪恶总是让人不住回想,越是不堪的往事就越是忘不掉,越是狰狞的伤疤就越是不想痊愈,恶之花总是长得格外娇美。然而当真正来到广岛,见到的却是这般景象:在蓝色的水边是绿色的山,绿色的山前有棕色的船,棕色的船上载着各色的人,各色的人都在看红色的木柱,红色的木柱矗立在蓝色的水边。


和从前一样,广岛仍然是地处偏僻、宁静幽深的海城,水还是这些水,天空也还在,旧城复新城,当年的人却早消失不见。一座城市深深浅浅刻着的都是过去的故事,许多年后故人已将城市遗忘,而城市却不会忘记他们。正如游船之上的游客总是憧憬前行的水路中会遇上怎样的好风景,而摇橹的船伕却会牵挂岸上的一切,因为他们知道海上虽生姿,风雨总飘摇。


这宫岛便是位于广岛市区以南的名胜古蹟之地,与宫城的松岛和宫津的天桥立一起被称作“日本三景”。有人说西濑户内海如仙境,那么宫岛就可算得上是仙境中的仙宫。只是这仙宫中不仅住着仙人,还住着仙鹿。与大久野岛上生活于海边的那群活泼好动的兔子不同,宫岛的这群仙鹿慵懒闲逸,常于海滨凝视远方,或坐卧于树下闭目小憩,偶然轻盈一越,转眼又跟仙人一样思考众生去了。


石岸边的水面上仍旧浮着不疏不密的船只,等待下一个想去远方探看的旅人。旅人多想醉在风景里便不再醉酒,最后在别人的歌里感怀故旧,若已看到深情又何必计较风光是否无情,西濑户内海伴我们拉长身影。

旅行贴士


在西濑户内海一带旅行交通问题尤其需要注意,往往是需要自行车、轮船、火车、巴士之间转换,因而提前做好交通攻略十分重要。


在濑户内岛波海岛Shimanami Kaido骑行需提前置办一些装备,比如最重要的是骑行用的手套和带软垫的运动短裤。而关于住宿方面,在岛波海道沿途的几个岛上都有民宿可以借助,但是更为推荐的是早晨八点左右从尾道出发,骑行十小时左右与日落时分到达今治郊区的丝山公园并住宿一晚,一来丝山公园的Sunrise Hotel有自行车的归还点,而来可以泡温泉,洗去一身疲乏。
租赁自行车:
//www.go-shimanami.jp/global/zh_cn/bicycle/
骑行注意事项: //shimanami.life/t/preparation-for-your-cycling-adventure/44
丝山公园住宿:
//www.sunrise-itoyama.jp/archives/english/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