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一次去香港,是跟朋友住的民宿。或许是我眼瞎,选了好久的“民”宿,最后证明只是某些旅舍比较文艺的叫法。

一间房,一张床,一个电视,一个洗手间。
连一点儿多余的人味儿都没有。
“民”宿,不能苟同。

第二次去香港,果断放弃了airbnb回归青旅,一是为了省钱,二是期待能遇到千里之外或许有缘的新朋友。

只是tes和jhons不常有,三个晚上,来往三个不同的室友。除了与第一个国外的小姐姐有过礼貌性的问候,跟其他俩同胞连基本的话都没说——而且也根本没有能好好说话的时候。

我出门的时候她们刚醒,我睡死了她们夜生活正嗨。

于是,第四天一大早,基本没有人情念想的我,拿着包就滚去了澳门。

二、

从码头入城,初遇澳门,第一感觉就是:这地儿怎么有点荒。

绕着码头走一程,现代化下的苍凉袭面而来。不修边幅的黄土地,因为还在施工的缘故,洋洒的灰尘漂浮在空气中,在烈日的曝晒下,居然让我有些烦躁。

这,怎么不是儿时歌谣里Macau的样貌?
啊,真是像极了帝都6环外的味道。

老旧的公交车,缺了那么些所谓赌城的豪气模样;态度粗劣的司机师傅,语气里充斥着惯常的不耐烦。我无奈望着车窗外,琢磨着要找点儿乐子来玩。

于是,摒弃了大名鼎鼎的威尼斯人和澳门塔,在离大利来记最近的公交站下了车,开始了我例行的穿街走巷。

有一段时间我超级爱吃胡萝卜,
于是取了个快递名:
“胡萝卜”
同理可猜,这个店家肯定也超级热爱胡萝卜。
肯定是这样。

与香港各处醒世的“主”不同,
在澳门的街道里走一走,你会偶遇好几尊大佛。
所以怎么说,
到底是一个跟“赌”有关的城市。
上天保佑。

在去凼仔村的路上,有一户人家。
门口聚集了好多的人,有些谈笑风生。
突然,走出来一个老奶奶,
她什么都没说,开始关门。

三、

走过一条零零散散至少有十尊佛的小道,当然出于礼貌我没有进行跪拜。沿途虔诚的香菸四处游散,可爱的想,或许是应了的那句普渡众生的话语。

“他说,我会好好保护你,无论在什么远方。”

佛的笑脸总是能让人平静,何况一下遇到那么多。慢慢的,被烦躁占了上风的饥饿感夺回主导权,去大利来记啃了个菠萝猪扒包和一杯奶茶。

嗯,是时候重拾我的满足。

吃完早午餐,慢悠悠走去了凼仔村,找了个路边的树荫下坐下,看着来来往往提着各种澳门特产甚至香港特产的同胞们,突然发现了澳门的不同。

在香港,寻求“宁静”是很奢侈的事情,无论是哪里的巷道,多多少少都会有那么十几个人,忙碌,来往匆匆。

而在澳门,离了旅游景点的街道,除了偶然遇见的佛或是飘过眼前的叶,你想要的平静,他都有。

走在风吹过的石板路,看着周围抹不去葡式味道的建筑,我觉得我突然就喜欢上了这里。

You see, birds in the sky, flying so high, got everywhere to go.

香港的寂寞在藏,而澳门的孤独只需拐个弯。

一个人的旅途,品味寂寞,享受孤独。

导航固执的认为我可以在河上行走,
于是我赌气般丢了他开始乱游。
无意闯进一处居民区,护栏都已生锈。
有一位老爷爷坐在阴凉处眯眼小憩,
嗯,在快意里感受阳光,是我。

安德鲁的蛋挞让我大失所望,
特意跑去玛嘉烈却发现因节假日休了店。
罢了,离了这群乌泱泱,
我还可以选择拐进远方。

四、

或许是因为我轻松了起来,第二次搭乘公交时,遇上了好心的人,一路亲力亲为,带着我走进了赌城的中心地带;去吃海鲜时以为能刷卡,于是没带什么现金,买单时店家看着我仿佛被雷劈了的脸,直接给我减了钱。

啊,我亲爱的盆友,你看生活还是处处充满了阳光啊巴扎嘿。

来澳门之前,有朋友怂恿,赌吧赌吧,不赌不澳门。

然而当时的我高冷的说:赌钱这事儿我在新加坡已经干过了,一次新鲜二次乏味,况且我也没什么时间。(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并没有什么钱。)

很奇怪,我很少对一项活动产生持续性的兴趣。打撸如此,麻将如此,德州如此,甚至曾经一度还蛮喜欢的狼人杀,也是如此。

我也很清楚的知道,我是一个需要新鲜感的人。我没有办法在一段稳定的状态里,安分守己,因此常常妄自胡来。

在某种程度上,旅行算是我的一个放纵性的自我疗养。

所以同样在某种程度上,我妈应该挺烦我。用50岁的心态想,如果你有一个女儿,旅行从来不报团,经常已经办了签证买了机票定了酒店才跑过来跟你说:妈,我要出去一趟。

而且经常是一个人出去一趟。不带商量。是不是很烦。

有人说你不要这样,遇到危险怎么办?

我仔细的想了想,自我调侃,还好我没有晚上必须要出去溜达的习惯。

之前有一期奇葩说讨论了一个辩题:生活的暴击是否值得感激。

我是站反方。

那些生活给的大大小小的暴击,或是让我曾经一度抑郁绝望。而绝处逢生时重新站起来的力量,来源于曾经获得过的温暖。

从另一角度来说,我不期待暴击过后会有阳光,然后我可以感激阳光。

我只知道暴击过后如果倒下,会让那些温柔的人痛心失望。

我希望每一个他们给我的笑容都是值得。

所以我告诉自己我要好好的活。

没有多少现代感的澳门建筑,
在满腹现代感的澳门街中,
是别有一番滋味,
绕在心头。

回忆澳门的时候,
发现并没有出现什么高楼。
或许他并没想正经的成为一个都市,
而是在海上,闲适自在的游。

著名的大三巴牌坊,人山人海的地方。
为表敬重,匆匆拍了张正面,
拐了弯,找个没人的地儿发呆。
风声,鸟声,人声,走路声……

一朵绝境里开出的花,
是黑暗的尽头救火的白蓝相间。
阴沉,你讨厌阴沉。
还好,最后的最后,
终于,等来了阳光。

再见,澳门。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