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的我,想说……

如今是2021年的1月,这趟旅行是去年此时,整整一年,回首这段旅程,已恍如隔世。此后的我们再无缘离开上海,今天又被告知寒假如非必要,不得离沪。好了,继续苦守在这里,这并不是委屈求全,更像是安分守己。

期待,下一次旅行,希望是夏天;
期待,下一次日本,或许还是冬季。

故事正文,从这里开始……


女儿早早地就追问我,什么时候,再带她去旅行?我说,等到了冬天,我们去青森。对于未知的事物,孩子本能地牴触说,我不想去青森!我告诉她,那里和北海道一样,会下雪,可以堆雪人……她不解地问,为什么不再去北海道?因为青森,不一样的好玩!

临近期末,同事间聊起寒假的出游计划,问我青森是什么地方?我言简意赅地解释,就是日本的东北。又去日本?是啊,继去年的北海道,不过短短一年,然而雪国风光又在召唤我们了,不同于上次的旅途周折,这一次我们以度假为主线,中途穿插几个周边景点。

去超可爱的美术馆,和雪地里的草间弥生,来一个亲密接触。

冰雪之间,惊现溪流,还有倾泻而下,却已成冰的瀑布。

又见温顺乖巧的小矮马,给它们喂食就是孩子最快乐的事。

错过盛夏的睡魔祭,却因为酒店的安排,似乎亲临了一番。

新鲜到清甜的刺身,孩子也可以放心地尝一口。


由于选择从东京乘坐JR线往返,所以计划在东京停留两日。虽然三刷日本,却从未去过东京,源于实在不喜城市的拥挤,所以还是在一些相对小众的景点打转。

雨中的东京大学,除了萧瑟,更添了柔美。

去国立新美术馆参观,怎么能不喝杯咖啡?

东京排名第三的稻荷神社,游客不多,趁早打卡。

不同于以往,这次没有太多的行前攻略,单凭一个粗略的框架,期待着沿途中的每一份惊喜,成就了这个冬天限定的美好回忆。

行程安排:
DAY1:上海——东京——青森县,宿奥入濑溪流酒店。
DAY2: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十和田八幡平国立公园,宿奥入濑溪流酒店。
DAY3:车游奥入濑溪流,陆奥祭典屋晚餐,宿青森屋。
DAY4:星野青森屋公园,南部曲屋晚餐,宿青森屋。
DAY5:青森——东京,宿东急STAY银座。
DAY6:东京大学——东京国立新美术馆——日枝神社,宿东急STAY银座。
DAY7:银座购物,东京——上海。

入住森林,雪の神话序幕

青森位于本州岛最北部,三面环海,有七成土地被森林覆蓋,与北海道仅隔了一条津轻海峡,却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宝藏祕境。

去年的北海道之行,最后让我们留下最美好回忆的,不是声名大噪的小樽,而是人烟稀少的道东,于是再到北国看雪,我们不约而同地决定,知名度和舒适度,我们选择后者。


北海道之行没有入住星野,是有遗憾的,所以当我们看到青森有两家风格迥异的星野度假村,而且酒店还提供车站和酒店之间、酒店和酒店之间的接送服务,我们就将本次旅行的主要行程定在了这儿。

从东京坐JR线到八户,就可以乘坐酒店的免费巴士,大约1小时的车程就到达了奥入濑溪流酒店。差不多一整天的舟车劳顿加睡眠不足,让我们决定今天只在酒店内部逛逛。

房间里暖心地准备了青森限定,苹果派小零食。离开时我们还买了好几盒做手信,现在眼看家里那盒要吃完了,老公还张罗着要找代购,你说有多好吃?

河神lounge的炉火已熄,但还可以闻到淡淡的木炭焦烟,满眼氤氲的温暖。冬日的暖炉总是给人无限美好的遐想,夜晚沉寂,白天却有溢满热烈的生气。

这里其实是一个免费开放的休息室,可以自取咖啡茶饮。旁边还有一排书架,虽然是日语的,但多为精美的摄影集和绘本,细细赏读,也会发现不少乐趣。

我素爱这种旅途中的片刻宁静,只为平日太多浮华焦躁,旅行难免步履匆匆,若是恰逢这般安逸一隅,我愿放慢脚步,驻足停留。

屋外,雪花纷飞,滴水成冰。屋内,岁月静好,温暖如斯。捧一本热茶,随口闲聊几句家常,孩子喜欢围着炉子打转,悄悄示意她噤声,不想旁人却投来宠溺的眼神,不得不还以羞赧的微笑。沉下心来细想,我们都是生活的宠儿,若是人与人之间尽是宽容和体谅,我们收获的就是最纯粹的快乐。

奥入濑溪流,自然的巧斧神工

奥入濑溪流从十和田湖流出,长约14公里。这里的水流极富变化,沿岸遍布扁柏、山毛榉、枫树等的原始森林。它与十和田湖同被指定为青森县的特别名胜和天然纪念物。

酒店就建在这潺潺的溪水边,冬日前来,错过了郁郁葱葱的绿茵植被,错过了水珠飞溅的青苔藤蔓,但赏雪踏溪也不失为另一件幸事。提前一天和酒店报名,可以免费参加奥入濑溪流的导览活动,山路回转之间,我们终于见到了冰瀑。

奥入濑溪流沿途有大大小小的不少瀑布,跟着酒店的巴士我们有三个停车点,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数高达25米的云井瀑,它居然没有结成冰,而是以恢弘的气势展现了它的风姿。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总是你们母女的照片,很少看到摄影师入镜?摄影师的原话是,因为路人甲乙丙丁没有一个是拍得好的,当然这些路人里,也包括我……

大自然的鬼斧天工赐予了这片水流另一番生命力,虽然岩石有积雪、树枝已光秃,依然带着苍劲交错的柔美,远远望去如一幅水墨,色彩寡淡,又不失清新。

失去绿意的森林,在雪光的映衬下,竟是萧索的美感。去过树林深处,看过溪流瀑布,回眸间,目之所及还有私宅居民,艳羡之情溢于言表。

入住的第二天计划是,包车去十和田市区和八户转转。因为有北海道的经验,知道这里的昼长很短,我们订的是上午8点到下午6点的包车,不想大雪封路,司机告知要绕路前来,而到达时间也在不确定因素下,1小时、2小时、3小时……无限顺延。

短暂沮丧后,说服自己旅行总是惊喜与意外并存,于是在附近闲逛。忽见一排日式房屋,笔直车道直通远处的山景,不禁莞尔,去年在朝里小樽,这样的场景可是人流车流避无可避的,现在倒好,成了我们私享的一片胜地。

在等待与消磨的时光中,我们渐渐平静下来,接受意外也是邂逅惊喜的开始。静谧的街道,偶有车辆驶过,我们不禁猜想这些房屋里,有怎样的一室馨香,抑或只是最简单不过的疏淡有致?我们虽是过路人,却也是有缘人,同沐一场雪,共睹一幕景。

终于,司机在11点到达了酒店门口,他抱歉连连,我们也无心埋怨,旅途中不期而遇的小插曲,不足以影响大家的心情。迫不及待启程,去看看这方圆百里之外的,不一样的景致。

可爱美术馆,邂逅雪地里的草间弥生

这是一座为了展出现代美术空间,兼顾市民社群活动的现代美术馆。它位于青森县十和田市的市中心,沿着一条1.1公里长的街道,由透明玻璃甬道连线的白色盒子是美术馆的主体,里面包括:演讲空间、工作室、咖啡厅、图书馆、社群活动公共空间和展览空间。

还未入馆,就被门口的的一众艺术品所吸引,比如这座《Flower Horse》,已然成为了十和田市的重要地标之一。它是由韩国现代艺术家崔正花拼贴而成,远看耀眼得夺目,细看也是极其的精美,它象征著十和田市与马的深厚渊源,鲜花则是预示着它的繁荣和活力。

青森县是奈良智美的故乡,如果你和我一样,对于青森县立美术馆中的大白狗并不感冒,看看这个叛逆小孩,是不是更戳你的萌点呢?没错,除了县立美术馆的青森犬,这个一脸坏笑的小孩,也是奈良智美的作品。

美术馆的对面,还有一个艺术广场,是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在这里萌萌的小幽灵也是另一个亮点。感谢这样一个明媚的好天气,任何色彩在蓝天白雪的映衬下都更加鲜活灵动。

艺术广场的另一边,当然就是波点女王草间弥生的一系列作品啦,其中最显眼的自然就是这个大南瓜。不用去濑户内海,冬天到这儿,还可以看到雪地里的草间弥生,青森可是独一份呢!

美术馆的建筑是由代表日本的建筑师──西泽立卫所设计,除此之外,他还设计了金泽21世纪美术馆和濑户内海的丰岛美术馆等著名建筑。

整个美术馆看似简单,但走进探访,穿过一条条细窄的走廊,还是会发现内部千丝万缕的联络。馆内展出的除了日本艺术家的作品,还有许多欧美现代艺术家的作品。

美术馆里十分安静,需要在自助机上购票,520日元/人,儿童免票。不禁和老公感慨,比起刚去过的新加坡,哪儿哪儿都是死贵死贵的门票,日本的票价真的是良心啊~

在奈良美智的作品《女孩》侧面的是,是英国艺术家Paul Morrison 的作品《Ochrea》,这是一幅以神话故事中的苹果树为主题而创作的黑白画作。

从美术馆入口处一进门,就看见地上布满了彩色线条。这是英国艺术家Jim Lambie创作的作品《Zobop》

这是韩国艺术家Do Ho Suh 的作品《Cause and Effect》,它采用了红色、橙色以及透明的渐变色彩。数万个用树脂制成的人形雕塑像骑脖子般地从天花板呈放射状地向下悬垂。在灯光的映照下,展品像枝形吊灯一般闪耀着光芒。

这个作品以轮回转世的思想为创作主题,即令人感到生命的璀璨,又体现了生与死始终是表里一体的关系。在时间的长河里绵绵不断,循环往复。

巨型的老奶奶的作者Ron Mueck是一位来自澳洲的超现实主义雕塑家,作品以栩栩如生,饱含情绪而闻名。这个身高4米的《Standing Woman》,站在她的脚下,就可以感受到她不怒自威的气势,她眉头紧锁,神情肃穆,眼神像是倾诉,又像是训斥,饱含千言万语。

西班牙艺术家Ana Laura Alaez的装置作品《Bridge of Light》,这个作品用光线、声音和玻璃构成,供人们用感官来体验作品营造的空间。参观者可以登上台阶,走进霓虹灯照耀下的六角形隧道,穿越这座代表幻想与现实的光影长廊。

正值饭点,决定去美术馆的咖啡厅小憩一会儿,咖啡馆的地面是台湾艺术家Michael Lin 的作品《Untitled》,作者从十和田市的传统工艺“南部裂织”中得到启发,用日本织物的各种花朵图案组成图样。

除了现烤的三明治和香喷喷的手冲咖啡,在这里,也可以品尝得到著名的用青森苹果为原材料创造的美食,比如非常著名的苹果派或者苹果冰淇淋。

餐厅里还有一个小型的纪念品柜台,可以买到草间弥生的周边,苗苗与这只小南瓜一见钟情,之后它就成了苗苗整个旅行过程中的最爱不释手的玩具。

与十和田湖的,一面之缘

十和田湖,是横跨日本青森县十和田市、秋田县鹿角郡小阪町的一个湖泊,位于十和田八幡平国立公园内。它是由十和田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二重火山湖,以面积而言,十和田湖是日本排名第12大的湖泊,而其最大深度仅居于田泽湖与支笏湖之后,名列日本第三。

到达十和田八幡国立公园,不过才下午四点,但天色已毫无意外地迅速暗淡下来。此时周围空无一人,直到我们找到了十和田湖的标识,才确定自己找对了地方。

这里无疑是我们在青森见过雪最厚的地方了,之前我们一度怀疑青森的下雪量不及北海道,但司机说今年青森的下雪量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想到今年上海12月还有20度的高温,看来这个冬天对于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温暖的。

湖面上停泊著观光船,周围设有4个瞭望台,可以从各种角度欣赏十和田湖。天色虽晚,但并不妨碍我们观瞻它的美貌,远处的山色湖景,皆是诗画的意境。山青青兮,水澹澹兮,雪茫茫兮,群山环抱湖泊,雪花凝结枯树,便再无遗憾,错过了它湖光十色的明媚模样。

以为自己迷失在了荒原,直到见到这个观光案内所,才隐约有了回归现实的温度。里面仅有的一个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眉眼交汇间便心照不宣地笑了,见到我们,她内心也是惊喜的吧!

虽然我们没有见到湖边著名的《少女像》本尊,但她的作者,即诗人、雕刻家高村光太郎的简介,却在这个介绍所的阁楼上,被事无钜细地陈列著。

这位日本近代美术的开拓者,在1953年为十和田湖雕刻了这座少女像,成为十和田湖的标志,进一步增强了十和田湖的知名度,使十和田湖成为远负盛名的观光湖。

从观光所出来,夜色已浓,仅凭几盏零星的路灯,我们缓缓走在回程的路上。周围寂静,只听得见自己踩雪的沙沙声,蜿蜒的小径在幽黄的光晕下,竟也透出一片温暖的浪漫。

海鲜配苹果,木屋里的饕餮时光

在订奥入濑溪流酒店的时候,顺便包了这里的早晚两餐,都是在这个苹果自助餐厅里。青森的特产是苹果,这个餐厅就名副其实地解锁了苹果各种吃法。

这里的装修就充满了苹果元素,入口处有苹果装饰的吊灯,用餐区还有一颗用津轻琉璃打造的苹果树。

笑称要在青森要干完一年的苹果摄取量,每天不来这么几碗怎么行?这里的苹果是甜脆的,根据品种还分为玉林、富士和红玉,酒店会很地道地将3种苹果分别榨汁,我们也买过不同品种的苹果片,但似乎差别甚微,可能是我的味觉不够灵敏吧!

青森是三面环海的,海鲜物产丰富,这里的刺身非常鲜甜,烤扇贝也是无限量供应的,实在是海鲜爱好者的天堂。

不爱吃生冷海鲜的,也可以找到自己所爱,各种肉类、甜品的选择也很多样,精致又可口。

最后再来一个冰激凌苹果派,它的吃法很特别,首先得用勺子把左边的派敲开,然后把冰淇淋塞进去,将他们充分混合后再品尝。至于我们家,当然是女儿吃冰淇淋,爸爸吃派。

早餐,可以亲手制作一碗鱼子盖饭,再来一碗铺着大扇贝的海鲜面,还有比这更满足的吗?苹果松饼,作为餐后甜点,也是早餐的另一特色。

虽然我们在这儿包了早晚餐,但离开那天中午我们还是去酒店附近觅食了。这家店是我们周边唯一的选择,以意式简餐为主,于是就来试一试。

发现青森有许多这样如出一辙的小木屋,天花板、墙壁、地板都是这样的暖黄色调,窗外透进澄亮的雪光,仿佛置身童话世界。

相比披萨薯条,似乎这里的农家野菜更有特色,而且份量很大,这么几道菜愣是把我们三人吃撑了。口味说不上有多好,但颇有农家菜的原始土味,吃腻了酒店的精品菜式,不妨来这儿尝个鲜,只是切记,量再少一些……

手工作坊,专属订制的工艺品

在酒店的河神大厅还有一处手工作坊,可以亲手制作苔藓盆栽、葫芦灯和雪の结晶,做完后老师会帮忙包装好,方便携带。由于苔藓算植物,回国过海关可能会遇到麻烦,所以建议选择做葫芦灯或雪の结晶。

我们到达当天,苗苗就被木质的雪花片成功吸引,老师很耐心地拆解了最简单的,鼓励苗苗自己将它拼装完成。这些木片没有钉子,不用胶水,完全是利用卯榫连线的原理拼搭,非常神奇。由于这一天的舟车劳顿非常疲惫,我们预约了后面的时间再来。

可惜没有时间再制作葫芦灯了,但还是忍不住摆拍几张,星星点点的光晕衬托下,全然梦幻的效果。在这里制作手工需要预约,一天分别是10:00、13:00、16:00这三场,制作一个工艺品的时间大约是1个小时,具体时间还是到现场预约时再确认一下。

除了葫芦灯以外,这里还有很多手工艺品是可以直接购买,留作纪念的,比如这些用树叶制成的饰品。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日本,是非常注重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人文体验的。

烟火气息的欢腾广场,青森屋

在奥入濑溪流结束了我们旅程的Part One,我们坐上酒店的免费接驳车,进入了下一段旅程。青森屋也星野集团下的,来青森度假,入住这两家酒店似乎是标配。前者走的是自然清新路线,林木皑皑,溪水潺潺,享受的是纯净的悠然生活;而后者融合了青森夏季庆典睡魔祭,即使冬季前来,一样可以感受热闹的节日氛围。

进入房间后,瞬间失笑,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酒店帮我们升到了家庭房,我们房间里有两个卧室、五张床。当时想这两张床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呢,但第二天孩子和老公还在熟睡,而我有了一个自然光线下的独立化妆间,幸福指数爆棚,旅行途中爱美的麻麻们一定能懂。

房间内放置了不少小物,青森本地的八户烧茶杯,苹果样式的木制钥匙,以及日本三大马之一的八幡马工艺品。星野向来是喜欢把当地元素放置在客房中,仔细发掘的话,津轻小巾刺绣,漆器等也多有出现。

换上房间的浴衣,我们迫不及待来到位于地下一层的欢腾广场。这是青森屋主要的公共空间。这里不仅有祭典山车和古早文化的展示,还有每天都举行的欢腾表演秀。

我们身后的这个舞台,在每天晚上的20:45会有青森屋工作人员来演奏极具魄力的“铁铲三味线”和专业人士演奏的强力“津轻三味线”。不过这是个时间段,是我们带娃人士洗漱休息时间,就不来凑这个热闹了。

这里还有一棵假的苹果树,树干上的水龙头开启,就是鲜榨的苹果汁,无限量畅饮哦~

在这里,无论你是什么国籍,无论你是什么肤色,大家都是穿着一样的浴衣,穿梭于这个昭和复古风的欢腾广场 。耳边回响的丝竹声、太鼓声,听久了,时光也变得模糊了,仿佛这就是最自然的生活状态。旅行的意义之一,就是去融入不一样的人生,日后跳脱出来,回看这段时光,就是最宝贵的回忆。

在青森屋,我们依然包了早晚两餐,两天的早餐都是在这个Noresore食堂里用餐的,两顿晚餐分别是陆奥祭屋的祭奠御膳和南部曲屋的七子八珍会席料理。两顿晚餐我会另开篇幅介绍,早餐食堂比较简单,就在这儿一并说了。

早餐也很丰盛,不同于奥入濑溪流酒店的高阶感,这里的食物更接地气,有种妈妈的味道。这个餐厅的工作人员,确实都是中年女性,她们笑容满面地煎著豆腐,会给你盛上满满一碗米饭……

于是第二天早晨,我巴巴地看着她,连说了三声OK,她才迟疑地把碗递给我,并用眼神询问我真的够了吗。她们大多都不会说英语,却在我把手举得老高,生怕浴袍的大袖口碰到食物时,主动上来帮我挽好衣袖绑上皮筋。

夏日的祭奠,冬日上演

在日本,各地都有夏日祭,而青森,当属睡魔祭了。每年睡魔祭的时间为8月2日~8月7日,那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涌向青森,一起来参与这一祭典。

据说由于青森县夏季炎热,容易滋生睡魔和懒散之心妨碍劳动,因此需要将它们放逐到河海中随波冲走。 当初流放到河里的小型睡魔灯笼演化到现在已经成了需要数人才能推动的大型灯笼花车了。

为了亲自感受浓郁的节日氛围,我们订了陆奥祭屋的晚餐,在那里可以欣赏到睡魔祭的表演,除此以外,还有田名部祭、弘前城菊花枫叶祭礼和福浦歌舞伎。青森屋把四大祭奠结合在一起,编织成了一场表演秀呈现出来。

像我这么注重仪式感的妈妈,当然在参加晚宴之前把我和女儿打扮妥帖。位于欢腾广场的浴衣处,可以挑选一件自己喜欢的浴衣,成人550日元/件,儿童330日元/件,可以一直穿到退房,把浴衣留在房间即可。

这边穿浴衣完全靠自己,凭著去年北海道鹤雅小姐姐帮我穿戴的记忆,勉强把自己和女儿收拾整齐。自以为美美地晃悠了一圈,被一个日本老奶奶友善地提醒衣领方向穿反了,尴尬之余,也是满满地感动。

表演开始前,有45分钟的用餐时间,酒足饭饱后观看演出、参与互动,简直完美!

苗苗的儿童餐,但她却相中了妈妈的生鱼片。第一次她吵着要吃,就打发她一块,以为她吃不惯就此消停。不想这位小朋友非但不排斥,反而一发不可收拾,但鉴于她不吃芥末,每餐也就一、两块浅尝辄止。

我们成人的晚宴也是定食,其中不乏各鲜虾鱼片、碳烤牛肉、烟燻三文鱼、金枪鱼、扇贝这样的山珍海味,热腾腾的五段蒸笼料理才是它最大的特色。

演出开始了,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演出的大部分演职人员都是酒店内的员工,他们白天都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工作,晚上还要来到这里倾情表演。第二天我们还看到主持的小姐姐在大堂跟我们打招呼,着实亲切不少。

表演的高潮是,台上头戴花斗笠的演员们边跳边喊“La-seila——,La-seila—— ”,渐渐地,全场的气氛都被点燃了,大家都跟着一起喊,最后很多观众都戴上了花斗笠加入到了跳舞的人群中去了。

喂小马,堆雪人,然后喝杯下午茶

入住后的第二天,我们来到酒店旁边的公园,这里有堪称温泉界的爱马仕,古牧温泉,还有被称为有形文化财产的旧涩泽邸园林。在这安静古韵的日式庭院里,信步整日,是多么奢侈又难得的时光啊!

这里每个季节都有不同主题的马车巡游公园,马车的车身由青森产的罗汉柏打造,看上去是复古的样式。乘坐马车的席位有限,需提前预约,我们到达当天就去预约,却被告知在之后的两周里都已预约满了。如果很感兴趣的朋友,记得出发前早做攻略,早点预约哦!

没有坐成马车,能喂小马也是极好的。青森林木茂盛,曾是日本战马供应区,当地人和马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生活里处处都能看到与马有关的元素,例如八幡马。这里的小矮马和我们北海道川汤马场见到的是一样的,这次终于可以近距离和它们互动了,小朋友可以在这儿玩上一整天。

孩子们也是很容易找到玩伴的,鸡同鸭讲的两个异国小伙伴很快就熟络起来。本来胆子很小的苗苗在小哥哥的带领下,不仅爬上了小冰山丘,还从简易滑道上滑了下去。

嘿~惊讶于我们竟能搭出这么惟妙惟肖的雪宝?哈~我们只是捡漏的!出发前,苗苗问我可不可以带上胡萝卜去堆雪人?我只是敷衍道,鼻子可以用树枝啊!然而前人有心,真的有备而来,它的出现,成全了我这个偷懒的妈妈,让小女孩的童话梦居然成真了。

显然这里的地气更暖一些,树林深处尚有绿意,阳光在这枝叶间闪烁,树影斑驳,投射在雪地上的光晕,让周围的一切都静谧起来。身边络绎有游客走过,也打不破这种寂静,生活需要沉淀,当岁月渐老,才不会遗憾这匆匆的年华。

在灰冷色系的画面里,枫林桥无疑增添了一抹亮色。桥下是湖泊已冰封,树木只留枯丫,枫林桥横卧其间,明艳得恰如其分。正因为这样,无论四季,它都是这个公园里最瞩目的焦点。

继续前行,就到了浮见堂。冬天雪地寺庙,两边睡魔雪地开道,临水而建。临湖而立,放眼望去,草木间枫林桥清晰可辨,没有繁花落英加持,浮见堂更显英气逼人,不离闹市烟火,自有一片天地。

据说涩泽荣一的故居是原从东京迁移过来的,虽然我们无法观瞻它的真貌,但凭借这公园里的房屋建筑,我们也可窥测一二。这里点缀的日式茅屋、茶室、舞台,皆是日式与洋式结合,含蓄又恬静,很有风味。

在青森屋公园的湖边,还有一栋八幡马主题的日式建筑,这是一间茶室,最好酒店前台预约一下。我们临时决定进去,运气不错,没有预约也同意了。2037/人的茶费,孩子也需要支付,24小时内可任意到访多次。

进入了茶室,瞬间所有慵懒的细胞遍布全身,温暖的空气里弥漫着咖啡香,让人顿生倦鸟归巢的舒适感。除了咖啡,这里还提供茶饮、果汁、清酒等,小食只有巧克力夹心的手工饼干。

这里随处可见八幡马装饰,据说八幡马的由来是位于八户的八幡神社在夏季举行祭典时以马为象征物,人们就用此象征物为模板,配以精致的装饰制成富有乡土气息的八幡马,它们憨厚拙朴的形象深受各国游客的喜爱。

南部曲屋,田园农家的会席料理

南部曲屋是一座青森南部地区大户农家的传统住宅,已有百年的历史,青森屋将它整体迁移到了这边。曲屋的由来,其实是从上帝视角看,房子呈现的是L型,而L型这个右上角的缺口就是每家每户的马房。

我们在南部曲屋,订了一顿七子八珍会席料理的晚餐。

正因为是整体迁移,所以房屋内部还保留着不少原汁原味的老物件,其中这个就是当时使用的“围炉里”。

国际惯例,宝宝餐先上。

前菜,这么8小碟的食物,还配有中文说明,日本的人性化服务实在是到位。但即使有说明,我们依然吃得一头雾水,忍不住张望一眼女儿的餐盘,感觉她的更好吃呢!

不过这种念头,只是短暂的。后面的主菜上来,我们便食指大动了。精致又颇具匠心的摆盘,哪里能和农家菜联络起来呢?口味清淡爽口,基本保持着食材本身的原味,无他,惟新鲜尔。

最后上的餐后甜点,当季水果配草莓冰淇淋。一模一样的摆盘,起初没有察觉,开吃后发现自己的是红酒煮过的苹果,而女儿的是新鲜苹果。

雨中漫步,首遇东京大学

本次旅程的最后两天,我们回到了东京,没有什么非去不可的景点。可能潜意识觉得这个城市,今后还会再来,不如每次完成一部分的打卡,日后慢慢拼凑一个完整的东京。

还是我们最习惯的包车一日游,预约了中国司机。可是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自我安慰这雨说不定一会儿就停了,还是依约去了我们计划的第一站,东京大学。

东京大学是座百年学府,也是亚洲顶级大学。这所以银杏做校徽的大学,果然一入门,通往安田讲堂的笔直小路,两边的银杏树挺拔矗立,虽无一地金黄的耀眼,但在雨中,依然萧瑟苍劲。

旅行,一字忌之曰,雨。在青森的日子里,我不惧怕天气,那里没有雨,只有雪,阳光明媚和漫天飞雪都是美的。然而,东京无雪,雨水对于摄影和背娃都是极大的考验,好在,雨势不大。

穿过银杏大道,东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安田讲堂就映入眼帘,钟楼就是它的象征。渐渐地,在我们的摄影师苗爸几番除错下,雨中的物像、人像不再黯淡,而是有了特别的柔美。

偶尔停下脚步,佯装躲进某一教学楼避雨,透过欧式的拱门看到了校园的另一种风情。三三两两的路人走过,就像一帧帧日剧的画面,最朴素的生活,演绎地浪漫却不浮夸。

就这样,在校园里我们漫无目的地走走停停,看着空气中细密的雨珠或稀或疏,心情亦不会随之忽明忽暗。秉持着沐浴书香气息的心境而来,摆脱到此一游的打卡念想,慢慢欣赏这浸润着历史与文化的一楼一木。

这个位于本乡的校区,建立于原加贺藩的前田家族宅邸,前田家族,作为拥有这赫赫战功的名门望族,前田利家作为丰臣秀吉的知交,也是所有大名中实力最强的加贺藩的藩主。

虽然东京大学的主校门十分低调,甚至没有醒目的标示。但在东大正门的旁边,还有一个著名的东大赤门,赤门是日本东京大学本乡校区在本乡通侧的一个大门,原为加贺藩前田家族的御守殿门。

在日本江户时代,藩王娶妻建赤门是一种习俗,这道门就是1827年江户时代藩主迎娶德川家康将军女儿所建。“赤门”为御守殿门的俗称,此乃因为御守殿门皆漆为朱红色之故。

这道赤门比东京大学的建造还早了半个世纪左右,所以看上去非常有历史的厚重感。依古代日本习俗,御守殿门一旦受灾损毁便不能重建,而东京大学的赤门是唯一留存下来的御守殿门,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颇为难得。

曲线玲珑,森林中的美术馆

东京国立新美术馆,位于都港区六本木,它是由与和矶崎新、安藤忠雄并称日本建筑界三杰的黑川纪章设计的。整个美术馆曲线玲珑,欣赏它的建筑本身已经让人叹为观止了。进入美术馆本身是无需购票的,里面的每一场展览均有不同的票价,有些展览也是免费开放的,再次感慨日本票价良心!

原计划是去东京大学附近的根津神社和根津美术馆的,谁曾想东京的雨天竟和上海一样的阴冷。再也不想在外游荡的我们,迅速调整行程,急需找一个温暖的室内场馆缓一缓。

这个美术馆确实在我的草单之上,之前担心太过热门游客会比较多,而暂时搁置。事实证明,掐著开馆时间10点入场,人流还是有限的,即使过了午后也不会因为参观人员变多而变得嘈杂不堪。最后当我们结束了一日的行程,这里被我和老公一致推举为最喜爱的景点。

国立新美术馆的概念是“森林中的美术馆”,设立的目的主要为举办展览会、展示收藏作品和普及美术教育的功能。馆内设有博物馆商店、餐厅、咖啡厅等设施,期望能成为容易亲近的美术馆。美术馆是外观全部使用玻璃的建筑形式,并有栽种许多植物的庭园包围整栋建筑。

这是一栋三层,由各种圆锥形组成的漂亮建筑,优雅美丽,空间的区隔充满创意。每一层都设定了休闲和餐饮的空间,它没有自己的收藏,但它提供了日本最大最好的展览空间,为展示世界各地艺术家的珍品提供了近乎完美的场地。

我们随意走进一个参观无料的展览室,里面的画作也丝毫不逊色。苗苗成功被一幅充满童趣的,用日常杂物拼搭而成的画作吸引,不想走来一位时髦的日本老太太,在她全程比划的日语解说下,我们了解到她就是这幅画作的作者,看到我们喜欢她的画作,她的喜悦是溢于言表的。

不多一会儿,又来了几个老人和刚刚的老太太寒暄,我们猜测他们也是这些作品的作者。虽然他们都不是名家画师,或者艺术创作只是他们老年生活的兴趣使然,但他们也用真心和真情赋予了这些展品独特的魅力。

时间在这里悄然流过,纯粹是想找个地方歇歇脚,正餐吃不下,就来到了二楼的咖啡馆。歪打正著打卡了一家网红,事后了解到,这是《你的名字》实景地,泷和奥寺前辈约会的地方,难怪我们吃完离开时,门口已经排队等位了。

后知后觉的好处是,心无旁骛地享受了一顿美食,和一份闲暇的心情。

地下术馆商店汇聚了各国设计师的精美设计商品,记得带上纪念品回家哦!

地下一层有一个食堂,这里的食物和价格都偏平民化。然后这个小孩说刚刚的蛋糕、三明治不合口味,吵着要吃意大利面……

在美术馆里,消磨半日,终于恋恋不舍要离开了。门口见到由一连串的红色线条串联起的“新”字是国立新美术的标志。这个标志在美术馆的各处都能看到,他是由佐藤可上和设计的。

日枝神社,又见橘红色鸟居

日枝神社,位于千代田区,这里祭祀著江户三大祭之一的山王祭。这个与《你的名字》同名的神社,与电影其实没有太大联络,真正的实景地在高山。

从美术馆出来后时间尚早,想着这次来日本,连个神社也没参观,赶紧攻略了一下附近,小众、人少、有看点……行吧,就它了!它位于东京的CBD区,周边高楼林立,但与这充满古风的神社同框,也毫不违和。

虽然是东京排名第三的稻荷神社,但游客也不多,略等等就有无人场景供拍摄。千鸟居的魅力就在于,即使没有京都的那么壮观,这样细长的、深浅交错的一排,也足以“人面朱廊相映红”了。去年札幌的稻荷神社,无人,供我们玩了一个上午,今年已然成为热门景点,明年此处,是否也会人满为患?

民以食为本,稻荷神也是日本最重要的神之一。来参拜稻荷神的一般是农家或商家,祈求神明保佑五谷丰登,买卖繁荣,家人平安,出行安全,心想事成等,可以说稻荷神管的范围是很广的。在稻荷神社广立鸟居的习惯大约始于江户时代后期,最初是参拜者为了答谢神明的保佑让愿望得以实现而奉纳给神社的贡品,渐渐地奉纳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长长的鸟居隧道,当人们通过的时候象征希望愿望能够实现之意。

这是在东京筑江户城时作为守护江户城而建造的神社之一,位于当时江户城的后鬼门的位置,故而地理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也成为了江户城的镇守地。现在江户三大祭典之一的山王祭就是在此举办。

穿过鸟居,走过长长的阶梯,豁然别有洞天,原来神社内的景观如此开阔,建筑的颜色与框架与此情此景如此契合。虽然不拜这边的神灵,但宗教的信仰,永远能令人或平静、或感怀,或动容的。

白狐狸是稻荷神仙的使者,所以稻荷神社中总缺不了这样的土偶,人们期盼这些白狐狸能将自己的心愿带到神仙那里,这是敬神的吉祥物。

银座再回首,最后的道别

银座是日本东京中央区的一个主要商业区,号称“亚洲最昂贵的地方”,象征著日本的繁荣,以高阶购物商店闻名。这里汇聚著世界各地的名牌商品,街道两旁巨型商场林立,时尚、个性的服饰随处可见,算得上是一个购物者的天堂。

银座分为银座一丁目至银座八丁目,银座四丁目与银座五丁目之间被晴海街所分隔,全部8个丁目由中央大道贯通。17 世纪初叶这里开设了第一家店,随后在在新桥与京桥两桥间,形成了繁盛的商业区,成为东京其中一个代表性地区,同时也是日本有代表性的最大最繁华的商业街区。

首次到东京,毫不犹豫选择宿在银座,这里购物确实方便,但也有弊端,这里的商场到了晚上8点就打烊了,我们一般都是选择白天游玩,晚上购物的,所以购物时间比较紧张,听说新宿那边的商场营业得比较晚,交通也很便利,下一次可能会选择那边的住宿。

亲测这边的购物三越百货、松屋百货都是比较好逛的,可以选择当场退8%的消费税,只是三越百货还要加收1.55%手续费,而松屋百货不收。

最后一天还有一个上午,退了房,查一查附近还有什么可供休闲的地方,很快锁定了位于Ginza Six的茑屋书店。其实Ginza Six本身就很漂亮了,作为银座地区面积最大的复合型商业设施,汇集了来自时尚、生活方式、饮食等等多彩领域的241间店铺。

比起传统的百货店,它的设计着重与艺术的融合,希望能在东京的中心银座,向世界传达新时代百货店的概念。然而,对于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来说,这里的品牌还是偏高阶,个人还是更喜欢三越和松屋这种更接地气的购物体验,当然土豪随意哈~

直接上六楼,来到以“生活型态提案书店”为概念的茑屋书店,而银座的茑屋书店更注重“融合艺术的生活”。两大重点之“艺术”和“日本文化”,反映在选书、选物与空间设计上,也希冀打造出全世界拥有最多艺术书的书店。

在店内中央透天的活动空间,可与四周高达6公尺高的书架一起享受从天景窗洒入的阳光,并参与艺术和文化的相关活动。这里不仅贩卖艺术相关的书籍和杂志,也提供银座专属的新服务和相关作品、商品,像是独立艺廊空间的艺术作品贩卖、日本工艺极致之日本刀的贩卖等。

店内的星巴克另设有名为“STARBUCKS RESERVE BAR”的空间,提供使用罕见的咖啡豆与萃取机所制成的咖啡。享受咖啡的同时,也可以翻阅平时较难接触到的拍卖目录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杂志。银座的茑屋书店,期许让有着难以亲近的印象的艺术和日本文化,更贴近大众的生活当中。

随着和茑屋书店的告别,我们的此次旅程也进入尾声。说实话,这次旅行起初并非是我期待的样子,以我这种爱折腾的性格,势必要将整个行程塞得满满当当。然而之前几次的旅行着实把苗爸累得够呛,以致于他在新加坡跟我抗议,下一次我要去马尔代夫……

抱着安抚的心态,我提议这次就到青森度个短暂假期。然而,当我们闲逛在空无一人的奥入濑溪流边,当我们像当地人一样穿着浴衣体验节日气氛,当一口鲜甜的海鲜刺身溢满整个口腔……无需避开人群、无需错峰出游,是度假,也是旅行,我们收获的是毫不吝啬的友善和幸福。

回到东京,城市的侷促感让我们越发怀念青森,我们牢牢记住了这个美丽的地方。回家后,还陆续产生了苹果后遗症,“这苹果也太难吃了吧?”、“我们在青森时,鲜榨的苹果汁当水喝的。”、“早知道蛮好再带几包苹果片回来的!”、“苹果派快吃完了,问问包车司机能不能帮我们代购?”……

或许,只是为了苹果,我们也会再回来的,青森!

————我是攻略分割线————

签证:

现在日本签证简化很多,这次我们还是用的2017年去冲绳办理的三年签。当时提供了老公的在职证明、银行流水、个税单、户口本、女儿的出生证明,找了一家日本大使馆指定的旅行社,特价每人36元,就顺利拿下了。

接下来只要在冲绳三星以上酒店有宿泊证明,check out的时候要求,酒店都会开,回国后交给旅行社就能销签了。不过我们的三年签今年5月也要到期了,听说我们这种有过多次日本旅行记录的,应该也很容易申请到下一个三年签。

交通:

这次去青森之前,在全日空官网,东京羽田机场官网,东京单轨电车官网,JR东日本官网,星野奥入濑溪流酒店官网来回确认资讯并规划路线。在这里推荐一个很好用的APP:日本旅行官方APP, 查路线非常方便,显示各种新干线,地方铁道,电车,公交车,地铁的换乘。

依旧选择了全日空,本来计划按照19年初去北海道一样,上海浦东到东京羽田,然后羽田机场国际航站楼转到国内航站楼去转日本国内航班到青森机场,但是星野奥入濑溪流酒店官网上青森机场接机时间不是很理想,加上日本冬季下雪的季节因素怕有航班延误或者取消导致错过接机大巴,所以采取以下飞机加新干线到八户站的交通方式到达青森。

机票订好后,在某宝上根据航班日期提前3月找代理商购买兑换证,需提供护照资讯,代理商向JR东日本订购成功后会发确认邮件,确认邮件中的兑换证是必须打印出来,到了日本找JR东日本服务中心兑换成周游券。购买JR东日本铁路周游券(东北地区),在日本国内买大人:20,360日元 / 儿童:10,180日元,海外购买大人:19,350日元/儿童 9,670日元。如果儿童不占座位,可以不用购买周游券,但是考虑到路途较远而且有些新干线是全车指定席,所以给苗苗购买了儿童周游券。

周游券可以自购买之日起14天内任选5日无限次乘坐物件区域内的电车以及新干线。该周游券是专门为持非日本护照赴日旅客(在日本逗留天数为90天以内的短期逗留旅客)准备的特惠车票。使用该周游券,JR东日本铁路周游券(东北地区)免费区域内的JR东日本线均可不限乘。除了从成田机场或羽田机场到东京圈的机场专线和东京圈内的所有线路以外,乘坐开往青森、仙台的新干线和特快列车均可不限乘。除JR东日本线以外,还能免费搭乘部分前往伊豆、日光地区的列车。

我们东京时间05:30准时落地,坐上10:20从东京站出发的新干线,13:04到达八户,从西口出站,在西口大门口就看到酒店大巴,车身上有酒店标志非常醒目。星野奥入濑溪流酒店的八户站接站是需要提前3天在官网上预约的,预约成功后会有确认邮件发到邮箱,打印出来携带好给司机核对即可。13:50准时发车,15:10到达酒店。

全日空官网://www.ana.co.jp/zh/cn/
JR东日本官网://www.jreast.co.jp/sc/

酒店:

这次日本行程7天6晚,2晚星野奥入濑溪流酒店,2晚星野青森屋酒店,2晚东京东急STAY银座酒店。星野的两家酒店都是通过官网订的,东京酒店是携程订的。

【星野奥入濑溪流酒店】:

官网: //www.oirase-keiryuu.jp/zh/
有简体中文,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先注册一个使用者,然后在官网上预订酒店目测是比较优惠的,房间介绍以及住宿套餐选择内容也多,我们选择的是44平方米的温雅和室,一泊两餐,早餐和晚餐是苹果餐厅的自助餐,两大一小总计是11万日元,用国际信用卡付讫后会收到确认邮件。

酒店体验相当不错,具体的内容之前游记有详细介绍,这里就过多赘述。这个酒店总体比较安静,周围环境也是自然景观为主,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致。

【星野青森屋酒店】

官网://noresoreaomoriya.jp/zh/
两家酒店的官网看上去都差不多。我们预定的是和洋室有60平方米,套餐是含两天早餐的早鸟套餐,另外付费订了陆奥祭屋的晚餐,和南部曲屋的七子八珍会席晚餐,加起来总费用和奥入濑酒店差不多。

相比奥入濑溪流酒店的高冷,青森屋的烟火气更浓,住在这里,恍惚间会以为穿越到了江户时代,适合爱热闹的人群,酒店旁边有公园,有小马可供喂食,住两天的话无需再安排外出。

【东京东急STAY银座酒店】

选择这个酒店,首先是为了它的价效比,还有它离机场大巴的站点很近,出酒店门右转在万怡酒店门口就是站牌,为了保证座位要提前一天到万怡酒店机场巴士柜台预定座位,大人单程是950日元,儿童是480日元。

和青森的房间比,它是相当狭小的,房间自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机是它的亮点,也是我们选择这个酒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早餐乏善可陈,选择不多,总体来说入住体验一般,如果再找找,或许周围会有更好的选择。

写在最后:霓虹日志,中国加油!

相信大家一定会猜测我们这次旅行的时间,毕竟这段疫情爆发的敏感时期,许多朋友都纷纷取消了出行计划。我们是搭乘1月18日凌晨的航班飞往东京,然后1月24日,也就是除夕当晚,从东京飞回上海。

回想整个旅程,从毫不知情,到疫情的迅速扩大,身在海外,也有不一样的感受。因为本身不是件快乐的事,不想将灰色情绪带进自己的游记,但这确实是陪伴我们整个旅程的心路历程,所以在最后记录下来。日后,疫情结束,回看这一段,也不失为重要的人生记忆。

【2020.1.18~2020.1.21】,都是再平凡不过的旅行日常,每天忙着吃喝玩乐,拍照发朋友圈,收到无数的点赞和留言,看到其他朋友也纷纷出行,也有的在期许自己年后的旅行计划,丝毫没有被疫情的阴霾所笼罩。

【2020.1.21】,临睡前收到第一个越洋电话,告诉我上海疫情爆发,能否帮她在日本带口罩。因为我的这位朋友一向谨慎,我也将信将疑。随后又收到爸爸的微信,说上海一个口罩也买不到,问我能不能买口罩……

【2020.1.22】,从青森返回东京,办完入住手续,我们吉野家简单晚餐后,开始寻觅口罩。运气不错,我们去的第一家药妆店就有,但尺寸不全,没有找到朋友指定的超立体口罩,就在和她微信联络时,另一种口罩也全数售罄,迅速将货架上为数不多的先拿下再说。

结账时,收银员是一个台湾小哥哥,他笑着问我们今天为什么这么多中国人来买口罩?我们哭笑不得,说听说国内疫情爆发我们也不是非常清楚。小哥哥还很仔细地帮我们分析了我们所买口罩的种类区别,然后很诚恳地说,我们明天会大量进货,你们可以再来!

由于药妆店的商品全部封进袋子,过完海关才能开启,我们还去了酒店对面的罗森,居然买到了传说中的超立体口罩,大人小孩各一包,高高兴兴打算回来时到机场用。回到酒店,发现今天累了一天朋友圈也没发一条,和老公相视苦笑,洗洗睡吧,估计没人要看你的朋友圈了。

【2020.1.23】,包车游东京的一天,司机是吉林人,在日本已经快20年了。见面时互相寒暄,问他知不知国内的疫情,他回答说,知是知道,但我感觉这事离我很远吧!下午我们从美术馆出来再见到他,他说,刚刚我媳妇给我来电话了,做完你们这单,我接下来不接单子了。

微信里各路人马都请我们带口罩回去,我们请司机在回去路上,带我们去一些国人不去,只有本地人去的药妆店,希望可以买到更多的口罩。于是在司机的帮助下,我们成功购入了第二批口罩。

看到朋友圈爆料,上海各区轮番失守,就连我们常去的环球港和中环百联也有疑似病例,疫情的发展迅速让我们始料未及,朋友们纷纷调侃,叫我们别回来了,再玩几天了……好像自己出门不到一周的时间,世界都变天了,我们身处世外桃源几日,回归尘世,那儿已不似我们来时的模样。

【2020.1.24】,今天是除夕,原本计划旅行回去后,开开心心和家人过个年。但早上陆续接到双方父母的微信,说和家里的舅舅阿姨、叔叔姑姑都商量好了,年中聚会取消。我们也从计划到了浦东机场再戴口罩,提前到了羽田机场就戴上了口罩。

机场购买手信,遇到一个上海阿姨,阿姨一边给我们试吃蛋糕,一边说那里有口罩,一会儿别忘了去买呀!终于我们看到了全套的超立体口罩,大中小号都有,儿童还分男款女款,营业员看到货架空了就立马补货。等待登机时,遇到一个美国游客闲聊,老外对于中国的疫情也几乎一无所知,看到我们这一袋子口罩,她忍俊不禁。

上了飞机,整架飞机的旅客,包括乘务员都全程戴着口罩。这样凝重的气氛骤然压抑着我们,我们放弃了任何侥幸的情绪,全然没有了之前的愉悦轻松。

【2020.1.25~】,直到游记发表,我们已经自我隔离了10天了,我和我的家人都没有发现身体有任何异常情况。每天战战兢兢查自己的航班有无病例,目前尚没有发现,每天关心疫情的发展,心情跟着日趋沉重。看到朋友们纷纷取消了旅行计划,庆幸自己出行顺利的同时,又为人品消耗值太大而忧心……

祈祷,春暖花开,我们可以沐浴在阳光之下。愿我们全家新的一年平安喜乐;愿病人早日康复,没有苦痛;愿医务工作者保护自身,早日与家人团聚;愿我们的祖国战胜病魔,驱走阴霾。中国,加油!

其他游记:
【宝藏】新加坡: //www.mafengwo.cn/i/16938451.html
【宝藏】厦门://www.mafengwo.cn/i/10908654.html
【星级】北海道://www.mafengwo.cn/i/11816698.html
【星级】清迈: //www.mafengwo.cn/i/10047802.html
【星级】上海 : //www.mafengwo.cn/i/9734989.html

三亚 : //www.mafengwo.cn/i/8488342.html
冲绳 : //www.mafengwo.cn/i/8014860.html
马尔代夫 : //www.mafengwo.cn/i/7982136.html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