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对日本旅行的向往,源自于研究生时的哲学课,课堂上老师简单介绍了日本武士道精神,并推荐了一些读本,也就是在那个时期,读了《菊与刀》、《日本人与日本论》、《罗生门》。之后,又断断续续刷了很多关于日本的电影,包括《乱》、《用心棒》、《影武者》、《七武士》、《罗生门》、《伊豆的舞女》、《剑岳》、《最后的武士》、《清须会议》、《傀儡之城》、《忠臣藏》、《镰仓物语》等等。以上种种,让我对这个古老传统与现代生活彼此交融的国度,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
写这篇游记,距离出游已经时隔将近两年,很多细节和感受也都模糊了,但还是分享在这里,后续也许会做一些改动和调整。

行程

在行程的选择上,绝大部分选择了在日本历史上的首都所在地或有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城市,因为我主观认为,这些城市的人文气息会浓厚一些。在这里,言简意赅的把日本从隋朝以来的历史分享记录。
从隋朝开始,一直到唐朝结束,日本都在不断派遣使者到中国交流学习,他们参考长安建了首都奈良,接着又复制了一个更大的到下一个首都平安京(京都),由于跟中国学到了中央集权,这一段,是天皇掌权的时期,这个阶段包括三个朝代:飞鸟、奈良和平安京,飞鸟、奈良和平安京(京都)是这三个朝代的首都所在,也是这三朝名字的由来。平安时代末期,源平之战后,源氏胜出,天皇封源氏为征夷大将军,随着天皇被将军的架空,日本进入了幕府时代,源氏把自己的幕府建在了东京旁边的镰仓,这也是第一个幕府,镰仓幕府。镰仓幕府被推倒后,在京都旁边的室町建立了第二个幕府,室町幕府。室町幕府之后,就是日本激动人心的战国时代了,这个时代出现了著名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战国结束,德川家康建立了日本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因为他的驻地在江户(东京),所以德川幕府时代,又被称作江户时代。江户时代结束后,就是我们在历史课本上熟知的明治维新了。
基于以上历史中涉及到的诸多城市,以及他们所在的地理位置,在行程的安排上,我们从大阪进入,最后从东京回国。在各处停留的天数,在地图以及下文中做了详述。

D01:奈良
D02:大阪
D03:大阪
D04:京都
D05:京都
D06:京都
D07:京都
D08:名古屋
D09:箱根
D10:镰仓
D11:镰仓
D12:东京
D13:东京
D14:东京

通勤

在通勤的选择上,绝大部分是日本的各类铁路,坐了少量公交,在东京,由于整个行程已近尾声,疲惫加上懒惰,使我们以打车为主。
在购买公交卡上,出发前看了很多介绍,在日本,主要的公交卡是 SUICA 和 ICOCA,因为担心关东和关西地区两种卡不能通用,所以两种卡我们都购买了,但之后的事实告诉我们,不论哪一种卡,在关东和关西都是通用的。
我们并没有购买JR Pass,原因是我们每天游览的景点都相对集中,加上城市间和城市内行程、线路的规划,算下来还是单独购票更划算。

奈良

从上海出发,乘坐一早的航班,到达大阪时已经是中午11:00左右,为了不耽误下午的奈良之行,我们把行李寄存在了火车站,然后直接赶往奈良。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的火车站或地铁站,基本都有自动行李寄存柜,按照尺寸和存放时间的不同,进行收费,非常方便,由于刚刚落地日本,我们身上只有纸币,所以在车站附近的便利店,购买了简单的商品,换取了一些零钱,以便给行李柜投币,当然,事后发现,如果你直接和店员沟通,换取零钱,他们也会以非常好的态度帮助你。
从奈良车站出来,走不多远,就是奈良公园,路边有很多贩卖饼干的小贩,从他们手里可以购买喂食小鹿的饼干,不要担心饼干的价格会有差异,在任何一个商贩手里购买的饼干都是统一价格。这里的小鹿并不像看起来那么温顺,他们会主动索要食物,恶劣的甚至会用头顶你,别看个头不大,可是力量不小,附近也有提示牌,告诫游客小心被小鹿顶伤。

奈良最吸引人的景点,无疑是与富士山和京都的金阁寺相媲美的东大寺大佛,一直就非常喜欢佛造像,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个东方岛国的造像风格,让我为他的庄严惊叹不已。从东大寺出来,已经是傍晚,夕阳下的奈良公园,还是美好惬意的。

晚上,在奈良町附近吃了晚饭,去了朋友推荐的餐厅,但是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惊艳,可能因为在国内也有比较多的日本料理,也可能是期望太高,和实际有落差。晚饭后,匆匆搭上了返回大阪的列车。如果时间允许,建议花一个整天在奈良游览,这样对这个地区的探索会更加充分。

大阪

在大阪停留了两天,第一天是环球影城,不知道是游乐场玩的太少,还是这里确实太好,对于坐不了过山车上不了海盗船的我,还是觉得这里特别好玩,尤其是哈利波特和小黄人主题专案。幸好买了速通卡,几个热门的专案免去了排队的煎熬,由于一整天都在稀稀拉拉的下雨,剩下的一些专案,排队的人也较少,一天下来,除了过山车一类的专案,其余设施基本都玩到了。这里的工作人员都非常敬业,卖力而夸张的表演,能牢牢抓住你的感官。

在大阪的第二天,上午的行程是大阪城公园,中午在法善寺横丁附近就餐,下午游览了四天王寺,晚上在通天阁附近晚饭。
起初,我以为天守阁是特指大阪城中的最高建筑,后来发现,所有的日本城堡中,都有天守阁。查了一下度娘,才知道天守阁一般指天守,天守是日本城堡中最高、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具有瞭望、指挥的功能,也是封建时代统御权力的象征之一,天守有时也写成殿主、殿守、天主,明治时代以后出现了天守阁的新称呼。大阪城内收藏着与城堡本身、丰臣秀吉以及大阪有关的艺术品、武器和历史事件展示,她们令人想起战国时期的历史,里面住着传奇的将军和挥刀的武士们。

中午在法善寺横丁附近就餐,这里遍布传统的餐馆和酒吧,如果有兴趣,可以顺道看一眼法善寺,这座小庙更像是一座神龛,寺内有一尊覆蓋著苔藓的不动明王像。从这里,徒步一段距离,就可以到达四天王寺,四天王寺虽然没有奈良东大寺壮观,但她的古朴精美,也足以折服来这里的每一个人。
傍晚在通天阁附近的就餐,这里的餐馆,门口大多摆放著福神,据说福神和食倒太郎是大阪的象征。

京都

在京都停留了四天,这里是古代日本的写照,也是这次行程中我最喜欢的城市。
为了体验日本风情,在京都,我们租住了一所带有小庭院的传统民宿,庭院虽小,主人还是设计了有趣的园林景观,非常惬意。
到京都,第一站就是醍醐寺,这里是丰臣秀吉最后一次赏樱的地方,也正是由于丰臣秀吉晚年到这里赏樱,才使得醍醐寺得以重新修缮,这一段历史,在大阪城的天守阁,有相关的介绍。据说醍醐是佛教教义的五味之一,有人把佛教的五味比喻为印度提炼牛奶的各等级,最高阶的被称为醍醐,意为无上法味。这里有宁静的寺庙和绝妙的庭院,但最让人感到惊艳的,还是这里陈列的明王塑像和曼陀罗。醍醐寺分为上醍醐和下醍醐,上山的道路,由于冬季危险,暂时不对游客开放,没能到上醍醐游览,多少有些遗憾。

京都的第二天,游览了清水寺、三年阪二年阪、八阪庚申堂、八阪神社、高台寺、祗园、花见小路。
由于这一天的旅程基本要靠脚步丈量,所以一早我们选择出租车到清水寺的门口,清水寺对于国人来说,算是网红景点,大大小小的游记或是镜头都会给这里留有一席之地,她不像其他佛教寺庙那么幽静,即便是冬天,这里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清水寺的本堂有巨大的悬挑平台,让整座殿堂显得更加独特而庄严,本堂往下就是音羽瀑布,据说这里的泉水可以明目长寿。大殿上方是地主神社,神社中的诸多日本神明塑像,我只认识其中的一个,就是大国主神和伴他左右的兔子。

从清水寺出来,便是三年阪和二年阪,其实就是两条市集街巷,这里满是日式传统的店铺、餐饮和旅馆。
在步行前往八阪神社的路上,误打误撞走进了八阪庚申堂,这里基本都是身着和服的年轻人,成群结队,在这里写下心愿,广结善缘。

从八阪庚申堂出来,再步行一段距离,就是八阪神社,由于过年期间,正好赶上了这里的艺伎和舞狮表演,还“抢”到了福豆。

傍晚时分,稀稀拉拉的下起了小雨,雨中游览了高台寺,京都随处都是寺庙、神社和庭院,这里的每一座寺庙或大或小,都有几件镇寺之宝,高台寺让我驻足的,便是这里的一副释迦牟尼佛涅槃图,寺中还有禅意十足的竹林,如果允许,可以留给这里更多的时间。花见小路是日本古老的花街,在这一区域,会偶遇盛装的艺伎。随时准备好你的相机,不然,她们会给你来个措手不及。
京都的第三天,游览了伏见稻荷大社、三十三间堂、京都锦市场和先斗町。
在伏见稻荷大社,重重叠叠的橙红色鸟居沿着山坡排成一条看似无边无际的长廊,巨大的神社群仿佛自成一个世界。不必担心拍不到好看的鸟居,如果你的体力和时间足够,可以深入后山探索,但也要注意安全,这里的提示牌上,提醒游客要小心野猪。

在这里,分享一些小知识,供驴友们参考:(1)鸟居是什么?鸟居是指神社中象征前往神域入口的大门。稻荷山的鸟居,是教徒们心愿实现时,为表达对神灵的感恩而向神社进行供奉之物。(2)为什么这里有这么多狐狸像?在日本的神道教中,神灵的使者大多持有与该神灵有关的动物样貌,而稻荷大神的使者,是被称为眷属的白狐,白狐并不是那类山野中出没的狐狸,而是怀有特殊能力的,肉眼无法看到的透明狐狸,这里的白色,其实是指其透明的体色。(3)狐狸嘴中含的东西是什么寓意?严格来说,其含义并不可考,不过有一种说法称,她们嘴中含的稻穗象征五谷丰登;钥匙象征开启神灵宝库的钥匙,还有说是激发神力的钥匙;书卷象征神灵的智慧;宝珠象征神灵之神德。(4)神社里,装饰的白纸饰物和绳索意味着什么?白纸叫做纸垂,绳索叫做注连绳,它是神圣场所的标志,或分割神域和尘世的结界,垂纸的形状,据说是模仿闪电。

每次出游,都喜欢给好朋友们邮寄明信片,这次也不例外,在荒木神社,不光买到了手绘明信片,还碰到了明信片插画的绘制者,让这一次寄出的明信片更有意义。

三十三间堂是一栋狭长的屋子,外面看起来平常无奇,里面陈列的佛像,视觉效果却相当惊人。这里除了供奉著1001座观音,还有其他各类栩栩如生的造像,叫她千佛堂,一点儿也不足为过。在这里做一个备忘,三十三间堂远射节在每年距离1月15日最近的周日举办,有大批的弓道习练者和即将满二十岁的年轻人赶来参加,在日本周岁满二十岁才算成年人,这也作为即将成人的纪念,可以想象身着和服的女孩子们排成一行引弓开箭的情景,是多么飒爽。

在锦市场的摊位间闲逛,能看到包括一桶桶渍物、可爱的日本糖果、串烧等在内的各种物品。
在京都的最后一天,行程是金阁寺、龙安寺、京都二条城以及四条河原町。
金阁寺,是日本的地标性建筑,动画片聪明的一休,让她被我们这一代人熟知。覆蓋著金箔的大殿,倒映在池塘里的景色,确实令人难忘,但在我看来,她比起禅味十足的龙安寺和拥有华丽装饰的二条城,就显得黯然失色。

从金阁寺出来,步行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龙安寺,龙安寺最有名的就是平庭,庭园内铺着白沙,十五块精心摆放的石头,仿佛一座座岛屿或是礁石,静静地躺在这片似河流的白沙上,禅意十足。

高大的石头墙和广阔的二条城遗蹟,充分反映了将军德川家康的军事实力,而在城墙里,就藏着一个被美丽花园围绕的精美绝伦的宫殿。为了防止刺客,二条城内还铺设了莺鸣地板,踩上去会发出莺鸣般的声响,也为这座华丽的宫殿增加了许多趣味。

临别京都的夜晚,在四条河原町就餐。餐后,到京都坊主BAR小酌了一杯,从本能寺迹石碑往南走几十米,就能找到写着京都坊主BAR的黑色招牌,坊主在日语里就是和尚的意思。这里没有暖帘也没有灯笼,如果不是慕名而来,很有可能错过,这是京都目前仅有的一家僧人开的酒吧,不管你的英语如何,都能与店主聊上几句,在这里,我也发现了自己喜欢的图书,为后续有目的的去寻找和购买,埋下了伏笔。

京都,让人意犹未尽,她是古代日本的写照,随处可见的寺庙、神社和庭院,让她成为最富有文化气息的城市之一。

名古屋

在名古屋,我们只停留了一天,这一天走访了热田神宫、名古屋城和大须观音。名古屋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祖籍所在,对她的期望自然会很高,但当从奈良、大阪和京都一路走来,便会觉得这里有一些乏味,当然,这里也有国际大都市的一面,包括一些显赫的神社和优质的购物场所。
热田神宫是日本最神圣的神社之一,这里收藏着草雉剑,是神道三神器之一,传说是由天照大神传给日本皇室的,让人感到遗憾的是,热田神宫并没有开放陈列草薙剑。在神社的宝藏馆,收藏着德川时代的各类文物,值得一看。

一路走来,也见了几座天守阁,每一座都有特别之处,名古屋城的天守阁也不例外,屋顶上可以看到镀金的𩾇,一种拥有虎头鲤身的动物。

大须观音,其实是很简单的一座寺庙,但据说这里储存著已知最古老的手抄本《古事记》,相信很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

箱根

其实,箱根最早并不在计划之中,因为我自己对于温泉实在没有兴趣,但来过之后,觉得不虚此行,虽然这里以温泉闻名,但她的有趣,远不止于此。在箱根停留了一天,这里可谓一块享乐之地,有以富士山为首的壮观山景。芦之湖位于箱根地区的中心,湖中矗立的箱根神社鸟居,可谓是标志性的形象。
从名古屋到箱根,在交通上,有一点周折,需要先乘坐新干线,在小田原站换乘至箱根汤本。听起来有一些麻烦,但日本的铁路交通非常方便,而且各类标识都很清楚,所以一路下来,并没有太多坎坷。犯懒,没有做更多的探究,不知道小田原,是否就是日本历史上小田原合战的所在地。
在箱根,选择一家拥有宁静温泉的舒适酒店非常重要,她能让你洗去一路疲惫。箱根有着丰富的交通工具:公交、山间小火车、游船、缆车。计划游览芦之湖和箱根神社,顺道把这些交通工具体验个遍,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在箱根的这一天,遭遇了大风,这就导致芦之湖上的游船和缆车全部停运。箱根的山间火车,趣味十足,这条“之”字形铁路的魅力,大概就是沿途那险峻的陡坡吧。

镰仓

在镰仓,停留了两天。住宿上,我们并没有住在镰仓,由于预定的时间比较晚,镰仓没有合适的酒店,所以我们住在了大船,通过铁路交通,往返这两座城镇。
镰仓的第一天,游览了鹤岗八幡宫和建长寺。
镰仓有着悠闲而纯朴的氛围,建长寺的杜松林,据说是建长寺的兴建者在大约七百年前从中国带回来的种子生长而成的。

鹤冈八幡宫供奉的是战神八幡神,这里的庭院充满了历史象征,据说被小桥一分为二的源平池,象征著源氏和平氏两个家族的分裂。在池塘附近坐落着镰仓国宝馆,馆内展示的佛像,相当令人惊叹,如果你打算参观这里,就一定要计划好行程时间。

镰仓的第二天,拜访了高德院、长谷寺、镰仓高校前站和江之岛。
镰仓曾是日本封建时代的首都,其鼎盛时期恰好伴随着佛教在日本的传播,这一传奇时期在这里留下了很多壮观的寺庙,雪中拜访了长谷寺和高德院,长谷寺有很萌的地藏菩萨和各种精美的佛造像,高德院的大佛是镰仓的地标之一。

不能免俗,还是打卡了江之岛和镰仓高校,不得不说,镰仓高校前站,称得上是日本最美车站之一,在这里打卡的年轻女孩儿们,都换上了日本高中生的制服,在凛冽的寒风中和她合影。风雪交加虽然让道路变得泥泞溼滑,但却给江之岛之行带来了更多的情趣。

东京

东京不像是个紧凑的整体,反而更像是座城市群,这里也是我们在日本的最后一站。
东京的第一天,行程是皇居、明治神宫、代代木公园、涩谷和新宿。
皇居,作为日本天皇的居所,并不对外开放,只能隔着护城河眺望皇居外苑的西南角和两座桥梁,据说可以通过预约宫内厅组织的免费团队游参观小部分庭院。明治神宫和代代木公园,更适合休闲漫步,当然,这里也是拍摄婚纱照的极佳地点。

涩谷,聚集著绚丽的霓虹灯和巨型电视屏,展现了京都高度现代化的一面。当涩谷十字路口的人行绿灯亮起时,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流穿插而有序的通行场面,让你禁不住多体验几次过马路的乐趣。在十字路口的一角,有著名的忠犬八公像,这条秋田犬每天都会到涩谷来接自己的主人下班,主人去世后,八公仍然坚持到车站等候主人,直到十年后它离世。这则传奇故事,还被拍成了电影,每看心里都会想,永远都不能忘记所爱的人。
晚饭后,在新宿附近闲逛,这里繁华异常,歌舞伎町也在这里,在纵横的街道中,有适合各类人群的用品和服务。

东京的第二天,行程是浅草寺、上野公园、东京国立博物馆和银座。
浅草寺人满为患,堪比年初一的雍和宫,在浅草寺主殿,如果你是信徒,还可以到内殿参拜。

相信我这个岁数的国人,第一次了解上野公园,大都来自鲁迅的《藤野先生》。上野公园最著名的,是春季樱花盛开的美景,这里也是东京博物馆最集中的地方。到上野公园,我主要是为了寻访西乡隆盛的雕塑,他是我最喜欢的明治维新三杰之一。
如果在东京只打算参观一家博物馆,那就到东京国立博物馆吧,她拥有丰富的艺术品收藏,又适逢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在这里临展,但有一点遗憾,时间不够充裕,个别常设展没有参观,希望来日方长。

银座霓虹闪烁的街景,看起来像是好莱坞大片的布景,这里的百货商店,一家挨着一家,很多店员都会说中文,有些商店也有中国籍的导购,非常方便。
东京的最后一天,上午到秋叶原,下午从羽田机场回国。
秋叶原被誉为宅男的天堂,之前可能对天堂这个词有误解,到了秋叶原,才明白什么是天堂,这里各类电器、游戏机、模型等等应有尽有,看的自己都想加入宅男的行列。

后记

日本,是一个古老传统与现代生活彼此交通的国度,不论是传统文化,精致美食,还是每一座富有活力的城市,都吸引著来这里的每一位游客,希望,来日方长!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