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台返乡

离台前,教官着急各校小队长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详细交代了离校相关事宜。炎炎仲夏夜,学校很体贴,作为纪念和奖励,为我们准备了一杯冰镇绿茶。绿茶冰爽可口,外包装上印着当下风靡的都教授和千颂伊,随会议进展,杯壁上渐渐挂满了水汽凝结而成的涔涔水珠,然而坐在会议室的我却有点心不在焉,只希望尽快散会。为什么呢?四个月没有火锅和串串解馋,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四川辣妹子已经蠢蠢欲动了;四个月没有亲朋与好友见面,我这个女汉纸外表的软妹纸已经望穿秋水了。
散会后的日子只剩下倒数。同义大的任课老师、同学一一惜别,有欢笑有泪水;细细逛完校园,拍照留念;前往商店提取早早预定好的特色伴手礼,采购纪念品;按部就班办理完一项又一项离校手续……就这样,翘首以盼的离台的日子到了。大家都很兴奋,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穿过欧式风格的长廊,欢呼雀跃上了大巴。突然间,明媚的天空落下小雨,我不禁45度角仰望天空,内心独白:是对我们依依不舍吗?窗外飞驰过一辆又一辆悬挂“台湾省xxxx”车牌的汽车,轰鸣过一台又一台戴着五彩斑斓头盔的机车,闪现过一个又一个花花绿绿繁体字样的广告招牌——“xx珍珠奶茶”、“xx槟榔”、“xx鸳鸯锅”、“xx元吃到饱”、“xx议员恭祝身体健康”……以及各式古建筑的身影,龙虎塔、代天宫……
下车了,雨停了。711买了便当和甜点充饥,前往银行柜台兑换了盈余的台币,候机室坐了半小时后,启程。飞机呼啸著拔地而起,机舱外的景象从密密麻麻的建筑物、车水马龙的公路,渐渐变成船来船往的港湾,最后变成一抹蓝色的海洋隐藏在白茫茫一片大气中,“台湾”就这样突然从我眼里消失,正如来时这样突然从我眼中出现。

抵达广州已是深夜,匆忙盥洗,倒头大睡。隔日破晓,衔接中断的旅程。迷迷糊糊睁开眼时,舷窗外已是阴霾的天空。在闸口和小伙伴们分别,迫不及待拖着行李拦了的士。下了高速,沿途热带风情浓郁玉树临风的凤凰树,已被亚热带当家植被——小家碧玉的榕树取代;二十四小时前沿街随处可见小清新色调的“711”和“全家”超商,统统变成红透半条街的“红旗”和“互惠”超市;疾驰而过的机车已然成为电瓶(马)车(儿),车牌上的“台湾省”也已变为“川A”;“红灯停绿灯行”的湾仔台妹,摇身一变“红灯行绿灯行”的大陆居民;满大街讲电话时温柔的台湾腔和叽里呱啦的闽南语,成功被椒香四溢的四川话取代;一辆接一辆“罐头装”的公交车疾驰而过;萌萌哒的“熊猫”身影随处可见;食肆的招牌大多被“xx火锅”、“xx串串香”、“xx冷锅鱼”、“xx肥肠粉”、“xx兔头”、“冰粉凉糕”占领;院坝坝里,花枝招展的大妈伴着震耳欲聋的马路神曲手舞足蹈,神采奕奕……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到“家”了——四川欢迎你!接下来,马不停蹄与久别重逢的师长、朋友聚餐,兴高采烈分享著台湾的美食美景和逸闻趣事,谈笑风生间甚至喜极而泣。

(二)宝岛点滴

如今返乡已一月有余,激动的心情业已平复。夜深人静之时,每每忆起赴台学习这段经历,宛如梦一场。
台湾一直是我心中向往之地,不知是中学时代受台湾偶像剧“腐蚀”过深,还是对台湾综艺节目欲罢不能,亦或“吃货”本能使我对台湾美食趋之若鹜……然而,出境交换学习的想法并不是源于我对境外生活的向往,而是源于我对专业的不懈追求。我对所学专业抱有强烈的兴趣,我向往著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掌握其内涵,体会她的魅力。导师一直以来也给予我莫大的鼓励与悉心的指导,支援我出去“看一下世界”,希望我在交换学习中拓展视野、有所收获。
在学校“学生出境交换学习计划”的支援下,我申报了“义守大学交换学习”专案,经过激烈的竞争和选拔,我顺利通过稽核,成为此次全校唯一正式入选该专案的研究生。台湾义守大学,是一所创新知识、服务社会、永续发展的国际化综合大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优秀的教学环境,其独特的校园氛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义大的课堂氛围相较于大陆更为自由活跃,更注重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度。

1. 学术研讨

赴台一学期,我在义守大学的研究生指导老师廖本瑞教授和熊贤关副教授给我许多帮助和建议。开学第一周,他们便推荐我参加三月份即将在高雄市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3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高雄第一科技大学举办的“第十八届口笔译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群英荟萃,着实让我开了眼界——大会不仅有余光中教授坐镇,还邀请到年轻一代知名口笔译专家学者做了最新研究报告,所见所闻让我受益匪浅。
余光中先生虽已至耄耋之年,依然精神矍铄,谈吐幽默,和蔼可亲。当听说我来自母校时,这位86岁老人眼里放出异样的光彩,他像小孩子一样顽皮地拉着老伴儿的胳膊,愉快地惊呼:“她来自四川!”然后又转过头冲我一笑,“你知道吗,我2006年的时候在你们学校举行过演讲!”我激动极了,但也很惋惜,“可惜我2008年才入学啊!”话音刚落,我却想“可是我们今天见面了啊!看来一切都不晚呵!”谈及倾注毕生的翻译事业,余老坦言“翻译家其实是没有作品的作家,不写论文的学者”——这不正是余老一生的真实写照吗!余老特别强调“译什么文类要像什么文类,译诗像诗,译戏剧就要像台词,……所以翻译家到最后其实是成了‘文体家’,成了诗人、戏剧家、小说家……”此外,余老承认“翻译者还面临一个难题——有时我们不得不牺牲文雅,来成全沟通”,正如其书名所言“Translation Knows No Perfection”(译无全功)。

本次研讨会还邀请到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朱纯深教授。朱教授是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曾经执教于福建师范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长期从事与翻译有关的教学研究工作。曾记得在研一的翻译课上,我们还赏析过朱教授英译的《荷塘月色》选段,看到他本人时我又惊又喜。在讨论“从理论到翻译之实践与教学:解释力之体现及应用”时,朱教授谈到“语言不可译,文字可译……译文不可求相同,只可求相似……”接着,朱教授提出了几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文字不可译,文化可译——文化当道的今天,我们怎么面对翻译的文化差异?”针对这些问题,他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朱教授还介绍了一套由香港城市大学独创研发的从双语语言文字现象和翻译方法中提取建立的【标注词(tag words)体系】,以及由此建立的一个线上翻译与双语写作教学/自学平台模式——这一线上操作体系让作为翻译专业学生的我雀跃了好一阵,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母校也会为学生们提供这样先进的教学系统!

2. 宝岛环游

既然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宝岛,怎能轻易放过体验当地美食美景的绝佳机会呢?
这学期与我同行的还有九位母校的小伙伴,繁忙的学习之余,我们会分工协作,蒐罗台湾各地旅游情报,制定旅行计划,每逢周末我们便开启“疯游”模式。我们从南边启程,一路向北,周游宝岛。
(1) 垦丁——这座久负盛名的海边小城,以“文艺小清新”范儿独领风骚!那里除了碧波万顷、阳光灿烂,还有大名鼎鼎的“国家森林公园”。我永远忘不了骑着机车四处驰骋的兴奋与刺激!

(2)台南——台湾最早开发的台南市是全岛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文化重镇,台湾小吃与历史古蹟搭配的主题旅游已成该市重要的观光资源。台南市的著名小吃除了种类众多物美价廉以外,通常不会集中于夜市,而是在具有历史发展渊源的庙口庙埕。我们在这里品尝到了最沁人心脾的安平豆花,口感绵密,回味无穷!此外蝨目鱼最为著名。

(3)台中——位居台湾地理与交通枢纽,既是西部走廊南来北往的转运站,亦是各地美食的大熔炉,地融全台小吃于一炉,集各式美味光环于一身,大名鼎鼎的逢甲夜市便扎根于此!我们还在公交车上偶遇了逢甲大学的大陆交换生,倍感亲切。

(4)台北——阳明山上风很大海芋很美,淡江中学有不能说的祕密,文化阿给眼镜老板风扯扯,101大楼世界排名第三高,37秒上89楼腰不酸腿不痛,故宫博物院的翡翠白菜丁点大,不如四川博物院逛起悠哉哉!西门町逛峨眉街和成都路,倍感亲切,然最美不过春熙路!

(5)台东——“台湾后花园”。老台东米台木的酸辣可以与老四川的酸辣粉媲美,太鲁阁的险峻令人生畏,清水断崖的海是我见过最纯粹的蓝,蓝的让人窒息!

(6)高雄——台湾人口密度最高与重工业最发达的都市,拥有台湾最大的国际港。

A. 爱河赏花灯——元宵节和情人节“双节临门”,爱河被各种彩灯装扮一新,灯火通明宛如白昼,人声鼎沸,烟火璀璨,好不热闹!
B. 旗津岛骑行,西子湾夕照——绵绵的海滩,温驯的海浪,空气中弥漫着海水咸咸甜甜的滋味,让我们这些从小生长在盆地的孩子玩耍得不亦乐乎。最美不过夕阳红,最美不过西子湾!

C. 屏东三地门文化中心——体验原住民文化。三地门乡拥有得天独厚的美景,青山峦叠、溪水幽幽,更有丰富的排湾及鲁凯族特殊文化资产,特别是“排湾三宝“——陶壶、琉璃珠、和青铜刀。我们有幸体验了琉璃珠的制作过程,实在是不可思议!

D. 驳二艺术特区——台湾的艺文展览也让人眼花缭乱,高雄市首推“驳二艺术特区”,每周都有缤纷的活动。“2014•青春设计节”巡回展演更是重磅来袭,台湾各大高校毕业生们的创新设计百花齐放,仿佛饕餮盛宴,不仅饱足了眼福,也冲击了思维——台湾学生或艺术家总是能敏锐捕捉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独特的视角结合自己的能力创作出令人震撼的作品,对此我一直深感敬佩!

E. 寿山——登高望远。这是台湾最高的珊瑚礁层山,林木蓊郁,花草繁盛,自然资源丰富,宛如“高雄市心肺”,炎炎烈日也丝毫未减我们攀登的乐趣!沿途不仅游览了万寿山公园、动物园、忠烈祠等胜地,我们还偶遇了珍贵的野生台湾猕猴,实乃旅途之“奇蹟”!站在山顶俯瞰高雄市全貌的一刹那,不禁感叹:美!

F. 八五大楼——这座人文地标除了载誉“南台湾最高的摩天大楼”,还拥有特殊的贯穿设计,外型宛若一个“高”字,令人称奇!与白天高雄的匆匆忙碌不同,夜的高雄更多一分妩媚与闲适。万家灯火,车水马龙,无论是温馨的住宅还是人声鼎沸的夜市,人们都在享受一日辛劳后的轻松愉悦。“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卞老这句莫名冒了出来,恰如其分。

G. 体验完“高”,再说说“雄”。端午佳节,虽没有雄黄酒,却有传统美食——粽子。不同于四川的咸香,台湾粽子味道偏甜,馅料更为丰富——花生米、香菇片、猪肉块、咸蛋黄统统囊入其中,临上桌前还不忘在表面裹一层绵密的花生粉,这是便是台湾南部传统的古早粽!此外,还有海鲜粽、菜粽、黑糖粽……品种琳琅满目。
总之,台湾的美景游不完,台湾的美女看不够;台湾的夜市逛不停,台湾的美食吃不尽!
一路走来,我们十个小伙伴彼此照顾、相互配合,生活十分融洽。我们一起学习,一起体验台湾文化,一起欣赏美景,一起品尝美食……我们常常开玩笑说“集齐十个小伙伴便能召唤神龙”!多姿多彩的集体活动让我们的友谊与日俱增,虽然身处异乡却感受到家的温暖!

3. 文明礼仪雅

心灵美,是台湾另一道风景。台湾人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秉承了下来:
(1) 遵纪守法——从没看到有人闯红灯,也没遇到过小偷。
(2) 环保意识强——垃圾分类十分严苛,公共场所都十分清洁。
(3) 公共道德意识高——为避免食物的气味在封闭的环境中影响到周围的人或者弄脏车厢,捷运(地铁)上不许喝水或吃东西,否则会被重罚;但如果因为医疗需要,可以服用药品。
(5) 崇尚文明礼让——上下电梯都靠右行,以方便赶时间的行人从左边快速通过;司机不按喇叭,哪怕行人挡路。
(4) 公共福利优厚——在台旅游门票价格低廉,许多景点甚至免票,比如太鲁阁、阿里山、日月潭、垦丁、九份……此外,有些县市的公交车也是免费的,有些是分时段、线路免费。
(6) 终怀感恩之心——在台湾总能听到“谢谢”,也总要说“谢谢”!
(7) 文化多元包容——公共交通会使用四种语言报站,依次是国语、闽南语、粤语和英语。

(三)写在结尾

简而言之,这次赴台交换学习是我生命中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除了品尝美食、欣赏美景,我收获了宝贵的学习经验和珍贵的友谊,感谢缘分让我们相聚在一起,不虚此生!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