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包括澳门半岛本岛,氹仔岛和路环岛两个离岛,各有各的风貌,分别是被岁月雕刻过的历史老城区,奢华现代的酒店娱乐会所及购物广场所在地,远离喧嚣又清新自然的临海小岛。

【1】
机场由填海造陆建成的,在氹仔岛附近。

香港往返澳门的快船一个小时左右,澳门半岛和氹仔岛各有一个轮渡码头,香港有上环和九龙两个轮渡码头,可以交叉到达。

香港去澳门的船票可以网上预订,如果从上环码头往澳门,当天去上环信德中心3楼,凭港澳通行证取票,在同一楼层直接进关口检票上船,妥妥的方便,一个小时后摇摇晃晃踏上了澳门的土地。

拱北口岸就是关闸,连线珠海和澳门半岛北端,步行过关,方便但是人从众,有免费大巴往返澳门市区。

横琴口岸通过莲花大桥与澳门的莲花口岸相连,需要乘车前往……这是我百度的!!!

【2】
澳门很小,面积只有香港的四十分之一,共同点都是吃住行花钱,不提供地方充电,港币是通用货币,港币汇率对比葡币按1:1。

在澳门,除了公交就只能打车,准备好零钱就行,公交车不去离岛6MOP一人一次,不分段计价。

大澳门的各大酒店为吸引游客,安排了免费的穿梭巴士(也就是发财车),简直实力便民,三个地方可以上下车:拱北口岸、港澳码头、酒店大门口,往返的起点或终点之一都是酒店大门。

即使没有入住豪华酒店或者赌场观光,也不必担心工作人员过问行程安排。

【3】
与香港不同的是,如果多次往返,晚上可以住珠海,关闸到澳门市中心不远,内地食宿要便宜很多,氹仔岛的酒店自然是集最是豪华和舒适一体,但我更喜欢住澳门半岛。

【澳门最佳西方新新酒店】是我在艺龙上预订的,价效比超高,房间很宽敞,酒店本身位置也很棒,走到议事亭前地十分钟左右。

酒店没有赌场更安静,经济型的配置显然不会有接驳车往返接送,但是可以薅隔壁酒店的羊毛,一条街好几个路口之外的澳门十六浦索菲特酒店,总的来说,走过来十五分钟。

酒店提供的手绘小地图很可爱。

【4】
传统早餐如豆浆油条包子馒头好像都没有,除了酒店提供早餐外,澳门也有茶餐厅,如香港,早茶时段会有优惠套餐,一般是主食、面包配奶茶。

我要了一份套餐,吃着吃着发现碗里有只虫子,老板掰著看了老半天,轻描淡写的说是不小心飞进去的,于是换一碗,感觉不到歉疚。

一个老旧的小门面,出品没什么讲究,像是自己在家捣腾出来的,猪扒包很好吃,但整体服务意识和人情味差强人意,这可能是港澳地区餐厅的通病,这是【胜利茶餐厅】,大众点评热搜推荐。

氹仔岛

在氹仔岛,霓虹灯照亮城市夜空,每家酒店标配富丽堂皇的软装:水晶吊灯、大理石背景墙、欧式贵族壁画、印花地毯,还有赌场、泳池、餐厅、购物等等一应俱全。

到达港澳码头已是下午六点,过了安检,穿过地下通道就看到了巴士停车坪,原本的计划是顺大巴去官也街吃饭,看小巴黎夜景,看人造威尼斯。

结果,刚上车车窗上开始飘雨点,不一会儿大雨倾盆,直到窗外视线完全变模糊。

港澳码头附近的渔人码头,古罗马建筑风格,假装在中世纪的欧洲。

-威尼斯人-

威尼斯人最值得看的还是情景式的购物中心,蓝天白云、花园式建筑、路灯、石板路、拱桥、贡多拉船和船伕,就像走在异国街头。

酒店一楼的中间是赌场,出示港澳通行证才让进去。二楼有个美食广场,挂著老澳门招牌的特色美食,贵还不好吃。三楼以上就是情景式购物中心,首层是商铺,购物环境精致,但品牌很多也没有严格按品类分类,逛起来毫无目的性,也有些费时。

现在的室外大雨倾盆,这儿依旧云淡风轻,被我定义成大型人造景观的威尼斯人,正常安排可能需要至少半天的时间,我花了两个小时不到。

澳门半岛

澳门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葡萄牙人把欧风从遥远的欧洲带到这里,成片西式建筑和教堂,经过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形成今天澳门的地标,2005年7月15日澳门半岛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清晨的澳门安静极了,没有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相比香港的热情繁华,澳门尽可能的保留了古老的城市格局和原始建筑风貌,还原岁月流过的样子,低调内敛中带了一点沧桑感。

澳门是赌城,也是购物天堂,可能钱和时间都不够,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待在澳门半岛,每一处建筑前都有关于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的介绍,现在开始关闭手机地图,跟着指路牌寻找目的地。

-议事亭前地-

议事亭前地是澳门最具标志性的地方,是澳门的心脏地带,其实是民政总署大楼前的广场,而民政总署作为政府办公的地方是对外开放的。

广场上圆形喷水池的中央,是葡萄牙航海远征的天球仪,暗示著时代大背景下的国家文化和信仰。

以喷水池为起点的这条小街,在小方块状碎石子铺成的道路两侧,欧风建筑尽显葡式风情,尽头左侧就是玫瑰堂。

古往今来,这里都是繁华的商业区,满城的彩色房子使原本年代感厚重的城市变得活泼起来。

-玫瑰堂-

议事亭前地的碎石子路走到尽头,目光被一座外观色彩清新明媚的建筑所吸引,明黄色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取名玫瑰堂,教堂里的安静与闹市的氛围相得益彰。

澳门的教堂很多,每座教堂都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独特的宗教性装饰和收藏,10:00am-18:00pm 教堂内部对外开放,参观前先做下功课比较好。

-大三巴手信一条街-

在香港可能买不好的手信,但在澳门,多的是各式各样包装好的小点心和肉脯,试吃到麻木。

从玫瑰堂通往大三巴的小街两侧,卖澳门特产的商店早早开门营业,想象不到岁月静好的清晨和人声鼎沸的中午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样子。

顺着楼间距的缝隙,隐约能看到气势雄浑的大三巴牌坊在阶梯尽头赫然屹立。

-大三巴牌坊-

天主教圣保禄教堂的遗址,先后三次被大火焚毁,现在只留下了正面前壁,看着像中国传统的牌坊,浴火重生让巍峨壮观的大三巴染上不同的光晕,也让全世界人瞩目。

从牌坊正门走进去,牌坊外墙不能触控,专门有人监督,内侧广场保留着巨石坍塌的原貌,墙上有介绍教堂的历史,地下一层是天主教艺术博物馆,收藏以宗教生活为主题的油画和雕塑。

-大炮台-

为了保护圣保禄教堂教士和军事防御,把炮台建在了大三巴左侧的小山上,沿着青石板台阶走上去,斑驳的城墙壁同大炮一起,成了澳门的文物古蹟和历史见证。

这里是当年的军事禁区,如今是居民的生活休闲区,树荫不多,遮不住阳光下的石凳子,那天刚好风很轻。

平台上有座博物馆,需要门票,如果想省力气,其实有电梯可以往返。

炮台上视野很开阔,360度将半岛尽收眼底,能俯瞰大三巴的坚守,也能远眺澳门塔的繁荣,澳门半岛很少有高楼,完全是一片老城风貌。

-恋爱巷-

光凭少女感满满的小巷名字,都值得专门从大三巴右侧的小路下来一探究竟,巷子很短,但是寓意浪漫美好。

一侧是粉色墙体搭配翠绿色门窗,形成色彩冲击,配色明亮欢快,呈现清新浪漫的视觉效果,而另一侧鹅黄色的墙面以褐色门窗突出立体感,整体更加柔和,尽显古典之美。

-主教座堂-

澳门少见的外墙没有艳丽色彩的天主教教堂,相比玫瑰堂,它显得更加肃穆和古典,天主教弥撒等大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在教堂前的广场上面对喷水池坐着发呆,脑子里忽然闪过“我就站在布拉格黄昏的广场,在许愿池投下了希望,那群白鸽背对着夕阳~~~”。

-疯堂斜巷-

在大三巴方圆几公里走走停停后,我想去东望洋山登高望远,意外路过一个十字路口,瞅见了一条欧风小巷,被色彩斑斓的房子所吸引,后来才知道这是“疯堂斜巷”。

昔日澳门为收留流离失所的麻风病人,建立了麻风病院,但病源具有传染性质,需要封闭管理,为了让病人心灵有寄托,于是在旁边建了一间小教堂,取名“望德堂”,供麻风病人做祈祷。

小巷的名字为纪念这段故事,也为了纪念澳门是座温暖有爱的城市。

-东望洋炮台及灯塔-

东望洋炮台及灯塔和缆车是在相反的两个方向,乘坐公交车到半山腰,再从东望洋斜路步行上去,或从二龙喉公园乘缆车,穿过山顶的健身步道,目的地都是炮台和灯塔。

灯塔原本就是我最想来的地方,它为小船指引回家的方向,给夜航的人温暖和希望。

山上古老的炮台、灯塔和圣母雪地殿教堂,上百年来惺惺相惜,在半岛之巅,静看时光流转里澳门的繁华与沧桑。

东望洋山就是松山,一座海拔九十多米的小山,是澳门半岛地势最高的地方,半岛几乎没有高楼,俯瞰这座城市,前有大炮台,后有松山,视线之内都有澳门塔和葡京。

来灯塔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松山缆车。

据说世界上最短最便宜的缆车,单程2MOP,往返3MOP,连线山顶和二龙喉公园,几分钟的车程早已不只是游览工具,变成了日常的交通工具。

松山山顶两侧是郁郁葱葱的树,视野和空气都很好,缆车的位置相对于灯塔有一点隐蔽,加上澳门的网络不好,找地方都是连问带猜。

二龙喉公园入口处的小石狮子在吐水,有中国古典园林的味道。

-福隆新街-

原以为去福隆新街只是感受普通的商业老街,做功课才知道这里的上段曾经是青楼茶馆,下段是烟室酒家,走进这条老街就如同走进一段岁月里,清醒又深刻。

街道被翻新后,两侧小两层楼高的房子保留了下来,很有民国特色和深深的年代感。

斑驳的墙体表层部分已经脱落,雨水风沙冲刷过的痕迹清晰可见,木质门窗被刷成了大红色,更能体现老街的沧桑旧貌了。

曾无限风光的新华大旅店隐匿其中,招牌还保留着复古的韵味,隔着时光好像能看到当年花街柳巷的光景,纸醉金迷的生活让人流连,也让这里一度繁盛,但最后都烟消云散。

-岗顶剧院-

岗顶前地是一块休息空地,有两座教堂和一座图书馆,岗顶剧院是中国第一座西式剧院,是昔日澳门葡人主要的社交活动场所,薄荷绿的外墙清新浪漫,嵌在一片黄白相间的房子中,更加别致和突出。

剧院推门入内,一阵欧式古老的气息迎面而来。

内堂是高而空旷的剧院大厅,水晶吊灯庄重典雅,安静极了,好像听得见屋里的回声,顺着楼梯走上去,地板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内侧看台前的座位呈月牙形分布,红丝绒布透著古典气息。

当天舞台上正在排演话剧,像在说著当时贵族青年生活的悲喜和无奈,无限遐想。

岗顶剧院附近的黄色建筑是何东图书馆,澳门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前身是富商的住宅。

在花园式建筑的院子里,在充满阳光的午后,捧一本书,点一杯咖啡,澳门处处都是往日贵族生活的影子。

-澳门政府总部-

澳门政府总部的外墙被刷成粉色和白色,离岗顶剧院不远,每年有固定的开放日,一般是十月,澳门的政府机构几乎都欢迎参观和深入了解,看到国旗有一种神圣感。

从澳门政府总部我又不小心走到了葡京酒店,远眺时它浑身金光闪闪,造型奇怪得像朵金莲花,走近正门却是一个彩色大洋葱头,作为澳门最老牌的酒店和娱乐场所,人气依旧旺,为了紧跟时代节奏,旁边又建了个新葡京。

———
澳门真的很小,如果爱徒步,如果体力好,如果正好对西方建筑有迷之热情,对于澳门的过往想一探究竟,这座适合过周末的城市也同样吸引你,大部分景点都通过一步一脚印衔接起来。

但愿在这座小而温暖有爱的城市里,每一份时光都被温柔以待。

The End。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