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


1.宿务机场汇率不佳,建议前往SM(super market)兑换。SM晚上十点关门,但兑换点可能更早(下午6点)。如果使用ATM取款,可能每笔要收取200-250比索不等的固定手续费,且很可能不支援银联卡。而当地银行可能开门较晚,周末时候据说早上10点才开门。

2.从宿务前往墨宝,可以乘坐当地汽车南站公共大巴,据说每小时一班,140比索/人,上车买票,车程3.5小时,路况正常。如果包车大概一车2000比索,车程2.5小时。

3.菲律宾很多消费都以现金结算,除非消费金额较高。只能用现金交易的地方主要包括:711便利店、交通(吉普尼、tutu车、的士、公共大巴)、景点餐厅、民宿类客栈;可能可以用信用卡交易的地方是景点酒店,建议提前和酒店确认。此外潜店如果需要刷卡,价格会更高;可以刷卡的地方主要包括市中心SM店铺。

4.关于录影:喜欢便携+摄像的,建议使用gopro。对画质画素有追求的,建议使用水下微单,例如奥林巴斯TG5。在飞猪上有提供出租的店家。

5.邦劳岛陆地一日游,建议到达后在当地报团,价效比更高。由于菲律宾公共交通及其不发达,自由行可能耗费更高。

6.宿务出租车分为黄白两种,前者价格更高。

7.从宿务到薄荷岛,可以提前登陆ocean jet官网查询航班时间。码头里面有外币兑换口。航行时间2个小时,船票500比索,还需要另外在入口时购买税票。如果有行李,必须托运。

这是菲律宾第二大城市?

墨宝(Moalboal)是位于宿务市附近的一个小渔村,因为沙丁鱼风暴景点而知名。从宿务机场打的士,不堵车的话30-40分钟到宿务汽车南站,就有公共大巴前往。出发之前查询大巴时刻表,好不容易在预定的潜店官网上看到了简单的一句话介绍“每小时一班”——看来车次不少。

飞机因为香港的大雨晚点了一个半小时,宿务机场位于宿务市区东部的一个小岛上,两者之间仅一座双车道中型桥连线,和大阪机场非常相似——将机场建在城市边缘的离岛上,这似乎成了很多城市的选择。宿务机场没有机场大巴,只能搭乘出租车。据说宿务出租车分为黄白两种,前者价格更高。从机场出来,看到白色出租车蜿蜒的队伍,我们果断选择了黄色出租车。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大概350比索左右,折合人民币35块左右——看来菲律宾交通花费并不便宜。
虽说宿务是菲律宾仅次于首都马尼拉的第二大城市,但从机场一路开到市中心的市容来看,多少还是有些令人意外。从机场刚驶出的路段正在维修扩建,一路搅拌车擦身而过不断,飞尘满天。驶入市区,大多也是3-4层平房居多。虽说是晚上九点的光景,但整个城市像是酒后酩酊不醒的模样,灯光昏暗不明。马路上轰鸣不止的摩托机车,倒像是城市此起彼伏在打鼾。
前方突然一片强光豁然开朗,原来是在举办一场沙滩排球比赛。大人们踮起脚尖聚拢在一起,脚边是尖叫着撒丫子绕圈跑的孩子们。整个城市并没有清晰规划的感觉,四处是随性而起的生活角落,没有刻意的痕迹。

当晚在汽车南站附近的酒店落脚,名为Cebu Hotel Plus(宿务普鲁斯酒店)。整个酒店简洁干净,很是喜欢。一个房间人民币220元左右,也很划算。酒店可以刷卡消费,但当天似乎讯号故障,前台妹子憋红了脸也没刷卡成功,最终只能以现金结算。

第二天早上起来,不知是否是周末的原因,银行十点才开门营业,因为当天中午就要赶到墨宝,所以只能打消了换钱的念头。酒店步行十分钟的距离内,找到了一家711超市,解决了早餐问题。是不是全世界的711都有叉烧包卖呢?而且味道都差不多一样好吃。

宿务汽车南站的规模和中国四线城市的差不多,我们迷茫地穿行在大巴之间询问前往墨宝的车次,工作人员听了好几遍才明白我们要去Moalboal。毕竟是有6个音调发音的地名,感觉自己从始至终没有读准过,也更不明白菲律宾人民偶尔变调的英语是否发音准确。好在绝大多数的交流,都在当时当刻的情景下,在彼此灵魂的心领神会下,在双方丰富的肢体语言交流下,顺利解决。乀(ˉεˉ乀)

赶上一辆前往墨宝的大巴,好在不是传说中的自然风大巴车,有空调。这里的大巴也是上车买票,不存在提前预定之说。菲律宾,至少宿务,是一个常年25-35度左右的溼热地区。从友好菲律宾人民笑得一口灿烂的大白牙,就知道这里的阳光不容小觑。公共大巴整体还算舒适,但侧边扶手已经残破断裂,更不要说寻不著踪迹的安全带了,一切佛系随缘吧。好在宿务市区也好,市区周边的小镇也罢,都不负众望为乘客安全着想,断断续续堵车不断,所以大巴也在40公里/小时左右的时速快不起来。
我们就在惬意的颠簸中看着大巴里播放的席琳迪翁演唱会,不急不慢地往墨宝赶。

车上的售票员。

驶出宿务市区后的小镇。

整体来说,菲律宾人民还是比较遵守交通规则的。即使路上断断续续的拥堵,在大巴后面持续吃灰的摩托车队伍,也不会肆意超车。哪怕最后开到了通畅的山路上,也没有过度超速行驶的车辆。照片中左边花哨的小车就是菲律宾特有的公共交通之一——吉普尼。当年菲律宾人民捡来美国大兵遗弃的吉普,加长改造之后图上五颜六色的图案(据说找不到图案重复的吉普尼)。除此之外,当地人经常使用的就是和台湾类似的小型机车。

“同学,抓紧你的挂票。”

通常吉普尼的售票员喜欢把自己挂在车外拉客,同时也不占用车内座位。而吉普尼也有自己各色各样的名字,比如上图中的这辆baby angel。此外,车上也经常印有主要经过目的地的名称。

感觉坐上这辆车自己也会变得酷炫吊炸天。车身上的“deleted memory”,翻译成“遗忘的路途”怎么样?

十五分钟小镇-Moalboal墨宝

从宿务到墨宝的路还算平整顺利,从市区开出后就是中国五六线小城镇模样,然后慢慢就驶入山路,但也算是蜿蜒平稳。三个半小时的车程下,听完了一场席琳迪翁的演唱会(大巴音效还不错),看完了一部《南极大冒险》电影(是因为天气炎热所以司机选择了一部如此清凉的电影吗?),终于在迷迷糊糊中到达了墨宝镇。

大巴将我们放在墨宝镇的中心,正好有一家中小型超市,此外也有外币兑换点。美金52.22的汇率,非常的划算。换完钱之后终于觉得自己腰背也直了,于是和超市门口的tutu司机讨价还价,再赶往7公里之外的墨宝海滩。

本次旅行的最大目的就是考取OW证(open water),全称为“开放水域潜水员证书”。为什么要考证?对我来说,就是为了能够更自由地去看更远、更深的海底世界。没有OW证的休闲性水肺潜水,首先潜水地点就比较受限,其次是必须要有潜导带领(当然考证之后大多数人仍然也会选择潜导,后面再解释),而潜水的深度最多不超过12米,费用也更高昂,此外不少潜店也不允许携带相机下水,总之限制多多。
然而考完OW证就牛逼了么?那倒也不是,走的越深越远,对海洋也愈发敬畏和尊重。这是地球上70%的风景所在之处,我没有理由不深入走进它。

海洋,万物之源,我们的故乡。想起很多年前自己做的一个梦。梦见其实自己来自海底,最终的归宿是要回到海洋中。我从震惊到慢慢接受,并从来自水底的生物使者手中,郑重地接过信物,在信物上竟看到多年前自己的签名,说明其实我们早已相见过……然而故事的结局就是,我发现自己的字太丑了,羞愧地醒了过来。ଲ ଲ ଲ
虽说梦的结尾极其扫兴地偏了题,但去潜水的想法很早就扎了根。

如何选择一家潜店?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潜水也有国际机构。比较常见的是PADI组织(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of Diving instructors专业潜水运动指导委员会)而PADI的OW证就是最常见的一种证书。在PADI承认的潜水机构培训通过考试后,就可以获取这个全球通用的资格证书。

最初选择潜水机构的时候,就想选择一家严谨教学的机构。所以自然也就放弃了考证工厂——泰国淘岛。不要认为拥有一张潜水证书就代表你真正掌握了潜水技巧。考过OW证书但技能不过关的潜水员并不少见,导致这样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潜店不严谨的教学:压缩教学时间、一个教练培训过多的学生、考试放水。另外也有学员自身不重视的原因:理论课程不认真学习、不去扎实掌握实操技巧。另外,同一个地点的潜店之间的价格不会相差太多,所以建议大家将注意力放在教练的资源分配(多少个人一组?)严谨度和专业程度上来考虑。

潜水本身具有一定危险性,请不要把自己的性命当儿戏。

我最终选择了墨宝的savedra潜店,这过程中也有各种巧合。最初,本来想前往更被大众熟知的菲律宾薄荷岛,在PADI官网上选择了一家五星潜店The Philippine fun dive。选择这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有能说中文的教练。毕竟OW是基础证书,教练和学员沟通较多,而自己英语水平不过硬,所以最终选择中文教练。后来遇上了行程基本一致的驴友张策,在他的游说下最终又来到了墨宝。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墨宝相对薄荷而言没有那么高的知名度,中国人也很少,且多数中国人来墨宝就是简单地浮潜或者进行fun dive,一般逗留1-3天不等。墨宝常驻,能说普通话的教练只有一位台湾姑娘阿华,于是她便成了我们的考证教练。

阿华是一位来自台中的台湾姑娘,和我年龄相仿。虽然是天蝎座,但之前的学生觉得教学起来的她更像是处女座。不过这不就是我想要的严谨教学么?虽说潜水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危险,但其中的危险性也是不容小觑的。大量的基本知识就是在OW考证阶段学习和掌握的,算是潜水路上的奠基石。
顺便一提的就是OW课程的大概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而理论课程一共分为五章,包含了所有知识点,例如水压的介绍、装置的介绍、技能的介绍等等。实践课程又分为平静水域和开放式水域,通俗来说前者就是游泳池,后者就是你家门外的大海。而平静水域又分为5节课程,开放式水域分为4节。实践课程就是理论课程的实操。当你通过了笔试考试(50道单选题,10道计算题,70分及格)和一共9次的实践课程后,就可以获取OW证书。一般整个过程3-4天不等。如果赶时间,可以考虑先通过网络自学理论课程,这样课程时间可能可以压缩到2天半左右。

中午赶到墨宝海滩,匆匆办理了入住,就近解决完午饭,就赶到了savedra潜店。因为没有提前自学理论课程,所以下午的时间就是看前三节理论课的视讯。而在这之前,阿华已经将电子版的课本发给我们,我也读过了前三节内容。不得不说,看视讯比看书的效率更高,且更直观。一节课大概一个小时左右,三节理论课下来,已经日落西山。和阿华办理完手续之后,就开始和她闲扯。

“去过大陆吗?”

“没有,不过一直想去旅游,比较想去……”

“云南!”我和阿华几乎异口同声,她略微惊喜地朝我点点头。

“西藏、新疆也应该很适合天天看大海的你,”我又开始推销祖国的大好河山,“台湾我也去过,最喜欢的就是兰屿。”

阿华对我去过兰屿比较意外,因为兰屿的交通并不方便。“我在兰屿待过两年。”这下轮到我一脸惊讶了,阿华继续介绍:“兰屿的海质很好,能见度可以达到30米。”

对于当时的我,并不能理解能见度30米是什么概念。在后来的几次潜水中,能见度大概是10-15米左右,于是瞬间怀念起了那片碧海蓝天的岛屿。

晚上六点半下课,没什么事的我们开始闲逛起墨宝海边小镇。小镇真的不大,从这头慢悠悠走到那头,十五分钟的碎石子路就能逛完。想要去7公里之外的白沙滩景点的话,就要回到大马路上了。除了几家潜店外,其余的就是风格随性而简约的旅馆和餐厅,且潜店和餐厅很多都是外国人开的。大概是西方人来得多的原因,到处都是吃披萨、意大利面、咖哩的西餐厅。当地比较火的chill bar,据说开了有9年之久,就是一家吃披萨为主的西餐厅,老板也是外国人。老实说我一直谈不上喜欢西洋菜。

餐厅的酒瓶封面都很有意思,左边的图案是菲律宾国宝——眼镜猴。餐厅正中间挂著餐厅创始人之一的照片,似乎50多岁就去世了。他是回到了大海里吗?

可能是整个小镇唯一 一家文身店。店里坐着酷酷的老板和酷酷的客人。

本以为所有靠海的城市,海鲜都会丰富。没想到墨宝让我重新上了一课。当地人其实海鲜吃的非常简单,吃来吃去就是几种鱼,或者虾。选单上除了极其简单的鱼和虾以外,连贝类都看不到。

在墨宝住宿的客栈叫D’ Gecko Hotel,走路3分钟就到savedra。因为课程通常比较早就开始,所以特地选了离得近的客栈。然而封闭性水域的课程却是在另一个地方,好在徒步5分钟左右即到。

D’ Gecko Hotel房间宽敞,也比较干净整洁。一晚大概300人民币左右。但卫生间没有排气扇,多多少少下水道会有奇怪的味道。酒店旁边就有一家迪斯科音乐厅,每周六的时候就会响起重音土乡迪斯科之歌到午夜,好在酒店玻璃隔音效果尚可。此外,房间也配有小冰箱和保险箱。

5节平静水域训练-游泳池无限量水真好喝。

早上8点赶到了平静水域训练的露天游泳池,开始了第一天的正式训练。第一步首先是识别装置以及组装和检查装置。一套水肺潜水装置主要包括气瓶(空气来源)、BCD(充气装置,可以帮助你在海里控制浮力,上升或者下潜)、一级头(用来将气瓶里的高压气降压并传输)、二级头(用嘴呼吸的装置)、备用头(给你的buddy在紧急情况呼吸使用)、配重(人在海里通常会漂浮起来,用它帮助你下沉,通常是铅块)、面镜、蛙鞋、潜水衣等等。最重的就是气瓶,大概有12公斤左右。扛着气瓶走到10米远的游泳池,也多少感到吃力,但进入水池后由于水的浮力,便轻松起来。

面朝大海的游泳池。

由于我自己带了浮潜的面镜,所以阿华建议我可以试着用自己的。第一个学习的动作就是尝试在水面下使用二级头呼吸,没想到第一个动作就遭遇到了挑战:在水下的我感觉到呼吸有些费力,像是气喘不足后需要大口呼吸的感觉,冥冥之中感到了一丝不详的疑虑。想起出发之前,和已经考完AOW的小伙伴吹嘘自己的迷之自信。没想到第一关就如此不适应。虽然OW考试的通过率较高,但也会有不少学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自己对水下环境的不适应而放弃——通常情况下,往往来源于对水的恐慌。潜水和游泳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技能,需要掌握的方法也大相径庭,所以即使不会游泳,也能考取OW证书。但如果对水存在一定的恐慌,或者某种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心肺类疾病)、或者对空旷海底环境会产生幽闭症等,可能都表明你并不适合潜水。

难道我就要挂在第一关了吗?!!(;´༎ຶД༎ຶ`)

经过一阵心里恐慌不安斗争和数次尝试之后,才发现是因为我使用的二级头本身有点问题,导致呼吸不畅。同时浮潜用的面镜并不适合深潜,所以更换装备后,终于轻松自如地吸到了第一口气。这之后就是学习各种潜水技能,例如:

A.耳压平衡

是由于水压和耳朵空腔内气压不平衡导致的问题,采用擤鼻涕一样的方式或者咽口水来解决。

(什么你和我说你天生骨骼清奇,耳朵敏感?那就下水之前就开始频繁擤鼻涕吧!)

B.二级头找回

就是找回你用来呼吸的最重要的东西!你的命根!

(用来解决以下场景问题:慌乱之中赖以生存的呼吸器从嘴里飞出去了怎么办?( ・᷄д・᷅ ) 游在我前面瞎了狗腿的buddy一脚踢飞了我的呼吸器怎么办?( ・᷄д・᷅ ) 看到人生中第一条鲸鲨过于激动吐出来了怎么办?( ・᷄д・᷅ ) )

C.使用BCD调节浮力,在水中达到中性浮力。

就是让你在水中达到既不会上浮也不会下沉的状态。可以算是OW技能中最难掌握的一个,因为需要去感受浮力的细微变化。

( ~(˶‾᷄ꈊ‾᷅˵)~ ~(˶‾᷄ꈊ‾᷅˵)~ 像一颗海草海草海草,随波漂流~~(˶‾᷄ꈊ‾᷅˵)~ ~(˶‾᷄ꈊ‾᷅˵)~ )

D.水下各类手势的意思。


图左的妹子是在表示状态OK,不是在和你卖萌比心ღ( ´・ᴗ・` )

图右的妹子是在向你求救,不!是!在!打!招!呼!问!好!!

以上技能都愉快顺利地掌握了,没想到接下来又迎来了人生的第二道大槛——

面镜排水!

水肺潜水与常规习惯差别最大的,就是要改变使用鼻子呼吸的习惯。然而每每将水一点点放入面镜,一碰到鼻子后,我就不由自主紧张地用鼻子吸气,从而导致呛水。为了反复练习改掉这个习惯,没少浪费阿华老师游泳池里的自来水,好在也是无限量供应。


泳池练习到了下午5点半,却因为我没能顺利完成面镜排水,导致进度比预期慢了很多,5节封闭式训练,第一天仅完成了2节。扒在泳池边上身心俱疲的我,脑海里尽是出发前自己迷之自信夸下海口的模样……

比海风中狗尾巴草还无助的我……

最后,附上一张完整的OW技巧清单


何以解忧?唯有美食。可惜墨宝基本以西餐为主,不太和我的口味,好在鱼虾铁板味道都不错。另外值得推荐的就是当地各种水果shake。不过从价效比来说,还是没能超过泰国的水果shake,毕竟物价摆在那里。菲律宾的物价和当地收入相比,还是偏高的,旅游景区一顿饭人均消费40-80人民币左右,不过墨宝的菜量很是实在,特别是后来我们去的薄荷岛的反衬之下。

吸管是铝制的,大抵是为了环保回收重复利用。

夏日的墨宝日落时间大概是六点半左右,和中国没有时差。在海滩边的草蓆铺上吹着有点黏腻但分外清凉的海风,令人舒服得昏昏欲睡。

潜水证有多少种?

以下是几种潜水证分类:

◇OPEN WATER DIVER(开放水域初级潜水员)
简称OW,开放水域初级潜水员是最基本的潜水课程,受训学员可以学习到潜水技巧、与潜伴潜水时的潜水安全知识。

◇ADVANCED OPEN WATER DIVER(开放水域进阶潜水员)
简称AOW,本课程提供参加学员不同的专长潜水训练,如深潜、船潜、水中导航及夜潜等。参加学员必须具有开放水域初级潜水员或其他同等级之资格。

◇EMERGENCY FIRST ACTION(第一紧急反应)
医疗紧急训练是一个独立的紧急救援及心肺复苏术课程,此课程主要为医疗训练,没有潜水课程,所以参加人员不须具备任何潜水资格。在PADI系统中,如果学员已经通过了国际红十字会的CPR(心肺复苏)训练,可以不学习EFR。    

◇RESCUE DIVER(救援潜水员)
救援潜水员课程是学习潜水中第一次要求潜水员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另一名潜水员的课程。学员在此课程中将学习如何避免危险及意外的发生,并能随时应付水中的紧急状况。  

◇SPECIAL COURSES(潜水专长课程)
潜水专长课程属于短期的特殊专长课程,课程安排通常为1~2天,主要是2~4次的专长潜水训练。参加学员资格则因各专长潜水的难易程度而有所不同。   

◇MASTER SCUBA DIVER(名仕潜水员)
当潜水员完成了PADI的五项专长潜水课程并具有救援潜水员资格时,即可申请名仕潜水员执照。名仕潜水员是休闲潜水员的最高荣誉。

一起同行的小伙伴张策,之前已经考完OW证书,此次之行是来升A的。 所谓的升A可以理解为OW证书的高阶版。持有OW证书最深可以下潜至18米,而AOW可以达到30米。休闲潜水最深可以达到40米。晚上碰头的时候,张策兴致勃勃地和我们介绍了他的教练——戴哥。戴哥是一位大有来头的新加坡华人,45岁左右,在14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潜水。戴哥之前是陆军,现在在菲律宾经营潜店,在薄荷的邦劳岛和长滩岛,都有他的潜店。同时他也是长滩岛中国领事协助的联络员。戴哥已经是master diver了,20多年教学经验,本次来墨宝也是个人休闲之旅为主,顺带教个学生。∠( ᐛ ”∠)_

陆军。master diver。20年。这几个关键字就可以想象到戴哥彪悍的教学风格,不学扎实根本配不上戴哥学生的名号。

所以我也不能给亲爱的阿华老师丢脸。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早晨照例八点赶到泳池。八点光景的墨宝,早已被夏日阳光照得通透明亮。

路上遇到一位当地小姑娘,留给了我们一个害羞的笑容。这里不少小姑娘白天上学,放学后就帮家里到景区兜售纪念品,都是勤俭持家的好姑娘们。

这里谈谈菲律宾人相貌留给我的印象。不知为何,菲律宾人肥胖比例略高,在人群中很容易就发现一位体态丰腴的菲律宾人,配着他们爽朗的笑容。因为日晒强烈的原因,较中国人相比,肤色偏黑。通常他们也有着漂亮的大眼睛和双眼皮,高颧骨,丰唇。看到菲律宾人的时候,不知为何脑海里总会想起最近比较火的美剧《使女的故事》里面的男主角,虽然这位小哥是英国和香港混血。

早上的课程,先看完了剩下两节理论课视讯,然后又照例组装装备,穿戴,下水。温柔的阿华老师让我慢慢去适应面镜入水的感觉,加上小伙伴的鼓励安慰,我不断地让自己静下心来去慢慢感受。先扶著岸边慢慢尝试,然后一点一点地走入更深处的地游泳池。

“冷静。放轻松。”我让自己的脑海里清空到只剩下这一点点声音。我和阿华老师沉在泳池最深处,这里是3米左右深度的地方。先慢慢将面镜装满水,然后一点点地将面镜从头顶上脱出,保持一段时间后,再慢慢带回,最后进行面镜排水动作——顺利完成!!我惊喜地睁开眼,阿华老师正恭喜地给我鼓掌祝贺,此时此刻,挑战成功的轻松喜悦感,分外充实。不过我自己从心底知道,还尚未彻底克服心理障碍,唯一解决的方法只有勤加练习,去慢慢化解。

就像我和远在澳大利亚工作交换的阿尼玛戏谑的那样:“万事开头难,然后中间难,最后结尾难。”

跨过了最难的一道坎之后,剩下的课程都轻松自如起来,阿华一边教著另一位小伙伴-小石,一边扭头看兴奋绕着泳池自由自在畅游的我:“现在终于轮到你上道啦!”

小石实践技术掌握得远比我快,所以今天课程完成得特别顺利。实践练习完成后,就进行了五节平静水域的笔试考试,然后下午四点,早早下了课。

明天就是开放式水域练习,正式下海!

日落之前正好退潮,海边每个小小的水洼里面,都藏着很多指甲盖大小的透明螃蟹,和各式各样的寄居蟹。我用相机偷偷记录了小螃蟹占座失败,以及寄居蟹大快朵颐晚餐的景象。

占不到座位的小螃蟹
占不到座位的小螃蟹……实际它只有小拇指甲盖那么大。
大快朵颐的寄居蟹们。

我家门口有大海——开放式水域训练


今天是训练第三天,正式开始开放式水域第四次训练。前两天的墨宝正好遇上阴天大浪,而今天终于恢复到风平浪静的艳阳天。另外,墨宝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很少遇上恶劣天气,也基本不受台风影响。阿华告诉我,她来墨宝的2年,只有2次因为天气原因不能教学。所以墨宝是非常适合初学者的地方。

savedra潜店门口就是著名的沙丁鱼风暴景点,在当地称为house reef。菲律宾很多海边的地势都是逐渐向下的大陆架,然后兀然出现较为陡峭的大陆坡。沙丁鱼风暴就位于大陆坡和大陆架交界的地方,大概距离海边20米左右的地方,即使是浮潜也能看到。

第一次看到沙丁鱼风暴,可以用震撼来形容。但第一次入水的我,还不能熟练稳定地掌握中性浮力,忙着在细微的浮力变化中上下乱飘,根本无暇欣赏。除了BCD加气和排气能够控制浮力以外,人的肺也是最好的调节工具。所以当存在上浮趋势的时候,只要BCD气量合适,全身保持不动,大口呼气,小口吸气就能慢慢下降。虽然道理很简单,但当你在海中不能保持平衡,头下脚上的时候,总会本能地乱踢腿。阿华急着游过来,用她的大腿把我乱蹬的腿一夹,用手势告诉我:“冷静!不要乱挥手、乱踢腿!”如此反复几次后,我才慢慢掌握到了保持稳定中性浮力的感觉。
在开放式水域中,不会再学习新的技能,只是让你将平静水域练习过的技能都再重复一遍。不得不说,全面镜排水又折腾了我很久。Ծ‸Ծ 为了巩固技能,回国后我又特地在游泳池带着浮潜工具给自己补课,还尝试了自由泳的鸭式入水下潜,感觉比普通游泳多了更多乐趣。

(上图来自网络照片。)

第一次深潜结束回到岸上,阿华问我:“看到没?” 我心照不宣:“嗯,虽然没仔细欣赏沙丁鱼风暴,但满眼望去的鱼便便实在瞩目。”

比沙丁鱼风暴更震撼的,大概就是漂浮在眼前的鱼便便风暴了。∠( ᐛ ”∠)_不过一般大量鱼群出现的时候才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傍晚结束课程后,晚上的节奏便闲适起来。照例四处晃荡觅食,在海边的小酒吧里吹风、喝酒。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墨宝晴天晚上的星星也不错,但仍然比不上兰屿的烂漫无边。

不知所云的餐厅桌布。

第四天早上起了个大早,7点半开始第一次深潜,照例是复习基础技能。中间休息的时候,完成了50题笔试考试,10题计算题考试,分别是75分及格。异常自信的我居然计算题挂了……Ծ‸Ծ 好在还有B套卷重考。
笔试完进行最后一次深潜,这一次我的中性浮力有了质一般的突破,终于开始体会到在海里游刃有余的轻松感。顺带值得一提的是,墨宝的海底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并不比薄荷岛著名潜点巴里卡萨逊色。紫色的珊瑚墙、丰富的鱼种、大型海龟,还有著名的沙丁鱼风暴(和它们的便便风暴)都可以看到。

OW潜水考试——毕业!

中午结束最后一次深潜,办理了手续后,阿华通知我们正式OW考试毕业,我正式成为一名认证的潜水员啦!我开心地冲过去抱住了她。不得不说,阿华是一位负责、严谨、温柔的好教练,绝对强烈推荐!每次和她在一起下水,都可以感到100%的安稳和信任。

工作人员一边给我办理手续一边微笑着恭喜:“keep on diving!”

我开玩笑地接了她的话:“keep on spending money!”一群人听罢哈哈大笑,随即他们又用不太熟练中文笑着和我说恭喜发财。

我和阿华。

当天结业一般不能马上拿到潜水证,通常潜店会发暂用的电子版潜水证供你接下来几天fun dive出示使用。正式的潜水证大概半个月后会快递收到。

结业后,匆匆赶回宿务市中心的码头,我们要当天赶往薄荷岛。为了赶时间,同行三个人一起包了一辆车,共计2000比索,市区不堵车的情况下,比大巴车要快一个小时。2.5小时就能到达宿务码头。

墨宝再会。

宿务(Cebu)、墨宝(Moalboal)和邦劳岛的地理位置分布如上图所示。另外需要提醒的是,Cebu还有一个著名景点是专门看鲸鲨的Oslob。但每一位负责任的海洋爱好者,都不应该支援Oslob的经营行为。鲸鲨是一种很温顺的大型鱼类,可长达20米。Oslob的鲸鲨可以说是被经营者圈养在了当地,但对鲸鲨却是很不好的方式。
具体可以看看这篇文章://mp.weixin.qq.com/s/JvHTPiZgxCWFGHqPRYx0qQ

阿华也提醒过我不要去支援oslob的鲸鲨活动。大多数的当地人和经营者都会尽量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海洋环境。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墨宝没有什么丰富海鲜大餐的原因吧。闻名的长滩岛最近也被闭岛休整。深潜的时候,国外的潜店(国内潜店就……)都不允许潜水员佩戴手套——因为害怕潜水员会肆无忌惮地触控脆弱的珊瑚。有一次我被水母的触须蛰到(水母触须离开母体后,飘在海里仍然可以蜇人),两只手背都刺疼不已。即使这样潜店老板也拒绝让我带手套,潜导则安慰我地在空中动作夸张地挥着双手,假装赶走水母:“我会让水母都离你远远的!!”

珊瑚有多脆弱呢?据说在稳定的环境下,10年的时间珊瑚只能生长3-5厘米。所以每当中性浮力不稳,感觉自己就要撞到珊瑚身上的时候,我都只能赶紧给BCD充气,同时缩起全身,像霸王龙一样用小短手快速划水上升——场面十分可笑。

另外市面上大多数的防晒霜都对珊瑚有杀伤性,PADI推荐过几款对珊瑚无害的防晒霜,希望大家尽量使用这类防晒霜://mp.weixin.qq.com/s/RSt8kCZr3o9m4_4rvJY8lg

川剧变脸演员。

赶到宿务码头的时候,刚好错过了一趟船,买好下一趟船票后(公司是ocean jet,船票单程500比索),到附近的小公园晃了晃,无意中散步到了圣佩特罗堡(Fort San Pedro),该城堡与马尼拉的圣地亚哥城堡并称为菲律宾最古老的城堡,是西班牙最初抵达菲律宾时所建。二战时,曾经被用来抵御日军,美军统治的时代用作军官的营房,而现在则被改建为学校的上课教室。码头旁的SanPedro炮台就是西班牙进入宿务的首个驻点,炮台现在被改建为纪念公园。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城堡真的非常小。门票30比索。

从城堡出来,打算兑换掉身上最后的300美金,于是咨询了纪念公园里看上去年轻有为又靠谱的警察小哥。小哥很是自信友善地告诉我附近就有兑换点,还一路指引。我正沉浸在菲律宾警察的热情之中,却也慢慢感觉到剧情发展脱离了常规剧本——

等等,这个兑换口怎么是个木制小方桌加简易遮阳伞的模样?谁来和我解释一下坐在小板凳上那位肤色黝黑、五大三粗的肌肉大佬是怎么回事?我略微无助地扭头看看警察小哥,小哥递给我一个“没错放心,就是他”的信任眼神。要不是看在白天仍然阳光明媚、地处热闹公共活动区域、肌肉大佬也调动所有面部肌肉,给了我一个及其灿烂温柔的笑容的情况下,我真的非常想逃离这个气氛微妙的现场。脑海里忍不住闪现出印度警察官商勾结、腐败贪污的景象。

“呃,兑换300美金,汇率是多少?”

“51!”肌肉大佬持续保持温情脉脉的笑容,“你一个女孩子来旅游吗?”

“呃,不是,我有朋友。51略少了,我在墨宝换的52.22呢!” 砍完价我就在默默感叹,自己居然还敢和大佬讨价还价,“51.5吧!”

“成交。”大佬犹豫片刻,接受了我的报价,即刻扭头用菲律宾话和身边看上去像是小弟的人,说了一通。不知他们讨论了什么,大佬最后突然两眼一瞪,提高三倍嗓音一喝一声。小弟急忙鞋下抹油,一个箭步冲了出去。虽然听不懂菲律宾话,但结合当时的情景,似乎很像是:“快去拿钱,不然打断你狗腿!”

“接下来去哪里玩呀?”大佬川剧变脸一般又朝我微微笑。

这脸变得令人猝不及防,令我犹犹豫豫:“呃,嗯,薄荷。”

“好地方。”大佬笑眯眯,小弟又箭一般地冲了回来,手里拿着一沓比索,气还没喘匀。于是我和大佬一手交美金,一手交比索。

“这钱该不会是假的吧……”我心里默默补戏,“嗨!假钱也要换啊,一条狗腿300美金不算贵。”

和川剧变脸演员挥手告别,再违心地给警察小哥一个“谢谢你”的笑容,我快速逃离了现场。好在后来使用比索的时候没有出任何问题。或许这样的私人兑换点也不少,但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建议大家去正规场所兑换。

等到码头候船区后,才发现就有正规兑换点,52的汇率! | ू•ૅω•́)!!!

只能进行自我安慰:“0.5的汇率差买条狗腿不算贵。”

实际上,所有接触过的菲律宾人,都非常热心友善。反倒是国人经营的潜店,会听到消费者抱怨的声音。这也是为什么我尽量选择外国潜店,哪怕价格稍许偏贵(但差价不大)。国人经营的潜店好处就是可以直接进行中文沟通。淘宝一搜寻,就可以提前预定。另外,国人潜店管理也不会那么严谨。例如,邦劳岛著名潜点——巴里卡萨,每天只有200个人的名额,所以旺季时候需要提前预订。而联络外国潜点的时候,因为尚未考取潜水证,对方委婉拒绝了我们的预定。国人潜店则答应地很是爽快。

是好是坏,留给大家自己判断。

每次出门旅游,我都有寄明信片的习惯。唯独这次菲律宾之旅没有提前调研好,痛失良机。首先,除非是热门景点,一般都不会销售明信片。遇到了卖明信片的,别嫌弃它并不出彩的样子,也别抱怨封面上薄薄的一层灰。那可能是你一路上唯一一次遇到明信片的机会。我在后来的邦劳岛热闹景区遇到明信片,嫌弃之后,再去市区shopping mall的书店,都再没遇到过。直到离开菲律宾最后一天,在首都马尼拉机场才再次看到明信片的身影——而且仍然不好看。ಥ_ಥ 虽然在机场有明信片,但是没有邮票更没有邮寄点! 据说在宿务码头附近有一个邮局,可以在邮局购买邮票后寄出,但需要注意关门时间。

ocean jet的游船有两层,目测可以乘坐100人左右。写这篇游记的时候,正值泰国普吉岛发生游船事故。实际上每次乘坐需要进入船舱的轮船,我都会赶到不安。救生衣就放在座位下——但不知道ocean jet是否有定期检查救生衣是否失效破损;最近的出口就在正前方,看上去是有些沉重的舱门——水密门,目测距离大概4-5米——如果船突然倾斜,我们是不是都会被甩飞?我有机会跑到水密门口吗?果然以后还是要白天出发啊,窗外已经一片漆黑,无法掌握的感觉令人不安。
游船的水密门大多都设计成外开式。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当船下沉时,可以导致水压越大,门越紧,使舱门有严密的密封性。在船体倾覆的情况下,所有人及时转移到船舱,然后紧急关闭船舱的密封舱门,可使船舱成为一个封闭的空气浮标,并等待救援。救援人员到后,可开启船底的密封逃生门。由于船舱有密封舱门所以开启船底的外侧的逃生舱门,并不会使船舱进水或下沉。
但当船迅速下沉的时候,这样设计的水密门简直可以用恐怖形容。因为由于水压的存在,无法开启,只能被困在船舱中溺亡。所以如果轮船快速下沉,还是尽快离开船体,并且在跳海时尽量往远处跳,避免被船体下沉时形成的漩涡带走。

脑补完2个小时好莱坞灾难大片后,终于赶到了薄荷岛——塔比拉兰市的海边码头,已经是晚上七点四十。走出码头,海风照例是清凉中带着一丝粘腻。环顾整个码头,没有公共交通可以到达邦劳岛,也见不到便宜tutu车的身影。于是我们三个人打了一辆出租车,30分钟左右的车程,600比索。

八十平方公里的邦劳岛比墨宝镇要大得多,它最有名的阿罗娜海滩也非常热闹。甚至可以看到四川火锅店、酸辣粉以及淘宝和支付宝打出的广告标识。部分餐厅的选单甚至还标注了中文菜名——回想英语水平有限的我们,面对墨宝只有全英文菜名,没有图片的餐单,两眼一闭瞎点的模样。

在邦劳的住宿是palm rise resort的民宿,离阿罗娜海滩车程10分钟左右。民宿修建得比较新,地处在一片坑坑洼洼、杂草茂盛的村土地上。赶到的时候已经天黑,加上村里的土路还在修,司机和我们一度产生自我怀疑,是不是导航把我们错误带到了荒地里?好在几度折腾后终于柳暗花明看到了palm rise resort精巧的小别墅楼。虽然路况很糟糕,好在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店家都会有车免费接送至阿罗娜海滩,加上客栈餐厅价效比不错,周围也很安静(但房间里的空调却很聒噪)我们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

不是在海里就是在去海里的船上。

连续几天早起赶课,来邦劳岛的第一天终于睡了一个懒觉。中午晃到阿罗娜海滩边,咨询了五星潜店seaquest,约了下午两潜的fun dive(FD)。潜导Victor得知我们刚考完证,露出一个略微无奈的表情。下午第一个潜点是kalipayan,从阿罗娜海滩坐船10分钟不到的地方,另一个潜点是garden eel。海底的风景倒也不错,不过和墨宝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对海底生物更熟悉得话,想必会更有趣吧!阿罗娜海滩的环境保护得还算不错,离按岸边很近的海草丛上,好几只巧克力海星大大咧咧趴在上面,差点一脚误伤。

在墨宝最后一潜的游刃有余,似乎又被阿罗娜海水给稀释了一般。在kalipayan的第一潜,我又出现了中性浮力不稳的情况,一方面是由于配重太轻,另一方面是因为技术不足。上岸后victor就反问我,在哪考的证。我急忙替阿华辩护:“我的老师很好,是我水平还不够!” 好在第二潜增加配重后,终于给自己证明了一回。所以大家需要记住适合自己的配重情况(当然也会受目的地水流情况和潜水深度的影响)

选择一家负责的潜店是很重要的。据说某国内潜店,4天压缩式考完OW+AOW,直接导致学员潜水潜到吐,丧失了感受潜水的乐趣。

顺便值得一提的是,seaquest经营的餐厅味道也很不错。如果为了就近,潜店后面就有一家oasis酒店,非常方便。

邦劳岛一共有18处潜点,最出名的就是下图左下方的巴里卡萨岛。考虑到每天200个名额,我们谨慎地在淘宝上预定了国内潜点——王者潜水的一日游。实际上,如果不是特别的节假日,巴里卡萨提前一天就能在当地潜店预定到。

第二天早上9点,赶到王者潜店。签好了风险免除责任书,交了250比索的门票(巴里卡萨门票),又花了100人民币租了一台奥林巴斯水下相机TG5。(肉疼,国内提前租的话可以便宜很多)和其他十多个散客一起坐上了王者涂著粉色小花的大船。开船半个小时,就到达了巴里卡萨。风平浪静,艳阳高照,实在是潜水的好天气。

和阿罗娜海滩的潜点相比,巴里卡萨的确物种更丰富,珊瑚色彩也更鲜艳。基本每次下潜,都能遇到大海龟。

今天潜水的熟练度大增,状态比之前又提升了很多,已经可以在水下轻松自如地拍摄和凹造型了。

可爱的海兔。实际只比指甲盖大一些而已。

海参。海里的腐食性动物。

两个拳头大小的狮子鱼,外表美丽却有剧毒。

巴里卡萨是政府保护区,规定每位潜水员一天只能进行两潜。邦劳岛最美的潜点就是巴里卡萨,所以第二天我们索性找了seaquest,又杀回了巴里卡萨。由于巴里卡萨一天只允许接待200名潜水员,所以节假日的时候,建议提前预定。其他情况下,一般都可以在现场预约到第二天的安排。

seaquest的单价比其他潜店偏贵,但一位潜导只带两名潜水员,也是贵得其所。巴里卡萨的风景和当天的天气一样依然令人印象深刻。一般情况下,潜水员会将去程安排在逆流的方向,为的是避免回程时遇到逆流而体力不支。而对于水流较强的海域,对潜水员的技术也是一种考验。第一潜刚下沉到合适的深度,我们就遇到了比昨天更强的水流。跟着潜导游了5分钟,竟然开始累得呼吸频率都急促起来。我不禁开始抱怨,为什么潜导要带领走这样一条累人的路线?没想到大概又游了十多分钟后,竟然遇到了昨天没看到的大眼杰克风暴!
“杰克”来源于jackfish,是鲹科鱼类的通用名。一条大眼鲹科鱼大概有40厘米长,相比起沙丁鱼来说,要大很多。虽然杰克风暴的规模较沙丁鱼风暴要小很多,但当你游到杰克风暴的中心,被一群群鲹科鱼围绕在中心,被它们大大的眼睛盯着的时候,那种震撼依旧令人深刻。

然而最后一潜的时候,潜水镜却和我开了一个大玩笑。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潜水镜可能会起雾。所以一般潜水前,都需要用沐浴露提前清洗预防。然而在第二潜开始前,我却忘记了这个步骤。导致下潜没多久后潜水镜开始严重起雾,只有左眼一小块能看清。不论我尝试了多少次面镜排水,依然不起作用。然而实在又没胆量把面镜摘下来直接洗干净,索性只能忍受当了快一个小时的独眼大“瞎”。偏偏在这时候遇到了好几只大海龟,基本属于眼瞎状态的我只能匆匆扫了几眼,甚至一不小心差点和正面的海龟撞个满怀。在菲律宾的最后一潜,只能遗憾地匆匆收场。

晚上的阿罗娜海滩人声鼎沸,四处是热闹的酒吧和餐厅,相比之下墨宝简直恬静得可爱。

不是猴子的眼镜猴。

连续几天的深潜,考虑到坐飞机的安全因素,在菲律宾的最后一天全部安排为陆地活动。和海底相比,薄荷岛的陆地风景要逊色得多,不过倒也不妨碍我们一探究竟。
实际上,不论从价格还是时间上考虑,当地旅行社的一日游都是最佳选择。但由于一日游的路线设计不满足我睡到自然醒的要求,所以还是选择了自由行。我把目光放在菲律宾的国宝——眼镜猴身上。如果用google搜寻,可以搜到两个眼镜猴景点,其中一个就在邦劳岛上。但我最后还是选择了trip adviser推荐的,位于塔比拉兰市内的景点。
考虑到菲律宾极其不发达的交通,实际上直接包车前往是最省力的方法。但我偏偏想体验一下当地人的生活,于是向酒店前台咨询公共交通的路线。前台服务员告诉我需要先乘坐tutu车到邦劳岛最近的交通中心,然后换乘吉普尼到塔比拉兰的客运中心,然后再换乘能前往眼镜猴景点的吉普尼。

“我想体验一下当地生活。”我和她解释起这样折腾的缘由,她点点头给了我赞许的笑容。实际上最初我想直接租一台酒店的摩托车自驾,可惜忘记把驾照带在身上。不过也好在如此,事后我庆幸,绝对不能小看菲律宾的烈日,以及糟糕的交通情况,不然最后一天一定是一个灰头土脸的黝黑形象。

我们从阿罗娜海滩坐了一辆tutu车,大概15分钟左右就到了一个简陋的交通中心,正好有一趟吉普尼准备开往市区。等我们跳上车后,才发现整个车除了一位年过半百、头发苍白的美国老人以外,就只有我和小石两个外国游客。
吉普尼车内一共有沿着车身的两排座位,座位正上方则设定着拉环。车身两边有着宽敞但没有玻璃的车窗。那天正好是周日,车上主要是带着宝宝的美丽年轻妇女、带着挎包的家庭妇女以及全程盯着手机的年轻少年。以及,基本挂在车尾外负责招呼乘客的售票员。
大抵是鲜有游客会来乘坐吉普尼的原因,所以车上的当地人都把余光遮遮掩掩地扫在我们身上,直到和我们同样遮遮掩掩、好奇的目光撞上的时候,彼此才迅速转移眼光假装欣赏窗外风景。
菲律宾属于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潮溼。平均气温27度左右,即使是冬天的时候,也是20多度的气温。所以当地人以半长袖和短袖为主的穿着。令我好奇的是,当天天气炎热,仍然看到不少女人穿着牛仔长裤,不知是不是为了美。会想起广告牌上那些美女的形象,发现菲律宾人眼中的美人,通常是混血出身、面孔深邃、面板白皙中又微带着一点淡淡健康小麦色的形象。

挂在车身外面的售票员。

吉普尼往市中心飞驰而去,目测时速70-80公里/时。当有人招手的时候,车就会停下。不一会儿两侧的座位都满了,这时候售票员把准备的塑料凳一字排开摆在车道中间,整个车厢顿时摩肩接踵塞得满满当当,少说得有20多个人。婴儿们不安地开始大哭,好在车窗够大,凉爽的风迅速穿过有限的空间,倒也不觉得炎热。面对突如其来的拥挤,外国老人递给他年轻伴侣一个惊讶又饶有兴趣的表情。他的伴侣——一位看上去可能尚未成年的当地年轻少女,成了我和小石的八卦焦点。

“你说他俩是什么关系?会不会是他来自由行,聘请的地接导游?”我以更善意的想法猜测著。

“应该不是普通关系吧,你没看他把手都放在她大腿上了么?”小石不以为然。

实际上这个细节我也注意到了,但看着他俩爷孙几辈的年龄差,以及这位老人上车时对我彬彬有礼的笑容,我更情愿把这种行为当成长辈对晚辈友好性的肢体动作。

也许就是我猜测的地接导游?
也许是他长期扶贫赞助的失学少女?
也许只是恰好在旅途上认识的两个人,年轻姑娘想学外语……

虽然我尽量往好的情况去假想,但脑海里也忍不住想起越战时期美国大兵和当地少女的种种故事。

最终真实的答案随着两个人的下车,也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也许最终的答案不是我们众多猜想中的任何一种,毕竟现实往往比小说要平淡得多,也残酷得多。

一路颠簸到了市中心的汽车总站,颇有中国80年代三线城市汽车站的感觉。没有明显的公交车站台,我和马路上毫无目的地,到处闲晃拉客的tutu车一样迷茫,引来了拉客司机的灼热目光。我们用肢体语言加中国式英语,对方用肢体语言和菲律宾风味英语,进行了一场磕磕绊绊的沟通。司机的意思是我们要去的眼镜猴公园周围很荒凉,建议我们包车去。常年耳濡目染中国黑车司机的阴险狡诈,我对这位热情过度的菲律宾师傅也持了一丝保留意见,打心底觉得做为国家公园的景点,基础设施不应该太匮乏。后来事实证明我对菲律宾城市建设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谢绝了包车师傅,我们又晃到附近,塔比拉兰市唯一的大型shopping mall,以更低的价格和一位年轻的tutu车小哥谈好了价格。原以为所有的菲律宾人基本都会英语的我,才发现其实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并不懂英语。腼腆的小哥并不会说英语,好在懵懵懂懂之间他能听懂我们大概的意思。Tutu车又开了20多分钟,终于到达了眼镜猴公园,发现包车师傅并没有骗人,周围荒芜得像是未经过开垦的模样。而所谓的国家公园也小得惊人,整个眼镜猴保护区一共就只有6只眼镜猴,两层高的小屋配上两分钟就能快速逛完的小树林,基本就是整个眼镜猴保护区的全景了。
既然是国家知名保护动物,如果它们物种的历史不够惨烈怎么能突出国宝的地位呢?这种稀有的物种曾经一度被人们认为已经灭绝,后来好不容易在印度尼西亚的密林里又被意外发现。就像大熊猫一样,眼镜猴一年只产一次,并且只有一胎。不仅物种历史惨烈,一双大大的眼睛也是惨兮兮的模样,脖子灵活得可以像猫头鹰一样旋转将近360°。眼镜猴并不是猴子,当你用“monkey”来代指它们的时候,当地人都会加以纠正。眼镜猴属灵长目——简鼻亚目——跗猴型下目——眼镜猴科。

白天是眼镜猴睡眠的时间,所以我们一群人静悄悄地在小树林里,跟着工作人员寻找这种小生物。实际上眼镜猴只有成年人一个拳头大小,藏在树枝上的它,几乎很难用肉眼发现。这也难怪为什么园区一共有6只,工作人员只带我们看了4只。每天清早,他们都需要在树林之间寻找这些小身影,要知道它们可以最远跳一个5米长的距离。

菲律宾眼镜猴保护区

逛完眼镜猴保护区,腼腆的小哥又把我们拉回到了shopping mall。距离看傍晚萤火虫的时间还有2个多小时,于是我们和小哥定好时间,先留在shopping mall闲逛。所谓的shopping mall大概也就三层,作为这个10万人的小城市,也算是市区里最热闹的地方了。但shopping mall的店铺风格各异,没有整体统一的格调,让人觉得有些杂乱。在超市里买了菲律宾最出名的特产——椰子油和芒果干。发现一楼纪念品商店里印有可爱眼镜猴的纯棉体恤,竟然只要60多元人民币。而三楼则是博彩活动室,语调高亢的主持人和台下手握筹码,目光无神的中年大叔大妈形成鲜明对比,让我又想起日本喧闹的柏青哥店,和坐在店里百无聊赖的中老年人。

傍晚6点赶到萤火虫景区。所谓的萤火虫就栖息在穿城而过河道,两边的丛林树端上。萤火虫景区的票价并不便宜,折合人民币大概也要80元左右。

然后,飞猪上宣传的萤火虫景点是这样的:

港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这样骗来骗去的有意思嘛?这已经算是虚假宣传了吧!

现实的萤火虫景点长这样:

别闹。这已经是我这个站在微晃船头上,屏息凝神20秒钟的人肉三脚架拍到的最佳效果了。其实现场效果没有那么大失所望,更像是暗黑之中微微点亮的圣诞树一般的效果。

“你们那边看不到萤火虫吗?”当一切沉寂下来,萤火虫在暗黑中,慢慢渗透一般微微亮起来的时候,人群发出低声的赞叹,工作人员一副“这帮可怜的城里人”的语气询问我们。

回头想想,这么多的萤火虫,确实是城里孩子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啊。别说这些城市里看不到的小精灵了,哪怕是日常可见的一些事情,都已经被我们选择性地遗忘丢弃。

游玩结束已经是晚上八点半的时间。腼腆的小哥在码头静静地等着我们,准备开tutu车带我们回邦劳岛。他已经跟随我们大半天的时间了。听说小哥家就在塔比拉兰市里,本来想让他趁我们看萤火虫的时间回家吃个晚饭,但小哥只是腼腆地谢绝了,表示他会在这里一直等我们。
是为了省掉来回的油钱吗?晚上有没有家里人在等他回家吃晚饭呢?从塔比拉兰到邦劳岛来回都要一个半小时呢!

但小哥只是腼腆地微笑。听不懂我们意思的时候他眼光闪烁地腼腆微笑,需要和我们商量加钱的时候他不好意思地腼腆微笑,因为晚上不能回家吃饭,接过我给他垫肚子的面包时,他也是害羞地腼腆微笑。整个过程,小哥一直认认真真,沉默不语地开车。无意中看到他身份证的时候,才发现他和我竟然是同龄人。他一直生活在塔比拉兰吗?他当司机多久了?家里有人在等他回去吃晚饭吗?从下午到晚上他就只喝过我买给他的一瓶矿泉水,在酒店分离的时候又赶紧给他的空瓶子灌满,他还是那样略微不自在地腼腆微笑。

就像是电影《巴别塔》一样我们被不通的语言阻碍著,就像是《地球之夜》一样不识方向的东德老爷爷开在完全陌生的纽约路上。长方型的车窗恰像是取景框一般,镜头画面之处从城市逐渐沉默到郊区,车遥遥,影憧憧。
疲惫中微酿出一些怅然。忽然想起就要离开,和阿华讨论过很多关于潜水和大海的事情,似乎却没太聊起关于她个人的故事。

仓促地去过一些地方,但再次回想起来仿佛像是不曾经历一般肤浅,不禁开始反思自己旅行的方式,或许下次可以慢一些,再慢一些。和擦身而过的那些人停下来,聊聊今天的晚餐食料,说说在家里等待他们的那些的亲人,刚刚长牙的小婴儿,关节又开始隐隐作痛的老人,和趴在门口又胖了一圈的小狗。整个熟悉的城市亮起又暗下的模样。你我之间相似又不同的生活。

很多在岸上不得知晓的过往,不曾相遇的人群,不可思量的执念,下次大海里再会吧。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