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出游回来觉得要记录一些特别的时刻,想着如何落笔才能改变流水账格式,想着想着就淡忘了。所以今天不管是好还是不好,先动笔,且只讲亮点重点,你若有细节想了解或疑惑都可以提问喔!
这次是在女儿女婿的组织下,家庭出游,定义为休闲度假模式。浦东机场办理好值机通关手续来到卫星厅候机,这候机楼才投入使用去,崭新夺目,建筑没有的花俏造型,整体呈工字型,外圈设定是候机位,十分简约科学合理。由于仅供出境航班,旅客不多。时间充裕,我便逗了一圈,62万平米的庞然大物足以让人大开眼界。

T型交叉位置是餐饮商务区,有三层,很多铺面还未开张。

中央区候机处的座位很有特色!

大阪

下午准点到达大阪关西国际机场,搭机场快线到达难波,去民宿放下行李,直接到心斋桥吃晚饭。

刚元别馆—当地素有盛名的蟹料理,位于心斋桥,需预约,消费不低,我们点了三个套餐接近4万日元,但你可以品尝到上好的雪蟹及日式服务。

店内顾客基本都是本地人,几位服务员中仅有一位会说中文。所以语言不通,英文又不熟的话建议去适合游客光顾的网红店,在道顿堀应有不止二家“蟹道乐”。
第二天
女儿预约的日本导游负责我们半天的行程,一个50开外的日本妇女,英文很标准但不懂中文,所以全程除女儿女婿翻译一部分,其余基本靠揣测。
第一站是木津海鲜市场,该市场刚被列入旅游手册,所以碰到不少香港游客,有的买了刺身寿司当场品尝起来。

活着的河豚,每条鱼头上都被砍了一个小凹槽,据说这样是把有毒部位清除干净,不用再担心中毒问题。

活海参

鱼膏

你见过这颜色的鱿鱼吗?据说如果不新鲜就会变成白色。

海胆

已经打包欲配送钢元料理店的海鲜。

好像是带鱼,银光闪闪

浑身长毛的蟹

鱼肚等

鱼籽

这是什么?原来是芥末,我们通常吃的芥末酱就是由植物根茎制成。

百合,储存方式很特别,用木屑包裹着

茨菇,紫色,个头很小。

日本柿子,有新鲜及柿饼

和牛、神户牛肉

不同品牌的纸盒装清酒

位于木津市场正面的网红店,11点不到已经排队了!

第二站八阪神社
导游介绍这是求财神的神社,瞧这是舞台,狮子可以吞噬所有不好的

神社,不时有当地人过来祈祷,导游向我们示范了一遍从净手开始到祈福结束的标准。

接着导游准备带我们去居酒屋感受一下日本酒吧文化,因为我们几位都没兴趣,导游也就结束了她的工作。顺便说下费用,半天1000港元,是不是蛮贵?!

奈良

下午我们自己搭近铁前往奈良,正好坐上“急快”班次,40分钟就到达了奈良。
奈良公园、春日大社不多说,但东大寺必须隆重推荐。
东大寺南门,说门不正确,其实是个大殿,二层簷之间有一块“大华严寺”的匾额,字型与汉文字一模一样。十八根一米直径的圆木构成了支柱,从木柱有部位被修补看,应该有悠久历史(后从讲解了解到重建于1199年,分立两侧的8米多高的金刚力士木造像,是名家之作完成于1203年,也是日本的国宝),其30米的高度是日本现存最大的山门。

如此威武的八百多年木造建筑,完全的榫卯结构,让我肃然起敬!

东大寺主景区需购票入内,600元,租借语音讲解器500元,因为之前没做功课必须租省了就是瞎看了。
检票入门第一眼就可以看到金堂,1709年完工,正面长宽度57米,深50米,高49米,其宽度仅是1195年重建建筑的三分之二(86米),但足已让你震撼!长期拥有世界最大木造建筑称号,直到1997年才被本国的木造球馆超越。

殿内有东大寺历史介绍,全是日文看不懂。殿内供奉著15米高的卢舍那大佛,历经一千多年,期间有几次大规模修复,整个佛像及莲花座用铜380吨(有资料说500吨,但我记得语音介绍是380吨),黄金60公斤,也是现场铸造最大的铜佛像之一(仅此于西藏强巴铜佛),如此巨大的佛像必须是先有佛后造殿。寺庙据历史记载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唐代鉴真和尚曾在此设坛授戒。听了这么多你头皮发麻了吗?

不同时期大佛殿的模型

镰仓时期的大佛殿

江户时期的大佛殿储存至现在。

这柱子你要仔细看,不是整根圆木,而是许多根木柱拼接而成,大殿有六十根大柱均是这样,唯一不同的就是这根柱脚有个矩形洞,应该有动人故事,但没记载。旁边有护栏供钻洞游客排队,说明平时这是个热门专案。只是今天不需排队而已,在女儿的鼓动下,我一试身手,卧身入内肩膀被卡,差很多呢,便放弃了。女儿便来尝试,侧身穿了过去,这时我总不能临阵退缩,再次努力,结果身体卡在中间,四肢在外扑腾,移动缓慢,女儿看不下去把我拖拽出去,得以穿越!据说钻过此洞就能消灾免祸,获得平安幸福!

一个小姑娘轻松钻过

瓦片等构件材料

绝对高宽大的屋簷

这铜制八角灯笼,高4.6米,为奈良时期作品,八个面,有四个面的羽目板上雕刻着菩萨影象,举火时火光将板上的菩萨像对映在四个方向的地面上,也属日本国宝级。

还有很多要介绍的,但篇幅已经过长!
时间紧张,又下起了大雨,其余二月堂、三月堂、正仓院等未能参观。有些遗憾,因为二月堂在山上可以俯瞰奈良公园及奈良市区,而且若兰山的景色也是相当不错。
手执雨伞,疾步行走在溼漉漉的石板路上,两侧景致都变得雾气濛濛,虽别有风景,但急于赶回难波,已无意驻足,只能将影像留在记忆中……

大阪

第三天
四天王寺,是许多日本人特别喜欢的一座寺庙,并且被佛教徒们视为大阪的佛教祭坛。593年由圣德太子所建立的日本佛教最早的寺院,因此它也是日本最古老的官家寺院。中门、五重塔、金堂、讲堂呈南北向直线排列,这种伽蓝布局是模仿了当时中国的建筑风格,与奈良的世界遗产的法隆寺一起被列为从6世纪末到7世纪前半叶所建的飞鸟时代寺院建筑的代表。虽多次因火灾、战争被毁,1963年重建后,1979年又增建了经堂、绘堂,仍保持了飞鸟时代的风格,并成为日本和宗的总本山。

五重塔及旁边的金堂均需脱鞋入内,登塔时还没人,有点瘆人,还好遇一队日本学生尾随上塔,热闹不少,壮了胆。

通天阁,大阪地标之一,瞭望塔高100米,建于1956年,建筑师内藤多仲(东京铁塔也是他的作品)。很多电视节目,比如侦探柯南以此为重要拍摄地。

一个什么仪式多家媒体现场录制,后来得知是动物的捐赠仪式,因为天通阁旁边就是大阪动物园。

当我们下塔时,捐赠仪式已经结束,游客便给二个小动物拍照:小野猪,另一个是不是水獭?

登上通天阁顶层,极目远眺,日本最高的大楼,300米的高度鹤立鸡群!

远处左侧的高楼是世界贸易大厦,右侧的高楼就是梅田区,大阪的现代化新区。这二个地方都在我们行程之中。

无意中幸运地目睹彩虹凭空跃起。

五楼观景台的比利肯——吉祥物,当地民众极其喜爱,争相与之合影留念!

一个网红烧烤店,排队入内,食材蔬菜不少,体验一种不同的美食风格。店内不许拍照,所以记忆也模糊了。

大阪城 日本的三大历史名城之一,现存的大阪城为1931年重建,外观5层,内部8层,高54.8米,7层以下为资料展示馆,8层为瞭望台。先得普及下历史:1583年,丰臣秀吉在石山本愿寺的原根据地上建造大阪城,以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完成了本丸。1614年德川家和丰臣家矛盾激烈化,德川家康率大军包围大阪城,史称大阪冬之阵。战役中双方讲和,德川家提出条件要求拆毁二之丸和三之丸,填平外围的水堀,使大阪城成为一座仅有内堀和本丸的裸城。丰臣家虽然一时接受了这个屈辱的条件,但后来毁约重新开挖水堀,让德川家康得到借口于次年发动大阪夏之阵,消灭了丰臣家,而大阪城也在此役中化为灰烬。1620年(元和六年)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开始重建大阪城,并在1629年(宽永六年)完成。1868年后鸟羽伏见之战,德川庆喜失利,城池再次被烧毁。
1997年翻修后,如今太守阁外立面主体采用了德川时期的白色,顶部又保留了丰臣时期的黑色与金色,绿色的屋瓦,并在每个飞翘的簷端装饰著用金箔所塑造的老虎与龙头鱼身的金𩾇(有防火之意)的动物造型,看来相当金碧辉煌,也仿佛重现当年丰臣秀吉壮阔的雄心与曾有的辉华。

另一个看点就是城墙的石头,据统计有50万块之多。这是外城墙,石块尺寸不一,你看这巨石,真不知以当时的条件怎么运输、就位?这块石是有编号的,排位第三。排位第一的在樱门入口处,约108吨。我当时没有概念,只有疑惑,怎么做到的!所以才拍了这照片。

这个角度的天守阁也是门票的图案,也是凑巧走了这条线路,实为无意为作!后来拿到门票才知。

护城池乘船可以周游,仰望大阪城,也是一种不同体验,当我们去预约时,被告知下午因风力过大已经关闭。

从极乐桥进入本丸,站在桥上可以一览宽阔的内护城河

这门大炮展示于太守阁入口处,应该有历史故事,可惜不知道。

橱窗布置了战国时期作战的场景,每个人物都很生动独特,虽不允许拍照,但有不少游客在拍,我也犯规了一次。

这是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人物关系图,可见两大家族联姻后仍走向对立。这段历史很容易让人投入了解,如你想深入研究,那这图对你定有帮助。

登上顶层观景台,再次俯瞰大阪市容。

簷角的金神兽虎头鱼尾,“𩾇”,能防火避灾。

这个欧式建筑有点格格不入,没查到相关资料。

樱门,据说这是火灾留下的唯一一个大门,因为时石头垒成的,是古蹟,不过门扇看似铁质。这照片也是经典角度,门中的太守阁。大部分游客是从樱门入城参观。

修道所

大阪历史博物馆和NHK放送局

历史博物馆所在地就是古难波宫遗址,所以建筑一反常规,设计为13层高层,尽可能的不多占用遗址,开辟了难波宫遗址公园。

球面型玻璃幕墙造型,两座大楼的公共入口,有意思。

大厅也很有特色,一边是历史博物馆,一边是NHK

进入日本新闻广播,看似普通的入口增设了安检。

登上历史博物馆10楼,又一次远望,对面就是大阪城。博物馆内不允许拍照,没什么游客,没法从众了。
10楼的古代区,展示了法圆坡遗址的大型仓库群;七世纪的古难波宫模型;奈良时代太极殿,按原比例复原,配以排列整齐的文武百官、宫女,并有大萤幕播放宫廷礼仪介绍。
9楼的中世纪、近世纪区。
8楼的挑战考古学区,可以提前预约模拟考古挖掘古物。
7楼近代、现代区 旧梅田车站等
各种模型栩栩如生地展现日本历史,是涨姿势的好去处,不过最好要预习一下,才有切实感受。

广场上展示了五世纪法圆坡粮仓遗址,并在旁边复原了古代粮仓。

晚餐去难波的一个百货大楼8楼的日料店,看似高大上,但买单价格还行。

难波打卡地

晚上的一个节目,乘船夜游道顿堀,提前一个月就预约了,不过赶到时根本就没游客,天冷可能阻挡大家的热情,我们无意于包船出游,幸亏船上提供了披风,否则真要受冻。道顿堀2公里多,整个行程来回20分钟。

第四天
去千日前吃金龙拉面,金龙是一家网红店。途经法善寺,很小,基本属于敞开型。​法善寺是祈求爱情成功与生意大发财,由于处在繁华热闹地,所以不仅当地人,众多的国外游客也都慕名来到。最出名的据说是水挂不动明王,这尊佛像真实是由天然的树木形成,佛身上长满了树叶与青苔,前来跪拜的游客在祈愿前,都会先将水浇在佛像身上,我当时看不懂,回来查阅后才得知。

石板路是巷道,石板被冲洗得溼漉漉,很干净。

今天的主题是登高,第一站摩天轮。一边的乐高积木长颈鹿,召唤著孩子们进入乐高乐园。

白色建筑就是乐高乐园,这是一家300多万块儿乐高积木室内主题乐园,能让你的想象力无限延伸。听小女说如果一行中没有孩子是不让进的,哪怕你想买也不给你机会!

大保山摩天轮,高130米,曾经的世界第一。

白色吊仓的底部是透明,每7台彩色坐仓才有一台,大家为坐透明仓甘愿排队等候。

坐仓渐渐升高,视线越来越远。

像不像上海的杨浦大桥?

红蓝色的建筑是大阪海洋世界

对面的大楼很高,没曾想接下来那是我们第二个登高处!

转到了最高位

世界贸易中心宇宙塔,矗立于咲洲的中心地带,是大阪湾地区的地标(高度256米),也是西日本最高的展望台(252米)。

展望台位于顶楼55层,

大厅的模型,应该是哪部科幻片的主角,可惜我没看过。

西侧海的对岸是神户及世界上最长的吊桥“明石海峡大桥”和淡路岛,近处填海地块是2025大阪世博会所在地。

北边是大阪滨水区的中心地带,刚才坐过的摩天轮所在一角即海游馆尤其醒目,还可遥望对面的日本环球影城和位于梅田的空中庭院瞭望台,这也是接下来要去的目的地!

东边红色的“港大桥”,远处“通天阁”、“大阪城”以及“OAP”日本最高的现代建筑,一览大阪的过去和未来。

南边可以瞭望关西国际机场。

接着马不停蹄去梅田,大阪站就位于这里,大阪站是一个大型的综合火车站,是 JR 线、阪急线、阪神线和三条地铁线的交通大枢纽。车站周围,因百货公司和摩天大楼鳞次栉比,高耸林立,是公司、银行、饭店等云集之地。与以难波、心斋桥为中心的“南” 相对应,梅田被称为“北”,是最现代的商务区。

既然到了商业区,第一要务就是解决温饱问题,找了人气较高的函馆—函太郎

鱼膏,雄性鱼才有,曾在木津市场见识过

梅田蓝天大厦地上40层楼、地下2层,高度约为173公尺,1993年3月完工。日本国内首座连通型的超高层大厦,两栋超高层大厦被离地150米高的39和40层的空中庭园连线了起来。
大厦的半透明反射玻璃的罩面不时地将天空映入其中,好像将用大型铝板构成的空中花园送入了浩淼的天空一般。多漂亮的一张照片

可等我们吃饭结束天空是另一个颜色,真能变脸。

第三个登高点 搭乘电梯来到40层,再次登高望远,360度环顾。只可惜云层太厚,否则夕阳西下,晚霞一定很美。今天一天真可谓十足的登高展望日,一个摩天轮,二个展望台,这完全仰仗于大阪二日周游票,如果单独买门票三个点就得花上二千多!

滋贺县


第五天 结束大阪的行程前往滋贺县箱馆山滑雪度假村,这是小女在香港旅社设预订的滑雪专案。共4辆大巴,大部分是香港人,还是其他地区的外国游客,虽然有200人的规模,没有嘈杂,次序良好,座位序号安排地一清二楚,让人很舒服。只是能说中文的导游只有一个,如果英文不好,沟通有点困难。

由于预订是一个月之前,所以现在滑雪场还没积雪,只能换另一个滑雪场,更远,价格也便宜些,所以每人退1000的消费抵用券。

沿途经过琵琶湖,日本最大的内陆湖,其地位等同富士山,但我知道后者


有相当一段路途沿湖边,风景特好,只是我坐的一侧不是临湖,只能拍些民居、农田、山林、蓝天白云……

二个半小时的行程,到达箱馆滑雪场

价格不高吧!

坐缆车上山

上山出缆车站第一眼就能看到雪道,原来是人工造雪的滑道。

第一步 租借滑雪板、鞋、防水衣服等装备;第二步 穿戴装备武装自己;第三步 抗著滑雪板,手杖,拖着沉重的脚步小步小步向雪道进发。

再搭乘吊椅缆车抵达雪道顶部,开始惊险之旅!

除女婿之外,我们都是第一次滑雪,坐上缆车座椅到了山顶下不来呀,工作人员紧急停车,让我们落地。接着更悲催的事来了,滑雪板一接触雪面,根本就没法控制,刹不住,加上仅有一小段坡度不大,其余就是斜坡,如果任其冲下,不是人仰马翻的问题,而是车毁人伤的可能。必须悬崖勒马,脱下雪橇板,走下山坡。

既然糊里糊涂地来到山顶,就别放弃好景致!惊魂未定之余把琵琶湖的身影留下,不管怎样,也是一个收获,我一直以来很Q!

当我们走下雪道,小婿继续滑雪。蔚蓝的天空已经不见,天气一下子变得寒冷,零度的气温,但风景没让我止步,便去周边逗了一大圈。如果冬天大雪覆蓋,这里有好几根雪道(装备有吊椅缆车),平缓的山顶有宽阔的山坡,在雪原上驰聘是何等的舒畅!

雪道摊铺机

远处的雪山,雪山下云雾迷濛,白色的雪勾勒出山形,好好一幅图卷。

退还租用的装备后坐缆车下山。

柴犬,看似有点像狐狸,日本比较常见的宠物犬,这二个家伙很凶。

闲逛之余看见有人受伤被救护车接走,我在想幸亏及时收手,否则就不好说了。

京都


告别滑雪场,前往京都。到达京都站后搭乘出租到预订的民宿。
京都(Kyoto)公元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到公元1868年东京奠都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千年的历史积淀使得京都市拥有相当丰富的历史遗蹟,也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镇之一。京都市部分历史建筑在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日本文化的源点,是日本的文化象征之地。众多的神社、佛寺、庭院、京都料理等等,富有魅力的“千年古都”。有一点要重点提下,古京都布局仿照中国唐代京师长安城为蓝本,你就看作是中国的西安。

半个多小时的车程,经过一小段较陡的上坡路来到一家位于半山的民宿,房东已等候多时,看似35岁左右的高个美男子,戴着顶呢帽,很有艺术气息。一阵寒暄后开始带领我们参观,然后介绍设施及使用方法。例行程式后居然开着他的奥迪送我们去四条通的酒店,原来晚餐还是他帮忙预订的,让我们提前了一分钟到达酒店。很窝心!

来到一家烤肉店,一价畅吃,地处闹市,没有预约估计就排不上位,我们掐著时间入座。见识一下跪式服务。

各种食材都很好,只要你有胃口,敞开吃,时间限制在2小时。

我是睁眼瞎,你可能看得懂,就来张店名照。

早晨自然醒,很清爽,室外还是有点冷,但不妨碍出门参观一下民宿,这栋有77年历史的L形二层老宅,一个客厅、一个厨房、五个房间,人多才经济,我们太浪费了!前院布置的非常景致,有颗低矮不知何名的似桃树满身苔藓,至少几十年了,而且可以得知这里的空气相当好!

后院有二间小房,放置了三台洗衣机,旁边是上山的小路已很久没人走,石台阶布满青苔藓,房东介绍小山头是他家的,以前山上还有猴子,院子里有果树,果子成熟时会来偷摘。

回到客厅翻阅些书及小册子,有Jinn Yagi(房东)的作品,该是一个有点名气的摄影师,他母亲是日本艺术家,见下下图。

房东的母亲及子女

等大家准备妥当后,已近十点,便直接前往午餐地,途中领略京都街景。整个京都都是一幢幢小楼,没有现代高层建筑,保持着古都风貌。细雨下的大和桥边沿河的石板路,虽大和桥普普通通,但河边的景致别有意味,有不少游客在观赏取景。

一个商家的橱窗塑像很有意思

来到了祉园的神户牛肉店,店面并不耀眼。

快要过年了,不少家庭都穿上了和服,连小女孩也不例外。

步入大门,一面素墙上只有小心的店名,但却感受到了少有的大气。

之前从没有搞清楚过日本和牛与神户牛,但步入店堂后的架势逼我补习:神户牛是品牌,有纯正的血统,仅产于神户兵库县,必须经过严格检测达到4A、5A级,才能被称为神户牛。所以价格比和牛贵好多倍!据服务员介绍有神户牛特许认证的店只有二家,高贵身份可见一斑。
小女提前了一个多月前就预订好的,有一位主厨专门为我们烹制,二个服务员在旁,见我在拍烹制区后标志,特意把沉重的标志拿到我面前,感觉好好!

入口即化,一直有听说,但始终有疑问,有这么嫩吗?终于亲口品味到什么才叫入口即化的牛肉。

建仁寺 临济宗建仁寺的总寺院。寺院创设于镰仓时代的建仁二年(1202年),寺名取了当时的年号。寺内殿堂是模仿中国的百丈山而修建。建立时是天台宗.密教.禅宗三宗而兼学,但从第十一世但兰溪道隆时代则变成纯粹的临济禅的道场。建仁寺作为禅的道场,历经800年的时间。开山鼻祖荣西禅师两度到达我大宋国,将禅法带回日本;同时他从我国带回茶种栽种,普及喝茶方法。故荣西禅师被尊为“日本茶祖”。难怪我当时纳闷寺院内怎么会散发著浓郁的茶文化气息。

幽静的石板小道

建仁寺出来沿八阪小道往清水寺方向漫步,途经八阪塔,八阪塔实际是五层瓦屋顶的五重塔,初建于公元六世纪的飞鸟时代,现存建筑物是1440年由室町幕府六代将军足利义教重建。在日本所有被认定为重要文化遗产的塔建筑中,只有这座塔不定期对外开放,我们到达的时候大门是紧锁的。
楼高46米的八阪塔在一片低矮的町家民宅 中非常醒目。

二年阪、清水阪,一路人山人海,两侧都是商铺,现在想想当时应该留影,回程我们走了另一路,是天然的对比,几乎是冷冷清清。现在写游记感觉有点不足。
眼前的清水寺,色彩鲜艳,很养眼!这主色调被广泛运用,之后去的伏见稻荷大社也是,像我国在庙宇中的普遍应用一样。
补习下:清水寺建于公元79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主要供奉千手观音,慈恩大师建立(相传是唐僧玄奘在日本的第一个弟子)。曾数次被烧毁并重建,现存清水寺为西元1633年由德川家光捐资重修的。四周绿树环抱,十分广阔,风景一流,有些场景出现于日本动画作品中。

在地图中,这三重塔是清水寺的标志。

整个京都城被四周的山包围,处于一个盆地之中,所以气候是一日几变,时而晴朗无云,时而乌云密布。驻足远望,只有远处京都塔高高耸立(中间位置),其余都是低矮建筑,这样最大限度地保留一些历史建筑及民居,并没有破坏周边的环境,可见古城的保护做得很到位。

清水寺唯有本堂需要购票入内,本堂重建于1633年,由139根立柱支撑的,部分悬空,宛如硕大的舞台,又称“清水舞台”,是日本国宝级文物。但本堂正在维修,建筑物被密密麻麻脚手架包围,幸运的是可以进入本堂内参观。经过长长的走廊进入本堂,从其木结构的颜色可以感受时代的浓重。

寺院范围极广,有不少游客深入探访。

二条城、京都御所因为新年假期关闭。所以你如果安排行程时要考虑,我们去了伏见稻荷大社,这里不多介绍。
最后得说京都站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建筑设计,开敞型的多功能公共大厅,眼睛一亮!

2020年1月1日我们结束了京阪奈的度假,搭乘HelloKitty专列去大阪关西机场回家。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