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你们来岛国找我玩啦!

因为工作的原因,现居岛国。
住的时间不长,但几乎每个周末和假期都在浪。
用眼睛跟着我的胖圈浪遍关东之后,最佳旅伴夫妇终于下决心来看我,当然也是因为他们又忙又懒,根本没有时间做攻略,想要直接来抱大腿。
初秋这种尴尬的时间,看红叶没红遍,看雪更没有,烟火大会也曲终人散,加上关东圈那些知名的城市,不知名的乡下都差不多玩过,所以当萝卜指名要去轻井泽后,探索岛国的触须这次愉快地锁定了长野。

整个旅程的套路:
甩手伉俪自己在东京散养三日,来与我和司机先生汇合,正式开始为期一周的趣乡下旅行。
为什么是乡下?因为景美,好玩,人少,东西好吃,不然呢?
考虑到甩手夫妇第一次来岛国,最终的行程包含了东京,海边和大山,还意外地看到了美丽的富士日落,除了东京和轻井泽之外,其他的地方游客并不多,特别是轻井泽向北,靠近日本海的乡下,根本就没有游客,名副其实的乡下,超冷门旅行地。

趣乡下玩的最终路线:
东京——十国峠——伊东市——修善寺——沼津——三岛——藤泽——轻井泽——别所——小布施——长野——东京

拜托了司机:
港真,来岛国一年,五十音都没有背全,天知道我怎么能好好地生活在这里,大概也是个奇蹟吧。
自己出门其实真的大丈夫,靠app就能行走日本。但是这次带着甩手伉俪,所以定了行程之后还是找了旅行包车的友达,四人一车算下来,路费比坐新干线要少,重点是方便,而且语言问题也不需要担心,真是松了一口气!
单看里程,司机先生跑了将近1000公里,过路费加油费差不多70000日元。包车的价格基于是友情价,这里就不做参考。
再次感谢司机先生一路当我们的翻译和向导,还陪我们玩。

因为懒,加上假期都在浪,所以游记更新慢。
要是有兴趣,欢迎来围观稍微不滞后的处乱跑疯玩的日常

所以,还是要看一眼富士山

一直纠结要不要带甩手伉俪去看富士山。本来十月初山顶积雪少,加上国庆节前的一次台风,把山顶的雪直接吹没了,所以抱着“也算是看过”的心态,选择了十国峠(Jukkoku Touge)。

峠(とうげ),我一直读山上下。字面看,就是山的中间,山腰的地方,一般设有展望台,日本很多山都有这样的展望台,给大家看日出日落眺望远方。富士山周边这样的展望台当然很多,经常在ins上follow那些日本大神拍的富士大片,就超级想去打卡。

十国峠,距离热海(Atami)不远,正好在我们行车路线上。如果从热海站坐bus,35分钟就能到达停车场。想登上展望台,需要从停车场乘缆车前往,车费740日元往返。

每隔15分钟就有一班的缆车,其实不需要特别计算玩的时间,还蛮合理的。

下缆车,走2步就到展望台,展望台面积不大,不过可以沿着步道,徒步至附近的宠物乐园,就是给狗狗们在户外玩的大平台(日本很多景区是向宠物开放的,给宠物们买张门票即可),或者可以徒步到姬之泽公园(Himenosawa Kouen)来一次一个半小时的登山之旅,我们因为懒且没有狗,就只能恋之风景。

天气晴好,可是富士山呢?22222,悲剧,被云挡住了。想起第一次去富士山,就遇上百年一遇大暴雪,差点要冻死在山上,突然安慰了一点。这种一旅行就遇上台风暴雨沙尘暴的体质,到底能不能治愈!

虽然看不到富士山,但是山顶的景色还是不错的。远远地可以看到相模湾(Sagemiwan),下面那一大片城市,大概就是热海附近。

另一边则是骏河湾 (Surugawan) ,远处可以看到一丢丢日本百景之一的三保松原 (Miho no Matsubara) 。两个海湾中间夹着的群山,就是伊豆半岛(Izu),上山的路上还可以看到箱根(Hakone)的芦ノ湖。

展望台上的图片展示,假装自己看到了富士。其实天晴的时候,关东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富士山。冬天还可以看到钻石富士,所以,来日方长。

在十国峠脑补了一下富士美景顺便拍拍照,一个小时之后,下山吃午饭。

从东京驾车到热海,一路是沿海的公路,风景超好。从热海出发向伊豆,车行左侧也时不时出现大海,总之,是风景非常美的线路。
热海一年四季几乎都有花火大会,之前冬天来的时候,就偶遇了一场海边烟火,太惊喜。

没有舞女的伊豆,却有怪异少女

越是饿,越着急吃饭,就会遇上各种“拦路虎”。在伊东(Ito)的街市遇上了秋祭り(まつり matsuri),和国内庆祝丰收是一个意思。夏天的まつり 就是岛国民众喜闻乐见的花火大会,各种浴衣,小食摊,来日本这一年真是没少参加。
这种地方性的祭祀活动一般从神社出发,各团体把祭用的小车车推到街上转一圈,车和行人都要让行。日本各种活动都会安排足够的人手来疏导交通,大家井然有序,自觉排队,这点还蛮厉害的。

大船来啦!上面还有学生在演奏乐器,超日式的。

总觉得伊豆半岛被旅行者关注得比较少,这里有海有温泉,不知道为何大家都涌去箱根。从汤河原(Yugawara)开始进入伊豆半岛,热海,伊东,河津,下田,一路沿海都挺有趣,感觉光是伊豆半岛可以玩上一周。

在日本自驾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如果走高速,会经过SA或PA, 除了可以下来上洗手间之外,还是买土产,吃东西的好地方。一般在SA和PA会提供当地的特色餐时食,有些还是限定,价格也很合理。像当地菓子,渍物,牛奶饮料,地酒,都可以在这里买到。
总之,不可以错过。

如果是一般道路,会有类似于休息站的道の駅,每个道の駅都有自己特色的厉害食物,风景也很好。伊东的道の駅不仅有可以眺望大海的免费足汤,还可以吃到每日限量使用伊豆牛做的汉堡。
海边的道の駅,一定会有价效比超级高的海鲜丼。

所以,每次跟小伙伴自驾去玩,我都超级期待休息区的。

因为在路边看了一会儿秋祭り,pass了去道の駅吃伊豆牛汉堡的计划,其实伊豆牛在日本也是比较美味的牛肉,下次有机会再吃好了。
午饭就决定在伊东站附近的海女屋吃海鲜定食。路过这间写着解禁广告语的餐厅,霓虹金真的好喜欢弄这些骇人听闻的词,其实“解禁”就相当于推出、释出这样的意思,不明白为什么要弄这么紧张的气氛。

要吃饭的海女屋就在伊东站对面的小路里。

地鱼料理,地元料理,其实就是当地食材料理的意思。伊豆半岛的海产超级丰富,所以想要大啖海鲜就一定能大满足。

完全看不懂选单上写什么,但是,就乖乖地被选单上“数量限定”四个字吃定,每个人都点了每日数量限定的定食。

餐前小菜是用柠檬渍过的炸鱼,很清爽。招牌的海鲜定食有海鲜丼,寿司,刺身,海鲜沙拉,烤蝾螺外加一份和风甜点,米饭和味噌汤随餐附送。虽然看着小小的,但是吃完真的会饱。

除了我之外,大家都是点的店里的特别海鲜定食。人均2000日元不到,味正又新鲜,超划算的。

平时在岛国吃饭,为了方便发ins胖圈什么的,都是手机随意来一张。这次旅行虽然也是动不动就手机拍一张完事,但一开始还认真用相机拍了拍,也是难得。

精致,有没有。

我点的鳗鱼饭,两片巨大的鳗鱼肉一本满足。其实相比鳗鱼饭,我更喜欢海鲜丼,因为鳗鱼的酱汁对我来说很容易就过甜或过咸,海鲜丼,自己加酱油调味,就比较可控。不过海女屋的鳗鱼酱汁是好吃哒,吸收了酱汁的米饭超级美味。
日本新鲜蔬菜贵,所以随餐的小菜经常是渍过的黄瓜和白菜,纯咸,我还蛮喜欢吃的。

寿司の海女屋(Sushi Noamaya)
午餐时段:11:00-15:00 晚餐时段17:00-20:00

因为甩手伉俪和司机先生都是好咖啡之人,所以吃完饭就在对面的咖啡店小坐休息。
霓虹金喜欢咖啡,到处都有咖啡店,关于咖啡为什么写成珈琲,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咖啡最早是进贡给皇室的礼物,只有皇室的人可以喝到,所以加了个王字旁。特意问了主修日语的司机先生,他说他没有听过这个说法,so,就当是个传说吧!

店里有烘豆机和各种豆子。日本人喜欢喝手冲,味道相对比较淡,平时经常喝,反正就是淡,喝着没什么负担的感觉。

这间店500一杯的咖啡,在乡下是偏高的收费,东京市内这个价钱就相对合理。

咖啡不错,烘得不浅,没有明显的酸味,个人还蛮爱的。

喜欢废墟的我,来日本之后,就开始跟随废墟摄影师的步伐,废弃游乐园,小学校都想去个遍。怪异少年少女博物馆(怪しい少年少女博物馆)这种邪门的地方,超级对胃口。

大概下车之前,甩手伉俪都不知道自己要来这种意味不明的博物馆!因为好奇心啊,所以想要知道这个B级景点到底长怎样。

博物馆的陈列就是这么怪诞,完全不搭。

你说发廊这个东西是要干嘛。这个小小的博物馆的门票居然要1000日元。里面的主题就是2个字——复古。

一进门就看到不可描述的书藉,岛国人民的脑洞,你我也是懂的。

会不会觉得有点恐怖?

博物馆就堆积了各种怀旧的物件,让你回忆过去。

招财猫们

整体就是这样的迷宫状,根本无法画重点。

不知道如何归纳总结,总之就是乱乱地收藏着过去。

司机先生跟我讲,这些都是日本故事里的鬼。我因为好奇之后还买了一本日本的妖怪大全,是不是好学生,嘻嘻!

这些小稻草符也不知道是拿来干嘛的,有点可爱。

小时候玩的游戏机,在这里可以重温。整个博物馆的游玩重点真的很难抓,但是会是一个让你进来之后就能进行全力探索的地方。

博物馆里面还有一个小型的鬼屋,夹在司机先生和技术童鞋中间,走了一圈,完全没有被吓到。

怪しい少年少女博物馆
开放时间:9:00-17:00
门票:成人1000日元
地址:伊东市富户街道下1029-64
BUS:由伊豆急行伊豆高原站搭乘往仙人掌公园的东海巴士(经Granpal)7分钟,于池入口下车即达

从博物馆出来 ,看着时间还早,就顺便去了城ヶ崎海岸,这个日光海岸,我们不仅是黄昏来的,而且还遇上了天气转阴。这里的海上吊桥也入选了日本百景之一。

没有阳光就有点小遗憾。

站在吊桥上,往下看就是海浪不断拍打礁石的景色。

要说吊桥,就是在海边两处礁石上搭起的小桥,并没有很恐怖了,连恐高的司机先生都走了几个来回。

海水真蓝,要是晴天,会更美丽。

这里的浪特别汹涌,然而有不少人站在礁石边边上拍照,瞬间想起了外国人少系列.avi

走过吊桥有一个灯塔,爬上去可以远眺周边风光。

伊豆高原的群山啊,最有名的就是海岸背靠的大室山,是4000年前伊豆东部火山群大喷发的时候形成的。而喷发出的熔岩也流向海岸,经过冷却和海浪不断地冲刷,形成了连绵数公里的断壁绝崖。

这里是伊豆国立公园内的景点。除了灯塔有开放时间外,吊桥是24小时开放的。

海风那个吹,还真的有一点冷。

在这里看日出,一定很壮观。

想起了当年和甩手伉俪去澳洲自驾时的风景。

吊桥就这样,其实没有很恐怖啦!

如果是搭巴士来这里,需要坐伊豆高原方向的巴士在“城崎口”下车。从巴士站步行15分钟就能到了,当然自驾就更方便一些。

官方宣传照get

伊豆の小京都,夜宿修善寺

关于伊豆的行程,左思右想,最后选择了修善寺 (Shuzenji)做为中转站。修缮寺在伊豆半岛中央,也是个有名的温泉小町。

如果从东京出发,可以搭乘特急踊り子号,或者到三岛乘坐伊豆箱根鉄道到修善寺。

到达修善寺的时候已经天黑,第一件事就是放下行李去泡汤,不然要关门咯。
夜宿的地方是一间咖啡馆的后院,房东先生推荐我们去的大众温汤是筥汤,一个人的入浴料只要350日元,好良心。
这一年东玩西乐泡过不少温汤,完全适应了大家坦诚相见这件事,换衣服,洗净身体,在温汤的热气里放松身心,聊聊天,时间就过去了,最后喝一瓶冰牛奶,就是定番配置。

修善寺比我想象中要小,找个便利店还要开车跑到几公里外的地方。不过晚上泡完汤走在竹林小径上的感觉相当好,大概是太晚,并没有感觉到有多小京都的样子。
不过我之前去京都时因为眼睛突然看不清,加上小伙伴扭到脚,也就变成了纯粹超深度玩伏见稻荷神社而已,哎,天知道我都经历了什么。
晚饭就随意找了个居酒屋,满足甩手伉俪要吃拉面的愿望。对日本的拉面,我这个口味清淡的人真是爱不起来,因为多数太油太咸,吃一口就要大喊,我要喝水。

在岛国旅行,可以试试地酒。很多地酒就只有在当地可以喝到,我平时去旅行,也会背一些回家,关键是瓶子的包装本身就很想让人拥有。所以这次旅行的每天晚上,我们几个酒鬼都在房间里开品酒会。

一大早被楼上小盆友跑步的声音吵醒,哎哟喂,整个人都不好了,拜托带孩子出门的父母真的也考虑一下其他人的感受,约束一下孩子的自我放飞好么!
既然睡不着,就起来散步吧!

修善寺温泉,是沿着桂川形成的一条温泉街,是伊豆最古老的温泉 。
桂川河床上的免费足汤,叫“独钴之汤”,日本很多景点都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当然,这里也有。

传说平安时代,弘法大师在桂川边看到一位想用河水帮病重父亲洗身体的少年,因被少年的孝心打动,又觉得生病的父亲无法承受河水的冰凉,于是用他手中的“独钴”法杖敲击岩石,涌出温泉。
少年在大师的教导下用温泉治疗父亲的疾病,竟然把父亲多年的顽疾也给治愈了。

修善寺虽然是个地名,并不是一间寺庙名字。
不过,这里倒是有一间出名的寺庙叫修禅寺。有趣的是,修善寺(地名)和修禅寺(寺名)的日文发音一致。
夏目漱石、冈本绮堂、芥川龙之介等文豪都有文学作品是以修善寺为背景的。

看到虎溪桥上穿和服的少女,果然有点京都风情的味道。对了,日剧《对不起!青春》是在这里取景的。《逃避虽可耻却有用》里面实栗和平匡有一次坐火车去温泉旅行,就是来的修善寺。wow,竟然不经意之间,来了一次巡礼。

对咯,岛国有一个神奇的网站
全国ロケ地ガイド:ドラマ・映画・特撮の撮影场所案内//loca.ash.jp/
上面会同步热映的电影和剧的拍摄地资讯,有要去打卡的小伙伴,可以先在上面查好。

修禅寺就在桂川边。
传说,修禅寺最早是弘法大师所建 ,门上贴的小纸,是向寺院献金的捐赠者名字。

门一旁有“百度石”及“百度门”,一般的日本寺庙里都是标配。但并不是我们知道的度娘。
一般的说法是信众由百度石为起点到本堂参拜百遍(俗称“百度参り”)可以得到神明的保佑。

寺里的枫叶尚绿,变红的时候应该美爆了!

修善寺的手水舍【大师之汤】, 相传也是由弘法大师所开。和其他寺院的手水舍不同,从龙头里流出来的是微热的温泉水,即使是冬天,也不会觉得冻手。
大师真是具有匠人的精神,喜欢开凿。

为何进入神社和寺庙要洗手,洗静身心嘛!

寺院中的大钟,不知道日本的寺庙流不流行晨钟暮鼓这件事。

修善寺的本堂没有其他大型寺院来得那么气势宏大,但旁边的树却给这里带来了点与众不同的庄严。

来了日本之后,经常去神社和寺庙,投入五元硬币,行礼,击掌,许愿,行礼。简言之,就是二拜二拍手一拜。

树下这个石头的达摩好乖哦。扁嘴是干嘛了,有人欺负你还是怎样?

修禅寺旁边走五步就是日枝神社。
日枝神社位于修禅寺东北方,按照中国阴阳家的说法,东北(艮)方为鬼方,鬼怪出没之地,诸事不宜,因此,修禅寺在“鬼门”方位建了日枝神社,做为镇守神社,据说也是弘法大师所建,不愧是匠人大师。明治元年日本颁布“神佛分离”的命令,才与修禅寺各立门户。

岛国神社门口必有鸟居。鸟居这个存在,其实是个分界线。
鸟居之外,是人界,鸟居之内,是神界。
日本的传说中,人死后会变成鸟,白色的鸟。所以鸟身上会带着人类不洁的灵魂。鸟居就是为了让鸟停留在上面,不让不洁的一切进入神界,跟你去神社要洗手一个道理。

日枝神社的本社并不大,大概当初只是为了镇守修禅寺鬼门而建的神社,所以并没有刻意的修饰,完全是质朴的模样。

神社内,有三株800年历史的巨大杉树,其中的两株根部相连,中间还支了一个可以攀爬的铁梯。这三棵巨杉被称为“子宝之杉”(子宝の杉),相连为夫妇杉,旁边独立的一棵为孩子。
好的,新的一年,希望你们一家都整整齐齐滴。

中伊豆盛产高阶Wasabi(山葵),也就是传说中的芥末,在桂川边上可以找到卖生Wasabi冰淇淋的小店。

一个个新鲜的山葵就放在台上冰镇著。

付款之后,老板直接现磨Wasabi

吃的时候会附上一个小勺,拌著吃。

桂川上有好几座红色的桥 ,这里也是赏红叶的胜地。步行在河边,远远可以看到【桂桥】。据说,恋人们牵手通过桂桥,就能长长久久。

走过桂桥,就到了竹林小径。竹林小径2009年被列入“米其林二星散步道”,怎么还有这样的轮胎人评比,也是神奇。

这里有小京都的感觉,感觉要打一把纸伞,然而我们此行真的有带着和风满满的红纸伞,却完全没有拿出来用过,也不知道带着干嘛。

竹林小径目测不超过200米,不过日本的景点都是小小的,也很正常,跑步的话,十秒内就能冲线。

竹林小径中央,特别贴心地安放了一个竹制大平台,大家都围坐在平台上仰面向天,天空和竹林也太搭了吧。

桂川旁边的街道,也是浓浓的日式建筑,非常好拍照。

全木结构的新井旅馆,是修善寺知名的酒店。
霓虹金一般泡汤,就来个两天一夜的小旅行,住在旅馆里泡个汤,吃吃好吃的,周边散散步,买买土产,离开前再泡个泡。所以在温泉乡,并不会有非常多的娱乐专案,慢下来,放松身心,才是旅行的正确开启方式。

渔港巡礼之沼津


因为爱吃海鲜,来了日本之后,经常去关东出名的几个渔港巡礼,不要问我对比筑地怎样,因为筑地压根都没有办法出现在我的榜单之上。
这次不惜穿越伊豆半岛带伉俪来吃的沼津鱼市场,可以排进我关东渔港排名top3。
沼津港(沼津鱼市场)来了不止一次,因为这里的海鲜真正平!靓!正!种类多,也方便大家选择。整条街上都是吃饭的地方,各种海鲜料理都有。

沼津(Numazu)附近的海域还是日本盛产高足蟹的地方,秋天,很多人会专门来吃蟹。but,这次还是选择口味更多变化的海鲜料理好了。上次来沼津在吃饭前坐船出海看了富士山喂了海鸥,这次就只是专程来吃而已。

渔港早晨就是正常的拍卖渔货的地方,拍卖金枪鱼,当然也有哟,然而我们并没有想早起去围观的想法。能吃就是大满足。
除了可以买海产带回家,这里的渔船主就在市场边开起了小食堂,贩售渔师料理,据说很多家食堂都有自己的渔船。饭点每家都大排长龙,在霓虹非常有人气。

围炉滨烧,如果吃饱还有肚子,就来烤一烤。滨烧是很多海边渔港会提供的料理,在店里购买的新鲜或渍过的海产,直接放在火上加热,佐以酱油调味即可,有一点专门吃新鲜度的感觉。

沼津鱼市场里吃饭的地方非常多,每家都有自己厉害的料理,就连速食汉堡也推出金目鲷这样特别的口味。
鱼河岸丸天是上次来的时候吃的一间鱼料理,因为印象不错,这次二刷。店里有一些自有的招牌菜,还蛮特别的,所以想带甩手夫妇来试试看。

店门口的食模,已经超诱人,好多的海胆和鱼籽。虽然是午饭的点,但转台还蛮快的,因为这里游客也不多,来吃饭的好多是鱼市场附近上班的人。

这一大盘的刺身没记错的话应该是3000日元,比之前在伊东海女屋吃得还要便宜。是不是应该强烈推荐?这里的饭食就是量大,自已吃不多,但每次点菜都担心他们吃不饱而多点的,最后需要小伙伴帮忙吃掉食物的我,从这一餐开始直接被剥夺了点菜的权力。

店里的招牌是高20厘米的炸海鲜丼(海鲜かき扬げ丼),灯塔一样的海鲜和蔬菜混合天妇罗立在饭面上,第一次吃的时候我大概也是萝卜这样的表情。这次因为点了其他的东西,所以只单点了一个天妇罗。正常的定番也只要1100日元,完全价效比。

丸天家的招牌海鲜丼出名到还被做成了卡通钥匙扣在店里售卖,蛮可爱的。上次来的时候居然是售完的状态,这次看到有马上买了一个。

鱼河岸丸天的第二个招牌料理是金枪鱼汉堡排,就是图上那个肉饼。霓虹金喜欢吃汉堡肉,一般是猪和牛,用金枪鱼做的还真是没有见过。上次来的时候一份有一个大的汉堡肉,这次竟然有两个,完全傻眼,根本吃不完呀,还好不是我的点,不需要负责清盘。

用金枪鱼尾骨带着旁边的肉做成的汉堡排,分量相当足,酱汁偏甜,肉质非常扎实。一个人食用根本吃不完,需要小伙伴一起分享。

吃完饭在海边吹吹风,如果天气好的话,在沼津港可以坐船出海看富士山。

路过伊豆国三岛大社

从沼津吃饱,开始离开大海,向大山里的乡下出发。路过三岛(Mishima),神社爱好者去拜访一下三岛大社。

三岛大社是伊豆半岛最大的神社。大山祗命、积羽八重事代主神为两大主祭神,合称三岛大神。建立时期虽然不祥,但作为富士火山带之神广受朝廷和民间的尊崇,又因源赖朝举兵之时在此祈祷而闻名。

走入鸟居,就一个巨大的院子,两旁还有池子,和日本其他的神社相比,三岛的建筑有点类似于中国的园林。

这里传说是“士气”特别强的神社。

神社院内有一棵的树龄1200年桂树,被围得好好的保护着。

富士山的迷人黄昏

从静冈去轻井泽,路线上会经过富士山,本来只是停车休息,没想到在山中湖边遇见了粉红色的日落。

在栈桥边拍富士山的时候,游来了几只天鹅,哈哈哈,上次专门来富士山玩的时候,都没有那么近距离地看到过天鹅,运气实在是太好了。

就连湖中的小船也是少女一般的粉红色。

晚上留宿在藤野,这是一个可以BBQ的深山的房车露营地,旁边还有温泉,晚上安静地仿佛可以听到星星的低语。

果然是美好洋气的轻井泽之秋

由于司机先生有不可抗逆的原因需要临时回东京一趟,半夜用换乘案内(这个软件支撑我这个不会日语的人在日本玩了一年)查了一下,我们需要从藤野出发,去大宫转新干线去轻井泽。
来日本那么久,坐新干线还是头一次。平时放假都是错峰去旅行,机票比新干线便宜,外加去乡下多是开车,在东京闲逛就搭地铁,所以压根没有坐过新干线。
坐JR转新干线,在大宫车站有一个专门的柜台,因为有点蒙圈,错过了最近的一趟车,没关系,正好有时间研究一下自由席和指定席,可能因为我们不是周末出行,所以买自由席也是有位置的。从新宿发往轻井泽的车,大概半小时一趟,买了车票才发现,新干线真的太贵了,够我们包车开好几天的钱了,心疼钱包一秒。

轻井泽(Karuisawa),日本人的避暑胜地,充满著欧式风格的一个地方,也是吃货伉俪此行唯一指名要去的地方。

初秋的轻井泽没有最完美的秋色,但是放慢的节奏和惬意的氛围都带给我们惊喜,不得不说,美好到我们刚到这里就决定要二刷。

轻井泽车站出来,就是王子outlet。

有一种瞬间来到高原的云淡风轻,简直不能太美好,连技术童鞋都喊着要拍照,真是难得。

车站出来往右走在outlet旁边有一排吃饭的地方,除了有人气的轻井泽丸山咖啡,炸猪排专门店明治亭(ソースかつ丼 明治亭)也在这里。
明治亭元祖店开在长野县木曾山山脚,从早到晚被饥肠辘辘的登山客攻陷,人气爆棚之后,开始开枝散叶有了分店。店里有中文选单,相当方便。

猪排饭有肉加量的选择,我们点的定番肉已经很多了,酱汁炸猪排有普通版本和里脊肉的版本,酱汁都超级浓郁。每一份定食都配有小菜和味噌汤。

萝卜同学的味噌厚烧牛舌定食,吃完之后她说日本的牛舌太好吃,一定要去仙台吃吃看。结果,还真的去了哟!

下午的时光,打算闲逛,本来旅行不就是应该这样。打算从轻井泽车站走到旧轻井泽(旧軽井沢银座通り),然后等司机先生从东京回来pick我们。

从车站到旧井泽,就沿着车站北口前的大道一直走就好,一路走走停停,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因为我们只打算在街上转转,倒是没有骑车的必要,如果还要去其他地方,那还是租一辆自行车比较方便。

走在轻井泽的街道上。总有一种不太像在日本旅行的感觉,非常西式的建筑,看腻了和风的日本,来这里换一种新鲜感。

天气也棒棒的,希望这样的天气一直保持下去。

小松鼠小松鼠

不说,你会不会以为是哪个欧美国家的小镇。

短短的1.4公里,是用龟速在移动的,因为好看到拍个不停。

各种美好360度无死角包围着你,完全看不过来。

这个角落怎么又有了点东南亚的感觉,呀呀呀,都好喜欢啊!

对路边的任何东西都很好奇,想去一探究竟。

路过这间酒店,阿卜说,这间酒店我之前查酒店的时候,好像也是一间不错的有故事的酒店,如果你和司机这次没有空带我们玩,我就打算订这里,结果一路走下来,她想订的酒店超过了五间,是要分身去住么?

是不是第走一步都觉得可以拍拍照。一路走来会路过美术馆,里面经常举办现化艺术类的展览,可惜我们去的当天,不巧是美术馆休馆日。

这间kino是一个卖生活杂货的小店。日本人喜欢装饰自己的家,喜欢买这种杂货。所以每次东京办杂货市集,都是人山人海,我这个市集爱好者,当然也每次准时去打卡,淘淘有什么好东西,现在家里有不少东西都是从市集上揹回来的。
下次总结一下那些有趣的市集po上来好勒。

被困在门口不停摆拍的阿卜同学。

好想把这些有的没的搬回家填满我的厨房。

日本有好些商店不给拍照,所以拍之前,还是留意一下有没有禁止拍照的说明,不然问问店主也可以,这间好拍的店,就可以随意拍照哟!

轻井泽其实真的就乱逛就好,当前方出现叉路的三角地带时,旧軽井沢银座通り就到了。

哎哟喂,公公你这是怎么了,是上不去还是下不来?

然而你们这样,我也不知道是想表达什么,技术你是有什么不满么?

軽井沢旧舍駅,是以前的轻井泽车站,现在变成了一个博物馆。

看着略有故事性咖啡厅,但是更喜欢街边的小店。

旧轻井泽的路边有几间做咖哩面包的店,这间好像人气最高,岛国人民真的很喜欢咖哩,于我,有点略甜。非要让我选,可能咖哩配上蛋包饭是最喜欢的组合吧。

日本的乳制品品质都不错,轻井泽地区也是有名的乳制品产地。农场里的新鲜牛奶被做成各式各样的菓子和甜点。

商业街入口可以买到轻井泽物产馆的牛奶系列,包装就像小时候喝的玻璃樽的牛奶,选了纯奶和咖啡牛奶,都很好喝,完全想揹回家。

这里居然是一个幼儿园。

这间鞋店的照片,基本每个来轻井泽的人都会拍吧,把车轮做成穿鞋走路的样子,也蛮有趣的。

这张照片的OS是,逛high吃饱喝足,拍了照片,好开心哦。

来啦来啦,酒鬼们遇到这样的场景,完全不能移开脚步。看到地区限定,简直是眼睛放星星。轻井泽这一系列的啤酒包装也太好看了吧,挑了几只带走,晚上继续喝。岛国的啤酒对女生比较友好,因为味道比较淡,泡沫也比较细腻,我这样不爱喝啤酒星人都可以接受。

就像好事有时候会连着发生一样,运气好的时候,连黄昏都可以遇上那么美的景色。三个人沉浸在幸福中,等著司机先生来接我们去别墅。

说到轻井泽最棒的地方,就是有各式各样散布在森林里的小别墅,有没有让你想到去年大热的日剧《四重奏》里四个人住的小别墅。

我们的房东先生非常年轻,这间别墅也刚建成不久,原木的装修实在是太棒了。完全想在这里安家。

开放的厨房设施齐全,今晚就干脆自己动手做晚饭吧!从别墅开车到超市只需要十分钟的时间,一边聊天一边采购,然后回家料理。就跟日常下班的生活一样,这样的旅行,轻松又随意,真的久违了。

自己动手自己动手,有酒有肉有朋友。

小别墅有三个房间,一个日式塌塌米的房间,一个洋式的双床间,还有一个双层架床间,完全够一大家子人来度假。

早上起床,推开阳台的门,放上音乐,慢慢做一顿早饭,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幸福。这根本就是退休的生活嘛,强烈推荐大家来轻井泽也找一间小别墅住下,绝对是美好的体验。

去《四重奏》的湖边拍张照

原本没有打算来日剧圣地巡视的,结果误打误撞的发现《四重奏》的拍摄地也在轻井泽,之前剧刚追完的时候,去热海看花火大会还顺道去了一下剧终四个走过的沙滩,哈哈哈,也算半个真爱粉了吧!

初秋的轻井泽,已经开始飘落黄叶。

今天要来玩的地方,TARIESIN(タリアセン)公园盐泽湖(塩沢湖)。タリアセン是威尔士语“闪亮之额”的意思。我们要去巡礼的场景就在这里。临近万圣节,仪式感很强的岛国人民当然已经开始盛装布置。

好可爱哦

公园虽然依湖而建,可是有却藏有几座美术馆,想不到吧!

湖对面的红色别墅是著名建筑师沃瑞斯设计,属于法国文学研究家朝吹登水子的睡鸠山庄。附近还有深泽红子野の花美术馆,英国育种家奥斯汀的玫瑰园,法国建筑师Peynet的美术馆。

哈哈哈,山寨剧照get.请忽略取景的角度,因为压根没有人愿意揹著三脚架,啊啊啊啊啊!

和冬天相比,秋天的盐泽湖还蛮美的。

沿着湖边散个步。

你们能来岛国找我玩,实在是太好啦!

看叶知四季,生命的轮回就是那么精彩。

公园里还有一个小小的儿童游乐园,然后我们这几个成年人居然在这里玩high了,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些儿童游乐设施的感受,捂脸。

原本打算去云场池看看,可是天空突然阴下来,临时改变计划直接去看教堂了,自驾果然就是随性。计划一天变十遍都有可能,哎!

轻井泽经常被人们称为日本的小瑞士,其实这里由于位于浅间山间的高原地带,1886年加拿大传教士觉得这里有故乡多伦多的影子,于是在这里建起了别墅和都会,之后,经过传教士和外国人的安利,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盖起了别墅,整个轻井泽才会发展成现在这样西式风格的地区。

既然是传教士打call而发展的地方,教堂一定就少不了,轻井泽出名的教堂真的很多,每一间看似不起眼的教堂都可能出自建筑大师之手。因为时间的预算不够,我们直接选择了比较知名的石之教堂和高原教会,都在星野温泉集团地界。
要前往教堂,会经过星野温泉度假区的榆树林小镇,这里有间村民食堂,可是观光客指南中的人气料理推荐。

石之教堂(Stone Church)建于1988年,设计师是以 “自然建筑” 著名的美国建筑大师 Kendrick Kellogg(世界建筑巨匠Frank Lloyd Wright的弟子)。 将“石,光,水,绿,树”之自然界五大元素完美的融入建筑中,展现出日本明治时期思想家-内村鉴三的无教堂思想。

完全用石头及下班建构的内村鉴三石之教堂,隐藏在停车场附近的树丛里,港真,不起眼。

我们到达的时候正好有新人在举行婚礼,所以不能拍照,出来的时候刚好结束,才有了下面的这张照片。

这间颠覆传统,拥有绝对建筑美感的教堂,当人站在其中,真的会被十字架后方射入的光所吸引,整体的暗调,让人不自觉的安静下来,进入氛围之中,这是无法用文字传达的感受,需要你们来感受。
教堂屋顶石头和玻璃相互堆砌,不规则的排列,石头代表刚强的男性,玻璃则代表柔和的女性 ,当阳光洒落在教堂里,新人宣读誓言,真的会让人感受到庄重的氛围。

离石之教堂不远就是星野地界内的另一所知名教堂,这里完全是婚礼圣地嘛!

高原教会 (Karuizawakogen Church),据说是日本第一个让新娘穿着婚纱举行婚礼的教堂。此处应有掌声。

规模小小全木质结构的高原教会,相比石之教堂给人温馨传统的感觉。

高原教会堂并没有开放参观,倒是可以站在门口看到教堂的全貌,小而精致的型别。围观了一会,我们继续向日本海挺进。

别所,最让人怀念的松茸料理

由于长野县(Nagano)辖区范围大致相当于令制国中的信浓国,因此也常被称为信州或是信越(信浓与越后)。长野县内有许多海拔高于两千米的高山,因此也有“日本的屋脊”之称。大山之中,必有好货,这话一点也不假。

别所(Besshoonsen),可能是很多人听也没听说过的日本乡下。
古时候叫做”七久里之汤”,是《枕草子》中都出现过的信州最古老的温泉。
温泉周边一带被称为”塩田平”,那里保留着大量历史性的神社佛堂以及石建筑等中世纪的文物,因此又被称为”信州的镰仓”。

据说,因为北条氏曾作为别院使用过,所以叫做“别所”。因为洗过温泉的肌肤会变得滑润细腻,别所温泉又被称为“美人之汤”。

去别所的路,需要从上田(Ueda)往山里开,进山的路,古老的小城就在前方。在夕阳下也太美好了吧。
上田,信州,是不是听着很耳熟,大河剧《真田丸》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找了一间当地民宿,和风满满的房间的主人是一个日本婆婆和美国爷爷。

放下东西二话不说,晚饭前先去泡个汤。
以单纯硫磺泉被称为美人汤的别所温泉,有3个知名的外汤,木曾义促的【大汤】、慈觉大师喜好的【大师汤】还有战国名将真田幸村以汤疗伤的【石汤】,这3个汤规模都不大,房东爷爷推荐我们去的是当地人爱泡的大汤。
小小古老的汤屋外,有可以饮用的温泉水耶,喝了一口果断放弃。
三间外汤的收费都是150日元,价格也太感人啦,泡完之后挺舒服的。

泡完温泉当然是要吃饭。走进这间小小的【桂】居酒屋,也是房东爷爷安利我们的。完全爱上这里的质朴气息。

手写选单就这样贴在墙上,可以点的东西,还不少哟!

这是一间老爷爷和老奶奶约会的居酒屋,哈哈哈。因为没有图片选单,所以我们有好些菜都是偷看爷爷奶奶点什么,我们就跟风追加一份。

信州名物,马肉刺身。

要大赞一下这一碗只需要1000日元的松茸乌冬。因为这是吃货伉俪和司机先生票选的此行最美味食物TOP1。
长野的松茸产量是日本第一,上田地区更是信州优质松茸的产地。秋天来上田一定要尝一下松茸料理,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到松茸料理的牌子,我们来的小居酒屋,也提供。
从山里采的松茸加上各种新鲜的菌类煮汤,简单地酱油调味,让乌冬吸收香气,热呼呼地吃上一碗,简直了,鲜掉舌头。
这一碗汤鲜味美的乡土料理,没有华丽的调味,却能给满分。

虽然味噌卤大肠(もつ煮)是一道非常家常的菜,但是在这里吃到的,超级好吃。魔芋吸收了汤汁,变成异常美味的配菜。

店里的梅子酒也超甜超好喝的,连配酒的味噌黄瓜条也是好吃到不行,总之我们在这间小店吃得超级开心,一本满足。

想着黑夜漫漫,去烧鸟店买了烤串之后,去地酒店买喝的回去聊天。看我们在店里发现了什么?不但有番茄的烧酒,还有生菜的烧酒,乡下果然是个神奇的地方。

回家开喝。

比起啤酒更想推荐苹果汁,太好喝了。信州可是很多水果的产地。

民宿早上预订的早饭,收获季节的早饭是刚做好的松茸饭配煎鱼和小菜,再加一碗热呼呼的味噌汤,超级日式的搭配。松茸的香气渗透到米饭里,好幸福。

吃饱沿着路,去探索别所的小街小巷。别所自古以来就是归隐修行的胜地,所以民风古朴,完全保留着让人怀念的气息。

不管是街角巷弄,还是墙头壁角,都可以发现小美好。

在不经意间,秋天已比我们更早来拜访。

别所真的非常小,但是这里却有非常多的神社和寺庙,所以才被称为”信州的镰仓”。

由于日本自古以来有归隐修行的习惯,做为隐修的热门地,别所的文化遗产也储存完好。北向观音、建有国宝八角三重塔的安乐寺以及前山寺中的三重塔等,都是别所可以去打卡的地方。每年夏天,这里还会举行求雨仪式,这种“岳之帜”的民俗活动已被认定为国家级的文化财。

短短的只有几十米的表参道走到尽头,拾级而上,就是北向观音。

比起其他出名的观音寺,这里显得质朴得多。

“北向观音”根据资料记载,是平安时代来自京都的高僧慈觉大师所开创的灵脩圣地。有别于其他寺院本堂朝南的习惯,“北向观音”本堂是向北据说在日本,很少有寺庙的本堂面向北。

小菩萨都带上了小红帽,好Q。

从北向观音出来,沿着小小的街道,散步。

用黄豆做出美味豆腐、豆乳、布丁的长谷川豆腐店可是人气店铺哟!推荐店里的豆乳布丁,非常清爽。

前一天开车路过看到这座车站的时候,真的没有想到在乡下会有这样欧风小清新的车站。
别所在轻井泽和长野市之间,倒是可以从轻井泽来个一日游。如果不是自驾,可以搭乘电车来玩,在【上田】搭乘开往电车【上田电铁别所线】约半个小时,在最后一站【别所温泉】下车就好。

全长仅11.6公里的铁道,每一站都小巧可爱别具风味,别所温泉站因为小清新的风格,成为日本铁道迷必来打卡的地方。

有发现车站的站长有什么不同么?她居然不是穿着工作服的。
别所温泉站在2006年诞生了2位女性站长。女站长会穿着大正时代风格的衣服站在视窗处理票务,而铁道迷收藏的铁道公仔,有一款就是以这里的女站长为原型设计的。

是不是超好拍照的。

这样的马卡龙绿真是太可爱了。

车站旁边还停著一辆已经退役的旧电车车厢。

真正在跑的电车大人,如果没有开车来,还蛮想感受一下铁道,不过在日本真的有太多这样的铁道,慢慢体验吧。

最后一站,往更北的山里出发吧。

去小布施,吃栗子吧

小布施(Obuse),这个名字大概很陌生吧。

萝卜说,我们这一路,根本就是土特产之旅。从海边吃到山里,还真是。长野县北部的小布施,是一个以栗子闻名的小城。

岛国人民对于栗子的热爱,有时不是很能get到,应该说岛国人民对应季食材的狂热,有时真的很惊人。

从信州长野市坐电车去小布施,只需要30分钟。电车站的站长室前,就摆着一排栗子。日本的栗子非常多,秋天,在我家旁边的小森林里,就可以捡到栗子。

沿着车站前的路一直走一直走,就能走到小布施的中央商业街,小小的街道而已,不过有超级多的和菓子店。

这个小小的香草园,完全没有人在顾店,就很随意地开放著,任人观赏。

有点小清新小美好。

后院还可以看到葡萄,在小布施旅行,你要做的事,大概就是在这些街角巷弄里随意行走。

长野【必去】的景点很多,很多人会忽略这座古朴气息的小城。话说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在80岁时受“小布施之父”高井鸿山之邀到小布施旅居作画,在这里创作了不少版画作品,所以小布施也有一座葛饰北斋作品馆。

被称为世界四大栗子之一的【和栗】,个头比其他栗子要大得多,拿在手上沉甸甸的。

走在盛产栗子的小布施街头,各式栗子做的点心和菓子都可以找到,和式风格的餐厅里还提供新鲜的栗子饭。

期间限定的栗子泡芙,味道略甜。话说我既不喜欢抹茶,也不喜欢红豆,在日式甜点界找到自己喜欢的甜点实在是有点难。

路过小哥哥家的烤栗子铺,买了一些,结果之后还想买的时候,人家下班,回来翻路书才发现这间烤栗子也是非常有名的。

烤熟的栗子又软又甜,非常美味。之后又吃了栗子味的甜点,还是觉得直接烤的比较好吃。

小布施的栗子铭菓有四间,小布施堂、竹风堂、樱井甘精堂和栗庵风味堂。每一间都有自己的招牌栗子甜点。

日本人对于栗子的热爱,如同红豆一样狂热。不仅是栗子,连安纳芋也是人气高企。各种应季的和菓子,总是在挑拨吃货内心,激起小小的浪花,都是非常可怕的。
小布施堂家的秋季限定和菓子Mont Blanc【朱雀】,完全就是那种你不一大早八点来排队,就一定吃不上的夸张食物。
把新栗子蒸熟去皮,然后制成的类似布朗尼外型的朱雀,只在九月中旬到十月中旬之间贩售。据说朱雀的内馅不是普通的海绵蛋糕,而是有点像雪糕口感的奶油混合了蛋糕和栗子粒,味道非常好。

除了朱雀,小布施堂秋天限定的生菓子【市田】也很有名,如果没有排队吃到朱雀,在店头买一个栗子雪糕和水羊羹其实就能感受到栗子的美味。

十月正好是栗子成熟的季节,新摘的栗子就放在院子里等待加工,看着皮色就很油亮,吃到嘴里非常香甜,栗子味也相当浓郁。

小布施还有部份居民愿意开放自家的庭院给游客观赏,只要大家看见写着“Welcome to my garden”的牌子在门口,就代表可随意走进院中散步,不过请尽量不要喧譁影响到主人的生活。

沿着古色古色的街道路过和纸屋,地酒店,和菓子店漫游,感受旅行的恬淡时光。

不到一公里的栗之小径,可是小布施的人气景点。

栗之小径,仔细看路面,一块一块的木砖其实是用栗子木铺成的,每一块木头就是一个生命的轮回。

园林化非常高的小布施,想像一下秋天缤纷的色彩,都觉得很美。

这家叫做マルテ珈琲,单从外面看,很难让人猜到这是一间卖咖啡的小店。一推开门就能闻到浓郁的咖啡香。

主要贩售自家烘焙咖啡豆的小店,入店就会被热情地招呼试饮。

返回长野市之前,想要照着日本路书找一间贩售牛奶的门市,喝一下当地的牛奶。结果在司机先生加油的间隙,跑到路边的果园里拍照,农园的婆婆看一个外国人在那里不知道拍什么,居然让我摘了一个她家最大的苹果,采摘的乐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满足,哈哈哈哈!
对乐,除了栗子,小布施也是苹果和巨峰葡萄的产区呢!而旁边的千曲,则是日本的杏桃之乡,所以来乡下,就是可以吃到相当多的土产,一本满足!

身为牛乳爱好者的我和技术,为了喝到一瓶小布施当地的牛奶,居然来到了牛奶工厂,直接站在车间门口喝了两瓶牛奶,味道嘛,还是没有在SA喝到信州牛乳惊艳,我想当时工作人员的内心一定是崩溃的,这两个歪国人为什么要跑到我们的工厂来喝牛奶啊!
其实是看不懂路书上写的东西,以为这里是一个乳制品贩售中心,没想到是工厂啊工厂,真是连自己都要捂脸。

最后一个晚上回到长野市(Nagano)住,最后的晚餐当然要去吃烧肉,长野不愧是山区里的乡下,烧肉也是不一样的烟火,画风清奇。在网上找到这间背街小巷里的HAMARU,完全是因为原本要吃的烤肉店大排人龙。

入座发现并没有什么人嘛,店员介绍说虽然烤肉放题是需要预约的,但是今天人少,你们也可以吃哟!4990/人的放题不限时段,包含饮料小食,还蛮划算的。那果断点单。
等下单的间隙环顾店里的装修,会让人觉得进入了一个伐木工会或者守林人团体的聚会地。墙上居然还有一只鹿头。

拿到选单的时候吃了一惊,除了鹿肉,野鸡,野猪,居然还有熊肉,没错就是熊肉。日本还蛮多熊的,有时候去山里的温泉乡旅行,旅馆的人还会给你发熊铃,如果遇到熊就摇铃吓走它,可是明明应该和它一起开心玩耍才对嘛!

来来来,炭火烤肉,简直是下雨天的标配。鹿肉什么的,来一轮。

比野猪肉,鹿肉的味道真的很美好。野兔肉也是鲜嬾无比。

熊肉,这是熊肉,对于我这个外号叫“熊”的人,简直是有一种自己吃自己的感觉。熊肉有一种很独特的野性的味道,竟然是脆脆的熊肉。接受不了特殊味道的人,还是先从鹿肉开始尝试吧!

又点了一份昨天吃过的马肉刺身,新鲜到要起飞。

哈哈哈,店里来了一对相扑选手也在烤肉耶。
这一顿吃得超撑超饱,感觉自己吃了一座森林,越来越喜欢乡下旅行了怎么办!

一生要来一次的善光寺

日本有一句俗语“远くとも一度は诣れ善光寺”再远也要去一次善光寺。
那就去呗。
日本人一辈子一定要朝圣一次的神之地,除了长野的善光寺,还有三重的伊势神宫,香川的金刀比罗宫。

善光寺在路书上,几乎没有被提及,不过在岛国人民中,这里还蛮有名气的。
于是就流传着2句话,
“远くとも一度は诣れ善光寺”,即使再远也要去一次善光寺。
“牛に引かれて善光寺参り”,即使牵着牛也要到善光寺参拜。
好执著。

连线参道的仲间世通大道,两边尽是伴手礼店,各种长野的土产都可以买到。七味粉好像是这里的特产,荞麦面也是。

そば爱好者的打卡,创业于1827年的信州荞麦面老铺“藤木庵”。来自长野北部黑姬高原,因地形与春夏日夜温差产生的雾气,所种植出的顶级品质“雾下荞麦”,使用传统石臼碾成荞麦粉后,通过师傅纯手工制作出的美味荞麦面。

店里提供十割和二八2种选择,限定出品的十割荞麦面,就是100%的荞麦制作,口感上会比较粗糙。二八比例的荞麦面相对比较软滑,更适合大多数人。完全喜欢荞麦质朴口感的人,当然要选十割。

随面上来的还有麦茶和热汤。

乌冬,荞麦这些清淡到不知道为什么吃的食物,真的是我来到岛国之后的最爱,把荞末放到蘸汁里,配放入爽口的荞麦面一涮,再裹上一层山药泥,简直美好。

吃荞麦面当然还要配上天妇罗,藤木庵的天妇罗味道中上,它家的荞麦面认真吃可以吃到没有完全研磨的荞麦颗粒,非常过瘾。

参道两旁有非常具有历史感的建筑和商店,外观像土茂造(仓库)改建的餐厅或茶屋,往善光寺方向走则有不少“宿坊”。
“宿坊”是日本佛教用语,又作宿房,“坊”是僧侣的住所之意,现在也提供给大众入住。

善光寺建立于皇极天皇3年,距离现在差不多1400年历史,被指定为日本的国宝。
寺院建立时的资料完全没有被保留下来,所以有关善光寺的内容,都是根据史书内容发掘出来的。
“仁王门”始建于1752年,曾在大地震中烧毁,现在的这个是大正七年(1918年)重建的。

从参道一路到三门为止的400米一共铺设了7777块石砖叠,被称为善光寺七名所之一。
又看到了精心打扮的小菩萨。

“山门”1750年建立,2楼安放著文殊菩萨及四大天王尊像,也被认定为日本重要的文化财。

善光寺的本堂非常古朴,为什么没有照片,因为不给拍照。本堂供奉著的本阿弥陀如来立像是日本文化史上重要的绝对密佛之一,所谓密佛就是在其他的佛教国家中相当罕见的祭拜形式,由于信仰上的原因,密佛是非公开的佛像,因各派教义和规定不同,会有一定时间的公开参拜,但是绝对密佛就是指完全不公开的佛像。善光寺七年会公开一次,日本人称之为‘御开帐’。

从善光寺出来,在参道两边的小店里看到了很多包子,原来是信州名物“おやき”(Oyaki),
おやき口味蛮多的,有野菜、茄子、萝卜丝、南瓜、香菇及红豆之类的,吃了野菜的,就是国内的菜包没差,不过日本的包子的面皮就是软软的,没有什么嚼劲。

野菜味的还蛮好吃的。

即将返程。

从长野返回东京的高速上,可以看到两边的群山被云雾环绕,如仙境一般。喜欢去这样的山里旅行,仿佛把自己和喧嚣的世界隔绝。下次,还会再来。

拜拜,从海边到山里的小旅行,亲爱的吃货伉俪,下一站,我们去看雪!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