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有一条著名的徒步线路—麦理浩径,这条线路是1979年10月26日启用,全长100公里。以西贡北潭涌为起点,绕过万宜水库,由东向西横贯新界,以屯门为终点,共分为十段。沿途有路标指示牌,每段都有报到处和休息处。 麦理浩径横跨香港24个郊野公园中的8个,沿途要翻越二十多座山头,如420米的牛耳石山、702米的马鞍山、649米的草山和957米的大帽山等。全程风景各异,不论山岭、岸边、丛林、溪涧,全都美丽得叫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其中第三﹑四﹑七﹑八段﹐都是连绵不断崎岖难行的山路﹐几百米直上直下﹐令人色变。
麦理浩径共分十段,长度由5至16公里不等,大部分约长10公里。它从北潭涌开始,绕过西贡半岛,转向西面,到达九龙群山,再从城门开始往北走到达大帽山,然后往西走,以屯门为终点。
除了部分的段落是水泥平路外,大部分的麦理浩径都是依山势而建,只有小部分费力难行,其余大多都是易行的。
全条麦理浩径都安装了明确的指示路标,在交通交汇的地点亦提供了郊野公园设施。虽然在某些段落的起点与公共交通工具的上落点有距离,但公共交通工具大都可到达麦理浩径。
麦理浩径沿途每500米设有一个标志柱,全程共200个标志柱。

麦理浩径全程图

一、醉美香港麦理浩径精华段之第二段

2014.10.23 徒步麦理浩径第二段
全部走完麦理浩径全程需要一定的勇气和体力,如果选取它的精华段欣赏,那一定是第2段,一半山景一半海景,游玩性极强。
今天我们准备去欣赏麦径第二段。从西湾亭开始走的,略过了浪茄那一段,下次走第一段的时候再走那一段,这是我们途径的地方。西湾亭 ; 西湾 ; 咸田湾 ; 大浪 ; 赤经 ; 北潭凹。
之所以选择从西湾亭开始走,是考虑到西湾亭-西贡的小巴每天只有两、三班,若从北潭凹走到西湾亭时间上不好控制,怕错过小巴,而从西湾亭-北潭凹就不必担心了,北潭凹-西贡是公交车,每天班次很多。
我们坐公交先来到西贡

西贡码头

码头上渔民售卖刚打捞上的海鲜

从西贡亲民街(麦当劳门口)坐11:30分那趟的29R村巴(每天的班数很少,去之前网上查好每天的班次)到西湾亭,然后开始徒步。

麦径二段被誉为最美的一段,位于香港的后花园:西贡,开始于西湾亭,终于北潭凹,翻山越岭、上山下海、无敌海景,足以让你感叹自然之美。
从这里开始徒步。

具体路线:西湾亭 → 吹筒坳 → 西湾 → 咸田湾 → 大浪坳 →赤径 → 北潭凹(13.5公里)。徒步时长:5h,难度系数:2星,风景系数:4星。也可以反过来走
在西湾可以买水、吃饭、露营,在接近终点处有营地,但很简陋。从终点可以坐车或步行去黄石码头营地,装置齐全,可以烧烤。
中途有多个干净整洁的公厕,西湾 → 咸田湾 → 赤径 →北潭凹处都设有公厕。

麦理浩径二段 将浪茄湾、大浪西湾、蚺蛇尖等景致收入其中,行走在蜿蜒的山路,突然遇见的山林海景,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进入步道不久就可以看到万宜水库(麦径第一段必经之地)

麦理浩径是香港四大远足径之一。

走到这个路标,若是往西湾方向走(上山路,要爬314米的西湾山)去往浪茄湾后到达麦径第一段,可以一直走到万宜水库。

麦理浩径沿途每500米设有一个标志柱。

西湾村

西湾沙滩,人很少,坐在沙滩上我俩笑言:去什么马尔代夫呀,这里人又少风景又那么美

纯净的西湾海滩

西湾沙滩是很多人徒步麦径2段晚上露营的地方,这里有文艺范的海边茶座可供小憩和吃饭,无拘无束的牛儿悠闲的吃草,充满节奏感的海浪生生不息,真是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

大浪湾的西湾景色也是很不错的,岸边的岩石延伸到海的中央,阵阵海浪打在岩石上,泛起高高的浪花。

海里有冲浪的人

由于比较偏远,西湾并不像香港的大部分海滩那样有完善的公共设施。淋浴房、更衣室、烧烤架、安全防护网、厕所、甚至救生员和安全岗哨统统都没有,只有沙滩边当地人开的几家小饭馆,卖些吃的、喝的,给人提供一个遮阳观景的去处。尽管如此,如果可以,我们还是愿意在那静静地坐一整天看着这片海。

要穿过西湾沙滩走过这个小桥才能继续前进

这座小桥附近是海水淡水交汇的地方。

从桥上走过,对面的野牛有点挡路。

横越西湾海滩后,跨过溪流,一边绕过山腰,一边领略海岸风光。再往前走,进入麦理浩径的精华路段–咸田湾

大海对面一座耸入云霄的尖尖顶的山,这就是蚺蛇尖。蚺蛇尖是香港最雄伟的俊峰之一,几乎在香港的任何一个山岗都可以看到他的雄姿,蚺蛇尖壁立千仞,为西贡群岳之首,尖削的顶峰更是突出地标。远处看,蚺蛇尖有黄黄的登山道痕迹,据说许多登山者都以登山蚺蛇尖为登极之旅并引以自豪。

此时碧绿的咸田湾、大湾、高耸的蚺蛇尖尽现眼前,湾外小岛大洲及尖洲亦近在咫尺。沿路往下走,游人可直往咸田士多停歇休息或由此续游余下两湾:大湾及东湾。

大浪湾一共有四个海滩,西湾、咸田湾、东湾和大湾。

咸田湾也是麦径2段经典的营地之一,沙滩面积大,沙质柔软细腻。最有意思的是这里的独木桥,作为必经之路,却是非常原始和简陋,让人走在上面心怦怦跳。

太平洋,浪涛拍岸

咸田村在大浪湾北端,是处在海拔几十米以上的咸水的溼地区,在山海之间的地带孕育著许多自高处草类、藤类蔓长到这里的滨岸植被,已被列入具有特别科学价值的地点。

继续前行,路径在咸田湾后方继续延续,接着踏上水泥径,过了大浪的屋村便要急升至大浪坳,再陡降露营胜地赤径。

大浪的屋村

沿着水泥路开始爬坡

可以看到不远处的赤径码头,从这里能走过去,我们没有去码头而是继续往北潭凹前行。

赤径

可以看到远处的黄石码头,我们继续向北潭凹走。

这是麦径二段的终点,北潭凹。

北潭凹这里有公交🚌。从公交站乘坐九巴94到西贡码头公交总站,从西贡换乘公交🚌回市区。
今天走走停停走完这段用时5小时,体验相当完美



由于麦理浩径第二段太美,我们在2015.10.13又第二次踏足此路段。

二、暴走麦理浩径第一段

2014.11.05 徒步麦理浩径第一段
麦理浩径第一段:北潭涌至浪茄(10.6公里,难度:*) 全程无补给。
之前徒步麦径第二段时是从西湾亭开始走的,略过了麦径第二段中浪茄那一段,这次走第一段的时候准备把浪茄这一段补上。没想到这一段要翻过314米的西湾山还是挺辛苦的。
麦理浩径一、二段路线图

我们这次走第一段是反穿着走的,从西湾亭开始走,翻过西湾山,走过万宜水库,最后到达麦理浩径起点。路线:西湾亭-西湾山-浪茄湾-香港世界地质公园-万宜水库-麦径起点。
坐车先来到西贡,再从这里坐11点30分的29R村巴去西湾亭,到的有点早就先在西贡码头转一转。

卖海鲜的,若看中哪个和渔民说,他们用长杆举上岸。

西贡街道

坐的上面这个巴士来到了西湾亭

从这里开始徒步

往西湾方向走,开始真正的挑战,山路变得超级难走。

石路被山雨冲毁,年久失修

道路泥泞

在登西湾山途中,绝大部分是风化的土石路,高高低低坑坑洼洼,行走甚是艰难,又怕崴到脚,又怕踩空,步步为艰,随时有滑倒危险,这时体会到户外活动,“鞋”是第一重要的。

其实,麦理浩径第二段的乐趣,就是这些破烂的路了,这还能叫路吗?

山下依然是万宜水库。太平洋?在我们身后呢。

爬到了西湾山观景台

在西湾山观景台,一道亮丽的景色出现在我们眼前,那就是拥有四个海滩的大浪湾!虽然海上的雾气已经升起,但是四个海湾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还是十分壮观的。面对这样的景色,我们顿时觉得轻松很多。

前方看起来尖尖的山峰,就是麦径的蚺蛇尖(Nam She Tsim),海拔468米,不仅是麦径的最高峰,也是香港第一险峰。

终于爬上了314米高的西湾山顶

在海拔高314米的西湾山顶往北望去,蜿蜒山脊上黄色的山路留有我们今天的脚印,看后有点自豪,今天行山是从海拔为零的海滩算起的,仰望登山山道有点心虚,但只要付诸实践,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留下的是我们体验体能的经历,累积登高近800米的回忆。
站在山顶看风景,还是极美的。

美景在路上,用眼欣赏,用心感受,置身其中,便是美好。

在西湾山头可以望见南侧的万宜水库,这里看到的和我们在麦道第一段看到的不一样,这里看到的是千岛之湖的万宜水库全貌,美轮美奂,让人流连忘返。

山下的房子据说是基督教福音戒毒中心。

浪茄湾是这一段最美的海湾,由于它偏僻,游客就更少了,这里允许游客露宿,海湾靠山的丛林是基督教的活动营地,花花绿绿地装饰特别漂亮,我们不明白,这里如此地偏僻交通不便,教友如何来的了,特别是老年教友,反正今天是空荡荡的大门经闭空无一人。

浪茄湾旁的村子,浪茄村

走下西湾山,来到浪茄湾。这是麦理浩径上的第一处营地。这里水清沙幼。

这是一个隐藏在山背后的白色沙滩

西贡火山岩园区的特色为六角形岩柱群和海岸侵蚀地貌。这些六角形的岩柱群是现时所知世界上面积和体积最大的,直径平均达1.2米。岩柱群大部份位于海底,但估计暴露于海岸的数量约有20万条。

离开浪茄湾路过传说中的基督教福音戒毒中心,远处有人向我们招手打招呼。

一直往前走,偶尔回头看看走过的风景。

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分界的地方。这个指示牌是第一段的结束,第二段的开始。

2009年10月,中国国土资源部批准香港地质公园成为国家级地质公园,2011年9月17日,香港地质公园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成为中国第26个世界级地质公园,亦是罕有位于国际大都会中的世界地质公园。

在西湾山岩呈现六角形岩柱群和海岸侵蚀地貌,是火山岩特征,是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的组成部分,香港西贡火山岩园区六角形的岩柱群是现时所知世界上面积和体积最大的,积型别凝灰岩,由酸性火山灰构成。岩柱体积粗大,直径平均达1.2米。

走出浪茄村了,前面就是万宜水库的大坝。

万宜水库的东坝,这里景色更为开阔,看到远处的大海一望无际。大坝下面是一个副坝,这个副坝很有特色,都是锚形石块。据说当时建造万宜水库工程相当浩大,东坝及西坝的整体建筑高度分别为104米和90米。东坝在1978年落成,当时是世界最高的岩填大坝,这道大坝的下游朝向太平洋,工程师为了防御汹涌的海涛和巩固建筑结构,加建了一道由7000块锚形石块拼合而成的防波堤独具特色。

这个双T形状(也称之为锚形)的纪念碑,就是为了纪念当年修建大坝所使用7000个这种型状的石块,边上还有管理处的小屋,有很多的徒步线路等资料免费领取。

这里也是香港的地质公园,据说大坝下面就是火山岩石,大约有上亿年的历史了。据说万宜水库之所以叫做“万宜”,是因为水库下面本来有一个一百多年的小村庄,叫做万宜村,大坝修建起来之后,这个百年的小村从此淹没在水中,不过万宜的名字的却并没有失去,成为水库的名字。

万宜水库,是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香港万宜水库(High Island Reservoir)据说当年修建花费了13.5亿港币,水库储水约2.73亿立方,是香港最大的饮用水源。猛一看这么蓝的水,还以为是海水,后来一问,才知道竟然是淡水,水库四周因为水位的降,低露出的黄色的沙石,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加上水库边缘的绿色树林,色彩自然搭配十分协调。

前面那段路我们光顾著看景照相,耽误了些时间,我俩一看太阳就要落山了,想快速赶到麦径起点,路程还有10公里不得不加快了脚步。

天越来越暗,我俩开启了暴走的模式。走到岔路口看不清路标就拿手机照着看,路上没有一个人,周围又是黑压压的没有路灯,突然间又发现前方树林中有许多小亮点,有点瘆人,走近一看是萤火虫,心情一下放松了许多,萤火虫伴随着我们走了好长一段路,我的小伙伴说她长这么大是第一次见到萤火虫

急行军了一小时四十分后,19点终于走到了麦径起点,本来还琢磨著公交站往哪边走,这时来了一辆小巴招呼我们问是不是去西贡,我们说是,于是便坐上小巴十几分钟就到了西贡码头,接着换乘公交顺利回到了市区。
这一段路我们走了整整七个小时,终身难忘的有萤火虫相伴的夜行路。

三、迷路的麦理浩径第九、十段

2015.10.9 麦理浩径九、十段
麦理浩径第九段:荃锦公路至田夫仔(M156–M168,6.3公里,2.5小时,难度:*)终点有田夫仔营地以及田夫仔士多,可以补充水以及吃饭。
麦理浩径第十段:田夫仔至屯门(M169–M200,15.6公里,5.0小时,难度:*)田夫仔有两三处食店,可吃饭、补充水。
不用担心找不到厕所,九、十段已经按照世界生理平均值沿路修建了环保公厕。
西铁荃湾西站换乘51路郊野公园下车。

麦理浩径第九段,途中无退出路线,有多处营地,但无水源。此段为水泥路,从海拔近500米的高度一路下坡,十分易行,没有太多刺激,体力消耗少。此段路全程有显著标识,即使是分叉路口,也能清晰辨认。

路段大部分与越野自行车径重叠,须多留意躲避自行车。

大榄越野自行车径

第9、10段麦理浩径都在茂密的森林中经过,它置入大榄郊野公园中。大榄郊野公园是香港第二大郊野公园。公园内除设定荃锦露营营地、田夫仔露营地外,还整合了多条郊游路经,如牛寮均衡定向径、大榄自然教育径、大棠自然教育径、大棠树径、河背水塘家乐径、元荃古道郊游径、甲龙林径、甲龙古道、南坑排古道、大榄涌郊游径及元墩郊游径等。

看到了大榄涌水塘

第十段岔路口有点多,我们有个岔路口走错,又转回来找麦径标志走,费了些时间到晚上才走出去。

M173后的一个岔路口要注意,在经过M178近M179的时候,会开始走一段山路,山路走完之后就一直是水泥路直至终点。

麦理浩径第十段没有什么特别的美景,全程在香港新界西部山峦中行走,沐浴在森林的绿色环境中,经过狭窄的山谷往大榄,再沿大榄涌水塘北部迂回而行,沿径一直行走,便可接至林务车道。再沿着车道下降至水坝,再走一段便到达岔路口(此处好像是个小型的停车场),由此右转,转走引水道(沿车道下走可往扫管笏村)。再沿水塘平坦的引水道及山间小径到达屯门。

麦理浩径第十段是大榄郊野公园中的一部分,在接近屯门的3公里路程与屯门健身径重合,沿路设定有平衡木、横梯、撑压腿、引体向上等14项健身专案设施,还有几个休息亭与健身设施配套。

沿着引水道,走至地图资料牌,依麦理浩径指示左方下走(直走为屯门径),最后走过村径,按地上麦理浩径的方向指示一直走到何福堂夜中学,结束麦理浩径整段行程。

我们在后面的一段有些迷路了,来来回回的找路,也顾不上照相了,误打误撞的走进了一个村子,好多野狗,我们小心翼翼的穿过村子,走啊走终于见到了马路,一颗悬著的心终于落地了。
今天我们走了有七、八个小时,行走20多公里,累的最后都快走不动了,不走就出不了山,真是锻炼意志啊。

三、结束语

徒步,是偶然的遇见,然后慢慢的喜欢。
有人说,疯了吧!去香港爬山!
如果你想要寻找人少、景美、干净、自然、清晰的徒步线路,那就出发吧!
再不疯狂,就要老了!更何况能遇见美丽的风景!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