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开头

冬季的清晨7点,天还没亮,市区的公路却早已被黑压压的车流塞满。上班的道路熟悉得仅凭意识流就可以抵达,黄金甲摇下车窗,思绪飘到多年前梁朝伟在美国拍的一则汽车广告上:梁朝伟驾驶著一辆红色Malibu,飞驰在壮阔的太平洋海岸公路上,阳光和微风同时宠幸着他俊朗的脸庞,山崖和海岸线早已被抛在车后。黄金甲不自觉哼起“California Dreaming”的曲调,身体极不协调地扭动着,勉强跟上了节奏。就这么出著神,直到门卫抬起了晃晃悠悠的停车场长杆子,黄金甲才逐渐清醒已经开到公司,却发现又是堆满会议的狗血一天,一边吐槽著自己公司拍的广告多年来一直不著调,一边刷卡往办公室走。

刚坐下,黄金甲摸出手机:“要不春节去美国吧,美国一号公路,上次办的十年美签别浪费了,好歹要去两次。”
小毛:“好啊,没去过的地方都想去!”
家哥:“不去,我要去北海道吃冰激凌!”(黄金甲以前种的草



三人一合计,春节去美国的计划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小毛边搜寻特价机票边问:“一号公路有什么?” 黄金甲翻著《孤独星球》:“一号公路最能体现美帝是个大熔炉,各族移民的文化都能在沿线体验。一号公路本身有美式壮阔的山崖海岸,还连线起了墨西哥风情的圣迭戈,丹麦小镇索尔万,西班牙味道的圣塔芭芭拉,法国小镇卡梅尔,当然还有中国的唐人街,日本的小东京,旧金山和洛杉矶这样的西海岸大都市更不必说,总之飞一处就可以周游世界,也就这条路线了吧。”

“对了,”黄金甲抬起头:“原来梁朝伟开车的那条路不叫美国一号公路,而是叫加州一号公路,或者太平洋海岸公路。”
不管叫什么,春节就往那儿颠儿了!

▼一号公路,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盗梦空间,旧金山的“旧”和“山”。

▼圣迭戈的老城时光和航空母舰。

▼洛杉矶一日,好在美签管十年。

索尔万的风车屋和大皮卡

飞到洛杉矶已经是当地晚上7点,喧嚣的机场让窝了12小时的一家人精神起来。我们在站台等著坐免费巴士到酒店休息,这时一位热心的美国大叔主动告诉我们他刚给酒店打了电话,车马上就来。这样的帮助让初到异乡的我们欢欣鼓舞,没想到一下飞机就立刻感受到了加州人民真如高晓松所说的一样热情开朗,虽然我们后来才知道他并不是加州人,而且反而靠我们的指引才上了酒店的车。

顺利达到酒店入住,计划是第二天一早在机场附近租车往北,去第一个目的地丹麦小镇索尔万。当我们振臂高呼令人激动的一号公路自驾之旅并没有受到神经总统特朗普的负面影响,即将顺利开启之时,剧情却突然斗转直下,家哥居然半夜发起高烧!我们身上仅带了可以支援1天半左右的感冒药和消炎药,没有退烧药。

旅行就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

提车第一天的行程随之简化成驾车从洛杉矶到索尔万,车内欣赏沿途风景,然后入住酒店,呆房里不出去了。

家哥脸烧得通红,躺在床上。小毛看着他发愁,带来的感冒药好像并没有见效。无奈之时,我突然发现一位同事也正在美国旅游,玩得正尽兴,用极高的频率刷著朋友圈播放游玩情报。他今天居然也住索尔万!
二话不说激动地拨通视讯电话:“哥们,好巧啊,居然在这儿碰上了,有退烧药吗?”
同事:“我擦,果然巧,来拿。”
半颗散利痛,平常身体壮实,很少吃药的家哥立马出了一身大汗,体温降了下来。
小毛用开水托热从镇上买回的牛奶,小心翼翼地递给家哥。在我们的殷切注视下,家哥喝完奶睡觉。

第二天如期盼的一样,是个晴天。

家哥逐渐恢复,我们的心情也像索尔万“Solvang”在丹麦文里的意思一样,成了“阳光田园”(Sunny Field)。
把车放在酒店,我们在这只有5000多人的小镇上走起来,虽然是一号公路的热门旅游地,清晨的游客也很少。小镇由人口占三分之二的丹麦后裔在1911年建起,丹麦语也是除了英语之外最为流行的语言。

街边矗立著哥本哈根的路牌,还有漂亮的风车屋和两三层的尖顶房子。这些房子五颜六色,色彩斑斓,带着浓郁的北欧风情,爬山虎和鲜花也配合著,瞬间把我们带进了丹麦童话里。

随处可见的丹麦红白十字旗,一度让我们怀疑身在何处。

直到转过一个街角又发现飘扬的星条旗:“哦,这还是美国。”

风车屋是索尔万的地标,据说整个小镇有4个风车,我只看到两个


,过去是用来替居民提供电力的。我们在街上拍拍走走,去过北欧的小毛说:“真的很丹麦。”

“丹麦路边也停这么多卡车吗?”家哥的问题又把我们从北尤拉回路边儿。仔细想想,欧洲的小镇建筑紧密,道路多是七拱八翘的石子路,或者勉强可以错车的狭窄车道,而美国在小如索尔万这样的镇上,虽然建筑和欧洲相似,却依然拥有至少4车道的宽阔柏油马路,再配上这些大皮卡和全尺寸SUV警车,欧式的精致复古和美式的肌肉粗犷形成了强烈对比。这是山寨吗?我觉得不是,这反而是对美国这个移民国家最真实的写照,也是在别处体会不到的文化。

报告观众,插播一条短信:可能是退烧药伤了家哥的胃,我们在索尔万这一上午基本是以拍三张照片上一次洗手间的节奏度过


。照片没有几张,公共卫生间的位置倒是门儿清。

接近中午的时候找到一家好评度高的餐厅(Paula‘s Pancake House)享用午餐,这里经营最正宗的丹麦烧饼。咳咳,不好意思翻译错了,是丹麦煎饼。我靠上椅背,就像这些新鲜的蓝莓和草莓躺在柔软的煎饼上一样舒服。要了一杯美式咖啡,呷一口,对小毛说:“不管上多少次洗手间,家哥总归是没发烧了,安心玩吧。”

大苏尔,一号公路目的地到了

从索尔万往北,到大苏尔之前,先去看望沙滩上的象海豹们。导航Elephant Seal Vista View,停车场就在沙滩边上。
之前听说象海豹沙滩整个都臭烘烘的,我还担心家哥一下车就要跑,结果还好,味道并没有传说的那么浓郁,家哥表示情绪稳定。只是在这蓝天白云下,沙滩上一堆堆灰白的肉团,简直是豹山豹海。
这些象海豹夏季在温哥华及阿拉斯加附近活动,冬季时会游到相对暖和的南加州交配、产仔和哺乳。远远望过去,象海豹一动不动懒得要死,可仔细一看,他们其实经常在用前鳍将沙子扑腾到自己后背,憨态可掬。

我敢说这些肉团子其实都皮糙肉厚,不然想想这肚皮在坚硬的岩石上划拉着都疼。

鼻子大,身体壮的是雄海豹,身长可超过6米,体重可达3吨重,雌象海豹个头大约为雄海豹的一半。这是书上的解释,可能品种不同,加州的象海豹个头并没有这么惊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争强好胜,相互殴斗,每片沙滩都会决出一只江湖老大,肆意妄为地肩负起传宗接代的重任。

沙滩上另一种悠闲的存在是数量同样多的白色海鸟,见缝插针地踩在一团团肉中间,闲庭信步,与象海豹蜜汁对视。

和象海豹道别,继续往北就是大苏尔了,先来十秒短视讯感受一下好心情

大苏尔其实不是一个景点,而是代表一号公路从圣西蒙到蒙特雷的这一段区域。这片崎岖之地,一边是陡峭石壁,平地而起斜插入太平洋,一边是蔚蓝的大海,陪伴着蜿蜒百里的山路。这里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人生必去的50个地方之一,人们已经花费无数笔墨赞颂它粗狂的美,但当你透过挡风玻璃第一次看见大苏尔荒寂原始的海岸线时,还是难掩心中的

黄金甲:这里好,这里好,看左边,我停车拍个照。
小毛:把三脚架拿出来拍个合照吧。
黄金甲转身去拿:正和我意!
黄金甲:呃…………..
小毛:怎么了? 不是带了三脚架吗?
黄金甲:没带快装板…………..相机装不上







小毛:







家哥:哪里有洗手间?
小毛:





回国后,我发现其实带了快装板


,但我以为没带,所以三脚架全程没有拿出来一次。可怜了三角架不远万里飞到美帝,都没有机会从旅行箱里探出头来看看,就原封不动地回国了。这个事情不知道要被小毛唸叨多少年。。。
我只想说:这并非我本意。。。

不过这点儿事难不倒黄金甲,合照来啦!这也是唯一的一张,还少了到处找卫生间的家哥。

是不是毫无违和感


路过一片牧场,这里的牛不要太!幸!福!
方圆几里的绿草铺满山坡,就著海景吃,牛的心情一定很舒畅。
我的心情也很好,看着这些牛在风景优美的海边,大片开阔的草地让它们可以自由活动,体脂比完美,脂肪酸适度,肉质嫩滑多汁,直接用碳火烤几十秒秒,撒上盐,嗯…真想尝一口。

大苏尔在我心中并不只是在地图上准确标注的一个点,它更多是我们脑海中的一种心境。我一直念不清楚一号公路上这座最上镜大桥的中文名,比斯克斯?比斯比克?比克必斯?比克斯克?我得想起英文名称Bixby才能吞吞吐吐地念出:比克斯比大桥。
不过没关系,当你站在原始的没有遮拦的悬崖上,注视著这座大桥时,有一个声音从内心传来,目的地到了。

站在上面晴空万里,往前一步粉身碎骨,这一地标横跨彩红峡谷,是世界上最高的单拱桥之一。它在1932年由渴望减刑的囚犯们修建而成,从此成为人们心中的图腾。
在变化多端的天气下,它的粗狂和壮美,清楚地让你知道身在何处,这里不是精致复古的欧洲,不是小桥流水的日本,这里是只有短暂历史,但充满勇敢和激情的美国。

拍完小毛的回眸,镜头扫向右边,感叹各国人民群众一看到大海或者站在高处,都逃不过这个经典的瑜伽姿势


大苏尔上空的云层像一个巨大的柔光罩,偶尔把这巍峨的山崖打扮得又像是一出水墨画,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公路随着山崖,S发夹弯不断,开着非常带劲。弯道前都会有路标提示,告诉你多少速度过弯合适。

如果你钟情于各种瀑布,朱莉娅-菲佛-伯恩斯州立公园是你必去的地方。虽然在外面看起来并不惊艳,但小毛认为这一定是个浪漫的地方,因为门口的指示牌上写着,公园的开放时间:从日出到日落。

在公园门口收费处又一次感受到美帝人们的热情:
金发美女收费员:你们要去麦克威瀑布吗?
黄金甲:是的!
金发美女收费员:Awesome(酷毙了)!我要告诉你们开车进去有停车场,每车$10,停在外面路边免费。
于是我们果断倒车停在路边,然后被这节约的10美金温暖著走入一条小径,小径穿过一号公路下方的一条隧道,直通大海。

黄金甲:你知道这瀑布和普通瀑布的区别吗?
家哥刚上完洗手间:不知道!
黄金甲:这条瀑布终年从花岗岩悬崖上倾泻而下,涨潮坠入海洋,退潮坠入海滩。
家哥:哦,对了,其他瀑布都不落入海洋。这也是一号公路的著名风景吗?
黄金甲:是的,明信片风景。
顶部苍郁的山崖矗立在金色海滩,与之相伴的是湛蓝的海水和洁白的浪花,宽阔的视野据说有时能看到迁徙的鲸鱼。

菲佛海滩,藏匿在一条通往海边的支路尽头,黄金甲出门前研究了半天觉得值得费一番周章前往。从一号公路又一个不起眼的路口急转进去,经过3英里颠簸的下坡土路,这次真交了10美元进入海滩。

月牙形的海滩带着两座巨型岩石,海滩上风急浪高,没法游泳,但当你挖开潮溼的沙子会发现:里面竟是紫色的!这是因为大雨不断冲刷海滩上方的陡峭山坡,将一种叫锰铝榴的元素从中裹挟下来,一天天将沙子变成紫色。

日落时分是海滩最美好的时刻,暖暖的阳光穿过矗立在海滩上岩石的缝隙,照射在沙滩上,形成一道金色的光束。伴随着海浪声,惊涛骇浪带着震撼人心的力量从岩石中冲出。

因为我们去得晚了一些,不一会太阳就落下海平面了,没有看到火烧云,天空暗下来。不过拍照也不是非要阳光嘛,黄金甲得应对出行路上不同和天气和环境,根据不同氛围选择适合的主题。既然没有明媚的阳光,我们就来一组冷感的照片。

我们后来在返回洛杉矶的路上又去了鸽点灯塔,本来想再凹一组人像,结果狂风大作,一开启镜头盖,狂风吹起的浪花像下雪一样扑过来,人都站不住。我草草拍了一张风景就躲进车里,这张风景看似春光明媚一片静好,实际风吹得车都有点晃悠,车门都不容易开启。我们在车里等了十分钟,见风势不减,只得无奈地离开。

大苏尔沿途没有红绿灯,银行和街边的商业街,甚至没有加油站。在海雾消散的夜晚,月光与星光是你仅有的路灯。

我想我们的美国之行刚开始,已不虚此行。

金子是早挖完了,旧和山还那么贴切

旧金山,又名圣弗兰西斯科,华侨称为三藩市。
19世纪中页,金矿发现,人们怀着一夜暴富的梦想从世界各地涌入这里,待金矿淘尽,淘金者们又迁往墨尔本,那里成了新的金山,从此,这里被称为旧金山。

“突如其来的年代感”

到达旧金山之前,我们已经在一号公路的野外浪了三天,对于黄金甲一家,美国之行终于可以进城了!

每到一个城市,我总喜欢寻找一个地势的高点去欣赏城市的风景,带有落差的视野会让一切变得渺小,抽离出都市的喧闹获得一刻的宁静,仿佛世外高人漂浮空中俯瞰这片土地的种种,却不留下一丝痕迹。

经受过两次大地震的旧金山,并没有太多高楼,所以我们不需要站得特别高就可以纵览全景。于是我们没有去世人皆知的双子峰,而是在众多的山丘里选择了一个非常小众的地方:Billy Goat Hill。知道这里的游客并不多,因为它真的不算是一个景点,更像是路人甲,仅仅被周围居民所熟知。

那天早晨的微风,吹起了头发;彩色的屋顶,在视野中铺散;孤傲的高楼,矗立在最远方。
我喜欢这个与世无争的角度,让我感受到了城市中心的繁华和边缘的寂静。

旧金山的房子有一种年代感,这种年代感不像日本的木屋有韵味;也不同于欧洲大理石建筑的恢弘。
小毛:这里的年代感,有点儿破旧。



黄金甲:要不,怎么叫“旧”金山呢?

即使是在Downtown,毫无楼间距可言的二层小楼,在枯树枝的衬托下,总感觉质量不佳的外墙漆开始褪色。时不时出现在窗户上的防盗网,让我们觉得资本主义世界的治安也并不稳当。

看看这个城市的坡度吧,把房子都气歪了,当我正庆幸没有租手动挡的汽车时,家哥大喊一声:脉动回来!

我们开车寻找著唐人街的入口,想象中应该会有一个黑色或者灰色的牌坊,用琉璃瓦装饰,刚劲有力地写着“唐人街”三个大红字。事实上真正的牌坊上写的是:“天下为公”,而我们也阴差阳错地没有找到这座牌坊。
这个和纽约唐人街媲美的美国华人社群,纵横在旧金山靠近海湾的街区中。随着车流,一不小心就已经置身其中,并将我们领略到的年代感,推向高潮。

小毛:像八十年代的广州。
我知道小毛并没有去过八十年代的广州,但我却出奇地认同她的看法,大概是因为当地人说话听起来像粤语。唯一的区别是,那时候的广州街头没有停车的咪表。

另一个意外之处是这个社群好像几乎没有年轻人,路上能够见到的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这些老人穿戴并不讲究,甚至可以说老旧,神情略显麻木,在堆满纸箱的杂乱街道上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完全没有体现出生活在美帝的优越。对比国内社群广场舞般的热闹繁华和昂扬向上,这种年代感带来的更多是一种落魄和萧条。

黄金甲:他们为什么要生活在这里,国内现在不也挺好吗?
小毛:这么多年了,可能回去了也不习惯了吧。
我又一次表示赞同。
如果老美以唐人街的状况来看待现在的中国,那确实会造成现实与想象的鸿沟。希望美国人民也可以多出门走走,看看中国的城市现在是多么的繁华和便利。

唐人街开心的是可以吃到中国菜。虽然价格不菲,但大江南北菜系齐全。重庆江湖菜、南京小馆、湘菜菜、川菜,上海菜,当然还少不了粤菜和糕点。好几天没有沾辣椒的我们选择了一家重庆小面馆,小面用了油辣子,白菜打底,上面撒了芝麻和香菜,算下来60一碗。家哥要了一份抄手,味道很正宗,分量超级足。三人在一片对故土的怀念中,开心地对比著唐人街小面和重庆小面的区别,结果是:除了贵,没什么区别。

“这才是来旧金山的原因”


我边开车边在想我们为什么来这里度假?穿过的一个又一个街区告诉我,这里是旧金山,它一贯与众不同。这座城市,让生活在山城重庆的黄金甲都佩服它的魔幻和立体,像是一出盗梦空间。

从加尼福尼亚大街的尽头向东回望,盗梦空间取景地出现在镜头的最远端,像是90度倾泻而下的道路,人潮涌动,高楼林立。

《孤独星球》里的城市地图上,散布著诺布山,俄罗斯山,双子峰,太平洋高地,旧金山的“山”真的名不虚传,并不开阔的市区里竟然容下了这么多山丘,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开车下坡的时候,前面的车流会突然消失在地面,来10秒视讯感受下。

为了安全考虑,旧金山的坡道被艰难地分成几段,每段坡之间有很短的缓冲区,让车不至于从最高处直接俯冲下来。

再感受一下开车上坡,有坐上云霄飞车开始第一段爬坡的错觉,非常有趣。

汽车路过著名的卡斯特罗区,它的别名是“世界同性恋之都”。因为带着家哥出行,避免被各种问题尴尬到,我们没有停留。在卡斯特罗街的居民中,同性恋者的比例占41%。他们从不隐瞒自己的性倾向,就像随处可见的彩虹旗(同性恋的象征)。

蒙哥马利区的泛美金字塔是一个创新的后现代主义设计方案,它以一种随时准备发射的姿态,成为旧金山天际线最重要的组成元素。

旧金山必打卡的九曲花街,顺着西高东低的地形,蜿蜒在Hyde街与Leavenworth街之间一个很短的街区。八个急转弯。40度的斜坡,弯曲得像“Z”字形,汽车只能往下单行。街道上遍植花木:春天的绣球;夏天的玫瑰和秋天的菊花,好吧,我们现在是冬天,可以看到的是九曲“草”街。

这段坡度非常陡的街道原本是直线通行的,但考虑到行车安全,1923年这路段被改成目前所见的弯曲迂回情况,利用长度换取空间减缓坡度大小,并且用砖块铺成路面增加摩擦力。

伦巴底街一直向东延伸,两旁的房屋刷上了各种颜色,依山而建。在和科伊特塔平齐的位置,又看到了星条旗。美国真是个爱插旗子的民族,也侧面说明了这个民族的自信,不过飞舞在空中的电线,让飘扬的旗帜略显违和。

我们喜欢的还是这里的地形,可能是生活在重庆对陡坡有着与生俱来的好感,镜头下的旧金山街道让人着迷。

在海德街的尽头,是旧金山的渔人码头,也是叮当车鲍威尔-海德线(Powell-Hyde Street)的起点。我们打算登上这古老的叮当车,不费吹灰之力征服城市山丘。

通往市中心联合广场的路上,我拉着叮当车两侧的扶手将镜头对准前方,看见远处的泛美金字塔和海湾大桥,也见得到旧金山市井生活。

惊讶旧金山居然有福特的共享自行车,膝盖不好的黄金甲,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这样的东西如何能出现在旧金山。

叮当车驶过联合广场,它俨然成了全世界观光客最钟爱的交通工具,也成为了这个城市的名片。

黄金甲在旅行中一般都没有太多购物的需求,所以到达联合广场就开始漫无目的地扫街。我喜欢去留意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如果一座城市是一首乐曲,那他们就是这首乐曲里最活跃的音符。

马歇尔海滩,是我们寻找的另一个小众角度。海滩上人很少,如果你愿意忍受十五分钟的山路步行,这里就是一个欣赏金门大桥的超值目的地。

全长1900多米的金门大桥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桥之一,被誉为20世纪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蹟,也被认为是旧金山的象征。

没有寄希望看到壮阔的雾锁金门,也没有积极性去交过桥费开车到大桥北面的观测点,为避开人群,这里成了最适合我们的角度。当汽车导航到马歇尔海滩,我们发现车只能停在山上,再步行下去。为此我们大概耽搁了半小时时间,到达海滩的时候,和我们之前在紫色沙滩一样,太阳几乎已经落下海平面。

虽然时间短暂,但深深领会“一期一会”含义的我们还是非常满意眼前的景象,毕竟冬季多雨的湾区仍旧慷慨地给予了我们温暖的夕阳和弥散的薄雾,在它们的眷念下驻足欣赏,没有了都市的喧闹,只有潮汐拍打着沙滩的海浪声和家哥悠远的口哨。

“Run Forrest Run”


在旧金山的最后一餐,我们选择了在39号码头,更准确的说法是选择了在巴布阿甘虾餐厅(Bubba Gump Shrimp, Co.)。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无论历史上的电影里有多少金句,这一句都应该排得进前三。
电影里,阿甘参军时的一位战友巴布,凶狠的长相和温暖的内心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梦想当一条捕虾船的船长,并且每天都会和阿甘聊与捕虾相关的事。后来巴布牺牲在越南战场上,阿甘退伍后选择前往巴布的家乡,从事捕虾事业并因此实现致富。

现实中,在《阿甘正传》上映两年后,第一家巴布阿甘虾餐厅在加州开业,这家餐厅的老板现在也是休斯顿火箭队的老板。

我们是中午开门的第一批客人,黑妹子应侍生将我们带到落地窗边的座位,窗外就是大海,看得见对面的恶魔岛,美不胜收,我们立即对这间餐厅感到满意。每张餐桌上都放著蓝色和红色的乒乓球比赛记分牌,蓝色上写着“Run Forrest Run”,这句贯穿电影始终,珍妮从小到大一直对阿甘喊的“Run Forrest Run”,一直激励著阿甘不断的向前跑,跑进了棒球队,成为了乒乓球冠军,参加了越战,跑遍整个美国。它代表暂时不需要服务,请不要打扰进餐。当你需要点餐或服务的时候,只要把牌子翻到红色的“Stop Forrest Stop”,餐厅服务员就会走到你面前。

点好餐,家哥得到一份餐厅的填色画册,内容当然也是和虾有关,他开心地涂起颜色来。这样的安排让我很满意,小朋友总是容易满足和专注,在他安静涂画册的片刻,我们的情绪也非常放松,可以好好欣赏这间餐厅。

墙上各处都贴著电影海报,道具,电视萤幕里放著阿甘正传,每一张餐桌上都放著阿甘的乒乓球拍。我很喜欢这种有带入感的餐厅,让人觉得在这里不止是一顿午餐,还有一些情怀。

我们要了新奥尔良虾饭(Shrimp New Orleans)19.99刀,和大虾荟萃(Shrimp’s Heaven)22.99刀。
虾饭的虾子用黄油,大蒜和香料炙烤,配合香米和面包片,特别和家哥口味。
大虾荟萃集合了四种不同口味的虾子,椰子味,烤虾,美式炸虾,还有天妇罗炸虾。
从小爱吃虾的家哥,这回是饱了口福。

从虾餐厅出来,39号码头停靠着好多船,家哥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是捕虾船,我也希望如此。
码头的浮板上又发现了象海豹,它们总是成群结队地挑选风景秀丽的海湾栖息。在游客的镜头里,象海豹总是占据C位,金门大桥也成为背景。

算下来这已经是到加州的第六天,从刚开始照顾生病家哥的无比担忧到现在的轻松愉快,从刚租车时在路上的小心翼翼到现在的收放自如,这次旅行的起步虽然波折一点,但目前已尽在掌握,就像加州的雨不会下很久,而且雨后总是彩虹



说到彩虹,我们在加州此生最频繁地遇见了彩虹,在一个总能遇见彩虹的国度,那是什么样的心情。那是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乐观,也是对另一半行程的期待。

17英里海岸线

如果说这次出行前的遗憾应该是没有计划在卡梅尔小镇住一晚,这座法国风情的小镇被赋予了太多的艺术情节,想象中的画面总是和浪漫相关,而多肉控小毛却被网络上卡梅尔遍地都是多肉植物的宣传所打动,执意要在去17英里的行程中,路过卡梅尔车游一圈。
事实上卡梅尔和前面去过的索尔万相似,小镇安静而舒适,但氛围还是很有美国特色,宽阔的马路,道路两旁停满的汽车,也只能在美国被称为艺术小镇。当然另一个重要的观察是,卡梅尔没有传说中的遍地多肉,于是我们也就忘却了出行前的遗憾,反而更加期待我们计划中的17英里海岸。

在蒙特雷和卡梅尔小镇之间的这一片私人领地总是被人提及,它既是全美最著名的高尔夫球场,又是全世界游客心之向往的旅游圣地。对于高尔夫运动,它的名字叫圆石滩(Pebble Beach);对于游客,这里被提及更多的是17英里海岸线(17 Miles Drive)。

在美国,没有任何公共球场能与圆石滩球场媲美。在《高尔夫文摘》的100个最伟大的公共球场排名中,圆石滩排名第一。它在1972年被选为美国网球公开赛的主办地,成为第一个举办美国网球公开赛的公共球场。2019年,圆石滩球场将举办其第六次美国公开赛,比过去50年的任何其他球场都要多。著名的高尔夫球运动员老虎伍兹也曾在这里问鼎美国公开赛。由于无法进入高尔夫球场,黄金甲分享几张官网的图片感受一下,这里被誉为大海和陆地的最佳连线处,确实非常贴切。


牛皮吹完了,轮到我们入场。因为这里是私人领地,所以每辆车进入需要收取10元的门票,附带发给你一份非常有用的地图。之所以非常有用,不得不吐槽一下美帝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如此著名的景区,竟然不一会就没有了手机讯号,就这水平还好意思抵制华为?无法用手机导航的我们发现这张地图确实派上了大用场,避免了漫无目的地冒险进入迷宫般的社群道路。

沿着地图上红色虚线,可以顺利地参观完标记出的17个景点。据说每年有超过150万游客通过17英里的车程。虽然这条路线自1881年开通以来已经发生了变化,但17英里的车程仍然只有17英里长。

我们从地图右下角的卡梅尔小镇入口进入,直接开到了孤柏的位置。

大约250年前,当13个英国殖民地正式宣布脱离英国,独立成为一个新国家——美利坚合众国时,蒙特雷唯一的柏树还是一棵幼苗。人们都认为这棵幼苗不可能从那片露出地面的花岗岩上存活下来,可它偏偏勇敢地站立起来,被风吹得倾斜,被雾裹着,紧紧抓住波浪起伏的花岗岩基座。这棵树之于蒙特雷半岛,就像金字塔之于埃及,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

家哥摆弄著望远镜的时候,旁边停下另一辆国人的车,从车里下来的大叔看到这孤柏用东北话大喊一声:“哟!迎客松!”
“没毛病。” 不过这句“迎客松”还是瞬间把我们从对生命力的赞美中,强行拉到了东三省。

我们赶快逃离到附近的观景台,另一棵柏树也是造型奇异,只是丢失了所有的树叶,和孤柏像一对兄弟一样遥相呼应。这里是个看海的好角度,我们忍不住在这里多停留一会。

一旦开到海岸线,地图也就不重要了,我们只需要绕着海岸驾驶,就能够看到所有美景。小毛非常开心,这里的植被远看是草,近看实际是多肉,成片成片,绿的红的,虽不如家养的秀气,却也是难得的景象。

17英里的海浪并不安静,却也没有恼人的疯狂,它们随着潮汐的节奏恰如其分地拍打着沙滩,每一湾海水的颜色都随着光线和地形的变化而不同 ,但不管是蓝色还是绿色,甚至是果冻色,都充满活力。

身体恢复得越来越好的家哥,很喜欢这张照片,夸奖我说有创意,并激发了他自己的创作欲望,开始拍海鸟。我觉得海鸟也同样有趣,毕竟平常居住在市区,想这么近距离地看鸟总是不容易。鸟毛如此的洁白,确实是在没有污染的环境里才能有的色彩。

一边是海浪拍打着海岸,一边是别墅和高尔夫球场,17英里的独特风景真是让人向往的生活。海边的小鹿和一号公路上的牛一样幸福,它们都安分地在木围栏里散步吃草,即使轻而易举,也丝毫没有跳出围栏的想法,因为出了围栏,哪里又能提供给它们如此的悠然自得呢?

我们逐渐驾驶到地图左上方的西班牙海滩,这里是17英里海岸最后的一处风景。1769年,西班牙探险家在这里扎营,试图根据1602年的描述找到蒙特雷湾。探险家们花了一年的时间找到了蒙特雷湾,然后这片美丽的海滩便以他们早期的到访而命名。

我通常对大海有特别的好感,倒不是发生过什么故事,而是海滩和海浪总可以放空复杂或扭捏的思绪,让我进入一种更加开阔而简单的思维中去,于是我对海滩的要求就变得很低,只要它有好看的颜色。

圣塔芭芭拉,年三十儿去法院转转

在圣塔芭芭拉的第一个清晨,被一阵红包雨叫醒。家哥和往常不同,像小猴子一样从床上弹起来,衣服不穿就摆好凳子守在两部手机前。原来今天是国内的大年三十,亲戚朋友已经在家庭微信群里抢起了红包。作为一年一度家哥最重视的活动,不管身在何处,不论时差如何,家哥必然用最端正的态度去积极参与。

小毛一如既往地像每个旅行中的早晨一样,忙碌而又麻利地收拾著行李,肩负起照顾一家人后勤的重任。下图是行李收拾完毕,喝杯咖啡等家哥抢完红包出门。

小毛:今天春节,我们出门去哪儿



黄金甲:法院半日游



小毛:





县法院(County Courthouse)是圣塔芭芭拉的明信片。和整个城市一样,白墙红瓦的西班牙建筑风格让人感到无比惬意。这栋建成于1929年的建筑,据说算得上是全美最“豪华”的政府机关办公地。它的广泛传播和允许免费参观密不可分,通过古老的电梯登上顶层的观光台,整个圣塔芭芭拉尽收眼底。整洁的马路、笔直的椰树、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红白两色,一切都让人如此放松。

虽然免费参观,但走进大楼发现人其实很少,依然会有肃穆的氛围,好像针掉在地上都听得到,所以踩在凹凸不平的西班牙风格红色地板上也不自觉地轻手轻脚。
法院墙上的壁画精美,讲述著西班牙人到圣塔芭芭拉的历史故事;弯弯的穹顶和精致古朴的吊顶,充满艺术感,旋转台阶和雕花石柱的出现更是让人喜出望外,这一切配合著绚丽的色彩,又一扫肃穆的氛围,将法院大楼变成一处流连忘返的艺术之境。

法院门前的绿地,成了我们的创作场景,盛开的鲜花挂上了墙壁,小毛的裙䙓在这里翩翩起舞。家哥搭着我的肩膀跳了起来,男生的拍照套路也满生动。

离开县法院,我们又短暂的花了些时间去了教堂,同样漂亮的西班牙风格建筑。我特别喜欢圣塔芭芭拉到处都有宽阔平整的草地,把整个城市装点得像一个大花园。难怪据说这里的平均房价达96万美元,在美国富豪的十大理想居住地排名中位列第四。

到美国的每一天我们几乎都会被吃什么的问题突然困扰,因为我们总是在风景中花费了大把的时间而把思考食物的时间压缩得不成样子。
黄金甲:今天我们晚餐吃什么?
小毛:海滨城市吃海鲜大餐!
黄金甲:这么豪气?!
小毛:今天过年!
家哥:我同意!
于是三人找到一家在猫途鹰上排名靠前的海鲜店,位置就在码头,一栋小房子里面连个正经座位都没有,却经营着地道的西班牙口味海鲜。一只1.5磅的缅因大龙虾,一只2磅的珍宝蟹,再来一份鲍鱼饭,一家人在码头小店的案板上享用这华丽的组合,愉快地度过了我们在美国的年三十。

圣迭戈,在“墨西哥”登上航空母舰

美墨边境的圣迭戈,就是特朗普最想修围墙挡住非法移民的那地儿,是本次旅行小毛最坚持的计划。

阳光海岸?乐高乐园和海洋世界?
No!这些都太普通。真正来圣迭戈的原因,是这里有我等普通人民群众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可以登上的航空母舰!对,没有听错,是一艘在美国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都服役并参战过战斗的航空母舰,中途岛号(USS Midway)。这个理由简直让我和家哥无法拒绝,沿着海岸公路,从圣塔芭芭拉到圣迭戈,无比期待。

“老城时光”

我们先落脚在圣迭戈老城,这里有刷成黄色的墙和彩色的涂鸦,有新款或老式的轿车,浓郁的墨西哥Taco香味伴着海风,看起来非常的墨西哥。

车站的报亭除了售卖观光巴士车票,还发放免费地图,但终究免费的东西都不太有诚意,册子上全是广告,想到老城面积并不大,加上天气不错,我们就按照最惬意的节奏,在老城区散起步来。

这里曾经确实是墨西哥。

十九世纪上半叶,当墨西哥赶跑了西班牙人之后,圣迭戈老城一直是墨西哥政府治下的一个著名城镇。和美国南部的很多州类似,美墨战争后,圣迭戈以及整个加州都归了美国,但老城的墨西哥风情却一直储存下来。

来美国之前我一直不能分清楚棕榈树和椰树,但下面这一棵粗壮的,我比较确定是棕榈树。回想起在圣芭芭拉县法院看到的那种瘦高笔直的,大概是椰树。

老城里的植物都长得巨大,几米高的仙人掌,比头大的多肉,看起来可以吃人的芦荟。老城植物走的都是奔放的野路子,一点点重新整理它们在国内温顺纯良的形象。

然后有些发育得不太充分的植物仍旧被装进盆子,和一些原始粗糙的陶器摆在一起,无人照料。
我说无人照料并不是形容词,而是真的没人管,每件植物或陶器都被贴上了价格,如果愿意买,就按照标签价格把钱放进收银台上的小篓子,然后自己带走物品。这店开得,也忒省事儿了。

太阳出来的时候总是温暖而美好,明亮而欢快。每一次出行都会记录家哥的奔跑,这一次在圣迭戈,伴随着这株久看不厌的仙人掌和讨人喜欢的阳光。


出于对西部电影的偏爱,我特别钟情于老城里每间屋子前摆放的木椅和桶。老旧的颜色层叠著飞舞在屋簷下的尘土,在流逝的时间里经历每一轮夕阳或是朝霞。背靠木椅的沉思,又让时间静止,除了日渐凋零的枯枝,一切都没有变化。

当我以独特的偏好欣赏完椅子的时候,小毛和家哥正玩得不亦乐乎,拍拍照,摸摸头,生动和谐的场面却让我突然忍不住想吐槽:
家哥从2岁半开始和我们一起长途旅行,作为随行摄影师的我一直兢兢业业,起早贪黑,尽职尽责。可有时一趟旅行下来,我完全没有存在感,因为回看照片的时候,除了他们俩的人像照就是风景,感觉出游的只有两人,而并没有我的参与。例如前几天的旧金山,又如这次的圣迭戈老城。有时候在即将要离开一个地方的时候,我会突然想起来:我怎么一张照片都没有?!小毛总是会呆滞两秒钟,这两秒的气氛非常尴尬,然后心虚的她会异常违和的问一句:“要不,我也帮你拍一张看看?”每到这时,我都只有会心地苦笑,好吧,我承认是颜值的差距让我刷不上存在感。

老城的中心有一家酒店,旁边空地停靠的马车,轮子上还没有橡胶轮胎,一切都是复古的模样,下次来应该住在这样的酒店,然后在某个阳光充足的午后,懒懒地靠在门口我喜欢的椅子上,注视著外面的空旷,旁边的木桌会摆上一瓶啤酒,是不是拿过来喝一口,非常西部的感觉。

不知不觉已经逛到了傍晚,老城的餐馆逐渐热闹起来,在街边显眼的位置摆出了各家的招牌。玻璃窗里的墨籍大妈,熟练地擀起了玉米面皮。到了圣迭戈就来一顿正宗的Taco吧,我们进入一家人气爆棚的墨西哥餐厅,像当地人一样享用晚餐。

能看到小毛和家哥这样开心的回眸,我其实甘愿当摄影师


,每一次定格的瞬间,都藏有暖暖的爱意。

“欢迎登舰”

从十九世纪初的老城到二十一世纪的海港,中途岛航母离老城十分钟的车程,连线的是近200年的距离。

圣迭戈的海岸广阔而平静,也许是太想快快登上航母,我们阴差阳错地忘记了去旁边的胜利之吻雕像打卡,径直来到了参观航母的海边停车场。

顺着人流登上通往中途岛号的扶梯,一路有工作人员用中文对我们友好地说:“新年快乐”。
抬头看见 Welcome Aboard! (欢迎登舰!)的标语,心里莫名激动。只是感觉左边敬礼的小胖并没有驾驶战机身经百战,但一定会是一名合格的舰上厨师。

看到航母的时候只能用震撼来形容。银灰色舰体,高耸的桅杆,旋转的雷达,航母确实是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海上巨兽,想到中国也有了航母,心里充满了全世界级别的优越感。

中途岛号现在改造成了一个航母博物馆,票价成人22美金,小孩9美金,除了游客,还络绎不绝地有当地学校组织的学生团前来参观。我Google了一下这艘航母的基本知识点,也像小学教师一样,在排队登舰的时候讲给家哥听:

1,来历:这艘航母是美国中途岛级航空母舰的首舰,以纪念中途岛海战而命名。它是美国第一艘具有装甲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也是美国第一艘最大宽度按能通过巴拿马运河要求而设计的战舰。航母1945年服役,1992年退役,2003年开始改为现在的博物馆样子并于2004年开放。

2,履历:中途岛号航空母舰曾是美国海军航母中的“三朝元老”,由于服役时二战已结束,因此也常常称其为美国二战后的第一代常规动力航母,和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和小鹰级航空母舰一起构成了美国战后的三代常规动力航母,尽管没有参加二战,但却作为主力参加了朝鲜战争、中东危机以及海湾战争。

3,贡献: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在47年的使用期间,曾3次赴越南作战,作战飞机起飞12000多架次,击落越南战争中的头3架和最后一架米格机。在海湾战争中,它的飞机共起飞3000多架次,共有20多万名美国海军官兵为其效力,是美国海军历史上服役时间最长的航空母舰之一。中途岛号在越战获颁美国总统集体嘉奖,并获得五枚战斗之星,在其服役生涯一共四次获颁海军集体嘉奖勋表及三次海军集体功绩嘉奖。

航母分为上中下三层,分别是飞行甲板、机库甲板、下层甲板。
我们从入口进入就直接先到了中间层的机库甲板。工作人员指引我们去拿中文的解说器,中文语音让家哥兴奋起来。

航母上的每架飞机和每个房间,前面都醒目立著语音介绍的提示板,用解说器对准“滴”一下,生动的故事就娓娓从扬声器传出,非常方便。有时候会遇到一块提示板上分别有黄色和绿色两种语音提示,我试了一下,其实是博物馆非常细心地将同一个故事讲述成了两种版本。绿色是小朋友听的,非常积极向上;黄色适合成人,更加真实地讲述这里发生的故事。例如:大家对洗衣房洗不干净衣服有抱怨,这样的故事就会出现在成人的音讯里,小朋友是听不到的。

机库甲板的端头有一个纪念品商店,家哥这次出行的唯一要求就是每到一个城市都要买一个纪念品,所以这些显眼的纪念品商店成了他的必打卡。让小毛和我欣慰的是,家哥并不贪心,只会选择小物件,不会要求很贵的东西。索尔万的玩具小风车,斯坦福的口哨,蒙特雷水族馆的毛绒水獭,以及这里的航母模型和冰箱贴,全部都Made in China


.

从机库甲板地上一个不起眼的楼梯往下,是船员们生活的下层甲板区域。空间瞬间变得异常低矮和狭窄,通道里布满了裸露在外的各种线路和管道。据说整搜航母要容纳4000人以上,显然再大的船体也无法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

首先看到的是厨房和餐厅,一天要应付4000人的三餐显然不是轻松容易的活儿。除了像食堂一样排队取餐,航母内还有好几处宴会厅和包房,是中途岛的军官们用餐和社交的场所。印象深刻的是还有一间“脏衬衣餐厅”,二十四小时营业,完成工作任务后的舰员可以不换干净衣服,直接穿工作装进入餐厅就餐,用晚餐后快速开始下一趟任务。

船舰里展示的唯一单人间,有独立的大床,衣柜和电视,是舰长的居所。

副舰长的待遇就差多了,不过还有独立的房间。

熨烫衣服的工作间紧邻洗衣房,所有洗完的衣服都会进行熨烫,以保证军容整齐。

普通水手们的狭窄铺位令人发指。关于航母,我们往往看到的是飞行甲板上起降战机的光鲜夺目,下层甲板的生活其实相当艰苦。

也是由于空间有限,每位船员的收纳储物空间只有下图这个格子那么大,所有的衣服都需要卷起来存放。

中途岛号的排水达到51700吨,我们看到了它发动机舱和主引擎控制的部分。

航母上也有禁闭室,或者也可以叫监狱。解说器里介绍了一名船员在航母起航时没有按时归队,在下一个港口和舰队汇合后直接被送进了小黑屋,关了三天三夜。

航母博物馆为了真实还原生活场景,在下层甲板布置了非常多的蜡像,但小心呆在邮局收发室的这一位。低掩的帽簷遮住脸一动不动,可当你凑近视窗去看时,他会突然动弹,冷不丁地把手里的信封递给你。我旁边的美国大妈被吓得哇哇叫。显然,这是唯一的一个真人工作人员。

我们从拥挤狭窄但却乐趣横生的下层甲板上到飞行甲板,这里可以支援75架飞机的起飞、降落和停靠。中途岛号长306.6米,宽78.3米,我告诉家哥这是我们登上的最大的船了,以后也不知道能否登上更大的船。

现在的飞行甲板上有26架经过巧妙修复的飞机,包括喷气式战斗机、预警机、直升机和加油飞机。它们参加过1942年的中途岛战役、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跨越了几十年,每一艘都代表着中途岛号漫长的航行生涯。

站在飞行甲板上 ,复古的战机和不远处的现代化高楼出现在同一画面里,这确实是在圣迭戈才有的景象吧。

航母上最后一个目的地是控制岛(我不知道是不是该这么翻译,解说里英文就叫Island


)。其实我们上岛也是误打误撞,小毛看到一排长队,就拉着我们排进去,全然不知道队伍前面是什么状态。直到我们排到工作人员跟前,听到讲解,才知道是上控制岛参观。航母的工作人员非常细致,足足讲了十分钟注意事项,其实在我看来,随后的路线挺简单和安全。

家哥在BOSS的位置眺望了整个海岸。为了航母来圣迭戈确实不虚此行,满分好评,大人小孩都涨知识,寓教于乐,强烈安利。

洛杉矶,天使之城一日谈

从101公路进入闸道,看到道路的两旁刷起了玛丽莲梦露和卓别林的涂鸦,就知道洛杉矶到了。在这次旅行的所有目的地中,LA的安排从三天到两天,再到一天,行程爆改的心理路程并不是LA缺乏吸引力,而是因为旅行时间短暂,而LA是国内到北美最容易的落脚地,加上十年有效美签,万般权衡后我们选择了把LA留给来日方长。

诺大的天使之城,一天时间能干什么?
答案是干不了什么。
想到这里,反而更加轻松地计划行程,挑几个地方随意逛逛吧,虽然走不了心,却以最轻松的心情漫步在回国前的最后一站,想想有什么地方来不及去了可以下次再前往,也是一种幸福。

好莱坞星光大道,超过2500枚五尖水磨石及黄铜星星,镶嵌在沿着“好莱坞大道”15个街区和“藤街”3个街区的人行道上。星星代表着对娱乐产业有杰出贡献的人的永恒纪念,记载着演员、音乐家、导演、制作人、音乐组合乐队、戏剧团体、虚拟人物和其他人的名字。
电影摄影机:对电影产业有所贡献。
电视机:对电视产业有所贡献。
留声机唱片:对唱片产业有所贡献。
广播麦克风:对广播产业有所贡献。
悲喜剧面具:对现场戏剧有所贡献

我们当然没有沿着星星走到最热闹的中心,料想即使继续,这普通的街道也无法带给我惊喜。其实走到一小半我和家哥就想回了,是小毛执著地想要在地板上找到一个认识的名字拍照留念,才迫使我们被逼着继续往前,直到发现头低得脖子有点酸,终究还是放弃。

我们立即掉头前往市中心,路边的咪表停车位时常会有空位,并不像很多游记里描述的那样难以停车。我们的目的地是被评为世界最美书店之一的The Last Bookstore(最后一间书店)。

2005年,店主乔什·斯宾塞(Josh Spencer)开始利用自己在网上销售各种商品的十年经验,转而专注于他的初恋:书籍。在洛杉矶市中心的复兴过程中,这间书店迅速发展到现在的22000平方米。“最后一间书店”这个名字的选择颇具讽刺意味,但随着实体书店像恐龙一样在亚马逊和电子书的冲击下逐渐消亡,这个名字似乎越来越合适。书店里有超过25万册新的或者二手书籍,分布在两层的建筑中,还可以找到黑胶唱片和漫画小说,有时候会举办绘画或者艺术品展览,这间书店目前是加州最大的独立书店,店主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他们的行列,储存真实的书籍。

在进门的柜台存好包,我们进到书店里,虽然我和小毛英文都还不错,但要看英文书籍还是太费脑经,加之我们对于黑胶唱片一无所知,于是我们直接上到二楼,著名的彩虹书架和圆形书架就在那里。

二楼是环绕式的设计,小毛和家哥都喜欢这里飘散的书的味道。绿色的墙复古而安静,书架错落有致的摆放在平行的空间里,被店主赋予了迷宫一样的神祕,又让每一个角度都如此完美。

这里的布置吸引著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在我们参观的短短半小时内,可以与各种肤色、民族、年龄的游客擦肩而过,也是一件神奇而开心的事情。

我有时候会担心拍摄的场景混乱不容易出片,但在“最后一间书店”就毫无这类困扰,看似无序的书架却出奇的带感,让每一次快门都恰如其分。看见的每一排书架,摸到的每一本书籍,你都会觉得:恩…..它就是应该放在那里。而当你仔细回味,最美书店的称号并不是靠浮夸的装潢或者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致,而是靠朴素而别致的审美,以及对书籍的热爱和情怀,驾驭著全世界访客的心情。

Lake Hollywood Park.
如果到洛杉矶没看到好莱坞广告牌,就跟没来一样!所以无论剩下多少时间,明明知道就一白板广告,几乎所有的国人都会特地前去朝圣。搜寻了很多资料,发现这里是打卡好莱坞广告牌最好的去处,标志清晰,好停车,小众人少。山下的一片草地,遛狗的遛狗,野餐的野餐,拍照的拍照。我们去的时候还有一组黑人乐队在用广告牌当背景录制视讯,感叹来好莱坞的年轻人,果真都有一个明星梦。

黄金甲:我也有明星梦!
小毛:你…不是年轻人。
黄金甲:





家哥越来越热衷于拍照,不但拍自然景观,还学会了摆拍。这不,在蒙特雷加入的水獭小伙伴,一直充当着家哥御用模特的角色。

格里菲斯天文台,在城中心西北方向的一座山顶上,带娃、看日落数星星的好去处,所以大多数人都是下午或傍晚前往。上山的路十八弯,双向自行车道很容易堵车,参观建议赶早,因为下午四点基本停车位就满了,得停在沿途的山道两旁。

天文台的馆内有四台望远镜,展厅陈列著八大行星的模型,还有太阳地球月亮相对运动关系的模型。家哥最感兴趣的是天体演示场,座位可以躺下,仰视著用三维技术模拟的天空模样的大园顶,从天文到地理,讲述著天体的演变。家哥说感觉最真实的是有时真的像在下雨,有时真的像在海底。

登上二楼的露台,才可以领略到天文台是建筑师的杰作。球形圆顶像一个星球,遥遥飘悬在湛蓝的天空中,俯瞰著平坦的城市,神祕而壮观。

还记得在旧金山Billy Goat Hill的照片吗?虽然洛杉矶的街道并不像旧金山一样立体和魔幻,却仍旧是在一大片矮房子的远处,矗立著一群高楼大厦。这些拔地而起的建筑象征著洛杉矶的繁华,也和天文台遥相呼应,共同构筑起洛杉矶的天际线。

以前在日本和欧洲,年幼的家哥并不知道望远镜需要投币才能观赏美景,每次他都天真地以为望远镜坏掉了


。黄金甲从来没有给家哥往望远镜里投过币 ,总是趁他摆弄望远镜的时候悄悄为他拍下照片,留作纪念。这次不一样,前面有两位阿姨投币后时间没有看完,邀请家哥继续欣赏,所以这次家哥真的用望远镜看到了远方的美景,我也照例拍下了家哥,也顺带拍下了美景。旅行中的一点一滴,虽然微不足道,但回想起仍旧非常有趣,津津乐道。

美丽的日落,我们来不及等到天黑,山上的大风就让我们迫切地想躲进车里。洛杉矶的冬天看似骄阳似火,实则狂风大作,初来乍到没有经验的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下山,并相互嘱托下次一定要吃饱穿暖,才能安稳地等天黑数星星。

十三天的行程从洛杉矶开始,又在洛杉矶结束。
旅行的时间,总是长不过一起走过的路,每分每秒都弥足珍贵。
镜头定格的每一瞬间,文字描述的每段经历,一切都值得被记录。
记录着我们的—加州故事。

攻略区

【佛系行程】:

整个行程是洛杉矶往返,由于不想开车太远太累,也没有一次玩个够的想法,第一次去美西的我们居然连拉斯维加斯都没有去,更没有去大峡谷/羚羊谷/拱门,当然优胜美地和黄石公园也就无从谈起。很多人会惊讶:你们居然13天都泡在太平洋海岸线!是的,我们就是先从南开到北,再从北开往南,按照洛杉矶→旧金山→圣迭戈→洛杉矶的线路溜达,两次路过了一号公路的主要路段大苏尔地区。每次出行我们不必纠结标准行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这次旅行头几天由于家哥发烧拉肚子,我们简直是庆幸行程安排得如此佛系,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休整。

【自驾】:
“Jesus, You are not buying anything!”"
由于没有购买任何的额外服务,租车公司黑人大妈对我是非常不满。我不假思索的“No”不仅挡住了她的连串推销,还让她的下一句话又显得如此尴尬。

租车是在惠租车下的单,貌似现在大家都用惠祖车和租租车两个平台,价格差距不大,下单时候确定好车型对比一下就OK。我们租的一辆紧凑型SUV,本来想要个福特翼虎,结果现场只有三菱欧蓝德和JEEP自由侠,自由侠样子更讨喜,但后备箱小到三个大箱子都放不下,于是只有选择欧蓝德。租了11天不算油费一共2500左右,还是非常实惠的 。

〖交规〗:
美国和中国都是左舵,区别不大,注意几点就OK:
◆任何时候都是先让行人。
◆遇见STOP标志一定停住,不能滑行,观察后再前进。如果在STOP路口的各方向都有来车,以到达STOP点的先后顺序挨个通行,后车不能跟着前车顺过。
◆部分路段的左转车道和对面直行车道共享绿灯,左转需要先让行对面直行车辆。
◆Carpools是倡导低碳出行的产物,一般在高速路最左侧,车道有如下图一样的明显标识,要求车内至少两人乘坐(含驾驶员),否则会被重罚。
◆美国高速一般限速每小时65-70英里,大多数美国人在高速上都超速,保险起见自驾期间不要去超速,个人经验跟着超速的车流开,不要当头车,基本没有问题。
◆小朋友需要配备安全座椅或者增高坐垫。

〖加油〗:
◆美国到处都是加油站,但要注意一号公路大苏尔附近几乎没有加油站,所以最好每天出行前加好油。

◆美国同一标号油的价格会根据地域和加油站的不同而不同。拿87#汽油举例,在黄金甲自驾过程当中,旧金山最高可以达到$3.69每加仑,最低在索尔万可以低至$2.86每加仑,差价足有20%左右,所以尽可能寻找便宜的加油站加满油。

◆大部分加油站带有便利店,但里面的工作人员并不负责加油,所以加油都是自助。一般有两种方式操作方式:
◇现金付费。例如:拿$30到便利店给收银员,告诉收银员:“请在10号枪存30元的油(Please put $20 on No.10)。”然后你跑出去拿起10号枪,如下图所示的87/89/91汽油标号按钮会开始闪烁,按下你需要的标号,就可以将加油枪插入油箱加油了。如果没有加到$30油箱就满了,你又需要跑回便利店告诉收银员,收银员会按实际加油量退钱。
◇信用卡付费。直接将信用卡插入加油机,然后会让你快速取出信用卡,之后是同样的选择汽油标号加油,好处是想多少加多少,不用来回往便利店跑。

〖停车〗:
先说下美国毕竟是车轮上的国家,所以停车并不困难,包括在市区也并不像一些介绍里说的那么恐怖。分享一些感受:

◆酒店停车:美西旅途几乎都是自驾,所以最好选择可以免费停车的酒店。汽车旅馆在美国的电影里常常是亡命之徒或不正经人物的栖息地,其实现实中并没有那么不堪,很多汽车旅馆的布置和卫生条件都非常不错,这样的汽车旅馆一晚的费用大概在人民币800-1200之间。旧金山联合广场附近的酒店没有自带的停车位,需要停到附近公共停车大楼,$45左右一天。我们住的酒店只是在洛杉矶和圣芭芭拉分别交了$22和$5的停车费。

◆室内停车场:美国的室内停车场门口一般有人工收费视窗。既有像国内一样往下修的地下停车场,也有向上修的停车大楼。费用根据地点不同而有不小差异。圣塔芭芭拉县法院对面的停车楼最为友好,前90分钟免费,但这里说两个特别要小心的:

◇旧金山联合广场附近的停车楼基本是8-12美金一小时,唐人街吃饭那几条街的停车楼也差不多,最好不要开车过去。

◇旧金山39号码头停车场最为坑爹,本来我们只是想去停车场门口先看下价格是否合适,结果在离停车场入口还有好几百米的地方突然就变成了只进不出的单行道,开到门口看到$12美金每小时的价格无比心塞,无奈硬著头皮停了2小时,肉痛。建议大家停在附近稍微远一点的街区路边,再步行过去也就多走几分钟。

◇室外停车场:没有人收费,通常设有自助缴费机(Pay Station),价格不等,在缴费机上有收费说明,注意不要停在了残疾人专用车位。

◇路边停车:注意看路牙颜色,除了白线,最好都不要停。红色区域一般在消防栓、人行横道、公交站附近;黄色载货区域,在白天只限于商业用载货或者接送乘客,在这些区域停车小心被拖。正常的路边停车位都有咪表或者自助缴费机,缴费前先确认咪表上显示的停车位编号和停车位地面上印刷的编号吻合,恭喜你已经找到了对的咪表。然后在路边告示牌或者咪表显示屏上阅读停车位相关的资讯,例如:可以停车的时间段,允许停车的最长时间,每小时费用等。如果是咪表,交费后咪表会闪烁绿灯,超时后会闪烁红灯;如果是自助缴费机,会吐出一张单子,显示著停车缴费资讯,需要贴在前挡风玻璃上。

〖导航〗:
◆Google地图和苹果地图都好用。
◆美国很多地方没有讯号,比如一号公路沿线,甚至是格里菲斯天文台的部分割槽域。手机上装一个离线导航应应急还是非常必要。

〖餐饮〗:
◆美国民族大融合,各国菜式齐全,但不管哪国的菜,普通餐厅一道主菜的价格大致都在$18-$30之间。
◆一号公路沿线都在海边,所以海鲜类在哪里吃都不会错。如果要让餐食更配合环境:
◇圣迭戈在老城吃墨西哥Taco,
◇索尔万吃丹麦煎饼,
◇卡梅尔满街都是法国或意大利餐厅,
◇圣塔芭芭拉有西班牙做法的海鲜,
◇旧金山的中餐馆味道还不错,另外旧金山或者蒙特雷的渔人码头还可以去巴布阿甘虾餐厅。
◆特别提一下加州当地快餐IN-N-OUT Burg,这家汉堡店只卖汉堡和薯条,良心价格,散布在加州各地。汉堡里的牛肉饼新鲜,薯条吃得出土豆的香味,甩国内的肯德基麦当劳十条街,我们这十几天去光顾了4次,强烈安利。

〖小费〗:
◆美国可能是全球最流行小费的国家,对于我们这样来自没有小费文化的游客,多少会觉得不适应,心里难免觉得多付了钱。其实大可不必,很多美国人例如餐厅服务员的基本工资其实很低,全靠小费过活,也就是说餐厅菜价里并没有包含服务员的薪水,所以还是应该感谢人家的服务。

◆餐厅小费:
自己收拾桌子的餐厅,例如IN-N-OUT Burg,是不需要小费的,但需要自己把盘子端到垃圾桶,倒掉残渣并放好。
有服务员点餐和服务的餐厅,落座后会有一位服务员出现在你桌前,通常她会笑容可掬地告诉你:“Hello, My name is XXX, 今天晚上由我为你们服务,希望你们愉快用餐,有任何事情都可以随时叫我!”如遇上述情况,请参考下列的行规,酌情在菜价基础上支付小费:
15%–Service was Good!(服务好!)
18%–Service was Great!(服务非常好!)
20%–Better than Mom!(比妈妈还好!)
有时候也会遇见18%-20%-22%的三档分法。

◆打车小费:
黄金甲一家在美国没有直接叫过出租车,但用过Uber和Lyft两款APP打车。行程结束后手机APP会提示你付小费,直接弹出的视窗最小选项是2元,也可以费点儿劲,先点选“其他金额”,然后输入1元






◆停车小费:
有的酒店停车有Valet(代客泊车)服务,一般要给$2-$5小费。

◆酒店收拾房间:
一般在床头柜放$1-$2即可。

▼我的其他游记,多多捧场。

珍藏记忆, 捷克 / 奥地利 游记:
旋律随风,童话入梦,记心中的捷奥自驾之旅。【附美景机位大揭祕】
//www.mafengwo.cn/i/9522129.html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