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丫岛

南丫岛地形图
这一天自由活动,可以到迪士尼去游玩,因为我家去过上海迪士尼两次,香港的迪士尼比上海的规模要小一些,且一些惊险的活动我们也玩不了,所以就选择去南丫岛及中环、旺角、油麻地的庙街等地游玩。
南丫岛位于港岛南部,因形状象汉字丫,故而称南丫岛。南丫岛是香港第三大岛屿,面积约13.55平方公里,仅次于大屿山、香港两岛,隶属于香港十八区中的离岛区,现有岛民6000余人。

渡船•中环码头
岛上多山地,北部榕树湾是聚居区,另有少部分人居住索罡湾,岛上不准行车,所以只有一些人行小路,自然生态储存完好。南丫岛古称“舶寮洲”,唐宋时期是停泊外来广州商船的锚地,后雅化为“博寮洲”,古时岛上居民多以渔民为主,后来进入现代,岛上年轻人多到香港、九龙、新界谋生,岛上人渐稀少,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外国在港的高阶人才多到这个世外桃源居住,因而让这个小岛在生活气息上多了一丝异域色彩。
最让小岛蜚声于世的是周润发,是的,我们的影帝就出生在这里。

榕树湾
我们居住的宾馆旁就是地铁黄竹坑站,香港地铁十分发达,弹丸之地竟有十几条线路,与内地以数字区分线路不同,这里以所在地命名,如港岛线、荃湾线等。我们乘地铁来到中环码头,购买了到榕树湾的船票,等了约半个小时就开船了。到南丫岛有两个码头,一个是榕树湾,一个是索罡湾,榕树湾是主要居住区与景致所在,所以我们去往榕树湾。

大屿山•青马大桥•九龙
渡船为双体快轮,船底中空,形状如同倒扣的“凹”字形,如此结构保证了快轮的速度与平稳。快轮驶入维多利亚港,再次在海上白天欣赏两岸旖旎的风光。快轮首先向西然后向南绕过港岛,驶往南丫岛,期间路过青马大桥连线的大屿山与九龙半岛。从港珠澳大桥到香港曾经过大屿山与青马大桥,但在海上旁观还不一样,晨雾中的跨海大桥越发显得壮丽不凡。船行在海上,前、后、左、右或远或近总有小岛在迷离的海雾中隐现,让人产生“海上有仙山”的遐想。船速很快,航行约半个小时就到达了榕树湾码头。

海上仙山

滨海即景

港湾
南丫岛满山披绿,如同一块翡翠镶嵌在湛蓝色的大海上,待至近前,只见整齐的民居高低错落在山坡上,海边礁石上有旷亭翼然,世外桃源的仙气扑面而来。
榕树湾位于南丫岛西北面,是岛上主要村落之一,因早年间交通不便,这里基本储存了自然的原始,1964年,榕树湾码头建成后与港岛的距离缩短至半小时航程,故而人气渐旺,因多西人,这里酝酿出一股中西汇聚的气息。
船入码头,港湾中的烟火气渐浓,渔船。舢板、游艇横七竖八地停泊在湾中,山岗后三根大烟囱高高地探出头来,那是发电厂的标识。

海边到村中小路

海边即景

木瓜…

岛民居室

峭壁上的家

石阶勾连
沿石阶小路登上码头,左拐是通往榕树湾村的小路,这里并非游览区,但要看到岛民的真实风貌这里无疑是最佳选择,于是,一行人进了村。小岛基本是由坚硬的花岗岩构成的,民居就高低错落地建筑在石头山上,每家每户大多为二三层小楼,小楼简洁而清爽,各家间基本都是由石阶小路勾连,室内简单而整洁,正厅中多供奉妈祖。房舍间的山坡上有一些木瓜树,硕大而碧绿的木瓜果实累累,一位老伯热情地邀我们品尝,一吃果然与家中超市购买的大不一样,这自然成熟的木瓜果肉香糯,甜度也较大,很好吃。

沧海•离岛•远帆
穿过村中,沿山路下到海边,这里是一处幽静的所在,礁石、金色的沙滩,凉亭、迂回的岩石小路,没有游人的喧嚣,徜徉在南海温暖的风中,心中很是惬意。站在亭中向海中眺望,苍茫中一个个离岛如同珍珠项链连缀在一起,点点鱼帆飘荡在大海上,海阔天空,心中自是畅然。

榕树湾“大街”

议员办事处
我们方才去的山上只是榕树湾村的一个聚落,山下有一块平地,这里才是村中主要聚居区,鳞次栉比的小楼一个连着一个,两排房舍间夹持的一条小路便是“榕树湾大街”了。大街是南丫岛最热闹的地方,这里华洋杂处,有传统的食摊、小铺,也有西式的酒吧、咖啡馆,独特的地域,独特的风情。
大街旁有一处临街铺面房,上有“于丽芬区议员办事处”大字标识。雨廊下有书刊报纸以供村民随时取阅,格栅木门虚掩著,一副开门纳客的热情姿态,内有椅子茶杯,从谏如流自不在话下,这也是西式民主的一个缩影吧。我们的人大代表也这样做,是不是也会好一些?

妈祖庙

庙堂
“大街”上有一处岛上“最大”的景点——妈祖庙,庙堂只有一间,门前有过街棚廊,廊下悬诸多盘香,门前置红绸供桌,大门两边横卧一对雕工笨拙的石狮子,庙堂中是联排的红漆供桌,神龛中端坐妈祖天后。
别看庙堂小,但历史却不短,具体什么年代,村中老人也说不清,但庙中的一块牌匾落款年代是光绪二年(1877)的,也就是说这小庙至少有140多年以上的历史了。门口的石狮子也有故事,上世纪60年代,村民修葺古庙,但由于大陆正进行,无处进口传统石狮子,于是,就让村里的“二把刀”石匠仿造香港的西式狮子刻了一对,因而就有了这雕工笨拙造型呆板的西式卧狮子,这也成就了它今日的一大特色。

发哥老家

芭蕉树

奇怪的果子
岛上的生态储存的非常好,大叶的芭蕉树果实累累,一种树在树干上结出许多绿色的果子,问了村民也因言语障碍不知究竟。
横塱村位于岛子的中西部,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影帝周润发就出生在这里。横塱村是周氏族人的聚居地,始祖周启文康熙六年来港做官,后定居香港仔黄竹坑,其二子周裕宗移居南丫岛横塱村,至今已逾过十几代人,后人人丁兴旺,一个家族竟然形成一个自然村。
1955年5月18日,周润发就出生在横塱村一个贫困渔民家庭,父亲常年出海求生,母亲在家养鸡种菜,偶尔还要帮佣贴补家用。成年后的周润发通过不懈的努力终成大业,并将50多亿的家财全部捐赠社会,德艺双馨,尤受世人推崇。
发哥早已不在岛上居住了,但其在村中给家人建了一座小楼,小楼与普通村民民居并无不同,其老母及哥哥偶尔会回来小住。同行的几位女士知是发哥老家,便一定要到村中看个究竟,去了也只是看看楼舍,并无至亲人等悻悻而回。

海滩上的黄槿树

洪圣爷泳滩•同行者
最后,我们来到洪圣爷泳滩,这是岛上最为宽阔和美丽的海滩,这里沙滩金黄平坦,偶有礁石可立足戏水。称为泳滩当然是游泳的好地方,这里是一处海湾,因外有岛屿拦挡,所以这里风平浪静,但因时节尚早,所以这里还没有弄潮儿。
沙滩上生长著一种黄槿树,这应该是一种耐盐碱的热带树种,在寸草不生的沙滩上,黄槿树孤傲地站立著,枝干粗壮,但无细长枝,宽大茂盛的叶子一团团一簇簇地拥在粗干周围生长,很少见的树种。
时值中午,我们返回榕树湾吃午餐。码头附近有好多家餐馆,有主打海鲜的,也有本岛农家菜的,这里的海鲜以两为单位,而香港的斤是前清时期的标准,即每斤16两600克,因而这里的两只有37.5克。以皮皮虾为例,每两38元,我们十个人吃一盘,也就是说吃一个虾爬子就要1000多元,确实是贵的有些离谱,加之南海的海鲜让人难以恭维,所以大家选择吃农家菜,农家菜价格比较简单,肉菜80元,蔬菜60元,喝点香港的啤酒,一顿饭千多元吃的还是挺合口的。
中午吃完饭乘轮渡返回港岛中环码头。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