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篇首


这次濑户内海之行和往常有些不同,即使回来多日,也总能清晰完整地忆起那里的一切——清爽的海风、新鲜的橄榄、温暖的阳光。或许是因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慢节奏旅行,我们只是跟随着自己的内心选择每一个目的地。简单自在地感受生活,倾听真正属于自己内心的声音;也或许是因为这一次我们试着用不同的香气锁住记忆,捕捉这些最难得也最奢侈的美好时光。即使此时此刻,再次闻到那里相似的气味,那里的记忆又鲜活地涌上心头。这一切似乎都与气味息息相关……

直岛,是被雨后初晴后夏日的风吹过的海岸,散发著海洋的清爽与通透。天色渐暗,游人散去,听着浪花拍岸的声音,感受着扑面而来的海风,闻着海边空气独有的清澈气息。

小豆岛,是被淡淡的橄榄香气笼罩着的“居心地“,沿着绿色山坡从橄榄公园到达白色风车,一路感受被初夏烈日灼热后的树叶与泥土的自然气息。

丰岛,是走过郁郁葱葱的盘山公路后偶遇的光与影,小小岛屿上遗世独立般的丰岛美术馆,是艺术与自然最好的交接点,展示著东方艺术的独特韵味。

DAY1 @漫步高松


在高松的两日,因为连续的暴雨,我们多数时间选择静静地感受这座城市,在一家家小店和商业街中散步和穿行。
出门前,我们选择了符合这座城市气质的香奈儿之水巴黎-威尼斯,带着东方调独有的舒适柔绵气息与艺术韵味,正式开启这段与香气有关的旅程。

高松是个小城市,真正热闹的市区不过电车的三四站。临近晚饭时分,走在高松小小尺度的街道上,闻着各种居酒屋和家里窗户飘出来的香味,竟然有种回家的亲切。

途径一个水果摊,只要稍微走近就能闻见桃子的清香。


高松的夜好像来的特别早,看着傍晚亮起灯的站台,闻着空气中的雨味,虽然有点疲倦,但却突然有种错觉,感觉自己回到了学生时代,此时正在等待回家的公共汽车。

这一天,只是悠闲地漫步于城市的每个街道,突然发现了一个未曾注意的细节,原来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味道。

DAY 2 @高松美食地图

第一站 乌冬面


第二天一早,下了一夜的雨还是没有停歇的样子。而在这样的雨季,又怎么能不去吃一碗热乎乎的乌冬面呢?
乌冬面发源于香川县,与荞麦面,绿茶面并称为日本的三大面。它的口感软糯中带有嚼劲,又能很好地吸收汤汁的鲜味,实在是我心目中日本面条的第一名。遵照日本人的传统,仿佛吃面时不发出大的响声就是这个面不够美味的意思。

第二站 柑橘冰淇淋

甜品是濑户内夏季限定的柑橘冰淇淋。无限定不日本,这个季节的濑户内到处都是柑橘的限定产品。从餐馆到便利店,到处都充满著柑橘的清爽气息。吃着柑橘冰淇淋,而身上散发著来自香奈儿之水的柑橘清香,两个不同质感的香气遥相呼应,突然觉得好有趣,以至于后来每一次喷香奈儿之水的时候,都会感觉自己回到了日本,吃着柑橘冰激凌。

第三站 咖啡店

如果要在高松雨季的下午喝一杯咖啡或是看一本好书,我一定会选umie咖啡馆所在的北滨alley区域。穿过玉藻公园的城门,我们往这个古老又新潮的文创区走去。

北滨alley

北滨alley区域在从前是四座大型的铁皮仓库,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连线四国与本州的“ 本州岛四国纤桥”开通后,大部分的运输方式都改为陆运,而这座古老仓库也渐渐走下历史舞台,甚至一度面临拆除。

为了挽回城市的历史文脉消失于时代的大流,香川县的建筑师提议将这四座旧仓库改建成由十几家文创类商店及事务所组成的创意街区,从而就有了现在的高松小众文艺地——北滨alley。

而整个街区建筑基本还是保持着铁皮仓库的木构架及部分围合铁皮墙体,实则对内部的结构做了较大的改善。昨夜的暴雨带来了一地落叶,还有老仓库的旧时味道。

umie咖啡

绕到文创区的入口处,走上狭长的小楼梯,二楼就是能享受清爽海滨风光的umie咖啡。无论是作为古董家俱爱好者,还是贪恋这大窗户另一边的海景的旅行者,相信在这里都能得到很大的满足。

“最朴素的往往最华丽,最简单的往往最时髦,素妆淡抹常常胜过浓妆艳服。 ”
法国 作家德烈·莫洛亚曾经说道。

坐在新旧城区和艺术品融合的咖啡店里,尽情地感受着高松城城市的味道。这里的每一栋建筑,每一件古董家俱,每一本书似乎都记载着美丽的故事。而如果说,一个城市的现状体现着它走过的历史和变化的脉络,其实小到一个艺术品,一件服装,一颗钮釦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

第四站 海鲜大餐

来到濑户内海,当然要吃一下海鲜啦。晚餐选择了一家日式小店,作为长期生活在海滨城市的人,这里的味道很是惊喜。以至于从高松回来了,还总是回味无穷。来到这里,一定要点新鲜的刺身还有薰鱼,味道有点接近烟燻三文鱼的咸香,表皮一层是焦脆的,里面却还保留鲜嫩的生鲜口感。

高松的两天,悠闲而惬意。同时也发现,life is a journey,旅途即是许多种获得的叠加吧。

DAY 3@直岛


天气放晴了,我们前往直岛!据说曾经因为岛上民风淳朴而被崇德上皇赐名为“直”岛。这里更被誉为“世界最值得旅游的七大景点”之一。

因为贝尼斯企业的社长福武总一郎想发扬继承父亲的艺术志愿,请来建筑师安藤忠雄在直岛创作了benesse house,开发了本村区的“家计划”,将这个曾经是工业岛的地方摇身转变为艺术之岛。无论是安藤忠雄,草间弥生抑或是sanna, 大竹伸郎都在这里留下来伟大又美好的艺术作品。

而直岛,对于雨后的游人来说,是被初夏的风吹过的蓝色海岸,更是艺术自由与活力的象征。所以,在这里,我选择了可以马上融入这座小岛的香奈儿之水巴黎-比亚利兹,海洋调散发出令人心旷神怡的芬芳,仿佛在炎炎夏日跳入沁凉的海水,和这里十分搭。

从高松去往直岛的港口,大卷伸嗣的雕塑作品“liminal Air -core-”在那里向游人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


在前往直岛的渡轮上,想象著将要见面的来自各个艺术家的作品,心也不由得雀跃起来。自由的岛屿,热烈的阳光,绵延的沙滩,似乎一直都是艺术家们青睐的创作之地。如果说直岛是一个被艺术之神特别眷顾的岛屿,那么比亚利兹则是许多艺术家的灵感之源。1918年,在那片海滩上,毕加索创作出了《1918年在比亚利兹的泳客》。

而此时此刻,在平静又闪著点点微光的海面,吹来的海风,带着海洋的咸味,也吹起了来自身上香奈儿之水比亚利兹的清澈香气,带着葡萄柚与柑橘活力与铃兰的清新淡雅,融合白麝香的醇厚延绵,正如香奈儿专属调香师奥利维耶·波巨所说,“我想在肌肤表面营造出每种香调都仿若沉浸在水中的感觉。”,心旷神怡便是此刻的感受。

赤南瓜

“地球不过是万千波点中的一个。“
——草间弥生

大约一个小时过后,就看到直岛宫浦港口的赤南瓜了。2006年入驻的赤南瓜安静地停在港口旁,它的内部被掏空,光线可以通过波点孔洞照射进来。

港口的市营大巴也都是波点的图案。我们登上benesse house的接驳车,先去往酒店。

入住酒店benesse house

benesse house可以说是美术馆中的酒店,作为安藤忠雄设计的酒店经常一房难求,所以需要提早很久预定才能预约的上。

第一站 地中美术馆


这个建筑主体大部分埋藏于地下的美术馆于2004年开业,也是建筑师安藤忠雄的作品。为了保护这片土地本身的自然风土,以及配合国家濑户内海的规划岸,安藤忠雄将建筑埋藏于地下,做到真正将艺术溶于自然之中。

(上图来自于官网)

地中美术馆里只有四件作品:
印象派大师Claude Monet的《睡莲》, 美国装置艺术家James Turrell的天空空间作品系列之一的《open sky》,瓦尔特德玛利亚的作品《time、timeless、notime》以及这个美丽的建筑本身。

要去往地中美术馆,要经过一片花园。这片花园仿佛是在为莫奈的《睡莲》做着前言。


作为印象派绘画的创始人,莫奈曾经创作过多组不同的绘画”印象“。晚年的莫奈搬进了塞纳河畔的一栋住宅,在庭院里修了一个池塘。后来,他又在池塘中架设一座日式小桥,池塘的周围种了垂柳和花卉;在池塘里则种植了睡莲。睡莲也成了他晚年描绘的主题。


James Turrell
Afrum, Pale Blue , 1968 Open Field , 2000 Open Sky , 2004

运用光线操纵著观者的认知,在相对和错觉中使人宛如置于梦境。

Walter De Maria
Time/Timeless/No Time , 2004


美术馆里有一个面向大海的cafe,有这里限定的蓝色可乐。还可以从地下的世界里走出来,再次感受一下濑户内的海风吧。

第二站 李禹焕美术馆


这个作品以点线面的构成闻名,而其中广场中央一根高达18.5米的水泥方柱更是挑战视觉的感受。光与影,点线面的组合交错成为这个空间唯一的主角。

第三站 家计划


搭乘班车走过长长的海岸线便可前往本村区。经过几十年的洗礼,这里已然变成了一个动静皆宜的艺术圣地。当你步行在本村区,偶尔还是会有一种走在日本传统村落的感觉。

不过实际上,本村区也由于”家计划“的改造,出现了七个艺术经典。而所谓家计划,其实是利用原本陈旧破落的老宅,经过艺术家的改造,变为艺术作品。从而为老住区注入些许活力。

第四站 ando museum


外观是平凡无奇的民宅,进入庭院却是属于安藤忠雄建筑作品的小小天地。同样是清水混凝土与古老木结构的碰撞,斜向形体的插入激化了空间的不稳定感,有限的空间里有着十分有趣的体验。同时,这里展着安藤许多代表作,例如光之教堂的手稿和模型,是建筑爱好者值得一看的地方。

第五站 直岛小提琴


回benesse house的路上,就能顺道参观停在码头不远地方的藤本壮介的直岛小提琴。

正值日落时分,小提琴的投影斜斜的落在港口前的硬地上,谁说这光影就不是美妙的旋律呢?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雨果曾经这样形容。

轻轻的将香奈儿之水巴黎-比亚利兹放在它的空间内部,而此时此刻的直岛小提琴用简约的线条正诉说著的高贵精致的光影氛围,与香奈儿之水的瓶身设计竟也相互映衬的更美妙起来。

第六站 黄南瓜

离benesse house park大约五分钟的步行距离就是 1994最早入驻直岛的黄南瓜。从小就被各种幻觉困扰的草间弥生,最终给世人呈现了一个视觉王国。

DAY 4-5 @小豆岛


小豆岛算是此行的一个小小”例外“。它是一个平和安乐的岛,有自由的居民,有自己的产业,有自己的味道。可能就是这样的气质打动了我,也或许是魔女宅急便里的画面太美好,我们决定要来这个岛看看。

第一站 天使散步道

天使散步道Angel Road,其实是小豆岛连线进出小岛沙滩上的余洲,由于潮汐的起落,这条沙滩散步路每天只有一段时间能浮出于海面上让游人通行。这里也是传说的浪漫地点,因为据说牵着相爱人的手通过这条神祕之路会圆梦哦。

回到酒店,在房间里开启窗好像就能闻到海水和青草的香气。伴随着香奈儿之水巴黎-杜维埃罗勒叶为主的绿色香调,混合著这青草的气息,弥漫于空气之中。海浪阵阵拍岸的声音,混合著轻柔的音乐,一扫旅途中的疲惫,身心也轻盈起来。

第二站 小豆岛橄榄公园


明治41年, 日本从美国引进了作物在三重、 鹿儿岛及香川三县试种,其中只有小豆岛的橄榄顺利被栽培成功 ,在大正时期首次成功榨出了橄榄油。

而现在在小豆岛上,已经可以购买到各式各样的橄榄制品,橄榄也被选为香川县的县木。同时,因为橄榄原产于地中海 ,橄榄公园园区内的建筑也都偏好建成地中海风情,其中又以上坡上白色的大风车而作为景点的标志。

从纪念馆下山往风车走的路上,邂逅一片宁静的海。伴随着夏季的风和阳光,还有路边的橄榄树香气,不禁想着,住在这里的人一定很幸福吧。


纯净的空气,随处可见的绿色橄榄树,近处白色的风车,远处缓缓传来的海浪声。这一切组成了一幅太美好的画面。

“相比度假胜地的现实模样,我更喜欢都市人对周末乡野小憩的美好想象,”香奈儿专属调香师奥利维耶·波巨如是说。“我想描绘的并不是 诺曼底 远郊如今的景色,而是漫步于茂草间的那份希冀。”

此时此刻,沉浸在香奈儿之水巴黎 -杜维埃香气中,满足了我所有对乡野小镇的美好想象。喜欢它混合著橘皮和罗勒的淡香,还有玫瑰和茉莉的香气。更重要的是,它带着一丝清爽的少女气息,喷上它就仿佛立即行走于茂草之间,而我仿佛又回到在白色风车前奔跑的那个时刻。


往山上继续走去,曾经魔女宅急便的小屋如今已经变成了一间可爱的杂货店。


在纪念馆就能买到前往二十四瞳映画村的船票。

第三站 二十四瞳映画村

乘坐露天小艇大约十分钟就能到达码头。

“海的颜色,山的形状,都没有变,而明天就成了今天。”这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影响了很多人的电影《二十四瞳》里的一曲童谣。而小豆岛的这个角落正是这个电影的取景地。电影讲述了那样一个特殊的战争年代里,远离都市喧嚣的小小渔村,一位美丽温柔的女老师与12个小朋友之间的故事。映画村里的放映厅里,至今仍在每天两场的上映着这部电影。

再次邂逅了紫阳花。

拍摄时用的教室,里面甚至还保留着部分电影拍摄时用的道具。

小豆岛的公交车基本都是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一班,游玩时最好提前算好时间。

晚餐选了一家情侣合开的小小居酒屋。干酪西红柿,烤鱿鱼,骨付鸡,再配上一口冰凉清爽的啤酒,如此地道的味道,让我觉得晚上可以安心睡个好觉了。

DAY 6 @丰岛

“让天窗开着,让风和雨,声音及麻雀都进来,即使在室内也能感受 丰岛 的自然。”
——西泽立卫

此行最期待的,莫过于丰岛美术馆了。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不禁想,今天要带上哪一瓶香水呢?我选择了香奈儿之水巴黎-威尼斯 。轻轻地喷在身上,它的出现首先带着橙花高雅又具有亲近感的气味,紧接着是香草和东加豆融合而成的中性琥珀香调。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位光与影的艺术家,这样的气息让我对今天的行程更加期待了起来。

丰岛美术馆


丰岛美术馆在一处山坡上,在丰岛的怀抱中,它化身为两颗流动的粒子,静静地与自然融为一体。因为盘踞在半山腰上,来访者需要乘船来到最近的港口,再骑自行车或者搭乘一个半小时一班的公交车前往。

很难忘记在进入美术馆前,工作人员小声的说“请不要触碰它们,只要感受风,感受鸟鸣,感受阳光”。于是一路走着,闻着这属于濑户内的气息,眼前的道路曲折蜿蜒的变化,心情也逐渐开阔起来。

丰岛美术馆是西泽立卫与内藤礼的作品,是丰岛上最受欢迎的参观地。作品由一个大空间(展览馆)和一个小空间(cafe)串联而成,是连猫咪,小虫,鸟儿也能自由进入的艺术圣地。

(下图自来网络)

在白色混凝土的单一空间里,唯一的展品只是地上缓慢流动的细小水珠,随着风飘动的纤细触角。在这纯净的空间里,风和水变得有形,气味和一切原本静谧的声音都被放大。站在那里的那一刻,时间和空间都是静止的。


(由于内部空间不能拍照,这里放两张官网的照片)


美术馆旁边的cafe,也是一个类似的被复制的美术馆空间,兼具餐厅和纪念品售卖之用。

“我想让人们感受到来自东方的气息,对香奈儿而言,这还意味着对巴洛克风格的追忆。”奥利维耶·波巨如是说。

光影,水分,气味在这里都被无限放大,留下独一无二的记忆。也正是这种气息,让人的思绪从古老的水城威尼斯穿越到这个濑户内的艺术之岛上。而在丰岛美术馆cafe里,它简约略带平滑弧度的瓶身设计与这束光芒融合到了一起。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禅”的寂寞与意蕴在这个小小的美术馆里被体现的恰到好处。有时尘世的喧嚣会偶尔蒙住我们的感官,感谢这美妙的一段时光,让我在这有些喧闹的世界中能有个安静的角落再次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DAY 7 @高松


旅途的最后一天,总是轻松又惬意的。
在已经稍微熟悉的高松随处走走,阳光洒在脸上是最舒适的温度。今天打算去四国地区的生活杂货名店schule369。

schule 369


坐车到丸龟町下车,步行几百米就可以到这间小店。这家店的创立者是创立了”胡桃之木“,有日本杂货女王之称的石村由起子,而这家店的店名”schule“是借由瑞士语中学校的含义,369在日语中则和”胡桃“十分相近。

schule369里有着精选的好物,无论是工艺品、咖啡道具、杂货、服饰、书籍、生活用品、植物在这里都被好好地展出出售。

写在篇尾

曾经看到一本杂志上看到——“在所有感觉记忆中,气味感觉最不容易忘记。视觉记忆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就可能淡化,而产生嗅觉和味觉的事物却能令人记忆长久。”谁说不是呢?记忆的片段和我们的嗅觉总是互相联络著。我想从濑户内海归来的那天起,这个地方就与专属于这里的气息联络在了一起吧。

这次的旅途似乎与以往有些不同。我们不急不徐的在濑户内的岛屿间游走,品味艺术与自然带给我们的一场视觉与嗅觉的盛宴。这份“舍得”与“自在”带给我们的美好,是在之前的旅途中很少体味到过的,也让我更深地感受到,在如今快节奏资讯爆炸的城市生活中,简约就是一种极致的奢侈品。简约是“舍得”,更是“收获”;真正的简约不仅让我们返璞归真,更让我们感悟包容。

感谢这次美好的香味记忆之旅,也期待着,在城市生活的间隙中,在以后人生的某个时刻,每当再喷上香奈儿之水,能回到曾经旅途中最美好的某时某刻。

1.行程安排

2.交通讯息

2.1国内往返高松市机票


除了上海有直达高松的飞机之外,据了解国内其他地方都无法直达,考虑在东京或者关西的机场转机并不是很方便,最后还是订了春秋开的上海往返高松的机票。如果有去的想法可以提前多在官网了解折扣资讯,会比临时订价格优惠很多。

2.2高松机场到高松港口

高松的机场非常小,在机场出口前的机器买好票,出了机场就有巴士能直达市区。我们住在高松港口的附近,所以乘巴士直达高松筑港站即可。

2.3高松港来回各个岛船次


可以在濑户内海的官方网站查询每天的船次的具体时间。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日期以及淡旺季的不同,船次的变化很大,所以在前期做攻略的时候可以尽量详细的找到对应日期,并且把要乘坐的船次标记出来。下面贴的是我当时上丰岛那天的预计要坐的船的班次表,打※号的是高速船,与普通船码头不同哦。

具体船班次资讯查询网址:
//benesse-artsite.jp/access/

2.4各个岛上的交通

2.4.1直岛

可以选择骑自行车(有电动的可以租赁)/公交车/benesse house酒店接驳车三种方式。

每天有若干趟往返码头与各个参观点的公交车。但公交车间隔时间有一个小时,如果不小心错过了需要等很久哦。下面附上班次表,班次也是根据淡旺季时间不同的。


如果入住benesse house,可以在港口就搭乘酒店专门的接驳车,接驳车的班次会根据港口船只到达的时间安排,所以也不需要跟酒店提前预约。在直岛的交通我们基本是靠的酒店的接驳车,基本涵盖了岛上公交车的各个主要参观点和建筑。

2.4.2丰岛

可以选择骑自行车(有电动的可以租赁)/公交车两种方式。

具体公交车安排情况其实和直岛差不多,并不太推荐自己骑车,因为岛上通往美术馆的路实在是太多上下坡而且蛮陡的啦。下面附上公交车时刻表:

2.4.3小豆岛


相比其他几个岛,小豆岛的面积其实算比较大,岛民基本都自己开车的比较多。一般的游客都会选择公交车出行,值得注意的是,公交车间隔时间也有一到一个半小时一趟,所以每天出行前需要计划好班次。

具体公交车班次可查询:
//shodoshima.or.jp/

3.一些资讯查询及预约网站

1. 濑户内海旅行官方网站
//benesse-artsite.jp/

2.丰岛美术馆官方网站
//benesse-artsite.jp/art/teshima-artmuseum.html

3.检视美术馆开闭馆时间
//benesse-artsite.jp/calendar/

4.直岛benesse house酒店预订
//benesse-artsite.jp/en/stay/benessehouse/

5.小豆岛旅游网
//shodoshima.or.jp/

6.船班次资讯
//benesse-artsite.jp/access/

4.住宿安排

其实如果选择在濑户内跳岛,基本都是住在高松,以当天往返的形式游览各个岛上的艺术品。

高松住宿:
考虑到常常需要一早起来坐船,这次把在高松的住宿都定在了高松筑港的码头附近。高松的jr站也在这附近,交通十分方便。而这次行程订的两个酒店分别是高松市一区酒店和JR克莱门特高松酒店。在地理位置差不多的前提下,后者作为老牌酒店,价格更高一些,硬件好,并且一侧的房间还有海景的选择,更加推荐。

JR克莱门特高松酒店

直岛住宿:
因为直岛上可以参观的建筑和艺术品较多,所以我们选择在直岛住上一晚。benesse house作为安藤忠雄设计的酒店经常一房难求,所以需要提早很多预定才能预约的上。这个酒店主要分为四个客房区域,分别是museum,park,beach,oval. 由于我们订的时间偏晚,所以只有park有空房,如果有机会的话真希望能住一次只有6个房间的oval啊。
除了酒店本身质感佳服务好,住benesse house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坐酒店的班车穿行于各个参观点之间。班次相比岛上的市立大巴会稍微多一些,而且不存在转车和复杂的时间接驳的问题。还是很推荐的。

直岛benesse house酒店预订
//benesse-artsite.jp/en/stay/benessehouse/

小豆岛住宿:
在小豆岛我们选择住在能看到天使之路的小豆岛国际酒店。酒店有和式房可以选择,硬件服务都不错,并且有自带露天海景风吕,而前台还有会中文的工作人员可以帮忙规划岛上的行程。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