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正如一位朋友所说:澳门这地方呆久了,感觉不像是在人间。

夜幕下的澳门半岛,在不断流转的光影中,流光溢彩,风光无限,一切都宛如海滨升起的美如梦幻的“海市蜃楼”。一家家大如宫殿的酒店拔地而起,金碧辉煌的奢华设计和无微不至的服务体验,重新整理著顶级酒店的标准;大小娱乐场里,老虎机蹦出的角子声没日没夜地响,来自世界各地的豪客在这里挥金如土,上演着一幕幕刺激疯狂的游戏;让人眼花缭乱的免税店、奢侈品店,实实在在高调地释放著吸金魅力,引得剁手党趋之若鹜,穿梭在购物天堂里停不下来……

的确,置身于这座“东方的拉斯维加斯”,对时空的感知似乎也不同了。这种感觉,就像掉进了《爱丽丝梦游仙境》里“兔子洞,亦真亦幻。

记忆中的澳门,是小学时期,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一声纯净的童声传来——“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名姓?”还不懂世事的我,有一种莫名感动涌上心头,夹杂着些许自豪,就像围观一个失散多年游子回到老母亲怀抱,五味杂陈,无法言表。


时光再往后一些年头,那会我刚大学毕业,因工作来到澳门参加媒体活动。同行队伍里,有澳门赌王的明星女儿何超仪、当年《中国好声音》的人气选手刘悦,以及演员张铎、导演李远等几位大腕,使我的首次澳门之行带了一层星光熠熠的滤镜,至今想起来还有些小激动呢。

走了大三巴、见了大炮台、游了官也街、登了澳门塔、吃了葡国菜、看了水舞间、逛了威尼斯、住了奢华酒店……仿佛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迎面是星辰大海,是一种真真切切又虚幻、恍如眼前又遥远的体会。

四百多年的岁月,搅动着濠江边这个“小渔村”的历史,风云激荡。谁知道葡萄牙人,会将一个历史性误会(“MACAO”是妈祖庙的葡译),作为澳门的外文名字沿用至今呢;而那块原为西方教堂遗留的前壁,也因形似中国的传统牌坊,被澳门人创造性的叫做“大三巴”牌坊。

如今的澳门,发展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汇的肆意碰撞、和谐交汇的繁荣港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城区里,古老的中国传统建筑与充满异域风情的欧式建筑并存;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你擦肩而过。

前一秒还坐着多拉贡船游玩威尼斯运河,下一秒就站在巴黎铁塔俯瞰夜景,昨天还吃着马介休、非洲鸡这些地道澳葡菜,今天就在为到底吃法餐、日料还是东南亚菜而纠结。

而这,也许正是 澳门 的迷人之处,无处不在的多元纷呈的奇幻色彩,让人永远无法一次性完全认清它。

做梦也想不到,五年后的今天,我再次降落澳门,竟然是一次米其林摘星之旅。

虽然澳门这座弹丸之城,面积只有30多平方公里,连食材都要进口,却是全世界米其林餐厅最密集之地。它私藏庞大到令人惊叹的“世界美食版图”,也难怪去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世界美食之都”的荣誉,一年一度的《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门2018》在这里正式释出,今年“亚洲50最佳餐厅”颁奖典礼也在澳门永利皇宫举行。

对于中国胃来说,澳门绝对属于“朝圣之地”。

无论是新马路、大三巴一带的玛嘉烈葡挞、义顺牛奶、潘荣记减蛋金钱饼、黄枝记粥面,还是三盏灯区域的东南亚国家美食;无论是最具市井风味的六记粥面、龙华茶楼,还是藏在小斜坡上的精致葡国菜馆;乃至奢华酒店内的谭家菜、东瀛料理、美式扒房……

澳门的美食可谓土洋揉杂,等次齐备,令人食指大动,再挑嘴的吃货也能找到喜欢的味道。

而这,离不开澳门十几载潜心耕耘。

行外人可能不知道,澳门高星级酒店对餐饮的支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装修和硬件上不惜砸重金,还从世界各地采购最新鲜最优质的食材,同时礼聘水准一流的名家大厨,给他们足够自由的发挥空间——为的就是保留中国不同菜系的精髓,让全球食客能品出每道菜中蕴含的灵魂。

在澳门,你只需入住一家酒店,吃住娱就能一网打尽,还能连摘好几星。准备好你256G的胃,打个2小时的飞的,跟丫头来开启一次澳门米其林摘星之旅吧!

行程安排

【DAY1】
中午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乘坐航班到澳门
下午 永利皇宫南庭园大堂办理入住手续
晚上 永利澳门永利轩晚餐

【DAY2】
早上 永利皇宫咖啡苑或房间内享用早餐
中午 永利澳门京花轩享用午餐
下午 永利澳门及永利餐饮学院游览观赏
晚上 永利皇宫“泓”日本料理工作坊体验、享用晚餐

【DAY3】
早上 永利皇宫咖啡苑或房间内享用早餐
中午 永利皇宫永利宫品茶及享用午餐
下午 永利皇宫游览观赏
晚上 永利皇宫永利扒房工作坊体验、享用晚餐

【DAY3】
早上 永利皇宫咖啡苑或房间内享用早餐
中午 澳门国际机场乘坐航班回杭州

【吃】永利轩_功夫中演绎粤菜经典

精致的珍馐美味,配上堂皇气派的用餐环境,这也是永利各大餐厅所追求的极致服务之一。

在永利澳门米其林一星食府“永利轩”用餐,你更会感慨,到宫廷般的尊享受也不过如此。连续九年获颁米其林星级荣誉的永利轩,餐厅装饰华丽,金碧辉煌,融合了红黄两大中国人最喜爱的喜庆颜色,很多细节处的设计蕴含了很多中国传统元素。

他家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大厅墙壁上盘踞著的一条水晶飞龙,据说由近十万颗施华洛世奇水晶镶嵌而成,熠熠生辉,让餐厅的空气中,都漂浮着一丝若有似无的中式尊贵,仿佛穿越来到了远古的中国神话之中。

中国龙,一直是澳门人民族情结。至今当地人还保留着四月初八舞醉龙的习俗,也成为澳门一项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年岁岁传承下去。

作为代表东方文明的图腾,龙也被广泛应用于永利澳门、永利皇宫的酒店及餐厅设计之中,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展示著中国风骨子里的雍容高贵。

永利轩拥有广泛的食客群,因为这里的经典粤菜与手工点心,是很多本地人与游客的心头爱。

行政总厨陈德光师傅,在永利轩一做就是十多年,积累了一大批座上客。他精于炮制经典粤菜,烹饪技艺在传承中有所创新,将广府独有的巧手精工、浓香惹味多元展现,可以满足食客不同的口味,提供澳门顶级中菜餐厅的极尽享受。

澳门脆猪腩、西班牙黑毛猪叉烧、黑松露鲍鱼片


麻烦不过的功夫菜,但这才是最考验真功夫的。这块浸泡在浓豆浆里“千层腐皮”,看似不起眼,方寸之内竟叠了36层,令人惊叹。如果有耐心,可以一层一层地吃,一层一层地数,看看厨师功夫是否到家。


永利轩的手工制成的精致点心也颇有名气。招牌点心是“雪影烧餐包”,萌萌哒的外型很讨喜,一口咬下被惊艳到了,绵软的外皮在口腔里融化开来,随之而来的是肉馅的鲜美溢满整个舌尖味蕾,着实让人上瘾,也难怪有位韩国客人一次性吃了10个。


鲍鱼烧鸡酥,鲜美的鲍鱼,酥脆的饼托,加上金箔后,噱头十足。


黑杞子姬茸竹笙菜胆


在永利轩,来自世界各地的食材,经过粤菜传统技艺烹饪,也能吃出一番古早风味。

比如这块漂洋过海的龙利鱼,肉质比较肥厚,很适合采用古法“煎封”,这也是粤菜料理鱼类常用的方法。“煎”看的是火候,“封”就是将食材焖入味,而画龙点睛的关键,在于所调酱汁的味道,十分讲究。


在粤菜里,鸡的价值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这道“京典茶皇鸡”,可以说很经典了。上好的清远走地鸡,经过浸泡、醃制、风干、再油淋,配上铁观音熏制。别看烹饪技法和配料如此繁复,都是为了激发鸡本身的味道。外皮薄脆焦香,内里吃起来柔嫩有滋味,就著茶叶一起吃,不会腻歪。


远自澳洲的菜花苗,软糯的白果,与动物肝血制成的香肠,在姜汁中翻炒舞蹈,碰撞出无比美妙的滋味。

泰国的香米、日本的樱花虾,新鲜生拆蟹肉,看似寻常的炒饭,吃进嘴里,只想说两个字——“真香”!


永利精致甜点集——流沙煎堆仔、精美时令果盘、杨枝甘露。


虽然胃已经被撑得圆圆的,但最后还是要了一份奶茶。

【吃】京花轩_传承中再现谭家菜传奇

传说永利为了等到一位重量级大厨,让一间装修好的餐厅延迟了整整两年才开业,这在餐饮界,是不可想象的。这家餐厅,就是永利澳门的“京花轩”,它的拿手好戏,就是由做过几十年国宴的“刘国柱”大师和七位徒弟一起,再现一百多年前清代上等官员家中的上乘菜肴。

传承上百年的谭家菜,是清末官员谭宗浚的“家传筵席”。他生于广东,考中榜眼后进京为官,一生酷爱珍馐美味,不仅爱吃,还好研究烹饪技艺,创造了结合南北饮食文化的“谭家菜”,京城官僚社会一度盛传“食界无口不夸谭”。

谭家菜的制作工艺复杂又讲究,现在即使在北京想吃到正统的谭家菜,也是不容易的,而且价格又不菲,永利索性把谭家菜传人刘国柱大师和一班底人全请来了。入行超过半个世纪的刘国柱大师,60年代在北京饭店的总厨继承了谭家菜的技艺,并多次在紫金厅为国家领导人烹饪佳肴,他千里迢迢来到永利澳门掌舵京花轩,也是为了延续谭家菜的传奇。

试用菜品前,专业侍茶奉上了特调的乌龙茶,细闻轻啜,杯器里满是茶与花混合的清香,感觉肺腑顿开,一问才知,是糅合了菊花、兰花和桂花,耐人回味。之后根据上菜节奏和菜肴搭配,穿插3-4道茶饮给食客享用。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道三十年的普洱,冲泡出的茶水,口感很有冲击力,是一种浓烈的“尘土”味道,和肉类进行搭配,可以中和食物中的油脂,不至于过分油腻。

端上头盘,已觉非同凡响。取谭家菜四大料(鱼翅、鲍鱼、燕窝、海参)中鲍鱼,入口后弹牙爽口,鲜后回甘,辅以蜜汁雪梨,即便是凉菜,也吃得出背后的精湛工艺。

开胃小食,从中间到两边,依次是珊瑚白菜卷、老陈醋拌海蜇头、谭府烤叉烧、五香鱼。可别小看这块白菜卷,那可是谭家菜的招牌小食,且不说醃渍白菜和调味汁分别的制作工序,光是两者在一起的浸泡时间,就需要10个小时。中间还裹着一小块芒果,组合清奇,爽口开胃。


谭家菜"精于高汤老火烹调海八珍",清鸡汤和浓鸡汤,可以说是谭家菜的灵魂。选用三年以上散养、自己觅食的老母鸡入锅,经过8小时的繁复工序,能熬出一清一浓两种汤。清汤“汤清如水,色如淡茶”,入口甘甜,回味丰厚,不禁让人拍案叫绝,“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这有赖于大师特殊的吊制手法——将鸡胸肉用刀背斫烂放入主汤中搅拌,以吸走汤中的油脂和杂质。正是这一口汤,让陈晓卿导演都倍感惊艳。

而黄汤的熬制时间,还需再久一点,汤汁呈金黄,口感浓稠,味道醇郁。谭家菜尤其“擅长干货发制”,油发成蜂窝状的鱼肚吸满了黄汤的精华,搭配上蟹肉更使鲜味升级,好吃得有点过分。

京城清真烤牛肉配烧饼

宫廷两小点

事实证明,所有等待和相逢,都是延续传奇的价值所在。京花轩刚开第二年,便摘得米其林一星,第三年起,便连年摘得二星,亦连续六年成为《福布斯旅游指南》五星餐厅。除了谭府风味,你还可以在餐厅吃到京鲁风味、罗派川菜和广东风味。

【吃】泓_匠心中成就和风料理

吧台前,一位日本大厨熟练地处理著食材,神情十分专注——

油脂饱满的金枪鱼腩,在他45°斜切刀法下,一片片透薄如纸;肥美的北海道海胆,搭配寿司米,经指尖翻转几下成形,如同艺术品一般;鲜嫩的八重山和牛,在铁板上欢快地滋滋作响,油脂爆裂开来,脂香四溢……

看着食指大动的食客们,大厨点点头,露出满意的微笑。

你也许以为,这是日本当地一家很地道的日料店。事实上,吃到这一顿顶级的日本料理,我们没出国,就在澳门。

这位日本大厨,叫藤川英树,是这家“泓”餐厅的资深寿司主厨。虽然语言不通,但腾川师傅圆脸上绽放的憨憨的笑容,让我们倍感亲切。

作为澳门唯一一家米其林两星的日料餐厅,澳门永利酒店的“泓”以顶级日式餐饮体验,享誉澳门。在这里,饕客们不仅能品尝到纯正的日式料理,还可以体会到关于“吃”的美学艺术。

迎接我们的,是寿司总厨藤川英树和他的团队。虽然语言不通,但滕川师傅那张爱笑的脸,让我们感受到了十足的热情,气氛愉快而自在。走进“泓”餐厅的客人,都会被满眼的红金配色惊艳到,华丽丽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中国御膳之类。

不同于印象中风雅清丽的和色,餐厅用色十分大胆,浓烈绚烂,让我想起了日本电影《樱花乱》的色彩美学,在营造一种雍容华贵之感的同时,也强烈刺激了感官,令人食欲大增。

仔细看会发现,和服腰带等经典的日本元素,很好地融入了餐厅的细节设计,奢华中又添品味。

料理,“料”是材料,“理”是处理方式。如果材料不好,食物也不会好吃。所以餐厅食材基本上是从日本空运过来的,只有最新鲜的食材,才有资格做成纯正的日本料理,被端上餐桌。

但材料好,不会处理,吃起来也不好。因此料理过程中的人工步骤,在如今工业化、快餐化的社会中,显得弥足珍贵。餐厅有一条原条桧木做成的寿司吧台,让食客可以近距离观看师傅制作寿司。

在日本大厨们的眼中,每一条鱼都是值得“庖丁解牛”一般细细分解的存在。各个部位的脂肪含量、筋肉强弱都会影响口感,进而制作用途也会不一样。日本料理中,制作最顶尖的生鱼片时,鱼的有些部分会丢弃不用。

像这条来自日本青森县的金枪鱼,它的大腹部位脂肪最高,鱼筋也少,非常适合薄切后做寿司。光是这点就很考验功力,要综合脂肪和鱼筋的分布量,来判断是否能做到薄切。薄切后将鱼片叠在一起,最后把它捏成寿司,才能达到入口即融的口感。

就连做寿司的米和水,都来自日本。寿司的米,来自日本山形县,“每间店铺都有自己的性格,选用的水的甜度都不一样,”藤川师傅说,“水和米的合拍最重要。”配合日本观音温泉水,米煮出来特别软。

之前从日本旅行回来,我没买什么美食特产,倒是揹回来一袋大米,因为实在太好吃。品质好的米饭,不用配任何菜,本身就够了。回想自己学生时代,每顿都可以吃两碗米饭,吃完了还想盛一碗,只可惜现在常常只吃菜不吃米饭了,不知道是所谓饮食结构的优化,还是身体代谢衰退的表现?

藤川师傅的个人风格很突出,寿司尺寸比普通的更大,寿司米是软软的,捏的时候转三圈,不把米捏太实。他最有名的,就是以“三手握”手法握制醋饭。

看似简单的“三握”,实则精妙尽在其中。根据鱼片厚度来决定选用米饭多少,鱼片薄,米饭也少一点;用醋弄溼手,这样米饭不会黏手;捏成一个球,力度要十分柔软,过于用力就会太硬;放一点芥末在中间,尽量用手指部分,捏一下让空气进去,再把旁边压起来,最后把形状捏好,一定要有弧度……就像变魔术一样,经过指尖上的几个翻转,一个充满了生命力的寿司就完成了。

就连处理调味料,藤川师傅还坚持着最原始的手磨方式,用山葵根在专门的砧板上现磨,味道微辣但是有点甜味,不刺鼻也不呛喉咙,这才是最好的。

磨山葵的砧板也不容小觑,表面有一块粗糙的的,竟然是一块鲨鱼皮,上面布满了大小不同颗粒和坑洼,可以保留住山葵的汁液,现磨现吃,风味最佳。这块砧板也不容小觑,表面有一块粗糙的的,竟然是一块鲨鱼皮,上面布满了大小不同颗粒和坑洼,可以保留住芥末的汁液,现磨现吃,风味最佳。

要炮制顶级美味,在对时间的把控上,也必须做到极致。藤川师傅端上刚做好的寿司,特别强调,寿司上桌后30秒内食用最美味。于是我们赶紧放下手机、相机,开始享用。真的不一样,鱼生与醋饭完美相融,finger-licking good。

寿司的美味不言而喻,但更美更打动我的,是藤川师傅对专业的认真。日本传统料理技艺,不光是个体厨师的毕生探索,还经过了好几代人的宝贵经验传承。藤川师傅算是师出名门了,他的老师是日本享负盛名的寿司巨匠——嶋宫勤大师,迄今日本政府只给两人颁发过“现代之名匠”荣誉,嶋宫勤大师就是其中之一。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也是他的忠实粉丝,非常喜爱他做的料理。

陈晓卿导演在拍《濠江味传》时,就来“泓”餐厅吃过藤川师傅的作品,还特别去日本拜访了嶋宫勤大师,并吃到了稀罕的红毛蟹刺身。他提到,拍摄过程中最难忘的人和事,便是让高仓健遗憾人间的饭局,以及这位寿司大神的师道物语。

回忆起当时,陈晓卿导演拍完素材,隔着柜台与嶋宫勤大师寒暄。没聊两句,大师突然问:是否认识张艺谋导演?听到答复认识,大师露出一个长长的surprise的表情。

原来,嶋宫勤大师的密友高仓健,曾向他提过,说答应带自己最好的中国朋友张艺谋导演来札幌吃一次寿司。那是高仓健最后一次来吃他的寿司,半年后便因病离世。嶋宫师傅一直记得这个“终人之托”,只要有中国客人来,他都会不厌其烦地问同样的问题。“希望您转告艺谋导演,或者打一个电话,当年的约定依然有效,因为我还活着,我希望能够替朋友完成他当初的承诺,希望张先生能够来这里品尝我的寿司。”

张艺谋导演知道后非常感动,将老先生的地址和电话都一一记录下来,表示下次一定抽空去做客。

2015年,嶋宫勤大师应永利澳门邀请,派他的爱徒去掌管日料餐厅,在一声“拜托了”中,寿司祕法被带到了澳门,师徒之间一脉相承的师道尊严和匠人精神,更是令人动容。就像陈晓卿的感慨:“人间至味往往酝酿与人与人之间,最好吃的永远是人。

在吃的时候,坐在吧台边,师傅不会一次性给我们上一大堆生鱼片或寿司,而是一份一份地给,解释哪种鱼是时下最新鲜的、哪种鱼要最先吃、哪种鱼要搭配什么佐料一起吃,以追求最极致的口味,这些都是从长久的料理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文化。吃饭,不仅仅是果腹,更是一个交流饮食文化的方式。

承袭传统的过程,也不排斥创造性。藤川师傅独具匠心地发明了一种新吃法——寿司汉堡,海苔片上的海胆、蟹肉等食材叠加了三层,一口送入嘴中,不同的滋味悄然发生著化学反应,如此超现实主义的魔幻作品,好吃到没脾气。

还有吃货们心心念唸的日本A5和牛,说是一辈子总要吃一次。这可是全世界公认的品质最优的顶级牛肉,之前在日本旅行时没能吃到,没想到,这次来澳门倒饱了回口福。先将日本八重山和牛以低温慢煮的方式,使脂肪融化,再在铁板上快速烧香,至五成熟口感最佳,入口的瞬间,和牛的油脂香在口中融化。

餐后水果是鸟取梨、奈良柿、山梨巨峰葡萄。在日本,“一地一物”的理念可谓贯彻地淋漓尽致,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名优特产,比如北海道土豆、青森苹果、山形樱桃、夕张甜瓜、枥木草莓……最近内地很火的一家网红甜品店,推出了一款新品,就是以从日本进口的静冈抹茶为噱头。

餐厅供应40多款不同的清酒,其中16款佳酿更是澳门独家收藏。喝这些酒,不光是味觉上的品尝,还会有各种各样好看的杯子呈上供我们选择,也是一种关于美的认知过程。以至于回到家后看见那些毫无个性的玻璃杯,想统统换掉,也许这就是生活品位的一点点提升吧。

这顿日本料理下来,整整四个小时,吃得肚子小隆起,心里却生起莫名的感动,简直是直抵心灵的“灵魂料理”啊,感觉人生得到了一次洗礼,一次升华。

平时忙碌的我们,做什么都快快了事,走路快、做事快,连吃饭也快,每天只需“喂饱”自己的任务,还有越来越多的餐馆,靠营销炒作追求人头和翻桌率,火爆一时后很快销声匿迹。有多少人真正在意、懂得品味食物中的美感,以及食物背后那些功高苦劳的师傅们,传下来的智慧经验和美好品质。

你看,“忙”字由“心”和“亡”两部分组成。正如蒋勋老师所说的,忙就是心灵死亡,不要再忙了,用心慢慢感受,你就开始有生活美学。

【吃】永利宫_平衡中创新粤式美馔

正如“食在广州,厨出凤城”这句俗语所说,广州是美食天堂,顺德是天堂的厨房,粤菜厨师中的顶尖高手,几乎全来自于顺德。自古以来的富庶之地,珍奇新鲜的食材唾手可得,于是,这里的家家户户将厨房的功夫研究至奇至巧:从技法,到滋味,造就许多“独一味”。

还记得2016年陈晓卿导演的《寻味顺德》有多火吗?引得无数老餮千里迢迢跑去吃顺德菜,在食客们心中,最正宗的顺德菜,就必须是顺德大厨做的。即便是跨越地域,顺德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最好的味道。所以很长时间以来,顺德厨师在港澳地区酒楼都十分抢手。

在聘请人才方面,永利可没少花功夫,今年终于把米其林二星主厨谭国锋请到了永利宫,这也成为了澳门最大美食新闻。他曾帮誉珑轩拿到米其林二星,以及亚洲最佳50餐厅第35名,也以此奠定了他在餐饮界的地位。传言说,现在的他可能是中菜系统中身价最高的厨师。

不少谭师傅的忠实粉丝,也跟随他移步永利宫。作为目前澳门最奢华酒店永利皇宫的招牌餐厅,永利宫以金黄和翡翠绿的大胆配色,以及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打造了东方宫廷的华美混搭风格。

180°通透的落地玻璃窗营造出自由开阔的极致视野,食客在品味佳肴的同时,可以一览无遗地饱览横跨整个永利皇宫、占地八英亩的表演湖的一览无遗。


身为一个在香港出生的顺德人,谭国锋师傅继承著祖辈代代相传的美食基因,16 岁就进入厨房工作。在他为永利宫新调整的选单中,不乏经典的粤菜。其中,对传统顺德菜“花胶鱼蓉羹”的演绎,让人大饱口福。野生海鱼为主料,配以笋丝、花胶、木耳、米鱼肚等,口感层次十分丰富,感觉全身毛孔都被滋养了。


谭师傅曾在泰国曼谷的酒店担任中菜部行政主厨,这段海外工作经历,使他在中西方融合方面,拿捏地恰到好处。譬如烤乳猪上撒伊朗鱼子酱,野菌水晶饺上加黑松露,使得本源味道之外又多了特殊口感。如此新奇的搭配,让人耳目一新。

另一大招牌菜“极品烧鹅饭”,选用广东四大名鹅之首的马冈鹅,以荔枝木烤制而成的,外皮香脆、肉质细嫩,还刨了时令的黑松露,铺了满满一层,伴上炒饭送进口里,幸福感爆棚!

当下,越来越多西菜涌上中国人的餐桌,传统中式菜色也正在吸收全球元素,但有些中菜在融合中失去了灵魂。要把中菜带领到一个新的高度,得找准时代的定位,同时守住传统的精髓,吃一口,中国人的魂就回来了、稳住了。


在这个追求效率和利益最大化的时代,慢工出细活的做法日渐式微。也许有一天,当我们遗失的美好不再时,放眼全国,会发现澳门成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的后花园。因为澳门人有一份特别心意,始终保持着相对纯粹的美食理念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也成就了它在世界美食地图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吃】永利扒房_优雅中升华美式滋味

永利扒房餐厅灵感源自位于拉斯维加斯的获奖美式牛扒食府SW Steakhouse,环境优雅。在这里,可以品尝到真正的美式滋味。

高阶牛扒与上乘海鲜,让食客悠享回味无穷的顶级盛宴。

精选渔获:波士顿龙虾、帝王蟹脚、珍宝大虾、季节贝类和生蠔。

香煎北海道带子:黑松露、醃制蘑菇、牛油。

烤牛骨髓,波本威士忌煮牛尾,配上烤牛油包。

同时配合舞台表演,使味觉享受升华至更高层次。

扒房最经典的,斯内克河牧场金牌和牛及安格斯纽约牛扒。

黑松露奶油栗米。

烤南瓜。

漏斗蛋糕,配咸焦糖、朱古力汁、奶油。

所以,想要深入了解澳门,大家不妨从味道开始,用舌尖品尝这座城市的岁月流转、历史变迁,也许对它的感受会更鲜明一些,然后,爱上它。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