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程:杨枝口—经风伝峠—尾吕志
🥾 徒步里程:20km

一觉醒来,窗外果然哗哗下著雨,不免有些担忧。默默穿好雨衣裤,给揹包、还有包里所有物品都做好防水处理。向主人道谢,并应邀在她的小小民宿中留了影。照片里的徒步人风发意气,倒是看不出丝毫对前路的忧虑。

步道起点位于熊野川边,不再有城市的庇护,雨点已簌簌落在身上,这雨中的出发似乎格外寂寥。犹记一年前的中边路启程,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起点的“熊野古道馆”,还有招展的旌旗,都像是在为第一次长途徒步的我饯行打气。

但自然的景致,还有那飞扬的自由的感觉很快就驱散了内心所有疑虑。面前是发源于纪伊山地深处的熊野川,宽广的河滩、清丽的河水、缭绕在山间的云雨……一种在日本少有的开阔壮丽!难怪当地人会用“雄大の景”来形容这条川流。行走在跨越熊野川的桥上,我在想,这就是徒步人的选择:用卓绝的健行,经历常人难得一见的非凡之景!

今日徒步路段名为“本宫道”,是旅人较少选择的路径。所幸线路大部为铺装路,难度不大,只是雨中行走带来许多不便和不适:雨衣包裹住头部和身体,隔绝了对于外界清晰的感官感受,而在山路和上坡路段,又倍感闷热。沿着一条叫做杨枝川的小河穿行于山间,偶尔途径的乡村集落,四下寂静。雨有些大,已不适合频频掏出相机。这样也好,就用眼睛和心灵去捕捉和感受,而非总是贪婪地、试图用照片留存和占有。

徒步首日,长距离的铺装硬路面让脚板儿有些吃不消。相比之下,山路尽管难度大、耗体力,可对于双脚,天然的土石路实则是温柔的。风伝峠,是抵达住处前的最后一段路,也是伊势路行经的第一个大的山岭。在这里,数百年历史的石板路延伸在柏树森林中,行走其中,感受着自然的缄默和古道的无言诉说,内心愈加虔敬。

预报很准,午后4点抵达尾吕志时,雨势渐小。原本连成片的阴郁的雨云开始散去,露出蓝的天空。尾吕志,种植稻米和柑橘的小小山间集落,雨后将晴之际显得如此澄澈。曾经书本中、想象中的美好田园,似乎就在眼前。今晚,投宿在这里,有种不可思议的幸福!

正找寻预订好的旅店,远远的,路边学童一声“您好!”,着实让我小小吃惊且有些不好意思,于是赶紧点头,回问一声好。转来转去寻不见旅店,亦不见一个路人,推开一间像是咖啡馆的门,瞬间释然,内心一股暖意——正对门口的一块小黑板,用英文写着“1月23日,欢迎杉杉”,落款:“蜜柑旅店”。原来正是这里!

旅店由几位活泼热情的年轻人打理,正如其名,处处都有着当地物产蜜柑的元素,连主色调都是暖洋洋的橙色。一天的雨中行走,能住在这样宽敞、温馨的山村旅店,已是莫大的抚慰。没想到,晚餐时,又一番惊喜和奇遇。

小咖啡馆可以提供晚餐,可双方语言不通,到底也没弄清究竟吃些什么。店主只是引我落座,端来水和餐具,便兀自去厨房忙活了。我亦不知如何是好,只有一边假装翻阅桌边的杂志,一边惴惴等待,同时竖着耳朵听厨房里的各种动静——切菜声、搅打鸡蛋声、食料入锅烹煎的嗞嗞声……是在现做呐!等了一个多小时,连肚子都快没劲儿咕咕叫唤了,晚餐终于来了。天哪!一时间,为自己刚才的各种疑虑和焦躁而羞愧起来。撒了罂粟籽的糙米饭、小米蔬菜粥、包菜煎蛋饼、一小块厚厚的豆腐饼、一碟野菜渍物、生菜番茄沙拉,再配上三颗大个儿头的红艳艳的草莓——食材朴实如此,却绝对是自己旅行在外所享用过的最丰富漂亮、最健康美味的一顿餐食,几乎是满怀感激吃下这顿晚餐。徒步首日天气不佳,而国内蔓延的疫情也给旅行平添许多担忧和压力,可行旅中的经历,却令人倍感温暖,也鼓舞起我的信心和勇气。价格很平易,与此地最普通的餐馆并无二致,可想到这份诚挚与用心,这一个多小时为我一个人的精心的烹制,价钱实在是远远不够的。

告别时提到自己的伊势路之旅,店主透露他于前年徒步完成了800公里的西班牙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还分享了旅途中的照片。我一时震惊!这可一直是自己心中一个宏大的徒步梦想。在这山乡僻里,一位平静地经营著咖啡馆、烘焙面包、刚刚为我准备了晚餐的厨师,竟然已经实现它!

捧著两个刚刚出炉、仍然温热的小面包回到房间,这是店主送给我当做明天路餐的。山村的夜特别宁静,整栋房子,今夜只有我一个住客。伊势路漫漫长途的第一天,却已拥有如此丰厚的经历和情谊!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