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摩半岛,三重县中部一片伸向大洋的陆地,整个半岛及其周围海域构成了伊势志摩国立公园。伊势市,恰位于国立公园北部,徒步完成伊势路后,我得以有机会南下、继续探访这片地域。

伊势志摩国立公园,指定于1946年。实在感叹,仅仅战后一年,仍是满目凋敝的时日,便已开始致力于人与自然的福祉这样现代的理念!整个公园占地约6万公顷,分为两片区域:伊势神宫所背靠的内陆森林,和遍布海湾海岬的复杂的海岸地形。与日本其它原始自然占主导的国立公园不同,这里有着所有国立公园中最高的居住人口密度,以及高达96%的私有土地占地率。正因为此,这里展现著这片丰饶的自然中,人们的生活、历史、文化与风习,展现着人与自然亲密的关系。这里给予世人一个范本——自然,也可以因人更美丽!

从伊势市出发,以乘车加徒步的方式向南,首先探访的是海边小镇二见浦,这里最知名的景胜是二见兴玉神社和“夫妇岩”。既是周末,天气又这么好,前来参拜的人络绎不绝。“夫妇岩”,海水中一大一小两块凸出的礁石,自古被人们结绳相连加以祭拜。真是处处可以体察到日本文化中的自然崇拜:一株古木,一方岩礁,一泓清池,一座山岳……因为其所处的环境、有所寓意的形态、或是本身所具备的灵性与美丽,而引人有所思,成为人们寄托和祭拜的物件。被人们结绳相连的“夫妇岩”,就是这样令人怦然心动的形象——永远相偎相依,在无际大海的潮起潮落中。

不过这“夫妇岩”还是令我感到些许遗憾和无奈。相对于高9米的“男岩”,4米高的“女岩”实在显得过于弱小了。还是更喜欢舒婷的《致橡树》——“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那是两株同样高大挺拔的树!

登上音无山展望台,一望无际的湛蓝大海辽远又宁静。据说天气晴好时,从这里能望见富士山,可惜穷尽眼力还是没能发见那美丽的火山锥体。标高近4000m 的富士山,是这个国家卓绝的美学形象。能远远地望见她,似乎都成为一地的殊荣。

早晨出门时心情多少受到些影响:国内疫情愈发严峻,有些担心家人,对自己的后续旅程也一时茫然,不知行旅还能否顺利。可是,行走在伊势志摩的阳光下、田野间,原本的担忧与不安一下子烟消云散,整个人重新又洒脱快活起来了。对于行走的每一处地方,都有着强烈的新鲜感与好奇心,全身的感官都张开,贪婪地接收著来自周遭世界的讯息。沿着海岸舒适的步行小道,穿过农家与田园,路边有地方农产品直卖所,这是最喜欢逛的地方,因为总会有惊喜的发现,常常就此解决了一顿餐食——实惠、美味,当地独有!直卖所中出售的绝大部分商品为本地制作出产,除了食物,还有各种居家、生活、装饰小物,透著浓浓的、本真的生活味道。看看货架上,寿司、豆饭、菓物都已所剩无几,本地人一般会在上午早些赶来,买下当日最新鲜的回去。

乘火车继续南行,先后在鸟羽和贤岛下车,短暂游览。鸟羽,是地域海陆交通重要的中枢,有渡轮港口连通著海上众多的离岛。犹豫了一番最终没有乘船出海,玩儿性一起,不知又会在海岛上逗留多久,何况船的班次并不多。港口边漫步,每每看见那些破浪出海的船只,内心还是会涌起一阵兴奋与渴望,仿佛是目睹自己的远行,去往未知、新奇、更广阔的地域。

候船大厅是洁白而明亮的建筑,有舒服的白色桌椅,这可正是自己一直寻找的理想之地。于是拿出本和笔,迅速调整了状态,开始写行旅日记,其实是在补写之前已落下了很多天的。很安静,居然就这样写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午后第一班船的旅客们来此购买便当准备登船。能安心地独自旅行,一边行走,一边能有条件和精力记述,及时将见闻和感受形成文字——这是心目中最理想的旅行状态。

火车抵达贤岛,即已到了铁道的尽头。这里曾是著名的“G7日本伊势志摩峰会”的举办地。火车站内有个“峰会纪念馆”,认真看了看,参与峰会的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七国加上欧盟首脑。哪七国?美、英、法、德、加、意、东道主日本——原来没有我们啊!

国立公园第一晚投宿在叫做鹈方的小城。鹈,一种翅大嘴长的鸟。认识日本的大小地名简直已成为一种乐趣,这里的地名似乎总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自然的韵味、一份温情、或是动漫般的奇幻与浪漫……就比如记忆中的青森、母恋、乘鞍岳……不知是语言的差异刚好造就了这样奇妙的巧合,抑或是传统保持、以及文化本身所蕴含的求美精神,让选取的地名也自然而然地彰显出这些意味。

国立公园第二日,在地图上发现了横山展望台这个地方,旁边还有个游客中心,看起来很值得一去。没有公共交通,但这难不倒徒步人,从鹈方步行过去,45分钟。

横山游客中心,漂亮的木结构建筑,一看就知道,这又是个能消磨上大半天的好地方。进入建筑内部,更是赞叹——几组木质肋拱支撑著设计有天窗的顶棚,自然光极大地补足了室内采光需求。木质的地板、展示柜,高矮恰适宜的桌椅,四处明亮而舒服。这里展示著伊势志摩国立公园方方面面的资讯:地理,物产,动植物,当代生活,文化与历史沿革……似乎有一种看不完、领略不够的丰富与美好!

只有一位馆员,而我可能是今天最早的访客。他十分开心我的到来,即使在我坦承自己来自正处于严重疫情的中国后,亦没有表现出丝毫介意和不信任。他先是为我拿来展示国立公园自然的虚拟体验眼镜,随后又引我至小放映厅,为我一个人放映了介绍地域的记录影片。格外喜欢看日本各地游客中心放映的这类作品,画面唯美,配乐动人,讲述的话音又特别和缓温情,常常看得人入了神,情感亦随之共鸣。不知不觉,在放映厅的黑暗中,竟已为画面中动人的自然和生活图景而眼含泪水,不得不在影片结束、灯光亮起前赶紧掩饰一下。一再向这位馆员表示了感谢,自己走到哪里,总受到这样的恩惠与礼遇!

在游客中心停留了许久,实在有太多感兴趣的读物:关于日本国立公园体系的介绍,登山徒步安全资讯,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看着这些繁多的读物,无论是正式出版物,还是简单的、定期释出的册子简报,让人感觉地域内所有的生活主题、兴趣类别,还有各种极细小的工作,都有着一些热心、有责任感、同时具备专业素养的人去关注、深入、践行、并记述。所有的事,不仅踏实去做了,也被认真记录下来,成为庞杂缜密的资讯和资料,亦成为共同的情感与记忆。

登上横山展望台,阳光格外强烈,蓝的天幕上没有一丝云彩。面前是以珍珠养殖而闻名的英虞湾,岸线沟回曲折,岛屿星罗棋布。这里的海亦湖亦河,不见了海的广阔与潮涌,只有温暖而平静的水面。绿得浓密的大小岛屿像是湛蓝大海中的绿洲,展现著这里的宜人与丰饶。岸边有渔家,水中是整齐排布的养殖设施——一派明媚的、人海相依的渔村光景。

展望台周边有绵长的步道,身边永远伴有悦耳的鸟鸣,人们可以充分领略森林之乐。好羡慕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明媚的阳光、清冽的空气、澄澈的水体,从来不是奢望,也从不会愁没有适宜运动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与自然是如此亲近,实则,也从未远离!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