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语

三月底正是春暖花开旅游踏青的好时节(对于南方地区来说),恰好工作不是很忙,于是干掉5天年假出来转转(加上两个周末,一共有9天休息)。身处东北的人,都会想着要趁个难得的小长假去个远道转转。南方的地方看来看去最后觉得也就台湾比较符合这次的胃口,于是一咬牙一跺脚就定这个目的地了。

行前准备及计划

这里列举一下必备清单还有我在行程开始前做的一些计划吧。
必备:
1. 往来台湾通行证+个人旅游签证(G签)。 这个在沈阳这边十分方便,出入境大厅就OK,十五日下证,通行证有效期10年,,G签半年内有效。
2. 入台证。从某宝找一家销量高的就好,大概一周就能下证。纸板彩印即可,建议手机里也备份电子版。
3. 往返机票!注意一定要提前购好返程机票,否则不被允许入境。
4. 手机下好Google Maps!自由行必备!
5. 银行卡,最好VISA,银联也可,最常见的几个店(康是美、屈臣氏、7-11这种)是可以刷银联卡的。然后多带些现金,人民币即可,大陆能换新台币的城市不多,至少东三省我没发现,下飞机换就行,只需要30NTD的手续费,比在大陆机场换合适多了!
路线规划:
作为一个不是很了解台湾的人来讲,我对台湾的印象只停留在这几个关键词上:宝岛,阿里山,日月潭,台北故宫博物院,外加几个常听到的城市比如台北、高雄之类的。所以规划行程之初重点看的这些,刚好有个在台湾上学的朋友,帮我参谋了一下路线。自己一个人走,自由也禁折腾,所以路线排得比较满,最终定了如下的路线:
D0:沈阳–>厦门 (晚上航班)
D1: 厦门–>台北 (中午航班)
D2:台北
D3:台北–>嘉义
D4:阿里山,晚上从嘉义去台中
D5:高美溼地
D6:台中–>垦丁
D7:垦丁一日游
D8:垦丁–>台北
D9:台北,晚上飞机回沈

D0

这天上午还在上班,晚上的飞机飞厦门,第二天中午从厦门飞台北桃园。从厦门转一下是因为这么走最经济,而且时间还不错。订机票时,沈阳直飞台北票价¥2.2k+,还是晚上10点半之后才到,上海飞台北航班多,直飞也要¥1700+,可是沈阳折腾到上海…于是查了上海周边几个城市去台北的机票,发现了华信航空从厦门飞台北这班¥900,11:35起飞,13:20到台北。沈阳飞厦门这班晚上19:30起飞,票价¥700。提前在网上订了家机场附近的小旅店,¥125,24h免费接送机,而且住的还不错。

D1 厦门–>台北

不得不说,华信航空的服务真的不错,A330也很舒服。由于在境内没换到新台币,一下飞机就找能换台币的地方,换台币的视窗每走不远就能看见一个,特别方便。因为要手续费,就只换掉了1000人民币(后来有点后悔换少了),换完钱买了张当地的电话卡,10日卡,500NT,不限流量。出来要搭乘机场的倒短轻轨,从第二航厦转到第一航厦办理入境,提取行李。

入境时会给纸版入台证盖章,这个盖了章的入台证一定要保管好!回程办理人工值机还会用到!之后,取了行李,然后下楼买了张悠游卡,搭乘桃园机场捷运直奔台北。
由于订的住宿在西门町,离台北车站很近,于是下车没有换乘捷运直接拖着行李箱步行去的,顺便拍了拍对台北街道的第一印象。

没走几分钟到了西门町,人真的超多,好喜欢这种热闹的感觉啊~

因为住处门市太小,几经周折找到了之后,收拾好东西,出去开启了第一段行程:从住处出发,沿着西门町夜市走到西门红楼,再溜达到传说中好吃的最多的宁夏夜市,然后去象山看夜景。

传说中的西门红楼,里面都是些挺有趣的小店。

台北街头,摩托车是最典型的一道风景。

宁夏夜市。吃的好多。

填饱肚子后,溜达到双连站,担心不够花,往悠游卡里充了1000NTD(下飞机买的悠游卡里有400NTD),坐上捷运去象山。大概晚上9点多了吧,去的有点晚了,下车之后爬象山,步行到几个观景台要走不短一段路,象山上只有观景台才能看到台北夜景,101在晚上10点关灯,赶在关灯之前拍了好多张。可是觉得关灯之后也很美。

在观景台遇到一个在台湾做交换生的东北小老乡,互相帮忙拍了几张。

101关灯后,山上还是有好多人驻足欣赏台北夜景,那会儿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

D1 End, 晚安台北。

D2 台北的一天

这天的计划路线是早上去国父纪念馆,10:00左右去艋舺(xiá)老街和龙山寺,11:00去中正纪念堂看传说中特别推荐的演出,之后去总统府(这几处景点离得都不远),下午去故宫博物院,然后从那边去淡水看夕阳,士林官邸被建议成了optional的去处,所以没太在意。由于紧迫感不强,最终成行了以下的游走路线:
上午一个人优哉游哉的出来,不管走到哪都是东瞧瞧西看看,由于昨晚穿的衣服颜色跟红楼有点撞色,又来补拍了几张游客照。下图是早上的西门红楼。

之后溜溜达达的就到了国父纪念馆。

从这里开始就陆续遇到这次一个人旅行最有意思的经历:在这里找了个游客帮忙拍照,然后当她喊“one! two! three!”那一刻,我反应过来这位帮忙拍照的不是华人,于是切成英语跟这一行的菲律宾游客寒暄几句。
门口拍了几张游客照便进去参观。

一进大堂,便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雕像,两边有卫兵戍守。旁边的展馆是国父的生平介绍。

国父纪念馆中不光有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展馆,里面也有很多美术展览。

惟妙惟肖的犀牛。

栩栩如生的大老虎。

转完了国父纪念馆,便直奔中正纪念堂。由于是从侧门进去的,意外发现了个小长廊。不得不说,这个地方很适合拍照的。

由于来晚一步,没能看到传说中11点的表演,略微有一点遗憾,中正纪念堂后身这边对我来说没什么可看的,直奔正门。
这里跟国父纪念馆的大堂布置基本类似,同样有卫兵把守。而且,碰巧赶上换岗仪式(每小时一换),有幸一睹台湾仪仗兵的风采。这里提醒一下:中间的位置观看换岗仪式比较正,但距离相对较远。整个换岗仪式13分半,视讯太大,蜂窝这里没法发给大家看了。

从中正纪念堂出来,(旁门进,正门出这路线有点特别哈)就是自由广场。回来看照片时,发现手机拍的竟然比相机好。。。

看一下全貌吧~哦对了,接着讲一个人旅途最有意思的经历part2: 在连续找了几个外籍游人帮忙拍照之后,我觉得求人帮忙拍照直接用英语比较稳妥,于是从中正纪念堂下来用英语拦了个游客,可当他帮我拍照时,“一!二!三!”搞得我一脸尴尬,之后一问,原来这位是香港人,懂国语的。。。

从中正纪念堂出来,Google Maps看了下去总统府的路线,不是很远,索性走去(对于常规步行时速6km/h对我来说,很多地方我都选择了步行),总统府只在平日上午开放,这次没能一睹里面的风采,如果驴友想参观总统府内部的话,记得提前上网查好开放时间哦。还要友情提醒一下,在总统府两边的停车场拍照角度不错,能拍到全貌(对于天涯狗头党来说),比如下图,献丑啦~

这时看看时间,已经下午2点了,这就比较尴尬,如果去看艋舺龙山的话,再去故宫怕是来不及,可故宫的priority明显要高,于是捷运直奔士林,从那里倒一趟去国立故宫博物院的公交。到故宫博物院是下午3点多,留的参观时间算是刚刚好吧。

到哪都不急着走,拍照拍爽了才是重要的,哈哈。

故宫主展馆的门票是350NTD,如果租语音讲解的话要另付150NTD,同时要押台湾通行证,语音讲解看个人需要,我比较建议使用,因为里面好多展品,语音讲解会提供很详细的资讯,让你不虚此行。
主馆里展出了历代文物、名画真迹,迁客骚人花笺等等奇珍异宝,而且不同时期开放不同宝物的展览,要提醒大家如果拍照的话,尽量不要开闪光灯,以免伤害展品。其实调慢快门速度,调长曝光时间,效果来得比闪光灯好得多,连ISO都不用调高,记住手别抖哈。

下图是苏轼花笺,可以看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很人性化的提示了观赏的最佳位置。

下图是非常有名的“五花肉”。

参观完故宫,已经是17:35,如果再跑去淡水,恐怕是赶不上夕阳了,不过故宫这边天色还好,便留了几张游客照,这里要夸一下帮忙拍照的韩国小妹妹的摄影技术,真的超赞!(虽然也有我后期的功劳)构图和测光区都很完美!我帮她拍时她也很会摆pose。

因为明天还有一天,临走还有一天能在台北转转,所以没逛到的地方也没有很遗憾,第二天还要去嘉义,于是直接回了西门町,收拾收拾行李,在携程上订了打折的高铁票,不过因为走得有点累了,就没折腾到高铁站换票。

D3 台北小逛–>嘉义

这天的行程计划是先把台北到嘉义的高铁票订好,然后去前一天没转到的艋舺老街和龙山寺,时间允许的话去淡水看一下《不能说的祕密》拍摄地,当然了,时间最后只让不紧不慢的我看了艋舺龙山。
早晨8点多出来寻觅吃的,大多店铺都没开门。

吃完回来退了房,带着行李去火车站,路过台北承恩门(台北城北门),光绪十年(1884年)竣工。

旁边是台北邮局。

过个马路就是台北车站,进去把高铁票换好。其实直接刷悠游卡进站去10~12车厢坐自由座也可以的,在视窗买票或者提前买8折票会分配个前9节车厢的固定座,台铁也一样。对于首次去台的大陆游客,视窗买票换票来的比较放心一些吧,而且台湾视窗买票的人不多,秩序很好,效率很高。

换好票之后,把行李箱和小书包寄存在车站的储物柜里,便向艋舺老街进发。沿途路过了台湾银行,刚好这天是周一,台湾的银行们都开张了(周日台湾邮局和银行都休息),把手里剩下的人民币都换了,当天汇率4.5多,将近4.6,台湾银行兑换汇率不收手续费,要在柜台填张表单,出示入台证,电子版即可。换完台币继续奔向目的地。路过了台湾博物馆,可是周一闭馆。

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继续前进,到了艋舺老街。

这里也是周一闭馆。。。

在外驻足也一饱眼福了。

在这样的街道上留张自拍也蛮有意思的,不过大牛前置美颜好像残疾了。(脸部过曝+不磨皮)

过来就是龙山寺,很多来烧香祈福的游客,超火的。

转了这些地方,差不多也该回台北车站取行李准备出发了。一定要记住行李储存柜的位置!否则即使知道在几号柜里,回车站再找也容易慌手慌脚。
买火车票忽略了一个问题,嘉义订的住处是在嘉义火车站旁,而火车站距离高铁站还有一段距离,下了高铁有到嘉义火车站的快线,凭高铁票免费坐,1个小时左右就到了,还是很方便的。第一感觉嘉义的节奏不快的,晚上8点,街上大多店面都关铺了,“勒色”车在马路上慢慢的前行,放著“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的音乐,提醒居民们来扔“勒色”,吃晚饭的饭店老板讲台湾现在施行“不让勒色掉地上”的政策,所以马路上很干净。住的就是这里,离火车站不远,而且挺安静的。

去阿里山的铁路被天灾毁坏,目前还在整修,奋起湖便当是吃不上了,大巴是公交上山的唯一选择,在Family Mart可以买到划座票(就是坐票),往返500NTD(每张单程有10NTD的手续费),非实名,其实买不到也能刷悠游卡上车的,单程240NTD,只是要忍受两个半小时的站票。我买时,划座票去程上午只剩早上第一趟车——5:55发车(到嘉义火车站是6:10),返程票15:40开始才有划座票,之前打听到在山上游览一圈要4个小时左右,对于我这种哪都要拍照的选手来说可能更慢些,第二天下山还要奔向台中,于是选了这个往返行程,后来看这个选择:完美!

D4 阿里山

虽说正值3月底,嘉义早晚的气温还是略低的,半袖外再套件外套也不会热,据说阿里山的温度要比低海拔地区还低8~10摄氏度,于是穿上了从家到这边来时穿的衣物——里面一件卫衣,外面套了个薄羽绒服,下身牛仔裤,又担心爬山爬热了衣服没地方放,就把双肩包也揹著了。住的饭店早餐6点才开始供应,怕赶不上大巴就早早出来在外找了家开业的早餐店匆匆解决了,随后去火车站等大巴。

6:10分大巴准时到站,买到划位票的先上车。元旦去土楼玩时,听一对带小孩的夫妇讲他们之前游玩阿里山的经历,说阿里山山脚和山顶的气象都不一样,大巴一路往山上开,天气会随着海拔的提高而变化。满心期待自己沿途也能看见这样的变幻。可是起的太早,强挺著看了一会儿沿路风景就不知不觉的一觉悠到了山顶。。。不得不说,山顶的风光真是棒!下图时间是8:48,这会儿的山顶是这个样子的,起早起的很值!

阿里山的美景令我一路心情大悦,几乎是哼著那首传遍大江南北的“老调”逛了全程。
3月底恰逢樱花花开季,山里各种花卉也争相奔放,为游人踏青增添了一份乐趣。可是鉴于我的拍花技术,就不放那么多图来丢人现眼了。

阿里山门票200NTD,凭大巴票减50NTD。进去不远就是阿里山景区内的小火车站,去神木的时间间隔比较长,就直接买了最近一班去沼平站的,全程1.3km,票价100NTD,权当是体验一把了。

铁路两边等著拍火车的长枪短炮成了又一道风景线。

沼平站下车就是沼平公园,这里的主要景点是下图的天空步道和稍后送上的姊妹潭。

这里的铁路也很多,还有一个未用的车站,停了列不开的火车,可供游人观赏拍照,不过来看的人并不多。

沿着步道一路向下走,树木越来越多,进入森林了!

沿途各种树根也构成了阿里山森林里的一道道奇特景观。

走过一段后,便来到了姊妹潭。关于姊妹潭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里就不复制贴上维基百科了。直接上图,首先是略小一点的妹潭。

然后是姊潭。

看过姊妹潭,沿着路线向阿里山景区中心地带走去。沿路还是各种大树根。

到中部这边先看到的是受镇宫。

然后是广大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的樱王。

在这里赏完花,奔向了巨木群栈道,下一个目的地:神木站。
走不远,就看到了非常有名的三代木。详细说明如下:由于桧(guì)木三代同一根系,枯而复荣所称。横倒在地上的古老树根是第一代,树龄1500年。枯死后经过250年,一颗种子偶尔飘落其上,借枯树的养分生长成第二代。当第二代木根老壳空,经过300年又生出第三代,至今枝叶茂盛。

继续前行,就到了台湾“最高”学府—-海拔2195m的阿里山香林国民小学。

国小过来不远,就迈上了巨木群栈道,在赏木的同时,这里的一些文物也印记下了二战期间日军在侵华期间对宝岛森林资源的滥觞。这也为阿里山之行新增了一份历史的凝重。

不远处是合照率很高的“香林神木”。

沿着这条路能走到山中的慈云寺,去时恰逢兰花展。其他的好像也没什么好拍的了。

继续往神木走的一段路上有几处视野开阔,这时发现山中已经迷雾缭绕了。走不远就到了神木。

神木火车站大概就是因此而得名吧。

因为已经体验过了阿里山的小火车,此刻再等火车不如继续溜达来得实在,便继续探索另一条巨木群栈道了。

或许是因为还没到盛夏时节,山间的溪水略显干涸。

这条巨木栈道最出名的当属已有2000年树龄的28号巨木了。

其实这条路绕回了樱王,再到那里就沿主路走向阿里山景区门口,而不再走巨木栈道了。这会儿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晨间的晴空被漫山的大雾取代,如果今天出来得晚些,就不知还能否看到晴空云海了。

在景区门口转了转,打了几张卡,就跑去7-11里等回嘉义的大巴+避寒了。
下山的路上依旧是迷迷糊糊,不过大概会比上山路上多看了会儿风景,部分路段沿路风景很美,可是也没看到变幻莫测的天气,倒是抵达嘉义站时阳光明媚了。在火车站旁边找了家挺火的小饭店吃了一口,把行李取来,去火车站买了张最近一班去台中车站的火车票。台中订的饭店在台中火车站附近,不用像来嘉义这样再倒一趟车了。

下车之后也没费什么劲,就找到了预订的饭店,周边挺繁华的,交通也够方便。晚上在酒店收拾收拾准备准备第二天的行程,D4就这样Ending了。

D5 台中 高美溼地+意外收获的东海大学

最初的想法是在台中的两天里,一天去日月潭,剩下那天随性安排一下。但是好多人不建议去日月潭,说那是被教科书捧红的地方,去了之后会有落差感。同学给我强推了高美溼地、宫原眼科,另一个朋友推荐了逢甲大学和逢甲夜市,下榻饭店之后,前台给我建议了东海大学的路思义教堂。高美溼地比较远一点,优先去那,路思义教堂是当地人推荐的,也要去看一看,逢甲打算返程顺路去逛。
从火车站这边去高美溼地坐309路公交车,可是早上等了很久都没等来,看了下这站的公交,又查了下Google Maps,发现正好来了辆去那附近的梧栖观光渔港的公交车,先去到那附近再说。

既然来了,就先转转吧,惊叹渔港码头的海水里竟然能看见好多鱼。

开业的摊位不多,貌似不是渔季,但海物还算丰富。

由于到这边已经是中午,就在这解决了午饭才继续上路。309在这坐到了,还遇到了位同行高美溼地的老伯,有着几十年摄影经验的老玩家帮我拍了不少照,很开心结识这位旅伴。

其实这处景区面积不是很大,溜达1个小时左右就能走完,不过公共交通不方便,导致我的安排只是来看景,而没有留在这守夕阳,不过日间的景色已经足够饱眼福了,老伯高超的摄影技术也为此行加了不少分。

这里专为游人开通了一条通向溼地深处的景观栈道,可以趁落潮时深入溼地观看生态景观。不过不要下到溼地里打扰生态哦!而且当地对于违反者的处罚力度是很大的。

对于内陆城市生活的人来说,这里的生物种类十分丰富。

下到栈道里回头远眺岸上的灯塔心情也很舒畅。

友情提示:这里的风真的超级大,一定要hold好随身携带的物品!头发可以在这里吹出个新造型。
从高美溼地出来,查了Google Maps去东海大学的路思义教堂,也是309。车上闲来无事开启了马蜂窝,看看台中还有什么好地方,发现东海大学竟然是热度很高的景点。本想下车去里面简单转转,结果发现这是个意外的超级收获,惊喜险些被我漏掉。

下车跟着Google Maps去著名的路思义教堂,入校后发现校园里好美啊!

大牛手机直出就已经完美了。

不过主要目的地是路思义教堂,起初便也没想在校园内其他地方久留。没走多远就到了教堂。关于路思义教堂的介绍大家可以从Google、百度里检视,这里就不冒犯文字版权了。

先不着急拍教堂,教堂旁边的活动也蛮有意思的。

彩蛋在这里。

路旁每个小人偶捧著一幅画,也很有趣。

接下来就围绕教堂各种角度拍照。在这里遇到了一对东京大学来玩的情侣,互相帮忙拍了照,作为东北大学的学子,大家都是东大人,相聚在这个东大…缘分呐~哈哈哈哈。下图是“东大”校友为我抓的一张逆光大片,直出未修。

看过了路思义教堂,打算继续下一站逢甲了,于是沿着原路返回公交车站方向走。但是走着走着,忽然想看看这么美的校园还有什么说道,大家对这里的评价怎么样,于是又开启了马蜂窝,得到的主要关键词就是“台湾最美大学”!最美大学就看这么两眼岂不是暴殄天物了!我猛然觉醒,立刻掉头返回校园,去到文理路和教学区细细品味。精彩正式开始!

校园中绝大多数建筑都是这种古朴雅致的唐代风格(语出百度百科)。

文学院校舍。

热度极高的文理路。

文理路的尽头是图书馆。

图书馆后身应该是校内最高大的建筑了——教学研究大楼。

在文理路往回走的路上,进入了法学院的校舍探访,都是类似的风格。(边欣赏边羡慕在这里上学工作的人们)

下来路过人文大楼,看里面有画展,便进去看了看,工作人员告诉我还剩10分钟闭馆…这点子。。。

转这么一圈,月亮已经出来了。是时候去逢甲了,不过等了半个多小时的公交(好像是64路)都没等来,我猜大概错过最后一班了吧,就乖乖改乘309回到住处了。因为逢甲离台中火车站也挺远的。

回到饭店换一身衣服出来看看台中夜景,要说还有什么主要的目的地,大概也就是离住处很近的宫原眼科了。冰激凌确实很无敌,不过大牛的夜拍略渣,挑张将吧能入眼的感受一下吧。

旁边的也是一连串的景观,各色水母灯定时变换。

而后还有富余体力,溜达到一中街夜市转了转,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D6 台中–>垦丁

台中的第二天没有什么特殊安排的计划,由于前一天没去上逢甲,还有感觉挺不错的静怡大学,所以想在这天补上。不过今天还要去垦丁,就先看了下路线规划,心里能有个数。从台中去垦丁要先坐火车去高雄,台铁要2个小时40分钟,坐高铁的话要1个小时,台中车站到台中高铁站有区间列车,在高雄坐9188/9189垦丁快线大巴到垦丁,大约需要2个半小时。这么算来,吃个早饭就应该上路了…早饭可以去个步行略远的饭店吃,顺便再看看台中的大街小巷,出来时还早,路过宫原眼科还没开门营业。

解决早餐后回饭店收拾收拾东西,磨磨蹭蹭的出发去台中车站买去高铁站的车票,其实台中车站也是个古蹟,不过正在翻修,只能隔着围栏远眺一下了。

到高铁站买了最近一班去高铁左营站的车票,直接上车,一个小时后,到了左营站,从左营站出来就能看到垦丁快线的售票口,往返600NTD,不限班次,半小时一班,大巴超级舒适,比大陆我坐过的所有大巴坐得都舒服(好像台湾的大巴都很舒适,包括公交在内),而且人很少,垦丁快线的大巴每个座位还都设有USB充电口。

大巴沿途会经过恒春镇,南湾,垦丁大街等等景点。看地图可知,从高雄去左营的方向,大巴行驶方向的右侧是海,左侧是山区,路上有很长一段沿海,山景也很美,我选择了如上图所示的右侧座位,看到了下面这样的海景,大概是车行到南湾时抓拍到的。

大巴两个小时就到了垦丁大街,那会儿是3点,订的民宿也在这边。这里要讲一下我订垦丁民宿的思路:垦丁好多景点旁边有民宿,比如南湾,比如船帆石,但是住在景点旁边的民宿吃饭不大方便,尤其是如果还想品尝各种小吃水果的话,垦丁大街相对便利许多,大街旁边小环路上的民宿临海,而且又背对繁华夜市,晚上睡觉会很安静,于是在这个范围里找了住宿。

在民宿办好入住,趁天色还明,去到垦丁大街及其周边到处转转。

这个教堂后身是个不错的拍摄地,下图是倒计时自拍抓拍的一张。

垦丁派出所也很有特色,不过没久留,也没跟斑马合影。

在垦丁大街解决了晚饭,趁天还亮,沿着条小路去了一处海边看了一下,不小心直出了张大片。

然后继续在垦丁大街上溜达,晚上5:37,放学的孩子们还没全出来,夜市还不到最火爆的时候。

晚上6点,夕阳余晖渐浑,赶到海边看了一下,略微慨叹这里的海浪,下图地点在住处前的海滩。

溜达一圈回到民宿订了第二天的拼车。这里几乎所有民宿都提供帮订拼车和机车租赁的服务,拼车游700NTD/天,VW的商务车,比大陆的“纯玩团”还纯玩,早上9:30出发,晚上6点返回,走垦丁沿线的几个主要景点(详情参阅D7的游记);机车600NTD/天,电力机车的续航相对来讲是硬伤,不适合高强度游玩,而且还需要自付停车费。
一切定妥D6就这么折腾完了,准备好接收D7的大片轰炸吧。

D7 垦丁一日游 海景大片大轰炸

住在海边,海边每一刻的景色都不想错过,于是早早起来,看看晨曦笼罩下的大海。

5:53的垦丁大街,除了几家24h open的店面外,走到尽头也还都是一片宁静,走到小湾看到了熙微晨光。

早晨出来带的是备用手机——已经过时5代的棒子银河S4,但拍照还是很强大,至少强于我的主力手机——大牛。

走到大街尽头折返回来,趁孩子们没到上学时间,进到校园回味回味书香和我曾经也拥有过的童真,以免打扰他们。

教学楼的着色跟碧海蓝天遥相呼应。

6:40,校园里就有人就把旗升好了,台湾人民对党国的忠心可见一斑。

在操场上转了转便回到大街上寻觅早餐了(我订的民宿不提供早餐)。

早餐过后回到民宿换身衣服,准备好游玩一天的必备品——太阳镜、防晒霜、拖鞋、相机。9点左右,下楼等待拼车。此时已经光线充足,趁车没来,又跑去看了眼民宿前面的大海。

9:30拼车准时来接,前往第一站——船帆石。同时接一行剩下的旅客。

船帆石位于垦丁东侧,又是上午看的第一个景点,所以拍摄要面对逆光这个大难题,拍顺光侧的这片海又要解决一下过曝的问题,景色虽美,但也蛮考验摄影技术的。

接到了此行剩下的旅客——两个在香港上学放假过来玩的“小姐姐”,便继续沿路东开。也就是说,这次行程,VW大商务车里一共装了——算上司机师傅4个人。第二站是香蕉湾,这里的岸边主要是礁石,海水清澈见底,游走时,一定要注意脚下安全。

旁边有一片被保护起来的沙滩,只可远观。

接下来就是在做攻略时印象最深刻的鹅銮鼻公园了,这里要自付60NTD的门票。由于我们今天一行只有三个游人,便一路都一同游玩了,这样也有了固定的拍照帮手。

进园后,我们三人并没着急直奔主题,而是先向着海边走去,转了海边的一些景点,比如接吻石。

也在沧海亭里望大海。

景区内的小路Google Maps也能看到,给我们省了些走冤枉路的时间。转完海边就回来着重游览了重头戏——鹅銮鼻灯塔。

园子里有对灯塔的详细介绍,阅后可知,这座灯塔见证了此地百余年的历史,对“网红景点”又添了一份敬重。

近观鹅銮鼻灯塔。

随后,继续奔向下一个打卡宝地——台湾最南点。没有什么比Google Maps的定位更能满足此刻的打卡心愿了。

比起跟石碑合拍的打卡照,我和好多游客还是更喜欢在这留些大头特写。

打完卡继续东行,是我认为垦丁景色最壮观的地方——龙磐。

之前提到过台中高美溼地的风很大,但是跟这里的风比起来,比就是小风见大风了!

司机师傅说这风有8~9级,但还不是最猛烈的!来这里玩把自己看好别被风刮丢就好了!还有一个经验之谈,这么大的风,十分不建议女生穿裙子来玩。

看过龙磐,我们开始向西部的景区进发,中途在后壁湖大众点评了一家店解决了午饭,四个菜+一条活石斑鱼,1500NTD。酒足饭饱,继续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恒春老街。这里因为电影《海角七号》火的,阿嘉的家当然也成了打卡圣地。

打卡照网上有太多,这里就不再占用各位快取了。个人觉得恒春老街倒也无他,简单转转即可。

下一站又是一个风景圣地——猫鼻头公园。这里是巴士海峡和台湾海峡的分界点,景区因一颗酷似猫头的礁石而得名,就是下面这颗礁石。

海岸线很美,保护得很好。

从两个观景台下来再窥探一下。

距猫鼻头不远,是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和《海角七号》的拍摄地——白沙湾海滩,也是今日之行唯一一处下海点。这里最大的特点是:海蓝、浪大。

一不小心衣服就被浪打溼。

海滨玩过后,就是今日最后一站——关山落日。由于云层较厚,逮到落日的时长只有5分钟,抓了几张宝贵的夕照。

回到住处发现,虽然旅途中很勤快的补擦防晒,但是腿和脚仍然晒出了一道分界线。
D7 End,台湾之行开始了倒计时。

D8 台北 初游淡水

旅途最后的时光,留给了台北,满打满算能利用两段白天时间做最后的游玩,目的地锁定到了初到台北那几天没能去到的淡水。如果这天从垦丁回台北就去淡水的话,那么路线是这样的。

Google Maps给的超过11hr的预测有点夸张,实际用时大约是这的一半吧。早晨吃过早餐,收拾了行李,办了退房,赶了10点这趟快线去到左营。不到12点半到了左营,买了12:55这班去台北的高铁,顺便尝了一下高铁便当。

到台北的入住饭店后,稍作休整,便继续赶去淡水。这次住宿地点是距离龙山寺捷运站步行10分钟左右的一个背静胡同里,去往淡水大概要1小时左右,后来反思了一下,如果当初直接订到淡水就比较完美了。不过一路沿线的风景让我忘却了后悔。个人觉得淡水的逛头不在西门町之下,所以下午5点到那里有点晚了,好在天黑得晚。

淡水老街也是人头攒动。

其实之所以这样不顾时间紧迫一心想来淡水,是因为《不能说的祕密》取景于此,故而慕名而来。穿过老街,就用Google Maps把我导向淡江高中一带的学校。这里的每个学校都值得停留欣赏。

还没到淡江高中,发现了一处适合抓连拍的街道,可是略微遗憾没能从帮忙拍照的日本游客抓的照片里选出一张能放出来现眼的。

走过不远又遇一处同样适合抓连拍的小路。

绕过红墙,看到真理大学的教士会馆,1875年的建筑。

来淡江高中前忽略了开放时间的问题,到这已经过了开放时间,只能眺望稀疏楼舍红墙。前行不远,来到了真理大学。

两个最著名建筑在校门附件,一个是大礼拜堂。

另一个是1882年的牛津学堂。

趁著夕阳的余晖,在这个校园里转了一圈,便继续前往下一个校园——王怡仁和桂纶镁的母校——淡江大学,到那已经黑天,而淡江大学周边美食不少,在那解决了晚饭便回了住处。

D9 最后一日

回程的航班是17:20从桃园机场起飞,从淡水去机场要两个小时左右,再加上提前三个小时要到机场办理值机,这样算来,剩下半天时间把没去到的淡江中学补上,这也是本次旅行的压轴景点了。

热度极高的主楼。

走过了电影中的场景,了却了小小的心愿。

再看一眼淡水,要跟宝岛说再见了。

赶到机场比预计时间晚了一个小时,桃园机场国际出发这边如“春运”般的壮阔景象让我着实为自己会否错过航班而紧张了一下。

人工办理回大陆航班的值机需要入境时盖过章的入台证,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保管好。总的来说台湾的秩序都很好,排队办事效率比想象中的要高,办完值机在机场把多余的台币换回了人民币,卖出台币的手续费是100NTD/笔,且只能兑换整数人民币。之后过了安检进到候机大厅里,没等多久就踏上了回程的旅途。(下图是为烘托此处文字气氛而配)

游记之外的囉嗦

由于出发之前没能找到旅伴,家人也没时间陪我,于是促成了人生中第一次单独旅行。
起初还为旅途中找不到帮忙拍照的而担忧,但实际游玩的经历证明了这种顾虑的多余,而且还因此结识了几个朋友。
虽说如果能带上家人亦或女友(截至发表此篇游记时还没有)一起来台湾这个旅游胜地是很好的选择,但是一个人的旅程同样充满了乐趣。因为没有了同伴的罩护,自己有了更大的空间去发现陌生世界的美好(如果在别的地方的话,可能要换另一种说法)。同时由于是第一次踏上宝岛,也算是探路之行吧。
作此游记初衷一是宝岛之行着实精彩,择取旅途中的精华留存日后回味;二是给跟我有类似想法的游人一个参考,避免我经历过的一些小遗憾,让自己的旅行更加完美。
作为首次在马蜂窝发游记的菜鸟,水平有限,还望广大玩家多多交流指正!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