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不是一篇攻略性的游记.全是作者在瞎bb.如果不介意.那么请往下看这篇诚意十足的游记.

定义

我经常会迷茫。对着顾客扯着我的职业笑脸时会;在上下班过马路等红绿灯时会;躺在舒服的床上看着天花板会。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我经常会怀疑,如果说我工作只为生存,而我的存在又必须不停的工作。穷其一生,日复一日。工作,赚钱,组织家庭,生儿育女,退休养老。一眼可以望到尽头的人生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我上一年很努力,勤劳的工作了一年,年末公司让我们写总结,我写了三页a4纸。但其实我可以一句话来总结我上一年的时光:上班,下班,查银行卡的余额,然后就过年了。老了以后,我该如何跟我的子孙说从前呢?想想那个画面,面对着童真的双眼,看着眼中期待的目光,而我,却语塞了。我快速的回忆自己这一生,似乎把许多年活成了一天,多么可悲,但这却是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一生。

他们说旅行的意义就是让你的人生找到光。于是乎,我便出去寻找光。

小岛

我问小岛,嘿,你知道如何从黑暗中找到光吗?大山说,“我不知道黑暗是什么样子的,我屹立在这里,晚上有无数的星星照耀着我,海风会吹走我的阴霾,清晨第一缕阳光总能先照射我,傍晚最后一片夕阳会笼罩我,或许你可以去问问夕阳。”
我看着夕阳,我醉了。她是如此的美丽,如同女神在天边挥舞着她的裙䙓,而船的剪影如同花儿有了绿叶。李商隐虽然说过“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悲凉。而此刻更像他的“几百黄昏声称海,此刻红阳可人心”。

找了个很有禅意的木棚,面对着光闭起双眼静坐。阳光很柔和,打在脸上是一股暖意。你能听见鸟儿在跟风谈话,你能听见枯叶🍂落下的声音,你能听见,你内心。
我很喜欢这里,远离人海,远离人类社会。不知道是我幸运还是根本就是瞎传,在我出发前我曾听过这里很乱,人很多,很商业化。而我的感受是这里吃饭不用排队拿号,你能承包山上所有娱乐

专案而没有人催促你。你能看见两三知己坐在海边喝酒,你能看见小猫随意的躺在地上呼呼大睡。虽然我称它为小岛,但是它却一点不小,你可以约三五好友或徒步,或租台摩托车游走在这片大地上。一切,都请尊从您内心。

龙虎

容我介绍一个男人,我的旅伴:iven.
他是一个笑起来没有眼睛,整天嚷着要减肥,餐厅点餐要吃双份的胖子。在不旅行的时候,他也确实有付之行动去减肥,有空就去健身。他跟我性格相反,我是超级慢热的人,我会把想说的话都烂肚子里,也就是闷骚;他是自来熟的,满嘴跑火车,跟谁都能扯上一两句。我虽然是个安静的人也不喜欢热闹的环境,但是我喜欢身边的人嘈闹些,反正就是喜欢这种感觉。所以我们便不谋而合,自嘲为:肥龙瘦虎。

(一波小广告,bv潜校涛岛buddha view是我学习潜水的潜校,地理环境超赞,教练也超nice)

是日夜,我们在bv潜校海边玩起长曝光喝起小酒谈起梦想,他说成为一名潜水教练,在海岛国家找一处海边买一栋房子,做自己的潜校,潜校里有咖啡店,没人潜水的时候可以自己调杯咖啡坐在海边吹着风发呆是他今后的梦想,说到潜水,他还很兴奋的叫我陪他考到潜水教练。我笑了笑说:“我的目标太广了,大海框不住我,世界上还有好多地方我没见过,还有好多有趣的事等着我去探索,除了潜水,我还要考跳伞、滑翔,我还要学滑雪等等,或许未来的有一天,我累了的时候可以到你潜店里做一名潜水教练吧。”
谈及梦想,总是让人兴奋不已的,恍然想起,这就是光,梦想的光。

群山


清晨的bv,枝头上不显眼的鸟在叫着,昨日热闹的泳池此刻还在睡着,通过房间阳台透过枝头可以看见海上已经有渔船在作业。楼下潜校的船工静坐着,享受完他的一根菸,思考至出神。岛上新的一天就开始了。

涛岛最好的视角都在山上。提及涛岛的山,就不能绕过南园岛,就像提及郭德纲就不得绕过于谦。
南园岛在涛岛隔壁,你可以通过码头坐船或者找一个船伕包一条船到岛上,上岛需要付一个上岛费,如果你不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我其实不建议你专程跑一趟这里的,首先一个成本高,其次只有山顶拍照好看,还有就一个涨潮会淹没的沙滩,岛上消费比外面高,而且水虽然看着清,水下全是石头,下水游了两圈感觉脚上多了不少窟窿,太疼了。所以,如果你觉得坐快艇颠簸来回差不多一个小时,还有船费,上岛费,岛上消费,再扛着炎热爬20分钟左右的的山,只为拍一张好看的照片那你就去吧,我就去了。

老实说,涛岛的山其实都挺难爬的,起码你想站的更高看得更远就得爬得更高。看了谷歌地图,找了条小径,拉着树皮扒著岩石的爬到一个以为无人发现的高处,怎知一上来已然全是人。但是没有亚洲面孔,我以为我是胆子很大的一个人了,却忽视了一个人种:欧洲人。这些人早早已经选好位置带上一两罐啤酒,三两好友吹着风闲聊,坐等著太阳落下那个时刻。此刻一个亚洲面孔突然爬了上来,我能感觉到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了,我不喜欢被关注的感觉,所以很快的找了个隐蔽的机位,静静地等著;看着,当夜幕降临前你会发现守到最后的人才会获得最美的景,可惜就要摸著黑爬下山去,是一个小悬崖,现在想来还是害怕的。

“想看看不一样的涛岛吗?”在一场畅快淋漓的出海潜水后教练神祕的说道。
“这算是我们padi aow毕业礼的奖励吗”我玩笑的问。
“毕竟你们毕业后,就离开岛上了,就陪你们好好逛逛吧,不过要爬山有点累喔。”
“是看另外一边的涛岛吗?会好累吗”我问。

“想要看山的另一边,就得翻过这座山。”

想要看涛岛的另一边,就得翻过这座岛。你就会发现在这岛上租一台摩托车是最划算不过的事,骑大概5公里的山路,你会开出热闹的城镇,来到深山中,山顶有家咖啡馆。我想,是多热爱自然才会把店开到这里啊,远离人烟,远离世俗,独享一片海。把生活过成诗,是多少人的梦想。

不舍

老实说,从曼谷坐一天的车船联运到岛上是很苦的,到了潜店都已经累得不想动了,谁还有心情去考什么潜水证。但是经历了这么些天后,到了要离开的日子了,才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地方,这里淳朴的人。
走的那天,老天也很应景的多云转大雨转雷暴雨,更加重了我们离开的沉重的心情。有人说,照片表示不舍要用黑白色,但是我就是要给照片加点黄。

因为那是光。

估计每一个毕业的潜水员都会对平常生活中不起眼的垃圾感到刺眼了吧。

回到曼谷,免不了大吃一餐,像baiyoke sky,建兴,每次来泰国几乎都会吃。网红店也不是不好,他大机率地能让你少踩坑,就是排队有点烦。更多情况下,我都是很随性的,一路逛一路拍,饿了就在视野范围内找一家店一头扎进去填饱肚子就行。有时,街边不起眼的小店会给你更多的味蕾惊喜,而随性的我往往会被美食吸引而忘了记下这家店的名字跟地址,以至于我想找回以前吃过的一间街边小店都找不到了。

流浪

曼谷其实是一个我提不起兴趣的城市,它过分的热闹让我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走在街上充斥着吵杂的人声、车声,唯独听不见大自然的声音。无论是网红店的聚集地拉差达,还是走不到头的weekday market ,或是iven说的big king house都提不起兴趣。吵闹的好处就是让你无法思考,只享受眼前美景美食就好了,其他的听天由命吧。

去过大皇宫的都知道,想要拍到没人的照片才是最难的,如果你不提前做好功课去逛,你最多只能惊叹泰国人的建筑工艺,最多一两个宫殿便会把你的热情消磨掉:都差不多。所以实在要去还是跟个一日团听听导游怎么说吧,毕竟门票也不便宜,如果你说要在入口处租一个电子翻译导览器,那请你多备点耐心去研究怎么用,那东西是真的比诺基亚时代还要久远了。很多人逛完大皇宫,金顶是干嘛用的,为什么里面会有柬埔寨的建筑风格,里面的壁画说的什么故事,各个石像人物背景都不知道。我不是做旅游的,也不是学历史的,但是就对这些故事感兴趣,你知晓前因后果再张开眼看你眼前的雕塑,相信我,比你去电影院看一幕电影的5d效果真实,那是一种直击灵魂的感官。

不知从几何时,开始着迷于旧物,如同古建筑一般,喜欢细品时光在它身上打磨过的痕迹。iven不解,他是宁愿在酒店睡觉的人。这种感觉应该就如同咖啡吧,有人会欣赏到它的内涵,而我,一直都只觉得比凉茶难喝,喝完还要拉肚子的豆子。

挫折


原定回国的飞机因疫情原因延误了差不多半个月之久,无奈只好订一家便宜的民宿住下。自此,iven就跟泄气的气球,哪都不去,睡醒就在附近找吃的,吃完回去继续睡。到底挫折使人奋力向前,还是挫折使人意志消沉,在iven这我还是不肯定的。而我,也自嘲命运跟曼谷真是绑在一起了,前两年来因为国王葬礼也是在这白白呆了十天左右,这次我可不想再傻乎乎的呆了。iven不陪我去,唯有自己出去游荡了,没有目的叫了辆车,找了个地方下车然后开始逛。躲避着人流,穿过大街小巷,记录著、感受着当地人的生活气息。无论是电线上的音符,还是宫墙上的白虎都让我能逗留很长的一段时间。


更别提意外闯入的无人寺庙,要知道无人的寺庙比大皇宫好出片多了。直至现在,我也不知道那叫什么寺庙,很大,一路通到卧佛寺隔壁出来,出来后看见一个很大的门框,后来知道它叫大秋千。夜已深,迫不及待地回到民宿跟iven说起今天趣闻以及被晒爆的面板。曼谷逛够了,也逛吐了,那么还有那么长的时间去哪。开启马蜂窝,看了下驴友的攻略,看着看着便已到深夜,心一横,算了懒得想那么多,找个团报了跟着走吧。

天边的光逐渐转移到城市中去,心血来潮会找个街头拍一段延时。就蹲在街头大半个钟,也不去顾及路人的眼光,最后成品很差的时候也不灰心,结果不重要,回味过程更有意思。

旧时

经常有人在网上上,跟团游不自由、限制多、强制消费。在这里,我想给跟团游正名一下,其实不是每个跟团游都是不负责任的。起码我这次报的就很自由,时间很充裕,对于我这种到了一个地方就喜欢发呆的人来说,充足的发呆时光是很重要的。虽然我很不幸的拼了个吵闹的大妈团,起码下车后,车上压抑太久的大妈都忍不住要释放她们体内的能量,导游阿良说完几点集合后就拿着飘逸的丝巾,潇洒的扇子不知跑哪里拍照去了。而阿良似乎对这种场景见怪不怪了,只是他估计很奇怪我为什么揹著一袋摄影装备而不去拍照吧。

大妈团散去后,就剩司机跟阿良还有我了,司机不会说中文所以我也没太搞清楚他的名字。阿良是泰国人,大学专业是中文系的,但还是被我笑称他泰式中文,说的中文总会有些娘娘的尾音。毕业后去当了两年和尚,泰国对信仰都是很看重的,很多人都会去当一段时间和尚然后还俗的。我还调戏他说:“当和尚工资也不低吧。”他还挺生气的:“没有工资的,这在泰国是一种极高的荣誉。”
人民日报的卢新宁曾在北大做过一篇演讲,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我唯一害怕的,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媚骨。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但这个令人失望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我们聊国界差异,他也给我说当地的历史,也因大妈团的离开。我就跟免费升级了个vip团一样,一个导游服务我一个人了,我心里自然是欢喜的。

他什么都跟我说,为什么中国的建筑会在泰国的宫殿出现,而泰国的宫殿为什么又是欧式风格的,水池中央那个建筑雕像是谁,草坪上的剪草为什么要剪成大象的形状,什么都跟我说。我也很乐意听,而且听到我迷惑处我还会提问,估计我就是他带过的“学生”中最多问题的了吧。

而到了卧佛寺遗址,大妈团一看一片废墟直接就是不下车了,可惜了有我这么一个异类,不然她们就可以跳过这么一个无人且荒凉的景点了。我是一个学习新事物就是为了去了解旧历史的人,在吴哥窟回来后,仿佛打通我的任督二脉地喜欢破絮的古建筑,却不是为了出片。纯粹的享受听闻那辉煌壮烈的历史后,身临其境的闭起双眼。画面就呈现在面前:那一刀一枪仿佛就从你耳旁削发而过,浴血抗争的战士就倒在你的脚旁;那个偷了佛头的小偷就在你身边跑过还瞟了你一眼,然后把佛头藏在树下;坐在见证过历史的墙旁听一段帝王悲壮的情事,听它娓娓道来那为爱筑城的人。

归期


回到曼谷还是不甘,不甘心白白的在酒店度过最后的一天,于是再找了出片的地方去消遣下余下时光。
网红神象博物馆离市区很远,不是时间充裕跟金钱充裕不建议去,全是小姐姐去打卡,我一个小哥哥为了等一张没人的照片站在看着小姐姐拍照也挺尴尬的。随便拍拍就回市区去了,耗费我不少时间,但也是为了体验泰国的公交车。

那么故事的最后我发现阿原来追求自己喜爱的事物的时候,光便会照亮你前进的道路。我喜欢新鲜的事物,我享受探索的过程,光就会穿过黑暗到达你身边,于是你探索的路便会明亮起来。

这便是光。

关于

首先感谢各位赏脸看到这里或者滑到这里.这里我尝试从自己内心的角度.用第一人称得视角写一遍游记.经验有限.故我觉得我的图片会比文字好看.所以我放的图片比文字多.希望将功补过.另外游记里其实忽略了很多地方没说到.像死亡博物馆之类的.怕会引起一些人的不适.所以我省略掉了.

那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laughing.24岁的小伙子.从事酒店业.此行其实是为了考潜水证的.预计是半个月左右的.因为疫情所以我们滞留了半个月.而水下世界过分美丽.我没有词语可以形容它.所以我轻描淡写的带过了.



图片怕被商用.故加了水印.喜欢的小伙伴可以评论我.我私发原图给你.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