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高雄给我的感觉是个大都市的话,那初到台南,她给我的感觉就是个宁静的小城镇。 在这里高层建筑不多,一切都是陈旧的,看不到特别多的玻璃质地高屋建瓴版现代建筑。这里像90年代的家乡,老式街道,老式建筑。初到台南,打车到酒店,第一次听说出租车开后备箱要加收10块台币,钱虽不多,还是觉得不公平,同行的小妹儿跟司机理论几句,司机态度也不是特别好,这和这一行台湾人给我的感觉大相径庭。初到台南,进入预定的酒店,这家酒店是环岛行中唯一一家以美金收费的酒店,因其获得米其林的评星,价格也不便宜。可是进入大堂,却没见怎么富丽堂皇,甚至比不上以前住的便宜的多的酒店。拿了钥匙上楼,可怜的房门竟然是木门,连铁门都不是,这让我这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儿更加没有什么安全感了。初到台南,感觉各种不好。

酒店稍作休息之后,进入本次台南之行的第一站—赤坎楼。这里其实也就是以前荷治时期建造的民庶城,后因成功将军的进入,才慢慢改建成有中华特色的轮廓。进入赤坎楼参观,原本荷治时期的痕迹基本消失殆尽了,留下的都是成功将军带来的东西。赤坎楼本身并不大,纵观全部,也就只有两栋建筑,建筑内部的景观,都是大同小异的,有供奉雕像,只可惜已经忘记了那是谁了!不过,站在两层建筑的顶端俯瞰台南,倒是视觉效果很好的。

一向觉得台湾有些地方真的做的很人性。大树横压下来,对于我这种身高的人自然无忧,可是当局还是很贴心的提醒高个儿的游客,小心碰头四字还是显光的,由见其细心。

进入赤坎楼的内部,门楣上中国特色浓重,说不好这是什么图案,总是祥和之意吧。

大概是这栋里供奉了一个怎样的伟人吧,楼上有很多吊牌,很多人在这里许下愿望,多是和考试有关。看了几个,觉得一定是旅游局的小伎俩,都是大陆的游客写下的对各种考试的美好愿景,看到最后真的发现了本地人的笔迹,看来真的有这么一回事咯。若是高考之前来到这个地方,我想我也定会将自己的考试愿望写下挂在其中。

站在最高层,其实也只有两层,远望。看着天慢慢暗下来,看着天边的云慢慢变幻出各种颜色,静静的看这座小城镇。

赤坎楼那晚有一点很有趣 ,当我们站在楼上远看着一切时,这群大叔大妈们正急忙准备着一场演唱会。看着各路乐手已就位,观众席也搭好了,捧场的大妈也很多,乐队还在做最后的练习,正想着可以站在最好的角度欣赏一场大叔大妈意外的音乐会。不过,天公可真是不作美,演出还没有开始,就开始下雨,夏天的雨总是来势汹汹,哗啦哗啦的下个不停,不时还伴有闪电和雷鸣。真是可惜,这场意外的音乐会还未开始就意外的结束了。大叔大妈都匆匆收拾乐器,桌椅,迅速散去了,真是运气不好。

由于台湾一行都到了接近尾声的现在,一路都没有遇上雨,今晚出来我们也一样,没有准备任何雨具。于是,被困在赤坎楼上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原本计划好的花园夜市也只能遗憾的错过。手机画素问题拍不出密密麻麻下著的雨,不过耳旁不时传来的轰轰雷声到时刻提醒着我们,这夏天的雷阵雨正下的欢快,估计一时半会是不会停下来的。同行的小妹很焦急,由于赤坎楼离酒店很近,走路也只需5分钟就到了,他们很想冲回去。我到不急,找个舒服通风的位置席地而坐,慢慢欣赏这这一行来首次遇上的雨。看看楼下小池塘里溅起的一圈圈涟漪,再看看四处匆匆奔走的人,有的幸运的找到了伞,走得虽然匆忙,但却掩饰不住内心的欢喜,有的就没那么幸运了,只能落荒而逃。
也实在记不起这雨下了多久,只记得小妹们最终没能忍受住在楼内的无聊时光,冒着雨冲回酒店。只记得自己几乎呆到了楼内已不剩多少游人,天已经变成了完全的深黑色。只记得,在某个点,和朋友趁著雨小了那么一点点,就下定决心往回跑。也算幸运,刚刚走到了街沿,雨又开始肆意下起来。走去SEVEN买了根昂贵的冰欺凌,又开始不紧不慢的走。

台南旅行只有三个可看的景点,都是与成功将军有关—赤坎楼,安平树屋,安平古堡。第二天的目标就是这剩下的两处景点。 安平树屋,据说这里以前是德记洋行的一处储盐的仓库,废弃之后,这些榕树在内肆意生长,形成现在这副模样。刚刚听说安平树屋的时候,脑子里构想出的时出行前一天在学校上网时看到的柬埔寨吴哥建筑群内的creepy trees的模样,但是眼见了,是屋内被榕树充满,但却少了那份creepy感 ,不禁有些失望。不过,还是依然能得见百年来时间变化,树与建筑共生。

很难说是时间见证了榕树,还是榕树见证了时间。

榕树的气生根肆意盘绕在两层的建筑的各个角落。很难想象,树的力量竟然如此强大。

忍不住拿起一根气生根把玩,想照个特写。可恨相机总是不能聚焦,百般努力之下的这张到还让人满意。

树屋旁紧接着的是一个小型的史料馆。馆内展示了各色台湾原来的民居,还有荷治时期典型色荷式民居,成功将军带来的各色战船模型等。

介个很有趣,清代鲁班尺。陈列在各色战船模型的一侧,开了眼界。

陈列馆的另一侧有个小馆,展示了台南某个书法家的作品。一楼有各种关于毛笔书法的介绍,二楼则是书法家的成品展示。本身对书法没有兴趣,当初想要好好照照也都是因受某人影响。

一楼的一处角落有各色粗细的毛笔和水供游人 即兴书写。一时兴起,挑了支粗细合适的笔,沾了水,在水泥石台上写下你的名字。虽然小学学过个把月的书法,大学必修课里也有三笔课,但是至今看来,不论是硬笔字,毛笔字,更不提粉笔字,都写得丑的没法见人。不过,还是义无反顾下写了下来,写的很认真,免得给你看的时候会被你嘲笑。写下来并不难,可要及时照下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台南依旧是接近40度的高温,屋内并没有空调,经常写好了还没有来得及拿出相机,字迹已经蒸发没有了,好不容易才得了这张。用了繁体字,不仅仅是因为这符合台湾这里的写字习惯, 更是源于对这个字的另一种感情—爷爷是最爱谜语的人,小时候很讲很多谜语让我猜,可惜我是个笨蛋,所以都猜不中。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我都觉得他的谜语一点意思也没有,唯独这个谜语,是我最爱的一个,这是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一个谜语。曾经告诉过你最爱的谜语的谜底就是你的姓氏,所以在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才有种doomed的感觉,那是一种难以言明的复杂感觉,穿越时间的感觉。但是现在都算了,所有的都算了! 谢谢你,但是,再见!

离开树屋和展览馆,奔赴下一站—安平古堡,或是热兰遮城(Zeelandia)。这里是荷治时期的古堡,也是后来成功将军三代的宅邸。古堡已少了古堡的气质, 更多的是成功将军宅邸的影子。 城内有关于台湾被各国殖民时期的介绍,也传说这里有一处密道是和第一天去的赤坎楼的一处古井相通的。古时,当成功将军的军队赶来,荷兰人就是如此脱逃至城内的。 只不过后来经考证那古井下并未有什么祕密通道,真可惜,就当做神话一般的传奇故事听吧!

似乎这一处还保留有一丝荷兰古堡的影子。由于正午时分实在是太热了,已经基本没有游览的兴趣,几乎就是在主楼内走了一圈就迅速走人,不过幸运的是在这里的一处树下的解释牌中找到了在淡水最爱的黄白小花的名字—鸡蛋花,别名缅栀子,超级可爱。 热兰遮城不枉此行!

回到酒店是正午一点左右,订的台铁是下午四点左右。于是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就是坐在大厅的扶手椅上,塞上耳机呼呼大睡。台南,我在这里遇上了环岛行的第一场雨,也见证了这里有关成功将军的日子。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