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为什么想去菲律宾?
因为想潜水。
为什么想考潜水证?
因为18年的低落期,在海底看见了透过来的光,耀眼又温柔。

说来也有点好笑,我一个四处跑的人,直到现在都没有考驾照,这事说起来周围人都不相信。
大学时候是最方便考的,而我大学的空闲时间都在赚钱、拍照、旅行,也导致我现在也没时间去考驾照。

在19年的7月,我突然意识到现在的工作并不是我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便做出决定,就此离开。
辞职后也算是有一段空闲期,那股子旅游的冲动又上来了,想着圆了自己两年前的潜水梦。
于是我和老李两个人,几个电话,订了飞往菲律宾的机票。

薄荷岛 / Bohol Island

Part1:24小时乘坐三个航班,飞越四个地区

因为订票的时间比较赶(主要是穷),和老李商量了一个省钱路线,上海-香港、香港-马尼拉、马尼拉-薄荷,这就是我们这一天的飞行计划。

凌晨5点,背上揹包,关上门,坐上车,前往上海浦东。

早上8点,和老李在浦东候机楼碰面,领好登机牌顺利上了飞机,然后一觉睡到了HK。

在候机厅时,闲著无聊就连着WiFi看看HK的新闻,还跟一个大伯借了份当天的报纸。说实话,那时候挺乱的,机场线已经几乎无法通行了。

到了马尼拉已经是凌晨,想着去抽根菸。走出门后,身边突然不再是冰冷的机场和航班播报声,开始多了一些嘈杂。

凌晨的B2航站楼门口,昏暗的橘黄色灯光,桥柱下面的垃圾桶散落了一地的菸头,来来往往的都是准备出发或是转机的人。

好像似曾相识,就像在某个小城的街边一样,会有醉倒的酒客,会有上路的旅人。

在附近随便晃荡一下便回了航站楼,找到剩下开门的一家快餐店吃了点东西,我们也没想到后面会经常关顾“Jollibee”,当你赶时间或者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它就在那里等着你。

坐上清晨的航班,终于在早上的8点到达了薄荷岛。我们也在这24小时里,飞越了四个地区,准备开始自己的潜水之旅。

Part2:纪念第一次水面紧急自救

可能还是因为旅行的兴奋感,在飞机上睡了一会,下午就立马生龙活虎的去上潜水理论课了。

OW潜水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封闭水域训练(泳池)、开放水域训练(下海)、考试四个环节,一般在三天左右可以考出来。

理论课的时候终于见到了我们这次的潜水教练:栗子,一个北京姑娘,潜水/滑雪双教练,冬天在日本夏天在东南亚。

隔天早晨到了潜店,就开始换衣服准备开始进入泳池水下训练。戴好面镜,咬上二级头,慢慢给BCD放气,整个人开始没入水面。

在水底的一瞬,就像回到了两年前的时候,那种惶恐又好奇的感觉,听到的只有自己口腔的呼吸声,一瞬间没注意就多吸了好几口。

接下来就是开始水底的一些手势训练,以及锻炼中性浮力。中性浮力这个有点难解释,按照我自己的感受,其实是通过自身呼吸的大小,来控制上浮或是下沉。也可以理解为肺部留存的空气导致的压强变化。

短吸长呼会下沉,因为把肺里的空气吐出去了;长吸短呼会上浮,肺里充斥着空气在水底自然会浮起来。准备去学潜水的可以记一下我这个口诀,特别管用。

因为一直沉浸在训练中性浮力里,慢慢的就感觉不对了,好像吸起来没多少气了。再吸一口,还是没有,我开始慌了。

就是在水底你本来呼吸正常,也没注意留气,突然间就没有空气了。整个人开始无意识的猛吸气,但还是没有效果,整个人开始缺氧,那一瞬间突然明白溺水的人是有多痛苦了。

还好我还有潜伴和教练,赶紧拉了一下栗子,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这个手势在水下表示我没有空气了,需要救援。)

栗子还愣了两秒钟,怎么我刚才还好好的,突然间就需要救援了。拿起我的压力表一看,空气已经到零了,栗子立马拿出自己的备用头给我换上。

吸到空气的那一刻感觉都快升天了,从来没有哪一刻觉得空气是这么的舒服。栗子看我没事了,给我比划了下手势,让我顺带练习一下水面自救。

水面自救含义是在被潜伴救援后,两人一起浮出水面,借用同伴的空气给自己的BCD充气,以便于浮在水面上。

训练结束以后,栗子脱掉装备第一句话就是,带了那么多学生,真的很少见第一次下水就能把空气吸完的,你这个完全可以当我上课时候的反面教材啊。

说起来我的空气消耗量也确实比较大,一般都是180P左右的气,一般人使用都是在30多分钟,而我用了20几分钟就把气都吸完了。

如果按照这个消耗量,我在水下会比别人少了快一半的时间,我得开始训练自己的呼吸量了,我可不想潜到一半又因为空气没了再上去。

Part3:重回海底,带着往日的好奇心

上午刚经历一次自救的我没有一点没吓到,下午到达海边还是很兴奋。从小到大,始终对大海喜欢的很。

从岸上穿好装备,踱步到海面上。收到教练下潜的手势,慢慢把BCD里的空气放出,视线也从海面转换成了海底,入眼是一大片的沙地,我们要从沙地区域慢慢往断崖前行。

途中耳压开始有了反应,耳朵开始有点刺痛,不过还好只是在五米左右的沙地,缓慢的做耳压平衡就可以。在船潜(行船到海上潜水)的时候,就需要一边下潜,一边做耳压,下沉的深了以后我甚至一米左右就要做一次耳压平衡。

再次回到海底,眼里也仍然都是新奇,在沙地上触底,开始打量起周围。触控到的沙子都很细软,偶尔有小鱼从身边游过,一切都显得很安静。

在沙地训练了一会,我们开始往深处游去,这种感觉有点像第一次蹦极跳的时候,主动纵身一跃。身体会有一些不适,大概是身体感官觉得你在主动找死吧。

下潜不会说一下子就往深处游过去,要循着崖壁慢慢往下,这样也好调整自己的耳压。到了12米左右,心理障碍已经克服了大半,开始观望起海底,游过的小丑鱼,崖壁的珊瑚群。

重新回到了海底,心里还是抱着那份好奇心,大海深处就像一个最安静的密室,藏着你所有的跃跃欲试,藏着你骨子里的冒险和热血。

Part4:从此大海,皆是征程

当第三天的考试结束,我重新回到海面,映入眼帘的是铺满海面的金光,像是从海底深渊重生了一般。回头朝岸上游去,映入眼帘的是清澈的蓝天,被海风撩拨的椰树。

还是会有点不敢相信,我就这么来了,然后通过了考试,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PADI潜水证。因为做出这个决定其实没有几天,但又是两年前的我,一直想要完成的小梦想。

考试中也有一些小插曲,有个HK的妹妹中性一直调整不好,上浮和下潜一直做的很差,返回水面重新尝试了两次才通过,不然有可能拿不到毕业证。

栗子真的是那种很负责的教练,不只是对你这个学员,也是对这个行业。如果你潜水技能不达标,是真的不会给你过考试。


在我看来这其实是正确的,越来越多的潜店沦为潜水员流水线,他们自己潜水技能没学好,害自己就算了,有时候还会殃及别人,在巴黎卡萨Fun dive我们就碰到一个这样的事,后面会说到,差点也害了潜导。


至今还是很怀念在薄荷的傍晚,街上没有高大的建筑,太平洋的风从不远处的海滩吹来。在相机面前女孩也不会想着自己没化妆或是角度不好看,你所看到的,都是最真切的笑容。

夜幕开始降临阿罗娜海滩,海滩开始热闹起来。老李和妹妹在前面走着,我和小丁就在后面给他们配背景音乐和拍视讯。最后4个人实在不知道吃什么,选中了一家叫Tawala的酒店,他们的家自助餐厅的装修还OK。

如果非要做出一个评价的话,那就是菜式很齐全。从螃蟹大虾鱿鱼,到牛扒烤鸭烧鸡,饭后还可以吃点水果和搭配甜品,和国内比起来主要还是海鲜比较新鲜。

个人建议来的第一天可以去一次,满足好自己的肚子。后面就随便吃吃吧,毕竟邦劳岛上确实吃的不多。

想什么呢?来这里可不是来度假的,薄荷岛可是要你去追逐海龟,去置身杰克风暴之中的。

待到出海以后靠在椰树上抽根菸,和潜伴举起啤酒碰杯,就着落日和海面一饮而尽。

在吃完饭以后,老李提议喝酒庆祝,然后就拎着两瓶威士忌回了酒店。一开始还搭配着橙汁喝,喝到后面直接放冰块纯饮还在外面吹着风,最后还干了一件有点疯狂的事。

当时我们坐在泳池边上聊天,一口干掉杯中的威士忌,不知道哪根筋搭错,把手机和烟都掏出来给老李让他保管好。当时心里就是觉得憋屈了好久,终于到这一刻想放松下来,一个助跑直接扎进了泳池里。

再然后,其实我就记得不太清楚了,好像自己坚持着洗了个澡,倒在床上沉沉睡去了。

Part5:Napalin的纵身一跃

睡醒以后已经快到中午,昨晚喝多了就是觉得口干,头疼倒不至于,看来711的酒还是不错的。

冲完澡穿着短裤站在阳台上,吹吹风清醒一下,顺便在老李的嘲笑声里商量一下今天准备去哪。最后决定让酒店帮忙租一辆摩托车环岛去。

酒店的服务员则建议我们可以去Napalin看看,说是那边可以浮潜看到沙丁鱼。我们放在心上,摩托车加满油,顶着热带的午后烈阳出发了。

结果我们居然在路上迷路了!走的时候也只问了名字,没要一个定位,跟着谷歌一路过去还闯进了当地一个正在拍摄的剧组里去。被人家一边嫌弃一边指路换到了另外一个岔口,终于找到了。

给后面的朋友一个建议,如果你也是自己骑摩托,按着地图走以后会出现一条不在地图上的土路,开!往城市边缘开了!

你开到尽头会发现有个地方都停放著摩托车,就是那个地方了。本来我们以为是个景点,停好摩托车要进去时候才发现原来是个度假村,进去逛逛也要20p,来都来了就进去看看。

里面其实就是一个庭院,出租救生衣脚蹼面镜。两个专案,一个是从楼梯下去浮潜,另外一个是高台跳水。

浮潜对我们没什么诱惑,去看了看高台跳水,发现是从崖壁修建了一条大概三米长的水泥板,纵身一跃就是十米的悬崖。

我回头看了看老李,我心动了,你呢?

老李指著自己的脚趾,说这样还要跳吗?原因是刚才出门的时候老李脚趾磕到什么石头了,到现在都还在流血。

我心想自己游泳一般,老李伤残也不会游泳,还是去租一件救生衣比较稳当。旁边一个姐姐刚好听到我们对话,便要把救生衣借我们,说自己也准备走了,还给老李拿了创可贴。

换完衣服,走到跳台旁的准备区域。前面的女生还是没敢下去,让我先上。我这还没做完心理建设呢,咋就突然换我了。

一个在外面张望的大哥,看热闹不嫌事大了,开始给我鼓劲,还说要给我拍照留念。

本来也打算要跳的,站都站上来了。一步步走到跳台最前面,这下算是把环境都看全了,悬崖非常的陡峭,给人的感觉绝对不止十米,心里不发虚是不可能的。

我知道再拖下去会更不敢跳,往后退了几步,让自己调整了一下呼吸,默唸三秒钟作为ddl。

睁开眼的时候,两步一个助跑,也不再多想什么,纵身跳下了悬崖。

整个过程其实很短,在空中的时间可能只有那么一两秒,但是失重的快感从你腰部沿着脊椎直达大脑。大脑会给你一种错觉,就是:我他娘要死了!!!

下落的后半段,在我眼里海面变得越来越大,直到“扑通”一声,四周的海水开始涌来,要把我再压下去。这个时候算是安全着陆了,老子没死!!!

整个过程大概就是一个“爽”字,从空中的失重到落水的炸裂,简直就是一场颅内高CHAO。

有到薄荷岛真的建议来一趟,实在不会游泳和怕的就穿个救生衣就好,但是那种下坠的感觉你一定要体验一次。这还不同于蹦极跳,因为你身上什么绳索都没有,坠落就是完全的坠落。

从一旁的楼梯上来后,老李已经有点心动了,而我已经准备再来一次了。这一次我让老李在一旁架好运动相机,旁边拍照和犹豫的人都看呆了,刚跳下去的小伙子上来又准备跳一次。

后面老李也弄的心痒痒,不顾脚趾的伤口,在跳台上徘徊再三,终于跳了下去,感谢姐姐给我救生衣和创可贴给了老李勇气。

不得不说,跳台真的是一个很适合拍照的地方,特别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站在凌空的跳台上,随便凹几个姿势都酷到爆炸。


回程的时候天色开始暗下来,我们两个也玩嗨了,骑着摩托车在路上就开始唱起歌来。

邦劳

想起什么歌词就开始唱起来,痛仰新裤子林宥嘉皇后林肯随口就来,唱的路上居然还碰到中国人跟我们一起应和。这种感觉真的很棒,穿梭在暮色之下的林荫小道上,嘶哑著喉咙唱歌自己喜欢的歌。

妹妹他们明天就要返回HK,我们也要出发去下个地方,就相约晚上吃个饭散散步。相遇大概也就到这里。在路边小卖部买了两瓶啤酒,坐在阿罗娜海滩的楼梯上。

那天刚好碰上满月,坐在那一边聊天一边喝酒。眼前月光如流水,随着海浪波荡。月亮啊,就远远的刚好挂在一旁的枝头。

我很享受这样的平静,周边的喧闹就像世界,而眼前的银色海面就像自己的自留地,美好且安谧。
人总是相遇再离别,当时突然就想到一句话:At some monent,it is eternal。

巴里卡萨 / Balicasag Island

Part1:在风暴中穿行,和海龟遨游大海

第二天我们虽然及时赶到了码头,但是票已经售完,只好在码头送别友人返回潜店。刚好潜店老板说明天台风就过了,可以出海去巴里卡萨。

巴里卡萨岛(Balicasag Island),因其闻名世界的海底大断层吸引著无数深潜爱好者的前来探索。超过1000米的落差,有着盛大的珊瑚群和憨厚的海龟,最出名的当属杰克风暴,可以说是潜水员不能错过的潜点。

船到达巴里卡萨后没有靠岸,在近海就停了下来。穿好装备站在船头上,伸手扣下面镜,捏住鼻子从船上跳进海里,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应该帅毙了。

下潜到海里就发现这里和momo差别不是一星半点,首先可见度就好很多,另外鱼群也特别多。我们开始逐步下潜,开始见识到什么叫做真正的断崖和蓝洞。

那片蓝到极致甚至漆黑一片的断崖,连光都无法穿透。你的脚底可能还是温暖祥和的浅水区,但往前几步,就是望不到头的深渊,那种未知感会让每一个初来乍到的人战栗,当然也会激起你更多的好奇心和兴奋感。

沿着接近90°的断层往下,黑暗开始慢慢的将你吞噬。但还好,抬头总能看到一丝光亮,这大概也是当初我对潜水念念不忘的原因。

巴里卡萨的海底珊瑚群确实特别丰富,有一人高的海扇,站在旁边拍照贼酷,但可惜没有拍的喜欢的照片!!!

可能因为台风过去,很幸运的碰到了杰克风暴。大量的杰克鱼聚集在一起,在海里形成一股球状的风暴,置身其中感觉无数的杰克鱼从身旁穿过,那一刻的世界由这些银色线条组成。

在返程经过沙地的时候,突然发现一只海龟就在我前面。那种感觉很难去形容,平常只能在海洋馆里看到的生物,但它现在就在我旁边划动四肢,鲜活且真实。

它似乎没有看到我,我也就在它旁边陪着他环游。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它龟壳上的纹路,还有那略显可爱的小脚一下一下的划动。

这大概就是潜水的魅力吧,你可以近距离接触那些养在海族馆和水箱里的动物,可以看到人生前几十年都没有看到过的景色,你可以毫不顾忌的张开双手,拥抱这一片大海。

Part2:不听指挥,大叔差点把命丢了

在回航薄荷的时候我们还有一潜,但没想到这一潜差点出了大问题。

当时带队的是栗子和她男朋友,因为栗子还给我们巩固了一下潜水技能,晚了些上来发现气氛有点不对。

才知道有一个大哥人丢了,这个事情就有点严重了,因为大海你实在没法去找到人。一是可见度,二是这么大的一片海域。

问了下情况,那个大哥不听潜导的指挥,打叮叮棒不回头,游在潜导的前面和下面,这在潜水里绝对是大忌。

因为你不可能比潜导更了解这片海域。一个潜导带着三四个人,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看着后上方的状况。而且潜导所在的深度就是极限值,你越过潜导往更下方潜,可能一转眼过一个弯就看不到你人了。

在海底没法说法传递资讯,只能靠手势以及叮叮棒敲击空气瓶来提示潜伴,如果听到叮叮棒的声音一定要停下来观察四周,是不是自己游深了或者跑远了。

后来潜导又冒险下了海找了一次,我们都明白希望渺茫,结果也确实如此,没有在海底看到人,在船上也看不到任何潜水员浮出海面。我们明白这个大哥可能葬身海底,但是一船的人还是要返航。

返回潜店后,一个好讯息传来,大哥在剩下最后一点气的时候紧急上升被韩国的潜水队捡到。上岸后也没回潜店报平安,可能也是怕的,直接跑回酒店躲著了。

后面了解到的讯息,这不守规矩的大哥还反过来咬潜导一口,说是潜导没有照顾好他。不过幸好潜导下水都有开著录影,潜水表也可以记录深度,一对比就能出结果。

所以就像我文章开头说的,在海里总有不守规矩的人,他们不只是害自己,有时候甚至会害了其他人。

我也希望看到这篇游记的人,如果你将来要去考证,一定熟读潜水员守则。因为所有的条款都是前人用一条条生命总结出来的经验,他们是你最后一道的安全保障。

潜水是极限运动没错,但不是极限自由,在哪就守哪的规矩。

锡基霍尔 / Siquijor

Part1:在巫师之岛,微笑就是最强的魔法

锡基霍尔向来都有巫师的传说,特别在环岛公路在还偶尔会看到墓地,晚上经过的时候更新增诡异气氛,也一直被菲律宾人称之为“巫师之岛”,他们相信岛上是存在魔法的。

其实一开始我和老李,也不知道要来锡基霍尔干嘛。纯粹是我们要去杜马盖地,刚好会经过这里,便决定来这里玩两天。

早上一如既往的睡到自然醒,这大概是我旅行的常态。不赶行程,随遇而安,碰见什么就玩什么。和老李在码头租了辆摩托车,就开始了我们的摩托环岛之旅。

我们从拉雷纳港口出发沿着海岸线开始环岛,从北部开始环绕,因为我们秉承著跟着海岸线走肯定可以绕一圈,所以开始了一场奇妙的上山下海作死之旅。

我们穿过城镇,穿过田园,还骑着摩托车跑到山顶去吹风,然后在山顶放飞了无人机(还差点因为风太大被吹炸机了)。

当我站在山顶的时候,炽热的热带阳光,还有迎面而来的海风,让人觉得生活是这样的真实和热切。

可能是因为在城市里呆太久了,没有走出来看看空旷辽远的事物。站在山顶对着眼前的大海大喊。毫无意义的喊叫,没有其他人,不用在意他人的目光。

果冻海一如它的名字,水质非常的清澈,从高台看就是一层一层的颜色往外荡。其实这是海的深度在变化,但是看起来就像渐变色的果冻一样。

这里其实预留2个小时就非常充足了,在高台拍个照,然后跳水,再去海里游一会。另外一边的沙滩可以躺着晒晒太阳,如果你想要小麦色肌肤的话。

我们在环岛的时候还偷溜进一个学校的体育馆,因为在马路上听到他们好像在排练什么音乐。我叫住老李说进去看看,门口的小姑娘看到我们就跑进去了。

我两偷摸走到门口,本来想看看他们在排练的民俗乐器而已,结果立马抓包,被孩子们邀请进去一起玩。

在场的还有一位音乐老师,看到我们来也特别开心。打完招呼后老师让同学们都停下来,做了个重新开始的手势,大概是为了让我们从头开始感受他们的民俗音乐。

音乐一起来,我立马觉得这乐队打的更有劲了,打鼓的小男孩一边打还一边对我们笑。

我俩也比较放的开,听了一会老李接过鼓棒,然后中间领舞的女孩也拉上我一起跳舞。我学不来他们的民族舞蹈,只能跟着节奏摇摆身体,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跳起了踢踏。

音乐结束后我们又和他们告别了,都有点不舍,他们真的都是超可爱的孩子。阳光且热情、就像热带的季风一样。

骑着摩托车在回酒店的路上,刚好是放学的时间。锡基霍尔岛上的学校真的是非常多,感觉开5分钟就会碰到一个学校,大多是中小学生。

我们在路上一边开着,放学的孩子看到陌生的外国面孔,也会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呼喊著英语或者当地语言,脸上洋溢着简单干净的笑容。

现在想起来还是会不自觉的跟着微笑起来,那画面深深的印在你脑海里,一想起来就会跟着嘴角上扬,这大概就是我在巫师之岛碰见的魔法吧。

Part2:坐在悬崖峭壁上,拥抱晚霞和星辰

第二天骑着摩托车更换了一家海边的酒店,我们主要相中的是酒店前面的一个大泳池和藤椅等,从房间一眼望去特别的辽阔,看起来心情就很舒服。


我两真的是属于那种走走看看的人,在路上看到海边有人在玩椰树秋千,也停下车过去凑凑热闹。

这个海边秋千有点特别,就一个汽车轮胎悬挂在弯曲的椰树上,应该是附近居民自己做的玩具。椰树就长在海边的土坡,你的脚下就都是海面,不会很深但是很清澈,有点像QQ果冻一样。

在小土坡上助跑一下,用力把秋千往前荡,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风拂面而来,你就像准备出征的勇士一般。

在结束今天环岛之行准备回酒店时,晚霞已经开始爬上天空。我两从一开始就设想好傍晚回去拿瓶啤酒,悠闲躺在沙发上看着落日,所以开的特别特别着急。

到达酒店时,晚霞恰好是最棒的时刻。我跳下车,冲进酒店里,一边走一边脱衣服。当时就一个想法,我要冲进泳池里过一遍一天的风尘和疲惫,再好好看一眼这景色。

就这样一路小跑,然后一个猛子扎进了酒店露天泳池里。起身的时候,是漫天的晚霞。

像是你寻觅许久的宝藏,突然出现在你面前,根本无法挪开眼睛,我就像个小孩一样,在泳池里毫不顾忌的欢呼。 

很难去形容那种感觉,但是从水底起来那一刻,看到那幅画面,心底就觉得十分感动。

太阳在慢慢下沉,余晖铺满了整个海面,远处的天空好像着火了一样,染成了通红的颜色。天空和海面交接,像是一场盛大的协奏曲。我站立在悬崖峭壁之上,感受着太平洋的晚风。

海浪击打悬崖,伴随着遥远的风声,所有的心事都可以暂时放下,你眼里只有大海和天空。

我和老李如约买了两瓶啤酒,一直坐在悬崖边,喝着酒抽著烟,两人都不怎么说话,就这么默默看着晚霞消失,好像都觉得这安静的时刻,不该被打破。

第一抹夜幕降临的时候,老李突然说了句,这才是生活。 

是啊,这才算是生活。因为音乐而起舞,因为开心而叫喊,因为童心而享受。我们有多久没有这样简单的生活了,好像一直生活在另一座钢铁水泥的森林太久而麻木了。

锡基霍尔确实有魔法,它不只是让你碰见赤子般的笑容,它还让你变回了想笑就笑,想哭就哭的小孩。
也许我行山涉水,就是为了把这些礼物一一收藏,妥善保管在行囊之中,再继续前行吧。

杜马盖地 / Dumaguete

Part1:道因三潜,我被渔网缠住了脚

道因在杜马边上,也是有自己的潜水特色,主要是海底微观和沉船潜水,这个我们当然不能错过啦。

去道因是朋友介绍的潜店,叫做行者潜店。这里要着重介绍了,店长老孙,人特好,去杜马一定要去他们家!

潜导是当地的小黑,会点中文,人非常的热心。二潜的时候,我们被小黑带着去参观了当地有名的沉船。特别巨大,船体上面长满了珊瑚,还有很多鱼类在里面生活,感觉我人都可以在里面穿行。

可能因为船体的影响,我们在从船尾上升的时候遇见了放流。海流从上方往下冲,你如果要往前,就觉得耗费更多的力气挥动脚蹼。

当时真的特别费劲,心里也有些害怕,因为在教学的时候都没有碰到过海流,也没有应对经验。生怕自己一个不用力,就被海流冲走了,到时候潜导都找不到我。

开始有意识的顺应海流的冲击,控制脚蹼挥动的速度,慢慢避开那股主流,从侧边徘徊著上去。

上岸的时候还暗自高兴,觉得自己征服了一次海流,又多了一点点经验,没想到第三潜最大的考验还在等着我。

道因的海底有一些笼子里,是渔民放养的鱼,绳索连着岸边的树木,会有一些渔网缠绕在上面。

我在经过的时候,右脚不知怎么被渔网缠住了,当时老李和潜导都在我前面,并没有发现我的情况。

心底突然开始慌起来了,那时空气已经不多了,我们开始在上潜。心里想着要是他们往前游一会才发现,回头再来找,我万一就撂这了。

心底那种没有空气的的感觉又一次涌上心头,可越是慌张空气吸的越是大口。我只能说服自己冷静下来,动作放慢,呼吸尽量平缓。做完这一切我感觉好一些,因为没有带小刀,只能弯下身去解那个绳索。

弯曲的时候因为动作太紧碰到了面镜,导致面镜里进了一些海水,随着呼吸开始起雾,眼前变得没那么清晰。可是我当时手里在解绳索根本没时间去做清洗,只能靠着半个面镜的视野和手上的感觉去解开。

在那段时间里听不到其他声音,只有自己发出的沉重呼吸声。一下一下,好像在挑战自己的极限,这里面的每一秒我都觉得度日如年。

当然其他的时候大海都非常的可爱,暖暖的海流经过你的身体,如初夏时候的风。我喜欢闭上眼,保持浮力,就这样飘荡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仿佛一只自由的鱼儿一样,无忧无虑。

下午四五点钟,回程的双条车上,日光倾斜。我趴在栏杆上吹着风,看着归家的人们,看着升起炊烟的村落。

再见啦,可爱的道因。

Part2:杜马盖地,充满了烟火气的港口小城

海岛呆的久了,突然回到城市会有些不习惯。可杜马却很和谐的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下船以后其实就到了这座城市的主干道,绿色的椰树相衬著旁边蓝色的大海,显得欢快轻松。

你会发现整个城市都算的上比较整洁明快,可能也和建筑的整齐有关系。城市里没有什么高楼大厦,更多的还是小平房,藏在一个个树荫下,有着一个个的故事。

来杜马肯定要去逛了下杜马最著名的西利曼大学,一座校门口就正对着海面的大学,怎么也会让人心旷神怡。

在逛操场的时候还碰见了建筑系的期末设计。他们就在操场上用木头,竹子还有干草搭建自己的设计。很多屋子都有点像当地居民的房屋,但又对此作出了改进。

校内的整体建筑布局的大多数东南亚大学类似,不过让人觉得最美的应该是大门口对过来的草坪广场。两旁的树木往中间靠拢,正中间则是环形的座椅和教堂,让人站在那,就有种夏至的感觉。

还尝试了一下校园里的烤串以及小吃街的甜品,芒果奶昔确实不错,至少味道正。价格不贵,都是学生消费的价格,从西利曼逛出来的同学可以去试看看,就在学校门口附近的街。

逛到晚上我们特意选了一家杜马还不错的餐厅,一家叫“Moon cafe”的墨西哥风格西餐厅,给自己补充一下能量。

点了薄饼披萨和牛扒,还有一份蘑菇炖虾,其实我也忘了菜的名字,就这么命名吧。这家店被评为网红店,但我真的觉得在侮辱它,因为菜做的实在很不错呀。

牛扒超级大份,一个人吃两块就会觉得有饱腹感,剥好的虾肉吃起来也很新鲜,配上蘑菇感觉更清爽,就是酱汁比较谜一些,不过我这人的胃大多都能接受。

为什么说这里烟火气十足呢,杜马给你的感觉就好像回到了某个家乡。你出门闲逛可能是在小卖部抽菸的大爷,偶尔碰到贩卖水果的小贩吆喝,旁边修车店的老板在喊著小孩回去吃饭。

杜马没有马尼拉的繁华,没有薄荷的破旧,没有锡基霍尔的孤僻。杜马就像一座安静的小城,静静的守在这里,看着轮船远去,看着孩子长大,看着日光西斜。

所以到了杜马就突然觉得安心下来,没有那种奔波的疲惫了,你可以吃饱喝足以后到海滨大道上去散散步,走累了就坐在栏杆上,听着海上的汽笛声,哼著夏天的歌。

可能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感受不一样的经历,看着其他人们的生活,感受自己内心的平静。

Final suggestion

1、关于签证:菲律宾没有落地签,所以只能在国内提前申请签证

2、关于机票:全中国我觉得往返菲律宾最便宜的就是厦门了,我甚至看到过厦门往返马尼拉的机票只要530,其他的话就是广州深圳上海,主要看你在哪啦。

3、关于住宿:如果去锡基霍尔一定要去住那家珈蓝度假酒店!!!其他看你开心啦!

4、关于乘船:
– 薄荷乘船点在塔比拉兰,所以需要出岛去坐,路程半小时。船可以到宿务、锡基霍尔等
– 锡基霍尔乘船点有两个,可以理解为两个方向,一个从薄荷过来,一个往杜马去,相隔大概10分钟车程
– 杜马乘船点就在港口,可以提前去买票,如果要去宿务可以考虑晚上的船,在晚上过夜也很有意思。可选择甲板的船铺或者是小单间,可以试看看甲板,因为叫醒你的是日出哈哈

5、关于货币:
– 国内直接更换比索,建议在工商银行换,汇率比中国银行高
– 国内更换美元,落地马尼拉的时候去更换比索,我比对过汇率更高,略麻烦一些而已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