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小雪,行走关西,万山红遍,千寺流丹,日夜尽染。日本习惯把赏樱称为“花见”,把赏红叶叫做“红叶狩”。这种说法实在是有趣有理,狩红叶,如同狩猎秋红,既可奔忙,又需静候,既要狩,更要守。从岚山到睿山,从清水至琉璃,当青绿、赭黄、金红,灿烂迷离,一如烟霞云雾展开,每一帧都是美轮美奂的画卷,自然会在第一眼就不经意间深陷其中。

红叶纪

落入大阪,JR径自一入京都,安顿完民宿,就迫不及待地前往附近的清水寺。这里几乎是京都必到的标志性景点,游人如织,摩肩接踵,自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但是,毕竟这是历来受到皇室和统治阶层尊崇礼遇的庙宇,规模自不用赘言。没有乡间庙宇的野趣,取而代之的是艳丽耀眼的气派,最重要的是赏枫人潮,井然而有序。欣赏夜枫,慢慢踱步,人潮裹挟,在四海八荒的口音中,举起手机拍拍拍,才是这里正确的开启方式。

位于市中的二条城,又名二条御所,是幕府将军在京都的行辕,不仅高大围墙,更挖有壕沟。步入城内名为“鹂鸣地板”的走廊,凡行走其上,便会发出黄莺鸣叫般的响声。不由得佩服幕府统治者的机智聪敏,为防范刺客忍者,保全自身安全而设的这一报警机关。

进入岚山,乍暖已寒,冬意催生了如火的枫情。从龟岗乘上极其拥挤火爆的嵯峨小火车,车窗内外,目不暇接,满眼尽是漫漫的浓彩秋意。难怪熙攘人群,无不是为追逐这一抹亮色而来。

作为赏枫第一名寺常寂光寺,当然是岚山的首场重头戏。最上镜的仁王门,已经拥著众多粉丝在拍照留念,拾级而上,错落有致。红黄慢慢浸润,叶片温吞厚实,不缓不急,连绵不绝,自在欢喜。

穿过因拍摄《卧虎藏龙》名噪一时的竹林,一如既往的人头簇拥,以至于无暇停留过久,而直奔天龙寺。欣赏日本国人观枫赏景的态度,静坐于枯水山石之间,看庭前云卷云舒。于是,这空寂深沉的冬日,就会有着大红大紫的期望。在如此鲜活的色彩中奔走,即便只是灯火夜枫,终都会成为最好的慰藉。

宝严院紧邻天龙寺,属于其分寺之一,仅春秋两季开放。园林大气,红叶极盛,和充满历史气息的庭园配合得天衣无缝。园内的狮子吼岩石旁一株巨大的枫树,树叶朱红,极为壮观,光彩斑斓,色调美奂。庭园内遍植枫树,层层叠叠,古朴的房屋茶室掩映其中,足以记录微缩红叶的精华。其实,红叶的美不在于连绵成岭的波澜壮阔,更在于那一回首间的意外惊喜。

清晨的三千院,庭院深深。日系深受禅宗和中国园林“师法自然”的影响,庭院中的植物山石、沙砾,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感觉确实名副其实。深处可见的往生极乐园,慈眼之庭最吸引人的要数地面上颜色深深浅浅的青苔,远看就像一幅钩织精美的地毯,切实是心神所至的极乐净土。而神态可掬的各种小地藏们,已然成为三千院欣喜有加的守候者。

琉璃光院,自然是这一程最期待的一处。因限制入园人数,排队之余,睿山电车,红叶隧道,再前往贵船神社,自然就是最好的去处。

因为相信传说中东方佛国的“净琉璃”,与药有缘之琉璃光如来,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虽购票排队数小时,却只为一睹这一年只开放二次的琉璃光院,还是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对于生活美学的领悟。植物与建筑的融合,一步一景,每处的窗景都别具一格,尽显细节设计的玄妙之处。向窗外眺望,如痴如醉的色彩配搭,自然令人恍若画中。

不论是否是虔诚的佛教徒,永观堂都值得一行,尤其是永观夜枫,无疑是对京都之美的一种巧妙浓缩与无言诠释。从顺正豆腐宴出来,一入永观,即被簇拥似火的夜枫所惊艳,以至于忽略了赏枫人群的摩肩接踵……。夜色下的红叶同样有着不同的面貌,景色迥异,一步一回首,让人生怕错过了稍纵即逝的静谧美景。红叶掩映下的殿堂、寺塔和倒映在池水中的叶影,营造出的斑斓意境交相呼应,直让人想要把这一切用眼睛拍下来,直入心里,也难怪唯一的回首阿弥陀会在此立地成佛。

三十三间堂,正式名称叫作莲花王院,是日本唯一的千尊观音堂,因正面柱子之间有三十三个间隔,而得名“三十三间堂”。正中供奉的千手观音共有四十只手,每只手代表“二十五有”,两者相乘为一千。令人震撼的是堂内的一千零一尊金身佛像,宁静安详,郑重庄严,精美的佛教造像艺术,高超的雕刻技艺,真正令人叹为观止。拜谒完成,走出殿堂,沉木的颜色把本来就晴朗的天空陪衬的更加湛蓝……。

至今已走过750年的光阴的东福寺,“东”和“福”分别源自奈良的两大寺院,东大寺和兴福寺。虽然拥有雄伟殿堂与佛塔的东福寺,但是桥的出现,无疑成为最引人瞩目的灵魂歇息之处。步入卧云桥,桥下掩映着层层枫叶一直沿地势绵延而上,直至远处的通天桥,茂密交织的枫叶汇成炫丽海洋。名为“三之桥川”的溪流,契合偃月、通天与卧云,桥水相依,沿溪而下,自然和谐交错的空间感,成为浮世绘中最自然风雅的笔墨景观。

伏见稻荷大社,京都最古老神社之一,本殿与鸟居都为红色,代表万物丰收秋天的色彩。大社有名不只是因为供奉的是青丘狐狸,更多的是为了一睹千本鸟居的壮观而行,据说这里共计有1万个的鸟居。作为生意兴隆、时来运转、技术发展的守护神吸引了诸多的信徒,被供献的红色鸟居像长长的隧道一直延伸到山顶。主要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大神为首的诸位稻荷神,此神是农业与商业的神明。因为前来此地许愿的人们都会捐款竖立一座鸟居来表达对神明的敬意,于是形成了今日鸟居的规模和景致。

谈及醍醐寺,佛教中醍醐指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则为醍醐灌顶,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但却总会想起酒桌上的醍醐灌顶……一气呵成。一行公交兜兜转转,终于得见三宝院之枯山水,天色渐暗,经五重塔,直接奔去辩天堂看小桥流水,日式亭台楼阁的倒影。 曲径通幽,立于桥上,才顿觉桥下风景使然,颜色足够鲜艳,晶莹剔透特别,心目中幻想过的红叶,最美的光景亦不过如此。

奈良鹿

奈良似乎就是一座鹿的城,无论走到哪里都是鹿,街道公园,无处都呈现出一副人鹿共居的奇妙光景。奈良人善待鹿,尊敬鹿,因为他们笃信鹿是春日大社的神使。在奈良成为平城京的数千年前,为了镇守和保卫都城,而特意从位于遥远关东的茨城县的鹿岛神宫请来神明,从而供奉至今。

大阪城


盘桓于大阪城,虽然多是怀古,但却少有伤悲。巨大的石垣和坚实的内城,沉稳庄重,天守阁层层相叠的飞阁流簷,直插蓝天。而白壁青瓦的对比色彩,更显出自然质朴的美。护城河中城池的倒影,泛舟于上,微风吹拂,起伏波动,犹如一张张被揉碎的历史画片,述说著一去不复返的往事。作为大阪的首位打卡之地,城里城外满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或许,当年丰臣秀吉历时三年构筑城堡时,也不会想到三十多年后,会成为子孙的坟墓;德川家康费尽心机攻打下的雄关,就更难得想象,今日竟然会成为和平的大阪城公园。

美食纪

京都大阪奈良,一路美食暴走,鲜胜百味,一定要尽显吃货本色。生熟冷热,从神户有马的牛肉,大丸百货的赤阪鳗鱼饭,到奈良的平宗寿司,道顿堀的蟹道乐,或者街边热面小档,一步一站美味相伴,足以完全弥补京都未订到的各种米其林料理。

京都禅院,学佛礼佛,大多性情淡泊,真倒是蛮合豆腐的风格,所以汤豆腐的店家不少,也就自成一道名菜。源自1834年的百年豆腐老店顺正,闻名遐迩,不愧为京都第一豆腐料理。做豆腐真就是一门心思,用北海道的黄豆和琵琶湖的水,凭一锅清水煮豆腐,每日新鲜现做现卖,风生水起,药食同源,宾客盈门,但是相比较而言,还是喜欢荤过于素。

行走之间,总是喜欢收集一些街边小吃,无论规模大小,都依然秉承著日本国人的精致和认真。

晨光初缕,八阪漫步,一杯%的鲜香光景,成熟而浑厚。咖啡的奇妙之处,从清冽到柔和,本身就足以令人好奇,怀着怎样的心情做一杯,自然就能注入天气物候之外的生命力!东山安井老街的时光窨制,光阴雕琢而成的陈韵,配搭的故事,于是好似永远讲不完……。

赤阪鳗鱼饭,名不虚传,号称日本排名第三。

日本的厨房,锦市场。第一赞的就是这些无比鲜美的海鲜,尤其是海胆、带子和生鱼片,现选现食,蘸着酱油绿色芥末,可以吃得涕泗横流,真有欲仙欲死的感觉。 漫步其间,各种芳香的弥漫,商品的琳琅,现做现卖……,似乎所有感官的盛宴正等待着,只可惜,胃口无法容纳下这一座城。

道顿堀的蟹道乐,不论价格,怎么都要来打卡尝鲜。

神户牛肉,不是一般的可以把胃撑到爆!

平宗寿司店,滋味十足,软糯鲜香,竟然没有排队就能享受到美食,也不负一段步行之遥。

随意一家小店,都好似百年历史,让人不禁驻足品味。

大阪黑门市场,远远不足京都锦市场的食物鲜活,况且价格不菲,着实是为游客而备。

日式讲究新鲜食材,简单透著清爽的沁甜,肆无忌惮,原汁原味,肉质紧致,手磨芥末,入口就多了更多的层次感。鲜胜百味,不无道理。

温泉纪

游日本一定必做的,就是泡温泉了。神户峰谷里安静避世的有马,因为温泉排名前三而名躁的小镇,山脉连成一体,街道逼仄成山脚,沿溪一线,山清水秀。选择这一季的陵枫阁,因为有着150多年历史的底蕴,自然有着缤纷的烂漫,红汤碧池。身心舒畅之余,神户牛肉飘香,梅子清酒饴人,晨浴间清风掠过,竟然多了些许对行走泡汤更多的期许。

后记

人说少年爱赏樱,成年爱红叶。走完这趟关西,渐渐明白其中道理,狩猎红叶,一期一会,于是,既借了古寺庭院的景,又似是人生淡然的悟。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