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日本:谢谢你教会我的少女心和中二病——初渡东瀛的日与夜 //imfw.cn/l/7440769

青岛:在人海中寻找民国拼图——国庆三日 青岛行迹//www.mafengwo.cn/i/16492704.html

写于开始之前

人是感性动物,任何因素都可能让你对一个从未涉足的城市产生特殊的感情,可以是因为一个旧相识,可以是因为一首歌,甚至可以是因为一张经过精修的广告图。
澳门之于我所有的印象,都是因为一部老旧的电视剧。《十月初五的月光》(《澳门街》)的主创团队未必能够预见剧集播出后《祝君好》传唱遍全城的奇蹟,毕竟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小成本制作。朴素又真诚,说的是剧中角色,也是剧中的澳门。再也没有一部电视剧,用如此平淡温情的表达方式去演绎一群人并不惊天动地却无可挽回的离散,而这群人除了善良到近乎伟大似乎也没有任何值得称道之处。什么是最深刻的遗憾?在我看来极致也不过是从澳门出走的初哥哥和君好,错过的一生。
自从这个故事让我哭得虐心虐肝,澳门就变成了旅行清单上的必选项。寻找初哥哥骑车穿行的街头巷尾,感受辉煌与落寞交织的历史沉淀,探寻导人向善的信仰精神……2018年4月末的假期,是时候把这一切付诸实践。

行前准备TIPS:


港澳通行证+团签:身在南方边陲三线下小城,去个特区还要团签也是无可奈何,还好淘宝无所不能。从拱北口岸自助过关简单通畅,过关之后会拿到入境申请表,大小如同电影票,可以说是非常朴素了。


货币:通行澳门币和港币,以现在的汇率来说,兑换港币是很划算的。可以在出行前到银行兑换,也可以到关口兑换。在澳门期间储存硬币颇有用,硬币在手公交我有。澳门币背面印有各大景点的素描,可以留下一些自己喜欢景点的货币当作纪念。


交通:过关之后到酒店,最方便的就是各大赌场发财车。但是有一些车小朋友是不让上的。行前可以打听一下。澳门半岛建议纯步行,遍布城区的零碎景点等着你一一打卡,坐车反而可能错过隐藏的宝藏。到氹仔岛和路环岛建议坐公共汽车。很多人说澳门的公交车牌难懂(特指计价难懂)。其实只需要找到红点代表你所在的站点,看箭头代表行驶方向,箭头如果分颜色标单价需要累计票价,否则就是统一票价。其实不想自己算也可以:半岛内行驶票价3.2mop,半岛到氹仔4.2mop,半岛到路环市区5mop。公交车自动投币不找补,按照以上价格自备零钱。出租车费用比较贵,而且同时期去的同事反应遇到拒载等等情况,网上对澳门出租车的风评也不太好。我们只有最后离开时打车从新葡京到口岸,没拒载,也打表,不过车程不到半小时收费70mop,是真挺贵的。


语言:购物而言普通话完全无压力。和市民交流如果你能听懂广东话更好。某些餐厅点菜可能需要英文。


通讯:淘宝澳门本地卡(听说关口可以领取限流量的免费卡,没有体验过)或者开通国际漫游。我是移动号手机漫游+港澳三日流量包,讯号基本全覆蓋,但是用地图网速时常不给力,还好通街都是景点指示牌。


住宿:澳门新丽华酒店。与新葡京一条马路之隔,这个地理位置价效比算高的。出行方便,城区主要景点均步行可达。前台通普通话、英文。可以寄存行李。通过马蜂窝预订的房间,入住时再次出现订单问题(我这每次出境住宿订单必出问题的体质看来是没救了),前台很主动及时地沟通处理。所以虽然看评价说这家酒店工作人员态度冷淡,但是我个人还是挺有好感的,至少专业。

房间算宽敞,卫生环境也放心,传说中的按摩浴缸是没有的。某些用具设计上比较费解,比如固定在房间镜子前的电吹风,我们一直很疑惑酒店不担心在房间里吹头发弄坏地毯么?不过这些基本不影响使用。


需要提醒的是,记得带转换插头。

此行的浮光掠影:

澳门最辉煌的历史,估计要回溯到“西学东渐”时期,成为东西方文化首次深入碰撞融合的典范。当昔日的光辉已经蒙尘,澳门也渐渐变成了众人口中狭小乏味的“澳门街”。只存在于历史记忆中的光阴,留下最具有代表性的遗产,便是遍布在这个弹丸之地的数量众多的教堂。当年西方宗教选择澳门作为东亚传教的一个落脚点,并在此地开办教会学校,开设宗教、外语、西学等课程,以教育作为传教手段之一,促进西学传播,培养了一批西学人才。 来到澳门的旅客,一部分直奔各大赌场,另一部分难免要来一次“教堂一日游”。
两天半的旅程,打卡12个教堂。虽然我们都不是教徒,但是一个个教堂走下来,了解着它们建立的历史,仿佛看到第一个基督教新教传教士的艰难,付出了多少年华,才得以以一个基督教徒的身份长眠于此;看到“东方最美的西洋教堂”前来来往往的到此潜心学习的传教士,即将深入内陆传播他们的信仰;看到这座最美丽的教堂在冲天的火光中只剩下前壁,那来自异国他乡的死难者的遗骸被转移至海边明黄色的小教堂,那是他们终得安息的地方;看到被隔离的麻风病人,在岛屿尖端的小礼拜堂里找到片刻的慰藉。这是西方宗教在中国传播的图鉴,也是个体寻找精神世界归宿的历史。
为了让“教堂一日游”不至于过分走马观花,我在去往珠海的动车上看完了BBC拍摄的关于教堂的六集纪录片。当中有介绍教堂设计怎样将屋顶挑高,以空间感和光照营造圣光降临的氛围。两天以后,当我坐在圣若瑟修道院圣堂的圆顶之下,真实地体会到神圣的气息,我想这与之前受到的科普无关。
经过这次的精神薰陶,我仍然不打算成为教徒。但是教堂在我心中也变成了安宁的标志,无关宗教,有关信仰。

除了宗教场所,澳门还储存著代表西人生活方式的场所。议事机构、广场、慈善机构、文化场所、海关、水利、公司,这一隅容纳了西方社会变体的缩影。

共处是澳门社会的关键词,葡人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却从未掩盖本土基调。海神崇拜与道教信仰香火鼎盛,当年烟花柳巷起步的赌档竟然发展至今日的博彩帝国,遛鸟散步饮茶唱戏的生活则是熟悉的岭南印记。

《伊莎贝拉》的街头巷尾,萧索的烟火气。背街的小路似乎都是斜坡,总是空荡荡,偶尔会有爬坡的电动车呼啸而过。

左手氹仔,右手路环,色彩分明地静止在时间尽头。

以下是我们的行程:

澳门半岛1.5天+氹仔路环1天。这也是一条串联澳门璀璨的世界遗产的路线。
在我来之前,很多人都对于花这么长时间待在澳门感到不可思议。“一天就够了”,这样的论断听了无数次。实际上2.5天完全不够,还有很多遗珠留待下次挖掘。
建议将游览时间安排在早上十点到下午五点,室内景点基本都开放。但是澳门的景点普遍有午休时间,这点也是挺无解的。

介绍一下我和我的小伙伴:

此次只有一个小伙伴,按照她本人的要求,就称为茄萌萌吧。茄萌萌同学是一位配置有文学才气的会计教学人士。虽然经常处于莫名的神游和行动怡(缓)然(慢)的状态当中,但是作为财务担当的业务能力还是十分过硬的。上面的行程也是这位同学亲笔书写,在此先对她的耐心表示感谢~
本人还是老样子,做攻略+各种准备+带路+沿途伪科普+拍“照骗”+P图+写游记一条龙服务的规划狂。

偷懒不带三脚架的苦果,拼合照拼到眼要瞎系列。

游记正文以澳门的三大地理组成部分划分,记录各景点以及我们的见闻,并且从游客的角度对景点作出推荐度评分。在这些景点当中,很大一部分进入了世遗名录,在行文中会涉及自己了解的历史背景。虽然片面而粗浅,但是这些基础知识也算是让我们不虚此行。
文章开头已经说明,此次行程脱胎于我对一个故事的执念,所以会在各个景点里随机加入对这个故事和人物的随想。此为自娱自乐之举,但若能找到曾经为这个故事感动的同好,那就再完美不过了。
以下,就请走入一个规划狂和一个随性派的澳门记忆:

一、澳门半岛——天主圣名之城

长达10个星期的时间里,盛大的盛典席卷了居住在澳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葡萄牙人的化妆游行和斗牛表演、本土居民的中国表演、被驱逐到澳门的日本天主教徒的伞舞、波斯人的灯舞、荷兰人的民俗,甚至是黑人奴隶的非洲舞……这是1642年的夏天,时隔近两年时间,葡萄牙光复的讯息终于飘洋过海传到了这个东方的小城。以在澳葡人庆祝为开端的活动,最终演变为多民族人民的联合狂欢,这可能是多元文化第一次在这个地方彰显出和谐的活力。此时距离1553年葡人第一次登陆澳门,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
在葡萄牙本土被西班牙统治的岁月里,澳门从未被西班牙染指。为嘉许澳门没有投降于西班牙的“无比忠贞”,由葡萄牙国王若翰四世赐名“天主圣名之城”。二战时期,澳门作为东亚没有被日本占领的“硕果”,在一片乱世当中维持着相对的平和。也许,这真的是一个被神祝福的城市吧。
“天主圣名之城”可以理解为以澳门历史城区为核心的澳门半岛,以昔日的圣保禄大教堂为中心向四方扩散,包含了大量宗教、文化、政治历史遗蹟。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作为一个整体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里有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西式建筑遗产,它们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综合体现。它们见证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以至远东地区的发展,也揭示了向西方传播中国宗教的历史渊源。澳门历史城区也是中西文化多元共存的独特反映,是极具特色的中国历史城区。它是中西生活社群的有序组合,从历史到今天,这个社群都是中西居民不同生活习俗与文化传统相互融合的典范。 ——这是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澳门历史城区的评价。很多人对于世界文化遗产有误解,认为关键在于“学会申请”甚至是“抢注”。事实上,申请成功的基础在于“保护”,而不是申请的套路。至于澳门,更可贵的是“维持”和“传承”,这是比“保护”更难以实现的境界。这片城区从历史走来,仍然融入于当代居民的生活,这份连线过去与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机与活力,正是名副其实“活着的遗产”。

1.中心

1.1圣保禄教堂(大三巴牌坊)⭐⭐⭐⭐⭐

这里不是故事开始的地方,确是最华丽也最富有戏剧性的篇章。

被誉为“东方最美丽的西洋教堂”,四百年前圣保禄教堂由意大利籍神父设计,由来自日本的匠人精雕细琢而成。在澳门众多外表朴素的教堂当中,拥有繁多细致浮雕的圣保禄教堂确实格外引人注目,而端正的对称设计又将整体印象综合成沉稳厚重。
西人不信风水,不然可以算一下这是否是一座五行缺火的建筑,以至于从修建起上天就为其加入了多场火灾。至1835年第三次遭遇重大火灾之后,最后修建完成的前壁成为唯一的遗蹟。
圣保禄大教堂在这场火灾中化为灰烬,大三巴牌坊在这场火灾中诞生,至今仍是澳门的地标。

这是网上找到的照片,不知拍摄于何年。一直想看看当年圣保禄教堂的复原图,然而搜遍全网也无处可寻,从饱经风霜的前壁幻想这座传奇教堂的全貌,这真是极尽所能也无法做到的事。这就是历史的一个遗憾吧。

对于这座教堂的历史,在该遗址当中没有专门的介绍,只有穿过大三巴牌坊之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以几幅图片的形式,展现了大三巴牌坊从1834年始周围环境演变的过程。

大三巴牌坊前的68级阶梯,现在常年人头攒动,初哥哥当年骑着电动车载着君好从这里冲下来的年少肆意已经无从寻觅。

穿过人山人海,终于能够一睹真容,精巧与沧桑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圣保禄教堂前壁的浮雕分为五层:
以十字架作为神圣的标记——树立于教堂顶端的圣号。
其下第一层中间镶嵌铜鸽,象征圣灵。其周围雕刻日月星辰,据说象征圣母怀孕的刹那时光。
第二层正中为耶稣铜像,环绕着其所受刑具的雕刻。
圣母玛利亚的铜像居于第三层正中,两旁共围绕有六名天使,讲述的是圣母升天天使奏乐欢庆。这一层也是将各国元素融合体现得淋漓尽致的一层,可以看到象征葡萄牙的帆船,中国的狮子、龙和牡丹,日本的菊花等等。第三层的两端还雕刻有汉字“鬼是诱 人为恶”“念死者 无为罪”(不是教徒,对这些教义没有深刻理解,欢迎留言科普)。在很具有中国特色的龙雕像的那一格,有“圣母踏龙头”字样。
第四层是供奉圣人的壁龛,有玫瑰花和橄榄树的雕塑作为装饰。
最下面的一层是教堂名称。底座由三座大门构成,正面的大门上刻有拉丁文MATER DEI(天主圣母,此即圣堂名字),两侧的门上刻有IHS(耶稣会的象征)。

这张可以清楚看到“圣母踏龙头”,感觉雕刻风格还是中式居多。

第三层左端有骷髅的雕刻。
整个教堂前壁是教义、圣经故事、中西方文化的精华,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份。

教堂前壁的背面,还可以窥见当年构造的痕迹和历经火灾的印记。
几年之前,西班牙的艺术团运用灯光效果直接映照在大三巴牌坊上,再现了圣保禄教堂从初稿到1835年1月26日黄昏消失在火光中的过程。有人听到类似过年燃放焰火的声音,继而看到教堂起火,火势从一楼蔓延至四楼。地处半山的地理位置让灭火工作举步维艰,最终火势扑灭之后只剩下教堂前壁悽惨独立。大火后修葺阶段,曾经有意见要将这遗蹟也尽数拆除,改建居民楼。还好这个“务实”的计划并未实施。
我们没有机会看到这一场《光影大三巴》,还好有网友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请戳//blog.sina.com.cn/s/blog_507f2d450102dswe.html
看之前别人的游记,是可以上背面铁梯二楼的,从中间可以看到大三巴牌坊前的景象,现在或许是因为游人太多,已经禁止通行了。

穿过大三巴牌坊走到尽头,走下阶梯,来到了此处唯一保持着神圣感的区域——纳骨堂。
进入隔音效果逆天的门前,可以看到标识“阁下已经进入神圣的地方,请勿喧譁”。开启门的瞬间,目之所及,皆是震撼。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安魂曲。
由乱石堆砌形成的小小“山坡”上插著十分简朴的十字架。在天主教信仰传播的早期阶段并没有教堂。与众多原始信仰争夺信众的天主教,将十字架作为标志插在地上,就形成了祭祀场所。(而且当年教徒对十字架树立地点的选择非常刻意,故意在其余信仰的图腾附近树立十字架,意在表明天主教对其他信仰的战胜。)在纳骨堂当中采用如此的布置,是否象征著最早一批东方传教士和殉教者的艰辛,不得而知。纳骨堂的两侧,分别有一组陈列柜直达屋顶,安放著十七世纪日本及越南殉教者的遗骨。耳边循环立体声的安魂曲,将殉教的庄严感和悲壮感渲染至顶峰。即使不是教徒,在分辨出遗骨的刹那,尊敬之情也油然而生。
很多评论说这里不能拍照,再三确认过标识,应当是不能使用闪光灯。出于对往生之人的尊重,对于遗骨当然是不能用镜头打扰。
与地上游人如织的喧嚣截然相反,地下墓室能感受最原始最纯粹的信仰的气氛。进入这里的游人,有的抱怨著“阴森”而匆匆离去,有的大声嘲笑着“没意思”大摇大摆地推门出去,有的人则在这里静静伫立许久。

在面对大三巴牌坊的左侧道路尽头,有一处容易被遗忘的地点——哪吒庙。西式教堂与道教庙宇比邻而居,互不影响,和谐共存。

来到大三巴牌坊的另一侧,等着我们的是一位历史书里的“老朋友”——身着明朝儒服的利玛窦。这是为了纪念利玛窦赴澳428周年,由澳门政府修筑的铜像。而他所在的地方,就是当年圣保禄神学院的遗址。
圣保禄神学院,远东最早的西式大学。在教授西式知识的同时,这里是远渡重洋的传教士学习中国语言及礼仪的据点,之后他们将深入内陆投身传教事业。在利玛窦到内陆当“外教”传播西学之前,他和许多传教士一样,在圣保禄神学院完成了最后的知识储备。据说他对于中文学习兴趣颇丰,在此还偶然学习到了一些日语。
现如今,圣保禄神学院与圣保禄教堂都在大火中变成了历史的尘埃,利玛窦也最终安眠于他最后生活的北京城。只有这尊凝望着大三巴牌坊的铜像,默默记录著逝去的岁月。

由利玛窦的铜像处道路分割成两个方向,向左通往澳门博物馆,向右通往大炮台。建议选择前往澳门博物馆,参观结束有扶梯通往大炮台,再从大炮台步行下山,十分节省体力。
通往大炮台的小径,可以看到大三巴牌坊的全貌。从这个角度看,其实除了前壁,教堂底座的一小部分也储存下来了。

而且这个机位才是大三巴牌坊合照正确的开启方式。至于正面阶梯的机位,除非能够早上五六点出现在这里,否则还是不要想了吧……

1.2澳门博物馆与大炮台⭐⭐⭐⭐⭐

从利玛窦的铜像出发步行不足半分钟,就能看到澳门博物馆。
作为一个弹丸之地,澳门博物馆的展品自然无法与国内各大博物馆相比,但是展品的特色非常突出——中葡文化的交流以及独特澳门文化的展示。对于内地游览者来说,以中国传统手法表现葡人生活的展品以及土生葡人的生活方式,是最有意思的PART。

左下角的屏风看起来是不是很像中国达官贵人的狩猎图?其实表现的是葡萄牙人在澳门狩猎的图景。
博物馆有一个展区重点展示了葡荷澳门战役。荷兰在历史上多次进攻澳门,受到在澳葡人及本地居民团结一致的抗争,每次均无功而返。为了纪念对荷兰人的大捷,葡人将大捷日期6月24日定为澳门城市日。上图展示的是战争中使用的大炮。

中西方宗教的文化符号都能在博物馆中找到。还有右下角的中式瓷器+西方油画。

圣旨和皇冠的石雕并排展出。

这一组基本是土生葡人在澳门的生活,宗教色彩随处可见。
图中是纯中式花轿,工艺非常复杂,心疼轿伕,一定很重。

这趟走了几个博物馆,觉得澳门博物馆讲解这一块做得很贴心,配有各种语言可供选择,而且可以自主选择开始播放,节约成本又人性化。

从澳门博物馆出来就来到了大炮台。此处原是圣保禄教堂建成之后建造的一个城堡,后来为了抵御荷兰的进攻改造成炮台。由于6月24日是圣若翰洗者日,当时的葡人将大捷认为是圣若翰洗者庇佑,隧将其认定为澳门的主保圣人。(圣若翰洗者是耶稣表兄,耶稣称他为最伟大的人,是耶稣的先驱者,对耶稣的救世事业具有重要作用。)上图是大炮台的入口,门上即圣若翰洗者的雕像。

喜欢“上房揭瓦”的茄萌萌……

经典机位“炮轰新葡京”


据说,新葡京修建时考虑了这个因素,设计成了炸开的烟花的外观。不知真假,如果真是这样,这个设计可以说非常经典了。
大炮台是中国最古老的西洋炮台。炮台四周设定巨型钢炮,唯独指向中国内陆的西北方向没有设定炮口,据说是为了表示对当时中国朝廷的尊重。同样不知真假,毕竟葡人也不是没挑过事儿。

茄萌萌此行与炮结下了不解之缘,点炮、钻炮洞,下文你们还会看到她在另一个重要的防御工事推大炮。

从大炮台出来已经接近傍晚,随处可见的肥硕鸽子陪伴我们下山。蜿蜒的山路时常能够看见大三巴牌坊的远景。当年的战士们对于荷兰即将到来的进攻严正以待,当他们不经意间看到圣保禄教堂,心情大抵是平和却坚定的吧。

当我们离开大三巴牌坊的区域,天色已经开始暗下来,一路的手信店,店主的吆喝声和顾客的谈话声熙熙攘攘,吵得人恍恍惚惚。一抬头却遇到电视剧里的取景地,赶紧拍照打卡。
女娲庙,故事里初哥哥、君好、礼信终于明白各自心意的地方。三角恋正式明朗化,再往后的发展却并不狗血,没有心计没有煽情,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真实的心意行动。这份坦然是否也是澳门人的性格共性?我在读书时认识一位澳门的同学,和她的相处让我觉得上述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电视剧中的女娲庙前虽然也有很多商店,却还算是一个可以骑自行车通行的地方。现在充斥着游人的道路基本成为步行街。商业的发展与环境的舒适孰轻孰重,这也许永远是一个无解之题。

跟着导航兜兜转转(真的是超级绕的路),终于找到医肚目的地——番茄屋美食,大众点评上说价效比很高的平价葡国菜。
第一次吃葡国菜,按照大众点评的推荐点了几种热门菜品。最好吃的居然是——蒜蓉面包


可能是我不喜欢甜口吧,热菜都觉得有一些腻。木糠布甸还是很不错的。在日本一直忍到第六天才沾酒,当天却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住自己,第一个晚上就点了掺酒的饮料。或许澳门就是一个让人放松的环境吧。

1.3议事亭前地⭐⭐⭐

议事亭前地,澳门的市中心,也是游客量可以和大三巴牌坊媲美的热门地标。为了能够看到还没有被人潮占领的广场,来到澳门的第二天早上七点过,在灿烂得让人觉得刺眼的朝阳当中,终于拍下了👇这张主角没有“消失在人海”的照片。

议事亭前地俗称“喷水池”,即上图建立在前地中心的圆形喷水池。这座喷水池的历史并不悠久,在1966年底之前,这里树立的是一名土生葡人军官的雕像。他就是在白沙岭事件当中率领葡萄牙士兵占领关闸、进攻炮台并把多名清朝守军杀害的美士基打。(白沙岭事件的起因则是铁腕狂人总督亚马留在施行多条损害澳门本土居民的政策之后被刺杀。再想想1952年的关闸事件,由于葡方挑衅,中葡在关闸持续一周的炮战……所以前面说,今日的和谐并非自然形成,葡萄牙那些年也是挺能挑事儿的。)美士基打的雕像在这个城市中心风光地站立了近27年,直到1966年发生了“一二三事件”,澳门的亲华团体以及民众为了谴责澳葡当局的镇压,爆发了暴力冲突。(在澳门的各色西方建筑当中,民众手持小红书朗诵伟人语录,这样的场景请自行脑补一下。)作为葡人“统治”、“镇压”本土居民的骄傲,作为残害同胞的葡人势力的代表,美士基打的雕像就在这个轰轰烈烈的事件当中被推倒了。站在喷水池前,无法想象出当年的惊心动魄。也不会有游人特意前来感受这段历史。无人知晓的往事,波澜不惊的现实。
今天的议事亭前地,满眼所见仍然是色彩鲜明和谐的西式建筑,九十年代采用葡式碎石铺成的路面,像海浪一般延申至远方,进一步强化了葡萄牙这个曾经的海洋霸主的印象,一派南欧风情。然而毫无疑问,澳门的“葡萄牙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在澳门这片“半中半洋”的土地上,要形成一个作为政治性公共空间的西方广场完全体自然不现实。但是议事亭前地这个广场的确曾在澳门的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历任总督都在这里举行上任仪式,节日假日的群众活动也在此举行。环绕着议事亭前地的有仁慈堂大楼、邮政局、民政总署大楼等历史建筑。在这里,你还能找到一家规模很大的矩记饼家,从早到晚收银台前都是排长龙。
在《十月初五的月光》里,议事亭前地每次出镜都是张灯结彩,各种不同风格的装饰轮番出现,类似于每个城市里的老城区中心,地位特殊、永远热闹。我记得一个叫依文的女孩子,在这里骄傲而又热切地等待自己的意中人。但是当一个人眼中没有你,无论你如何付出、如何报复,无论你是成功是堕落,都无法在他的世界里取得一席之地,这是她在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一个悲剧之后才不得不接受的现实。看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会对依文的作茧自缚怒其不争,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却不可避免地成为另一个依文。

这幢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就是邮政局大楼(看外观更像银行),听说其中有邮票的展览,还可以盖纪念戳。我们看着还是营业的状态,以为不能参观,就没有往里进了。

无处不在的新葡京。似乎只要在澳门半岛的区域内,抬头就能在重重叠叠的楼房中看到这朵“炸开的烟花”。

正值上班上学的时间,不知道澳门有没有“早高峰”,但是想必是没有北京和东京地铁站里的骇人景象了。西装笔挺的小绅士,踏着“海浪”开始一天的征程。

抢占先机在经典机位与喷水池合影的目标达成之后,就该满足口腹之欲了。我们早餐的选择——《十月初五的月光》里出现的黄枝记。门口挂著“爷爷面”的招牌,我们来到时墙上的电视正好播著周聪爷爷的港剧,应景之至。
时间尚早,然而一楼二楼已经坐满了人。按照服务员推荐点了云吞面、卤鸡翅、猪扒包。卤鸡翅五星推荐,云吞面无功无过、比不上广州,猪扒包……我觉得内地本土化之后的比较好吃

补充能量之后,街边小摊都已经投入营业。路过听到阿姨和朋友(或熟客)聊天,说的是遍布世界留学的儿女。

1.4民政总署大楼⭐⭐⭐⭐⭐

看完了议事亭前地,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议事亭——今天的民政总署大楼。早上八九点,议事亭前地已经开始恢复人山人海的惯常状态。

这座大楼及其前身——议事亭和市政厅自建立之初,定位就是与政治权力相联络的公共建筑。
与议事亭这一“中国风”名称相对应的,是当年的中式亭楼建筑。在“议事亭”的时代,这里是中国官员宣布当朝命令的场所,也是中葡官员会见的地点。
到了今天,这样的中国印记已经消失殆尽了。因为在乾隆年间,葡人买下这块地皮,1784年议事亭变成了西方建筑市政厅。在“市政厅”时代,这里是葡人在澳门的政治中心,与市政有关的事宜都在此举行。
时间行进至2002年,民政总署成立,市政厅改名为民政总署大楼。来到了“民政总署大楼”时代,这里是民众参与公共管理的平台。

进入大堂,我们来到了澳门半岛之旅的“点题”之处——拱门上方的木制弧形条幅就是用葡萄牙文书写的“天主圣名之城,无比忠贞”。这便是当年“复国者若翰”赐予澳门的称号。过于古朴的标记,若是我没有提前在纪录片当中了解到这个牌匾的珍贵,估计都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而它所代表的,确是澳门一段光辉的过去。时过境迁,它仍然保留在这里静看人来人往,是对过去的纪念,是对未来的祝福。

大堂四周的墙面上镶嵌着数幅石雕,都是具有西方象征意义的内容。贾梅士博物院曾经在这里设馆,这些石雕便是当时从澳门各地蒐罗移送到此处的展品。
上图的石雕代表什么不太确定,不过这手持天平及利剑的模样,倒是让我想起当年在昌平法律职业专修学院许下的“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的中二誓言。不知这浮雕象征的是否便是司法公正。

穿过拱门拾阶而上便是大楼的花园。花园呈现一个近乎标准的圆形结构,装饰十分简约。正对着入口的是一个非常mini的喷泉,特点是顶部有一个带有皇冠的盾徽标志。花园左右的园艺景观当中各有一尊半身石像。分别是诗人贾梅士和教育家狄若翰。
贾梅士,仅以文学成就便被尊为葡萄牙“国父”。贾梅士的影子似乎遍布了澳门的大街小巷,在地图上总是能看到以他命名的餐馆、道路、博物馆……这位伟人在早年的人生当中并没有留下“伟人”的传奇,反倒是打架斗殴(为此瞎了一只眼)、负债累累、牢狱之灾等等“丰功伟绩”颇为精彩。在结束了一段跌宕起伏(不靠谱)的经历之后,为皇家服役的贾梅士在1556年来到了澳门,并在这里升任军官。在澳门的两年,贾梅士时常在公务之余来到今天的白鸽巢公园的一个石洞当中,创作自己的诗篇。也正是在这个石洞当中,他完成了日后让他与但丁、莎士比亚齐名的史诗钜作《葡国魂》的最后篇章。在白鸽巢公园那个聆听了他两年低声吟咏的石洞内,也有一座贾梅士的纪念石像,旁边匾额称其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诗人”“葡萄牙大同精神的象征”。即使是对于诗歌毫无鉴赏能力的我,也从这注脚当中,意会了这部传奇作品对葡萄牙的意义。

花园的墙身均有葡式瓷砖的装饰,也是以蓝白色为主调,在了解之前还以为这是以中国青花瓷的技艺书写的葡国神韵。

为了拼一张合照,摆拍到僵硬的两人👆
花园里一共有两个石球,分别刻有葡萄牙盾徽和浑天仪的图案。这是对大航海时代的纪念。

在花园入口还有通往第三层的楼梯,这里有图书馆、大礼堂、会议室等核心机构。尤其是图书馆,馆内家俱和陈设非常优美,仿佛看到了哈利波特取景地


,据说是属于葡萄牙若翰五世时代的风格,仿效的是葡萄牙玛弗拉修道院。不想打扰图书馆中求索的安静氛围,我们只是在门外隔着玻璃欣赏了片刻。

花园入口上方的墙壁。墙壁上的圣母像浮雕原来是镶嵌在仁慈堂的教堂内,在1883年教堂拆除之后,浮雕就转移到这里。个人觉得此浮雕镶嵌在此处太完美了,配合狭小而对称的建筑格局,十分强烈而地道的西方风格。

无论如何也拼不成合照的两人👆
三楼左侧便是图书馆,中间是大礼堂。

大礼堂门窗紧锁,只能透过玻璃一睹其陈设。这里是举行仪式、会议的场所,也会用来召开新闻释出会。民政总署在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在这里向市民举行公开例会。传说中澳门是一个政治冷感的城市,不知市民参加公共管理的态度是怎样呢。

在离开民政总署大楼的过程中,被我们发现的“遗珠”。在花园入口处两旁的低矮墙壁上有两组瓷砖画。这一组描绘的是民政总署大楼外观的变迁。看起来在“市政厅”时代初期,屋顶似乎还保留着些许中国建筑风格的影子。

另一组瓷砖画描绘的似乎是澳门半岛环境的发展,最后一幅图还能看到当年的圣保禄教堂。

1.5仁慈堂⭐⭐⭐⭐

议事亭前地喷水池附近,有一幢纯白色的大楼,这就是亚洲最古老的慈善福利设施——仁慈堂。

仁慈堂于1569年由最早到澳门工作的贾耐劳主教创立,成立之初的目的是救济海难丧生船员家室。之后“业务”扩张,先后开办了中国第一间西式医院——白马行医院,以及麻风院、老人院、孤儿院等。数百年来,仁慈堂一直践行为社会上最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援助这一宗旨。今天的澳门,其开展的长者服务、盲人重建服务等仍然帮助著许多人,对于汶川地震等受灾人群也伸出了援助之手。
今天来到仁慈堂大楼前,能看到一楼完全被卖场占用。不过无需有“商业侵蚀文物”的遗憾,关于仁慈堂,我们需要从👇这里寻找历史的入口。

仁慈堂右巷,这里有仁慈堂博物馆的入口,巷尾布满翠绿的藤曼与贾耐劳主角的半身像常伴。仁慈堂博物馆开馆时间比较任性,也有午休,为了等待开馆时间,我们愉快地开始摆拍。

都说恋爱巷是好机位,其实这里也不差,而且不用排队。要色彩有色彩,要森系有森系,要港风有港风,良心推荐。

仁慈堂会员中心的窗户。会员中心看着有点像俱乐部的专属咖啡厅,不少用手提电脑办公的人聚集于此。

这条小巷子里汇聚了很多“专业人士”,看到很多隔壁公司同行的招牌好亲切。

COS一下满足自己从小看港剧种下的大状梦。

晃悠到早上10点,仁慈堂博物馆终于开放。博物馆位于仁慈堂大楼的二楼,走进玻璃门后登上狭窄的木制欧式阶梯。

门票5元澳门币。工作人员都是上了年纪的叔叔,不知在他们的峥嵘岁月里,是否也有与仁慈堂相关的记忆。

上楼之后左转进门,这里应该是仁慈堂当年开会和处理事务的地点,至今保留了圆桌议事的格局。这张照片的重点是贾耐劳主教的全身像以及——下方其本人的头颅遗骨……这也是博物馆最珍贵的展品之一。如果来到这里请留意此处,不然很容易忽略。
贾耐劳主教在1568年来到澳门,是最早到澳门工作的主教。来到澳门之后即组织起慈善结构,惠及贫弱病苦。至1576年澳门正式设立教区,辖管除菲律宾外的全远东地区。然而被委任为首任主教的却不是贾耐劳。尽管如此,贾耐劳还是继续领导者澳门的教务直至首任主教到任,此后一直留在澳门服务直至病逝。一个虔诚的人怀着一颗慈善之心,他的故事将随着仁慈堂永远流传下去。

仁慈堂博物馆的展品当中包含与该堂创立发展密切相关的物件,其中1662年《澳门仁慈堂章程》手抄原件最为珍贵,其他还有贾耐劳主教陪葬的十字架等。

还看到了乔得龙的作品(右上)。乔得龙是现居澳门的西班牙画家,用毛笔结合西方写实技艺,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通过绘画记录澳门的昔日风情。民政总署大楼一楼的画廊里也展出有乔得龙的绘画作品,走过路过可以去看一看。

仁慈堂博物馆还有一处“宝地”——能够俯瞰议事亭前地的长廊。小桌上摆放著关于宗教和仁慈堂介绍的读物。即使对此不感兴趣,单单是坐着享受片刻似乎被结界赋予的安静也是很好的体验。

喷水池中间的浑天仪。央视关于澳门世界遗产的纪录片拍摄到这个画面时,配词如下:被大洋分割开的世界,在澳门这片土地上,重新融合成一体。

1.6玫瑰圣母堂⭐⭐⭐⭐⭐

从议事亭前地顺着“海浪”前行,不足半分钟便能到达板樟堂前地。正对着这座色彩明丽的黄色建筑即“板樟堂”,它有一个更为观光客熟知的名字——玫瑰圣母堂(玫瑰堂)。玫瑰堂可以说是澳门除了大三巴牌坊之外最热门的“网红教堂”了吧,一来是因为地理位置位于绝对市中心,二来大概是因为作为教堂“过分美丽”的外观。

玫瑰堂由圣多明我会(道明会)于1587年建立,初建时用木板搭建,所以被当时的华人称为“板樟庙”,后来被称为“板樟堂”。而被称为玫瑰堂,则是因为教堂供奉的是玫瑰圣母。 玫瑰圣母(Our Lady of the Rosary)的起源,与道明会推动的玫瑰经有关。玫瑰经当中记载着基督苦难和复活的奇蹟的精神,而圣母肯定是这奇蹟的参与者。玫瑰圣母节是在每年的10月7日,该节日的设立与西方一系列战争胜利之后的感恩有关:认为战争的胜利是诵唸玫瑰经的效果。据说玫瑰堂是澳门现存唯一能证明圣多名我会修士曾于澳门活动的建筑遗蹟。

虽然供奉的是玫瑰圣母,但是玫瑰堂实际上是传播葡萄牙花地玛圣母信仰的重要基地。花地玛是位于葡萄牙中部的一个小镇。传说在1917年圣母曾经多次在花地玛现身并且被三位牧童目睹。因为这个传说,花地玛成为天主教的朝圣地。为了纪念圣母在5月13日首次现身,澳门和葡萄牙一样,在每年的这一天组织花地玛圣母出游。以玫瑰堂为起点,至主教山小堂结束。据介绍,庆典出游的过程中所经之地会不断有教友拿着用电的模拟蜡烛加入出游队伍,一路上诵唸玫瑰经和圣诗。遗憾在澳门的两日并没有机会见识任何出游的景象。

玫瑰堂的配色各种适合拍照,路过别忘记打卡。这是教堂还没开放之前拍的,才能拍到这扇花纹精美的门。

较之明艳的外观,教堂内部以鹅黄色为主色调,以白色的线脚勾勒,很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优雅调调。在澳门的众多教堂当中,玫瑰堂算是规模比较大的一个。也许是因为空间广阔、建筑结构理想,玫瑰堂还时常承办音乐会。在我们到达澳门的当天晚上就有一场演奏会在这里筹备。

祭坛正中是圣母手抱圣婴的塑像,两侧分别是圣多明我和圣女加大列纳瑟纳的塑像。前者是圣多明我会的创立者,主要研究圣经和教育,宣扬玫瑰经,推崇圣母;后者是女圣师(Doctor of the church),系澳门教区的主保之一。

祭坛天顶。圣母的标记。在教堂外观顶部也可以看到。

据说这就是祈祷蜡烛。在天主教的信仰体系当中,人的灵魂是主的蜡烛。来到教会点燃蜡烛就有将自己托付给主的意思(通俗一点就理解为打卡报到吧),是与基督元首相连成为“光”的证明,这就是祈祷的真意(和许愿还是有区别的)。当然,如果信仰基督教新教,对于点蜡烛就能表达向神祈求的内心圣洁,估计是会有不同意见的,所以他们的教堂并不点蜡烛。

大多数观光客来到玫瑰堂都是绕行一周即离去,如此便错过了最值得参观的部分——圣物宝库。在玫瑰堂维修期间,工作人员从教堂的橱柜当中找到大批宗教相关物品,并一一陈列在圣物宝库内。对于非教徒来说,这不失为一次“大开眼界”的机会。二楼的展区有一扇玻璃门,每当有游客走上通往二楼的楼梯,守在玻璃门的工作人员便会帮忙开门迎接游客的到来。虽然不会像日本的服务人员一样时刻面带笑容,但澳门的工作人员也都是兢兢业业,非常有敬业精神。

展出的圣像部分储存完好,生动的面容和闪著光亮的眼睛格外吸引人。

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耶稣受难的头像(真的只有头像),应该是与真人同比例大小,视觉效果还是很震撼的。更震撼的是最下图这一箱人体部件。虽然不知道他们原来的创作目的是什么,但是现在看起来只让我联想到炼狱的痛苦。果然还是做个善良的人吧,参观一趟有这么个觉悟也算不虚此行了。

随处可见的圣母相关展品。

看了六集教堂纪录片,终于能说出一个完整的点👆右边的图案,代表耶稣受刑时的五个伤口,分别在四肢以及心脏。

参观摆拍两不误。

顶楼是最推荐的一层,踩在咯吱咯吱响的木地板上,仿佛穿越回到遥远的过去。

这里还有两口澳门最古老的钟。

长久的时间当中,顶楼都只有我们两个人。茄萌萌在古钟下阅读的剪影,仿佛是奥斯丁笔下的女性。

明黄与墨绿,非常异域风情了。

在教堂的发展过程中,门廊是一个重要的场所,在这里世俗与神圣相遇。人们常常在门廊里完成签订合约、设立遗嘱、清偿债务,诸如此类的活动,甚至可能形成小型宗教法庭。

走出玫瑰堂,就被繁华的商业街包围。精神世界到物质世界的一秒转换。(其实这一张的目的只是想表达白花油很好用)

2.西线

纵观澳门传统市中心的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新马路),骑楼延申的人行道商铺林立,终日车水马龙。这是澳门商业社会历史的留影。

民政总署大楼旁的小巷一直往西,地图上的古蹟串连成一个密集的网络,网罗了葡人当年在澳门的生活。澳门是一座一直需要爬坡的城市。电动车需要加足马力才能在这样的路上行驶,然而它们的主人却似乎并不需要以这样用尽全力的姿态生活。不紧不慢的节奏真是让人羡慕的生存态度。

茄萌萌的天气太热茫然遁·多重影分身之术。
有在平地也必须追赶的生活方式(东京),也有爬坡也可以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澳门)。

澳门总有记忆中香港的模样,随手拍一张就是银河映像的风格。

2.1河东图书馆⭐⭐⭐

顺坡而上来到岗顶前地。光看外观,并不会把这个带有庭院的黄色建筑与图书馆联络在一起。这个“非典型性图书馆”的前身是香港富商何东爵士的避暑别墅。在爵士逝世后,按照他的遗嘱,这座产业捐献给澳门政府用于设立公共图书馆。使我们得以与这座光绪年间的建筑近距离接触。

图书馆分为老楼和新楼。老楼部分收藏着中国古典文献书籍,其中不乏孤本。新楼与老楼外观的古典不同,设计充满现代感,笔直的木制楼梯直通顶层,两旁分割槽陈列图书室、休息室等。精心布置的小小花园与三层落地玻璃的阅览室掩映出知识的生趣。

直通“一线天”的阶梯,不知是否也寓意通往知识道路的神圣。我一向是被祝福的旅人,天气预报持续阴雨的澳门,却在这一天让我看到了最美丽的天空。
有阅读的人生是幸福的,当我并非去阅读时,也无意打扰这种幸福,所以同样没有到各个阅读区域一探究竟。
在花园中,几个年轻人正在探讨互联网相关的内容,有澳门人也有内地人,话题大概围绕着“去哪儿”开展。生活在这个时代,国家的发展和影响力,的确总是在不经意间体现出来。

走出河东图书馆右侧,是谢绝参观的圣若瑟修院。圣若瑟修院最初是为进入中国内陆传教的教士进行培训的机构,但成立后命运多舛,多次面临修士或教授不足而名存实亡的窘境,甚至曾经成为孤儿院和普通学校。直到1893年这里才再次成为专研神学的修院。虽然历经坎坷,但是自创办以来,修院为澳门以及内地的天主教传教事业培育了数百名神职人员。

2.2圣奥斯定堂⭐⭐

河东图书馆的斜前方是圣奥斯定堂。圣奥斯定堂最早是在1588年,由西班牙奥斯定会修士建立。
澳门继承了南欧的圣像巡游仪式,除了上面说到的花地玛圣母出游,还有每年四旬期第一个周六、日进行的苦难耶稣圣像出游。出游第一天的黄昏,圣像便是从奥斯定堂出发,迎往主教座堂并在此接受祝祷。第二日的出游将圣像送回奥斯定堂。

建立之初,教堂的建筑极其简陋,甚至需要在屋顶覆蓋蒲葵叶来遮挡风雨。每当大风骤起,蒲葵叶便随风飘舞,远观犹如龙须。而在中国传统的信仰体系当中,龙又恰好与翻云覆雨有关,可以说是非常应景了。所以当时的华人又将这里称为龙须庙。虽然已经经过修葺,现在也早已没有龙须飞舞的“盛景”,但是圣奥斯定堂的外观在澳门的教堂当中仍然是属于比较“年久失修”的状态。

不知是时间不对,还是本就不对外开放,圣奥斯定堂的大门紧闭。在其斑驳的外墙下倒是休憩的好场所。

2.3岗顶剧院⭐⭐⭐⭐⭐

圣奥斯定堂对面,一座“颜值爆表”的薄荷绿建筑——亚洲第一座西式剧院岗顶剧院。

岗顶剧院又名伯多禄五世剧院,是葡人在澳门开展精神文化生活的场所。这里不仅是中国最早的西式剧院,也是中国最早的电影放映厅。

剧院内部观众席分两层,呈圆形分布,分明是一个欧洲剧院的缩小版。暖调的柔和灯光投影到深红色的观众席,还能想象当年盛装出席的人们坐在这里观看演出的幻影。掌声雷动,是献给在这里进行亚洲首演的伟大歌剧《蝴蝶夫人》。

剧院进门的长方形舞厅,不知在这里生活的葡人中有没有一位像奥斯丁笔下的小姐一样,在这里开始自己的进入社交届的第一年。

剧院里循环播放的悠扬乐曲若隐若现,似乎从19世纪的梦中走来。

岗顶剧院之后的目的地是圣若瑟修院圣堂。游人罕至的街道上有着杂乱的电线、阳台上晾著的衣物、似乎应该属于前个世纪的古老店铺,与19世纪的梦一墙之隔,是澳门人平凡却安宁的生活。
小小迷路的关头,路遇友好的大叔热情地给我们指路,还给我们推荐了他觉得“最漂亮”的圣老楞左堂。热情的澳门人

2.4圣若瑟修院圣堂(三巴仔)⭐⭐⭐⭐⭐

圣若瑟修院圣堂的入口在一条小街上,根据百度地图的导航是找不到的,顺着人行道上的指示牌慢慢走倒是能够发现这个大隐隐于市的重要教堂。

进入铁门之后,登上一段长长的阶梯,圣堂的全貌一步步显现在眼中,在澳门的教堂中确实气派。圣堂是在修道院建成之后近二十年,为了满足修士们的学习与祷告需要所建。落成之时规模仅次于当时的圣保禄教堂,所以当地人赠其别名“三巴仔”。如今大三巴已经灰飞烟灭,三巴仔得以留存世间。

圣堂内部装饰可谓繁复,这就是介绍里界定的巴洛克风格的特征吗?主祭坛供奉圣若瑟像。圣若瑟是圣母玛利亚的净配。在了解到圣子降临的奇蹟之后,他承担了作为耶稣养父的责任。他不但以木匠为业养活了一家人,还为保护耶稣而举家逃往。作为世间谦逊等美德的典范,圣若瑟成为教会总主保及劳工主保。

圣堂中部的罗马式穹顶空间,光线透过组成圆形的天窗,对映着墙壁的白色,投射入圣堂。站在耶稣会会徽正下方抬头,整个人仿佛处于圣光感召之中,而信仰正是这些光芒的来源。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感动于人的意志之伟大。当你去信奉一种东西,它就能成为你一往无前的动力。在我看来,那是信仰本身的力量,与信仰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络。如果信仰内容恰好导人向善,则实为人之大幸。在这个维度上,我庆幸于自己已经找到这样的信仰。教徒将毕生奉献给主,我将毕生奉献给恪守自己的选择,大家都是行进在各自方向上的同路人。

除了祭坛和穹顶,圣堂还有三处引人注目的“风景”。其一是祭坛正中的雕刻——最后的晚餐,加上灯光的渲染,雕刻肃穆而生动。其二是入口二楼唱诗台的管风琴,全程看到的唯一一部管风琴,泛著银光,与圣堂华丽的风格一脉相承。其三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传教士”圣方济各沙勿略的手肱骨(注意不能拍照!)。
沙勿略出身西班牙贵族,早年醉心功名,后为传教放弃一切,成为耶稣会的七位创始人之一。沙勿略自踏上传教道路,所到之处即为心之归属。作为首位到远东传教的耶稣会会士,十年间足迹遍布印度、马六甲、日本大小地区。不论日晒雨淋、冰天雪地,感化多人皈依。沙勿略在日本了解到中国是智慧与权威之所在,便萌生入中国传教的意愿。然而他却从未踏上过中国内陆的土地。1552年,46岁的沙勿略为明朝的封闭政策所约束,唯有来到广州附近的上川岛等待机会。正是在这里,沙勿略感染痢疾病逝。此时距离葡人登陆澳门仅有一年时间,十年后后辈利玛窦终于完成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圣人”夙愿,天主教得以传入中国。

圣堂旁设有展览厅,其中储存有修院教育历史相关物品。

对于修士来说,照亮黑暗生命的圣经。

除了神学教育,还有综合素能的培养。

2.5圣老楞佐堂(风顺堂)⭐⭐⭐⭐⭐

热情的澳门大叔认为“最美丽”的圣老楞佐堂建筑在高地上,外形让我想起小时候积木搭建的大楼。教堂外观正中也有圣母的标志,两旁的塔楼分别有圆形时钟和铜钟。
圣老楞佐堂是澳门三大古教堂之一,另外两个是主教座堂和圣安多尼教堂。教堂所在区域是昔日的高档住宅区,教堂本身的华美也与环境相得益彰。同样是黄白色调,圣老楞佐堂较圣若瑟修院圣堂更显清丽明快。
初建成时,圣老楞佐堂附近便是码头,教堂立有风信旗杆,商人据此决定是否出海。故此教堂又称为风信堂、风顺堂,祈愿风调雨顺、航行平安。

教堂前的天使塑像,此行唯一看到天使的教堂。不过因为看过Doctor Who ,看到天使就条件反射不敢眨眼睛的我真是怂😌

教堂内部,在澳门的教堂当中可以说是非常美轮美奂了。柔和的黄色和蓝色、多处弧线设计的运用、高低错落的吊灯、色彩鲜艳的彩色玻璃,精致典雅。
当我们走进教堂,正好遇到两位女士前来了解天主教信仰的相关事宜,教会人员正在向她们解释,耐心而详尽。

祭坛供奉圣老楞佐像。圣老楞佐,生活在公元三世纪的罗马教会执事,掌管教会财产,负责救济穷人。罗马皇帝迫害教会的时期,老楞佐将教会钱财分施给穷人。罗马总督要求他将所有的教会财宝交出来。老楞佐答复需要时间做准备。三日后,他带着教会的大批穷人和病人来到总督府——“这就是教会的财宝,请接收吧”。总督认定这是对权威的挑衅并下令将其处死。33岁的老楞佐,出于自我选择的殉教,在烈火中被烤炙的身影悲壮而神圣。

如天空般的泛蓝顶棚,规整细致的勾边。两侧的天窗设计让我联想到船舱。

二楼的唱诗台,可以看看细节石膏装饰的精美。

二十年前才气逼人的“中国古代小女人”,二十年后勇敢又坚定的理想追逐者。旅程当中收到成功讯息的你说要带着感恩之心对各路神佛道谢。看着你的背影,其实我想说,在不利的环境中仍然保持节奏、不断逆风向前的决心,才是你走到今天的原因。所以,你只需要相信自己、感谢自己就好了。而我需要感谢你。从一起去图书馆的初中生,到在稳定与理想之间纠结的社会人,优秀与成功是可以选择的——这是你教会我的道理。前路漫漫,我们和我们亲爱的伙伴们继续潇洒地同行。

2.6亚婆井前地⭐⭐⭐

圣老楞佐堂一路向西南,步行时间十多分钟,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大半色彩鲜艳却分明是荒废了的古老房屋,环绕而成的小小广场就是亚婆井前地。

被闲置的房屋,植物却在缝隙当中悄然生长。荒凉与生机,看似矛盾实则和谐。
这里曾经是葡人最早的聚居点之一,留下的葡式建筑竟也形式各异。上图有些公寓式住宅的样子,Ethel and Ernest里主人公住的就是类似的房子。家家户户同样的建筑设计,细节的布置却处处显示出主人家的特质。然而这一切,现在都只能依靠想象力了。

没有找到亚婆井本井,只有这一个西洋式小喷泉。
喝过亚婆井水,忘不掉澳门;要么在澳门成家,要么远别重来。——唱着民谣的葡人已远去,这里仍然是市民们休闲交流的场合,也许这其中也有喝过亚婆井的水、在澳门成家的葡人的后裔。

2.7郑家大屋⭐⭐⭐⭐

从亚婆井前地步行不过数分钟,黑色古朴庄严的高门大院中,一代传奇大家的故事等着我们阅读。

前些年,著名史学家孔飞力先生逝世。大批纪念文章当中有一篇让我印象极其深刻,谈的是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我始终认为,学术领悟力有高低,但若欠缺这一份高贵的品质,终是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家”。在旧时暗流涌动的年代,救亡图存之路的探索之中,从清朝到民国的那些大师们,正是因着这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让人们在似乎无穷尽的黑案当中通过满天繁星看到了光明的希望。这是现在以私德论成就的潮流也无法湮灭的光环。
郑家大屋的主人郑观应先生便是这其中的一颗闪亮的明星。《盛世危言》这部旷世著作正是在这大屋当中完成。这个系统学习西方社会的纲领,正视中国旧式制度的各种弊端,并提出一整套改造社会的构想。脱胎于旧时代的个体倡导制度的变革,为了更好的未来可以“自揭伤疤”式的理智,我想这大概是这些大师们留给现世的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郑家大屋是澳门所见最宽敞的住宅。岭南式的四合院加之西方建筑思维的点缀,方方正正的坦然与相容幷蓄的大气。

大屋还有一段有意思的历史。郑家后人逸散之后,大屋成为“七十二家房客”的聚居地。从展出的照片当中,能看到当时混杂的面貌。颇有些“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慨。政府收回大屋后进行了修缮,恢复了大屋的格局。这也是现在的大屋少有装饰、尽显苍凉的原因,格局可以恢复,当年的那份精髓却终究随着主人及其爱物的逝去而幻化成风。只有上图这回廊的穿堂风,好似夹杂着那些或高雅或市井的气息,拂过我们的裙角和发梢。

从郑家大屋出来,正好到了放学的时间,成群结队的学生们在亚婆井前地的路口向不同方向分流。在我身边的茄萌萌也是当年一起放学的同学,我们还有我们的小伙伴们也曾经这样,每天每天在同一个地方道别。庆幸的是即使现在天各一方或者不常相见,也未曾在人生的分叉路口离散。

斜斜的坡道,通向下一个目的地。电视剧当中,汪海琳穿着婚纱沿着这样陡峭的道路向前奔跑。泪眼朦胧的她,是否觉得这条路像无法控制的感情一样,充满了艰辛又永远看不到尽头。
当天我们来到这里看到的是一个温馨的片段。我们前面是一对回家的爷孙,讲著广东话的孩子声音软软糯糯,向爷爷述说著学校的见闻。

2.8主教山小堂⭐⭐⭐⭐⭐

蜿蜒的登山路,西望洋山顶端的主教山小堂。这里是故事开始的地方,成年的初哥哥骑着自行车、吹着他与君好的口哨暗号,通过迂回的山径来到主教山小堂门前。君好在听到哨声一瞬眼中的光亮,我永远都记得。
现实中到达教堂也必须步行,在山脚下就能看到告示,为表诚心,旅游车辆是不能开到西望洋山上的。

建立于1622年的教堂,原本修建在炮台旁,为葡人士兵弥撒所用。当年的军事攻防已经失去效用,教堂反而经过数次重建得以扩大规模。教堂外观为新罗马式,正面有玫瑰窗、透视门,右侧高耸的钟塔则是哥特式风格,左侧为1935年加建的主教府(图上看不到,定焦的哀伤)。

对于上述风格流派,作为一个门外汉并不十分了解,只是直观觉得石质建构、尖顶设计,透露著质朴大气的格调。教堂顶部屹立著圣母雕像,教堂前的空地还有一尊圣母石雕,渲染出宽容温暖的氛围。简洁明快的设计以及宽敞的外部空间在澳门不可多得,使这里成为婚纱照圣地,也导致我们看到教堂门前的告示,不得入内拍摄婚纱照。

另一部分游客来到这里则不是为了打卡朝圣。面朝大海的教堂,也能让你俯瞰澳门海景。

教堂前的平台,必须打卡的“圣地”。这里代表着初哥哥、君好、金胜、海琳等等一代人青梅竹马的友情,代表着初哥哥残忍地成全君好“天空海阔”,代表着沛坚的软弱和海琳的坚强。风和日丽的天气,却吹来一阵阵强烈的风。这些故事只是百年来悲欢离合的一个缩影,而主教山小堂作为一幕幕人生戏剧的见证者,除了圣母在上的慈悲眼眸,冷静克制无悲无喜。

从澳门回来之后的一个星期,整理电脑,发现20年前的刘先生也曾经流连于这片蓝天下。看来所谓“圣地”,也是亲子世代之间的冥冥注定。

光线透过正门上方的玫瑰窗投射入教堂内部。玫瑰窗是中世纪教堂正门上方的圆形窗户。窗户的彩绘玻璃花纹呈放射状,是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之一。主教山小堂的玫瑰窗看着并不十分典型,整个图案更像简朴的十字架而不是绚丽的玫瑰花,带着澳门这个城市的独特气质,小而质朴。

当日的教堂空无一人。故事的起始,尚未经过生离死别考验的君好和海琳,跪在教堂当中祈祷,希望亲人安好、希望爱情美满。之后的故事和真实的人生一样,将每个人看似普通的愿望逐一击碎。然而,当年不谙世事的少女的祈祷,那份简单的美好正是因着此后人事变更而显得更为可贵。

二十年来,祭坛似乎毫无变化,包括栅栏都是当年的花样。只是现如今,教堂前半部分已经不能涉足,无法再坐在君好当年的位置缅怀一番,也无法站在刘先生当年的位置来一场穿越时空的COS。

祭坛一侧的耶稣受难像。有网友曾经偶遇修女在这里祷告,感受了不一样的文化,我们当日却未有这样的运气。

教堂前平台尽头有螺旋楼梯,两侧的阶梯环抱着路德圣母岩洞。洞内岩石嶙峋,圣母像则立于一侧岩石之上。表现的是古时圣母在法国路德城内当众显灵的情景。在凉爽舒适的天气(当天其实是烈日当空的酷暑


)特别推荐在这里坐一坐,即使并非祈祷。
这里是初哥哥与海琳假装情侣,只为了将君好推向更好的世界的地方。文初认为,君好以后会知道,和她即将得到的幸福相比,眼前的失落是多么微不足道。“憾无缺,只差跟你曾遇过,给过你太多波折。”这样的心声感人至深。文初是一个从小被放弃的人,所以也习惯于放弃。然而他的放弃剥夺了君好可以选择平凡幸福的权利。自认为被至亲抛弃的伤口在误会消除之后可以抚平,但是她再也也没有办法和挚爱的初哥哥成为情人,就像澳门只能成为一个回不去的归属。对于祝君好来说,没有失落是微不足道的,遗憾只会历久弥新。这是汪海琳早就和文初说过的男女差异,不过我想他永远也无法体会。

2.9妈阁庙前地⭐⭐⭐⭐⭐

西望洋山下,澳门半岛的南端,澳门旅游最耀眼的名片之一——澳门现存最古老的庙宇妈祖阁。海神信仰的典型代表,以女性身份被官方多次册封而封神的凡人女子、MACAU的来源……这些与妈祖有关的故事大众早已耳熟能详。作为家里供观音的无神论者,对于海神崇拜还是敬而远之吧,在前地一带看看全景感受一下就好。这里仍然值得五星评价,就像所谓的“百年老字号”,到了北京总归是要尝一尝。

万派朝宗殿。只大致了解万佛朝宗说的是佛祖讲经的盛况,万派朝宗估计也是相同的气势吧。香火鼎盛的庙宇和善男信女,圆形的洞窗好似一枚西洋镜,对映出中国传统信仰的繁华。

好歹也是做了几年海商法方向法史研究的伪知识分子,下一个目的地是海事博物馆。地图显示就在妈阁庙附近,一抬头看到前地另一侧墨绿色的建筑,跑过去发现大门紧闭,想着又到了轮休日,只得讪讪离去。

回来整理照片,发现更让人讪讪的事实——这是行政大楼而已,海事博物馆“像一艘扬着白帆的三桅船停泊在妈阁庙前”,完美错过。

2.10港务局大楼⭐⭐⭐⭐

从妈阁庙前地顺势爬坡,沿途老旧的商铺都闭着门。澳门实在太小了,小到似乎每一栋楼房都被冠以“大厦”的名号。是不是就是这样的萧索,使初哥哥和娇姨认为,君好必须要走出澳门,去看更大的世界,才能获得所谓的幸福。然而多年之后的今天,同样还是这样安静的澳门,却成为了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闲适与幸福,有时候并不是悖论,但是身处其中太久或许反而体会不到可贵。

斜坡的转角,隐藏在一片居民楼当中的港务局大楼。

高高的基石,逼仄的空间,也掩盖不住的异域风情。不曾想过在澳门还能看到印度风格的建筑。果阿,现在应该称为果阿邦,与澳门产生的联络源于葡萄牙的殖民时期。与对澳门的相对尊重本土文化不同,葡萄牙占领果阿之始便带着强烈的征服意识,从生活方式到宗教信仰的强势入侵,使果阿完全沦为葡萄牙屯兵和建设军事基地的属地。港务局大楼就是当年由印度来澳门驻扎的警察的营地。

中国难得一见的印度式的通风走廊,宽敞明亮并且真的很通风。当天中午到达港务局大楼,适逢午休,不能进入参观。

将营地设计成家乡的样子,大概算是葡人对印度驻警一点小小的人性关怀吧。

从港务局大楼往回走,路遇dream car。

2.11德成按(典当业展示馆)⭐⭐⭐⭐⭐

沿着新马路行走,可以看到一些名字为“XX按”的店铺,这就是当铺了。作为博彩业之都,典当业随之风生水起,清末明初当铺在澳门已经成行城市。发展到今天,博彩业更为兴旺,当铺的重要角色却更多地为银行所承担。但是我们还是可以走进新马路上保留着的德成按,看看昔日当铺的标本。

走进当楼,可以看到港剧里当铺的样子,高高的柜台栅栏通天。整个展示馆保留了民初的面貌。

馆内陈列有典当工具、当时使用的票据以及记录,逛一圈可以对典当业的操作流程和模式有基本了解。德成按民国六年成立,但展示的记录却还有满文,对于这点颇感意外。

1967年3月9日,好奇日历的主人当时发生了什么,让他的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天。

德成按由当楼和货楼两部分组成,很多游客忽略了存放典当物品的货楼部分(从当楼后门出去进入一个狭小黑暗的屋子)。
个人觉得货楼部分更有意思,看得出是完整储存下来的“实物”,木质地板每走一步都会嘎吱作响,“出土文物”本物无疑了。货楼重现了当年的环境,照明都是用的最小瓦数的灯泡。一楼有语音讲解,是一位当年从事典当业的老人回忆入行的经历。每一层楼储存不同种类的物品,并且为了完好储存每层设计成不同的格局。
如果你来到这里,一定不要被昏暗的环境和陡峭的木质楼梯吓到望而却步,在层层柜架中,藏着倒流的时光。

2.12福隆新街⭐⭐⭐

距离德成按不远的小巷里,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青楼建筑群……福隆新街现在看来只是一条沧桑的小道,在当年却是澳门最高阶的娱乐场所,达官贵人想要的吃喝嫖赌(就是字面意义)一应俱全,可以理解为那时候的高阶会所吧。这里也是澳门博彩业发祥地之一(还有另一个源头是葡人带来的西式赌场)。

今天的福隆新街早已不是当年的烟花柳巷,两旁的铺面或者关着门或者变成了饮食店和廉价旅馆。从头至尾走了一遍,没有留意到拍摄《2046》和《伊莎贝拉》的新华大旅店。这是一家至今只有风扇没有空调、保持着上世纪穿旗袍年代风貌的百年旅馆。网上有酒店传人叶崇茵女士的采访,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条件以及大酒店令人艳羡的工作,回到这条早已没落的小巷里,接手一家辉煌不再又难以改善的旅馆。

当年繁华的商业区实际上并非今天看到的“五颜六色”,这是政府翻新过后的面貌。附近的荣福里等地还保留着当初的样子,虽然看起来更为破旧古老,但是真实的历史感是任何艺术加工都达不到的效果。

年少轻狂与年迈信步仿佛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

2.13十月初五日街⭐⭐⭐

接近新马路尽头,拐进一条小路,为了寻找大龙凤茶楼,我们来到了十月初五日街。

这条街曾经是澳门繁华的商业街,当时它还不是一条内陆街道。填海造陆过程中消失的内港码头,使这条街终日人声鼎沸。这里一度成为澳门最长的街道,有名店、有摊贩、有川流不息的人群。澳门的老人们记忆中繁盛的画面,与眼前这狭小冷清的小街似乎毫无共通之处,沧海桑田也可以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实现。

早上九点到下午三点,一路暴走,一直忍着没有走进路边的餐馆,就是为了有余力来体验这家大龙凤茶楼。

作为一个从小习惯喝早茶的人表示,这里的餐点实际上并不觉得惊艳,服务态度也如传言中的冷淡。不过没关系,只要能吃饱就行,我们来这里也不是为了美食。

来这里的原因,是为了感受👆大龙凤茶楼是澳门唯一一家保留粤曲表演的茶楼。
家里是广东人,小时候总能在电视里、收音机里、录音录影带里、剧场里听戏,这是早已模糊的童年时光。只有在听到熟悉的曲调时,才能唤醒坐在剧场里的记忆。喝早茶、听大戏,虽然并非出生成长在广东,但是我的幼儿时代确是最传统的岭南生活方式。我的阿婆阿公少年离开家乡,却将家乡的生活习惯烙印在自己、儿孙的身上。行事规矩、进退得宜,是他们对我们这些小孩的要求,所以那时虽然听不懂唱腔、看不懂投影的唱词,我也必须安安静静坐在椅子上,看演员们漂亮的头饰和衣服似乎成为了唯一的乐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再也没有戏班到我们生活的三线下小城市唱戏,阿婆也早在我12岁那年仙游。然后我每每到广东一带,必定寻找能够听粤曲的机会。对粤曲的理解依然非常有限,但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似乎能感到她还在不远的地方。他们的抚育,让我对一种文化产生了归属感,拼命抓住以前的生活习惯也成了维系和往生者联络的一种方式。

唱戏的都是街坊邻里,彼此之间非常熟悉。

忙里忙外还要客串主持人的老板娘,希望他们能坚持下去,希望下次再来澳门还能成全我一个追忆往事的地方。

其实从走进十月初五日街,我就觉得这一带莫名眼熟。茄萌萌在茶楼结账的空隙,我一个人站在门口发呆,灵光一闪百度了十月初五的月光电影版海报。果然!虽然很多店铺广告牌都更换过了,但是东亚酒店还是坚挺下来了。这个打卡真是意外的惊喜,能够凭著一块绿色广告牌就能从另一个角度认出一条陌生的街道,我觉得自己值得36个赞。

全景看了还是挺难过的,曾经的热闹兴旺如今看着一片破败。
“就似这一区曾经称得上美满甲天下,但霎那全街的单位快要住满乌鸦。”然而,即使没有一种安稳快乐永远也不差,要忘掉种过的花重新出发又谈何容易。

2.14烂鬼楼巷⭐⭐

西线的行程原本到十月初五日街就结束了,在回程时发现烂鬼楼巷也是计划之外。

烂鬼楼原来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兰桂楼,是一名华侨建造的西式楼房。之后楼房卖给从事贩卖劳工生意的商人,用于囚禁即将出售的华人劳工。之后发生的悲剧又与火有关系,一场火灾带走了兰桂楼中三十余名劳工的生命,也将雅致的建筑变成了废墟,兰桂楼就变成了烂鬼楼。

二战时期,烂鬼楼一带形成了二手商品市场,也不乏古董等“上等货”在这里寻找买家。在资源匮乏的时代,穷苦大众对这里充满了脉脉温情的回忆,因为在这里可以以尽可能的低价满足生活所需。
曾经看过采访,市民们积极向政府献策,希望将游客引向这样的历史街区,让它们焕发生机。网上的攻略也说这里形成了类似“古玩一条街“的小市场。然而当天我们来到这里却不免失望,短短的小巷只有一两家店铺开门,和古玩相关的也只看到这一家店面,有几名外国友人倒是进去一探究竟了。不过这对于想要吸引游客,恐怕还是远远不够的。

3.南线

3.1卢家大屋⭐⭐⭐⭐

卢家大屋所在的大堂巷充满生活气息。一排看着像内地九十年代的居民楼布满铁窗,一楼是经营各种小吃的店铺,熙熙攘攘。一不留神就会把这间光绪年间的古宅当作美食的背景板遗漏过去。

都叫大屋,相较于郑家大屋的大气,卢家大屋更多的是精巧。占地不大,但天井、屏风、隔断等的应用使整个房屋如同活过来一般,每到一个房间或院落都仿佛踏入不同的景致。

灰塑和砖雕,铁窗和彩色玻璃,处处都有中西交融的体现。特别推荐每扇门窗上的雕塑或绘画,栩栩如生且均有不同寓意。南方宅子或许没有北方宅子的古朴稳重,却分外灵动。

从卢家大屋出来,别忘了品尝一下大堂巷的美食。常年被本地学生占领的小吃,必然是非常美味的。像他们这样的年纪,我们也是每天中午放学先到小吃街塞几串小吃再回家吃饭,美好的年纪。

重点推荐这一家,比隔壁排长龙的恒友好吃多了,咖哩味又浓又香,加辣的滋味不能更爽。

3.2主教座堂(大堂)⭐⭐⭐

大堂,主教座堂的别称,无论哪个名字听着都很有威严感。虽然和附近的玫瑰堂相比,外观有些“其貌不扬”,但是这里作为澳门天主教的中枢,确实是澳门最重要的教堂之一。澳门设立主教辖区的次年就建立了主教座堂,对传播天主教具有核心作用,辖管中国、日本、朝鲜等远东诸岛。

据说教堂是典型的地中海风格,从外观上只觉得格外庄严厚重,正面的彩绘玻璃是唯一的色彩。

教堂内部的设计也以简约肃穆为主格调。主祭坛空间深远,以彩绘玻璃为背景。正是在这样看似普通的祭坛之下掩埋著16世纪和17世纪的主教和圣徒的遗骨,这是教堂的无限荣光。大堂对于世俗领导者也具有重要意义。历届澳门总督上任,均将权杖放在大堂圣母像旁,象征其权力的神圣。
说到大堂,还要说到其中储存的《日本天主教徒在长崎被钉十字架图》。在之前的多个教堂介绍当中都提到了日本教徒,他们远渡澳门还要从丰臣秀吉禁教说起。故事太长,有兴趣可以百度。简单来说,丰臣秀吉的时代,先后禁止葡萄牙人的耶稣会以及西班牙人的方济各会在日本传教的行为,日本教徒被要求放弃天主教信仰,传教士则被驱逐出境。不愿意放弃信仰的教徒只得背井离乡,来到当时远东的传教基地澳门。在这段历史当中,有24名日本信徒被押往长崎处死,后来又有2名信徒自愿加入殉教的队伍。1597年2月5日,26名殉教者被押到长崎西阪的山冈上,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就是所谓的“庆长大殉教”。上述主教座堂收藏的图画,描述的就是这个为信仰献身的故事,纪念这26名信徒的事蹟。

此行打卡的12个教堂中,大堂的彩绘玻璃是最多的,绘制著各种宗教符号。

大堂外的前地空间,无处不在的航海元素。

随手一拍的香港电影系列2.0。

从大堂巷到新葡京,走出历史城区的浮生若梦,步入世界赌城的浮华奢靡。

随手一拍的香港电影系列3.0。

华灯初上的澳门,新葡京的外观装饰金光闪闪,直截了当地完成了对“壕”这个网络用语的说文解字。

过去,赌场旁边必有当铺;今天,与新葡京一条马路相隔的是中行澳门分行。网络的万能句式“资本的力量”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澳门有很多流动小档,经营者大部分上了年纪。本来想著书籍过关时会被查,实际上过关检查非常松,后悔没有带几本书回来。

随手一拍的香港电影系列4.0。

有记忆的城市永远让人着迷,即使漫无目的地闲逛说不定也会挖到有意思的“化石”。路过国华戏院商场完全是偶然,不过是抬头看到那被时间侵蚀出斑驳印记的招牌让我心里一动,这一定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回到酒店慢慢查询,果然曾经是一家著名影院,并且建于1929年,有过一段风生水起的历史,在走下坡路之后也曾经为了生存主打儿童不宜的午夜场,规模不断缩小并且最终在1998年停业。
这都是我经历过的故事,刘先生曾经是电影院业从业人员,改革开放的年代到香港和东南亚拿到盗版片源,又跑到北京的大学里找大学生翻译“大片”台词,自己做字幕。一场一场的香港电影和好莱坞大片,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对于这个三线下小城绝对是震撼。场场爆满的电影,让我在那个年代过上了比较宽裕的生活,也让在放映厅长大的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九十年代末期,与香港电影没落的速度一样,在中国内陆,电影院经历了最困难的时期,各大影院(包括冠名为“人民电影院”的剧场)相继关张。刘先生的单位原来有两个剧院,我们住的剧院有六个放映厅,最先关闭的似乎是小录影厅(放一些限制级的作品),到了最后不得不把最大的影厅出租给迪厅,给戏班子用的后台则出租给餐厅。虽然父母从来没有在我面前说过,但是小孩总是敏锐,我知道那也是家里最困难的时期。至于后来,刘先生调职,又过了几年,连锁影院遍地开花,但是这些新式影院却再也不是我记忆中的人情味。再后来我成了一个法科生,明白了盗版可耻,然而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怀念。在我无法克服的偏见里,九十年代的电影最经典,九十年代的影院最繁华。
21世纪的澳门街头,还能看到一间老戏院的遗蹟,他们真幸福,不像我的剧院早在一片商品房中分崩离析。

今天的澳门仍然生活着许多葡萄牙人和他们的后裔。马路对面的中式建筑看外观很难猜到它的用途,它是澳门第一间中文图书馆。因为外形,被称为八角亭图书馆,这里有一个公交车站叫八角亭站就是由此得名。八角亭在1927年建成之后最初被用作餐厅和台球室,二十年后被鼎鼎大名的“澳门王”何贤(澳门几代实际掌权者和“赌王”的更迭史是什么剧本都写不出的精彩,在此不涉及,但强烈推荐了解)购入并赠予澳门中华总商会,所以正式名称实际是澳门中华总商会附设阅书报室,名称下书“纪念何母邓 梁太夫人”。关于图书馆本身的价值,网上说是在华人图书馆中难得的适用杜氏图书分类法的图书馆(太专业不得不一脸懵圈),以及收藏有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各大报纸的合刊。因为当日图书馆并不开放,对于实际状况无法一探究竟。

澳门的生活节奏真的是慢,基本看不到匆匆赶路的人,也看不到一脸焦虑的急切。

3.3加思栏公园⭐⭐

八角亭图书馆附近有大片粉粉的建筑,这里就是加思栏公园。加思栏是一个很美的名字,实际上其实是S.Francisco的译名,这个词的另一个译名已经出现过许多次——圣方济各。鉴于这个词和加思栏实在相差太远,百度一下了解原因。据百度说,当年方济各会在此地设立修道院,中国官员与神父沟通遇到语言障碍。官员问神父此地的名称,神父以音译告诉他“法栏思加”,在书写时则将“法”字略去,写成“栏思加”。因中西方横向书写方向相反,官员就误以为此地名为“加思栏”。因为是度孃的科普,真实性无法保证,不过确实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这个修道院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拆除之后这里变成了加思栏兵营,并将目前开放的这部分改造成了加思栏公园。

加思栏公园现在也成为了市民们闲庭信步的休闲场所。其中这座圆形建筑满足了我们所有的少女心,像童话里小公主住的小城堡。这里的前身是欧战纪念馆,纪念葡萄牙在一战当中阵亡的士兵。国内对一战历史的科普并不多(估计是因为和我们没有关系),实际上一战对欧洲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推荐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看看只存在于一战之前的“黄金年代”,看看那场最后的古典战争,除了历史书上“帝国主义之间非正义的战争”,可能会看到更多的东西。

这里现在是澳门伤残人士协会会址。在内地这样占地小的圆形建筑并不多,我总想看看内部构造是怎样的,然而遇到的建筑都不开放,些许遗憾。

澳门有很多便民亲子游乐设施,而且维护状况都很好,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年轻家长在一旁陪伴和交流,可以作为和谐社会宣传画。

4.东线

4.1圣母雪地殿圣堂与东望洋灯塔⭐⭐⭐⭐⭐

来到东望洋山,是最后一天的清晨,天气预报了三天的雨水,终于在这个早上洒落在澳门的土地上。在八角亭公交站候车,雨势渐渐加大,越来越密集的雨滴在地上泛起一圈圈涟漪,对于东望洋山之行充满了担忧。不过事实再次验证了我旅行运爆棚,公交车来到东望洋山脚下,雨停了。

同样是地势高低错落的城市,澳门并不像重庆那样热衷于楼梯,所有的道路都是以坡道过渡,即使是“登山”,实际上也不过是在走一段稍显陡峭的上坡路。

来到东望洋山的中部,晨练的老人很多。当天行程很紧凑,为了节省体力,我们想寻找网上说的缆车,遍寻不到。远远地就听到后边有老大爷在吆喝,以为他遇到了老朋友,往前走了两步,我才意识到他是在叫我们。原来大爷看到我们揹着相机猜到我们是来看灯塔的,主动要来给我们指路。蹩脚的普通话说得大爷很心急,我跟他说我听得懂广东话,只是“识听不识讲”,大爷瞬间像解决了难题松了一口气,三言两语给我们指示了正确方向。同时到澳门亲子游的同事啃包子的地鼠(这真的是她自己起的名字),在澳门经历了被坑、不友好、被拒载,留下了很不好的记忆。所以我格外珍惜这样的善意,善良不是必然,而是我遇到的这些可爱的人们的高贵选择。

没有缆车,也不过走了不到十分钟就来到了目的地——东望洋灯塔在眼前静静地等待着我们。

登顶东望洋山,首先会进入一间屋子,挂著10个巨型的铁器。在这里我们又遇到了一位可爱的警卫老大爷,笑着向我们问好,给我们介绍这里的故事。离开的时候我们想找他合照留念,可是他大概工作去了,没找到人。请等着我下次再去补上和您的合照。说回这些铁器,是国际通用的台风等级标志。东望洋山顶至今仍然通过悬挂这些标志提醒市民们台风的情况。前一阵,强风球过境,把悬挂的设施吹倒了,我们去的时候还未修好。
来到平台上,有一个大锚,大航海时代的记忆烙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灯塔,希望的象征,充满浪漫主义意象。没有波光粼粼的海面,没有悬崖海岸,只是站在市中心一座小山的平台上,但是当我望着灯塔,确有走到世界尽头的感慨。电视剧片头,东望洋灯塔作为背景长时间出现,照明灯每闪过一次,映照出一对心意相通的角色。比起希望,对于远航的水手,灯塔最动人的意义估计还是照亮归家的路。祝愿每个人心理都有一座灯塔,无论对于感情、事业、人生理想,都有一盏明灯引领达至归宿。

身前历史身后繁华,东望洋山GET到的澳门市景。新葡京的金碧辉煌与前方烂尾楼的空洞荒凉对比鲜明。

与灯塔相伴而立的建筑就是圣母雪地殿圣堂。澳门自然没有雪,教堂的名字来源于罗马的圣母雪地殿。相传公元352年夏天,圣母梦示罗马贵族若望,要在尼斯奎林山有积雪的地方建造圣堂。最后建成的教堂就叫圣母雪地殿。
澳门的圣母雪地殿圣堂,看起来只是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屋子。走进去别有洞天。用中国绘画技巧描绘的圣经故事,虽然壁画已经残缺不全,但是如此中西融会贯通的艺术表现形式真是让人印象深刻。整个圣殿虽然建于山顶,但是除了祭坛两侧的窗户和入口处的天窗,没有其他的光线来源,倒是有些建立在地下的错觉,尤其是祭衣房。这个看起来又中国又西欧,又凯尔特又中亚的教堂,是我们这一趟最喜欢的地方。这里没有游人如织,没有嬉笑喧譁,只有满屋残破的壁画,似有无数说话,等着我们去听懂。为了保护文物,圣殿里不能拍照,上图是从网上找到的图片,可以一窥壁画真颜。如果有机会,推荐去亲眼看一看,只有站在那样的环境中,才能真正体会那份特别。

人生当中第一次看到灯塔,就是中国海岸第一座现代灯塔,何其珍贵。可惜的是不能上去看看,第一次登上灯塔,又会在何时何地实现呢,我期待着那一天。

雪一样的白色,冬日暖阳一样的淡黄色,当日雨后的阵阵大风,果真有些“雪地”的氛围。

半个世纪之前抗击荷兰进攻的重要防御工事,打卡澳门各大炮台的茄萌萌。

东望洋山或许是唯二真正能用“依依不舍”来描述的地方。下山的路,路过澳门居民的各种日常生活。

黑色的出租车看着很帅气。只能容纳一车单向通行的小巷蕴含的是这个城市强烈的规则意识,路旁停放的车辆哪怕有一辆违规都会造成交通的阻滞。

4.2疯堂斜巷⭐⭐⭐

东望洋山一路向下,来到地势低缓的地带,离“文青最爱”的疯堂斜巷就不远了。时间回到人人对麻风病闻风丧胆的年代,前文提到的贾耐劳主教和他创立的仁慈堂,在这一带建立了救助麻风病人的病院,封闭式治疗管理。为了让病人们内心有所寄托和希望,又在这里建立了一间叫“望德堂”的教堂。当人面对死亡的恐惧,会以极端的方式与威胁划清界限,似乎通过贬低弱势群体便能够免于灾难。“疯堂”其实是对望德堂代表的病患的贬低和排斥,和唐吉柯德式“疯癫”的文艺和浪漫主义没有任何的关系。

麻风病院早已搬走,疯堂斜巷留下一派南欧风情,据说马赛克地板的石材都是从葡萄牙运过来的。

走过的是一条路,也是一段人去楼空的记忆。

这里游客不多,容易拍出有感觉的照片,的确是很适合文青了。

低成本COS《君の名は》。附近有婆仔屋(前身为仁慈堂办的女性养老院)还有疯堂斜巷十号,都是艺术场所。有时间不妨逛一逛。

4.3圣味基坟场⭐⭐⭐

在疯堂斜巷,远远望到有一群薄荷绿建筑的轮廓,小清新得像一个公园。走近了才知道是一个墓地。

坟场内有一间圣弥额尔小堂。哥特式建筑风格,供奉的是天使长圣味基(估计你也猜不到原词是St.Michael……)

想着安眠之地不便打扰,在马路对面找角度拍了两张照片。回来看别人写的游记,是可以进去参观的。有些后悔没有进去感受一下,毕竟在内地这样的机会并不多。但是有限的视角也看得出一片宁静祥和,墓碑各不相同,或许与主人生前的经历有关,又或许只是体现著主人的喜好和特色。

一墙之隔,现世安稳。

5.北线

5.1恋爱巷⭐⭐⭐

大三巴牌坊下的恋爱巷,全长不过50m。西方建筑外观+少女心爆表的配色+充满浪漫色彩的名字,恋爱巷成了一个标准的网红景点。

所谓“世界上最浪漫的地方”,跟疯堂斜巷“最美丽巷道”的定语一样,一股宣传软文的广告感,听听就好不必当真。游人繁多的时候,小小的巷子每一个角落都挤满自拍或拍照的人,实在和浪漫沾不上什么边。只有在清晨或晚上的片刻静谧,才衬得起“柔情”“激情”这个名称(街道葡文名原意)。如果你看过《心动》,回忆一下年少的金城武和梁咏琪在后巷拥吻的影子,将背景替换成恋爱巷,昏黄路灯、粉色的墙壁,接受作为背景的大三巴牌坊的祝福。如此情境,大抵才能称为“世界上最浪漫”吧。

布达佩斯大饭店同款粉色。既然来了,摆拍留影这种俗事难免还是要做的。

一整个旅程都在被茄萌萌嫌弃拍照姿势僵硬,而且各种给我示范。对于这信手拈来什么场景都能收放自如的本事我也是佩服。可是臣妾就是做不到啊!我已经放弃自己了,老师您就多容忍吧……

5.2圣安多尼堂(花王堂)⭐⭐⭐

恋爱巷以北的景点集中在白鸽巢公园一带。

澳门居民的重要交通工具电动车,爬坡好帮手。停放得如此整齐,很有秩序意识了,强迫症一本满足。

圣安多尼堂,澳门的三大古老教堂之一,初建于1560年,供奉婚姻主保和失物主保圣安多尼圣师——一位博学多才、道德卓越的圣人。
教堂又名花王堂,在非教徒看来,如此“仲夏夜之梦”的名称与教堂沉稳厚重的外观似乎并不相称。其实是因为以往葡人的婚礼多在此举行。以新娘手中的捧花为象征,圣安多尼堂才称花王堂。

教堂内部基调朴素庄严,祭坛以灯光凸显耶稣受难像的神圣。从规模来看在澳门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教堂。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临近关闭时间,只来得及匆匆看一眼。

关于圣安多尼圣蹟传说太多了,包括分身、神力、驱魔等等等等。就说其中一个:相传曾有一位施主,目睹了圣婴显灵在圣安多尼的怀里,并用手抚摸他的脸颊,安多尼本人也是神采奕奕、充满愉悦。这就是圣安多尼的塑像或画像经常抱着一个孩子(请看教堂顶部)的原因。
教堂嵌于居民楼和公园当中,这一带现在被称为圣安多尼堂区。澳门还有风顺堂区、望德堂区、花地玛堂区……一目了然,都是以教堂形成的区域划分。由教区到社群,即使社会生活模式改变,教堂不再是公共生活的中心,宗教的影响也已经随着时间嵌入今天的澳门。

5.3东方基金会⭐⭐⭐

白鸽巢公园的一个角落,以白色为主色调、红梅色走边的西式大门(实际上并不大),东方基金会的办事处给人以淡雅的印象。现在看来普普通通的小小庭院,曾经是赫赫有名的东印度公司本部。

除了西班牙式台阶算是气派,这一层“平房”实在是无法与历史书上的东印度公司联络起来。实际上,这个建筑最早的确是私人宅邸,而且主人还喜欢养鸽子。想象一下鸽子满天飞的画面,恐鸟症患者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阴寒。还好像我这样的恐鸟症患者在澳门似乎不多,大家称这一带为“白鸽巢公园”“白鸽巢前地”,带着赞美的意味。在经历过作为澳门第一个花园别墅的风光之后,这里才出租给东印度公司。当时是一幢二层建筑,现今看不到的上层建筑毁于台风灾害。

虽然建筑本身是一个“古董”,但是东方基金会并不是一个“历史遗蹟”。东方基金会成立于1986年,面向亚洲地区推动对葡萄牙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总部在里斯本,这里只是驻澳门的办事处,主要参与东方葡萄牙学会和澳门葡文学校的管理事务。有点葡萄牙人在澳老乡会的意思。室内的主体部分现在已经改成展室,当天展出了学生的绘画作品,看起来是不同的孩子对同一个物件作画成果的展示。学生们的作品基本都偏抽象风格,绘画模特们看到自己五官被以各种形式进行颠倒扭曲,一定会会心一笑吧。展区不能拍照,隔着玻璃拍一张非开放区域,看看当年东印度公司的办公环境。

5.4马礼逊小礼拜堂⭐⭐⭐⭐⭐

东方基金会旁有一个没有标识的入口,走进去是一个人生在寂静中绽放的故事。

马礼逊教堂和它的入口一样,没有丝毫招摇。澳门遍布各种建筑风格的教堂,除了东望洋山上的圣母雪地殿圣堂,只有马礼逊教堂以如此朴素纯粹击中我心。介绍说教堂属于罗马风格,在不懂建筑知识的我看来,它让人联想到宁静的西欧乡村风光。教堂通体白色,由石头铸成,大约不会像澳门的其他众多教堂一样遭受烈火的洗礼。造型简约,没有多余矫饰。

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呢?若是您了解,请留言告诉我。

教堂内部和外观一样淳朴。抬头还能看到年代久远的屋梁,虽然有空调,却还是保留了老式吊扇这种“出土文物”。祭坛更是极致简约,背景除了花窗之外别无其他装饰,百合花的清新与雅致的氛围相得益彰。
教堂的简朴与基督教新教教堂风格息息相关。关于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的纠葛可以写一本书,在此就不涉及了。马礼逊教堂是一座新教教堂,此前介绍的其他教堂基本都是天主教教堂,至于东正教教堂在澳门没有遇到过,不知道有没有。概括来说,天主教教堂外观最为华丽,所谓巴洛克风格、哥特风格这类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词语都是用来形容天主教教堂的。东正教教堂也十分好认,典型标志就是“洋葱头”形状的建筑(请联想一下俄罗斯或者哈尔滨的教堂),而且宗教仪式感最为严格。剩下的新教教堂则是最为朴实简约。还有一点,新教不相信圣母玛利亚,教堂里不会出现圣母标志或者圣母像。这些都与新教的教义有关,这个可以写成另一本书,也不多说了。

这面彩绘玻璃,代表这个“平平无奇”的小教堂之传奇。一切都源于一位名为罗伯特·马礼逊的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出生于英国,那是一个新教占主流的国家。马礼逊年轻时也经历了年少轻狂惹事生非后信教重生的桥段。但是当他信教之后,真正将“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句话演绎到极致。他是第一位到达中国传教的新教传教士,因为内地的封闭政策,他只能来到澳门居住。然而在澳门的日子对他来说也并不好过。在这个天主教已经站稳脚跟的社会,新教的公然传播是不被允许的。一方面是庞大的国家机器和宗教团体,一方面是个人的势单力薄。日剧《小巨人》中有一句台词大意是,敢于站在组织这个巨大怪物对立面的你,是一个小巨人。马礼逊正是这样一个小巨人,以内心巨大的勇气和最坚韧的意志,在传播信仰这条孤独而艰难的道路上走完一生。为了实现传教目的,学会了语言、学会了印刷术、翻译了圣经的第一个中文译本、编写第一部中英文字典《华英字典》、开办中国第一所洋学堂英华书院……然而这些后来人给他盖棺定论的“丰功伟绩”在当时却都是不可对他人语的“地下工作”。为了能够更方便地传教,他甚至以在东印度公司任职作为掩护,当起了“无间道”,日子过得如屡薄冰。没有鲜花相送,没有荣誉相随,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挑灯夜战式的辛勤工作。但是我想他一定是幸福的,当他以行动兑现著内心的承诺,当他在落日余晖中的亚婆井前地为中国第一个基督教新教徒完成洗礼,当他看到致力一生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点点推进。25岁到52岁的人生转瞬即逝,他和第一任夫人、儿子长眠在教堂后的墓地里,留在这个他默默耕耘了一生的地方。
这间小教堂就是为了纪念马礼逊而建。彩绘玻璃描绘著一本圣经,上书“太初有道”,基督教圣经开篇语。这是马礼逊这位“圣经中文翻译第一人”留给这个世界永不磨灭的印记。当日小心栽种庇护的种子已经开出最美丽的花,如果真有灵魂,他应该对此感到欣慰。

教堂还有两块纪念碑。这一块纪念的是英国人亨利·戴维斯·马格森,在中国居住了23年之后,在返回欧洲的前期,因沉船溺死于日本横滨。

墙壁上挂有马礼逊先生的照片。

整个教堂只摆放著十张藤制座椅,质朴的美感。

这一块纪念碑属于詹姆士·安迪考特,在澳门生活多年,最终病逝并安葬于香港跑马地。他的两个儿子则安葬于教堂后的墓园。这是一位私德与公义兼备的先生。

教堂虽小,却充满阳光和生机,与所纪念的故事一样,即使到了结尾,也保留着欣欣向荣的希望。

离开的时候墓园已经关闭,没有机会看看马礼逊先生的墓碑,但是他的故事与这里的超凡脱俗已经印刻在我的记忆中。

绿茵片片,阵阵鸟啼,白鸽巢再无白鸽,仍是澳门最美丽的公园之一。

夕阳西下,不紧不慢归家的人们,背影带着旧时代的从容和讲究。

二、氹仔岛——以荷为界的葡韵和纸醉金迷

氹仔岛,与澳门半岛间通过两座大桥相连的离岛。在遥远的年代,当葡人驾船靠近内港,目之所及,以东望洋灯塔为制高点到妈阁庙,各具特色的西式教堂、西式办公建筑与住宅、西式剧院……粒粒明珠在澳门半岛上一字排开,这是他们在东方构造的欧洲城市标本。而当时的氹仔却与这样的风景无关,除了孤单的嘉谟圣母堂以及旁边的几幢欧式住宅,这里只是以炮竹和火柴为经济支柱的“乡村氹仔”。
历史不断向前,机遇随之降临,我们乘车经过大桥看到的氹仔岛已经是一个高档酒店林立的“资本之都”,威尼斯人、巴黎人、永利皇宫、新濠影汇……这些为人们所熟知的“金光闪闪”(字面意思)的名字之本体都位于氹仔岛(葡京与新葡京除外)。从历史的繁华到现实的繁华,中间是一座桥的距离。

1.路氹历史馆⭐⭐⭐

来到氹仔的第一站,误打误撞找到这幢薄荷绿的双层建筑,在老树的掩映下,仿佛美国老电影里的背景。这里曾经是氹仔新公署,后来成为海岛市政厅,现在则是路氹历史馆。

虽然空间有限,当站在这座20世纪新古典风格建筑的台阶前,仰望罗马式三角形楣饰,却能感受到雄伟和威严,无怪乎旧时居民们把这里称为“衙门”。
顾名思义,这里是介绍氹仔岛(旧称龙环)与路环岛历史的小型博物馆。毕竟在历史上是不太发达的离岛,馆藏并不算丰富,比较有特色的是对当地炮竹业兴衰史的梳理、当地宗教状况的介绍、作为海岛的一些生物和化石的展示,还有就是一楼全玻璃地板下的前代建筑物遗蹟。

建筑分两层,二层曾经作为长官的办公室、会客室、会议室等,现在仍有一个区域储存了海岛市政厅会议室的格局。总体上来说,建筑物本身比展品更有意思,但是游客十分罕见,所以参观体验很好。

2.官也街⭐⭐⭐⭐

虽然不是澳门美食打卡之旅,但是大名鼎鼎的官也街还是要来的。与不远处的路氹历史馆的门可罗雀相比,这里估计是除了赌场以外整个氹仔岛最热闹的地方了。

各种小吃和特产,随意感受一下。因为对榴莲实在无爱,莫义记PASS。对澳门的猪扒包也没有留下特别美好的印象,大利来记PASS。不打算在这里带特产,以钜记为代表的一众饼家PASS。前两天吃完的葡国菜觉得有点腻,短时间不想再吃,葡国菜PASS。莫非整条官也街找不到一家医肚的餐馆?内心无奈。

由街尾到街头,想吃的东西没找到,找到了网红涂鸦楼。

看似普通的亭子,实际上也是一个有历史的“景观”。中式屋顶+罗马柱,摊贩们就在亭子里形成一排排的摊档,过去是氹仔有名的集市——嘉谟墟。在路氹历史馆里还有亭子的模型。

也是在这里,我们终于找到了午餐的选择。兴记咖啡室——虽然只是搜寻大众点评偶然找到的选项,东西却出乎意料的美味。

典型的港式茶餐厅,扑面而来的历史感。终于吃上心心念唸的牛尾通粉,还有提神杀器冻奶茶,分量足、滋味地道、价格公道,值得推荐。

和七十年代风格店面相称,工作人员都是阿姨大叔,爽朗热情,还可以聊天拉家常。这里对我来说算是一家大隐隐于市的美食,下次再来应该还是会来回味。

3.嘉谟圣母堂⭐⭐

茄萌萌的茶足粉饱迷糊遁·多重影分身之术!
氹仔岛的核心景区包括嘉谟圣母堂、龙环葡韵以及附近的欧陆花园。这里的台阶通往嘉谟圣母堂。

有点暗黑气质的涂鸦和周围的环境反差挺大。

嘉谟圣母堂是氹仔唯一的天主教堂,也是为了方便生活在这个离岛上的教徒开展宗教生活建立的。黄色墙面白色走线,整体风格简朴庄重。外观是三层建筑,实际上最高层是钟塔,目测规模在澳门算是比较大的教堂。当日教堂不开放,只能绕着外围走一走。

教堂正门前地面以石头拼出的1885.9.15,应该是教堂落成的日期,但是现在的教堂是在1985年重修之后形成的规模。
沿着教堂的侧面走,可以看到后院,院中有圣母像。嘉谟圣母的传说起源于巴勒斯坦。相传1251年7月16日一名叫Simon Stock的隐修者在神视中见到圣母给他一块圣衣。于是一众隐修者们在巴勒斯坦嘉谟山创立了嘉谟修会,推广圣母圣衣。此后7月16日被纳入罗马礼仪年历,称为嘉谟圣母纪念日,用以追溯来自山(天主显灵的标记)的以色列信仰历史渊源。

茄萌萌认为西欧人很懂生活情调,路灯下挂一个花篮,生活中的美。

4.龙环葡韵⭐⭐⭐⭐

龙环葡韵其实指的是包括葡式住宅、嘉谟圣母堂、公园一带,这里也是“嘉谟堂区”的核心,是葡人在氹仔生活的画卷。今天说起龙环葡韵,更多的则是指五座并排而建的葡式住宅遗址。

五幢洋房设计各异但风格统一,曾经是高阶官员的府邸,经过修缮目前成为在澳土生葡人住宅的模型向公众开放。五幢洋房分别为:生活馆(保留土生葡人住宅格局)、汇艺廊(不定期举办展览)、创荟馆(澳门主题文创用品店)、风貌馆(土生葡人及路氹地区的专题展览)、迎宾馆(接待外宾和举办活动)。

最有意思的当属生活馆,小小的两层建筑,让我们窥视了当年在澳葡人的生活场景。土生葡人指的是葡萄牙人与华人、马来人、菲律宾人、印度人通婚后形成的族群。与来自南亚的葡人、生于本土的华人均不同,又带着两个民族的烙印,坚持着西方宗教信仰,又融合著东方生活习惯。
生活馆上下两层重现了一个土生葡人的家庭。一层有客厅、饭厅、书房和厨房。中式的家俱、西式的装潢,兼具深沉的气度与色彩的跳跃。尤其喜爱餐厅,气氛温馨明快,可以想象女主人对自己家庭、生活的精致经营。二层是客厅、卧室、浴室。印象最深刻的是两间卧室,宗教信仰渗透入生活最隐私的部分。

龙环葡韵能成为一个网红景点,除了因为景点本身,还因为这里实在是一个小清新摆拍圣地。当天还遇到本地居民过来拍婚纱照。

大多数游客都会挤在生活馆、汇艺廊拍照,其实可以往后走一走,尤其是迎宾馆,除了外事活动基本不开放,游人也不会走到这边来。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地咔嚓咔嚓咔嚓。

洋楼前是溼地生态观赏区,时节合适的话能够看到满塘荷色,高阶官员们的居住环境真真完美。荷塘这边,仍然萦绕着葡韵古香;荷塘那边,高阶酒店、住宅区拔地而起。荷塘成为一道幻象,未来的兴旺与昔日的繁华隔岸相望。

离开了龙环葡韵的氹仔,也储存著广大本土华人的记忆。曾经引以为傲的炮竹业仍然可觅踪迹。

5.威尼斯人酒店⭐⭐⭐

本来此行完全不想进赌场,不过茄萌萌秉承著国人“来都来了“的优良传统提出起码要见识一下,所以我们到浮夸到闪瞎人眼(又是字面意思)的澳门威尼斯人来走马观花一番。我一直不同意《古惑仔》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这种受到很多人认同的观点。毕竟我一个看《大时代》长大的孩子记住了不碰股票的教诲,看全了《赌神》系列也只记得远离赌博。鉴于我对赌博的抗拒心理,在赌场里快速走了一圈(估计不到十分钟),直接转战购物中心。

购物中心最著名的就是这条人工“河道”了。如果坐船的话,水手的确都会唱歌(这位唱的是She),但是电视宣传片里所有人合唱的场景是没有的。

水手们都非常敬业,在唱歌划船的同时,只要捕捉到“岸上”的镜头都会大方微笑比心。虽然是流水线类工作内容,但是看到还是会开心,这时不要忘记回一个大大的笑容哦。

“河底”都是硬币,看来遇水扔硬币(大概率附带许愿行为)是所有文化共通的行为冲动。
澳门的纸醉金迷,就此别过。

三、路环岛——属于过去的十月初五

告别氹仔,向更南的方向行进,公交车上的视野从巨型高阶酒店慢慢过度到一片植物的绿色。从奢靡到乡野,多多少少可以体会古时官员被放逐时的心境。公交车最终停靠在路环岛市中心,说是市中心,却完全没有城市的感觉,几分台湾小清新电影的格调,时间也慢下来,听得到阳光的声音。

公交车站附近的网红咖啡屋。说是网红却很少顾客,和它所在的路环岛一样,澳门人口密度高这个特点似乎与这里无关。如果你只是想要一个休闲的假日,请不要错过路环岛。

1.十月初五马路⭐⭐⭐

从公交站向海边方向走,不过两三分钟就找到了十月初五马路。澳门之行到过最远的地方,离记忆最近的地方。

比起十月初五日街,十月初五马路才是《十月初五的月光》这个故事的象征。“不知是澳门陪着我们大,还是我们陪着澳门老”,初哥哥曾经这样感叹。守旧的澳门,与繁华无关的澳门,安静的澳门,温情脉脉的澳门,所有这些带着温度的印象,只有在路环这个被发展遗忘的离岛才得以兑现。

故事当中我最喜欢的角色是一个叫全海景的大叔,为了追求永远得不到回应的爱,从一代大亨沦落到家财散尽。但是他却不是一个苦情角色,追求而不强求,爱对方就是爱她的一切,努力过也是不枉此生,这样的气魄和豁达是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拥有的智慧。当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没有自怨自艾,带着初哥哥坐着三轮车游澳门,宠辱不惊地细数着自己一辈子的高峰与低谷。他们一定也曾经路过十月初五马路,像当天的我一样。最极致的爱一定不是自以为是的牺牲——谢谢这个角色教会我的道理。

安静的十月初五马路,难得听到游客的喧闹,只有阵阵水声陪伴满眼彩色的民居。

2.路环圣方济各圣堂⭐⭐⭐⭐

路环岛最美丽的教堂面朝大海。

环圣方济各堂前有一座小小的纪念碑。海盗对于生活在内陆的人民来说就像只存在于电影中的杰克船长。而对于路环岛来说确是一段并不愉快的历史。澳门半岛作为东西方贸易交汇处风生水起、氹仔炮竹业自主发展的时代,路环岛还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经常出没此处的人类除了猎人大概就是海盗了吧。1910年,葡军与海盗在路环发生了战争,并且最终将海盗赶出路环岛。我们眼前的这座路环打海盗纪念碑就是为了纪念这次胜利而建。

这里最开始是一座由嘉诺撒女修会管理的育婴院。为了纪念圣方济各·沙勿略,在1928年改建成今天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同为巴洛克风格,与圣若瑟修院圣堂的庄严不同,圣方济各堂轻快明媚,非常“路环风”的可爱。可爱到据说《游龙戏凤》和韩剧《宫》都在此取景(两部都没看过)。

教堂内部也是非常简约,阳光带着教堂外观色彩的折射,带来清新明快的气氛。这是一个让人联想到“幸福”的教堂。

这里曾经安放有圣方济各的肱骨以及圣保禄教堂火灾后日本和越南死难者的骸骨,现在已经分别移往圣若瑟修院圣堂以及大三巴的纳骨堂。不过停留在这里的时光,这些英灵一定都得到了安宁。
不要忘了到教堂的侧室看一看,这里有以国画形式表现的圣母像,还有一位韩国籍圣人的塑像,如果没记错的话是第一位殉道的韩国司铎金大建。他曾经在澳门修读神哲学,在白鸽巢公园还能找到一尊圣金大建像。

圣方济各堂经典配色很适合拍照,但是当天热到汗流浃背也没什么心机好好摆拍,标准游客照权当留念。

3.图书馆⭐⭐

圣方济各堂再往前走,黄色的单层葡式建筑是路环图书馆,这里曾经是一所学校。在澳门走街串巷的两三天,看到不少图书馆,相当于咱们内地城市每个行政区都有自己的图书馆,而且馆藏各有侧重,建筑也各具特色。倡导民智提升的社会总是让人羡慕。

此行最后一张合照,特别鸣谢茄萌萌全程忍受我的“摆布”,不厌其烦地找角度。

4.安德鲁花园咖啡⭐⭐⭐⭐

到路环岛还有一项“保留节目”,一定要尝试安德鲁蛋挞。澳门的葡国蛋挞举世闻名,实际上“葡国血统”并不纯正,而是一名叫安德鲁的英国人带到澳门的改良版本。不过也许正因为这份改良才成全了今天的极致美味。安德鲁在澳门与华人女士玛嘉烈成婚,并且与她分享了蛋挞的配方。但是好景不长,这间“夫妻店”随着二人的婚姻结束而拆伙,形成了今天安德鲁蛋挞VS玛嘉烈蛋挞的格局。对了,还有一个后续,玛嘉烈蛋挞把配方卖给了KFC,所以我们现在在KFC就可以吃到其变种。玛嘉烈蛋挞在我们住的酒店附近就有一家,安德鲁蛋挞似乎门店比较少,我们索性直接到它的“老家”路环岛来品尝。

天空突然出现下雨征兆,我们便没有选择老店,来到安德鲁花园咖啡舒舒服服地坐着。

服务员是一位华人小姐姐,不知是工作规定还是什么原因说的是英文(看其他游记,有游客说一些餐厅服务员即使会中文也故意说英文),所以我们也用英文点餐。不过无论如何,服务态度还是专业的。

不知如何形容的好吃,外酥里嫩什么的自不必说,可贵的是香脆又不腻味。不知是不是心理因素影响,我俩都觉得比玛嘉烈蛋挞好吃。

一口气解决两个葡挞也不觉得腻,强烈推荐。

吃完葡挞,天空又转晴,经茄萌萌要求放弃黑沙滩的行程转战威尼斯人酒店,于是时间变得宽裕起来,可以在路环市区漫无目的地压马路。色彩缤纷的民居,却是大多关着门。看得出来年轻人们大多已经离开,留下中年人和老年人与这片清幽之地慢慢老去。

一路向前,看到最大的商铺英利鱼栏,门口挂著一排排咸鱼,摆着品种丰富的海产品。这是一间经营五十余年的商铺,在澳门渔业兴盛的年代生意非常红火,也随着码头的衰落而沉浮。现在来路环岛的游客也不多,生意主要来源于以前积累下来的内地、台湾等地的熟客。

色彩与渔村的碰撞。人总是矛盾体,希望看到这里保持原生状态,又不希望这里在寂静中凋零。

路环码头,曾经到达路环的必经门户,今天也基本失去了功用。
祖国的内陆就在对岸,但是站在这里有种错觉,我们从澳门的繁花似锦出发,最终来到了世界的尽头。

写在结束之后



茄萌萌:
从前,澳门于我大概就是纸醉金迷吧!不过,由闺蜜规划的这场旅行让我寻到了属于这座城市浮华背后的朴实。我们像两个探祕者般走街串巷去寻找澳门的点滴印迹~~古老的市政厅,博物馆,图书馆,剧院,还有大户的大屋。但更多的是教堂和修道院。闺蜜称这次旅行像宗教寻根之旅,而对我却更像一次建筑博览。虽然视角不同,但是不妨碍我们并肩而行,分食共享,然后一起融入这里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人是一座城的魂,三天里我一点点体味着,体味着这座城的欲望和诱惑,体味着这里小老百姓内心的安宁与平和。这里是风云变化的澳门,这里也是当年纯朴的小渔村。好像时光不管怎么变,在这里也能找回当初的自己,只要你一回首就能看到熟悉的面孔在街头朝你招手,然后你会满怀笑意的向她奔去。好吧,那只是闺蜜在撵我快走呢,哈哈!走了!



我:
“宁愿没拥抱共你可到老”,最开始产生四月去澳门的想法是在春节期间,当时我以为这只是一个缅怀他人遗憾故事的旅程。想不到当我真正踏上澳门的土地,也成了这个遗憾当中的一部分,反倒是和这个带着些微“落寞”质感的城市格外契合。相熟的师妹说,当人的思维囿于困境,到宗教中去寻找解决之法是自然而然的选择。这趟澳门游走于众多教堂,除了因为此地本身风物的特征,也有借鉴面对困难的勇气之目的。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是我并不认为信教是避世之举,反而从中看到了令人尊敬的努力生活的态度。所以对我来说,以“教堂一日游”为核心的旅途从各方面看来都是有所裨益的。在写这篇游记的过程中,总是联想到上一篇日本的游记。不过半年时间,其间各种际遇却是我从没有想到的。旅行虽然不能让人永远保持中二少女元气满满的姿态,但是也能教会你如何在哀而不伤、颓而不丧中从容走下去。我想,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雁过留声,水过无痕。最后的最后,念君如初,祝君安好。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