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是第二批大陆居民赴台湾个人旅游试点城市之一,在出境手续办理、航班开通成熟的时候,我们开启了第一次台湾自由环岛行。
16天15夜的旅程,要讲的故事有很多,慢慢来。

失焦台北

放空淡水

捷运处处有惊喜

九份越夜越美丽

阳明山上海芋季

不务正业的候硐火车站

最爱古早味

我在垦丁,天气不睛也不雨

感动总在小微处

即将开始的故事之旅

一、准备去台湾

每个计划去台湾的人都会问:“你用多长时间准备了台湾行?”
我的答案会出乎您的意料:二十多年!
第一次记住“台湾”这个名词,是爸爸跟人在讨论那枚著名的邮票。已经记不清他们当年的讨论内容是什么,但政治与台湾这两个词深刻的留在了我的印象里。
加深我对台湾印象的除了当时的新闻时论外,是妈妈同办公室的一个阿姨。80年代后期,那位阿姨的哥哥从台湾回重庆探亲,当然礼物是少不了。
有一天我去妈妈办公室玩,那位阿姨带进来几个人插上门,又神神祕祕的拉开她上锁的抽屉,从一个锦袋中抖出好多件金首饰。黄澄澄亮晶晶的一下就吸引了我的注意。阿姨说,现在台湾不限制购买黄金,这些都是她哥哥从台湾带回来的,这些款式是在重庆甚至国内都买不到的,而且金价还比国内限购金政策下的金价便宜一些。那种神祕感和贵气让我觉得台湾是那样的美好。
凭借我妈跟阿姨良好的办公室情谊,阿姨送了我几件当时台湾最流行的童装,其中一件纯羊毛的马甲,拿到现在来看绝对是经典款跟不老款。这件马甲从我小学二年级一直陪我到高中,上了大学才不舍的转让给了我妈。那种不舍就是一到冬天我就会想起这件马甲的温暖和那种纯毛毛线的味道。所以台湾给我的第三印象就是东西质量都超好,我对这个美好的地方的向往与日俱增。

这个美好的地方随后带给我更多的美好:一是几米的漫画。我几乎一本不拉的都买了。二是流行音乐,细数一下我喜欢的港台歌手,台湾的竟占到了80%以上。
几年前,买了一本当时大热的书《我们台湾这些年》,看到了历史书和新闻中从没有讲过的台湾另一面,去台湾看看成了一种迫切的愿望。
经历这么些年的精神和心理准备,等到要出发做攻略了。我才发现除了《妈妈再爱我一次》,我居然没怎么看过台湾的电影。对于别人攻略提到的某些景点是台湾电影拍摄地,我是一无所知。于是恶补式的看了几部,又睡瞌迷西的放弃了更多部,因为它们有时候真的跟法国电影很像,那么文艺又那么冗长……台湾电影我真的感冒不起来,这可能是我觉得台湾唯一不太美好的方面了吧。
临行前,我是那什么手的节目最终决赛名单出炉,七人里台湾歌手占了四席。 不管这个节目怎么样,但我不得不说台湾歌手在华语乐坛里的地位真的是举足轻重的。
好吧,不管准没准备好。反正我们是带着这些美好与不太美好,出发去了台湾。
《朵儿的咖啡馆》不是有36个故事吗?我们这次台湾行的故事有多少个,我在写完之前也不得而知,不过我的故事要从重庆出发说起。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