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加拿大独立150周年,网上说,所有的国家公园都免门票。今年的出游目标,奔向加拿大赏枫就是必然的,与美国联游更合算。
加拿大有“枫叶之国”之称,国旗图案飘扬著一叶红枫;美国东部有些州也以枫树为州树。在加拿大、美国的东部赏枫,不像其它地方那么零散和品种单一,它们或漫山遍野的蔽目而来,或房前屋后的目不暇接。每棵枫树叶子的形状和大小都各不相同,那叶面除了常见的五角(专业的叫法称为五裂)外,还有三角七角九角甚至更多的角。几乎每棵树叶的颜色与其它枫树也都不一样,不单单是绿色、黄色、红色的,总之,一眼望去,就是五彩缤纷,使你陶醉得看了还想看。

比枫树分布更广的、生命力更顽强的杨树和桦树,黄黄绿绿的,还有那些不知名的各色叶子,共同奏响了北美深秋的主旋律。

行程

行程攻略由队友做的。 “时间不是问题,省钱才是王道”,这次出游自驾的性质毫无疑问是穷游。

行程分两段。头一段没有去过米国的,先作七天的米国东部城市游。预定的香港——纽约的机票特超值,双程才3452元人民币。

行程安排如下:
香港赤腊角机场——北京(转机)——米国纽约纽瓦克机场——泽西城(17公里)——曼哈顿(5公里)——费城(172公里)——华盛顿(228公里)——大西洋城(290公里)——普林斯顿大学(135公里)——纽约(83公里)——飞加拿大多伦多皮尔逊机场

后一段,在多伦多与其他两拨人会合,作十八天的加拿大、美国东部追枫游:
加拿大多伦多市——布雷斯布里奇镇(200公里)——亨茨维尔(154公里)——阿尔贡金省立公园(双程约200公里)——渥太华(约500公里)——蒙特朗布朗镇(220公里)——蒙特利尔市(130公里)——加纳诺克镇(270公里)——多伦多市(300公里)——尼亚加拉瀑布城(170公里)——米国水牛城(35公里)——五指湖(215公里)——多伦多市(250公里)——飞纽约纽瓦克机场——北京(转机)——香港赤腊角机场

北京机场转机

航线经过北极

飞经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雪山

签证

美国、加拿大旅游签证网上已有明细的流程。需要特别提醒的是:

一、到米国领事馆面签,规定除了面谈需要的档案材料外,其他物品像手机、手表、手袋、行李、食物、等物品等一律不许带进领事馆大门内,申请人需要亲友在门外帮忙看管。现在领事馆大门外也有一些流动人员收费专职看管,更稳妥一点的找门外固定摊档(士多)寄存。

二、川普上台后收紧了米国移民政策,并于2016年11月29日起,持十年B1(商务)或B2(旅游)签证的中国公民,在去米国之前,除有效签证以外,还必须先网签,即登记“签证更新电子系统”(EVUS),然后才可以获准入境米国。网签时登陆EVUS官方网站:www.evus.gov, “ 线上更新 ”个人基本资讯(一般要与领事馆签证材料相同)。网签通过后有效期一般为2年。

我们这次出行,有的去年11月前签证的,今年可免网签;有的今年刚签的证,需要网签,却被疏忽了。我们各自到了香港机场,被告知网签后才能出登机票,结果惹出了麻烦。没有网签的都是办证没经验的,于是各自通过电话和微信发动亲友即时帮签,到快关闭登机口时还没有一个结果。不得已求助柜台。幸得遇着贵人,非常人性化的柜台负责人并无冷冰冰的不管,而是出手相救,由他的儿子帮忙网签,并派人员引导我们走“特殊通道”登机。真的不能诋毁苹果手机,我们的国产手机签到第二个时怎么签发都卡顿了。这时柜台负责人再次网开一面,先出北京一程的机票,到北京转机时拿出行李,网签后再到柜台办理纽约的登机票。回国后我们的团友给香港机场写了一封感谢信,非常感谢这位柜台负责人及其员工的危难救助!

租车

我们都是通过租租车网进行租车的。在米国东部城市一程,七个人连行李租了一辆福特十二座的商务车,在纽瓦克机场取还,七天的租金共5201元人民币。我们在纽约要呆三天,曼哈顿车多人多,而且很难找到停车位,就通过当地朋友请了他的朋友做司机兼导游,友情价150刀一天,工作时间按我们的要求。

后一程的加拿大,租了JEEP大切诺基SUV四驱车,十二人分租三车,在多伦多皮尔逊机场取还,十八天每辆车的租金共6516元人民币,另加超级补充全险882元人民币。

租租车网可以提前免费退订,有时也不必贪一点点降价而去退订。如我们先订的JEEP大切诺基SUV的价钱是6858元人民币。“降价”到6516元人民币后退订再租,但有884.56元加币是到店取车时用信用卡支付,这一进一出还要加币转美元再转人民币的汇率差价,折算后并不便宜什么,白白劳碌一番,还占用了信用卡的透支额度(我的信用卡只有一万五千元人民币的额度,不够在加拿大的租车、油费、路费的开销)。自己的“聪明”算不过公司的精算师。

在取车时,一般不要租车公司提供的特别服务,那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如在纽约Hertz租车公司,增加一个司机名额,就收费293.52刀(预收374刀);高速公路收费系结了我的信用卡,一个短途来回就预收了我240刀,又占用了信用卡额度,不如由他租车公司慢慢结算更好。在多伦多,Alamo租车公司说路上加油可以提供优惠(除了壳牌油站外),结果租车公司先在我的信用卡收了90多加币,英文水平低,不知是啥意思;至于各加油站是否给了优惠,还是一笔乌龙帐,因为加油小票看不出,而在其中一个油站问过没有优惠。然后第一、二次加油时,又共预收了240加币,再次占用了信用卡额度。

取车时,自己要先验过车,有明显划痕要让租车公司记录,自己也可拍照留存。还车有时租车公司未上班,把车停在公司的停车场,车钥匙丢在公司指定门前的箱子里即可;即使上班时间,它也不会当场跟你验车,如怕日后有麻烦(一般没有),可把车拍照留存。

在租租车网可免费办理国际驾照翻译认证件,我中欧自驾时还在公证处办了一个驾照公证件,两样件在美加都通用。在租车公司取车时都要检查这个证件,在路上不发生事故或驾驶违规,一般不查驾照证件。

几次的国外自驾,唯独这次在加拿大进入渥太华之前三、四十公里的路段,被对面来的警察截停查了一次中国人的驾照。又碰巧我放国际驾照翻译认证件和公证件的包丢在了华盛顿,手中只有中国驾照。我说明原因,临时拿了一张我的国际驾照翻译认证件的电脑打印件,警察不认;我说“same”,警察说“no”。幸得同车一个队友也有国际驾照翻译认证件,大概加拿大警察认为我们不是有意规避,人性化执法地放我一条生路。

接着,警察把四台车的人(其中一台是北京同胞的)招到一起。
问:“知不知道警车亮起蓝灯是什么意思吗?”
众人摇头;
“警车亮起蓝灯为何不靠边停车接受检查?”
众人懵然(其实是猜到警察要拦车,但当时路面很多汽车是排著队鱼贯而行,不知警车什么事拦车,要拦哪辆车?所以都不想被拦住,都跟着往前开,结果是我们中国人的车被追停)。

警察又把我们教训了一顿,众人点头称是。最后,加拿大警察说我们认罪态度好,免予追责了事,大家相互友好道别。

我们租的福特十二座的商务车,在纽约曼哈顿被后面黑人驾驶的小轿车轻微地擦了一下。

在加拿大租用的JEEP大切诺基

驾车

在美加驾驶汽车的交通规则与我国大致相同,不同的是习惯。

在中国,谁抢先谁过。在发达国家,车礼让行人是必须的;在环岛,入弯车必让转弯车;在支路入主路,路口通常都会竖stop的标志牌,要先刹停3秒钟,观察左右两边没有汽车行人后才可进入;在两路车汇入一路时,要各自一辆交错地进入,称之为“拉链式”。在绿灯左转时,要让左前方直行车过完后才可左转;在红灯右转时,没有“No run on red”标志才可右转。

美加的公路右边都有限速的白色标志牌,米国的用英里(汽油容量用加仑)标示,一英里约等于1.61公里。通常美加的高速公路都不宽,只有单向两车道甚至一车道,靠近大城市才有三、四车道。一般高速公路限速100公里,普通公路限速70公里,村镇路段限速50公里。

在国内,有些车开得很快,有些车开得很慢,遇上车流量大时常会堵车。在发达国家,车速都开得很快(以米国为最),车流通过率高。在国内,我是嫌有人的车开得慢;在国外,我是紧张自己的车开得快(主要是不熟路,不熟外文路牌,在国外自驾一定要有“司助”做导航员)。经过几次出国自驾观察,这次终于确认,标志牌上的限速,就是司机的最低驾驶速度!绝大多数人都会在限速标准与超速百分之二十之间行驶。这次也终于在公路边上看到“超速百分之二十以上,罚款300元;超速百分之三十以上,罚款500元;超速百分之四十以上,罚款。。。。。”的标示牌。

所以,在国外开车不能慢,否则后面一大串车的司机在骂你;发现即将走错路口也不能急刹车,继续往前由导航仪带你从另外的路口绕回去,否则就会发生严重的追尾事故。

虽然时常提醒自己要守规驾驶,但多年形成的中国式驾驶习惯还是留下痕迹,这次自驾便“犯规”三次。一次在米国水牛城想绕圈回到原点,谁知绕了大半圈才发现是上高速的路,在与“司助”商量调较导航仪时放慢了车速,被后面上来的司机骂了,看看自己车的时速表还不到70公里。第二次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城,出主路时刹停,看两边没有汽车后正在驶出时,原先没有看到远处路边的一辆自行车爱好者骑的赛车,忽然箭一般地飞驰而至(当时可能是视线死角),双方都着实吓了一大跳。第三次在一条两路汇一路的路口,当时心存紧跟自己车队的意念(我的车是押后),居然忘记了拉链式通过,入了主道才醒悟。

在美加的汽车加油,大多是自助式。租车公司没有说明的话,我们就加三档之中最低的82号油。每个油站的价格不同,大致在每升1.01至1.15加元之间(未含税)。开始我们大家都不懂操作,不明有多少个步骤,每个步骤的先后次序,捣弄了十几分钟还加不了油,最后要请洋人司机过来操作示范:插入信用卡——提起油枪——插入车的油箱——轻釦油枪扳机(注意,扣得太死也不出油!)——待油表数字清零后出油——油箱满了自动跳枪——插回油枪——从加油机上取小票。有的加油站不认中国的维萨卡和万事达卡,加完油后就要到柜台交现金;有的加油站则要先预交了现金才放油,加到金额数就跳枪,加不完金额数就退回余额。

高速公路的休息站,在米国叫house


,里面有多家快餐连锁店和洗手间。在加拿大通常由一家快餐连锁店包揽。停车场外都设有加油站。

美加的临时停车都要先到计费机自助交钱,一般以半个小时为计数单位。交费后把小票放在驾驶室的挡风玻璃下,方便车场管理人员检查。路边的停车位比停车场的要便宜,但有钟数限制,通常停放在三个小时以内。

傍晚后在纽约曼哈顿堵车

米国高速公路的白色限速牌。绿色牌的是出口序号。

加拿大的普通公路限速牌

米国的高速公路休息站。

米国的高速公路休息站。

加拿大的高速公路休息站。

放在车头的临时停车交费小票。

临时停车没有事先交费的,被管理人员夹放催缴单。

住宿

住宿也是队友在booking网或民宿网预订的,订房的第一原则是省钱为上。

由于自己有车,一般城市的住宿点都选在市区的外围,小镇的住宿点都选在镇外的公路旁。如在纽约,就住到离曼哈顿40多公里的新泽西州爱迪生市的E酒店宴会和会议中心(朋友住在附近也是重要因素)。就房型来说,一个晚上的一般住酒店或汽车旅馆的标间,两晚以上的一般住带厨房的民宿套间,套间带厅,活动空间较大,可自己开火煮饭,可享受自由,温馨。在尼亚加拉瀑布城三个晚上,住在城镇边缘的丽思汽车旅馆,五个标间,其中一间带了灶台,共4353元人民币,以介绍新朋友的方式订房,还退回350多元。

新泽西州E酒店宴会和会议中心,门廊里的车是我们租用的福特商务车。

加拿大亨茨维尔Hidden Valley Chalet民宿。

加拿大亨茨维尔Hidden Valley Chalet民宿。

加拿大尼亚加拉丽思汽车旅馆

加拿大多伦多西区Newly Renovated GORGEOUS 3BR Townhousew/Parking民宿

饮食

穷游就要节宿省食。

在米国,当地两位朋友分别在自己的别墅接待我们一餐,在外面招呼我们两餐(一是正宗西餐,一是中秋的自助餐);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唐人街,自己吃了一顿价效比极高的中式自助餐(12加币一人,加百分之十的税和百分之十至十五的小费,一人约15加币)。这些都算是吃大餐了。其余:

一类是有中餐馆的地方,或吃个快餐(约10美金),或点个小炒加米饭(约30美金);在路过特拉华州休息时,有一家若干年前登过报的中餐馆(当地西人都吃),免税的,两人才花了8.45刀;在华盛顿住硫磺岛贝斯特韦斯特酒店,还有送中餐外卖的,两人吃一个“全家福”,23.9刀另加百分之十税金。

一类是自带午餐。尤其加拿大地广人稀,郊外、公园和很多景点都没有餐馆,都得自备牛奶面包;或早上在民宿先煮好饭菜,放入保温瓶。这是最省钱的。

一类是自己买菜煮晚饭。前提是住带厨房的民宿,这既省钱又饱暖。

在纽约西点军校附近饭店,谢总一家招待的中秋夜自助餐。

蒙特利尔唐人街的中式自助餐馆。

路过特拉华州,一家中餐馆挂著的一幅登报宣传广告。

渥太华拜沃市场一家中餐馆的快餐,也有外国人在吃。

在纽约州五指湖的杰尼瓦镇吃自带午餐。

在亨茨维尔民宿里匆匆忙忙煮的一顿晚饭。

购物

在美加,购买食物进去最多的是德国大型连锁超市麦德隆(Metro),价格不便宜,有自营品牌的商品,有特价商品;熟食超好吃,现烤面包也好吃。好市多(Costco)是米国第二大连锁超市,也是米国最大的全球连锁会员制仓储量贩店,以品质好、价格有竞争力而著称,除了食品外还有生活用品;我们是有会员卡的朋友带着才能进入和刷卡消费的;Costco于2014年10月已登入大陆的天猫国际,业绩出乎意料的优秀;我们临行前的9月8日宣布首家实体店进入上海,9月13日登陆天猫商城开设第一家本土旗舰店。还有加拿大的T & T 大统华,是华人超市第一品牌,合适中国人口味的台湾、香港、大陆、日本、韩国或东南亚等亚洲的食品用品这里都有。

纽约的好市多会员制仓储量贩店

纽约的好市多会员制仓储量贩店

多伦多的大统华T & T大型连锁超市

购买用品饰物以米国为最。去华盛顿经过的特拉华是免税州,我们在一个高速公路交叉口的大转盘下去,那里的大卖场有著名的梅西百货(Macys)连锁店和一些西餐馆。奥特莱斯(Outlets)是米国著名品牌折扣店,新泽西州大西洋城的奥特莱斯直销中心,集中了一些世界名牌店,看打折的力度的不同,价格有高有低,适合所有人来逛。纽约曼哈顿北面的Woodbury Outlets,规模大、品牌全、折扣高,大多数到纽约旅游的中国人必来的地方。我们去的是尼亚加拉美国瀑布那边的时尚奥特莱斯,在中国人熟悉的施华洛世奇品牌店(SWAROVSKI)里,买了一条优雅魅力与高贵气派象征的黑天鹅水晶项链吊坠和一只妩媚雅致的女士腕表。

加拿大多伦多的伊顿购物中心(Eaton Centre),是央街上的一家大型现代购物商城,占据着整整一大个街区,拥有300多家商铺、餐馆及各种娱乐场所。许多游客不仅为这里的各种品牌商品吸引,也为风格迥异的内部建筑慕名而来,甚至把这里当作一个观光景点,是北美最顶尖的购物点之一。但我对它的功能设计给个差评,这不仅是看多了中国高大上建筑的原因,更因为我们在登打士西街和占士街之间找大门入口居然摸不著北(也许这片区域租给了别的商家)。

特拉华州的梅西百货连锁店

尼亚加拉的时尚奥特莱斯品牌折扣店

多伦多的伊顿购物中心

多伦多的伊顿购物中心

上篇:美东城市——过七州游六城

我们的米国东部城市游从纽约曼哈顿城开始。

曼哈顿下城的华尔街,在中国无人不晓。一个固化了观念,它是主宰米国经济命脉的金融大鳄所云集的地方。从三一教堂前面走进华尔街,这条全长仅500多米, 宽仅11米的“墙街(Wall)”,与米国金融帝国代名词的“华尔街”概念毫不相称。而且,早在二十年前,许多金融机构就已经迁到交通方便、视野开阔的曼哈顿中城区去了;"911"事件更促使金融大鳄们远离这是非之地,搬到了清静安全的新泽西州。路边的橱窗已经没有高盛、摩根士丹利或美林等如雷贯耳的名字,反而贴著咖啡馆和健身俱乐部的广告。现在的华尔街只是一个旅游胜地,只有门前矗立著华盛顿铜像的联邦国家纪念堂和位于百老汇街口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以其大理石的古希腊风格建筑,仍是华尔街最上榜的建筑物。

举世闻名的铜牛塑像,是"力量与勇气"的象征。 1989年曾竖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外,但无法取得许可,被移至附近的博灵格林街心公园。也许人人都想粘点牛气上身,不管它移到哪里,总是最热门的景点。牛头被人群围得密不透风,那我就去它雄起之处吧。

行走在曼哈顿的高楼大厦之中,犹如行走在深山峡谷的一线天;屹立在东河岸边空旷地带的联合国总部大厦,反而显得“鹤立”清风了。

去唐人街吃午饭。街头不只是少了高大上的建筑,是否还感到有点凌乱?

位于中央公园旁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列宁格勒美术馆比肩齐名。馆内的300万件艺术收藏品中,我比较关心古埃及艺术、欧洲绘画、和我们中国有什么样的文物精品流进了米国的博物馆。比如商周至汉代的青铜器、唐三彩、魏晋至元明的佛教石雕、木雕、壁画等等。那幅来自山西省洪洞县广胜下寺巨幅元代壁画,有人推荐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必看的作品。这里也有一个完整的埃及神殿(丹德神庙),是1963年埃及政府作为礼物赠送给米国的。

从博物馆出来,去观赏旁边的中央公园秋色。那里的景象,除了松鼠串上跳下的繁忙,都是一派休闲。

2014年11月新建成的541.3米高的世贸中心一号大楼,又叫zi you塔,是这趟行程必去的专案。

2000年我来纽约的时候,这里的世界贸易中心原本耸立著两幢高526.3米的摩天方塔式建筑,称双子星,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我也曾经登顶第107层的瞭望层,俯瞰了曼哈顿。不料,次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世界贸易中心这两座主楼在被劫持飞机袭击中相继崩塌,夺走了2996条鲜活的生命。
现在,在倒塌的大楼旧址地基里建起了方形水池状的911纪念碑,井栏式的纪念碑上刻着所有无辜受害者的名字,包括在抢救中因大楼倒塌而殉职的343位消防官兵。因而,在旧址地基不远处,又建有以消防人员为形象的9.11纪念墙,还有一个貌似消防员的人在那起劲地宣传,似乎不这样就安慰不了那逝去战友的亡灵。

2000年3月,我在游船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双子塔楼引领下的曼哈顿天际线。

2001年9月11日,双子塔楼分别被两架劫持飞机撞击而起火(网络图片)。

911纪念碑的方池瀑布

911纪念墙

曼哈顿岛南边的布鲁克林大桥,横跨东河连线著布鲁克林区。大桥全长1834米,建成于1883年 ,是当年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也是世界上首次以钢材建造的大桥,落成时被认为是继世界古代七大奇蹟之后的第八大奇蹟,被誉为工业革命时代全世界7个划时代的建筑工程奇蹟之一。这座桥一直是纽约的标志性建筑。

在东河上有著名的三座桥,由近及远为:布鲁克林大桥(Brooklyn)、曼哈顿大桥(Manhattan)和威廉姆斯堡桥(Williamsburg),合称为BMW,戏称为“宝马三桥”。

zi you女神像是每一个来纽约的游客打卡之地,米国精神的象征。它屹立在纽约市哈德逊河口,进出纽约港的每一位旅客都要看到她。

zi you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服装,头戴光芒四射冠冕,七道尖芒象征七大洲。右手高举火炬,左手捧著《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象征著挣脱boa zheng约束。世界各地都有她的山寨版。

曼哈顿的天际线是这次纽约之行重头戏。从曼哈顿大桥头的丹波开始,到泽西城的zi you州立公园,自南而西环180度地拍照,看看在新zi you塔引领下的曼哈顿天际线有怎样的变化。

泽西城也有一个911纪念墙,正对着彼岸的新世贸中心。站在夹墙中间,由对岸七色灯光的映照下,发出了绚丽的旋转般的梦幻色彩。
纪念墙旁,就是纽约的一个老火车站。

又一天的傍晚,来到曼哈顿中城——这个被称为继华尔街之后的纽约第二个市中心的洛克菲勒中心,登上了奇异电器大楼260米高的"峭石之巅",再360度鸟瞰曼哈顿全景:近观中央公园的秋色,中观帝国大厦的雄姿,远观新世贸中心zi you塔,还可以旁览新泽西的落日。

最吸睛的当然是夜色中的帝国大厦那不断变幻著各种颜色的彩灯。只有看到彩灯映照下纽约那最华丽的身影,才是这座城市浮华世代的真实缩影。作为纽约天际线的标志,帝国大厦自1976年起就通过不同颜色的灯光来庆祝各种纪念或传统活动,中国农历春节、中秋节也不例外,这就是米国文化。遇到特殊活动或事件,还会特别设计一场灯光秀。

沿哈德逊河西岸北上80 公里,就到了号称”美国将军和商界领袖摇篮”的西点军校。美国独立战争中,华盛顿将军首先在哈德逊河呈”S”状流经西点镇的河湾地方,建立了捍卫纽约门户的军事要塞。第三任总统杰弗逊签署法令,由此西点军校成立。

“西点之父”萨耶尔上校建立了严格的纪律,强调荣誉和正直,引进了新教学方法,使西点成为美国第一流工程学校。所以,军校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这六个字居然被我在礼堂(教堂)的彩玻大窗上发现。一战后的校长麦克阿瑟,进一步增加学术课程,强调 “每一个军校学生都是运动员”,这大概是我们在大草坪周边看到不断有男女学员快速徒步的原因。

与我国追求办学规模不同,这个规模小而高度精英化学府,每年招生约1400人,最终能学完四年毕业的学员只占入学总人数的70%左右,淘汰率极高。

西点校园里有不少军校毕业的著名将领雕塑,如总统艾森豪威尔和格兰特、五星上将巴顿等。但我没能看到,因为只能跟军校导游走,不能脱离大队伍到处逛。我看见的,只是大草坪一边矗立著的乔治•华盛顿铜像,他骑在马上,右手伸向前方;还有就是内战纪念碑顶端的胜利女神雕像,军校博物馆里的官兵塑像,以及在美墨战争中缴获的各式大炮。至于传说中军校汉语教室里的雷锋像,更是无缘相见,也许已是过去了的故事。

早上,汽车向着华盛顿进发 ,米国第五大城市——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是必经之地。

走马费城,是米国最典型的古老与现代相结合的城市:既是早期金融商业城,又是现代制造业的重城,更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名城。一如延安之于中国,它是米国诞生的圣地。


独立广场旁的ZY钟博物馆,陈列著一口不起眼的、开裂了的铜钟,钟面上刻着圣经的一句铭文:“直到各方土地上的所有居民均宣告ZY”。1776年7月4日,伴随着洪亮的钟声,尼克松上校宣读了《独立宣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人人生而平等,人人具有不可剥夺的生存、ZY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布北美十三州脱离英国统治。1783年4月16日钟声再起,宣告米国独立战争胜利。7月4日这一天,成为了米国的国庆日。

独立广场北边的独立厅,是一栋乔治风格的红砖建筑物。1776年7月4日,来自英国殖民下的北美十三州的代表在这座州议会的建筑里,签署了杰弗逊执笔的的米国《独立宣言》。1787年夏天,华盛顿、富兰克林、麦迪逊、汉密尔顿等五十五位代表也在这里召开制定宪法的会议,确立联邦制的国家和革命性的“三权分立”制度。人们评价:整个制宪过程充满了激烈的辩论和理智的折衷妥协,彰显了米国开国先贤们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开阔的政治胸怀。米国独立战争期间,这里还是抵抗英军的指挥中心。费城作为米国早期的首都,这里也是国会的所在地。这座两层高的红砖建筑,经历了太多的《费城故事》,赋予它太厚重的历史!在这里,历史程序被改变了!

费城的河边很美,河的两头都有钢架桥梁横跨水面。岸的这边,停靠着各种老式船舰。上次去巴尔的摩内港码头看到的,是仿制西班牙麦哲伦舰队的,类似远航中国广州的哥德堡号那样的古老大帆船。费城这边停泊的是近代钢铁制造的各种船舰,甚至还有用于战斗的早期潜水艇,它们都是文物,这里叫独立海港博物馆,可以交费上船参观。

岸的对面,停靠着一艘长长的战舰,那里叫新泽西号战列舰博物馆。

下午,到达米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华盛顿。时隔十七年,人长了见识,对首都的建筑布局又有新的发现。

华盛顿建都时,规划以国会为中心放射出去,城市的所有建筑高度都不能超过国会山的屋顶。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现在我看到的是以方尖碑(华盛顿纪念碑)为中心的,呈十字架型布局的政治文化之都。国会仍是建筑布局的重心而处于纵轴(长轴)的头位,轴线向前延伸穿过国家广场大草坪、方尖碑和国家二战纪念碑,直至林肯纪念堂。处于次位的白宫为横轴(短轴),穿过方尖碑而到达杰弗逊纪念堂。纵轴上的国家广场大草坪两侧,排列著各种建筑式样的各类博物馆;再后排就是政府各部门的建筑大楼。这种布局,正体现了MQ至上的理念。

上次遗漏的杰弗逊纪念堂,这次专程绕过美丽的潮汐湖畔,去瞻仰那个造型别致的白色圆形拱顶大理石建筑。里面竖着高大的杰弗逊青铜立像,身后镌刻着他用勃发的思想、流丽的文采写成的《独立宣言》的两段文字。

米国的东海岸一直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著称,岂能不参观首都华盛顿的博物馆群,何况他们还是米国政府慷慨提供的“免费的午餐”!不过航天航空博物馆上次来华盛顿已经看过,这次也只剩余两个小时,就转了航天航空博物馆两旁的史密斯博物学院(城堡)和印第安人博物馆。或许有第三次机会来,一定要由我做主,安排满满的一天,看完大草坪北边的所有博物馆。

华盛顿北面的国家大教堂,实非国家所有,只因罕见地由国会通过法案,私人捐赠所建,并被国会指定为举行全国性宗教纪念活动的场所。威尔逊总统、国务卿贺尔的遗骨均葬于此堂;里根和布什总统的就职礼拜仪式也在这里举行。而且它虽属基督教新教的圣公会,却没有门派之见,向全国人民开放。令你意想不到的是,在这里还可以举行穆斯林礼拜仪式,甚至可以举办婚礼。国家教堂,实至名归,也呈现出米国文化的包容性。教堂很大,米国排第二,比欧洲著名的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都大,它又是圣公会华盛顿教区主教座堂,称“大”可矣。但它的真实姓名是“圣彼得与圣保罗教堂”。

这座长方形的哥特式大教堂很年轻,奠基于1907年,落成却不过23载。我们到达时,碰巧遇上它的110周年华诞庆典活动,气氛庄重而又热烈。

教堂内的彩色玻璃,以及彩色玻璃被阳光投射到室内的迷人紫光,都值得欣赏。我们沉浸在教堂的欢快气氛之中,却忘记了一件事,就是爬上124个阶梯登到教堂塔顶,俯瞰华盛顿全景。

教堂生日蛋糕照片由队友提供

由华盛顿返回,折入新泽西州的大西洋城。沿途一派田园风光:一大片一大片的鹅黄色的绿地,行走着一长排的现代化喷淋机器;各种造型的木屋民居,星罗棋布地洒落其间。

大西洋城,顾名思义就是濒大西洋沿岸,是新泽西州的海滨旅游胜地和疗养城市。1976年成为美国第一个合法赌场,一举跨入世界四大赌城的之列。

或者是旅游淡季,或者赌业萧条,我们去的时候,冷冷清清,人气低迷。自美国2007年放开博彩业管制后,博彩业在全美国四处开花,大西洋城这一博彩旅游城市每况愈下,经历了多年的经济萧条,已经有三分之一的赌场关门。一座充满印度建筑风格呈皇冠形的瑰丽建筑,赌城规模最大的,挂于特朗普名下的泰姬.玛哈尔赌场, 在去年特朗普竞选总统期间也不得不关门大吉。

赌场如战场。看过澳门、拉斯维加斯赌城,这里的赌场不进也罢。但一睹7点钟后的大西洋日出,那是绝不可少的。看看赌城的特色建筑,走走闻名于世的古老滨海木板大道,也才不枉此行。是购物狂的,再去逛逛这里的奥特莱斯名品购物中心。

在新泽西州,我们一行七人探访了谢总居所的“老人社群”。州政府给出的优惠:50岁以上,50万刀可以拥有一套别墅。社群里设有活动中心,康乐设施一应俱全。幸福呀,米国的老人!

马总的私人别墅在普林斯顿市附近。米国的有钱人都是“隐士”,住宅总是选在丛林之中,好像要过著与世无争的悠闲生活。

普林斯顿大学在米国的综合大学(本科)排名中第一,录取率只有7.9%。学校有政治家的摇篮之称,从这里走出了3位总统(肯尼迪、麦迪逊、威尔逊)、44位州长和众多的国会议员;又以严谨的学术著名,拥有过41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诸多的重量级学术精英,如我们熟悉的相对论大师爱因斯坦、数学大师华罗庚、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都曾在这里担任过高阶研究员。华盛顿曾对普林斯顿大学作过准确评价:没有一所学校能比他产生更好的学者和给人以更值得尊重的教养。

普林斯顿大学东濒卡内基湖,西靠特拉华河。湖泊河流环绕,林木茂密成荫,遍地公园而风景秀丽;秋天枫叶似火,黄杨无际,与横卧湖上的两座虹桥相辉映,故学校又有“花园州”之称。进了这所校园,最先感叹的就是它的建筑:精妙绝伦、富于变化而又忠实体现了各种建筑风格,如希腊罗马式的、巴洛克式的、乔治式的、托斯卡纳式的、罗斯金哥特式的、学院派哥特式的以及现代派风格的;走过老校园一座座像中世纪城堡似的建筑,很有穿越的感觉。

行政大楼是现存最古老而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建于相当于中国的乾隆年间(1756年),为纪念英国国王威廉三世纳索皇族而称“纳索堂”( Nassau Hall)。独立战争米国在这里赢得了第一场胜利,曾短暂地被作为首都的国会大厦使用。大门两旁的一对铜虎,那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吉祥物。

盘点所走过的路程:
七州——纽约州、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特拉华州、马里兰州、哥伦比亚特区、弗吉尼亚州;
六城——曼哈顿、费城、华盛顿、大西洋城、普林斯顿大学城、泽西城。

(待续)

中篇:加拿大——枫叶大道环线游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