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扒一扒美利坚》之旅系列给大家介绍了恐怖的鬼镇与死亡谷的梦魇经历,这一篇咱们聊一聊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城市,旧金山。
嗯,真的是非常喜欢这个城市。

PS.想看《扒一扒美利坚(一)斗胆闯鬼镇与死亡谷的梦魇经历》可以点选以下连结呦://www.mafengwo.cn/i/11425450.html

本系列持续连载中……欢迎关注我呦

————————————————

船缓缓的启动,旋桨搅动着海水,发出巨大的嘶吼声,原本平静的海面好像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上下翻腾。我们站在船尾,看着33号码头离我们越来越远,心里竟然莫名的产生一种绝望,好像自由离我们也越来越远。

我们驶向一座黑暗、阴森的监狱,里面曾经关押著全美国最恶名昭著的罪犯,它建在一块方圆二十二英里的巨大礁石上,所以也被人称作The Rock,它就是恐怖的恶魔岛(Alcatraz Island)。

恶魔岛无疑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监狱之一,1934年成为联邦监狱后,这里只关押重刑犯。黑帮头目、逃狱专家、臭名昭著的罪犯是这里的常客。它恐怖、神祕,也充满传奇。


三个小孩跑到船尾,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黑白相间横条纹的上衣格外显眼,也许是个恶作剧,把自己装扮成了这艘船上最小的“罪犯”。船尾的声响很大,船体轰轰隆隆的吃力前行。“小罪犯们”提高嗓门交头接耳了一番便安静下来,趴在围栏上,露出一副懊悔不已的神情,好像这是一趟有去无回的不归旅程。

船离旧金山的海岸线越来越远,驶向不远处的恶魔岛,带着浓浓的不舍。

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城市独具魔力,它们总是在初次接触时感觉平淡无奇,但离开后却开始分外想念,再次抵达已狂爱不已。

旧金山便是如此。

最初到达这个在中文翻译里拥有三个名字(旧金山、三藩市、圣弗朗西斯科)的城市时,真是给了我当头一棒。脏乱的街道、并不繁华的建筑、街角的流浪汉……我几乎绝望的找不到它半点是处。但随着旅行的深入,这个20世纪以来成为美国嬉皮士文化、近代自由主义和进步主义中心的城市开始显现出它多面的魅力。以至于当我第二次再到这座城市时,居然有了一种“终于回来了”的亲近感。


多面确实是旧金山给我的最大印象。它在很多八竿子打不著的领域都独领风骚。比如:因为紧邻硅谷,所以是全球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与科技产业基地;名校云集,斯坦福(Stanford University)、伯克利(Berkeley)都是全世界最好的大学之一;盛产葡萄酒,全美国90%的葡萄酒产自这里,纳帕谷和索诺玛谷是高品质的代言;再加上发达的金融业和国际贸易、丰富的旅游资源、悠久的淘金历史、多元的文化、特色的交通、各式的美食,都让这个城市变得颇有味道。

在旧金山,走,或者说溜达,是一个比较好的旅行方式。前提是你得有一个好脚力。

我们花上了几整天的时间在这个城市里闲逛。自己规划一些小型徒步路线,串联一些有名的景点,再偶遇一些意外的惊喜,让每一次城市漫步都独特而有趣。我们也会调皮的给这些路线起一个有趣的名字,一来显得自己特立独行,二来也让路线充满乐趣。

半截塔。

旧金山很多房子都建在倾斜的山坡上。选择一条半山腰的街道,一路穿行,巧遇“垮掉的一代”曾经住过的街区,最后抵达著名的柯伊特塔(Coit Tower)。这就是我们的”半截塔”微徒步路径。在这中间,你可以在街边小店驻足;可以在意式咖啡店喝上一杯;或者在路边坐下来,顺着陡峭向下的斜坡俯瞰一小片夕阳下的城市,都是不错的选择。

海“吃”蜃楼。

在3号码头旁有一座著名的轮渡大厦(FerryBuilding),里面是一个很有趣的市集,当然更少不了不错的餐厅。找一家心仪的,饱餐一顿,之后沿着海边一路行走。跟着数字越来越大的码头号码,到达著名的渔人码头(Fishermans Wharf),欣赏狂妄自大的海鸟霸占码头一角,甚至在海边的长桌上虎视眈眈的窥视正在进餐的游客,随时准备抓住时机分一杯美羹。

山海金。

从九曲花街一路向下,沿着山路小径欣赏斜坡上一栋栋漂亮的房子和藏着小惊喜的花园,寻找电影中(旧金山是美国电影中最经常出现的外景地,被誉为“永不退休的电影明星”)出现过的场景。再奋力经过平淡无奇的长长大马路,一直走到海边。吹海风、看海鸟、吃海边快餐。还能途径艺术宫(Palace of Fine Art),最终到达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

在所有的小型徒步路径中,我最喜欢的一条,非“彩虹街区”莫属。

不可否认,这段徒步路径被我规划的完美至极,几乎没有任何预热,直接进入主题。起点在教会区(Mission)的两条有趣的小巷子Clarion Alley和Balmy St,这里简直就是涂鸦壁画艺术的露天博物馆。不宽的小巷两侧完全被个性鲜明的涂鸦占据,而且毫无匠气,充满自由、想象和态度。我作为一个6岁开始学画画的人,完全被这里涂鸦背后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大胆的表现手段所折服。你可以感觉到呼之欲出的热情、欲望、愤怒和自由。技法不是最重要的,热情才是,不禁让我惊呼:“passion in the Mission”!

再拐几个弯,在18街上可以轻松找到大名鼎鼎的女性大厦(Women’s Building),整栋大楼临街的两面完全被涂鸦壁画包裹,上面有很多全世界著名女性的画像。但有趣的是,这些角色并不是写实主义画风,而是充满拉丁味道,且构图大胆张扬,与整栋建筑和整个街区融为一体。

我非常喜欢拍摄街边的涂鸦和墙上呈现出来的斑驳肌理,迷恋具象或抽象的视觉洗礼。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我都会留心收集,并乐此不疲。在旧金山的Mission区,我真是饱饱的过足了瘾。Mission区早期主要是墨西哥和拉丁裔移民,所以至今仍然保留着浓浓的拉丁风情,文化与美食尤为突出。

穿过Mission区,便来到了“彩虹街区”卡斯楚街(The Castro)。这里临街的建筑上都插著大大小小的彩虹旗,窗户上也悬挂著尺寸各异的彩虹招贴,过街的人行横道被漆成了缤纷的彩虹色,星巴克的黑板上也画著彩虹与云朵……总之,放眼望去,这简直就是一个彩虹的独立王国。

如果你知道彩虹旗的意义,那你一定明白,这里是宣扬性取向自由化的同性恋街区,世界上闻名遐迩的同性恋者首都。在这里,爱无国界,爱更无性别。旧金山几乎是全世界对同性恋最为包容的城市,也曾宣布承认同性恋结婚的合法性。在卡斯楚街,所有人都会相信,这个世界上除了死亡没有什么能够把爱情分开,因为爱本无罪。

我们站在彩虹斑马线前,风有一点大,但阳光很好。我努力的吸了一口气,然后半开玩笑的问J小姐:“你有没有呼吸到自由的味道?”
J小姐撇了撇嘴角,看着对面的人群说到:“并没有,我呼吸到了裸男的味道。”

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到迎面走过来一位货真价实的裸男,除了带着一顶棒球帽和关键部位包盖着手掌大的一块镶嵌著亮片的小布,其他部位完全一丝不挂。

他迎面走过来,没有半点害羞或是不适,和临街熟识的店铺老板打招呼问好。反而倒是我们感觉大为尴尬,想看又不好意思直视,把东方人含蓄内敛的特质暴露无遗,仿佛一丝不挂的是自己一样。


在旧金山的最后一天,我们把时间留给了恶魔岛。很多年前大导演迈克尔·贝(Michael Bay)的电影《勇闯夺命岛》让我们对这个小岛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一块与旧金山隔海相望的大石头,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监狱,一帮穷凶极恶的罪犯,听起来就是一个会发生离奇故事的地方。

船缓缓的靠岸,在码头依然悬挂著美国国家监狱的牌匾。之后沿着斜坡一路向上,路过早已经变成废墟的看守俱乐部,和转角处高高悬起的水塔,就来到了监狱。

监狱被一间一间狭小的牢笼分成不同区域。大都阴冷潮溼,只有位置最好的一间可以被阳光照到。监狱的不同区域被命名为“百老汇大街”、“时代广场”等名字,足可以感受到犯人对花花世界自由的渴望和内心无比的挣扎。

说到监狱就一定会谈到逃狱。恶魔岛被称为绝不可能逃脱的监狱,不仅因为它守卫森严,更因为它四面环海。冷冰冰的海水让人望而却步,凶残的鲨鱼让逃狱变得不可想像。但对面旧金山歌舞升平的自由世界,很多犯人还是会铤而走险,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假头事件”。

三名罪犯从1961年开始利用勺子、硬币等工具挖掘墙体,并利用报纸糊成的假墙掩护。当时机成熟时,一件极为离奇又富有创意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居然利用各种材料和毛发制作成了三张“半个脑袋”的假头,并利用毯子盖住伪装的下半身,布置成正在睡觉的情景。之后他们通过通风口逃离监狱,用早已准备好的五十几件橡胶雨衣和胶水粘合成的充气阀,借着夜色消失在茫茫夜色中,从此不知去向。在恶魔岛监狱存在的近30年历史中,他们是唯一被确认为有可能成功逃狱的罪犯。

离开监狱前来到纪念品商店,我充分的感受到美国是如何把人造文化变成冲动消费的。自己做广告创意十余年,经营广告传播公司数年,对于影响人的消费行为自然很敏感也很关心。一个荒废的监狱,结合历史事件与坊间传说,利用亲身体验的身临其境感,把一个个小故事和小传说串联成一个精妙绝伦的品牌故事,再把这些无形资产演绎成实体商品,变成顺理成章的消费,真的是值得赞赏也颇受启发。

很多商品让我印象深刻。比如有一小块一小块的石头放在盒子里出售,每块都不一样,好像刚刚被开凿下来。石头本无价值,但当你听完了这个传奇监狱故事后,石头就变成了最好的纪念品。再比如在参观过程中,监狱的一个地方用绳子吊著一枚钥匙,讲解会说道关于这个钥匙的真实故事,枪杀狱警、抢夺钥匙、奋力逃脱、最终无果,都让人听得如痴如醉。在纪念品商店,钥匙复制品就被设计成了商品出售,一个旧旧的没有任何实际用途的钥匙在这样的背景下,立刻变成了抢手货,它好像是一把自由之匙,能够开启所有人的生命新途。我还买了几本标准的美式系列漫画,这个系列就叫做《逃出恶魔岛》,都是根据真实的逃狱事件和传说改编,用漫画的方式呈现,让人看得大呼过瘾。

走出监狱,海风迎面扑来,不远处就是海湾大桥和旧金山的城市天际线。自由就是那么近,好像触手可得。这是上帝最好的恩赐,同时也是最残酷的惩罚,因为看似的触手可得却是现实的遥不可及。

站在恶魔岛的岸边,我又想起前几天光顾的“彩虹街区”,与这里形成鲜明的对比,但都与自由有关。一个为过错赎罪,面对自由的彼岸难以企及,被囚禁在一块岩石之上,沐浴阳光却心情悲凉;另一个为爱抗争,与全世界的世俗眼光为敌,高举彩虹之帜,最终让自由飞扬在理想之邦。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