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里的二崁聚落

  没来澎湖之前,
  一直觉得澎湖离著台湾本岛很远很远,
  来了之后才发现,
  其实也不过50分钟的飞行时间,
  然而这里的一切已经与台湾本岛大不相同。
  澎湖群岛,
  是海底火山爆发后熔岩冷却后的方山岛屿,
  大大小小共六十四座。
  如今的澎湖,
  烽火冷却而文化加温。
  澎湖的历史发展早于台湾三百年,
  在唐山过台湾的迁徙历史过程中扮演中继站的澎湖,
  孕育出深邃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古蹟。
  来澎湖感受在地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
  一定要来【西屿乡 二崁古厝】。
  关于二崁的来历有很多传说,
  为这个小小的海岛村落赋予了神祕色彩。
  传说开基祖陈廷益本是少林寺武人,
  因为爱上了同门师妹,
  为了躲避少林寺僧侣的追捕,
  漂洋过海逃到澎湖西屿,
  而后定居在这里。
  经过300多年的沧桑蜕变,
  9代人的传承,
  这里不再封闭,
  这里成了多位药材商的故乡。

  二崁
  远远看到这里是白墙红瓦,门楼深井,朱联彩砖的传统聚落,
  整体很小但非常整洁。
  但,
  为何村里只见房子不见人?
  90%的院落都紧锁院门、离岛而去,
  由于澎湖少雨、多风、日晒强烈,
  冬季又是旅游的淡季,
  要待来年春暖花开再回来二崁。
  所以,
  也无缘亲手制作艾草、天人菊与山芙蓉融制的二崁传香了。
  不是有这句话形容澎湖的风么:
  澎湖的风一年只刮两次,
  每次刮半年。。。
  所以二崁聚落的房屋建筑开窗都很小很小。
  聚落的村民冬天都回台湾本岛生活了。

  如今的二崁,现状怎样呢?
  归纳为5个特点:
  1,全村独一姓——陈,300年前是一家;
  2,房子都是咾咕石与玄武岩为建筑墙体,闽南式建筑;
  3,人口极速锐减。十余年内只新增一名新生儿。目前居民从三四百人锐减到70人。
  4,村里女子只能嫁出或者招赘,入赘后子孙必须改姓 陈;
  5,靠海却不以讨海为生,以经商为主(布行、药材行)。
  二崁古厝的格局和建筑外观特殊,
  大都是三合院和独栋院落。
  村落很小,
  从巷头到巷尾几分钟就走完了,
  除了能感受到古朴中带着浓厚的文艺气息,
  沿途全是用珊瑚和牡蛎壳砌成的围墙,
  还有各种创意雕塑和各种提示牌。
  二崁人总是戏称他们是全国居住生活空间最奢侈的,
  因为仅仅有七十人的迷你社群,
  却拥有四十余间古厝的居房分配,
  平均每人拥有超过20平居住面积。

  二崁学堂

  二崁学堂,空无一人
  但桌椅板凳都码放整齐。
  坐下来感受一下,
  瞬间回到了小时候。

  杏仁茶馆

  茶馆印章
  唯一一家开门纳客的【杏仁茶馆】
  进屋就看到留念的印章,
  在台湾真的可以集合很多很多不同印章作纪念。

  绕到最后一排,
  看到一家400冬的博物馆,
  400冬,就是400年的意思。
  来到二崁古厝,
  千万别来去匆匆,
  这里家家都是博物馆,
  一定要停下脚步,好好的探究。

  这家房子的主人是来自河南的老爷爷,
  祖先很多年前在此定居。
  三进的庭院干净整洁,
  很古朴,
  在最里面的屋内还陈列著各种老物件,
  钟表、瓷器等等很多很丰富。
  寂静的宅院却有着村民的浓情,
  是追古思情的好地方。
  和老人家攀谈,但是老人不想拍照很遗憾。

  想必旅游旺季时,
  二崁社群活动中心应该很丰富,
  期待故地重游,
  也希望澎湖的历史建筑得以长久储存!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