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难耐的季节,吹惯了空调的身子总想动动,于是带着老爸重走一下新马路和亚婆井前地,我之前在第一集有说过。但是还记得在亚婆井街尽头有一楼梯,上去就是一片没有遮阴的开阔地,那里往右边直山,就是那山上的有钱人聚居地——西望洋山。

行走时间:3小时左右

行走路线:龙嵩正街→亚婆井巷→西望洋斜巷→主教山(西望洋顶)→妈阁前地方向下坡→总督府上面的公园旁的西望洋斜巷→不知名山头→总督府→妈阁庙回程

还是路边的圣若瑟修院开始,再补上薄荷绿的岗顶剧院。

再走到亚婆井街,穿过那片居民区,尽头就是楼梯,往上走,左边是明珠台,右边就是西望洋斜巷,山不高,澳门也曾被称为“七丘之城”,西望洋山就是其中之一。上下不过62.7米的距离,之前去的岗顶山,妈阁山。

如果不是天气太热,走上去会很惬意,这里没有相对而望的东望洋山那么逼仄,相反,这里非常的宽阔,视野更是出奇的美。

主教山教堂的打卡景

教堂总是被放在最好的位置上,那山上的教堂在已经尽头的山顶,门口向外,前面的空地就是绝佳的瞭望台,教堂灰色的哥特式风格,虽然这里只有60多米,但是可以把整个澳门最美的都看完。

这是西望洋其中一个瞭望台,说实话,澳门美景还得看这些建筑,当年他们就占了最好的位置,我们在实用主义的时候,他们用最好的色彩,最好的艺术形式,都用在了建筑上,山景,视野都精挑细选 。这里可以看到十字门商业区。

不过没有游客,东西都散落在那里,没人动,估计曾经上来的人也少,毕竟这里也是别人的生活区,人一多,小地方难控制。

教堂要从一旁的小拱门进,斜坡,阶梯,低饱和度的色调,耐看,早有阿叔在那里摆摊,但是貌似人们都匆匆而过。

澳门还是比较适合三三两两的人来,建筑散落,不像大理,有些地方如博爱门和洋人街能消耗部分人群,所以别的地方才可以安静一些,

这样的天气最适合打卡这些浑然天成的建筑,只要耐得住炎热,眼睛就能吸收这景,那时的人,真的很会享受,且非常精致,澳门唯大在此。

好几对准夫妻在这拍婚纱照,是对这里很高的认可了,三条大桥,氹仔,旅游塔,南湾湖,横琴部分,都能尽收眼底。

可惜旅游塔旁的海在填,也许不久在桥上就看不到横琴那边的日落了,那里很美,很多去氹仔的人过桥应该都知道,晕染的云,降落在西望洋上,残留的阳光把整个南湾的水和建筑都埋了进去的感觉。

站得久了,发现还适合拍全景,果然姿势都多了不少。

阳光让教堂都有些酥酥的感觉,还有些甜蜜蜜的黏,风到这里就是黏的感觉吧,这座1622年建起的建筑,距离现在已经398年,还差2年,就是400年了,相信爱一天,真的能抵过永远,建筑依然在,恍惚间,感觉在这一刹那冻结了时间。

不过这只是一种想象,这座教堂里面是不接婚恋类的仪式的,是向祈祷航海者平安的教堂,有些妈阁庙的感觉,几百年后,能留下的,只有情感了,还有我们的打卡,其实说是打卡,但是却是漫步,闲逛,细品才能感受出澳门的独特。走马观花匆匆而过,那是连拙政园的巧也仅为一堆花草。

拍旅游塔,这里是最好的观景点之一。当时没有这些建筑的时候,这里可以俯瞰南湾海和十字门。所以,这座山除了这里,还是有钱人的私家花园。

遗产区内的高档住宅区

从山脚到山顶,我们不纠结住在这里的人有谁,都是谁,幽静的环境,宽敞的街道,停在路边的豪车,欧式风格的别墅,都预示著这里是富人区。

上山往妈阁方向走,一路都是别墅,林荫。这里都是两层到三层的别墅,因为设为文遗区的缘故,这里储存得非常好,视野除了有些地方有错乱生长的树木,我相信别墅区里看,是真的惬意。

走到总督府背面的小公园,很幸运能看到一只松鼠,这是我很多年没有见到野生的松鼠了。

往西望洋斜巷走,可以看到珠海湾仔,繁忙的前山河道,好像现在封关,忙碌也不太忙碌得起来。

在斜巷之间,有一个未知的地方,看路牌那里是西望洋斜巷,这是一条掘头路。

未知祕境?

路尽头有楼梯,一上去,就发现了新大陆,像是一个废弃的瞭望台,因为地势太低,被抛弃了吧,这里却离旅游塔很近,触手可及。

这里被荒废了有一段时间了,草木穿插了本已建设好的道路,树荫之下,还有一段路。

废弃的房子上还有涂鸦,不过因为多年无人涉足,也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花草,这在黑沙环这些区是看不到的。

下面还有一个像防空洞,显得有些隐蔽,不过地图也标示了这条无名的路,我在想,为什么这里没有建设。

离开斜坡,继续向下走,别墅开始根据地势,各显神通。

回到大道上

这些别墅的建筑形态各异,但是都非常耐看,雅致,在西望洋瞭望台,还能见到一个楼顶私家泳池。我发给我朋友看,他说,楼顶、水,暴晒,我说路边,没水,暴晒。

这条路不是步行街,没有南京东路,我没有北京路的喧嚣,算是当时达官贵人的花园,整个澳门都是以花园的形式来建造,突出的是圣,景,人融为一体。

这里看似瞭望台,其实是下面别墅的楼顶,山崖边的别墅,就这样在我的心目中立了起来,你以为的凉亭,其实是别人家的楼顶…

汗水掩饰着我的羡慕,我赶忙转移,不远,可以看到刚刚爬上去的主教山,葡京赌场也在。因为世遗的存在,这里是限制楼房高度,上下看都不会太遮挡视线,而别墅现在还住着许多有钱人,高楼阻挡视线,大家都不愿意看到。旁边的东望洋,就一直有争议,不过大部分游客都是从上往下看,所以不知道。

再往下,就到红灰色建筑的总督府了,又看到了那个有松鼠的公园,那就是走到尽头了。从衣湾斜巷下去,就是南湾湖,那就离开山体了。民国大马路上许多人在跑步,可怜我脚痛,一瘸一拐的看着煞风景。

栏杆延伸出去,有一艘小船,还有一张凳子,看得出来这里是钓鱼的地方,不过现在应该不太行了。

从渔船这里分界,一边去东望洋,一边去妈阁庙,我们选了妈阁庙,顺便坐车回去。民国大马路直走下去就是南湾大桥,可以走到旅游塔,隔海相望,这里打卡旅游塔,反而有很多不同。

从妈阁庙旁,也可以上山,路不难,总的来说,就是绕一圈。最近天气好,景色也很不错,下次去路环,具体去哪,第三期说。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