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无二

如果选择一个城市,可以同时承载世上的激情与梦想,繁荣和辉煌,欲望及贪婪,我想,这个城市应该就是纽约吧。世界上有太多怀揣美国梦的年轻人,而纽约,似乎正是实现这些美国梦的最佳地点。这个城市很大,可以装得下各种梦想,这个城市辉煌,可以指引著成功的方向,这个城市极端,可以将天堂和地狱都装在这里。

我们第四次美国之行,终于到访了纽约,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

不同于曾经去过的墨西哥,去之前对它知之甚少,而纽约的景与物,不知多少次出现在我们看过的电影和美剧中,许多故事也被各种传颂。即使不曾到访,也不会太过陌生。但没想到的是,尽管有所预期,纽约之大与丰富依旧是大大超越我的想象与期待。在纽约的八天时间,堪称是我们多年旅途时光中最忙碌和最疲惫的一段经历。在这里,有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景,拍不够的照。

我们的这次美国行,便从纽约开始。

此行除了大都市纽约,我们还去了拉斯维加斯和周边的大峡谷,羚羊谷,马蹄湾和圣地亚哥。名副其实的一段由东到西的美国暴走之行。

旅途开始前

我们此次的美国行程总计18天,行程上我们是从纽约开始,还去了拉斯维加斯,大峡谷,羚羊谷,马蹄湾,最后到San Diego找朋友玩两天后,从洛杉矶回北京。

因为觉得纽约有太多好玩的所以我们在纽约停留了八天时间(事后证明也不够),为了保证后面的行程我们没再去东岸的其他城市。因为我以前去过拉斯维加斯,觉得是很特别的地方,上次停留的时间有点短,所以这次希望再去一次弥补遗憾,综合这些原因我们的行程设计有我们需求的特殊性,路程线路上我认为不一定对其他人有参考价值,但可以看下我去过的地方,或许在不同行程中也会是他人的停靠站,看看我眼中和镜头下,美国的模样。

游记中照片拍摄器材为尼康D850和尼康D800,常用镜头是24-70mm和85mm。除此以外还带了14-24mm,75-300mm和105mm镜头,闪光灯一支和三脚架。每天出门即使不带三脚架和所有镜头,相机包也得有8kg以上的重量,在暴走的美国,确实是很不轻松。

一些出行前的tips分享给大家,有些也是我在出发之前反复搜寻时发现回答各异的问题。

1.美签申请两年后出行别忘记更新EVUS,目前EVUS登记申请不收费。
网传的EVUS收费25美金目前不需要,直接在官网上自己申请就可以,中文接口操作十分便捷。申请后大约几分钟重新整理页面后便可以通过。

2.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现在已收费,不是随意金额购买门票。大都会博物馆门票为25美金,可以买citypass去参观,但citypass只可以去大都会博物馆一次,一般门票可以去三天。


3.纽约租车价格比美国其他城市要贵,停车费更贵,曼哈顿路窄车多常堵车,所以在纽约租车游玩并不方便。我们只是在去Woodbury租了一天车,当天租当天还。自驾开车去Woodbury会有过路费,租车公司之后会从信用卡里扣款。

4.纽约坐地铁如果天数多可以购买metropass,我们买的是七天的,地铁站里的自助机就可以购买,每张32美金加1美金的手续费,也就是33美金一张,刷信用卡和现金支付都可以操作。metropass也可以坐metro的公共汽车。


5.无论是自驾还是查询路线,用google map就行。但是纽约地铁标识比较乱,结合google map路线有时也不能马上弄明白。

6.租车自驾无需花钱做公证,平台网站有免费的翻译。翻译件配合驾照使用就可以。现在国内一些租车平台价格和租赁公司官网也差不多,租车时可以自行比价。

7.拉斯维加斯免费停车的酒店现在已经很少了,不比当年,很多酒店停车都收费了,就连拉斯维加斯北边的奥莱现在停车也收费了。

8.羚羊谷分上羚羊谷和下羚羊谷,上羚羊谷一定要提前预定,网上可以搜到很多agent可以预定。下羚羊谷可以到Page镇预定。上羚羊谷分普通tour和摄影tour,普通tour不允许带包。

纽约—将繁荣与梦想,冲突与欲望都装下

我们抵达纽约的航班是晚上十点多,入境取行李走出JFK比走出北京T3航站楼快多了。我们提前预定了去酒店的车,我们住在时代广场附近,距离纽约JFK机场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车开入曼哈顿岛后便觉得高楼多了起来,但夜晚在车里,看不清太多的摩天大楼,只觉得晚上的曼哈顿车也挺多的,甚至有些拥堵。对纽约最初的感悟,便从抵达的第一个夜晚开始。
在纽约的一周多的旅程,实际上我们只是游玩曼哈顿而已,仅仅是曼哈顿,就塞满了我们的行程。纽约之大,可略见一二。

在纽约期间我们住了两个酒店。
第一家酒店是在时代广场附近,住在这里方便游览曼哈顿的Midtown。像时代广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第五大道,帝国大厦,洛克菲勒大厦,中央车站,中央公园,纽约公共图书馆,MOMA等景点都在这酒店附近;
第二家酒店我们住在唐人街和小意大利区域附近,这里近下曼哈顿区域,像自由女神像,华尔街金融区,新世贸大厦,911纪念博物馆馆,三一教堂,布鲁克林大桥等景点都距离这家酒店比较近。这两个区域的酒店费用都不便宜,接送我们的司机师傅说,便宜的住宿在法拉盛,有很多华人开的民宿,中餐也正宗,如果想选择价格合适的住宿地,可以参考法拉盛地区。

纽约的每个月份温度和降水参考,由于靠近海边,纽约还是比较容易下雨的。图片来源于lonely planet。

纽约的区域划分,计划纽约旅行时先弄清每个景点在哪个区域比较重要,因为纽约实在太大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它是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齐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纽约常下雨,旅行中赶上雨天可以游览博物馆,巨大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值得为她留上一整天的时间。在旅行中我比较喜欢第一天就去博物馆,有些博物馆可以让我们更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先去博物馆可以让我最快的了解这个城市。同时,有时旅途较为疲惫,第一站去博物馆毕竟是室内环境,利于身心调整。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平面布局图,来源于他的官网: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托马斯坎贝尔写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拥有第一件藏品以前只是这样一个观点:艺术可以使所有接触到它的人向上,可以促使个人信念擢升,可以帮助工业及制造业进步,可以使向善的理念实现;这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和道德前提。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正是借由这些根本原则,大都会博物馆从一无所有,在过去一个半世纪内发展成为堪称世界上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艺术博物馆。

大都会博物馆古埃及艺术收藏的核心藏品基本上形成于二十世纪上半叶,全世界达到如此规模的同类收藏屈指可数。这里的主要展品来自大都会博物馆在埃及遗址发掘出土并由埃及文物部门慷慨划拨给博物馆的艺术品。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有十七个展览部门,可以拍照,可以背相机包(双肩背),但有工作人员会让把略大的双肩背背到身前。大都会博物馆实在太大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在这里过得飞快,想在这里调整旅途身心,不疾不徐的计划算是泡汤了。

喜欢在博物馆有些并不强烈的光照下欣赏展品,亮光照亮雕塑,背景化作黑暗,每个展品背后都饱含故事,即使他无法诉说自己的故事,但可以定格历史。


埃及馆中最震撼的当属展馆内的直接展览的埃及丹铎神庙。这座神庙是埃及政府赠与美国的,以嘉奖美国在保护努比亚历史遗蹟中提供的援助。尽管与埃及的宏伟神庙相比丹铎神庙的规模微不足道,但它拥有一座神庙所有基本的组成部分:一座大门,一副门廊,一间祭室和一个神堂。

欧洲绘画

欧洲绘画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必须参观的展馆。其绘画展馆之大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大都会博物馆举世闻名的欧洲绘画收藏涵盖了十三至十九世纪的艺术品,上至乔托,下抵高更。这里对法国绘画从新古典主义到后印象派的全面介绍也仅次于巴黎的博物馆。

约翰内斯·维米尔的青年女子头像,在十七世纪,这样的画被称为“tronies”(意为“容貌”),观赏者欣赏其中不同寻常的服饰,有魅力的面容,个性的显露和艺术家的技巧。

莫奈的名画:圣阿德列斯的花园。1867年,莫奈在英吉利海峡边上的避暑小镇圣阿德列斯度过了整个夏天,他在那里的时刻创作了这幅作品。

德加的名画:舞蹈课

梵高自画像之一

现当代艺术

大都会博物馆自从成立以来就一直收藏并展出在世艺术家的作品,今天博物馆的现当代艺术藏品包括跨越所有艺术媒介的一万两千多件作品。
其中最被大众知晓的便是毕加索的作品。

“在狡兔酒吧”—-毕加索将自己在画中描绘成一名丑角,这或许是他第一次隐藏在另一个自我形象之下出现在画中,他将在此后一生中保持这个形象。

【中央车站】

gossip girl第一季第一集Serena出场的场景,就是纽约中央车站。中央车站不但是美国最繁忙的车站,也是纽约的地标建筑。中央车站始建于1903年,1913年正式启用。即使不坐火车,这个车站也是非常值得拜访一下的,对于一般游客来说,中央车站更像一个大型的艺术建筑殿堂。


进入中央车站大厅,可以看到的是巨大的挑高宽敞的空间,厅顶呈拱形,大厅内部多采用大理石装饰,地面上铺的也是大理石,玻璃窗周围则布满了精美的雕塑,看上去美轮美奂,极为震撼。车站拥有44个候车车台和67条轨道。车站的地下部份有2层,地下一楼有41条轨道,第2层则有26条轨道。

纽约中央火车站最醒目的当属大厅中央问询处顶端的四面钟,它可以算是中央火车站的震站之宝。四面钟的盘面都是用猫眼石打造,据说价值大约为1千万美元至2千万美元之间。

这个画面也不知道出现在多少部影视作品中,当之无愧的中央车站的代表画面。

在车站地下一层中央大厅看到不少人仰著头向穹顶观望,是车站最吸引人的副星空壁画,这星空穹顶也是中央车站最有特点的祕密之一。它由法国艺术家Paul César Helleu根据中世纪手稿绘制出黄道12宫图,共有2500多颗星星,20世纪30年代曾因剥落而重新绘制过。星空图所绘的天空是反向的,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后人解释说这是从上帝的视角俯瞰星空,所以和人类的视角相反,从星空以外的世界看星空。

高大的空间,巨大的场地,精美的室内装饰,让这里瞬间惊艳我们的双眼。穿梭不断的人群,显示了这里的忙碌,很喜欢这样精致的古老的建筑。车站的底下一层有个美食广场,知名的汉堡连锁店shake shack在这里也有店。

【纽约公共图书馆】——曼哈顿繁忙喧嚣Midtown的安静天地

图书馆一直就是闹市区里最能沉静心灵的地方,而在纽约公共图书馆,更有一番韵味。大气的建筑,精妙的布局,让心灵和书籍在这里最好的相遇。

图书馆距离中央车站不远,可以安排在一天里游览。如果是像我们一样购买了地铁的几日无限乘坐的票,也可以乘坐同公司的巴士公交车,按照google map的路线指示选择公交车或是地铁抵达。
正门口拾级而上,图书馆的大理石外墙、在进门的石阶上看到了“Stephen A. Schwarzman”的大名。查询了一下,2008年3月11日,施瓦茨曼宣布将向自己担任理事的纽约公共图书馆捐赠1亿美金。纽约公共图书馆的主建筑于是被重新命名为“史蒂芬·A·施瓦茨曼大楼”。

像中央车站是一个值得参观的建筑一样,富丽堂皇的纽约公共图书馆一进门就同样让人眼前一亮。图书馆门口有庄严肃穆的雄狮雕塑,走上大理石台阶穿过走廊进入到古堡一般图书馆内部,大厅里漂亮的大理石石柱和墙壁展示着她低调华丽之美。

华丽的大理石壁在精致灯光的渲染下色调温暖,很喜欢这样的建筑,找到对称或是特别的几何结构,拍下喜欢的照片。

大理石墙壁在灯光映衬下感觉非常好看,隐隐透著古朴的神祕感。

来到图书馆二层,里面可以看见很多当地的学生和市民在里面读书和查阅资料,被厚重的知识氛围包裹着,在如此精美有韵味的历史建筑里静静的阅读,是何等享受的事情。

图书馆里供游客参观的路径很清晰,游客在周围参观体验,在这里不但能深刻地感受到建筑和书籍之美,也能近距离体会到真实纽约民众的生活,很棒的感受。
把快门调到轻音的模式,在里面拍几张有关图书馆的照片,也是不错的。

离开图书馆前,会有工作人员礼貌的检查游客的书包,羡慕纽约市民有这样一个集大成的图书馆,在繁华的曼哈顿,终究会有一片属于阅读的天地。

【中央公园】——钢筋水泥中的绿野仙踪

曼哈顿的中心有一片巨大的绿地,跨越纽约51个街区,被称为“纽约之肺”,她就是中央公园。这里也经常成为是电影的取景地,譬如《小鬼当家》、《博物馆奇妙夜》等等。
正是因为中央公园的存在,纽约更适宜居住,在匆忙的城市步调中,有了一片舒缓的天地。在这里,随处可见遛狗或是跑步锻炼的纽约人,漫步公园,静静看着当地人的生活,惬意自在。在中央公园里的感受会不同于其他旅游景点,不光是纽约,其实很多城市里的观光点本地人都很少去,而中央公园确是本地人和游客,都会非常喜欢的地方。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都距离中央公园很近,我们都是选择先到中央公园,然后漫步穿过中央公园后步行走到博物馆,第一天穿过公园走向大都会博物馆时,纽约阴雨濛濛,雨天里在公园漫步,感受自然的润泽,空气的滋养,好生惬意。

下一次来纽约,我一定要在中央公园里“虚度”一天的光阴,选一个阴雨濛濛的天气,在湖里划船慢慢的漂荡,看林间健步的人,看不远处的摩天大楼在雾气中忽明忽暗,就这样静静的漂荡,期待我下一次的纽约之行,能慢一点,再慢一点。

1856年Frederick Law Olmsted和Calbert Vaux两位风景园林设计师建成了中央公园,800多英亩的风景如画的草地,池塘和池塘组成的树林公园是严肃工程的结果:成千上万工人们转移了1000万载重量的土壤来改造沼泽和岩石露出今天的“人民公园”。

Bethesda Fountain是中央公园里不可错过之地,很多电影和美剧中的取景地。

朋友带了简单版的婚纱,我们选择在这里,为他们拍几张婚照。


【帝国大厦】——有着将一切尽收眼底的傲气之顶

来到纽约,在摩天大楼俯瞰纽约市的夜景,一定是在纽约Top5要体验的专案之一。而在众多可以欣赏夜景的高楼中,又以帝国大厦最为著名。不光是夜景,白天在帝国大厦欣赏纽约市貌,也是非常棒的体验。
帝国大厦全年 365 天开放,每日开放时间为上午 8 点至凌晨 2 点,电梯最后上行时间为凌晨 1:15。想清晨,白天,傍晚或是晚上感受站在世界之巅欣赏纽约之美的心潮澎湃,帝国大厦的营业时间都可以满足旅客的期待。

我们购票买的是citypass,citypass里可以在一天内登两次帝国大厦,白天一次,晚上一次,两次登顶,都是去的主观景台86层,感觉主观景台已经足够高了。两次登顶我们都没花太多时间排队,还算可以接受。当然登上帝国大厦后游客还是很多的,但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还都可以找到拍摄空间。
按地图乘地铁到帝国大厦,寻找“Observation Deck”的指示,那里是观景的入口。帝国大厦有很多门,每个门口有警卫,如果问他们在哪里登顶,他们也都会指引路线。

作为纽约的地标和天际线,帝国大厦是一定要来参观的。

帝国大厦大厅是纽约为数不多的被地标储存委员会指定为历史地标的室内设计之一。 2009 年,建筑师们耗时 18 个月才将大厅恢复成 1930 年初建时的原貌——而修建整座大厦才花费了 13 个月时间!大厦二楼的新游客中心是一处空调全覆蓋的宽敞空间,用于游客确定方向、通过安检和购票(或打印网上购买的门票)。

登上帝国大厦,可以清楚的看到密集的纽约曼哈顿,有超高辨识度的熨斗大厦一眼可见。

夜晚在洛克菲勒大厦拍的帝国大厦夜景。


【自由女神】——纽约和美国的象征

自1886年揭幕以来,自由女神已经迎来了数百万人移民驶入纽约港,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 现在的自由女神欢迎着数百万的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纽约市最好的天际线和海景。 毗邻的埃利斯岛,1892年至1954年期间,曾是美国1200多万新移民的门户。如今,它是纽约这座城市最动人的博物馆之一,致敬这些移民和他们不可磨灭的勇气。

巨大的自由女神雕像,寓意“自由照亮世界”。这是纽约的标志,也成为美国的象征。
citypass的票包含可以去自由女神像和埃利斯岛参观移民博物馆,但citypass的票不能登自由女神像的底座,我们也不打算登所以没有再另购。感觉登上底座景观也只是远眺下曼哈顿区域,和不登也差不多,加上距离曼哈顿也比较远,我们就放弃了。

埃利斯岛是美国最著名和历史上最重要的门户 -——绝望的旧世界遇到新世界承诺的地方。

1892年和1954年间,这里一直是美国移民的主要中转地。超过1200万移民最先在这里落脚。离开自由女神像后渡船第二站会来到这里,参观埃利斯岛的移民博物馆。移民博物馆的建筑很雄伟,这里有丰富的陈列品和各种影像资料记录著当时移民的经历,移民的程序,移民到达埃利斯岛后的流程以及移民是如何涌入不断变化的美国的。


估计有40%的美国人今天至少有一个祖先在这里,确认了这个小港岛在美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博物馆的游览路径和标识非常清楚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多种族的移民造就了美国自由民主的基础理念,奠定了美国迅速的走向繁荣和昌盛。移民国家虽然也会不断伴随着种族歧视的问题,但是包容和平等,是不可动摇的根本准则。


在岛上回望曼哈顿,非常棒的景观。

美国国旗和繁荣的下曼哈顿在一起,是“美国”强大感的最佳展示。


【高线公园】——纽约一条独特的绿色风景线

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毫无疑问是这个城市不断更新的一个响亮的胜利,纽约骄傲地证明了自己不断改变世界的努力。
这座城市工业过去的疤痕残留在令人赏心悦目的空间中。 曾经的在屠宰场和低端之间蜿蜒的难看的高架火车轨道家居住宅,高线今天是公园的展开祖母绿项链鼓励平静,拥挤的空间,并且毫不奇怪,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房地产磁铁引诱世界级建筑师到附近建立华丽的住宅迭代。

在20世纪初,西部地区的肉类加工区和切尔西是曼哈顿最大的工业区,距离地面30英尺高的High line是一组高架铁路的轨道,以便将货物从杂乱的街道上移走。 随着纽约市的发展,轨道最终变得过时,一度面临拆迁危险。在1999年一个伟大的计划是要将这条疤痕般的金属线转变为公共的绿色空间。

2009年6月9日,全新的变身后的高线重新向公众开放,从此以后,它便一直是纽约的明星之一。
在种植了各种花草植被的城市高架线上漫步,在各种设计漂亮的高楼间行走,高线提供了欣赏这个城市的另一个角度。

高线离切尔西市场不远,离开高线公园可以步行到切尔西市场,里面有不错的餐厅和新鲜的龙虾可以吃,这条线路也是步行曼哈顿非常好的线路之一。

【圣帕特里克的大教堂】——聆听信仰的声音

圣帕特里克大教堂(St. Patrick’s Cathedral )在纽约最繁华的第五大道边上,据说它是纽约最大的教堂,也是当年梵帝冈大主教到美国讲经布道的地方。它古朴典雅的哥特式建筑,在充满时尚、品味甚至带着奢华气质的第五大道旁,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纽约是国际级大都会,给人五光十色、繁华灿烂的印象,没想到高楼丛中,竟然隐藏着天主教在美国的厚重历史。(百度百科)

这是整个美国最大的一座哥特式风格装饰的天主教教堂,有着超过130年的历史,也是如今纽约天主教的所在地。教堂常年开放,游客可以花上半小时进去走走看看,感受那份庄严,并欣赏教堂极具气势的空间感和精美华丽的建筑风格。进入其中,瞬间就会被教堂内部空间感所震撼到,用气势恢宏来形容毫不夸张,纵深往里有100余米,果然是纽约最大的一个教堂。不仅如此,整个教堂内部高约十多层楼,顶部是看似线条繁复的穹顶,极其漂亮。

【布鲁克林大桥】

布鲁克林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钢铁斜拉桥,跨度空前达到1596英尺,它在1883年开放。 虽然它的建设很充实随着灾难(有20人曾在建筑事故中丧生),但这座桥成为城市设计的一个宏伟典范,鼓舞人心,成为美国强大的有力证明。 今天,布鲁克林大桥继续绚丽夺目。

大桥以哥特式的尖拱、花岗岩桥塔和钢索组成,第二层桥中间段则是以木材铺成的通道。
在几十米以外的地方,便会被桥中间的两扇歌特式的拱门所吸引。中间的美国国旗在微风中飘杨著,很是显目。

上桥有三种方式:步行、自行车以及开车。桥分为两层,下层是汽车的通道;上层是供行人及自行车通过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由界线区分开。在布鲁克林大桥步行从曼哈顿走到布鲁克林,是蛮舒服的体验。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是阴雨天,走了一半雨势渐大,只好放弃返回了,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遗憾。

纽约随拍之美

很喜欢步行游走一个城市。
行走时,可以有机会看清城市的建筑,感受每个城市独特的氛围,记忆更多的细节。我一直觉得,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别的味道,唯有在漫步中方能慢慢品味。

一些具有独特气质的城市,从一些照片中就能品味出来。而纽约,正是这些具有独特气质的城市。有的照片,可以显露出这些城市些许的味道和气质。

一些感觉很“纽约”的照片:

百年地铁站中的等车人

第五大道上的建筑和车流

标志性的纽约小黄车

随处可见的餐车

曼哈顿的路不宽,车也很多,美国的路很好认四四方方形成一个个block街区,纵贯南北的是avenue,东西街道是street,按照street的编号很容易区分出南北的方向。

漫步纽约,除了鼎鼎大名的第五大道,布鲁克林大桥和Dumbo,SOHO区,格林威治区都是不错的选择,也是街拍的好地方。一些在纽约随意或刻意的美拍,就放在本段里面咯。只是纽约常年都是人超多的地方,想拍一些没人干扰的照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纽约拍照,仿佛各类的服饰风格在这里都是合理的。夸张的,休闲的,职业的,华丽的….一个包容的城市,在这里可以各种放飞自我的装束和摆拍。

Soho是South of Houston St(休斯顿大街南部)的缩写。这一地区到处都是钢铁铸就的工业大厦,从内战之后,一直都是纽约市主要的商业区。20世纪80年代之前,这里是小资和艺术家们的天下,如今则是高尚社群和主要购物商场所在地。这里有很多的奢侈品店和涂鸦墙,本想在这里多拍一些街拍照片,但是又遇到了暴雨天,只好草草收场。


Dumbo这五个字母来自其所在的地理位置:Down Under the Manhattan-Brooklyn Bridge Overpass——曼哈顿布鲁克林桥人行天桥下。纽约著名的打卡地,游人超级多。游人几乎已经可以塞满了两楼中间的车道,而时常还有车辆从这条路开过,很嘈杂的环境,实在无法拍到想要的照片,只得放弃。建议想来这里打卡的朋友,清晨来吧,我们是下午来的,整个区域包括布鲁克林桥下都人满为患。.
具体地址:Front St.和Washington St.的交叉口,直接输入google map就能找到了,坐地铁的话在High St.站下就可以了。

新世贸大厦旁边的Oculus,很漂亮的白色建筑

熨斗大厦

华尔街铜牛,忍不住不能免俗的上前摸一摸

俯拍曼哈顿大桥

纽约的楼外的逃生梯,电影里主角常跑路的重要通道,哈。

纽约实在太大,每一天觉得自己的行程都满满的,因为实在有太多地方都想去看看。期待下次再来,好好在纽约街拍,多拍一些有纽约印记的美图美景。

美食纽约

如果说纽约是美食之都,应该不会有人反对。在这里,优雅高档至米其林五星餐厅,便宜地道的街边餐车,纯正美式、异域料理、日料韩餐、正宗中餐,应有尽有。来纽约,尝试品鉴一下电影里或是美剧里常常出现的美食,似乎是一件很有趣且更能贴近纽约生活的事情,况且纽约也有着各种型别的网红餐厅,既有着能刷爆ins的高颜值,也有著称霸yelp榜首的高评价。像称霸纽约网红Brunch榜首多年的Sarabeth’s,在做功课时赫然名列榜首, 燃鹅败于纽约时刻排起长龙的队伍,行程比较赶的话就不要执著早午餐了,等下午茶的时间再过来吧,人会少一些。下面介绍几家此行我觉得还不错很值得去尝试一下的地方。

【Keens Steakhouse】

地址:72 W 36th St,NY
来美国,品尝地道的牛排大餐是必不可少的经历之一,我们选择了位于帝国大厦附近的Keens Steakhouse,这是一家曼哈顿很老牌的牛排馆,历史可以追溯到1885年,口碑很好。沿着36街走,很容易找得到。黑色的雨棚,招牌和门脸很低调,里面却别有洞天。餐厅内部的装饰基本都是怀旧的style,满坑满谷的各式各样的菸斗装饰,复古的木制桌椅,昏暗的壁灯,墙壁上满满的油画和老照片,浓浓的时代感。我们没有提前订位,所以打算早点去,结果大概晚上6点钟进的餐厅,已经是人满为患了。留下了名字和联络方式,气质凛然的领班御姐告知50分钟后再回来就行。周边有很多间souvenir小店,随便逛逛可以消磨时间,预估等位的时间还是很准的,时间到了回来就差不多有位置了。
餐厅的灯光很昏暗,桌椅摆放的很密集,几乎是一桌挨着一桌。餐厅里面还有个喧闹Bar,几乎是人挤人的存在,想要穿过Bar去趟洗手间,都很吃力。
这里的牛排以鲜嫩多汁及量大实惠著称,两个人点一份主菜几乎就够了,再点些配菜和沙拉肯定也够吃了。我们四个人点了一份12oz的Prime Filet Mignon和一份T-Bone,生蠔拼盘和沙拉,以及一瓶红酒。量大确实名不虚传,很努力的吃光。至于鲜嫩多汁就仁者见仁了,medium rare的Filet并没有想象中软嫩可口,也许是寄予的希望过高了,才会略有所失望。牛排的配菜很好吃。

生蠔拼盘,味道十分普通,不如黑门市场的生蠔摊子的现杀生蠔口感鲜美。


【Chelsea Market切尔西市场】

切尔西市场位于纽约第九大道的第15街和第16街之间,从高线公园一直走下去就能找到切尔西市场,很低调的红砖楼,对面的大楼是google的办公室。切尔西市场建于1890年,由National Biscuit Company 公司设计及修建的,也就是奥利奥饼干公司的前身。奥利奥饼干曾经就在这栋楼里被发明和制造出来的。NBC现在在美国依然是食品行业的巨头,在1958年已从切尔西市场搬出至市郊。于是,现在这个曾经的奥利奥饼干制作厂房,就成为了切尔西区著名的food court,里面经营著许多各具特色的餐厅、食品超市等。
作为一个美食广场,切尔西市场的装修风格相当原始粗犷,充斥着浓浓的复古工业风,丝毫没有任何装饰的屋顶,裸露的钢筋水泥和砖块管道,昏昏暗暗的复古吊灯,相当随意的手写的环保标牌,如果不是空气中飘浮着浓浓的令人垂涎的食物芳香,你不会觉得身处的是一个以美食著称的市场。

据说切尔西市场每到饭点人会暴多,我们到的算早,直奔切尔西市场最有名的龙虾而去。切尔西市场的龙虾以新鲜著称,每天清晨从港口运来的加拿大和缅因的新鲜的龙虾、帝王蟹等等海鲜,像超市一样随意向世人展示著。你在柜台处可以选你大概要多重的龙虾,medium的龙虾大概在2磅左右,要以什么方式烹饪就可以了。清蒸的龙虾很好吃,另外龙虾汤及龙虾炒饭也很推荐,很适合国人口味。只是生鲜这里除了日式寿司那家有自己的座位,其他基本都是需要站着吃的,吃完记得收走自己的托盘,扔进垃圾桶。

逛切尔西市场感觉要带着几个胃来,边走边吃边消化再吃。随着临近中午,人潮开始多起来,每家店几乎都开始爆满。不想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已经决定要走了,出去的时候看到这家卖pita的,又动了邪念,没有忍住又去排队买了。插著大葱叶子的造型确实low了一些,口味真的是赞,牛肉很香,pita饼虽软却有嚼劲,配着西红柿和黄瓜的鲜香,味道可喜。还给了根号称狠辣的辣椒,咬了一口还颇感不屑,这也叫辣,吃到后面赶紧灌了瓶水。

这家店有个传说中的The original world famous baby cauliflower,店员很推崇,于是一时脑抽就点了。到手无语,这个也太original了吧,真的就是一颗完整的菜花,好在烤得软嫩,略焦的表皮锁住了内在水分与香味,口感软糯算是说得过去。

【Katz’s Delicatessen】

地址:205 East Houston Street(corner of Ludlow St)
说这家店是百年老店绝不为过,这家店的前身是一个成立于1888年的叫做“Iceland Brothers”的小熟食店,后来在1910年被Willy Katz和其表弟买下,改名为Katz’s Deli,主营传统犹太style的薰牛肉三明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店主的三个儿子均在服役,于是作为家庭后盾的Katz‘s便将店里的三明治运往前线各战场,作为给身在异乡奋战的美国士兵们来自家乡的慰藉。同时这也是一家常常出现在电影和美剧里的名店,走进店里,除了几乎永远客满的喧闹景象,还有自开业100多年来渐渐挂满的整整几面墙的名人照片,有时间仔细看看的话,会发现很多惊喜,几乎叫得上名的都有。至于电影,最有名的当属《When Harry Met Sally》(《当哈利碰上莎莉》)了,店里还特别自豪地标出了当时Sally的位置。

店里的选单,密密麻麻一大张,一张图也木有,感觉对此店没点背景知识,点餐上真的很难抓重点。进门时,会给每个人一张小粉条,随便找下图中任何一个小帅哥cutter的line排队,排到你时,如果你已经选好了要点的餐,就直接告诉他,他会切一小片你点的肉给你尝一下,如果你觉得ok,那小哥会继续帮你做好三明治,如果觉得不合口,可以临时换口味。记得往小哥面前的塑料桶里放小费哦。小哥做好你的三明治后,你把小粉条给他,他会在上面手写上你要的餐的价格,小粉条千万不要丢,最后出门时要靠它来结账。

作为一个能在纽约美食界驰骋百余年的老店,每天来朝圣的游客及解馋的本地人络绎不绝,如果不想在counter自己点餐的话,就选择靠墙的一排桌子,会有waiter过来服务。中间的两排桌子是自助点餐的位子。

最经典热门的pastrami,薰牛肉三明治,第一次来的话,建议就点这个吧,绝对对得起排队的时间。接过cutter小哥递过来的那片薄薄的肉放进嘴里的一刹那,就立刻明白此店屹立不倒门庭若市的杀手鐗在哪里了。薰牛肉可以做到如此软嫩多汁,鲜香四溢,目前吃到的,只有这家了。Pastrami是犹太熟食最经典的食物,Katz选用的是最靠近牛肚脐处的软嫩部位,将牛肉用盐水浸泡醃制入味,再将牛肉的表面撒上各种香料和草药,为牛肉按摩入味,再用木材将其慢火烟薰,放入装满了调料的汤锅中炖煮数小时。两片自制的面包,夹着厚厚两层经历过千锤百千后软而不烂香气四溢的肉,一口咬下去,惊艳而满足。口味重的还可以加点黄芥末酱,一份三明治的量,大到可以两个人吃,超级夯实。

brisket味道也不错,少了烟燻的味道,多了一点韧劲的口感。
Corned Beef Sandwich,店里也很推崇,尝的时候没太多感觉,肉一多摞在一起,感觉还是偏咸了点。重口味的朋友可以尝试。

店里还有很多套餐可以选择,可以不要面包,搭配意面、薯条等。不过说是薯条,简直粗犷到不忍直视,棍子一样,口感倒是还不错。

虽说是纯肉的三明治,吃起来倒是不腻,而且还有给两种醃黄瓜来搭配。不是很酸的那种pickle,略咸,倒是清爽。

【Dominique Ansel Bakery】

地址:189 Spring St
说起Dominique Ansel Bakery,现在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网红店,在纽约几乎是人人皆知的人气最高的甜品店了。店主Dominique Ansel只身来到纽约后曾在米其林三星餐厅Daniel任职六年,于2011年底在SOHO街区开了这家不大的甜品店, 渐渐以DKA (Dominique’s Kouign Amann)和made-to-order Madeleines脱颖而出成为纽约排名很高的烘焙坊,而使Dominique Ansel Bakery真正一炮而红的,是其在2013年5月将美式传统的甜甜圈与法式可颂面包相融合,史无前例的创作出全新的创意甜点“ Cronut(可颂甜甜圈)”。外皮金黄油亮的可颂甜甜圈,压缩的酥皮就会在口中慢慢层层舒展开来,浓郁的黄油香气透著热气腾腾的内陷直逼鼻腔,内陷中还灌满了新鲜润滑的奶油。可颂甜甜圈一经推出便成为纽约最流行的甜点,能被见多识广的纽约客如此推崇的甜点,其过人之处要亲自尝试后才可评断。
传说Cronut经常断货,我们去的那天刚好下雨,排了不到十分钟的队就买上了,老怀欣慰。店里并不大,三四张桌子,有自助的冰水可以自取,还有个很小的花园零散几个露天的位置。
加了蓝莓酱的Cronut,口感新奇,酸酸甜甜的蓝莓酱,软软的酥皮,一口咬下去满溢而出的甜而不腻的内馅,立刻决定起身去加单。

店里的另一个招牌之一,Kouign Amann (DKA),外酥里内的口感,喜欢甜甜圈那种油酥酥口感的不要错过。

杏仁巧克力Croissant也超级好吃,临走还忍不住打包了两个。

辣个扁扁的好像叫Nutella Milk Bread,味道不错。
Fig Tart,我承认只是被无花果的造型吸引了,相对于其他几个,口感略显普通。
Frozen S’mores,火烤棉花糖冰淇淋,名气也很大,于是拔草。眼看着服务员拿喷枪很有形式感地一通火燎,吃到嘴里只能说,很有意思的口感,传说中什么冷热交替的绵密口感没有体会,只是被甜到飞起,适合酷爱甜品的MM们。


【Barney Greengrass】
地址:541 Amsterdam Ave

品尝地道的Bagel也是体验纽约美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环。Bagel可以直译为贝果或者百吉饼,是起源于17世纪的波兰,在1880年左右,随着大批东欧的犹太人逃难涌入美国,bagel的做法也传入了美国。bagel的做法属于低脂肪、低胆固醇、低发酵,深受纽约人的喜爱,将切成两半的圆圈bagel中间加上乳酪片、烟燻三文鱼、洋葱、鸡蛋、蔬菜等配料,做成bagel三明治。

曼哈顿有很多很有名的专门做bagel的店,像H&H Bagel这样的连锁店。我选择的是比较传统的老牌的百年老店,这家店建于1908年,很多电影(像《革命之路》《心灵钥匙》等)和美剧(《Law & Order》)都曾在这里取景过,橱窗玻璃展示著拍摄的照片和一些奖项。

一进门感觉有点像那种Deli的熟食店,卖各种面包和各种各样的海鲜制品,不要被吓到,左转有个小门,进去才是可以坐着吃早餐的地方。地方并不大,也就十来张很小的桌子密密麻麻摆放在,每桌几乎背靠背坐着,生意很火爆。

这里点餐也需要技巧,光bagel胚子的选择就有很多,也可以选直接搭配好的bagel三明治,或者直接点bagel和配料,自己来抹乳酪或黄油,加配料的。
这个是bagel三明治,黑黑的颜色并不是巧克力,而是南瓜的。配的烟燻三文鱼、西红柿、洋葱和白乳酪,搭在一起居然味道很惊艳,一点也没有腥味,鱼肉的鲜嫩配上嚼起来很有韧劲的bagel,口感很赞。

需要自己搭配的三文鱼炒蛋味道也很赞,挖一大勺浓浓的白乳酪抹在bagel上,撒一点点椒盐,铺上厚厚一层三文鱼炒蛋,咬一口不要太满足。再来一杯浓浓的咖啡或是热巧,开启美好的一天。这里的座标离美国历史自然博物馆很近,走路大概十来分钟,吃完刚好溜达过去参观。

【Balthazar】

地址:80 Spring St, New York City
这是一家很有传奇色彩的法式餐厅,店主本是个来个伦敦的电影人,误打误撞进入了餐饮业,还干得风生水起,常常有明星光顾,是曼哈顿知名度很高的法式餐厅之一。他家的brunch,晚餐都很出名。
位于SOHO区,从小意大利区域穿过去,前后几条街区略感荒凉,好在红红的招牌很是醒目。

很讲究的法式餐厅,氛围很法式,waiter帅哥们都白衬衫黑领带,干净利落面带笑容,服务很周到。我们去的时间略早,刚刚开门,Brunch尚未开始,只能在早餐单中点,于是把餐单上的面包都点了一遍,不愧是老牌餐厅,每一个都惊艳。肉桂卷味道醇厚却不甜腻,可颂外酥内嫩,司康口感超正宗,外酥内软。总之每一个都不会踩雷,随便点。由于时间原因没有吃到brunch甚是遗憾,看着brunch餐单每一款都很垂涎,下次去纽约一定要去补一顿。

【Shake Shack】

地址:纽约有很多连锁店,google map搜一搜即可
纽约本土名气最大的汉堡连锁品牌之一,发展历史也不长,从2000 年的一个麦迪逊广场公园卖热狗的小推车发展到现在常常排队的连锁店。在快餐文化历史悠久的美国来讲,Shake Shack的迅速崛起是凭借了真本事的,毕竟在美国,几乎遍地都是汉堡热狗类快餐,能让生活节奏争分夺秒的纽约人去心甘情愿排队买的汉堡,并不多见。曾经有电视台采访过顾客,“在麦当劳排队与 Shake Shack 有什么区别”时,有人给出了“大概是Motel和Hilton的区别”的有趣回答,可见Shake Shack在纽约人心中的认可地位。平心而论,汉堡类食品总会被列为“看起来不健康”的食品之一,而 Shake Shack 做的是“看起来就很健康”的汉堡。Shake Shack官方宣称采用 100% 未用抗生素的安格斯牛肉,配菜都采用了有机蔬菜,提供的冰淇淋和牛奶也都是“绿色食品”。食材考究之外,Shake Shack的整体设计并不花哨,外观偏重工业风, 餐厅内部里面简约质朴,餐单是简单明了的白底黑字,每种食物的热量也都标注清晰,并不花俏的绿色点缀增添了些许清新,中和了冷淡风。

口味来讲,Shroom Burger应该是别的汉堡店里吃不到的特色,裹面炸得表皮脆脆的蘑菇汉堡,外焦里嫩的口感融入cheese的醇厚味道,应该是很迎合酷爱cheese的美国人的口味。尝鲜不错,久吃略腻,口味清淡者慎选。
Shake Shack汉堡主打款,shack stack,个人觉得其实就是Shroom款加Cheeseburger的double款,牛肉倒是汁多柔嫩。饭量大的可以选这个,两种口味都吃到了。
个人觉得这里的shack-cago热狗很好吃,比街边餐车的热狗馅料丰富,口感扎实,也不贵。

【Lady M】

地址:很多地方都有,曼哈顿逛累了随便拿google map搜一搜,说不定身边的shopping mall里就有一家。
传统的千层蛋糕,口感细腻清新,并不甜腻,配上咖啡、红茶或果汁,是不错的下午茶选择。

【Junior‘s Restaurant】

地址:1515 Broadway
这次来纽约前几天就住在时报广场边上,离这家很近,店面很大,满眼橘色的装饰,看上去心情很是愉悦。传统的美式brunch,分量超足,味道也不错,配的烤土豆很可口。配上热巧开启一天的好心情。
Junior’s一般都是Restaurant和Bakery连在一起开的,它家的Bakery店面一般不大,却是纽约最有名的干酪蛋糕店之一,常常排大队。它家的Cheesecake口感很扎实醇厚,值得一试,Brownie Marble Swirl也不错。


【西安名吃】

也是连锁小店,去过纽约的朋友们都应该被推荐过,有些人甚至推崇到比西安本地的凉皮还好吃。尝了一次,味道确实算是地道,赶超西安算不上,搬到北京来应该也是可以上美食榜的。喜辣的朋友不要怕踩雷,对中国胃是杠杠的舒服,放心吃,尤其在纽约吃了几天西餐后绝对是非常必要的调节,以至于后来去了Vegas和San Diego,朋友提起来后还念念不忘,后悔没多吃几顿。
看看卖相,味道真是不错,还有羊肉烩面等,也都很好吃。

可以逛吃逛吃的纽约,一个包容永珍,曼妙融合的伟大的都市。漫步其间,特意的或不经意的,一定能遇到可以被铭记的纽约味道。

拉斯维加斯—睡觉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2011年,我和老婆曾来过拉斯维加斯。那一次我们是从洛杉矶晚上开车去的LV,在夜晚没有路灯的高速公路行驶四个多小时后忽然眼前一亮,一片金黄的城市骤然出现在眼前,我们便知道,拉斯维加斯快到了。这个场景至今我依然历历在目,那时曾想,如果有一个地方,值得来回各开车四个多小时过去,沿路又基本是荒芜,这个地方便是拉斯维加斯了。

纸醉金迷的拉斯维加斯,这个在沙漠里用金钱堆砌起来的神奇城市,充满了各种荒诞,贪欲故事的地方,在我们第一次到访美国本土大陆的时候,便决定一定要来见识见识。
第一次来拉斯维加斯停留的时间太短暂,加上觉得当年照片拍的其烂无比,所以这一次想再回来看看,看看现在vegas的模样,重温一下。

我想,每个人都能在拉斯维加斯找到自己喜欢的一面。或是高阶酒店,或是高阶料理,或是小赌怡情,或是shopping逛街,或是顶级表演….vegas是一台永不停止的永动机,每天24小时,一天又一天,在这里没有黑夜,这里的黑夜是另一个白天。可能也是因为年纪,第二次来拉斯维加斯,不像第一次时的那种惊喜和惊讶,少了一分震撼,但在这神奇的城市,因为你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玩的东西,所以在这座不夜城不管是第几次来,睡觉总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拉斯维加斯没什么景点,他独特的地方就是所谓的景点就是位于主街道The Strip(S Las Vegas Blvd)两边鳞次栉比的豪华酒店兼赌场。

上图是网上找到的大街的酒店分布图。

喜欢自助餐的朋友在拉斯维加斯不要错过凯撒酒店集团旗下的:buffet of buffets

这是一个自助餐通票,24小时内有效,不限次数可以使用,即可以随意去通票内的酒店自助餐就餐,不管你是吃个正餐还是就想进去喝杯饮料休息一下。这个pass通票费用是美金59.99,如果是Total Rewards 会员就卖49.99美金。

所以,如果想用餐的话可以先去凯撒集团旗下酒店的Total Rewards柜台,通常就在一层赌场附近,在那里免费填表办一张会员卡,即可享受49.99美金的会员价格了。Total Rewards官网也可以注册会员,但是国内邮编填写不被认可,无法注册,所以直接去酒店Total Rewards柜台办理最方便。

我记得如果购买了这个通票在个别酒店自助餐就餐还需要额外加费,譬如凯撒宫,但大部分无需再加费了。他的票上会把可以用餐的自助餐厅名称,时间以及是否加费写的很清楚。

【凯撒宫Caesars Palace】

很喜欢这个酒店,喜欢这里的氛围和感觉,有点后悔这次来没有住在这里,而是随意选择了住在他旗下的位于马路对面的Paris。Paris的好与不好后文再慢慢说。但凯撒宫我是非常喜欢的。


凯撒宫比邻百丽宫的人工湖,位于Strip大街几近中心的黄金位置。凯撒宫也确实是拉斯维加斯的精髓所在。怎样去定义一家酒店是否是拉斯维加斯的经典或精髓,即一踏进这酒店,能瞬间让人惊呼:哇!
凯撒宫是一座希腊-罗马式风格的奇幻宫殿,陈列著各种经典雕像的大理石仿制品,从外观到室内,都极尽全力展示著希腊罗马时代的华丽风貌。

每家vegas的高阶酒店,casino必然是重中之重,从各式各样的老虎机和拉霸机,再到各种赌桌牌局,或是连着bar可以边吃东西边赌的机器等,创造最愉悦和舒适的赌博环境,是每家酒店的核心。赌场大都设计在酒店的一层,占据着极大的空间,方便客人进进出出。赌博机每家酒店都差不多,差别主要是数量的多少,但赌场以外的装潢与设计,每家酒店便大不相同。凯撒宫就是将精致和浮华最好融合的代表。

凯撒宫里连通著时髦的Forum Shops,各种大牌云集,诠释著拉斯维加斯的浮华与奢靡。

【百丽宫Bellagio】

每晚拉斯维加斯免费的音乐喷泉就在百丽宫正门口,百丽宫和凯撒是挨着的两家酒店。现在Treasure金银岛的海盗船免费show已经没有了,拉斯维加斯的免费表演就剩百丽宫音乐喷泉了。
百丽宫托斯卡纳式的建筑奢华高雅,真门口巨大的音乐喷泉以及8英亩的人造湖,让百丽宫酒店成为Strip街上醒目的地标。

太阳马戏团经久不衰享誉全球的表演O show就在百丽宫里面的剧院。走进百丽宫,2000朵颜色鲜艳的人工吹制玻璃花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玻璃雕塑,悬挂在酒店8英尺高的天顶上,在背后彩灯的映衬下绚丽夺目。这已经成为了百丽宫的标志。

O show不让拍照片,只是在开场和结束时用手机拍几张纪念。这个show真不亏是拉斯维加斯最棒的几个show之一,这么多年都经久不衰。超高难度的表演令人叹为观止,巨大的舞台可以瞬间从没有水到变为水池,或是从满满的水池变为平地。上次来拉斯维加斯时O show已经在表演了,但是我们时间有限选择了观看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这次vegas之行终于如愿O show。超棒的表演,虽然价格在100多美金以上,真心很值得。

这次在拉斯维加斯我看了两个show,O show和Criss Angel的魔术秀,门票我们是提前在网上买好打印就可以,票上有二维码进剧场时直接扫描就可以。每晚O show有两场,19点一场,21:30一场。

剧场顶部

除了O show,百丽宫的还有一片梦幻的布景,一片梦境中的童话王国:


【威尼斯人Venetian】

处处弥漫着浪漫气息的威尼斯人酒店,将威尼斯的罗曼蒂克和景观,都完美的融合在了酒店里。在vegas最让人有感觉的三家酒店我觉得就是百丽宫Bellagio,凯撒宫Caesars和威尼斯人Venetian。欧式风格的建筑和装潢,让人有种穿越到欧洲的梦幻感。

因为威尼斯是水城,酒店里有一条从室外穿过酒店的河,河流上衣着威尼斯传统船家服饰的船长优雅的驾驶著贡多拉在河面上穿行。时不时的,船长会高歌一曲,悠扬的曲调在酒店里的“威尼斯市集”中飘荡。

清楚的记得第一次来到威尼斯人酒店时眼前一亮的感觉,独树一帜的风格让人过目难忘。澳门也有一家威尼斯人,两间差不多,后来去过澳门几次,每次都会去威尼斯人酒店转转。


【Wynn Las Vegas】

2011年第一次来拉斯维加斯老婆选择住宿的酒店。按Lonely Planet里面的形容:自从2005年斥资27亿美元的Wynn Las Vegas落成以来,Strip的城市面貌就发生了变化。它是迄今为止造价最高的旅馆式赌场,它的建成进一步提升了这座城市“颓废”的声誉。这座50层的扇形大楼表面镶著青铜色玻璃,内部设施极尽奢华。
过去了这么多年,或许造价最高的赌场酒店已经被其他新建的酒店取代,但这曾经的荣誉是Wynn或是Vegas最佳的代表。


记得在Wynn酒店的房间里,我第一次见到房间里提供的小食饮品是只要移动过几秒,不管食用与否都是要计费的了,无论是冰箱还是承载零食的托盘,都装有电子感应器。澳门也有Wynn酒店,但是澳门的Wynn楼层矮了许多,整个气势也就弱了很多。

【Paris-Las Vegas】

这次来拉斯维加斯选择住在了Paris-Las Vegas。第一次我和老婆两人来vegas住的是Wynn,这一次选择Paris的原因是这次也是和朋友一起来,他们是第一次来vegas,选择一家有地标建筑的酒店比较能代表vegas这是其一;其二是觉得玻璃幕墙搭建的新型豪华酒店哪里都差不多,选择一家建筑风格不同的酒店感受一下。但最后的入住体验在Paris并不好,感觉这家酒店空有其表,服务和房间都是很差的,如果来拉斯维加斯,不建议住这里,来这里逛逛就行了。

像New York-New York复刻了纽约的各种地标建筑一样,Paris-Las Vegas也为了营造巴黎的氛围,重建了“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爱丽舍大街”等。Paris和Bellagio矗立在Strip大街的两边,面对面,彰显著vegas霸气和华丽。无论是白天或是夜晚,都是这条vegas大街上最为醒目的建筑群。

走进Paris酒店,里面同样是赌场和各种餐厅。Paris的赌场和Bellagio及Paris-Las Vegas比起来并不大,餐厅里有个中餐台湾菜。

Paris-Las Vegas的入住体验是比较糟糕的,甚至可以说是美国之行感受最糟的一家酒店。
一是入住时办理check-in很慢,我们是晚上到的,前台服务人员还找不到我们已经付过费用的预订单据,于是花费了更长的办理时间。二是找不到预定单据,于是前台建议我们重新预授权刷卡先入住,等待他们第二天同预订平台联络后再说,这没关系我也能理解,但是预授权刷了非常多,多到我们check out时的前台人员都很惊讶为什么要收这么多费用。第三,酒店里面的房间很老旧,屋内设施和酒店外部装潢相差很大。老旧不要紧,酒店的房卡也超级难用,我们的那个房间两张房卡都出现了失灵的状况(我们并没有把房卡和手机放在一起消磁)没有预警的房门就打不开了。去办理房卡充磁的时候也被前台服务人员各种刁难,总之体验非常不好。第四,酒店的自助餐厅即使空位达一半以上,但就是不让客人进去用餐,在外面排队慢慢等。在我们等待的时候,前面一人来的一位老外见到这样的场景极为愤慨。基于以上的种种原因,我并不推荐入住Paris-Las Vegas,因为在拉斯维加斯呆在酒店里的时间也不多,觉得来过这里酒店不用精挑细选都差不多,结果最后为预定时的草率付出了些许不愉快的代价。如果你希望选择一家服务比较到位的星级酒店,或是比较在意房间里的设施和装潢,那在拉斯维加斯就不要选择Paris了。

并不是因为人多就需要排队很久的法式自助餐厅,觉得早餐比午餐好一些。

百丽宫的喷泉,可以拍到铁塔和喷泉的画面。

狂野拉斯维加斯—野外实弹射击

如我前文写到的,无论你喜欢玩什么,在拉斯维加斯,一定可以满足你。
喜欢狂野风格的,这里当然更合适不过。喜欢打枪的,也可以在这里玩一下。拉斯维加斯有很多室内真枪射击,据说店家是开辆悍马来接送客人。不过这次我们玩的是野外射击,不是室内的。

听说拉斯维加斯的室内射击都是老外在营运的垄断了,于是聪明的华人开展了野外射击专案。车开出拉斯维加斯半小时,就是一片荒芜的野山野路,在这里打上几发子弹真是天然的好场地。国外能打真枪的地方现在挺多的,但这种野外打靶野外射击应该少一些,所以来玩一下确实挺特别的。

野外射击我们是在马蜂窝上提前预定的,有各种套餐可以选择很方便。提前一天教练会加微信确定接送时间。我们因为有租车,所以决定自行开过去就免去了教练的接送服务。

打枪地点距离拉斯维加斯Strip大街大约30分钟的车程,我们预定的套餐里包含了十支左右的枪,100发子弹。

“枪房”是由一辆房车改造而来,教练是中国人,中文沟通交流很方便。

当然野外射击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方便拍照啦。

这把“巴雷特”是店家的镇店之宝,没有包含在我们预定的套餐里面,是现场额外付费的。也奇怪,在我们家我媳妇对枪的兴趣比我大,所以演变成了她玩枪,我拍照。
这把是金色的“沙鹰”,很漂亮,手感也好。

店家还贴心的拿出了防弹背心让我媳妇穿上方便拍出野外感。

美国太大了,这样荒无人烟的空地,为野外射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场地。在这里的烈日下感受一下枪支的重量和声响,也是蛮不错的体验。
想拥有一些不同的照片,拉斯维加斯一定是实现想法的最佳之地。

大峡谷,羚羊谷,马蹄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离开拉斯维加斯,我们疯狂的驾驶时间便开始了。

计划要去唯美奇妙的羚羊谷,去羚羊谷可以在佩奇镇(Page)住一晚。因为途径大峡谷,所以我们选择的线路是早上离开拉斯维加斯,先去一下大峡谷,然后从大峡谷离开晚上抵达佩奇镇。这条线路距离不近,有400多英里,需要开6个多小时的车程,但是一路走走停停,却也不算累。

【大峡谷国家公园】

现在的互联网资讯庞杂,其实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旅行者的惊喜感。太多的美图美照,视讯介绍,让很多景点其实在抵达之前我们对他的样貌都有了基本概念,惊喜感和震撼感也慢慢降低。旅行更多的体验和感悟,是在照片和视讯表达之外的,如我前文写过的城市的氛围和“味道”。但请相信我,大峡谷所带来的震撼度丝毫不会降低,因为他是在太超过照片能表达的感觉。真实站在大峡谷的边上,那种壮观感完全超越了语言表达,我用相机,只能记录他千分之一的美。

驾驶的疲惫感,在看见大峡谷后便九霄云散。大峡谷深1英里,平均宽度为10英里,长达277英里的科罗拉多河在大峡谷底部蜿蜒流淌。大峡谷外露在外面的岩石有2000万年的历史—这是地球生命的一半。在过去的600万年中,科罗拉多河在峡谷中随心所欲地雕刻自己的作品。我们选择的是大峡谷南段,在拉斯维加斯,还有很多去大峡谷西边的one-day tour。

开车进大峡谷,私家车收费是35美金一辆车,应该是涨价了哦(以前收30美金)。

峡谷南段英文是South Rim,有两条观景公路—Hermit Road往西,Desert View Drive往东。我因为要去Page小镇,所以走的是Desert View Drive往东的这条路。在大峡谷南端有些地方是没有手机讯号的,我们因为要导航,还准备了一个GPS作为手机导航的备用,但后来事实证明没有也可以,这里的路就这样一条,很好开很好找。


在景观公路上行驶,路标很清楚,有观景点的地方都有标识指引,而且可以停车。有的是路边有一小片区域可以暂时停车拍照的,有的是知名观景点有专门的停车场。每年有超过500万名游客游览大峡谷南部,所以停车场里通常都是车满满的,找停车位需要耐心。

【马蹄湾】

马蹄湾(Horseshoe Bend)是科罗拉多河在亚利桑那州(Arizona)境内的一截U形的河道,也是格兰峡谷其中的一小段,由于河湾环绕的巨岩形似马蹄,所以叫作了“马蹄湾”。
马蹄湾离Page小镇很近,开车10几分钟便可以抵达。来Page一是不能错过羚羊谷,二是一定要来马蹄湾,独一无二的地形结构造就了这里的震撼。

超爱这里,纯天然的奇妙画面,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色彩和形状在这里完美融合。

马蹄湾不需要购买门票,停车也是免费的。下车后需要步行走十几分钟才能到达,如果是白天过来一定要记得带水,这一段路虽不算太长但是是沙漠路,很干燥。拍照的话如果想拍下马蹄湾的全景,需要广角镜头。我用的是14-24mm镜头中14mm的广角端拍摄的。

我们是清晨前往的马蹄湾,想在这里看日出。因为当天要去上下羚羊谷,晚上又要开回拉斯维加斯,没法在这里看日落了,所以选择日出时分前来。也就是在欣赏马蹄湾的时候,我们还没去羚羊谷,羚羊谷我们定的是中午的tour。马蹄湾便成为了我们游览羚羊谷的“前菜”,但是这前菜可一点也不小,超级壮观。

前一天我们抵达Page小镇时会先经过马蹄湾这里,恰好那时是日落刚过,街边上都停了很多车,所以想来这里看日落的朋友一定要计划好时间,估计一定会很多人。日出的话游客数量还好, 不算多。在马蹄湾赏落日一定很美,因为地平线的方向是西方,落日应该会从马蹄湾的“背后”落下,日落的光线变化定会彰显这里美丽的色彩。

我很喜欢这样的广角人像,虽然在景中人会比较小,但是极有观感。我找到这个角度可以装下整个马蹄湾,同时有一个岩石上可以作为人站立或是坐着的地方。环湾被岩石挡掉一部分略有点可惜,但这样干净没有游人干扰的照片,值得留念。

传说马蹄湾水的颜色会随光线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色彩,搭配砂岩石的红色,景色震撼又美丽。这里没有护栏也没有管理人员,一定要小心为上,这个景点也不让飞无人机。

美丽的色彩,大自然自然的艺术杰作,广阔的天空,自然的美是最纯粹和奇妙的。

太阳升起后,马蹄湾会有一段明显的光影差,明暗差距很大,对于欣赏日出时分马蹄湾美景的我们来说,此时便是离开的时候了。


【羚羊谷】

下图便是上羚羊谷的入口。从Page镇开车10几分钟便可以抵达上羚羊谷,途中有一半的路程穿越沙漠的沙路,沙尘很大。所乘车辆就是图中这样改装后的皮卡车。

羚羊谷是印第安人的自留地,参观游览都要参加印第安人的旅行团。我记得似乎是因为美国人对当年屠杀印第安人的愧疚,所以这区域都给了印第安人作为保留地。离开大峡谷后的当晚我们便开到了Page小镇休息,隔天的重头戏就是羚羊谷。

羚羊谷,即使没去过的人,想必也不会太陌生。各种红色砂岩构成的美丽峡谷轮廓线条和光影的照片,就来自这里。风景如画别具一格的羚羊谷照片,我相信惊艳过太多人的双眼。我觉得,世界上如果选一个地方拍照,无论手机或是相机,无论是否懂拍照的引数设定,怎么拍怎么都好看,这个地方就是羚羊谷。这真是一个老天赏赐的黄金之地。特别的地形,清晰的线条轮廓,美丽的颜色,让羚羊谷闻名于世。


羚羊谷分为上羚羊谷和下羚羊谷。游览羚羊谷一定要报当地的旅行团,最多游客去的是上羚羊谷,旅行团名额有限,几乎天天爆满,一定要提前预定。
上羚羊谷的旅行团有两种,一种是普通旅行团,游览时间一小时,不能带三脚架不能带书包,一种是摄影团,可以带三脚架,会有导游帮助短暂抵挡一下人流让摄影团的游客拍照。两种团都可以在网上提前预定,而且我建议一定要提前预定才好确保有名额。

我们两位朋友预定的是普通游览团,也是提前在网上预订,预定的那家不需要提前付费,店家会发一个邮件确认。我和媳妇两人定的是摄影团(photographic tour)我们的是提前预付全部费用的。摄影团一团人数不会太多在6人左右,时间比普通团长一些总共2小时(含来回车程)。摄影团的要求是每人要带单反或是微单并带一个三脚架,费用是100多美金每人。

羚羊谷里面的光线比较暗,所以摄影团需要每人带个三脚架,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拍照。好的方面是里面约定俗成的规定导游会为我们挡住一下人流,每个点大概有20-30秒的时间可以拍照,但拍摄的角度和地点其实都是导游选的,没办法也没时间自己找角度。

羚羊谷谷内很窄,有的地方空间紧紧只容一个人的宽度钻过。摄影团同样是在峡谷中紧跟导游穿行,行走时需要拿着三脚架和相机,拍摄时因为大多是低角度的仰拍,蹲蹲起起对体力是个十足的考验。游客去的羚羊谷长度其实不长,因为游人实在很多,导游在时间内有带我们一行人去旁边的峡谷里,那里没有其他游客,有短暂的时间可以拍几张人像照片。

下羚羊谷我们是再出发去上羚羊谷之前现场找店家预订的,通常下羚羊谷的名额没有上羚羊谷那么紧张。运营上羚羊谷的公司和运营下羚羊谷的公司不同,但Page镇很小,我们预定的上羚羊谷和下羚羊谷的店家都在一条街上。

上图是下羚羊谷的出口。下羚羊谷并没有区分摄影团或是非摄影团,统统都是普通团。游览时间大致为一小时,导游一次带队10人左右,全程游客很多,导游也很赶,一直不断的再催促队伍中停下来照相的游客,体验并不算太好,但是值得来看看。上羚羊谷是在地面上的,下羚羊谷是在地下,需要下行走一段楼梯。

发几张老婆手机拍的下羚羊谷原图

下羚羊谷不让带三脚架,不让背书包,下羚羊谷就是一个旅行团一样匆匆跟着导游从头走到尾,拿着相机或是手机抢拍一些照片。

小镇随拍之美

从拉斯维加斯到Page小镇路程不近,加上如果拐一下大峡谷的话距离会更远一点,建议出发之前把车的汽油加好。在抵达大峡谷之前有几个小镇可以加油吃饭或是休息一下。

【Kingman金曼】

从Vegas自驾去大峡谷的话,可以领略一下曾经烜赫一时的66号公路的风采。66号公路,U.S. Route 66,别称很多,比如 Will Rogers Highway,Main Street of America,Mother Road。建造于1926年11月1日,起于芝加哥,终于加州洛杉矶,全程2448英里(3940公里),曾经是美国公路交通的主动脉,公路两旁途径的村镇也曾商业高度繁荣,但二战后,在艾森豪威尔总统对洲际公路法案的推动下,随着洲际高速路系统(Interstate Highway System)的修建和兴起,改变了66号公路的命运,开始由盛转衰。1985年7月27日这条路被正式废弃,自公路地图上移除。看过《汽车总动员》的朋友都知道,里面影射的其实就是66号公路的辉煌与衰败。

20年的繁华落尽,原本每日有成千上万车次的66号公路,如今一天顶多数十辆;而从公路地图上移除后,有时更是连10辆也不到。沿途市镇黯然失色,曾经名盛一时的商家逐一关闭,使得66号公路的景象更加趋于荒凉。

作为曾经叱吒风云的66号公路的重镇之一,金曼小镇是必经之路,也往往会成为停车暂时歇脚的第一站。怀旧色彩浓重的金曼小镇几乎还复制著当年镇子的模样,满墙色彩鲜明的涂鸦和大大的醒目的66号公路的Logo,向路过的世人诉说著曾经辉煌的历史时刻。

金曼小镇上有一家看起来还蛮高大的建筑,当然是和镇子上的其他建筑比,是一家兼具visit center功能的小型历史博物馆,里面有洗手间和两三家纪念品商店,里面出售各种关于66号公路各种有意思的纪念品,想收集冰箱贴明信片的朋友们值得抽点时间逛一下,一定会有所收获的。有时间和耐心的朋友还可以尽情参观一下里面展示的关于66号公路的历史。

小博物馆对面的便利店前的这辆古董车相当有意思,用红星标志出一路贯穿美国东西的66号公路的标志,后来一直想买一个类似的冰箱贴,很遗憾木有找到。

如此艳阳下还能保持如此鲜亮的颜色的涂鸦,金曼也是下了功夫的。

【塞利格曼Seligman】

如果说金曼小镇是带你走进66号公路历史的大门,那么沿途的塞利格曼小镇则是向你还原历史的地方,这里据说就是《汽车总动员》的原型小镇。街边原汁原味的老店,店铺门口及二层房簷和露台上姿态逼真的假人,犹如电影场景一般认真展现著当年的风情,虽然乍一看去像是美国典型小成本恐怖片里杀人小镇的开幕,但仔细看去,每个假人高度还远的神态其实都在倾诉著对当年历史的参与感。连停在路边的各式老爷车,虽破败但尤自散发著尊严,伫立著的饱经风霜的老式路牌和生锈的桌椅,慢慢穿过小镇,仿佛你经过的不是个小镇,而是穿越了一段倒流的时光。时间在这里可以沉淀下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你能感觉到这里的人守着的不是人来人往的游客生意,也不是破败的物件,他们守着的是一段引以为豪的历史和曾经参与其中的自豪感。

很喜欢这家小店,《汽车总动员》的元素很强,店里面几乎啥玩意都卖,吃的喝的玩的用的,看似凌乱的摆设中却体现著精心与巧思,怪不得门口墙上还敢大喇喇的挂著个museum的牌子。偌大一个店,只有一个小哥漫不经心的坐在柜台后面玩着手机,也不怎么招呼客人,东西随便翻看。

【William威廉姆斯】
比前两个小镇都大且繁华一些,车流人流都明显多了一些,有一家卖复古工艺品的店十分有意思,由于赶着去大峡谷,就没有再多逛。

圣地亚哥—下次来要住一周的地方

圣地亚哥在美国西岸洛杉矶以南,这里有天然的海岸线,宜人的气候,对游客来说这里有很多世界知名的景点:动物园,海洋世界,乐高乐园和Balboa Park等。我们这次是来这里找友人叙旧,借助他们对圣地亚哥的熟悉,带我们去了几个地方,因为我们的时间有限,走的比较匆忙,但是美丽舒适的圣地亚哥即使匆匆走过,还是深深的爱上,下次来美国一定要在这里多住上几天。

San Diego的Balboa Park,里面有很漂亮的建筑,有轻轻松松带着孩子午餐的家长,非常舒服的地方。

圣地亚哥成为此行最舒适的旅行地,气候舒适,溼度适宜,心情恬静,和朋友叙叙旧,随意走走停停,极其惬意。

San Diego还有很棒的海滩,是冲浪的好地方。同时在这里还可以看到海豹和海狮,超可爱。

肉墩墩却极其灵活的胖子们,看上一天也不会烦。

因为爱潜水,所以超爱拍动物。看着这些懒洋洋的海豹或海狮,觉得怎么也看不够。有点遗憾的是San Diego一年里大概300天都是大晴天,但偏偏我们在的两天是阴天。但因为觉得San Diego是一个可以亲近大自然的美好城市,下次美国行,决定要从这里开始,在这里住上一段更长的时间。

我们疯狂的美国行,在这里迎来尾声,但结束便是下一段旅行的开始。旅行中,用心感受世界,用镜头记录画面,喜欢在旅行中,定格一幕又一幕的美好,一次又一次的感动。

本文版权归作者AdrianZ所有,未经本人同意拒绝一切形式的转载。违者必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