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合众国(英语: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美国”(United States)。

美国原为印第安人的聚居地,15世纪末,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相继移民至此。18世纪前,英国在美国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英属北美殖民地。1775年,爆发了美国人民反抗大英帝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在费城召开了第二次大陆会议,由乔治·华盛顿任大陆军总司令,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英国承认13个殖民地独立。1787年通过美国宪法,成立联邦制国家。

1861年~1865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林肯领导北方的自由州战胜了南方的蓄奴州。美国从此结束了“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开始全面实行自由资本主义,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1803年~1959年间,通过购买和战争的手段,领土不断扩张。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其他盟国取得胜利。经历数十年的冷战,在苏联解体后,成为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仅仅300年的时间,美国稳坐头号交椅,坐拥广袤的自然资源,并在经济、文化、工业等领域都处于全世界的领先地位。美国自认为是上帝的宠儿。

美国世界遗产共有24项(包括自然遗产12项、文化遗产11项、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1项)。我们此行覆蓋两处,大峡谷和黄石公园。我们要看看,上帝是多么宠爱这个年轻的国度……

先上一组片花,供网友一睹为快!

科罗拉多大峡谷

马蹄湾

羚羊彩穴

布莱斯国家公园

杰克逊小镇

大提顿国家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

日出

日落

星空

白天的灿烂景观

小松鼠

野牛

盐湖城

锡安国家公园

拉斯维加斯

几段录影,供君欣赏!

大提顿国家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

行程概览

6天,纵跨5州,含3个城镇,5大国家公园。

D1: 抵达拉斯维加斯

10多个小时的飞行后,抵达美国洛杉矶转机。安检是半自助的,智慧化机器刷脸。半梦半醒之间,被拍了两张照片,名曰:蒙娜丽莎的微笑 & 懵那你傻的微笑。

抵达拉斯维加斯,一下飞机,各种游戏机扑面而来,好一个赌城,我服了!到酒店时,已是凌晨12点,前台要穿过一个长长的赌博区,夜生活刚刚开始。我们拉着行李,在纸醉金迷的世界穿行,唯恐迷失……

睡醒后,约上同伴去奥特莱斯北店购物。衣服、牛仔裤、鞋子、帽子满满一箱。

接下来的几天可能要和汉堡面包为伍。我们特地来到这家离酒店10分钟步行距离的韩国考肉网红店“Kimchi Korean Bbq”。

自助烤肉一人29美金,含六七种肉(配米饭)。

盘子很大,吃到第3盘,就完全吃不动了。

另有各种配菜、果盘和海带汤等,免费自取。大家都称赞吃得很爽!

我们入住的拉斯维加斯马戏主题公园度假村(Circus Circus Hotel, Casino & Theme Park) 位于拉斯维加斯大道上。我在携程提前预订的价格是每晚170元人民币(西塔楼房),到店后需要支付36美金/晚的度假费。

这个酒店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话:LIFE IS A CIRCUS, LET’S PLAY!

其次,就是二楼超级大的游乐场,N多免费专案,太适合孩子们在这里玩上一天了。总之,吃喝玩乐都可以在酒店里解决。

某人前几年经常求我带她去游乐场挑战刺激专案。这次有免费的在眼前,她却没有了儿时的勇气。她紧紧地挽着我的胳膊,坐在上面的人还没叫,她自己吓得哇哇叫。我们转了好大一圈,她竟然一个都不敢挑战,只看了一个3D电影。看她德性,当我准备打道回府时,她竟然还想让我陪她再转一圈,被我断然拒绝!大半夜的,我可不陪你参观了……

D2-1: 美国大峡谷之南峡

科罗拉多大峡谷the Grand Canyon
//www.nps.gov/grca/index.htm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Arizona)西北部,科罗拉多高原西南部。大峡谷全长446千米,平均宽度16千米,最深处2133米,平均深度超过1500米,总面积为2724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的大峡谷之一,也是地球上自然界七大奇景之一。

直升机看大峡谷每个人249美金。

刚开始时,弯妞心情很赞。

后来被颠簸得不行,想吐。

科罗拉多高原为典型的“桌状高地”,也称“桌子山”,即顶部平坦侧面陡峭的山。

1919年,威尔逊总统将大峡谷地区辟为“大峡谷国家公园”(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198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科罗拉多大峡谷

这里松鼠很多,也不怕人。

大峡谷山石多为红色,从谷底到顶部分布著从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层次清晰,色调各异,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

Yavapai观景点。

亿万年前,这里也同喜马拉雅山一样,曾是一片汪洋大海,造山运动使它崛起。然而由于石质松软,经过数百万年湍急的科罗拉多河的冲刷,才形成今天世界著名大峡谷。

亿万年来,奔腾的科罗拉多河从KAIBAB高原中切割出这令人震撼的奇蹟。无论是在南岸还是北岸,居高远望,都可以清楚看到坦如桌面的高原上的一道大裂痕,那便是科罗拉多河刻在这片洪荒大地上的印迹。

它并不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但以其规模巨大的丰富多彩而著称。它令世人注目也是它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最重要原因,还在于其地质学意义:储存完好并充分暴露的岩层,记录了北美大陆早期几乎全部地质历史。这里记录了550-250万年前古生代的岩石,在那之后的要么没有沉积,要么就已经风化了。

2007年8月,中国河南焦作云台山与美国科多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结为姐妹公园,成为我国第二家经过官方树立的中外姐妹公园,并被列入当年胡锦涛主席访美时中美两国政府签署的协作备忘录。

D2-2: 美国大峡谷之东峡

地质学家称科罗拉多高原为“半沙漠”,它大部分是蛮荒裸露的台地和峡谷,想一想似乎不会有人定居。其实不然,人类在这儿有至少3000年居住历史了。四角地区的重要人文特点就是印第安民族留下的崖居遗蹟。

今天的不少日常食品是印第安人最早种植的,如玉米、土豆、胡萝卜、西红柿。

D2-3: 抵达佩吉


佩吉 (Page)
是亚利桑那州著名的旅游城镇,因附近有马蹄湾、羚羊峡谷和鲍威尔湖三个美国知名景点而闻名遐迩。

Best Western View of Lake Powell Hotel(贝斯维斯特鲍威尔湖酒店 )比较新,泳池和热水池开到晚上十点。

大厅有柠檬水、咖啡和热水(没错,我此行唯一一家提供热水的酒店)免费供应。大堂外的露台坐满了人,大家在吹风聊天,看日落。

早餐的燕麦粥非常赞(后面其他酒店的多半太稠),不爱吃早餐的弯妞竟然喝了一大碗。炸土豆丁和小肠挺好吃。这里离羚羊峡谷和马蹄湾10分钟车程,是个非常不错的落脚点。

D3-1: 马蹄湾

这块红色的沙地,一下子勾起了我在奈米比亚卡拉哈里沙漠的回忆,大爱之!下车的地方距离景点还有不短的一段路,且一路都是沙子,强烈建议带上水。

马蹄湾(Horseshoe Bend)是科罗拉多河(Colorado River)在亚利桑那州(Arizona)境内的一截U形的河道,也是格兰峡谷(Glen Canyon)其中的一小段,由于河湾环绕的巨岩形似马蹄,所以叫作了“马蹄湾”,也有人叫它科罗拉多河的大拐弯。

马蹄湾不仅是免费的,更重要的是虽然它只有一个观望点,但就这个点的震撼程度来讲,世界上难以找出第二个。

来前虽然看了很多照片,到了现场,才知道是多么得震撼!

它的土质因为含大量的铁和锰金属,所以在阳光下闪耀着美丽的金属红色,与绿色的河相得益彰。

苍蝇般小的船划出一道白浪,美不胜收!

我东窜西跳,寻找最好的拍照角度。弯宝嘟起嘴,担心我的安全!

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的美国十大摄影地点之一,名副其实!

D3-2: 羚羊彩穴

羚羊峡谷(Antelope Canyon),属于纳瓦荷原住民保护区。需要提前预约,并由当地印第安人作为向导。中午11点-1点是最佳参观时间。

在排队等待的时候,上演了一段舞蹈。10个圈圈,跳出这么多花样,感慨智慧的光辉!

羚羊峡谷

每个人的手上敲上章,即可出发。

羚羊峡谷在地形上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称为上羚羊峡谷与下羚羊峡谷。我们选择的是下羚羊。听说上羚羊是摄影者的天堂,最好带上专业相机和三角架。

我们行走在红色的沙路上,犹如探险般,很兴奋!

导游指著旁边说,其实它们就隐藏在地下。

很快,我们便到了它的入口附近。

下羚羊峡谷在纳瓦荷语中称为“Hasdeztwazi”;意思是“拱状的螺旋岩石”。

我们通过楼梯深入地底。

羚羊峡谷如同其他狭缝型峡谷般,是柔软的砂岩经过百万年的各种侵蚀力所形成。

主要是暴洪的侵蚀,其次则是风蚀。

该地在季风季节里常出现暴洪流入峡谷中,由于突然暴增的雨量,造成暴洪的流速相当快,加上狭窄通道将河道缩小,因此垂直侵蚀力也相对变大,形成了羚羊峡谷底部的走廊,以及谷壁上坚硬光滑、如同流水般的边缘。

导游给我们播放了一段洪暴来临时的录影,很恐怖!之前曾发生过惨案,仅一人生还。

大自然创造了这片神奇的世界,也在用它独特的方式,让人类敬畏!

自然光的照耀下,峡谷呈现出魔鬼般的梦幻效果。除了造型各异,也幻化出不同的色彩。

我们也进入了拍拍拍模式,随手都是大片。

弯宝突然肚子痛,有气无力的,我竟然拍出了一种朦胧美!

一束光从小孔投进来,被我抓怕到,哇塞,惊艳!

到了临出口,导游给我们每个人照了一张“海马”。

这就是出口,是不是很不显眼?哈哈!

D3-3: 布莱斯国家公园

布赖斯峡谷这个名字来源于摩门教先驱埃比尼泽·布赖斯。1875年埃比尼泽.布赖斯在该峡谷底部建立了一个牧场。当时这里环境恶劣,生活艰难。他称这峡谷是“一个养不活一头牛的地狱”。

布赖斯峡谷是大型岩石台地的扇形边缘,而非真正的峡谷。

犹他州南部的地形呈巨大的梯形状。其顶部为布赖斯峡谷,海拔达2800米,最低一级位于大峡谷的边缘处。

布莱斯峡谷春秋季爱下雨,由于其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热胀冷缩,白天的雨水晚上便成为了坚硬的冰,将其切割,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结构岩柱(hoodoos)。

布莱斯峡谷也被称为美国版的“秦始皇兵马俑”。

游客们站在剧院的四周,可俯视这些剧院中心的雕刻品的奇观,它们造型各异。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给他们命名。

公园亦有着北美洲最黑暗的夜空。天文学家可以以肉眼看到约7500颗星星。

布莱斯国家公园最高点是彩虹点,在这里,宝瓶星座高原(Aquarius Plateau)、布莱斯露天剧场、亨利山脉、赤岩断崖、白岩断崖。

布莱斯峡谷有着8个被标记着与持续维护着的徒步小径,我们从纳瓦霍环线(Navajo Loop)环线下去看看。

布赖斯峡谷北到布莱斯国家公园 ,高原连续迈上五个大台阶,依次取名为巧克力崖、朱崖、白崖、灰崖、粉崖,它们一层层上升,露出30亿年的彩色沉积层。

导游叮嘱我们不要奔跑,步伐放慢。我想起来川藏线的两次高反,似乎心里有了阴影,走几步就觉得累了,弯妞也提出了罢工。

游客们可以下探,穿梭其间,近距离感受。

弯宝此行发现自己体力不行,尚不如体弱多病的我。在我的鄙视下,她决定开始锻炼,就地练起了俯卧撑。

D4-1: 杰克逊小镇

杰克逊镇(Jackson Town)
位于美国怀俄明州,属于典型的美国西部小镇,以牛仔文化而闻名于世。

这里拥有着全美最大的麋鹿角拱门。因为小镇正好在麋鹿迁徙的路线上。大批的麋鹿、羚羊秋天要从北方迁徙到南方过冬,春天返回。每到春天,雄鹿的鹿角就开始脱落,鹿角公园的鹿角门就是用这些脱落的鹿角搭建而成的,共用了约7500只鹿角。

自从修了高速公路以后,就把鹿群迁徙的路阻断了。美国政府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就在杰克逊小镇附近建立了一个麋鹿保护区,让麋鹿不用再越过高速公路就能在此过冬。所以,每年冬天,会有近万只麋鹿从山里躲入这个山坳之间的平原。看来,我冬天必须再来一次,一睹麋鹿的风采。

美国的小提子脆甜,樱桃水分饱满,而草莓不但个头大,能放上几天,还是空心的。我们坐在公园的座椅上,好奇地品味着这座小镇。

听导游IVAN讲,美国富人炫富和中国不同,中国主要是买房、买车、买奢侈品,而美国则是来此度假,滑雪、打猎。杰克逊小镇拒绝过渡商业化,外来品牌入住,也必须符合他们统一的建造设计风格,如下图小房子所示。远处的山在冬天便成为滑雪胜地。

今天是美国独立日,到处都插著国旗。

小镇处处都有动物的雕塑和标本。

这家名为Jackson Mercantile的商店,可谓一个小型的动物博物馆。除了鹿角做的灯,还有各种动物。

本以为只有美国的动物上演,没想到还有非洲的剑羚。

弯妞挑选了看似狼牙的项链。

我让她给我选个钱包,她最爱的是银色狼图腾的款式,Me too!好吧,娘俩都喜欢狼!

远处落基山脉绵延起伏,黑色的安格斯牛群星星点点。告别了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原始荒芜风貌的红色世界,迎接我们的是一汪翠绿,仿佛置身于新西兰。

弯宝哼唱着小曲,我们一路向前!

D4-2: 大提顿国家公园

大提顿国家公园(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
//www.nps.gov/grte/index.htm

位于怀俄明州北部,以连绵的雪山山峰著名,沿着大提顿山脉绵延超过200英里长,伴随着蛇河(Snake River)流经国家公园。

作为黄石国家公园南边的必经之路,大提顿国家公园经常被游人匆匆掠过。

Jenny Lake(珍妮湖)边是徒步天堂,气温宜人,整个人神清气爽!

著名的派拉蒙影业(Paramount)那雪山顶山环绕一圈五角星,背景就是大提顿国家公园的雪山。

大提顿山脉长约60千米,宽约20千米,八个山峰超出海拔3658米,其中最高的大提顿山峰高出海平面4198米。大提顿山脉的山峰群是以近似天主教教堂尖顶型的角度,由湖面直插入云霄。

是地块上举作用造成了大提顿山脉,但周而复始的冰河时期,才是真正的石雕家。大提顿山脉隆起后,经数百万年的侵蚀作用,冲刷掉了原本山脉外层比较松软的沉积岩层,使得构成地底深层的坚硬花岗岩、片麻岩露出。

大提顿国家公园内的湖水主要均来自大提顿山脉的溪流及冬季积雪,而园区内最大的天然湖泊是长达约26 千米、最深处有130 米的杰克逊湖(Jackson Lake)。它与公园内其他湖泊最不相同的是,它主要的水源是黄石河。因此杰克逊湖对其西邻的爱达荷州的农业灌溉颇为重要。

杰克逊湖水坝(Jackson Lake Dam)那边平静而安详,这边犹如千军万马。

杰克逊湖在水坝这里被分流为狭长的蛇河。

水坝下游,有人站在水里钓鱼。我们过去看看。

打打水漂。

再扭起欢快的舞蹈。

我们由南至北一路开,到了Colter Bay,这里罗列了各种参观游玩建议。

这是今天该点的节目单。自驾的亲们强烈建议在大提顿呆上个三五天。

Colter Bay聚集了很多游艇。

杰克逊湖和雪山映入眼帘,美得像一幅画。

弯总心花怒放,载歌载舞。

大提顿国家公园

在大提顿国家公园,您可以体验两种完全不同的旅行方式,您可以沿自然步道享受宁静漫步,或是可以参加登山探险,登到山峰最高点。在这里,夏季可远足,冬季可雪鞋健行。

您可以在杰克逊湖钓鱼、划船,或聆听公园巡逻员讲述关于野生动物、地质或生态学的故事。

大提顿国家公园

小松鼠忘情地、转着圈地啃著薯片,咔嚓咔嚓做响,要不是怕把它吓跑,我真想大笑。

和大峡谷看到小松鼠不同,这种体积小很多,且背部有白色和黑色的条纹,很漂亮!这是加利福尼亚金背黄鼠(Golden-mantled ground squirrel)。

D4-3: 黄石国家公园之西拇指间歇泉

抵达黄石国家公园时,时间尚早。我们到西拇指间歇泉盆地(West Thumb Geyser Basin)转转。

1870年的沃什伯恩(Washburn)探险队成员发现黄石湖形状类似于“五指展开的手掌”,西侧的湖湾则代表了大姆指。1878年海登(Hayden)调查队用West Arm(西湾)命名这个湖湾,有人也称其为“西湾”。1880-1881年的Norris地图上则被叫做“西湾/西姆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黄石公园的员工试图恢复West Arm这名字,不过西姆指已被普遍接受。

蓝钟池(Bluebell Pool),美得让人沉醉!啊,黄石,第一眼就让我爱上了你!

我们沿着长长的栈桥,一路欣赏。

穿孔池(Perforated Pool)。

在西拇指间歇泉盆地,可以见到4种地热形式,分别称为:
1、泥锅(mud pot),
2、温泉(hot spring),
3、间歇泉(geysers),
4、火山喷气口(fumarole)。

看着小气泡不断冒上来,我突然想起来在菲律宾潜水时,导游带我们去的一个叫Bubble的点,有很多气泡,弯弯女还激动地抓呀抓。其他地方的水都特别冷,只有那里的水域特别温暖。莫非那边也是一个火山带?!

钓鱼锥(Fishing Cone),又译“煮鱼泉”。据说是64万年前第一次火山喷发时形成了湖面如“鱼嘴”状火山口,以前印第安人在此钓鱼,鱼钓上后就被扔进湖面上的温泉口(火山口),一会儿鱼就煮熟可吃了。

最早记录是1870年的沃什伯恩探险。探险队员描述了Hedges在此钓鱼的情景:“他站在一块隔开了黄石湖和温泉的石头上钓鱼,当一条鳟鱼被晃晃悠悠拽出水面的时候,鱼脱钩了,掉到了温泉里。过了一会儿,它以神奇的速度飙出水面,想逃亡,停在水面,死了,也熟了”。从此很多游客开始重复这个过程,从冷的湖水里钓鱼,钩著鱼在温泉里煮熟。1871年Hayden的探险队员重复后命名这个温泉为“鱼锅”或者“温泉锥”,后来导游书中多采用“钓鱼锥”。

鱼钩烹饪的举动越来越出名,黄石公园园长Norris给很多怀疑的游客示范了这个过程。1894年议员向国会同事们描述了这个事情后,大家纷纷喝彩。1903年的一本杂志则认为没有经历过“鱼钩烹饪“的黄石游览是不完整的,当时的游客纷纷带上厨师的帽子和围裙在钓鱼锥拍照留念。出于对钓鱼和煮鱼的健康考虑,现在这个活动被禁止了。1919年,钓鱼锥曾有过高达12米的喷发,直到1939年也有稍小的喷发,1921年的喷发还造成一名渔夫的严重烫伤,因此这个活动也很危险。

这是Big Cone,露在外面清晰可见。

黑池(Black Pool)。黑池以前是接近黑色的墨绿色,由于环境的变化和温度的上升,现在呈现一片明亮的水鸭蓝色。

氤氲的蓝,映着远处澄净的黄石湖的水,和天空中几抹白色的云,我仿佛不知不觉离开了尘世,一不小心步入到了仙境。这种美,从不曾在其他地方见过。我恍恍惚惚,又似半梦半醒。

几个行人在远处的步道停下,提醒了我现实的存在。我不禁想起了晏几道为其词集《小山词》所写的序:

如幻,
如电,
如昨梦前尘,
掩卷怃然,
感光阴之易迁,
叹境缘之无实。

细细品味,竟差点流下泪来!

深渊池(Abyss Pool)。1935年,黄石公园首席科学家Baure给西姆指间歇泉盆地的一个温泉命名为深渊塘,他可能借用了1870年Doane对此温泉的描述,“可以看到水下很深的东西,这深渊太神奇了”。它的深度达16米。

历史记载,深渊池曾于1987年喷发过一次,规模巨大,此后一直处于休眠状态。

双间歇泉(Twin Geysers)。

1869年,黄石地区第一个科学探险队,库克·福尔松·彼得森探险队(Folsom-Cook-Peterson)探险,进入了西姆指间歇泉盆地。福尔松(Folsom)记录了这些字句:“这些温泉和我们以前见过的温泉都不一样。他们分布于两英里长的湖滨,从距离湖水500码到深入湖水几个英尺。这里有几百个不同的温泉,从微型喷泉、小池塘,到直径75英尺的深井。水是淡紫色的,很清澈,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水下50-60英尺外的小物体。附近的一小群泥泉引起我们的注意,坑中都是泥,就像很精致的厚厚的油画,泥的颜色从纯白色到黄色,紫色,红色,粉色。下午泥温泉会喷发出高15英尺的泥。

看来,随着时间的变迁,黄石不断发生著变化。再加上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你眼中的黄石,一定不同于我眼中的黄石。

D4-4: 黄石湖绝美日落

黄石湖(Yellowstone Lake):是美国黄石公园内最大的内陆湖,海拔2300多米,面积352㎞²,最深处达118米,它的唯一出口是黄石河。

它实际上是黄石活火山口的中心,覆蓋著黄石公园陆地的就是从这里喷出的火山岩石和岩浆。

由于黄石公园的石头含硫量很高,使得黄石湖、黄石河的水看上去非常清晰,但是不能喝,不能游泳。

西拇指间歇泉盆地里热泉的水流入黄石河,不知有什么鲜美的食物,引得小鸟们在湖边啄食。

我们要在黄石湖住上两晚。我们开车到住宿附近,然后踱步到黄石湖边,准备看日落。

远处是一群不知名的水鸟。

右边的小木屋是吃早餐的地方。

九点多一点,日落开始上演了!正好一架飞机经过,完美!

架起来华为手机和华为三角架,我们录制了一段延迟摄影。这是第一次使用延迟摄影模式,效果完美!虽然里面有两个无聊的人,因为她们等的时候实在无事可干,但是也为该影片增加了一点滑稽效果。

黄石国家公园

云彩被裹上红晕,美得醉人!

我们下榻的是灰狼区(怎么这么巧,我们和狼🐺有缘呐),酒店有一个小熊模样的肥皂。浴室的水很热,沐浴液味道很不错。舒舒服服洗了一个热水澡,带着美梦入睡!如愿以偿住到了公园里,开心!

D5-1: 上间歇泉盆地(牵牛花等)

上海七月一号实行垃圾分类,所以有点敏感,看到垃圾桶就想研究对比。

今天是徒步最多的一天,即使有车在景点之间穿梭,也是腿断的节奏。但是这些已开发的领域,还不及黄石公园的10%,可想而知还有多少未知的领域!

上间歇泉盆地(Upper Geyser Basin):位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老忠实区(Old Faithful Area),该区占地约2.6平方公里,却是世界上喷泉密度最高的地方。从老忠实喷泉(Old Faithful Geyser)开始,牵牛花泉(Riverside-Morning Glory Geyser)结束。

整个黄石国家公园一共有大约300座间歇泉,其中有200余座都位于该区域内。可谓不怕景点少,就怕你会审美疲劳。

黄石最著名的一处地热景观就是老忠实间歇泉(Old Faithful Geyser),因为90分钟左右喷一次,比较有规律,所以得此名。

说起间歇泉(Geyser),它与温泉(Hot Spring),泥浆池(Mud Pot),火山喷气孔(Fumarole)以及钙化平台(Travertine Terrace)一样,是黄石所有地热景观型别的一种。

喷泉旁特地提供了木凳供游客等待欣赏,凳子前的木板也可以坐着观看,但千万不要下去。记住,在黄石公园,一定要在木板上走,否则很可能进入到一片未命名的温泉地,后果自己想象吧。

老忠实间歇泉出名的原因是因为忠实,倒不是因为它喷发的时间长、或者高度高。但是这里往往是大家此行的第一站,所以都兴奋之极!

间歇泉是一种热水泉。这种泉的泉水不是从泉眼里不停地喷涌出来,而是一停一溢,好像是憋足了一口气,才狠命地涌出一股子来。

喷发的水汽冲上蓝天,和朵朵白云缠缠绵绵,我似乎也分不清哪些是云、哪些是汽了,只觉得天地间一片白。

视讯可以感受下现场的气氛。

黄石国家公园

也就四五分钟的时间,喷发结束,一股透明的泉水从喷口缓缓流过来。一个老外俯身摸了一下,面对我“HOT”的疑问,回答我“COLD”。弯宝也激动地去摸。我吓唬她:“完了完了,手要残了,马上就腐蚀了”。气得她把手伸过来摸我的脸,企图让我毁容。

间歇泉会周期性的向外喷发出滚烫的热水,关于它的形成,地表浅层岩石以及冷却水阻止了深层热水的涌出,导致这些未能及时排出的热水在地下被气化形成气泡。随着时间的增加,泉眼深处的压力逐渐加大,气泡也越来越大。最终,在到达一个临界点后,气泡所积累的巨大压力会将其上方的冷却水顶起并喷出,从而形成了间歇泉喷发的景象。

而随着间歇泉的喷发,泉眼下方的气压开始逐渐减小,当这一压力不足以突破上方的岩石和冷却水后,间歇泉停止喷发并进入下一轮的喷发循环。所以,水是冷的哈!

人们只掌握了5个主要的间歇泉的喷发规律,它们是城堡间歇泉(Castle Geyser),大间歇泉(Grand Geyser),河边间歇泉(Riverside Geyser),雏菊间歇泉(Daisy Geyser)和老忠实间歇泉(Old Faithful)。

开启今天的徒步之旅,YEAH!

这么蓝的天,这么白的云,这么宽阔的视野,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嘿,这里有一头美洲野牛(American bison),运气不错,嘎嘎!

古堡间歇泉(Castle geyser),请大家记住这个名字,因为后面有惊喜。刚才老忠实是9:10喷发的,它的喷发时间被标在了牌子上,现在只是冒气阶段。等的话耽误后面的行程,还是看运气吧,看看回来的时候会不会喷发!

盾牌泉(Shield Spring)。蓝汪汪的,泛着白边儿。在古堡间歇泉对面。

龟壳泉(Tortoise Shell Spring)。就在古堡间歇泉背面。

这个面积挺大,还冒着蒸汽。

火洞河(Firehole River):发源于老忠实喷泉南侧,向北流过地热区,注入麦迪逊河(Madison River)。因早期皮毛猎人在河中看到水蒸汽而得名,他们当时误认为蒸汽是烟,在猎人口中则把山谷称作的“hole”。

搅拌间歇泉(Churn Geyser)。

这里有一个上间歇泉盆地的详细标示图,我们才走了三分之一。

Spasmodic Geyser。这个片区有好多间歇泉,热情似火地迎接着我们。

黄石国家公园

比利时温泉(Belgian pool),像个小喇叭。

导游Ivan称它为“小牵牛花”。

西特里德勒间歇泉(West Tridlet Geyser)。

大间歇泉(Grand Geyser),很大一片区域。

这就是我们一路走的木板路。

经济间歇泉(Economic Geyser)。

波纹泉(Wave Spring)。

这个泉比较大,在远处才能拍全。

远处看似乎像个蓝色平静的湖,全景模式(原谅我的水平不行)其实是这个颜色。

它有一个动听的名字,叫美人彩池(Beauty Pool)。

彩池(Chromatic Pool)。

介绍里提及,鲜艳的颜色是微生物所致。

黄石国家公园

继续走,又看到了蛇河。

有没有听到鸟儿的叫声?一路走来,真是神清气爽!

黄石国家公园

对面烧着锅炉。

前面似乎也要开锅了。

巨间歇泉(Giant geyser)。喷口像烧坏了的烟囱。听说喷发时极壮观,水柱高达70米,每3-10天大喷一次。最有趣的是它喷发时,周边的小间歇泉也一起来捧场。平时不喷水时就一直在喷烟。

洞穴间歇泉(Grotto geyser)也是上盆地的明星之一,喷发时,水从好几个孔洞向四面八方喷射。它虽然喷得不很高,但往往一喷就是一天一夜,不肯停下来。

桑拿喷泉(Spa Geyser)。

旁边长满了花。

这个像丝滑奶池。

这张是用广角拍的,美轮美奂。

天上的白云变换著各种造型,地面的泉和它周围的环境也变幻著各种形态。

终于到了大名鼎鼎的牵牛花泉(Morning Glory Pool)。

先来个近镜头,颜色真绚呀!

广角拍出来,真像一朵盛开的牵牛花。

竟然有很多游客往里扔东西,堵住了它的口,导致温度降低,于是一些藻类植物茁壮生长,使鲜艳的颜色在逐步消退。

呜呜,这么美好的东西,你们怎么忍心破坏它!

在美丽的牵牛花池边,尝试新的拍法。

从牵牛花池折返,沿着自行车道回。

一路鲜花盛开,仿佛步入了一片溼地公园。

忽听得有人群欢呼,远远望到一簇喷泉冲向蓝天。我忙一阵小跑。

还记得前面叮嘱大家记住的那个名字嘛,古堡间歇泉(Castle geyser),它喷发啦!

组成古堡的硅华已经有一万五千年了!

虽然年逾古稀,古堡泉仍定时喷发,每昼夜喷2次,每次持续20分钟。

黄石国家公园

黄石公园地形基本呈一种凹形,冬季降雪极多,提供了它丰富的地下水源。地上的水很容易流人和渗进地里,最后流到温度远超过沸点的地底深处,受到地热持续的加温由冷转热,沸腾后化为蒸汽。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蒸汽要找一条出路。如果蒸汽给往下流的流水堵住了,水的质量使蒸汽不能逸出空隙。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因为蒸汽的压力不断增大、热度不断加高,最终挟著泉水喷涌而出,这就形成了间歇泉。

典型间歇泉快要喷发时,人们能看见水先从小洞里流出,或者发现水流量突然增加,接着,从地底深处传来轰轰雷鸣,这就表示蒸汽突破了水的阻碍。然后,喷口的水柱被水蒸气抛升起来,时间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不等。在水柱喷出的同时及之后一段时间,还能听到水蒸气隆隆的轰鸣,仿佛宣泄著内心的兴奋。最后,地下的压力解除,水蒸气喷射的力量也消失了,于是水再开始注满喷口,阻塞水蒸气的出路,酝酿下一次的喷发。

我们前照后照,等到走的时候,它仍持续喷发著。这规模可比老忠实给力!

等到我们返回原点时,老忠实再一次喷发,整个徒步正好90分钟,完美!

间歇泉的特点是它像火山一样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喷发。只是火山喷发的是岩浆,而间歇泉喷出的是沸水。虽然黄石到处可见喷发的间歇泉,并不表明它们在别处亦俯拾皆是。事实上,间歇泉在地球上是十分稀有的地质现象,只有在遥远的新西兰和冰岛、火山和地震频繁发生的地方,人们才可以看到类似黄石的间歇泉。

黄石的一万多个地热中,以300多个间歇泉——占地球的2/3——最引人注目。而300个间歇泉中,就有200多个密集地分布在不到2平方英里的“上间歇泉盆地”(upper geyser basin)。

所以,人们花一个半天,沿着“上间歇泉盆地”的木质走道走一圈所看到的间歇泉,比你穷尽一生走遍地球其它几个大陆所能看到的还要多!!!

嗯嗯,看到这段话,我激动地快要热泪盈眶了!“浓缩的精华”,是不是说的这个意思?

D5-2: 饼干盆地(蓝宝石池等)

饼干盆地(Biscuit Basin):位于上间歇泉盆地(Upper Geyser Basin)的最北端。为了方便阅读,我们再把这个图调出来。

两个狗狗在后备箱里探著头,它们也跟着主人来逛公园了,不知道他们眼里的黄石公园是什么样的。


停车场就挨着火洞河,河水好清澈。

这个是“黑宝石池”(Black Diamond Pool),离停车场最近的景点。

色色彩斑斓的烧结石,很是独特。

逆光下,一层一层的,亮得耀眼。大者如曲池,小者似碎镜。

一条彩带蜿蜒到眼前。

蓝宝石池(Sapphire Pool)。的确名副其实,颜色很透亮,就像一块真正的宝石。

它的名字之所以叫做Pool,而不是Geyser,是因为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它都是平静的。直到1959年,附近发生7.5级地震后,这个蓝宝石一样平静的热泉开始喷发。地震发生后2小时内,这个热泉的喷发高度达就到150英尺。喷发的力量使泉口的面积扩大了一倍,摧毁了原有的饼干般的形态。直到1968年,蓝宝石停止了剧烈的喷发,成为一个真正的间歇泉。

贝壳喷泉(Shell Geyser)。这个泉的名字来源于出口处那些像贝壳形状的黄金色的壳。这是一个不规律的间歇泉,间隔时间从1.5小时到几小时,每次喷发20秒到90秒,很短暂。喷发开始前,出口处的水面开始上升,慢慢开始沸腾,先小后大,然后趋于平静。

阿沃卡温泉(Avoca Spring),这个叫做Avoca的泉实际上也是一个间歇泉。之所以叫做Spring 而不是Geyser,是因为在1959年之前它并不活跃。这个间歇泉温度199°F。喷发的间隔时间是1-18分钟分钟,每次喷发持续10-30秒,高度10-20英尺。

这一汪碧蓝的温泉不要太美!

芥末温泉(Mustard Spring)。

原因是这个泉的出口处黄啦吧唧的颜色像芥末。

黄石国家公园

在景区里有两个芥末泉,分别叫做东芥末,西芥末。两个芥末泉在地下有通道连线。两个泉在过去都是间歇泉Geyser,但是经历几次地震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在1963年到1983年期间西芥末泉比较活跃。1983年后情况发生了逆转,现在东芥末是一个间歇泉,而西芥末变得不太活跃,春天甚至有些干燥。

转了一个小圈,又回到烟雾嫋嫋的蓝宝石泉。

想到许巍的那首歌:

谁画出这天地,
又画下我和你,
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
谁让我们哭泣,
又给我们惊喜,
让我们就这样相爱相遇。
总是要说再见,
相聚又分离,
总是走在漫长的路上……

D5-3: 中间歇泉盆地(大棱镜等)

中间歇泉盆地(Midway Geyser Basin):是包含一些小集合群规模的温泉区。称之为中间盆地是因为它的位置处于上间歇泉盆地和下间歇泉盆地的一部分之间。1889年吉卜林(Rudyard Kipling)访问了黄石,通过这里时,将其称为“半亩地狱”(Hell’s Half Acre)。”

这是黄石最常见的柳叶松,树根是手掌形的,抓地特别牢固,自然繁殖能力强。

停车场边有一处绿汪汪的温泉。

我们穿过火洞河,开始徒步。地面是砂石,松松的,不好走。我们需要爬到一个山头,俯瞰著名景观大棱镜温泉(Grand Prismatic Spring)。这条路线一定要穿运动鞋,轻装上阵。

到了小山头,大棱镜尽收眼底!

大棱镜温泉(Grand Prismatic Spring)。是美国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温泉。宽约75-91米,49米深,每分钟大约会涌出2000公升,温度为71°C左右的地下水。

大棱镜温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颜色变化:由绿色到鲜红再到橙色。呈现的戏剧性的色彩是物理、化学、生物的相互作用构成的。

蓝色是视觉效果,橙色和褐色是由生活在接近沸点的细菌构成的。由于富含矿物质的水体中生活着的藻类和含色素的细菌等微生物,它们体内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比例会随季节变换而改变,于是温泉水体也就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通过研究显示,每一小勺温泉水就含有成百上千个病毒种类的几千种病毒型别。虽然微生物一般较少多样,但是类似数目的微生物细胞都存在于水中。

我们需要原路返回,再开车,近距离观看大棱镜及周边的景点。

细刨花泉(Excelsior Geyser)流出的热水汇入旁边的火洞河(Firehole River)里,巨大的热量产生的蒸汽在水面上缭绕。

每个来黄石的人都要看大棱镜,无论你在这里呆多久。我们也是奔著大棱镜而来的。但是惊喜往往在不经意之间。昨天下午西拇指的黑池感动了我,扑面而来的细刨花间歇喷泉(Excelsior Geyser)让人沉醉!

细刨花泉(Excelsior Geyser):是中间歇泉盆地的另一大泉,直径84 X 100米。该泉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泉,但1880年的一次高达90多米的大喷发,使该泉的硅质衬里坍塌,直径缩小。该泉最近一次喷发在1985年,喷发了两天,最大高度为24米。从那以后,该泉就变得平静,成为一个每分钟产15350升热水的热泉。

作为曾经是黄石公园内喷水最高(记录是90米)的喷泉,普通相机只能照出一角,无法呈现它的壮阔。

黄石国家公园

我沿着步道一路拍摄,效果总也不满意。哎,与其想留住这妖娆的美,不如好好享受当下吧!

突然想起来李白的《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黄石国家公园

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地离开细刨花泉,竟不知不觉步入了大棱镜温泉的领地。

泉水把池子周围砌出一波一波交错纵横的纹理,倒映着蓝天白云,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经过打磨的大理石。

如果说细刨花泉像个朦胧含蓄的女子,大棱镜无疑是热情奔放的性感女郎。

她的美直射人心,让人永生莫忘!

大棱镜温泉的美还在于湖面的颜色随季节而改变。春季,湖面从绿色变为灿烂的橙红色,这是由于富含矿物质的水体中生活着的藻类和含色素的细菌等微生物,它们体内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比例会随季节变换而改变,于是温泉水体也就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在夏季,叶绿素含量相对较低,显现橙色、红色,或黄色。但到了冬季,由于缺乏光照,这些微生物就会产生更多的叶绿素来抑制类胡萝卜素的颜色,于是就看到水体呈现深绿色。

它现在是一个休眠的间歇泉,被认为是一个温泉,每分钟排放超过4050加仑开水。

从山头看到的你,只觉得颜色绚烂无比,近距离感受你,心被你的温度融化了…….

黄石国家公园

欧泊池(Opal Pool):也称猫眼石泉,是一个间歇型喷泉,通常具有约56°C的温度。第一次记录的喷发时间是在1947年,在1949年、1952年和1953年经常性活跃,然后停止。重新开始喷发在1979年,在大多数接下来的几年发生至少一次。喷发高度通常在9.1米高。 2005年欧泊池完全耗尽,在2008年后变成一个鲜艳的绿色池。

绿松石池(Turquoise pool)。是一个温泉,温度在61和71℃之间,1878年被海登探险队的成员命名。

D5-4: 下间歇泉盆地(颜料锅等)

下间歇泉盆地(Lower Geyser Basin):占地约31平方公里,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占地最广的喷泉区。

下间歇泉盆地有着最多样的地热景象,尤其以泥浆锅著名。如果说上间歇泉盆地、中间歇泉盆地是烧水的地方,那么下间歇泉盆地则是又烧水又熬粥,而且“粥”的外观和味道都相当浓厚。

我们继续北上探险!

天青石池(Celestine Pool)。

石英温泉(Silex Spring)。

石英温泉(Silex Spring)。清冽的蓝,犹如石英玻璃,再配上橙色和白色的波浪纹勾边儿,简直美不胜收!

颜料锅喷泉(Fountain Paint Pot),一个不断喷出高温彩色泥浆的热泥泉。

它是一个泥浆泉,中间咕嘟咕嘟冒着泡,周围的泥浆有红、黄和棕等颜色,好像一个烧开的颜料锅。这种泥浆泉通常会冒出硫化氢,闻着像臭鸡蛋似的,不那么舒服。

黄石的地热分为:
1.Geyser:间歇泉,定期或不定期喷发的热泉。
2.Pool:温泉池,水量比较固定,水面平静。
3.Spring:温泉,在黄石公园不必用“Hot Spring”,温泉一般能看到涌出的水,有出口。
4.Mudpot:泥浆池/泥浆锅,热水与火山灰混合,形成泥浆,不断冒出。
5.Fumarole:喷气孔,没有地表水,地下水变成蒸汽冒出。

上、中间歇泉多为前三种,刚才看的颜料锅就是第四种,下图的就是第五种喷气孔。

地震的后代(Earthquake’s Offspring),红色喷油井(Red Spouter)。每天都在发生著变化,之前还是草被茂密的土丘。

黄石国家公园

皮革池(Leather Pool)

喷射式间歇泉(Jet Geyser),喷得那个欢呀!

与对面正在喷发的漏壶间歇泉(Clepsydra Geyser)和冒气的喷泉间歇泉( Fountain Geyser)交相呼应。

黄石国家公园

漏壶间歇泉(Clepsydra Geyser)。

黄石国家公园

烧结矿(Sinter)区。

黑松林带(Lodgepole pine)。只要是热泉流经的地方,树木早已全部死亡,由于硫磺的作用,树干变成了雕塑。

对比上间歇泉和中间歇泉,下间歇泉无疑包括的景色更多变一些。

D5-5: 诺里斯间歇泉

长臂猿瀑布(Gibbon falls):位于长臂猿河约诺里斯间歇泉盆地和麦迪逊连线点的中间位置,在麦迪逊区的东北方向。瀑布落差26米,位于崩塌的黄石火山口(破火山口)的边缘。瀑布边上的步道另外一侧的石壁就是黄石火山口的内壁。


我们继续北伐,从下8字向上8字迈进的节奏!

加利福尼亚金背黄鼠(Golden-mantled ground squirrel)再次现身。

诺里斯间歇泉区(Norris Geyser Basin):是黄石地区温度最高、历史最久、最活跃的地热区。目前整个黄石地区通过钻孔测量记录到的最高温度在诺里斯地下326米处,237摄氏度。诺里斯地区几乎就没有低于沸点的地热活动(在黄石的海拔上沸点为93摄氏度)。

诺里斯间歇泉盆地由北面的瓷盆地(Porcelain Basin)和南面的后盆地(Back Basin)组成。中间是博物馆,介绍了黄石公园和几种形态的行程原因,及全球的温泉、间歇泉的分布等。

间歇泉之所以稀罕,是因为形成它们的条件太苛刻了:

1、作为热源的地下岩浆是首要的,且不能隐藏太深;
2、充足的降水,水不能流失到别处,所以通常发生在盆地;
3、严密的地下管道系统,以保持水的压力;
4、地下的岩层要足够坚硬,能抵御巨大压力。当岩石不够坚硬,或喷发压力过大时,地下的管道系统往往被炸个七零八落,间歇泉便寿终正寝,成了温泉。这种现象在黄石屡见不鲜。

诺里斯间歇泉盆地离岩浆最近,各种地热形态都有。我们穿过博物馆,先参观北面的瓷盆地。这是俯瞰图。

这里详细介绍了喷气孔(Fumarole)。

黄石国家公园

遇到一个戏精!

黄石国家公园

这些看着像蜿蜒的河流的形态,被黄石公园成为“活体温度计(Living Thermometer)”。微生物能自由自在生活在这些不同温度的温泉里,甚至是高温温泉,于是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旋转温泉(Whirling Geyser)。红色,嗯嗯,温度很高。

诺里斯(Norris)名字来源于黄石公园第二任园长Philetus Norris,他第一个总结了黄石地热很多细节资讯。

戏精来了!

黄石国家公园

飓风通风口(Hurricane Vent)。

我被”小偷”盯上了……

黄石国家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

诺里斯间歇泉盆地的地热活动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一万五千年前。在地震和地下水位的影响下,盆地的地热现象每天都不同。诺里斯的水大部分都是酸性的,包括其他地方很少见到酸性间歇泉。著名景点包括喷发高达300到400英尺的世界上最高的蒸汽船间歇泉(Steamboat Geyser)和pH值为3.5的海胆间歇泉。

柔和的像牛奶一样的蓝白色的温泉让人沉醉!我们跑了一天,再也跑不动了。仅进在瓷盆地稍作停留,放弃了南边更为广阔、更多著名景点的后盆地。只能下次再见了!

而曾经很出名的猛犸温泉,由于地震原因,不再有温泉,而仅存钙化台。车程远,价效比不高,我们全车投票也略去了。

今天我们有幸看到棕熊,虽然只拍到了熊屁股,哈哈!

第一次看到熊,开心哦!下次一定要去堪察加,那里熊更多,嗯嗯!

黄石国家公园

回去的路上,一头野牛在路中间,我们只能慢慢地跟在后面。

嘿,牛哥,你带路!

D6-1: 黄石湖静谧日出

五点半去黄石湖边拍日出,冷得发抖!

六点十分左右,太阳才冒出来。

数不清在多少个地方看过多少次日出,每次看到它冉冉升起,还是那么激动!

可能它象征著新的一天,代表新的希望;可能它提醒了我光阴的流逝;可能在我的这一生,它才能代表着恒定,而其他都是无常……

有了之前拍日落的经验,今天的日出增加了新的亮点。嗯嗯,无论岁月如何变迁,童心永恒!

黄石国家公园

清晨的鸟儿。

这是乌鸦,真大呀,大到我没想到它是乌鸦,哈哈!

D6-2: 钓鱼桥/艺术家点/泥火山/黄石瀑布

昨天的景点全部集中在左8字,今天我们转移到右8字。

钓鱼桥(Fishing Bridge):是一条圆木与水泥共构的双车道桥梁,位于黄石湖北侧。

每年六、七月此处可以看见鳟鱼逆流而上产卵,早期可见一整排钓客站在桥边垂钓,出于保护,现在钓鱼活动已被园方禁止。

不过桥上还保留着过去为参观者所修建的木椅。

钓鱼桥的游客中心,有一些动物标本。

在这里,黄石湖的视野非常开阔,远处的雪山似乎就在眼前。

我们在黑色的沙滩嬉戏。

弯宝最爱在沙滩上给我画小心心。

在开往泥火山景点的路上,看到一群野牛,悠哉悠哉地吃草、休息。

美洲野牛(American bison):又名美洲水牛或犎牛,是北美洲体型最大的哺乳动物和世界上最大野牛之一。也是一种比较凶悍的动物,体重可达1000千克,尽管体型庞大,仍可维持每小时60公里的奔跑速度。

美洲野牛体长2.1-3.5米,肩高1.5-2.0米,成年体重350-1000千克。头部和前半部巨大,肩膀犹如高耸的驼峰,脖子短粗健壮,头部体积大并有宽阔的前额,雌雄野牛均有短而弯的角,可作为战斗和防御之用。美洲野牛肩部长满了长而蓬松的粗毛,沿头部、颈部、肩部和前肢覆蓋全身。冬天的毛长是深咖啡色,夏季则较轻薄和浅色。春天时,长在身体后部及下部的柔软茸毛会脱落。

主要群体由雌牛和幼牛组成。雄性会另外组成单身汉群,只有交配时才会聚集在一起。食草动物,平时以嫩茎晘草为食,无领域性。大量集体居住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平原,由加拿大远北的大奴湖至南面的墨西哥,再由俄勒冈州东部至大西洋一带。

美洲野牛是北美洲的新移民,它们源自欧亚大陆的欧洲野牛,后来迁移至白令海峡。在冰川纪,大量的水流被冻成冰川,导致海平面下降,露出了亚洲和美洲之间的白令海峡的洋底大陆。有许多亚欧大陆上的动物就通过这块洋底大桥横渡到美洲,野牛也是其中之一。到了1万年前,气温又开始上升,冰川融化,整个白令海峡又被海水淹没。大概于10,000年前,美洲野牛取代了当时数量庞大的移居者——西伯利亚野牛。长角野牛的绝种被认为是因为生态系统的改变,克洛维斯石器文物的发展和相关技术而引致的猎杀,和不断进步的捕猎技能所致。在同一时期,其他巨型动物消失和被适应力较好的移居的欧亚动物所取代。美洲野牛,学术上来说是这些动物的其中一类。

美洲野牛头、颈和前身的毛比欧洲野牛更长更密,躯体更矮些,骨盆也更小些,它的后身没有欧洲野牛那么发达。总的看来美洲野牛的躯体较欧洲野牛更粗壮些,躯体和四肢不如欧洲野牛的长。它们的嗅觉好而视觉差。

美洲野牛大量集体居住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平原,由加拿大远北的大奴湖至南面的墨西哥,再由俄勒冈州东部至大西洋一带。大群美洲野牛,在格雷特大平原上来回游荡。它们于冬季向南迁徙,夏季时又回到北方。它们是沿着被称为“野牛踪迹”的传统路线行进的。

美洲野牛与欧洲野牛在外表上非常相似,但习性却发生了某些变化。欧洲野牛生活在森林中,以嫩枝叶和小灌木为食,而美洲野牛的草原亚种则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食草动物。

美洲野牛成群一起生活,它们经常在泥土中跋涉,喜欢土浴。把躯体在大石头和树干上磨蹭藉以除掉体外寄生虫。多在早晨与傍晚觅食,其余时间休息。遇到狼群袭击,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60公里。食草,草和莎草是该物种的主要食物,其他如开花植物,木本植物的叶子,甚至地衣。在冬季,野牛通过挖掘厚厚的积雪,寻找下面埋藏的植物。

美洲野牛在种群之内,各自的公牛形成一个集体并保卫家族丛集的母牛,并且驱散向它们挑战的所有其他公牛。交配季节从6月至9月,高峰期在7和8月间。繁殖期的争斗时,两头成年的雄性美洲野牛打架的场面十分壮观,通常只在繁殖季节为了争夺与雌性的交配权而争斗,以大声吼叫,在尘土中打滚,继而摆动头部来摆开架式。这时,通常有一头野牛会让步,如果不让步的话,两头牛就会打起来,头对头部撞击,撞得一大堆的毛发在空中飞扬,接着相互绕圈,再突然转身前冲,试图用角刺伤对手。

雌兽的怀孕期约为9个多月(270-285天),每胎仅产1仔。小牛会在第二年的春天出生,初生的幼仔的体色为淡褐色或赤褐色,三小时内,新生小牛就能够行走,小牛会由其母亲照顾约一年时间。一般3岁为成熟,野生野牛的寿命由18-22年,饲养的则有35-40年。

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2016年5月9日在一份法案上签字,正式确立美洲野牛为美国国兽。法案起草者之一、众议员威廉·莱西·克莱评价美洲野牛的地位时说:“没有其他本土物种比这种高贵的动物更能讲述美国故事。”

当前美国内政部管理的国有土地上生活着大约1万头野牛,共分17个野牛群,分布在12个州,另有超过16万头私人饲养的野牛。黄石公园是唯一一处野牛从史前时代生活至今的土地,拥有数量最多的纯种野牛群(近5000头)。

黄石国家公园

泥火山区域(Mud Volcano Area)。

团友们看到后笑了,说:这些就不用发圈里了,否则别人以为我们到了水泥厂,哈哈!

龙嘴泉(Dragons Mouth Spring)。

导游给它起名“潜龙低吟”。我们于是认真地侧耳倾听。

导游给它起名“潜龙低吟”。我们于是认真地侧耳倾听。听完,团友们又笑了,说:这分明是洗衣机嘛!

黄石国家公园

艺术家点(Artist Point)。

嗯嗯,的确像一副水墨画。

黄石瀑布。

开车转战到汤姆叔叔家(Uncle Tom’s ),这是去年的新景点,也非常适合拍摄黄石瀑布。同时,也是峡谷区有名的一条步道。

D6-3: 海登山谷

海登山谷(Hayden Valley):在黄石的东侧偏北的地方。所谓“Valley”(也可译为谷地)就是森林前面的一大片草原,有河流经过,适合动物们在清晨傍晚时出没觅食的地方,如果人们拿个望远镜在这里守着,总能看到狼或者熊,是在黄石国家公园看野生动物的最佳地点。

海登谷地它位于黄石大环线泥火山(Mud Volcano)与峡谷会合处(Canyon Junction)之间的公路两侧,是黄石国家公园内仅次于拉马尔山谷(Lamar Valley)的第二观赏野生动物的地点。

春天和初夏会看到灰熊捕食野牛和麋鹿的幼崽。在春天,初夏和秋天发情期(7月末到8月初)可以看到野牛群。

要想看到野生动物,最佳的时间段便是每天的清晨与傍晚时分。实话实说,在黄石看野生动物与我之前想象的是有差距的,野生动物的数量远没有我想得那么多,毕竟这里不是宽阔的非洲大草原,而想要拍到甚至看到它们有的时候也得靠点运气。

我们的车快速从山谷中驶过,看到动物的概率更低。但即便如此,这个没有旅行团会纳入行程的景点,它的静谧让人感到舒适和安逸!

自由行的朋友,可以在公园里住上一个星期,带上望远镜,于清晨在这里蹲守,相信一定会有收获!

黄石公园是地热活动的温床,有一万多个地热风貌特征。落基山脉创造了无数秀丽的山峦、河流、瀑布、峡谷,其石灰岩的结构又让大地添上美丽多姿的颜色。无数的野生动物赋于它生生不息的生命……这里是怀俄明兽群的故乡,也是北美洲陆地最大的、种类最繁多的哺乳动物栖息地。

黄石公园,于197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最大的国家公园。被美国人自豪地称为”地球上最独一无二的神奇乐园”。

要离开我来前心念唸的黄石国家公园了,还是有无限的不舍。两天半的时间,也是匆匆掠过,仍有不少区域未曾踏足。没有一模一样的景点,每一处地热都不可替代,又何谈会审美疲劳呢?

下次再来,我会选择冬天,看一看动物迁徙。虽然肯定不及肯尼亚的角马、斑马和羚羊群那般壮观,但是梦幻的温泉和皑皑白雪,岂是肯尼亚所能拥有的?!

D6-4: 盐湖城

盐湖城(Salt Lake City,机场程式码:S.L.C)
是美国犹他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以紧靠大盐湖而得名,世界上是仅次于死海盐分最高的地区,湖水含盐量高达百分之二十五,浮力特强,四五月雨季时可以拍“天空之境”。美国70%的盐都来自于此。1847年由杨百翰率领一批摩门教的信徒在此拓荒所建成,此后,该教会的总会一直位于盐湖城。目前超过半数的当地人士为该教会教徒。举办过2002年冬季奥运会。

我们先参观了犹他州政府议会大楼 (Utah State Capitol),整个建筑的规模和形制可与华盛顿的国会山庄(United State Capitol)相媲美。 州政府大楼顶部是拜占庭式的圆顶。

听闻大楼内部更加富丽堂皇,精雕细琢。墙壁是光洁的大理石,天花板绘有精美的壁画。今天没有开门,我们只能隔着玻璃,看一眼杨百翰的影子。

犹他州别名“蜂房州”,行车的道路指示牌都能看到蜂房的标志,州政府大楼门前的显眼处便摆了一座蜂房的雕塑。

摩门教的教堂顶部不摆放十字架,而是一个小圆球。

从议会大楼远眺,视野开阔,落基山脉清晰可见。

摩门圣殿(Salt Lake Temple)是盐湖城的标志,也是全世界摩门教徒的朝拜圣地,正式名称叫做“末日圣徒圣殿”。

摩门圣殿建于1853年,完工于1893年,是座哥德式典雅古朴的大建筑物,尖顶圆柱,十分宏伟壮丽。

展厅可以参观,介绍了魔门的前世今生。这个就是圣殿的缩小版模型。

这是圣殿顶部的一个叫Moroni的天使。海鸥是它们的吉祥鸟。

摩门教虽然是美国第四大宗教,但应该是最有钱的宗教,它入股达美航空,持有百事可乐50%的股权,还有万豪酒店(我们此行住的万豪酒店抽屉里,都会放置一本他们的经书)。摩门教之所以将蜜蜂作为标志,是提倡奉献,将自己10%的收入捐献给教会(以前是百分之百)。教会重视教育,教人有投资经商的能力,而教会创办的犹他州大学的生物医疗技术也非常高。

摩门圣殿是当地居民活动的集散地。全城有56%的人口是摩门教徒,所以市容相当整洁,甚至连犯罪率都相当低。围绕着摩门圣殿的四周建筑物都有浓厚的宗教意涵,约瑟夫史密斯纪念大楼、狮子屋、蜂巢屋、教堂历史艺术博物馆、教堂广场等,皆有着代表性的摩门意涵与纪念性价值。

盐湖城处处都是绿草鲜花,这种自行车也随处可见。

D7-1: 摩门教的颂歌

早晨在酒店大堂,听到此起彼伏的唱诗,三三两两一组,非常投入。旋律太美,唱功太赞,就像一个专业的合唱团。不好意思,我要录一下。

盐湖城

D7-2: 锡安国家公园


据导游介绍,三个国家公园就像是三层蛋糕,第一天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形成于22亿万年前,布莱斯峡谷是四千五百万年前,而今天我们要参观的锡安国家公园则是中间的一层,有一亿五千年。

锡安国家公园(Zion National Park)
//www.nps.gov/zion/index.htm
也译为宰恩国家公园,是一个位于美国西南部犹他州史普林戴尔(Springdale, Utah)附近的国家公园。

第一站是棋盘山,上面很多“井”字,横线的原因是,这里是风口,风来回吹。竖线是由于自然裂胀。

第二个景点是隧道,这可是美洲原住民亲手挖出来的,真不容易!

人类由大约在8000年前开始于此地区居住,那时只有小数美洲原住民家族。其中一支家族在公元300年成为了半游牧编筐时期的阿纳萨齐印第安(Anasazi)。随着游牧生活的减少,这族人在公元500年移居至维琴河附近。另一族人,费瑞蒙人(Parowan Fremont)亦在此居住。两族人在公元1300年左右神祕地消失,并且被Parrusits与少数其他南方派尤特人(Paiute)亚族所取代。

摩门教徒在公元1858年发现了这峡谷,并在公元1860代初期在此定居。

黄石国家公园

我们先参观了简易的博物馆。

听说博物馆背面的这座山是他们的圣山。

然后乘坐公园的摆渡车,准备徒步。绿线是在Zion Canyon内部走的,一共九站,从南向北分别是:
Zion Canyon Visitor Center
Zion Human History Museum
Canyon Junction
Court of the Patriarchs
Zion Lodge(园区内唯一的酒店)
The Grotto(Angel’s landing 步道出发点)
Weeping Rock
Big Bend
Temple of Sinawava

Save what you love!喜欢这句话。

我们在第五站下车,徒步翡翠池路线(Emerald Pool Trails)。


这个占地共229平方英里的国家公园的首要景点是宰恩峡谷,长15英里(24公里),并且有半英里(800米)深,其红色与黄褐色的纳瓦霍砂岩(Navajo Sandstone)被维琴河(Virgin River)北面支流所分割。其他著名特色有白色大宝座、棋盘山壁群、科罗布拱门(Kolob Arch)、三圣父与维琴河隘口(Virgin River Narrows)。

宰恩与科罗布峡谷地带的地质包含了9个意味着由1.5亿年前的中生代沉积作用而成的岩层。在该段时间的不同时期,暖流、浅海、小河、池塘与湖泊、大量沙漠和干澡的近岸环境覆蓋了此地区。与科罗拉多高原形成有关的隆起运动使得该地区由1300万年前开始逐渐隆起了10000英尺(3000米)。

公园里的最高峰为马场山(Horse Ranch Mountain),其顶峰高8726英尺(约2660米),而最低点则为处海拔3666英尺(约1117米)的煤矿洼地(Coal Pits Wash),从而产生了大约5100英尺(约1500米)的起伏。

维琴河的源头位于9000英尺(约2700米)高处,而其会流入距米德湖(Lake Mead)200英里(320公里)远的东南方,此处较源头低8000英尺(约2400米)。这使得维琴河的河流坡度达每英里50至80英尺(0.9–1.5%),这是北美洲其中一条最陡峭的川流。

翡翠池(Emerald Pool)无疑像沙漠中的绿洲。

BUT,如果我不说,你们能看大我拍到的瀑布嘛?!

我要拍弯弯,无奈帅哥挡住了镜头。

水从上面滴落下来,倒是让我们感觉无比凉爽。

小松鼠吃草倒是吃得很欢。

游览宰恩公园的方式有很多种:
1、乘坐公园提供的以丙烷作为能量来源的免费区间车由主峡谷上行至吸纳娃瓦神庙;
2、通过骑行的方式进行游览;
3、溯溪。

美国最佳的两个徒步的地方,一个就是锡安国家公园,另一个就是优胜美地国家公园。

虽然天气很热,虽然风大灰大,但是行程最后一天,能有此徒步安排,对于我这种热爱运动的人来说,实在是太满意不过了。

D7-3: 重回拉斯维加斯

回到拉斯维加斯,累趴的节奏!

拉斯维加斯康士登酒店(The Cosmopolitan of Las Vegas),是此行唯一一个提供一次性拖鞋的酒店,位于拉斯维加斯大道,百乐宫喷泉隔壁,购物也非常方便,离机场仅需10分钟车程。

弯妞想吃炸鸡,大众了这家POPEYES,从酒店走过来10分钟。

选择没错,感觉比麦当劳肯德基好吃。强烈推荐只点鸡腿,外脆里嫩。不要点套餐,那个怪怪的肉沫米饭和没有味道的饼实在无法体会!

隔壁就是传说中的熊猫中餐厅连锁店(Panda Express)。

隔壁就是传说中的熊猫中餐厅连锁店(Panda Express)。好奇地看看了菜品,发现排队的都是老外。机场的这家更是排得人山人海。

回到酒店,夜幕降临的这种城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

D8: 拉斯维加斯再见

酒店11点退房,上午先来14楼游泳。

这边是温泉区。

游了几个来回,完美!

尾声

一趟旅行,如果均能如期看到自己规划的各个景点,无疑是幸运的!如果同行的均是志同道合的人,更是完美!

注意事项

1、美国签证。拿到美国十年签证虽然不算容易,但是旅游比较多的人士也容易出签。带上孩子,孩子甜美的笑容相信也能增加成功率。
2、出行前记得办理EVUS登记,打印出来最佳,但其实全程似乎没有人检查。
3、父母一方带孩子,不需要提供出生证明、对方同意书等任何资料。
4、酒店一般不提供拖鞋、牙膏、牙刷等一次性用品。我住的酒店熨斗和熨板倒是都有。大部分不需要转换插头,国内的直接用即可,个别需要,所以戴上最佳。除了我提及的个别酒店,大部分不提供烧水壶或者热水,当然咖啡壶是有的。
5、黄石公园早晚温差大,短袖、长袖外套和薄羽绒服都要带上。
6、紫外线强烈,防嗮和补水很重要。
4、用水果代替水也不错,我们在黄石公园的两天,基本没有食欲,山姆买的大盒樱桃、提子、小番茄等,很有助于开胃和补充体力。

旅行攻略集锦

以下是我在蚂蜂窝发表的帖子。倘若能对你们出行有所帮助,我很欣慰!

1、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记深圳快乐的小野驴生活
//www.mafengwo.cn/i/8113117.html
2、丽江,锁不住的似水流年(2006年国庆)
//www.mafengwo.cn/i/8014017.html
3、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记广东到处寻花问柳之旅
//www.mafengwo.cn/i/8150202.html
4、用生命在行走—记2013年秦岭太白山穿越
//www.mafengwo.cn/i/8155742.html
5、苏梅岛,一家人的幸福记忆(2014年3月)
//www.mafengwo.cn/i/6536732.html
6、时间是一条流淌的河—记若尔盖、黄河九曲、花湖、都江堰、青城山之旅(2014年5月)
//www.mafengwo.cn/i/3438965.html
7、前方到站:台北 —记四个女人八天的台北故宫、士林官邸、野柳、淡水渔人码头、九份之旅(2014年6月)
//www.mafengwo.cn/i/3092288.html
8、御风而行—记2014年国庆川藏南线之旅(2014年10月)
//www.mafengwo.cn/i/5347598.html
9、巴厘岛,让时间慢下来……(2014年12月)
//www.mafengwo.cn/i/6598115.html
10、闯入魔界、偶遇长白山流云 — 记2015年春节长白山滑雪之旅(2015年2月)
//www.mafengwo.cn/i/3515221.html
11、只谈风月—大理双廊 (2015年5月)
//www.mafengwo.cn/i/3385863.html
12、我策马扬鞭,为你而来——记呼伦贝尔之海拉尔、莫尔道嘎、室韦、白桦林、满洲里、阿尔山之旅 (2015年7月)
//www.mafengwo.cn/i/3457058.html
13、时间是用来浪费的—记土耳其之孔亚、卡帕多奇亚、棉花堡、以弗所、费特希耶、伊斯坦布林12天之旅(2015年8月)
//www.mafengwo.cn/note/create.php/modify/?id=75276195
14、漫步北京香山,雪中畅游慕田峪长城—2015年11月20/21日记(2015年11月)
//www.mafengwo.cn/i/5347303.html
15、涌著爱,坐望沧海(上)—土耳其佩尔盖、阿斯潘多斯、阿拉尼亚、锡德、安塔利亚博物馆和滑雪之旅(2016年2月)
//www.mafengwo.cn/i/5443385.html
16、涌著爱,坐望沧海(中)—土耳其卡什、帕塔拉、莱顿-桑瑟斯遗址、费特希耶蝴蝶谷、博德鲁姆之旅(2016年2月)
//www.mafengwo.cn/i/5448648.html
17、涌著爱,坐望沧海(下)—土耳其以弗所、圣母玛利亚故居、阿尔忒弥斯神庙、棉花堡、伊斯坦布林之旅(2016年2月)
//www.mafengwo.cn/i/5461419.html
18、生日送你一片海—记杜马盖地之锡岛环岛、BIAS海豚、APO岛海龟、OSLOB鲸鲨和苏米龙之旅(2016年7月)
//www.mafengwo.cn/note/create.php/modify/?id=141029252
19、醉美肯尼亚(上)—长颈鹿公园、安博塞利国家公园、奈瓦沙湖、博格利亚湖边惊艳的双彩虹伴火烈鸟(2016年8月)
//www.mafengwo.cn/i/5637539.html
20、醉美肯尼亚(中)—博格利亚湖火烈鸟、纳库鲁、马赛马拉“动物大迁徙”和震撼的“马拉河之渡”(2016年8月)
//www.mafengwo.cn/i/5658704.html
21、醉美肯尼亚(下)—马赛马拉SAFARI之狮群捕猎、小象孤儿院和肯尼亚博物馆(2016年8月)
//www.mafengwo.cn/i/5679470.html
22、遇见(上)—法国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第戎、安纳西、戈尔德、阿维尼翁之旅(2016年10月)
//www.mafengwo.cn/i/6298301.html
23、遇见(下)—踏上法国阿尔比、利摩日、香波堡、奥赛博物馆、毕加索博物馆艺术之旅(2016年10月)
//www.mafengwo.cn/i/6516452.html
24、初次探祕古埃及,寻找重生的意义—记埃及开罗、亚历山大、阿斯旺、卢克索、红海之旅(上/2017年7月)
//www.mafengwo.cn/i/7318607.html
25、初次探祕古埃及,寻找重生的意义—记埃及开罗、亚历山大、阿斯旺、卢克索、红海之旅(下/2017年7月)
//www.mafengwo.cn/i/7335911.html
26、佛走过的路—记南疆库尔勒、库车、和田、喀什、阿克苏之旅(2017年国庆)
//www.mafengwo.cn/i/7839547.html
27、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记亚布力、大秃子山、雪乡、镜泊湖、长白山、露水河漂流、雾凇岛、哈尔滨之旅(2018年1月)
//www.mafengwo.cn/i/8450082.html
28、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带你去看满天繁星和倒沙入海---记2018年7月奈米比亚之旅
//www.mafengwo.cn/i/10180834.html
29、菲律宾薄荷邦劳岛OW潜水考证篇(2018年国庆)
www.mafengwo.cn/i/10984450.html
30、行走肇庆,品味端州(2019年春节)
//www.mafengwo.cn/i/11878110.html
31、凝固的岁月,活着的历史---2019年五一南京记(2019年五一)
//www.mafengwo.cn/i/12829874.html
32、宠爱-美国大峡谷、马蹄湾、羚羊彩穴、布莱斯、大提顿、黄石、锡安、杰克逊、盐湖城、拉斯维加斯之旅(2019年7月)
//www.mafengwo.cn/i/15881100.html
33、人间有味是清欢---食在深圳
//www.mafengwo.cn/i/16296681.html
34、 皮皮岛 OW潜水/ 甲米 攀岩-2019国庆 泰国 上山下海之旅
//www.mafengwo.cn/i/17458468.html
35、回眸五千年,谁能读懂这双眼睛—寻梦良渚(2019年清明节)
//www.mafengwo.cn/i/19083406.html
36、逍遥游---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五一之旅
//www.mafengwo.cn/i/19366093.html

还有一本2016年6月底出版的亲子书:《弯弯上学记》,用对话方式记录了孩子生活、学习和旅行的趣事,尝试寻找一种亦师亦友的亲子关系。在该公众号中有该书的介绍。

爱旅行,爱生活!也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弯弯上学记”,分享生命更多感动!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