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说走就走的旅行,从决定了要去到出发一共才花了三天的时间。三月中旬确实是日本游的淡季,雪已化掉,花儿未开,也不是公共假期,刚好工作中有一段空闲,更重要的一点是秒到了便宜的机票,这些成就了我的第一次独自旅行。一个人,无拘无束,去哪儿不重要,反正也没人给拍照,主要就是散散心吧。

行程

◆我的行程。
名古屋-大垣-高山-白川乡-飞騨古川-富山-金沢-京都-名古屋
其实就是围着北陆地区转了一个大圈儿。

出行前准备

◆出行前的准备工作。
机票:东航,北京直飞名古屋,往返1270,而且来回都是白天。我的经验是有时间就去官网上刷,在出行前几天,特定的时间段,一般会有便宜的。唯一遗憾的就是下午去早晨回,看在价钱便宜的份上可以忽略不计了。
酒店:因为时间紧,就随便在booking上订了几个。主要还是看交通方便。只有京都一晚上,我奖励自己住了个高大上的酒店。

交通:一个人比较自由,想多走几个地方,所以根据自己的行程,果断从某宝上下单了北陆JRPASS。一路走下来,有这个还是很方便的,去白川乡的大巴也可以直接用。其他的市内交通基本都是用的西瓜卡。

3/16 北京-名古屋

虽然是下午的飞机,可是还是要牺牲出一整天年假来的,索性睡到自然醒,吃完中午饭之后悠哉的出发到机场,这是我第一次走T2,路不熟所以还是提前了三个钟头到了。果然是淡季啊,几乎没什么人,特别是出关安检的时候,居然整个大厅就我一个,我出去了之后才陆续看见几个人走过来。省去了排队的时间,让我足足在机场坐了一个多钟头,真是头一次经历这样的出关。飞机上乘客也不多,几乎每一排位子也都没有坐满,幸运的是我旁边也没人,一个人占仨座儿的飞行也还是第一次遇到。我的粉红色的包包也有了自己专属的座位,空姐还细心的给它系上了安全带。

一路的飞行非常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气流,提前了20分钟就在名古屋中部机场落地了。天已经黑下来,一出飞机,还是能感觉到空气中的一股日本特有的气息。貌似这个时间到达的只有我们这班飞机似的,一路走过去也没看见什么人。中部机场真的很小,走不远就出去了。沿着通道一直往前走,左手边就能看见大大的名铁的标志了。第一次来名古屋,没有信心去对付自动售票机,径直就走到了人工视窗,一个和善的老爷爷笑眯眯的问我是要带座位的还是不带座位的啊,差360块钱,我想了想就要了带座位号的指定席,1230元。拖着大箱子找到对应的车厢坐下,直到开车,我发现了,原来整个车厢就我一个人,看来自由席完全没问题啊,花钱长经验了。

到名古屋站了,我下车的时候发现居然两边都开门,都有站台,都可以上下人,名铁的设计还挺有意思啊。

下了车之后,决定先去把JRPASS给兑换了,不知道人多不多,提前一晚换好,这样第二天一早就可以直接用了。来之前做过功课,知道名古屋站相当大,并且名铁,JR跟地下铁都在一起的。事实证明确实是大,出了站我就晕了,于是只好耐著性子看沿路的每一个标志提示,上下了好几趟电梯,从站里转到站外的,拐了好几个弯儿,终于从名铁走到了JR这边。其实后面几天路熟了之后发现并没多远啊,只是刚来的时候不熟,又拖着那么多行李,觉得远罢了。我找到JR的绿色视窗的时候已经晚上快九点半了,也不知道关门没有。JR的售票视窗很多,每个前面都排了一大队的人,也就是在这里才体会到人多。我想着也不知道是哪个口可以换JRPASS,于是就拽了个穿工作人员制服的小哥过来一顿问,小哥态度巨好,告诉我最前面的一个柜台是JRPASS的专属柜台,还一路给我领过去,然后迅速的用了一分钟给我换好了。后面几天来这里换票还遇到他好几次,应该拍个照片就好了。
给大家提个醒,名古屋的JRPASS兑换是在最前面的一个专属柜台,前面摆了下面这样一个指示牌,很好找。

换好了JRPASS,又拖着行李去找地下铁。在这头一晚上,算是把名古屋站给折腾明白了。坐地铁东山线到伏见下车,事实证明坐桜通线到丸の内下车更近。下车之后果然又转向了,googlemap的方向跟实际的方向不一样啊,不知道哪边才是,最后还是拉了两个路人问了问,七拐八拐的终于看见酒店的招牌了。

这次的旅行,有三晚都要住在这里,事前已经mail联络过好几次了,所以到了前台一报名字,工作人员就热情的跟老熟人似的跟我寒暄。很快办好了checkin,日本时间晚上十点钟,我准时坐在了房间的床上,终于可以休息了。

一开启电视,就看见翔哥哥这张脸,正在那儿介绍美食呢,突然让我想起来我好像还没吃晚饭。
大半夜的也懒得跑出去了,去楼道的自动贩卖机买了瓶凉啤酒回来,就著飞机上发的一小袋儿花生豆自斟自饮,就当晚饭了。

旅行的第一天,到此结束。

3/17 名古屋ー大垣
文化の旅

第二天,旅行正式开始。我给今天的行程命名为“文化の旅”。
话说本来我是计划今天出发来日本的,后来发现特价机票只能是3/16出发,于是一狠心就多请了一天假,多订了一天的酒店,凭白的就多了一天旅行。我一向只中意人少僻静的小地方,所以想来想去,放弃了名古屋市内的常规景点,选择了不远以外的小城—大垣。

起了个大早,出门前先试试照相机。

吃完不怎么地的早餐,出发。

一出门,一阵凉风扑面而来,好冷啊!居然比我北京冷了好几度。好在天气好好,远离雾霾,深吸了几口气,看着蓝天,也不觉得那么冷了。

我选择了步行去车站,大约二十分钟的路程。走在名古屋市中心的大街上,几乎全是赶着去上班的人群,人人都是一身正装,只有我拿着相机,还背了个鲜艳的双肩包,一看就是标准的游客。街上人虽然不少,但是还是安安静静的,也不见堵车,跟我大北京的早高峰的热闹程度可差远了去了。

路过一个公交站,一抬头居然看见了阿浅,去年一直在追这剧。

走了没一会儿,就看见名古屋站有名的双子大楼了,倒是看着挺气派。

顺利找到了去大垣的车。我以为我的北陆JRPASS是只能坐规定的名古屋往北的高山本线的,去大垣的话需要从岐阜往西边走了,已经超出了pass的使用范围,所以打算出站的时候补上岐阜到大垣一段的票价。

到达目的地之后,出站的时候,我很礼貌的问人工视窗的小哥我应该补多少钱,可是他看了看我的PASS,十分肯定的说不用补钱了,有这个就可以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既然不用补票,就高高兴兴的出站了。

上次去东北地区也是买了JRPASS的,所有车站的站牌都是清一色的绿,这次转站北陆地区,变成了漂亮的橘色,过两天去西边,又变成了天蓝色。日本的车站根据区域不同,站牌的颜色也不同,挺有意思的。

大垣是松尾芭蕉“奥の细道”的终点站。
去年秋天红叶季,我走了这条线路东边几个城市,本计划著这个春天从山形一路去新泻,石川走下来最后到大垣的,可是因为行程的原因,居然先来了最后一站。
这个小城很是安静,路上干净的让人害怕,几乎看不到什么行人,偶尔见到几个老人散步,更别说游客了。

这是一个处处充满芭蕉元素的小城,街上随处可见的投句箱,甚至连公交站牌上面也是芭蕉像。想起十几年前的学生时代,被老师逼着每人写十个俳句,那时候简直愁坏了脑袋。若是还记得,真应该拿过来投到里面去试试了。

沿着车站正前方一条笔直的马路走下去,大约半小时就到了我今天的目的地。沿途有小河,小桥,小船,可惜花还未开,百度了一张樱花盛开时的船町,美的不要不要的。

路的尽头就是奥之细道纪念馆了。马路的一边是芭蕉跟曾良的雕像。

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我一个外国人围着雕像咔嚓咔嚓的拍照。

穿过马路,就是纪念馆了。蓝天白云下显得很是庄严肃穆。
大门口还有天皇跟皇后来这里参观时候立的纪念碑。

一进门就是芭蕉翁的木头雕像。

馆内的宣传板上面有介绍奥之细道的详细路线。我忍不住上前去数了数自己去过多少个了,心里想着有机会一定要走完这条路,这实在是个大计划。

黑羽的云巌寺是我一直想去的一个地方,很多年前我曾在这附近工作过短短几个月,无奈交通不便,那个既没有wifi又没有iphone的年代,没车根本去不了那儿,虽然只有三十多公里。在这里看到云巌寺的宣传图片,禁不止又感慨了一番。


右边墙上挂著中小学生们写的俳句。

详细的资料展厅是不让拍照的,我进去沿着通路走了一大圈,详细的了解了一下这部著作。

最后是去纪念馆的一个小的放映厅,里面循环播放奥之细道的动画版电影,介绍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门票300日元。我进去之后刚好赶上上一场即将结束,找了个角落安静的坐下来等待下一场开始。我后面陆陆续续进来大概二十几个观众,当时黑没有注意,看完电影一亮灯,发现居然全场除了我以外全是七八十岁的老爷爷老奶奶。有个很和善的奶奶还问我说年轻人你也喜欢奥之细道啊,居然一个人来这里参观。我跟她讲了之前去日光,松岛,平泉那些地方的经历,她非常惊讶,后来听说我还是一外国人,就更惊讶了,挺有意思一个老太太。

看完电影,来到外面的纪念品区的长椅上休息。
有个老爷爷过来攀谈,因为纪念馆里面的年轻人几乎看不到。
聊到后面,老头儿一高兴,送了几幅自己写的俳句书法给我,我挑了最喜欢的两首。

从纪念馆出来之后,就直奔大垣城。
沿路还是总能看见投句箱,芭蕉简直成了这个城市的代言人了。

沿着河边走,不时看见这种红蓬绿底的小船,一路的景致都很美,可惜樱花未开,还是觉得稍稍有点遗憾。

天气虽然还很凉,公园里面已经能看见不少三三两两坐在草坪上休息的人群了。

老人们安安静静的坐在阳光下看鸽子。

大垣城不大,可是白墙配上翠绿的松柏跟粉红色盛开的早樱,再加上城前的武士骑马雕像,竟然也拍出了点明信片的感觉。

围着大垣城转了一圈儿,结束了今天的行程。
我又悠哉悠哉的一路晃悠回车站,早早的回到名古屋。收拾行装准备明天向高山进发。

3/18 名古屋-高山-白川乡

童话世界+圣地巡礼

今天的行程是名古屋出发去高山,逛逛高山古城然后去白川乡,晚上入住高山室内的青年旅社。
自打白川乡那张点灯的美图风靡各大旅游网站之后,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往那儿跑了。这个季节,初春,雪还未全化,算是淡季了。
名古屋到高山最快的交通方式是坐特急,两个半小时不用倒车,鉴于去年去东北旅行的经验,我直到昨天晚上才晃悠到车站去换指定席的票。柜台那边的小哥微笑着告诉我,由于明天是周六,去高山的指定席早就满员了,最早有票的也得下午了。唉唉,没辙了,只能起个大早去拼自由席了。

我想了想,车是7点45的,我七点钟去排队怎么也能混上个座位了吧。早早起床,一路拖着大箱子狂奔著提前一个钟头来到车站,发现没有排队的居然,再一看,原来名古屋是始发站,大家都坐车里面呢,我又傻眼了。晃进车厢,放眼一看,还好还有几个空座位,赶紧找了个位子坐下了,累的我不停的喘气,还好运气不错。

一路上一边跟邻座的马来西亚阿姨聊天,一边欣赏窗外的美景。感觉列车是在山水画间穿梭,春日的暖阳映照着残雪,初融的河水哗哗的流,让人内心觉得平静踏实。

两个半小时,抵达了目的地高山。

我拖着行李,按着地图先去寻找晚上投宿的青年旅社。步行大概十来分钟顺利找到目的地,跟前台的台湾小哥那儿打听了路线,拿了地图,决定先去逛高山古城然后赶中午的巴士去白川乡。
由于旧电脑罢工开不开机了,照片拿不出来了,严重耽误了我的游记完成时间,索性先跳过高山这部分吧。回头补上。
我本来是算好了搭12点那班去白川乡的巴士的,因为我没有约上位子,之后去拼不用预约的了。
结果一到车站,听见工作人员狂招呼去白川乡的乘客上车,原来是临时加车啊,根本不用预约,我拿着JRPASS直接就被推上去了。上去之后发现也就坐了半车人不到吧,于是高高兴兴的拿出来午饭,一路晃悠着去白川乡。

因为觉得吃饭太浪费时间,所以早饭鸡蛋牛奶,午饭面包咖啡,晚饭方便面是我这次旅行的标配。
每个人旅行的目的不一样,我不想把时间都花在吃跟去找吃的的路上。
去白川乡的路上,两边全是皑皑白雪,在早春的三月中旬还能见到这么大的雪,也让我惊讶了一把。
我在这么个尴尬的季节来这个童话里的地方,果然人不多,入口处稀稀拉拉的几个游客还都是跟我一趟车过来的。房子上的雪已经化得差不多了,但是地面却是厚厚的白雪覆蓋。更让我意外的是虽然周围一片洁白,但是其实并不冷,甚至见到了短袖短裤的外国小哥。这里的气候果然有点奇怪。

一路跟着人流往上爬,还没有爬到最顶端的展望台,在半山腰回头一望,看见了无数次在网页上见过的那个场景,虽然不是最经典的时候,但也很为之惊艳了。

到了最顶端,有为游客拍照的展望台,我因为是一个人来的,想着怎么也得留个纪念,就忍痛花了1500块照了一张。

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乐趣,走走停停的相当自由,随走随拍,不用等人的旅行经历确实挺愉快。

我一个人围着整个白川乡走了整整一大圈儿,感觉也就花了两个小时左右。

一路走着还能听见哗哗哗的流水声,不知道这流淌著的是不是融化了的雪水呢?

虽然颜色有点灰暗,可是感觉这里的合掌屋趁著远山,怎么拍都是一道风景呢。

3/18 飞騨古川之圣地巡礼

本次旅行的一个重头戏就是去巡礼电影【你的名字】
去年秋天在宇都宫看了这电影之后,回来在北京又看了两遍,才算完全看明白内容。被新海诚完美的画风所折服,一直计划着要去电影中的取景地看看。本来计划是明天上午去的,结果白川乡之行出奇的顺利,我三点多就已经坐在回高山的大巴上了。于是到了高山站果断换乘了去飞弹古川的JR。

这小小的车站里到处都是电影元素。墙上贴了电影的宣传海报,还贴了详细的巡礼路线,摄影地点都写的清清楚楚,特别是那只大大的飞弹牛,简直跟电影里面的一模一样。

车站里还特意给巡礼的人详细指示了要想拍那个经典的车站风景应该怎么走,太贴心了。

一出站,往右面看就是主人公打车的那个地方。

往右拐,沿着台阶一路上到天桥上,是俯瞰整个车站的最佳地,也完美再现了电影中的场景。除了我以外,还有四五个年轻人,都是来巡礼的。😄

天桥上专门为巡礼者提供了拍照地点的介绍,还细心的配了照片。

拍完车站,一路按导航去寻找图书馆。飞弹古川感觉就像一个小镇,路上静悄悄的一个人影都看不见,只能看见远处几个刚刚一起照相的游客。路边小咖啡馆门口招牌上也是宣传你的名字的。

店里面卖的点心居然也是电影元素。
这才是我真正见识到了所谓的一部电影带火了一个城市。

走了大概十几分钟,远远就看见了熟悉的黄色大楼,简直一样的不要不要的说。

一进门,居然先看见这个指示牌,虽然之前在网上早就做过了攻略,还是驻足跟前仔细阅读了一下。大意就是【谢谢您光临本馆,欢迎来到飞弹古川。本馆在以飞弹市为原型拍摄的新海诚导演的新作品《你的名字》中也有登场。在馆内拍照前,请先到服务台申请,另外请注意不要拍到其他人的正脸。另外请尽量不要妨碍市民的使用。在往社交网站SNS投稿时,请记得一定要标记上“我来了飞弹市图书馆哦”、不要错写成“飞弹图书馆”或者“飞弹市立图书馆”。顺便请关注一下飞弹市图书馆的推特跟facebook公众号,谢谢您的合作。】
这是我见过的最人性化又有意思的提示了。

图书馆里静悄悄的,我转了好几圈,终于找到了男主人公查资料的那张桌子。

馆里还特意为来巡礼的游客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角落,离老远就看见了熟悉的大海报。

走近一看,是来自全日本以及海外的粉丝们的热情洋溢的留言。

我扯了半张随身带的便签纸,工工整整的写下了自己的留言,并且标上日期留念。

下面这张图是之前从名古屋上车的时候拍到的,也跟电影里一样一样滴。

下面几张是今年夏天在东京出差时候特意去找的。特别是下图这个最终大结局时候男女主角见面的地方,可是让我一通好找啊。找到后发现聚了一帮人,甚至有人支起了三脚架在这里狂拍,看来这电影的号召力还真是可以啊!

这个NTT大楼应该是跟真实情景最相似的了。连那棵树都一样一样的。

这个是信浓町车站旁边的天桥。我也模仿著男主角拍了一张。

好,思路继续跳回来飞弹古川。
眼看着快天黑了,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去成那个气多若宫神社,直接回到车站坐车返回了高山。
回到青年旅社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透了,在等待checkin的时候我仔细看了看一楼大堂,发现还真挺有意思。

没想到checkin的时候居然发生了一点小插曲。
本来我预定的是六人间,中午的时候前台的台湾小哥说得等下午三点后才能办checkin,所以我只是寄存了行李就去了白川乡。晚上回来时,前台已经换了个美国姑娘,日语巨好。她迅速帮我checkin好,给了我钥匙。没想到我进去房间以后,发现已经住满了,里面只有一对美籍的印尼母女在,她们告诉我说确实没位子了。还特别热情的跟我说了一大通,无奈我实在听不懂印尼口音的美式英语,只好去一楼找了美国姑娘上来。那姑娘上来看了看,就说明明显示还有一个位置的,我跟她讲了半天说每个床位都有人了,她也无视,居然自己就跑楼下去了。我以为她不管了,这个来气啊,冲下楼去,下楼的时候脑子里就已经组织好了打算吵架的日语,结果一到前台,发现一主管模样的日本小哥在,居然特别客气的跟我道歉说他们搞错了,说给我免费升级一个单人间。哦哦,原来美国姑娘是去找领导给解决问题了啊。于是乎,我就住进了下面这个单间。真是柳暗花明啊!不然还真得留下在日本跟一美国姑娘干架的经历了。

3/19 高山-富山

这天一大早,我就早早爬起来,拉起行李穿过没人的街道,登上了开往富山的JR。
这段长距离的旅程没有特急跟新干线坐,只能坐普通车。因为想着既然来了,索性多逛几个城市吧,于是放弃了从高山直接去金沢,而是途经富山看一看,然后从富山搭新干线去金沢。

清晨的高山古城,街上没有行人,只看见几辆车匆匆开过,车站的电梯里面也只有我自己。

一路风景相当的美,全是一片白茫茫的,可惜不能用相机拍下来。
高山到富山走的是高山本线,但是中间需要在一个叫猪谷的小站换乘一下。车到站后,所有乘客下车,全部换到另外一辆猪谷始发的列车上去,时间也是计算的刚刚好,可以说是无缝对接。我猜在这里换车的原因应该是过了猪谷就属于JR西日本的范围了,之前都是JR东海,连站牌的颜色都从橙色变成了蓝色呢。

猪谷这个小站周围看着十分荒凉,虽然已经三月下旬了,还是一副完全大雪封山的样子。这站出发的列车很短,只有两节车厢,人出奇的多,每个人路过我旁边都要好奇的瞅瞅我的大粉行李箱,估计平时没什么游客会走到这边吧。我旁边跟对面坐了三个老爷爷,三个人悠闲的聊著天。原来这里每天只有固定的这么几趟电车,购物休闲娱乐什么的都要去临近的富山市,所以列车上总是很挤的。大多都是不方便开车的老年人。

不到一个小时,到富山了。
一下车居然先看见这么个奇怪又有意思的指示牌。
为什么要看好坐新干线的顾客?难道坐新干线还有啥特殊要求?怎么还出来顾客了?不是旅客么?
写这文字的人,汉语肯定是体育老师教的吧。看了英文才明白,应该换下语序,请乘坐新干线的旅客看这里。太搞笑了,富山。这个城市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居然就是:文法不通的汉语。

存了行李箱,从车站服务台拿了一张城市导游图,我就漫无目的的开始在完全陌生的城市里开始了我的溜达。走过一个地下通道时,被两边墙上的壁画吸引了,居然全是各种小清新的手绘图,太美了吧。我每一张都仔细看了看,真漂亮啊!

这个城市我之前都没听说过,完全陌生,也没有做他的攻略。
从地下通道出来,迎面看见一辆电车,居然是在轨道上跑的,好像大连的202。里面只稀稀拉拉的坐着很少的乘客,果然小城市的生活节奏就是慢不少。街道还是那种日本式的干净,虽然是上午十点多钟,可是从车站走出来一段之后,街上几乎就看不见什么行人,跟大城市明显的对比。

走着走着,突然看见一排整齐的小蓝车。哦?原来日本也有共享自行车啊,我还真没在别的城市见过呢。

我十分好奇的走过去看了看收费标准,可比我们的贵多了。
我又仔细看了看他们这小蓝车,停放的规规矩矩的,没有乱停乱放,也没有被破坏的,每辆都干干净净,不知道平时利用的人多不多。怎么感觉这种共享文化在日本没那么有市场呢。

拿着地图继续往前走,来到有名的富岩运河边,居然一抬头看见了远处那个熟悉的房子。又看见那个大桥,我怎么觉得那么眼熟呢,在哪儿见过呢,突然脑子里一闪,哦哦,原来之前在某个游记里介绍过,这就是传说中的那个世界上最美的星巴克啊。于是赶紧百度了一下,发现居然还真是这儿,居然让我无意间邂逅到了,真是好巧。可是网上的照片就好看太多了。

这里果然是有名啊,人爆满,我一路从车站走过来都没见着这么多人,感觉富山的人都挤到这个星巴克里了。

同样的地方,人家拍的咋就那么好看呢。我只能呵呵了。盗图一张。

好不容易挤进去,排了二十分钟的队买到一杯拿铁。转了一圈发现能看见风景的位子只能坐外面了,我在门口能看见桥的地方坐下来。本来准备好好歇会儿的,刚坐下来就被冷风给吹回来了。我说这里咋没人坐呢,冷啊!

这里的拿铁,算下来居然比北京的便宜很多啊。

拿着咖啡又在里面走了一圈儿发现环湖的,靠窗的位子根本不可能挤进去了,看到门边一个角落居然没人,赶紧跑过去坐下来。一大早从高山折腾过来,我的脚已经疼的不行不行了。虽然是面壁坐着,好在人少,让我悠哉的看看照片,休息休息。

歇够了之后,看了看表,算算走回车站再吃个午饭,就差不多该动身赶往金沢了。
于是我沿着运河另一侧的一条马路又溜达回了富山站。
等于我花了三个小时,走了这个城市的两条主干道,还喝了杯咖啡,看了看运河的风景。
主要是感受了不同的城市文化,觉得真不错。

富山到金沢,是可以坐新干线的,只有短短二十几分钟就到了。
巧的是,刚上了车,我居然又看见了从猪谷站上车坐在我对面的一位大爷,虽然当时没讲过话,但是我因为有注意听他们几位的谈话,所以印象十分深刻。他看见我也是一愣,问我是不是在哪儿见过面啊?然后看了一眼我的大箱子,马上就想起来了。他问我从哪儿过来的,我想着应该是问我从哪里出发的吧,应该是高山,可是嘴一瓢说了个我从北京来的,老大爷更惊讶了,说哦哦,怪不得拿这么个大箱子呢。旅行就是这样,总会遇到各种事情,各种人,都是宝贵的经历啊。这次旅行中真是对这个深有体会。

3/19 金沢

很快,就到了金沢,这个我听说了很久的城市。
看了n多篇关于她的游记,对于兼六园、金沢美术馆这些知名景点已经不再陌生了。终于有机会来这里感受一下这个城市的魅力。

金沢是石川县的县町所在地,应该是北陆地区的大城市了,车站明显比富山要气派。
说起石川县,还要多讲几句,我最早知道这里有能登半岛。小时候看的日剧,除了东爱,最喜欢的就是东京仙履奇缘了,里面女主角雪子的老家就是能登半岛。就因为这个我从那时候起就记住了这个地方,这次居然走到了他附近,觉得还挺亲切。

车站里面正好在举办北陆新干线开业两周年的纪念活动。

虽然这里不大,但是看了地图,我从车站折腾到住处坐公交车还是得半小时左右,又是带着大箱子,干脆打个车吧,美其名曰是感受不同的城市文化。在车站出口整齐的排队等候出租车,一辆一辆的很快,等著等著,还真让我发现有意思的事儿了,这从我眼前走过去的三四辆出租,司机全是年轻小姑娘,这跟东京大阪都是老爷爷的风格可完全不一样啊。到我了,果然又是个美女,她问了我地址,迅速设定好导航,然后还特意跟我问好,告诉我大概多久到,超级有礼貌。穿着制服,戴着白手套,觉得老酷了。到了旅馆门口,姑娘利索的下了车,从后备箱里一把提起我那28寸的大箱子,感觉一点不费劲儿似的,惊讶的我不行不行的了。金沢给我的第一印象居然是:美女司机!

今晚住的可真的是女生宿舍了,终于有机会体验一下真正的青旅文化了。
老板是个很和善的大叔,看我来的早,还给我先办了checkin手续。这里是我在日本见过的唯一一个手写资讯的旅馆,大叔居然看了下我护照,然后拿出来个本子,随便翻到一页空白的,让写了个姓名电话号码就完事儿了。折磨传统儿古老的登记手续居然让我倍感新鲜。当时有个旅行社的看着很年轻的年轻人来找老板谈事情,看我是北京来的,还跟我聊了几句,问了好几个关于北京的问题。
我的是个六人间,上下各三张床。拉上帘子,是个独立的小空间,还不错。
我先收拾好床铺,把行李箱放好,就决定出发去溜达了。

走出房门路过隔壁房间,是个两人间,我趁没人赶紧拍了张照片。

走出旅馆,正打算著google一下看看怎么去美术馆,忽然感觉眼前飘过去个人,我抬头一看,居然是刚才跟老板谈事情的那个青年,他非常热情的问我打算去哪儿逛。听说我要去美术馆跟兼六园,就非常热情的告诉我怎么坐车,后来说著说著居然说他的车就停在旁边停车场,让我等一下,他顺便开车送我过去。我虽然挺感激人家,可是想着怎么也是在外国,又第一次见面刚认识,哪儿敢随便上人家车啊。这年轻人估计看出来我有点犹豫,马上说放心吧,民宿老板是他舅舅,还给了我一张名片。我想了想,看人家那么真诚,就决定还是搭他便车得了,省的去找工交。这年轻人相当健谈,说自己是在东京上的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金沢来,从事旅行社的营业工作,今天居然去找自己舅舅谈合作的事儿。我跟他讲了我的旅行经历,还讲了讲关于北京的介绍。。。居然一路聊的挺high,不知不觉到了美术馆门前了,我们还互留了邮箱地址,我居然刚到金沢就交到了个朋友。

3/20 金沢-京都

3/20 京都-名古屋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