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七个月前刚刚在太浩湖、约塞米蒂、加州1号公路转了一圈,美国已经被划在2017旅行计划之外了。
就在那次旅行后,在休斯敦跟我大侄子闲聊,说起他明年准备结婚。大侄子在美国多年,是一个狂热的旅游爱好者和国家公园的粉丝,他有一个想法,拍一组带美国特色的,国家公园背景的婚纱照作为在美国这段时光的纪念。本来只是闲聊,没想到2017年过完春节后大侄子真的开始行动了—采购服装道具婚纱,制订旅行计划,预定门票酒店……大侄子的计划就是那条从拉斯维加斯开始到结束的经典美国西部环线,刚巧我的一个朋友也给我推荐了这条美西大环线,网上再一查,推荐这条线路的攻略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这条环线之所以被众多旅游爱好者、摄影爱好者相中,主要是因为整体线路不长,景点密集,分布均匀;每天开车的时间都比较短;没有约塞米蒂那种长距离的进出山谷,高密度车流的险路,相对安全。跟自由女神像,金门大桥齐名的精致拱门,纪念碑谷的手套峰是典型的美国地标风景,在很多人眼中属于来美国的必去之处。如果以这些国家公园地标作为背景拍一组婚纱作为终身纪念,必然也是非常特别和有意义的。

这么看来不走这趟是不行了,于是七个月之后,再次登上飞往休斯敦的飞机,跟准新郎新娘汇合。略作休整,5月初启程拉斯维加斯,开始了2017年的美国西部环线之旅。我们的路线选择逆时针环线,从锡安国家公园开始,先不走距离很近的布莱斯峡谷而穿格伦峡谷直达佩吉,看羚羊峡谷和马蹄湾,再转道纪念碑谷完成最重要的婚纱照,然后是峡谷地、拱门和圆顶礁三个相距不远,小一点的国家公园,把布莱斯峡谷留到最后,绕行Cedar Break返回拉斯维加斯,全程10天,图上车程只有1058英里。

锡安国家公园

第一站锡安国家公园中的“锡安”是以色列一座山的名字,古希伯来语意为避难之所,摩门教徒希望在犹他州找到新锡安,于是就把这座圣山之名安在了这里。锡安国家公园分为科罗布峡谷和锡安峡谷两个部分,两部分互不相通。

科罗布峡谷景区比较小,人也相对少,我们下午五点之后到达科罗布的游客中心,连游客中心收门票的都已经下班了。“科罗布”一词在摩门教经典中出现,被摩门教徒相信是最靠近神的居所的星球,科罗布拱门是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拱门之一,也是世界上的第二大天然拱门,科罗布景区基本上就是为了这个拱门建立的,但是想要一睹这个拱门的芳容确实比较困难,有两条山路可以徒步到达,两条山路的长度都大约是7英里,来回大概需要7、8个小时,因此我们只能与这个大拱门失之交臂了。

我们沿着科罗布峡谷的景观大道一直开到最高点的观景台,那里视野极其开阔,整个峡谷几乎尽收眼底,科罗布主峰是由几块从谷底高高拔起的几大块巨石组成,天上云层涌动,只需要耐心等待一会儿,太阳就会从云缝中射出,顿时把巍峨的巨石照成了金黄色,金黄色巨石山峰与山谷中大片暗色的绿树和植被相互衬托,构成一幅色彩鲜艳的风景画。

锡安国家公园主景区有两条道,一条景观大道,可以自驾开车盘山而上,一览锡安峡谷全景。另一条只能乘坐公园的免费大巴,然后下车徒步再分头奔向各个小景点。所以最好的玩法是开车走一趟景观大道,然后把车停在游客中心,原地换乘公园大巴。

公园最出名的两个去处是Narrows峡谷溯溪和天使降临山。Narrows所在的峡谷非常狭窄所以叫narrows,从峡谷的窄缝里透出一线光照到潺潺溪水上,光影效果积极出彩,很多风光大师像Dykinga、Fatali、Tom Till都十分喜欢在这里创作。通往Angle’s Landing的步道是一条有名的险道,有部分要靠锁链上升,登顶可以俯瞰整个峡谷的壮丽景色。可惜的是Narrows要到6月份才开放,而爬Angle’s Landing爬到一半我们就遇到下雨。锡安的两个最精彩景点都只能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应该说是不无遗憾,我们基本上是带着遗憾离开锡安的。

从锡安到佩吉走89号州际公路要路过Paria,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波浪谷”所在地。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景点,为了保护奇美的纳瓦霍沙岩自然景观,美国国土局每天只准许20个人徒步进入波浪谷参观,而且必须办理许可证。20个名额,有10个在网上抽签获得,有10个在当地国土局管理办公室现场抽签,参观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回报也是巨大的,很多美国风光摄影大师Charles Cramer、David Muench、Tom Mackie、Marty Knapp等等都有大作在这里诞生。据说很多摄影师每天都会来碰碰运气,抽不到签就在附近小景区转悠,这一带小景区很多,即使公路边的台地河谷也相当漂亮。我们没有时间碰运气,只能抓紧赶路。

羚羊峡谷

去羚羊峡谷要按照你预定的时间,先到小镇佩吉的游客中心集合。游客中心非常不起眼,只有两间小屋。集合后根据你的分组颜色跟着导游上车,车是带拖斗的皮卡。从佩吉出来不久,车转向一片橘红色的土沟,土沟的尽头停满了带拖斗的皮卡,你可以很容易地看见不远处那一片红砂岩,这里就是传说中的羚羊峡谷。据纳瓦霍族的历史传述,该地过去是叉角羚羊栖息处,据说现在也常有羚羊漫步,但我们没有看到。狭窄压抑的地形和变幻莫测的光线组合成了一座天然神庙,老一辈的纳瓦霍族人曾将此地视为静思与神灵沟通的栖息地。

羚羊峡谷是典型的所谓窄缝峡谷,最窄处大概仅容两人并行。但是峡谷中间有十几处大小不一的“大厅”,一般情况下导游就在大厅停下给大家讲解。这些印第安导游可不是一般的人,不仅对峡谷各种优美画面的拍摄角度了然于胸,而且光圈、快门、ISO摄影引数滚瓜烂熟,如果有些游客实在找不到窍门,他们会手把手给你示范。更神奇的是他们还会说中文“别停下,快点走”,“靠右边!”,“别拍了!”发音绝对正宗,估计是来自中国的游客太多,而且中国摄影师们又大多不自觉,流连忘返,不按规矩前进的原因。

一进入峡谷,所有游客嘴里都是啧啧的惊叹声,即使像我这样,慕羚羊峡谷大名已久,阅羚羊峡谷片子无数,一旦看到真情实景,还是不禁被这大自然的造化所深深震撼。我们预定的是三点钟的场,光线还能够从峡谷上面的一线天或者小天窗上直射下来。峡谷两侧的岩壁布满了由风沙切割和山洪侵蚀而成的弯弯曲曲,起起伏伏,各式各样的形状和线条,离阳光最近的地方是白色,渐渐变成金黄色,深红色,暗处有反光竟然呈深紫色。每时每刻,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峡谷颜色和形状都在发生著变化,一步一景并不足以形容这万千变化,站在同样的地方,一抬头、一回眸间所见也是完全不同,置身其中,恍如走进梦幻世界。

正是有了光变化,让这些坚硬沉默的石头活了过来,具有了让人不可思议的柔美曲线,婀娜地扭动着肢体,上演一场千年的光与影的舞蹈,随手撷取一幅就能形成神奇的抽象画,而且轻轻松松就能把展示光影变化的摄影真谛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你听信手机也能在峡谷中随便拍出好照片,那你就上当了。峡谷只有几百米长,走到一头再返回,去程可以稍作停留,返程基本上被导游追着跑。短短一个小时中,你只恨时间跑得太快,导游催得太紧,只恨相机不好,当初学艺不精,只恨眼睛不够,脑子转得太慢。澳大利亚摄影师彼得·里克那张卖了几百万美元,名为《幻影》的羚羊峡谷的黑白照片,值不值另说,但确实还真不是什么人都能模仿出来的。

马蹄湾

从佩吉往南,沿89号公路行驶几分钟的路程,就会发现右侧有一个很大的停车场,颇有点令人意外的是停车不收费。翻过一座山丘可以远远看到一排人站在悬崖边,山丘到崖边还有差不多一公里。

马蹄湾是科罗拉多河在亚利桑那州境内的一截U形的河道,由于河湾环绕的巨岩形似马蹄,所以叫做“马蹄湾”,也有人叫科罗拉多河的大拐弯。就震撼程度来讲,不知道世界上还能不能找出第二个,以我的感受,马蹄湾比旁边的鹅颈湾,中国黄河老牛湾,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都要险绝的多。它的土质就像羚羊峡谷的土质一样,因为含大量的铁和锰金属所以在阳光下闪耀着美丽的金属红色。这个湾很圆润,基本上接近正圆形,从形状上来讲很美。切出这个湾的科罗拉多河是翡翠般的绿色,红色的土和绿色的河相得益彰,从颜色上来说非常赏心悦目,就好像一只红色马蹄,用力去踏碎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而且这个湾够深够大,离得越近,越是感觉够气势!马蹄湾的美既能令人惊心动魄,也能让人屏息凝视的,尽管这两种感觉互相矛盾,在这里却能达到了某种程度的融合。

马蹄湾圆弧开口朝西,自然日落时最美。日落前,天上有云映在水中也是很美的一景。想拍到马蹄湾的全貌,就必须站在对面的悬崖上。在这里一切都是纯天然的,没有门票、没有工作人员,当然也没有想象中的护栏。想离悬崖边多近你就可以走多近,十几位摄影爱好者支著架子凭崖而立,有些胆子大的竟自坐在崖边,腿晃在半空,不过大部分游客们都非常小心地在悬崖边慢慢挪动着脚步,甚至没有人大声说话。

这么出名的景点,游客实在比我想象的要少得多,只要你有耐心,还是可以在靠近悬崖边的地方找到一片比较大的空场,我们不是唯一拍婚纱照的,占得地方虽然稍大,但基本上没有影响其他游客,也没有其他游客硬要入镜或者候场围观,拍摄很顺利,十分钟搞定,趁著太阳未落山,还可以补上一段延时。

纪念碑谷

去纪念碑谷的这一天的行程很赶,从佩吉小镇出发遇到暴雨云,好几段都是追着黑压压的云,顶着瓢泼大雨走,根本开不快。想着日落前要赶到纪念碑谷,想象中落日余晖洒在手套峰上应该是这里最美的时刻,虽然一路祈祷, 但我们赶到纪念碑山谷时,天还是有点阴沉沉的。

纪念碑山谷是美国十大最迷人的沙漠之一,具体位于纳瓦霍国家自然保护区,纳瓦霍人将其称之为石头谷。这个面积为 3万英亩的公园曾经只是一片平坦的盆地,但是如今它已成为科罗拉多高原的一部分。数百万年以来,层层叠叠的泥沙不断在盆地里淤积,地表下巨大的压力将这一地区托起,形成了高原。后来又经过长年岁月的风雨侵蚀,便只剩下了粉沙岩和它身后漫漫的红沙,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纪念碑山谷。

漫漫的红沙越过了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两州的边界,将纪念碑谷淹没在了一片洪荒静寂的沙原之中,零零星星散布著几座猩红的平顶山丘和怪异的砂岩石塔。与此同时,日光照在砂岩塔上,折射出变化万千、引人迷醉的光晕,砂岩塔背后是阳光照射下一道道长长的背影,形成了一幅迷人的原始画卷。这才是具有里程碑式的美国西部风景,是60年代西部片以及80年代万宝路香菸广告里面里反复出现的经典画面!

纳瓦霍保留区的住宿跟其他公园差不多,高档奢华的是酒店,贴近自然的是扎营,我们选中档住小木屋。没有想到小木屋群就在山谷边,与主观景台遥相对应。推开窗户的视野就是纪念碑谷的门票上的三座纪念碑-左手套、右手套(The Mittens)和梅利孤峰(Merrick Butte),仿佛挂在家里墙上的一幅壁画。三座孤峰的尺寸恰到好处,整个山谷都因为约翰·福特的一系列西部片而知名。比如《关山飞渡》中就出现了标志性的左手套、右手套和梅利孤峰,变形金刚4中汽车人欢迎擎天柱回归,也是在这里。

峡谷内有一条观景路,但是路是土路,而且坑洼不平。普通轿车可以走,不过比较费劲。这条路绕着三座孤峰和其他有名的比如三姐妹峰、骆驼峰,把他们包围在中间,基本上无论春夏,日出日落都可以在这条路上找到一个合适角度来拍摄,大大方便了摄影爱好者。

在这里拍婚纱照也是相当轻松惬意,从小木屋下峡谷,走不到100米的缓坡就有一座小平台,整个峡谷尽收眼底,三座孤峰与人的比例大小适合,拍了两小时没有旁人进入画面,随便怎么折腾,除了云层遮住了太阳,没有带来一抹晚霞,一切完美。

来之前就看了许多纪念谷的月光照,静谧而很美,美得像是火星上的景色。那种旷古的荒凉又伴着极端的浪漫,只有面对着银色月光下雄伟的纪念碑才能让人体会,只可惜夜越深云越重,小木屋外的寒意已经让人不能久立户外,只能早点入睡,祈祷第二天能有一个好天气。

小木屋的窗户正对日出方向,第二天一早天刚放亮,撩开窗户缝一看,峡谷上云层有点厚,但是涌动速度很快,看来是祈祷起作用了。不用十分着急,慢慢穿上厚衣服,拿好三脚架,走出小木屋,下谷找到机位,太阳还在地平线上的那片云中慢慢升著,不用早起,不用赶路,前后花不到10分钟,堪称史上最轻松惬意的拍日出。

163号 公路

163号公路被称作“通往天空神殿的道路”。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不停地奔跑了3年多之后,终于在这里,他说,“我累了,我要回家。”寻找阿甘跑步驻足处,那个关于奔跑、放下与新希望诞生的地方,也是我们此次美西之行最重要的婚纱拍摄地之一。

上 帝 谷
沿着163号公路走一小段可以经过上帝谷,这是一个风景如画的砂岩谷,到处矗立著高高的、红色的、孤立的悬崖和众多的平顶山,它们是由于长年累月的风化作用而形成的,被塑造成不同的形状。这里有着美国西部的典型风光,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上帝谷的广阔无垠、风景壮美,也使这里成为众多摄影爱好者的必经之地。

峡谷地国家公园

虽然峡谷地公园面积很大,但是相当的不出名,而且还容易被搞错,峡谷地公园不是大峡谷公园。科罗拉多河和绿河在峡谷地公园交汇,形成一个Y字形,河谷又宽又深不能穿越,自然也把公园分成三个互不相连的部分-天空岛,针区和迷宫区。

针区
从上帝谷出来不远左转进入一条小路可以先到针区,进入针尖的路是一条穿行在平顶山之间的小道,在这条路往返全程的3个多小时里几乎没有遇到任何一辆车和人。

百度上讲“多年河流冲刷和风霜雨雪侵蚀而成的砂岩塔,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侵蚀区域之一,以峰峦险恶、怪石嶙峋著称”,这里应该指的是峡谷地的针区。这一带处处奇峰怪石,形状诡异,更有不少是似层相识,维妙维肖。之中既有二龙怒目相向,也有双蟾悠然而踞,最多见的当数傲然独立者,和大片大片的石蘑菇。

空中岛


所谓“空中岛”就是两侧分别被科罗拉多河和绿河冲刷成峡谷后,中间剩下的一块细长的平顶山,一路开车过去,两侧尽是蓝天,深深的峡谷时隐时现,确有一种行驶在空中的感觉。
走到岛的尽头,有一片广阔的台地,在观景台的视野下可以欣赏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峡谷风光,格林河和科罗拉多河的深谷,上达山顶之上,跨过重重峡谷,延绵 100 英里,直达天际。

空中岛最出名的景点其实梅萨拱门,拱门的圆弧形很优美,方向朝东,这里号称是全世界拍日出最好的地方。梅萨拱门日出的最大看点便是穿过拱门,能看见前面一大片开阔的峡谷地,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阳光会逐渐地穿到拱门的这边,形成了从拱门里看峡谷地日出的奇观。可惜我们是下午到达,只是看了一眼拱门和下面的峡谷地旷野,想象了一下这最美的日出,就匆匆离开了。

拱门国家公园

在拱门国家公园看的就是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几百座拱门,但是只选一座门看,必须要看的就是精致拱门。远观精致拱门不难,开车就可以直达南面的观景台。近看拱门需要走一段3英里的山路,翻过一块超级巨大的砂岩,整个行程几乎都无遮无避暴露在炽热阳光下,但是这段艰苦旅程非常值得,美国人也很喜欢这个地标景观,沿途拖家带口的游客不少,很多三、四岁孩子都跟父母一起徒步。

转过一座巨岩,拱门一下子就跳入你的眼帘。精致拱门优雅地屹立在一个巨大的砂岩碗的边缘,背景是夏季依然带着雪顶的拉萨尔山,就像一位站岗的勇士,孤傲地站立在崖边,展示着它迷人的风姿。精致拱门不仅是拱门公园的地标,也是犹他州的地标之一,犹他州标志上的图案就是它,此外,在犹他州可以选用精致拱门做车牌图案。在200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圣火传递时穿过了拱门。

在这么出名的景点,也没有出现人山人海场面有点让我惊讶,大多数游客,大约有一二百多吧,只是远远地坐在精致拱门的对面,隔着砂岩碗休息,在拱门跟前拍照留念的不过十几个,不用等上1分钟你就可以走到拱门中间,独自跟拱门合影。

一直想着拍一点不同的拱门,于是找到了一洼水,拿着手机趴下了,却找不到合适的前景,于是开始四处寻找合适的家伙,周围上百号吃瓜群众都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这时一位金发聋哑老太太走到水洼前,非常从容淡定地从挎包中掏出一只小号大黄鸭放进水洼,然后慢慢坐下,掏出相机开始比划,不需要更多的言语交流,我们开始拍拱门小黄鸭和倒影–不由得不让人感叹,他乡也能遇知音啊!

在拱门公园的窗区不大的区域内可以看到好几座拱门,Turret 拱门,双拱门,Cove 拱门,Ribbon 拱门都值得一看。

圆顶礁国家公园

圆顶礁公园不大,没有门票,美国《赫芬顿邮报》把最没有人去的国家公园排出了六家,排在榜首倾情推荐让你去的就是圆顶礁国家公园。

游客中心在三条公路的交汇处。我们来去走了两条路,开车沿第三条路也就是公园的观景道再走一段碎石路,钻进Capitol峡谷,所以说基本上把这个小公园转遍了。

Capitol峡谷在这个季节早已完全干涸,两侧的峭壁上有些地段被水流冲蚀,形成很多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小洞,有密集恐惧症的要慎入了。峡谷中段可以上山看一个叫做waterpocket的景点,就是被洪水冲刷出来的几个大石坑,运气好话,石坑水满。峡谷的倒影和漂亮。

Hickman天生桥是圆顶礁公园最值得一看的景观,徒步半个小时就可以走到这座133英尺长125英尺高的天然大石拱桥下。群山环抱之中,人站在桥下仰望,这座天生桥显得十分巨大。

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

布莱斯是我们此行另一个花了大价钱住宿的地方,为的就是方便看日出日落,所以紧赶慢赶总算在日落前半个小时赶到了预定the Lodge of Bryce Canyon。好在日出点、日落点离酒店也就是走路5分钟的距离。我赶往日落点,这个点可以俯瞰峡谷,但很奇怪的是并不朝着落日的方向,相反倒是日出点能看到最后一缕阳光照在岩柱尖上。我猜测可能是我们来晚了,早一点阳光洒满半个峡谷,或许风光更好。

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有成千上万个由风霜雪雨经历百万年侵蚀而成的石柱,石柱笔直地矗立于一个一个大盆地里,站在大盆地的边缘上面看的是“壮观”–千军万马,刀枪林立,密密麻麻,整装待发。比如布莱斯峡谷最出名的景观-大剧院。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剧院的舞台中央是一位峨冠博带引吭高歌的演员,周围是整整齐齐一排一排成千上万,正襟危立,侧耳倾听的观众,场面极其宏大,蔚为壮观。在这个巨型的露天剧场中它们都在始终如一地演绎著属于自己独特的角色,可以看到他们的脸,清晰如他们变成岩石前的像貌,这就是布莱斯峡谷“自然露天剧场”的魅力所在!

布莱斯峡谷由摩门教信徒首先于1850年代开发,并在1875年,埃本尼泽·布莱斯移居至此后命名。其独特的天然石俑特的地理结构称为岩柱,由风、河流里的水与冰侵蚀和湖床的沉积岩组成。位于其内的红色、橙色与白色的岩石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因此其被誉为天然石俑的殿堂。

the Lodge of Bryce Canyon附近还有3条著名的步道可以走走,包括皇后花园步道,纳瓦霍环线步道和日出点-日落点的沿线步道。早上我从日出点下去一直沿着皇后花园步道走到纳瓦霍环线步道,看样子一直走下去可以从峡谷另一边转上来,只是不知道路有多长,出口在哪里,看介绍可以骑马走这一段,估计行程应该不短。

走进谷里就是另一种体验,走在石林丛中,犹如走入诸葛八卦阵,弯弯曲曲,峰回路转,一步一景,那石柱群的雄伟气势令人屏息。当我们抬头远望时,有的石柱彷佛是直入云霄的火箭,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一尊尊秦兵马俑,有些又如金銮殿里低首肃立的文武百官,有的则象古代神庙,有些象古代盘髻的女子,还有一个离群独立,像传说中戴着皇冠的维多利亚女王,有些又据说是作恶的坏人被化作石柱,困在这里,让人不得不感叹宇宙沧海桑田和造物者的神奇。在这片奇特的地貌中,可以任你的想象力飞驰,有多高可以飞多高,有多远可以飞多远。

另外几处主要景点Rainbow point,Bryce Point 和 Inspiration Point 与日出点和日落点大同小异,只是场面更大,岩柱更密,有密集恐惧症的人,恐怕会越看越让人头皮发麻。

住在景区里好处就是可以拍上整整一天,下午拍完日落,晚上拍星星,早起出门走五分钟就可以接着拍日出,吃完早饭下到谷里,还有的是景色可以看,最后一站布莱斯之行收获颇丰。

拉斯维加斯

返回拉斯维加斯下榻在大名鼎鼎的内利斯空军基地附近,借着吃晚餐的机会在赌城随便转了一圈,也就是走马观花看看威尼斯人酒店,凯撒宫,瞧瞧霓虹闪烁的街景和灯火辉煌的赌场。

灯红酒绿的赌城非吾所爱,不再赘述。

尾声

行色匆匆之间,十天的旅程就结束了。这条路线是美国当年最荒凉贫瘠的地区,没有水,没有农田,没有牧场,没有矿藏,也就自然没有什么牛仔、掘金者。犹他州最早的开拓者摩门教徒,在西进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些壮美的地貌,但他们终究没有选择在这里大面积定居,只有吃苦耐劳,平和忍让的纳瓦霍人始终坚守在这里。
正是由于荒凉贫瘠,人迹罕至,大自然的威力与时光的魔术手造就的奇石、孤峰、拱门、台地、峡谷才得以完好的储存,成为美国西部最壮美的风景画卷–红褐色的高原上,风拍打着干燥的土地,远方有摩门教徒的车队缓缓驶过而过,耳边传来车轴转动的嘎嘎声,忽而在峡谷的另一端纳瓦霍人吹起木笛,笛声缥缈无常,悠扬地落在风中。聆听的人仿佛又看见了那些孑然独立的孤峰,拔地而起的拱门,还有随光影舞动的石头,时而明艳时而阴暗,一切倾诉与聆听都不知不觉消失在无尽的苍凉之中。

Tips

1.观石之旅,鲍威尔湖
美国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这一带是典型的侵蚀地貌,有多年河流冲刷和风霜雨雪侵蚀而成的各式各样的砂岩塔、峡谷、拱门,孤峰,台地等等,这一趟主要就是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石头上做的文章,雄奇壮观自不待言,但是一路天天看石头未免有些失之单调。我觉得去一趟鲍威尔湖看看水,可能会是一个不错的调剂。

2.没有去大峡谷公园
据说大峡谷公园的北缘比南缘要更加壮美,去南缘要绕不少的路,而北缘要五月以后才开放,这次也就无缘光顾了。
好在峡谷地的天空岛有一段接着大峡谷,风光略逊但大同小异,基本上也能让人领略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壮丽了。

3.中部时间西部时间
我们出发的休斯敦是中部时区,大环线的起止点拉斯维加斯是太平洋时区,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都是山地时区。

4.犹他州、亚利桑那州
我们这些天的行程很大一部分是在纳瓦霍族保留地。纳瓦霍族保留地是美国的一块半自治的印第安保留地,有67000平方公里,包括整个亚利桑那州东北部、犹他州东南部、新墨西哥州西北部。它是美国最大的印第安保留地,比美国50个州中的10州面积还大。当然这并不是美国政府对纳瓦霍人青眼有加,主要的原因是这片位于科罗拉多高原广袤的土地实在太荒芜贫瘠,没有水,没有植被,没有矿产,当初也没有人在乎这里独特的自然风景。美国的保留地制度虽然广受诟病,无意中却把一大片绝美的风景区留给了纳瓦霍人,成为纳瓦霍人一笔不小的财富。

5.国家公园门票
美国国家公园门票25、30、50刀不等,年票是80刀一辆车,走这条环线,这么多国家公园买年票肯定是最合算的。羚羊峡谷和纪念碑谷这些归印第安人管辖的公园要另买门票。

6.人少
依我的观点,美国的风景未必比中国强多少,但是美国旅游最大的优势是景区人少,即使非常出名的景点,也远没有那种人头躜动,游人如织场面,你可以轻松的找到角度拍到心仪的照片。

7.佩吉可以住两天
佩吉虽小,却是亚利桑那州的旅游重镇。上下羚羊峡谷,马蹄湾,格伦峡谷和大坝,鲍威尔湖都位于小镇四周不远。我们只住一天的行程确实有点太匆忙,其实可以安排两天,一天看看上羚羊峡谷和马蹄湾,一天看看下羚羊峡谷和鲍威尔湖。

8.羚羊峡谷门票
我们羚羊峡谷的门票是提前3个月预定的,但是还是没有预定到中午专业组的那几场,因为预定不用交全款,据说是被某些中国二道贩子全部承包了。要想享受更长参观时间,还有人扬沙子的专业组服务,就得提前更早的时间预定,至于天气好不好,只能听天由命了。

9.服务水平
美国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无论大小景区和偏远繁华,大都能保持一致的水准。如果以省钱为目的,就是住二星甚至汽车旅馆也问题不大,基本设施和干净整洁差不多都能保证,只是早餐、电视、WIFI这些可能就没有了。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