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共赏

交通

西贡码头乘搭94路九巴到黄石码头。星期日及公众假期,钻石山地铁站有96R前往黄石码头。沙田新城市广场有289R前往黄石码头。
塔门岛的街渡还算方便,由黄石码头及马料水码头均可到达塔门码头。黄石码头船班多一些,翠华街渡小轮约两小时一班。星期六日约一小时一班。也可乘搭快艇,随时出发,单程20港元。

巴士站前的火山探知馆

西贡码头94号巴士站,乘车的游客很多。

黄石码头巴士站。

环岛远足路线

航海路线: 黄石码头~赤径~高流湾~塔门岛码头。

环岛远足路线: 塔门码头~海傍街~天后宫~茅平山~弓背湾~高原草甸~叠石~海旁步道~渔民新村~榕树村~塔门码头。

塔门岛全景图

正文

六月十二日周末,清晨起身,见到天气不错,便收拾妥当出门,出发到塔门岛登山远足。
徒步来到西贡码头,巴士总站候车。前往黄石码头的94路巴士总是排著长队,这也难怪,该路车途径不少景点。我上车居然没座位,这班车上没人给老人让座,你尽然能登山涉水去远足,车上站一会儿应该问题不大。 好在没过两站有人下车,我就有座位了。
黄石码头总站下车,站在码头等船。正巧碰到几位相熟的骑友,他们是由西沙公路骑自行车过来的,聊了一阵就分手了,几位骑友继续上路,翻山过西湾亭。
继续等船,有人在拉客坐快艇,我没兴趣。如不赶时间,其实坐街渡比快艇好的多。街渡小轮一路会停靠数个码头,走走停停观海景,确是赏心悦目。
不大一会来了翠华五号,上船刷卡,9.5港元,大小同价。小轮驶出码头,行进在大滩海湾。一路天青海蓝,白帆点点,景色宜人。小轮绕道进了一海湾,第一站在赤径小码头停靠。有不少乘客上岸,他们是远足到大浪湾的。
船离开赤径,驶出大滩海,第二站停靠高流湾。高流湾是个很有名气的小渔村,景色很美。沿岸水质清澈,设有不少鱼排,是观景吃海鲜,垂钓烧烤的好地方。
高流湾至塔门这一段海域,已经进入大鹏湾。属国内深圳海域,在这儿可用国内网络流量。高流湾与塔门隔海相望,不大一会儿就已到达塔门岛。街渡小轮放下部分乘客,继续航行,将要穿过吐露港到终点马料水码头。
来到塔门码头,经栈桥走至海傍街。街口有卖干货海味的小贩,叫卖虾干咸鱼之类,引来不少游客选购。信步穿过海傍街,下围海湾转了转,便登山来到天后庙。塔门天后庙很新很美,屋脊及围墙有不少砖雕,美轮美奂,很有欣赏价值。香港海岛的神庙多是多间共存,塔门岛也不例外。一排神庙,天后宫居中,左边是关帝宫,右边是水月宫。再往右走,就是塔门乡公所,真可谓人神共存,和睦相处。
时间关系不敢久留,绕过天后庙登山。经过塔门青年会,便来到后山的高原草甸。高原草甸也叫塔门大草原,是一片平坦的高地草原,这里是露宿野营的知名营地。瘟疫爆发以前,这里是年轻人最喜欢的营地之一。每到星期假日,这里的帐幕成行成片,七彩缤纷,十分壮观。
草甸中间有一观景台,在此休息,可观赏弓背湾及大鹏湾美景。深圳的海岸也清晰可见。
走到观景台前的山路,开始登茅平山。山路不算陡,路况非常好。一路慢行一路观景,心情舒坦极了。茅平山不算高,大约十几分钟便到达山顶的龙景亭。山上的树木茂密,反倒是影响了观景。龙景亭小息,然后继续前行。山脊上还有一片草甸,视野广阔,可望到大鹏湾一带景色。不过这边的游客稀少,可能是与太过偏僻有关吧。
原路返回弓背湾,这时的游人开始多了。有人正在搭设帐篷,准备野营。这才想起今天是星期五,今晚草甸上一定十分热闹了。
沿着海边继续前行,路上遇到不少牛,见一小牛趣稚可爱,停下脚步看了半天。见母牛在旁边守护,不敢靠近。生怕这母牛挑眼,要是发起脾气来,可不得了。山路上有不少雅致的带篷座椅,供游客休息使用。由于造型别致,临海景观辽阔,也成了塔门岛的一景。
走不远到达叠石景区,这儿的山体陡峭,怪石嶙峋。海浪拍打礁石,轰轰作响,景色十分壮观。叠石是两块叠在一起的巨石,矗立在岸边的礁石中,很有观赏价值。
过了叠石景区开始下山,路牌显示小路通往渔民新村。走到海边,是一条新建的海滨步道。旧道在台风山竹的蹂躏下损坏严重,这路应该是刚修好没多久。海滨步道风景秀丽,面对高流湾。听说夜晚景色更美,可观赏高流湾渔村灯火阑珊。
塔门岛渔民新村就建在码头附近,与海傍街一左一右。识途老马都知道这里的物价要比海傍街便宜很多。这里的餐馆很多,大多是当地渔民经营,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渔村美食。沿路见到有几间小士多,买的食物饮料,价格也算便宜。在这偏僻小岛,可算是良心价了。与渔民新村相连的榕树村,有不少会所与船务公司。假如耽误了回程船,可在这儿租乘快艇回黄石。
由榕树村回到码头,又仔细看了看航班资讯,确认最早驶出的航班是一点四十五分。时间尚早,便走进海旁街,找地方吃饭。临近码头有几间酒楼,说是酒楼,其实规模还不如市区的小餐馆。不过在这远离陆地的偏僻小岛,有这样的酒楼已经很不错了。出门在外,太过挑剔不好,只求干干净净就成了。
我帮衬过的塔门酒楼,有新有记和新汉记。这次进了新汉记,照例先量体温,酒精消毒双手,全套功夫做足,开始点餐。为著海胆炒饭而来,自然开口就是它了。还想叫个炒青菜,见到量大,就没敢点。独孤一味海胆炒饭!
我这人很喜欢到海岛游玩,多年来踏遍了香港的海岛。看来是上了瘾,去了还想去。喜欢海岛的美丽风光,也喜欢淳朴的乡土人情。每到一处,也会搜寻当地渔村美食来品尝。香港的离岛渔村,有一种大众美食“海胆炒饭”,很有特色。在渔民饭桌上流传甚广,头牌如同苏浙一带的扬州炒饭。
前几天去大屿山沙螺湾登山远足。尝了当地的海胆炒饭,总觉得味道与塔门新汉记的海胆炒饭有点差别。于是产生过塔门岛远足观景,顺便品尝海胆炒饭的念头。
海胆炒饭的用料,取材于新鲜的海胆,配上南方特有的丝苗米。加葱姜爆炒而成,炒饭色泽金黄,香飘四溢。而塔门岛的海胆炒饭是当地的特色美食,为此有不少食客慕名而来。其中不乏明星政要,更令这味特色美食驰名中外。
不大一会,炒饭上台,这大大的一碟,足够两人食用。 行山半日,又渴又饿,赶紧进餐。新汉记的海胆炒饭,入口确实不同。新鲜海胆黄儿,足有三四只海胆的量。配合上等丝苗米饭爆炒,火候十足,够锅气。最难得的是海胆的腥气全无,却飘逸一股海水的清香。以茶代酒,可劲儿享用了半碟海胆炒饭,实在是吃不下了。半碟打包,装了满满一餐盒。叫来老板娘埋单,合计九十八港元。又吃又拿、不贵不贵!茶足饭饱走出新汉记酒楼,回黄石码头的街渡已经在码头候客了。
一点四十五分,我乘坐翠华十八号街渡小轮离开塔门岛。大约三十多分钟回到黄石码头。这次的塔门岛环岛远足观景,品尝海岛美食之旅结束。

黄石码头乘船出海

欢迎莅临大埔西贡北。

黄石码头公园,海滨的烧烤场。

停车场远望黄石码头。

黄石码头前的海岸。

黄石风帆水上中心。

码头等客的快艇。

骑友朋友的山地自行车。

灯塔旁留影的骑友。

到达码头的翠华五号街渡小轮。

有工人在维修灯塔。

开往塔门岛的快艇。

驶离黄石码头。

赤径、高流湾海岸风光

美美的大滩海湾。

风帆孤影。

街渡小轮在风帆小艇旁驶过。

还是快艇快!

一条准备起航的竞赛帆船。

赤径码头到了。

光线反射,照片中出现一股喷泉,咋回事?

上岸的驴友。

送远足者的橡皮艇。

沿海岸的鱼排。

远处的高山蚺蛇尖。

高流湾码头到了。

街渡小轮转个弯,驶向塔门岛。

塔门岛全貌。

塔门码头与海旁街

码头前的小海湾。

停靠塔门码头。

游客下船。

一条豪华游艇停靠码头。

街口的海味干货档。

塔门岛码头景色。

海傍街景色。

海边露台上的山子石。

小码头上的灯塔。

美美的渔村景色。

下围海湾。

天后古庙

天后古庙的山门石阶。

水月宫与塔门村公所。

天后古庙全貌。

关帝宫。

漂亮的屋脊。

弓背湾登茅坪山

塔门青年会。

山上的路牌清晰,不会走丢了。

茅平山上的草甸,露营胜地。

面向弓背湾一边,已经有人开始搭营设帐了。

通往茅平山的山路。

弓背湾远处的高山是蚺蛇尖。

美丽的弓背湾海滩。

山路上拍景的行山客。

山路上小息的驴友,大姐,让开点道儿!

山头上的龙景亭。

通往后山的山路。

龙景亭上小息。

下山的路,远处的观景亭。

远眺的行山者。

累了,坐下歇会儿。

高原草甸与叠石

小路旁的林投木。

草甸与观景亭。

拍照的小朋友。

山路漫漫,景色宜人。

塔门岛茅平山全貌。

路边的座椅也是一景。

高处开始搭帐篷的露营者。

叠石一带的海滩。

林投木的果实。

排排坐观海景。

一只母牛,

一只刚出生的牛犊子。

怪石嶙峋的海滩。

叠石景色。

岛南面的礁石滩,海对面是高流湾。

海对面的高山是深圳。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通往渔民新村的山路。

渔民新村、榕树村

美美的海滨步道。

路旁的休闲凉亭。

岸边一个荒废的养鱼池。

清澈的海水,可见到不少珊瑚鱼。

塔门渔民新村。

海边的篮球场。

渔民新村的小码头。

路旁的石狮子。

这间培记士多,是露营者的补给点。

花里胡哨的村屋。

通往码头的指示牌。

一座小庙。

榕树村景色。

会所的泰式凉亭。

榕树村的路牌。

新汉记的海胆炒饭

新汉记海鲜酒家。

酒家自用的小码头。

酒楼内貌。

满墙的来此进餐明星政要的留影。

免费的香茶与餐牌。

海胆炒饭的量还是很大的。

真材实料,火候十足。

绝不浪费,光盘行动,吃不了打包。

归途

日当午的海傍街。

塔门码头景色。

翠华十八街渡小轮。

赶时间就坐快艇啦!

顺路再拍些高流湾渔村景色。

高流湾码头附近也有几间海鲜酒楼。

大滩海内,风帆点点。

海边的一个度假营。

远眺蚺蛇尖。

美美的黄石码头公园景色。

全文结束。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