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佩门雨景:泰国旅游业的缩影,冀ดูรุ้งหลังจากพายุ(风雨之后见彩虹🌈)】

昨天天下午,塔佩门终于很不情愿地迎来了今年第一场“长雨”。

从去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那天,一直到五月初,清迈古城、清迈市内,一百天内只下过一场雨,一百六十天内只下过三场雨。

清晩一年只有三季:凉季,热季,雨季。11月-2月为凉季,平均气温为21℃,3月-5月为热季,平均气温为30℃,5月底开始至10月为雨季。

清迈的雨季不是我们思维定势所理解的“雨季”,广东夏天的雨季,或台风暴雨,或“长命雨”(淅淅沥沥下足一天甚至几天),折腾过不停。

而清迈雨季的雨,飘忽不定,来去无定律,地点无规律,基本上是毛毛雨或临时性阵雨,下的时长一般1-3分钟左右,林忆莲蓝战士的《下雨天》还没有唱完,雨就消失了。 最长的一般不会长过半小时,能够下一个小时的比较稀有。张宇的《雨一直下》在这里没市场。

5月31日黄昏,因疫情而关闭二个多月的塔佩门周日夜市首次重开,大雨如注,还没到半小时后就按“停止键”了。

每天的天气预报都说清迈有雨,但我在清迈跟泰国人一样,每天出门都不用带伞带雨衣。为什么?因为雨不会大面积下,只是分割槽、区域性下,而且只下一会儿,通常地面还没有溼透,“雨婆婆”已拜拜啦。

雨季清迈,景象奇特,白日举头尽见阳光明媚蓝天白云,左看右瞧,太阳公公一脸乐呵呵,这哪象咱们老家广东雨季老天爷整天绷著灰濛濛包公公似的黑脸哦?

今天下午我在塔佩门的一家寺庙做按摩。二天前(15日)泰国正式解除宵禁,开放按摩、SPA、游艺、娱乐、教育、运动等场所。我七十多天没按摩,身子骨肉硬绷绷发痒,刚躺下按摩床,雨哇啦哇啦下,直到二小时按摩完了,雨仍未止停。

这场中等级雨量的雨,下足二个半小时,这在塔佩门、清迈古城,今年尚是头一遭。雨季时节,一“雨”难求,倒不是笑话。

塔佩门是清迈的城市第一地标,旅游第一景点。泰国旅游最重要的两大节日:泼水节,天灯(水灯节),清迈均将庆典开幕式暨花车巡游置于塔佩门。

疫情前的塔佩门,每天都是游客如云,与鸽子合影打卡留念是清迈旅游的第一“标配”动作。而周日夜市更是连绵数公里数万不同肤色口音的人摩肩擦踵,人潮壮观,享有“亚洲第一周日夜市”美誉。

受疫情所累,清迈游客骤降90%,仅剩泰国本土游客及旅居的国际游客(包括被困的游客、学生与陪读者),我在清迈几年来头一回见到塔佩门商圈长达数月冷清。今天偏又遇上罕见“长雨”,塔佩门更显静寥苍凉悽恻,我站在“门口”拍摄记录这个特殊的日子特殊的地理特殊的景观——宵禁解除首周的清迈地标时,仿佛听到了这座屹立七百多年、饱经风霜的古城门墙颤抖的哭泣声……

塔佩门的“冷清”,无疑是疫情影响下整个泰国旅游的缩影。

今年1-5月,中国赴泰旅客仅120万人次,同比去年大跌74.1%;泰国旅游营收下滑75.8%,仅得572亿铢。

泰国政府决意拯救旅游业,推出一系列刺激国内旅游产业的新措施,并与中国、新加坡、港澳台地区磋商跨国(区)游互惠专案。

ดูรุ้งหลังจากพายุ(风雨之后见彩虹🌈),冀泰国旅游业重振回暖。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