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过半 一个人的旅行开始

从三亚出发的上午,好朋友准备离开香港跟我讲:每天都在下雨,带好雨具。
我庆幸自己带了透明伞,拍照最好看。
带着对隐约可见的维港的憧憬,我出发了。

June 14,Thursday 三亚-香港 阴

一路顶着毛毛雨走去国际港澳台出发的航站楼,心里暗自庆幸,这才是雨季该有的样子。经历了连续几天暴晒后,我对雨充满渴望。
起飞前两小时才开放安检、托运和边检,我第一时间就赶到了安检门口。因为我手持团队签(L签)的港澳通行证,而且一个人自由行,没有买淘宝上那些所谓的送关。很多网友都说从17年8月开始,团队签和个人签已经完全一样了,再也不用送关服务了。而且三亚也是开放自由行个人签的城市,先去试一试好了,大不了淘宝买一个加急送关服务。
一切都很顺利。虽然边检是人工通道,但是并没有跟我要任何团签表。

在我举起手机拍照的那一瞬间,一对高个情侣闯进我的镜头。落座后才发现两个人就坐在我的外手边。
两个人是美国的揹包客情侣,去过很多地方,人也超级nice。我们一起看窗外的云层起起伏伏,他们还给我分享了去非洲拍下的雄狮、去巴厘岛冲浪、在三亚的比基尼照。
去看奔驰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猎豹,那就是我的梦想。就急支糖浆广告那种

一个多小时的飞行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香港的陆地也渐渐的呈现在眼前。
可我意识到从上飞机开始我就没听见过普通话,粤语、英语,空姐最开始跟我打招呼用的居然是日语。恐慌感忽然就上来了。直到我到了入关检查的时候被用普通话问:你怀孕没?瞬间涌上来一种安全感。我还在中国啊!

香港机场的路标并不是很好找,问了很多人以后找到了A21机场大巴专线。机场大巴刷八达通卡是$33HKD,有很大的行李架。车厢很宽敞,空调很凉。还好我坐在了报站屏前,车开很快,到了九龙后每一很短,生怕坐过站。
不得不说的是八达通卡真的很好用。机场大巴、港铁、天星小轮、山顶缆车、观景台门票,都是可以刷卡的,港铁还有折扣。从佐敦到中环的3站港铁,刷八达通卡是$9.7HKD,买单程票是$10.7HKD。我为什么知道呢?因为我的八达通卡失踪了一整天。当然可以用八达通卡的地方还有便利店、一些餐厅和商场。用完卡是可以退的。

我比较喜欢坐机场大巴,能在路上对这座城市留下一个最初的印象。

购物“黄金一英里”的开始。

放下行李,稍事休息,就开始了太平山夜游。
如果说佐敦是风韵犹存,那么中环便是风华正茂。

看到排长队的人群,就知道已经到了山顶缆车的上车地了。
马路对面是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院里有很多茂密的大树,排队前前后后的人都在聊天,而我,就在听树上白色的鸟叫。叫声很像乌鸦,呼朋引伴凑够一群以后飞到对面的树上,一会儿再飞回来。这种场景忽然让这个阴天的夜晚冷飕飕的,很像幼年时看过的林正英的作品。

现场排队很有秩序,半个多小时就排到了。因为我手持八达通卡,所以就直接刷卡进站了。

缓缓驶入的缆车边挤满了等著上车的游客。
一定要坐在缆车行驶的右手边方向,这话一点都不假。右边更多的是山下的城市风景,当缆车呈30°夹角向山顶进发时,有一种进入到霍格沃兹魔法学院的感觉。

缆车外的风景变换的很快,缆车里玻璃反光也比较严重。最终只留下了我一张强装淡定的自拍。

从凌霄阁摩天台看维港的夜景真的很美。到处是高楼林立,灯光璀璨。看不到穿行的巴士,也看不到赶路的行人。如果不是灯光变幻,你都以为世界是静止的。

摩天台边缘挤满了拍照的游人,我呢,就是帮人拍照,和自拍。

我有看攻略说下山可以选择步行,沿途会经过很多香港著名地标。而且缆车是倒著下山的,还要排队半小时以上。还没吃晚饭的我决定先去补充能量。
麦奀在山顶广场商场里,要从凌霄阁所在的商场出去才能到。可是找商场的出口就用了20多分钟。最后还是完全靠问的。
已经饿到晕厥的我一进门的一杯热茶真是深深的暖了我的心❤可是这价值$47HKD、有两个云吞三口面的招牌云吞面还不够我这个北方女汉子塞牙缝啊

商场里也没有更多可以值得吃的东西,而且晚上十点很多店家也要停止营业了。我摸了摸不满足的胃,默默地排进了下山缆车的队伍。

缆车上居然也能站着。高度的倾角让我握著栏杆的手都青筋暴起了。我确实……有点汉子。

赶快回佐敦继续觅食。十点半的中环,车厢里没有几个人。

佐敦真的是个好地方,很多美食集中在这儿。
原本是想尝试义顺牛奶公司的姜汁撞奶的,但是双皮炖奶都上了招牌了,还是先尝试店长推荐款吧。

一进店也是先上一杯热茶,然后很快热的双皮奶也被端上来了。
真的很好吃!奶皮很香,奶有一点点甜,口感还很顺滑。如果要跟南锣鼓巷的文宇双皮奶相比,我觉得义顺的双皮奶赢了。应该是文宇双皮奶少了那种热奶的香气。
走的时候大叔很热情的问我口味怎么样,我说特别棒。他说那就明天见喽。
很多攻略说香港人对大陆人很不友好,可是我遇上的人大家都很热情。

佐敦还有另一家网红店就是利强记北角鸡蛋仔啦。小店没有堂食的位置,墙上贴了很多明星和老板的合影。不知道是不是太晚的原因,都没有人排队。做鸡蛋仔的阿姨满头大汗,还很耐心的从我手中的硬币里挑出了三块钱,还跟我说小心,有些烫。

刚出锅的鸡蛋仔真的很香甜,外表很酥脆,里边很软很爽滑,就像每一个小格子里住着一个溏心蛋。如果没有刚刚的双皮奶,我可能能在店门口跟阿姨聊著天全吃完。留作第二天早饭之后,口味大打折扣!

晚安,床头伴我入眠的鸡蛋仔。

June 15,Friday 澳门 阴转晴

今天的香港居然是大晴天。刚好去澳门避避太阳。走十分钟去中港城码头。

才9点钟,就已经卖到12点的普通坐席了。门口也会有票贩子问我要不要10点半那班,原价给我。我很潜意识的问了一句是真的吗?他就不想理我了



可是我觉得今天穿的很适合澳门啊!满身铜钱纹路的镂空花纹,最适合赌城不过。葵不乐

准备去买12点的票,结果告诉我也没有。我刚刚在携程看见了的,就在携程买了。取出票来才发现是第二天的。心好塞。我问售票视窗外的工作小姐姐能不能退票,她带着我去改签成了当天中午12点。花了$30HKD。她还说可能刚刚那个大叔以为我想买10点半那班,所以说没有。
没关系啦。能出发就好。开心的在魔镜面前拍张照。

还有很久才登船,就去了尖沙咀的糖朝。店面在小巷子里不太明显,走过了又走回来才看见。

这次是一进店就给了一壶热茶水。点了杨枝金露豆腐花,等了挺久的。但是上桌就觉得等等也是情有可原。颜值过关嘛。

杨枝金露就不用多说啦。几种水果的甜混合到一起,凉凉的很爽口。豆腐花部分我还是比较喜欢北方的咸豆腐脑,凉凉的豆腐花会有一种喝生豆浆的感觉。

随着豆腐花一起上桌的还有我的账单哦~这次的茶水收费了呢。

回到码头准备登船,窗外的天气很阴。果然雨季就是阴晴不定。

到澳门外港码头已经下午一点了。我的原计划是主要靠腿著走遍这座比东城区还小的城市的。但是走出外港码头,门前车水马龙,看不见一个走路的人,而且是……大晴天。慌乱的我又退回码头准备重新计划一下。
一个当地大叔拦下我跟我问我在澳门多久,想怎么玩。我如实跟他讲。他准备帮我重新规划一下路线。问我能不能听懂这么多英文。“你可以跟我讲普通话啊!”结果大叔用流利的普通话跟我说以为我是韩国人,普通话很容易的。
大叔先是跟我推荐了小巴,之后说观光大巴也不错。于是我就接受了观光大巴的建议。
大叔还感慨来北京的时候觉得北京超大的,辣么大太难玩够了。

大叔给了我这张行程时刻表和一张澳门旅游地图。我便开始了敞篷大巴车环行澳门的旅程。大巴车45分钟一班,把澳门比较著名的景点都涵盖了。

这一次我并不向往敞篷了。太晒。车很快,风很大,保护帽子也很麻烦。

大巴车除了有一个司机,还有一个讲解的阿姨。每一站都会用粤语、普通话、英文来分别讲解。比如澳门最有名的渔人码头很适合拍照啊;科学馆是贝聿铭设计的;大家准备好相机拍观音啦,这角度最棒;观音高19.99米代表澳门回归啦。到了新葡京我想下车去买玛嘉烈蛋挞,再从下一站上车。阿姨建议我下一站再下,不然我找不准上车的位置就错过了。
我一向很相信人家的建议的。果然在新八佰伴下车我觉得玛嘉烈比大三巴牌坊都近

澳门真的很小,每一站都很近。

从议事厅前地去往大三巴牌坊的路上,布满了各种手信店。每家店铺的销售员都在让客人试吃,光是在这一条街试吃都能吃饱。最有名的就是钜记饼家啦。最喜欢它家的杏仁饼,各种肉干也很好吃。

来澳门必打卡的大三巴牌坊,其实都不用认路或是看路标,人最多的方向一定就是了。

站在牌坊下听见很多人说:来这一趟就是为了看这个牌楼。

莫义记有三样法宝:大菜糕、榴莲雪糕、木糠布甸。
店家看我一下买了三样就嘱咐我先吃木糠布甸,然后榴莲雪糕,大菜糕随时都可以。
木糠布甸更像是木糠冰激凌,没有布丁的口感。木糠不会很甜腻,冰激淋的口感也不错。
猫山王榴莲雪糕是他家榴莲雪糕的顶配了,$68MOP。这条街上很多卖榴莲雪糕的,也都不便宜。榴莲雪糕入口那一刹那就觉得这个价格值了。简直就是超浓缩版的榴莲雪糕。直到第二天早上起床,还觉得自己满肚子榴莲味。
大菜糕就像是一个清甜的果冻。网友是比较推荐芒果大菜糕,我买成了原味。吃起来会觉得有些淡,但是饱腹感很强。口感嘛,比喜之郎的果冻更硬一些。

百度地图告诉我这附近有潘荣记,我为了买减蛋金钱饼找了10分钟,最后还是放弃了。请了一个台湾妹子帮我拍了一张照片。

离开民政总署大楼直奔玛嘉烈蛋挞。$10MOP/个,没怎么排队。

坐在店门外的椅子上,咬下一口发烫的蛋挞,第一个萌生的想法便是我以前吃过的葡挞可能是假葡挞。肯德基虽然买下了玛嘉烈的祕方,但是还是差了很多。玛嘉烈的蛋挞馅料超足,像是要溢位挞皮。蛋液松软偏甜,挞皮超级酥脆。

吃过两个蛋挞发现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两个四十五分钟,飞奔到大巴车车站,刚好赶上下一班。
上车的时候看见很多一起下车的朋友,我们相视一笑,上了车。
有一个小哥长得超像Ryan Reynolds,他说我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了。

我也很期待有一天能和我的男朋友先后从澳门塔上一跃而下。

游览巴士上看西湾大桥,很安静。但是风真的很大。

妈阁庙门前的葡式碎石和妈阁庙的中式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到山腰去,必定经过一个圆形石拱门,相传走到这里若触碰一下拱门顶部,良好姻缘将至。对的呢,为了这个门,我在妈阁庙下车了

大巴车走上了西湾大桥,就算是和澳门半岛说再见了。桥的那端就是繁华的赌场区了。

澳门总是比想象中还要惊艳。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到了度假区,这一班大巴车变得更高阶了。除了讲解阿姨的粤语、英语、普通话,还有语音播报的葡萄牙语和日语。这一班的阿姨还很热情,经常来大巴车的二层指给我们每一个度假村,提醒我们拍照,连解放军的驻军地点都指给我们



在热情阿姨的指导下拍下的巴黎人铁塔。

到了威尼斯人,我下车,死侍小哥哥乘坐我这班末班回码头。我们互道再见,愿你的旅途充满惊喜。

应对外面的大太阳,威尼斯人确实是避暑胜地。有蓝天白云,又不会让人晒伤。

贡多拉船伕的歌声从嘈杂的人声当中穿破而出。

赌场区是不能拍照的,未满21周岁也不能入内。我来回往返了4次,每次都要被查证件。其实我是真的很开心。我长得年轻喽



门口的安保壮汉在我摘下帽子走进赌场的时候说了一句“你漂酿”,忽然觉得他很萌。
在威尼斯人逛街的时候,每一家店面我都在关注,希望能够找到安德鲁饼店,可是这家店真的很难找。最后还是问了很多人才终于找到了这家躲在角落,面朝河水的咖啡店。

安德鲁的蛋挞较玛嘉烈挞皮更硬一点,焦糖味更重些。这一次我要站安德鲁了。

这一天也是累到爆炸了。但是还有很多遗憾没有完成。比如去吃马介休、葡国鸡;去吃大利来记的猪扒包;去新华大旅店的2046房间,看看是不是有通往未来的隧道;挑一个阴雨天,漫步在澳门的每一个街头,让所有的记忆都潮溼;拿着不同面额的澳门币,拍遍每一个建筑。更重要的是从澳门塔上一跃而下的瞬间。
坐上威尼斯人通往凼仔码头的摆渡车,搭上回香港的金光飞航。所有疲惫倾泻而出,在冷到汗毛直立的船舱里睡了过去。
从港澳码头出来搭乘地铁回佐敦,一切都很自然。仿佛是一个疲惫的孩子回了家,丝毫没有陌生感。
晚安,那些我未完成的遗憾。

June 16,Saturday 香港 多云转晴

睡到自然醒出门,清爽的多云天气。

来的第一天就想来澳洲牛奶公司的,看攻略说周四休息,便留到了今天。

排队20分钟等到了能拼桌的位置。一个人旅行的优势之一:等位时间短一些。
选择网红产品炒蛋多士和招牌推荐杏汁炖鸡蛋和蛋白炖鲜奶。
炒蛋多士给满分啦。底部酥脆的烤面包有些微甜,炒蛋嫩滑,一点都不腻。两者结合可以说很完美。桌上有糖罐,同桌还会加些糖在炒蛋里。我不爱吃太甜没有尝试。
杏汁炖鸡蛋就是甜口的杏仁味鸡蛋羹啦。但是两者的结合很巧妙,微热的蛋羹吃出著杏仁的苦和甜。回到家我都很想尝试自己做。
吃到蛋白炖鲜奶已经有些饱了,加上我要的凉的,吃几口便觉得很腻了。

吃过饭的中午,居然又变成了大晴天。我的两瓶安耐晒小金甁已经见了底。路上人很多,路上举阳伞的人并不多。可能大家也觉得妨碍他人,也可能不想错过路边的风景。

沿着黄金一英里向尖沙咀走过去。果然一路上都不会无聊。满街购物的店,还能偶遇尖沙咀警署。

一个小姑娘大步的走上画满漫画的阶梯,仿佛对门后的世界充满期待。

九龙公园楼梯的花哨和清真寺的简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王家卫让外表看似不起眼的重庆大厦声名鹊起。它被美国《时代》杂志宣威亚洲最能反映全球化的地方。我眼中的重庆大厦,多是咖哩味。

在地下通道绕了很多圈终于找到了星光大道。在修


下次见吧麦兜。

这次的行程很慵懒,并没有去网红的彩虹邨或是西环泳棚,既然到了香港文化中心,还是打卡一张吧。

坐在维港的走廊,和一个当地老婆婆在完全听不懂的情况下精神交流了20分钟。婆婆一定是一个善良的人,愿您健康安好。

和婆婆说了再见,往天星码头方向便偶遇了行踪不定的富豪雪糕车。

搭乘天星小轮去中环。

穿梭的叮叮车。

站在中环-半山扶手电梯上,假装自己像王菲一样,寻找梁朝伟的家。

乘坐半山扶梯看两边的街道,就像是观看一场老电影。
从扶梯的一个出口出来,就是蛇王芬啦。我是真的怕蛇,所以很想去挑战一下自己尝试蛇羹。可是下午的时间店里都没顾客,我有一种跑出条蛇来都没人救我命的恐慌感。而且店门口老远就已经闻到腥味,我还是放弃了。

一路买买买以后准备先把战利品送回去,补充点体力再继续逛。
撞星率最高的翠华餐厅不能错过。
下午5点44分进店,不用排队也不用拼桌。后来陆续来了很多人店里热闹了起来。

点了大厨推荐至潮鱼蛋片头河。没等很久就上了。

海港城真的很大,逛一整天都不为过。累了可以来诚品生活歇歇脚,感受一番惬意。

走出海港城已经快10点了,才想起来原计划的《幻彩咏香江》已经错过了,周六的普通话专场,据说还配有小型烟花的。失落。

和夜晚的维港只留下了一张曝光的自拍。

坐天星小轮到达对岸中环。夜晚摩天轮的红色很妖娆,写字楼很安静。

晚安,静谧的香港。

June 17,Sunday 香港-深圳-北京 晴

经过苦苦挣扎,我终于早早起床来到金紫荆广场看!升!旗!天安门的升旗我都还没看过,回到北京准备补一场。

看到酱油的大楼感觉很亲切。

今天的金紫荆好像是吞云吐雾的圣杯。

升旗仪式是在7:55举行的。观看仪式的只有十几个人,大部分人在录影,几个人在行注目礼,一个上海阿姨在抹眼泪。阿姨说这是她第二次来香港,上一次就错过了升旗仪式,这一次感觉来的很值得,她由衷的感觉很骄傲。

镜头里闯入了一只逆风飞行的雄鹰🦅

从金紫荆广场回望九龙半岛,那些建筑和白云配合的很完美。

一架直升机打破了维港的宁静。

直升机降落时掀起的水浪,很有看警匪片的感觉。

离开金紫荆广场的路上偶遇了我的男朋友。

早上9点40,池记和恭和堂都还没营业。

叮叮车给寂静的早上增加了分活力。

时代广场可能是除了海港城以外最适合护肤品和彩妆买买买的地方了吧。地面层和一层的连卡佛、四层的facesss把我想要的都补齐了。

在香港的最后一顿午饭,是太兴的顶配烧腊饭,所有能拼的配料都凑齐了。

前往罗湖口岸的路上,看到了不一样的香港。

晚上的飞机飞北京,所以选择了一个最惬意的地方歇歇脚。传闻深圳最美日落的地王大厦,出发。

有冷饮卖的位置一定是观景最美的位置,多云的天气让自己十分紧张重演东京铁塔的遗憾。

录了将近4小时的延时日落。

愿岁月匆匆,也依然脱不掉自己的稚气。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