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项

【出行装备】
相机:NikonD850
镜头:Nikon24-120MM/4G35MM/1.4G
滤镜:UV镜CPL偏光镜ND减光镜(没怎么用)
电池:两块
后期:iPhone+iPadLightroom
三脚架、OSMO(基本没用)

【出行费用】
车费:1880
住宿:140(一晚)+200(两晚)+160(一晚)+170(一晚)+134(一晚)(同行男生拼房)
门票:146(门票)+120(往返车票)+80(电瓶车)+60(第二日车票)
餐费:忘了。
*本身其实没有记账的习惯,出行的时候想想可能回来会写份游记,费用还是稍微记一笔,留点“干货”,以便后来人。就价效比而言相对还是不错的,总费用大致4000左右。

【出行准备】
衣物:牛仔夹克、卫衣、长裤、登山鞋、夏装等(很少需要穿到短袖衣裤,可少带)
物品:防晒霜、雨伞、口罩、墨镜等
药品:晕车药、肠胃药等
食品:巧克力、肉脯等

行程

Day1:—
Day2:—-香格拉里镇
Day3:洛绒牛场-五色海-牛奶海-镇
Day4:冲古寺-珍-冲古草甸-?
Day5:–新龙–
Day6:-佛学院-天葬台-观音桥-
Day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日,于山水之间奔波往返,行色匆匆。途中诸景目不暇接,往往词穷,言之不及,故撰文如流水,言辞寡淡,平铺直叙且说七日谈。

前言

今年六七月份地震频发,余震较多。

此次出行,虽说是自由行,但由于是几人拼车所以相对也没那么自由,而司机兼领队所规划的行程也是线路较为经典的一条。拼车出行的日期是7月5日,不过我提前了两天到,一来休整一下,既然是旅行就不必太赶时间,二来去年老友大喜没能到庆贺,此次预留些时间与老友一聚。

到的第二天,一大早上还没睡醒,迷迷糊糊地在洗手间例行处理个人重大事项,“叮咚”收到同学的微信:刚才地震了,你感觉到了吗?强打精神让自己清醒点,歪著头仔细感受了一下,回道:没有啊!同学颇为平静地回了个笑脸……人生很多看似天大的事情,迷糊一下就过去了,凡事清明,不堪其扰啊。

四月份确定走这条线的时候还没这么多问题,到六月份6.0级地震初发后,朋友同学也都纷纷劝我,行程能改就改,错过这段时间再出行。说实话有过一瞬间的动摇,考虑过地震、余震、塌方、雨季等等诸多因素,也询问过的老朋友,给出的建议如出一辙。不过最终还是剔除了这些想法,除了些许侥幸心理,更多的是自身的性格“作祟”,已经计划好的事情,就不愿再有改动,哪怕是要付出一些代价。

第一日:天高风急,凛冽如冬

(7.5——Day1:—)

【疾风薄衫,处高畏寒】

所谓的川藏线就是到的公路,分南北两条线。此次从出发,走了南线的一小段(————东俄洛——),以318国道为主,南线路途短且海拔比北线低,所以由川藏公路进藏多行南线。

出发当天天气很是晴朗,烈日当空似火灼人,必要的防晒还是需要涂的。一行几人自外环线集合,装载好行李后,登车出发。一路上大家的兴致都很高,自吃午饭时天气还是炎炎烈日,之后一路沿318深入藏区,天气也逐渐由晴转阴,天空阴云密布,心头也蒙上了一层阴云。

领队中途停车,说要让我们下车感受一下车外的温度,推开车门的一瞬间冷风倒灌入领口遍体生凉,不得已拿出行李箱,取出早已准备好的牛仔夹克,至于长裤换起来还是不便啊……这进入高寒山区的第一步迈的有些狼狈。

天高风急,寒意凛冽,站在斜坡边缘眺望远处的山河和脚下弯弯曲曲的公路,大有天遥地阔,展翅便能纵横万里的感觉。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