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废话

这一篇游记是拖到快两年后才开始的,我不知道自己还能记得多少,只能翻看着照片结合自己的记忆碎片将那段时光拼凑起来。当然了,时隔那么久如果还能记得的,肯定是当时最美好的一段。

时间跨度十天,特意请了假赶在国庆黄金周前去的,为的就是能够“独享”旅行中的美景、美食和故事,而不是去看人头攒动与糟糕的心情。游记可能能帮助某些人制定行程,也可能是裹脚布,望君口下留情。

行程安排

2018-9-21 杭州-海口,宿海口横琴海岸(靠近澳门)

2018-9-22 海口-澳门,澳门一日游,澳门-香港,宿香港

2018-9-23 香港一日游,宿香港

2018-9-24 香港一日游,宿香港

2018-9-25 香港-高雄,高雄拼车前往垦丁,垦丁大街与夜市,宿垦丁

2018-9-26 垦丁小电炉环海岸线骑行,宿垦丁

2018-9-27 垦丁-台东-花莲拼车一日游,宿花莲

2018-9-29 花莲七星潭骑行,火车前往九份,宿九份

2018-9-30 九份-台北,台北市区游、士林夜市,宿台北

2018-9-31 台北半日游,台北-杭州

澳门篇…

Day 1

前言:这一天可以跳过,只是纯粹记录完我们“折腾却有意思”的全程,并没有什么景点。

其实海口本不在这次旅行的计划中,我们的目的是港澳台三地,具体先去哪个点都跟机票与是否方便有关。查了很多港澳进台出,还是台进港澳出,最终确定了先澳门、再香港、最后台湾的路线,力求费用最低不走回头路。

而杭州飞海口的航班时间跟费用最符合我们的需求,而且离澳门也近,可以省去我们住在澳门的高昂费用。由于住宿定的时间离出发太接近,在这个灯红酒绿的澳门,房价是高的不可思议的。综合考虑,我们选择住在离澳门只有一河之隔的横琴口岸,方便第二天的澳门游。这里要插一句题外话,整个行程是我跟小伙伴一起决定的,大到机票酒店行程,小到吃什么、怎么玩都有商有量,力图将此次出游计划地最完美,双方都能愉快地玩耍。也感谢我们在旅行这件事上想法比较一致,能够互相迁就,出门多了的小伙伴应该能够体会到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结伴同行的。

回归正题,海口其实也有不少景点,但我们的重点是在后面,整体行程也比较赶,所以把第一天当作调整与储存体力。从机场到横琴口岸还是有距离的,没有赶时间的需求我们选择的坐公交慢慢前往,中途还在大商城里吃了我们第一顿粤菜,不褒不贬。

到了住宿地已近两点,住宿是我们此行最舒服的,定了个套房。于是打算睡个午觉,等天气没那么热了再出门逛逛。天气很好,傍晚看到了夕阳下的澳门大学(没错,澳门大学建在海口),可惜进不去。又散步至不远处,隔着小的能用沟来形容的小河旁,望向对岸澳门各酒店的霓虹灯和超大招牌。一河之隔,两岸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喝了此行第一杯奶茶,后面怕也是每日与奶茶为伍了,明天正式开始我们的港澳台之旅。

Day 2

考虑到拿着28寸的箱子不方便,我们特意报了一日团玩澳门,后来才知各大酒店都能免费寄存行李,酒店之间都有免费的穿梭巴士,一日团在各个热门景点之间匆忙穿梭,结果累的我们没怎么玩,悔得很。

因为之前去过LV,这些个酒店也基本是复制黏贴,也就勾起了我当时的回忆,试图从回忆中找到重合点。

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大三巴牌坊,来澳门玩不得不说有它的原因在,对于建筑物我是有点执迷的。
澳门博物馆也在这儿,但实在是旅团匆忙,没时间进去转悠。

有名的小吃街也在这边,当然跟团的坏处就是大三巴牌坊都只能匆匆几眼,更别提逛小吃街了。天气很好,蓝天下的石雕建筑精巧又古朴,遗憾的是没能在这待到夕阳西沉时的风光。貌似永远都有个遗憾需要下次再来,但谁能知道下次又是何时?

4点脱团,我们想自己好好逛逛。就近找了家澳菜“添好运”吃了我们今天第一顿大餐,肠粉、蒸饺、叉烧包都好好吃。奶茶苦涩香气浓郁,喝奶茶3分糖的我硬是加了两包糖,当然用后面的行程证明这是我喝过最最好喝的奶茶。

饭后外面已是黄昏,天气不在那么闷热,微风阵阵,酒店的灯光都渐渐亮了起来。少了旅行团后一切都安静了不少。在各大酒店之间自由穿梭,很多酒店甚至是连体的。

来澳门当然必吃葡式蛋挞,最好吃的应该是安德鲁和玛嘉烈,离婚后也成了两家店,为了找安德鲁家的蛋挞,在威尼斯人酒店绕得晕头转向。蛋挞很大,差不多10RMB一个,坐在室内的威尼斯小河旁,在蛋挞的奶香味中结束了澳门之行。

诸多攻略后,我们选择坐船从澳门直接来到香港,一小时左右的路程,入关也很方便。为了节省搬运麻烦,三晚都定在了尖沙咀,交通很方便,捷运出站就到。到了香港已是凌晨,但似乎香港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热闹的很,但我们已无精力再继续,洗洗“早早”就睡了。

香港篇…

Day 3

第一天就很入乡随俗,起床已是九点。洗漱一番,背上小包就出门去~

果然,香港都是夜猫子,11点我们居然还在翠华吃早茶。早茶很实惠,一份牛肉拉面、一份餐包、一个荷包蛋、一杯港式奶茶只需三四十,而同样的东西到午市点价格就上去了。香港的奶茶或茶价格都分冷和热,冷的要多加两元,可能这里的冰贵吧,天气又一年四季很热。拿着八达通卡,坐在双层巴士的头排,去我们的第一站:香港大学。

港大正在修葺中,正值中午天气又格外的闷热,于是逛得也是兴致缺缺。走马观花式的结束后,小伙伴的双肩包断了,于是去找当地的集市买包。

越往南走,外国人越多,都三五成群的坐在吧台上或喝咖啡或聊天,一切都很散漫。我们也被晒得不行,打算等日头不那么大了再继续下一站。坐在公园的花坛边,面前是海,好多游客不顾日头在那各种摆拍,我给手里的可乐拍了一张网红照。

傍晚,气温稍稍下降,被导航距离骗了的我们打算步行前往“不远处”的西棚,哪知爬的都是上坡路,气喘吁吁,但前后都没有公交站牌,也只能苦逼的挥汗前行。西棚是本地人游泳的地方,因为有深入海里的长长栈桥,逐渐变成了网红景点。好多情侣在这里拍照,队伍老长老长,实在不想跟他们抢地方,我们退到了不远处的平台拍照。事实证明,我们总能发现美丽的地方,吸引一票人过来拍照,不一会儿这里的人就跟栈桥一样多了。

叮叮车是我来香港最想体验之一,前前后后坐了好几遍。坐着叮叮车,在城市的灯光间穿梭、繁体字的招牌、耳边的粤语,脑海中闪现的都是经典的港片片段。

晚餐是吃的标准粤菜,各种烧味,偏甜,才第二顿就有点想念杭帮菜。想做七星邮轮看夜景却怎么也找不到码头,到晚上才知维多利亚港就在我们住的附近,步行就到。于是就在石凳上坐着看对岸的夜景,直到午夜广场要关门了才离开。我们入乡随俗的很彻底。

Day 4

同样的,入乡随俗的我们每天都是睡到九十点才起床,晚上逛到一两点才睡觉。今天的行程主要是买买买,还有晚上上太平山顶看灯光秀。没有搜网红店,随便找了家当地人吃的茶餐厅,名字没记,味道果然正宗。是这些天下来最好吃的一家,特别是他家烤的脆脆的面包。药皇、SaSa、连卡夫、DFS等等逛到没朋友,住在尖沙咀果然方便,周围就是购物一条街,不需跑来跑去。毫无意外,来这里扫货的也很多。听说很多代购都是前一晚住在深圳,第二天提着两个28寸的箱子跑香港扫货。跟他们比我们战斗力明显弱很多了,但他们都是哪里货便宜去哪家买,根本不看这家店是不是正品,有些店铺就跟小卖铺一样招牌都不清楚,总之水很深。我们很自觉的远离代购多的店,找有正品标志的店买,大牌尽量去专柜,避免买到假货。

在连卡夫门口碰到了富豪雪糕流动车,在港片里经常见的那种,没有刻意去寻找,也算是意外之喜。10港币一个甜筒,味道其实并不让人眼前一亮,吃的只是一种情怀,所以我们也在马路牙子旁吃的贼开心~女人一来到购物天堂就刹不住车,买了一堆有的没的,还发誓接下来几站都不买了,然后啪啪打脸。提着大袋小袋的回到住处,累瘫在床上,打算作一番休整再出门。

原本是打算上太平山顶看夕阳的,奈何是阴天,还时不时飘阵雨。傍晚出发,打算坐缆车上山顶,结果被那个队伍的长度吓到走不动。简直是从山顶蔓延到山脚,乌压压的全是人,我们排了大概半小时队伍,几乎没动过,果断放弃,打算另寻方式上山顶。搜寻到上山顶的公交车,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加上师傅凶猛的开车技术让没吃晚饭的我差点晕车吐了。今天刚巧是中秋,也是第一个在异地过的中秋,天气很给脸,风把乌云吹散了露出了明亮的圆月。望着山下灯光中高楼大厦各种绚丽的图案,以及远处的维多利亚港,感慨这里的灯光秀果然是广州、上海比不上的。

山顶的风吹起来还是很冷的,看来很久后饥肠辘辘的我们决定赶在人潮之前下山觅食。在午夜时分,终于找到了位于中环区的兰桂坊,这是一个聚集大小酒吧与餐馆的中高档消费区,外籍人很多,多少时尚男女在这里通宵达旦。此事才发现兰桂坊是个酒吧为主的店铺,点了一份车仔面、鱼丸和鸡翅,味道中立不好不坏,网红果然不能全信。


出来时已是1点多,外面还是一片热闹,鹅卵石铺成的弯曲小巷特别拥挤,各种奇装异服的人都站在酒吧门口不知道干啥,周围闹哄哄一片,莫名的待不住想快点逃离。出来时还碰到了超帅的港警小哥儿,个个英气十足。这两天听着捷运站里的粤语播报,说话也不经意间带上了香港人的腔调。到了尖沙咀捷运站,那个做行为艺术的老外还在(很有名,穿着标志性的红色西装打着领带,提个黑色手提包站那好久都不动,处理过的服装却让他俨然看起来是个行色匆匆的路人),配着周围步履匆匆的路人对他见怪不怪,也就只有我们这种游客会停下来好奇的打量吧。明天便是起早赶飞机去高雄,喧闹的两天三夜香港行便暂时告一段落。晚安,香港。

台湾篇…

Day 5

今天是此行几乎纯赶路的一天,赶飞机、落地、出关、拼车三小时从高雄直转垦丁。路上还碰到超大一片黑云在我们后面紧追不舍,心里想着一定要在乌云之前赶到。还好一切幸运,到达垦丁住处时太阳还斜照着,乌云在远处,隔壁就是一大片森林和操场。放下行李立马飞奔到旁边的海滩先闻闻海水的咸腥。


我们住的离垦丁大街不远,一路逛吃逛吃的就到了深夜。这几天平均每天一到两杯奶茶,反正在香港每顿饭都是配着茶的,喜欢茶味浓的我对着台湾淡的只有奶味的茶实在爱不起来,买了台湾有名的迷客夏,小伙伴觉得他们的5分比我们那儿淡多了,后面果断都点全糖。

本以为会下雨,毕竟听当地人说这两天台风入境,各种祈祷千万别让我们碰上。万幸我每次出行的好运气,在垦丁没碰上,在花莲没碰上,到达九份时就稍稍受了点波及。垦丁大街上也有很多购物点,原本只是走进屈臣氏比个价格,居然便宜好多,有正值中秋国庆活动力度很大,一发不可收拾的在入台第一天就开启了买买买!农历十六,月亮比昨天还要圆亮,买了水果酒打算回去对月喝酒,一杯敬天明、一杯敬过往。

Day 6

在香港的生物钟还没调整过来,我们也不刻意赶景点赶行程。天气很好,阳光很热烈,台风很赏脸没来。今天是环海岸线骑行,带好装备吃完午饭,我们便到租车行一路询价。租一天跟半天价格一样,有点亏,这里电瓶车都有限速,也都必须带安全帽,不准按喇叭,交规很严格,租了辆蓝色小机车便沿着海岸线先往东走。

台湾环岛骑行一直是我的一个梦,今天也算是小小的实现了一番。下午从船帆石——鹅銮鼻公园——台湾最南端——龙磐公园——风吹沙。路过一片不知名的白沙滩,好像好去踩踩,可惜生态保护给围起来了。台湾最南端的灯塔没进去,在附近走了走,正值一两点暴晒。


龙磐公园风大到能把人从悬崖吹到海里去,太平洋的风能拍到你脑袋生疼,树都吹傻了。但游玩的好心情岂能被风啊、晒啊的给毁了。


顶着好比十级台风,不顾自己梅超风的形象以及吹得根本戴不住的墨镜,努力站在崖边,望着底下湛蓝湛蓝的大海,一层叠一层的巨大海浪,失神又兴奋地站了很久。


还被一个香港来的大妈认成韩国人,摇头后又问我是不是台湾人,怎的我就长得这么不像杭州人?傍晚气温渐渐降下来,海风吹得有点凉,打算再去另一头的恒春古城吃完饭,开始往回走,路过租车行打算换个电瓶。结果出了意外,隐形眼镜掉了,放回去又出了岔子以为到眼睛背后去了,给弄得生疼。匆匆赶去宝岛眼镜店处理,幸好是没事。晚饭在恒春古城吃的,忘记点了啥,好像是有火龙果卷饼,总之味道很好。只有半天,并没把西线走完,回来时也路过一些个景点,但天已经黑了加上眼睛不舒服也就没再继续逛。

Day 7

早前就决定从垦丁到花莲以拼车的形式前往,车程约莫七八个小时,边玩边走。路线上有两条可以选择,海岸线和花东纵谷线。原本我们是定了海岸线的,但无奈不是旺季,拼车人数不够,只能转成了纵谷线。我们穿越了整个台东,从多良火车站—池上便当—伯朗大道—瑞穗牧场—云山水

早上九点半从垦丁出发,沿途是大段大段海岸线。第一站是建在半山腰的多良火车站,一边是山一边是海岸线,看过宣传照很美,很容易将人带入到台剧或日漫里那种夏日风光。但无奈出发时走了大半个小时的盘山公路,早饭没怎么吃的我晕车的很厉害,爬了一半的山无力再往上,最终是小伙伴拍了张照让我过过眼瘾。所以,旅行身体很重要。


整个上午都在跟我翻江倒海的胃做战斗,一路昏昏沉沉的,也提不起劲看外面的美景。接近中午时到达了池上便当,池上是有名的产米地,名字的由来有个故事也就不多说了。排了老长的队伍点了一份青花鱼套餐,坐在废弃的一段绿皮火车厢里吃也挺有意思。许是因我晕车味道并没有想象中美味,仅能果腹而已,但吃了点东西后也终是让我又活了过来。

伯朗大道是意外之喜,之前并没特意攻略路上有哪些景点。九月初的稻田,长长的麦浪。阳光很好,微风阵阵,视野所及都是绿油油的,路面平整蜿蜒 ,田里立著稻草人,远处是绵延的山脉。因为金城武来这拍过广告,因此变得很有名。有很多相框供人拍照,那棵金城武树也是挤满了人。我们果断放弃跟人争抢,租了一辆小三轮就直奔稻田深处,价格有点坑,500台币2小时,但这里价格都一样。满眼的绿色让我回到了济州岛的茶园,也有一棵很大的树……

瑞穗牧场是花莲县的乳牛养殖区,作为停顿休整和观光游览很多游客在这里聚集。排队买了这里用鲜奶制成的冰淇淋、乳酪蛋糕、奶茶还有牛轧糖,味道果然很好,奶香味十足,比外面加工的味道醇正不少。奶牛就在旁边的圈棚里吃草,没有所谓的萌萌哒,太臭了不太想靠近,于是就逗这里傻愣愣的鸵鸟,给它喂食。后来听司机说原本这里应该有两只鸵鸟,另一只可能生病了没放出来,于是剩下的这只没有同伴也有点无精打采的。

司机大叔全程无话,很专心开车,每到一个点只说哪里哪里到了,几点回来集合等等,基本没超过三句,我还以为他是个严肃的人。到了这时经由鸵鸟开启了话匣子,跟副驾驶座上的我开始聊了起来,天南地北的,许是快到目的地了心情放松了下来。海岛天气多变,在大太阳下忽然飘起了雨丝,幸运地偶遇了彩虹,司机大叔还贴心的摇下车窗,放慢了速度好让我拍照。

云山水生态农庄就跟它的名字一样,树木青葱、湖水清澈。没多少游客,我们就休闲地在里面瞎逛荡,呼吸新鲜空气。台南和台东基本以农牧业为主,一路过来都是田园般的风光,这里没什么高楼大厦,偶有几个小村落,总会让我联络起日漫的场景,特别是宫崎骏笔下的小镇风光。云山水里有很多别墅,坐落在湖边或是林木深处,不知是不是有钱人的隐居场所,很是羡慕不已。

后面没开多久就到了花莲县的市区,我们订在了七星潭海边,为的就是方便看日出日落。这里更像是海边的一个小镇,大部分都是民宿旅店,餐饮并不发达。我们在711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在里面吃的很开心。台湾的便利店开启了我的新认知,食品饮料酒水药品等等应有尽有,每家便利店都要在里面新奇的转悠很久买一大堆。一般银行取款机也在便利店里,服务店很广很是方便。

在花莲我们遇到了第一座妈祖庙,很是好奇里面供奉的是什么菩萨,但自觉宗教文化不同,不敢进入打扰。守庙的管理员看出我们是游客,很礼貌地让我们不用担心,随意参观。在庙前跟管理员小姐姐聊天,逗一只呆萌呆萌的小黑猫。小姐姐告诉我们他是一只流浪猫,还患有艾滋,平时就靠好心人救济在庙里养著。许是身世坎坷小猫并不怎么爱玩闹,在那趴着睡觉,叫他几声抬头看看你又闭上了眼,很是斯文。小姐姐还会带小猫去看心理医生,爱动物的人不但会关心小动物的身理健康,还关心它们的心理健康,让我印象很是深刻。

Day 8

凌晨4点半,我跟小伙伴穿着睡衣,脸没洗头没梳,套个外套戴着帽子就飞奔出门等日出去了。海浪很大,一点不平静。我们就坐在岸边等著天空渐渐澄亮,月亮还在身后高高挂著,星星很多,面前太阳也一点点从海水里升了起来。我拿着手机一直拍著、录著,远处的大妈在海边欢快地转着圈自拍,刚好就在日出的方向,于是也到了我镜头里。这里的海滩不是沙,而是被海水冲刷的很圆润的鹅卵石,以前一直以为沙滩就该是沙子,走的地方多了也就知道还有贝壳沙滩、珊瑚沙滩、玄武岩沙滩,但鹅卵石沙滩倒也是第一次见。看完日出还很早,深感困顿的我们准备回去睡个回笼觉。

八九点再次出门,打算沿着七星潭骑自行车。风超大,逆风骑车踩得很是吃力,空气里全是水汽,拍了我们一脸的海水。来到花莲才知道垦丁的浪算什么,这里的浪大的比人还高,还是拍到岸边的那种,靠近都不敢更别提下海了。听说受台风影响,今天垦丁在下暴雨,花莲晴空万里,就是浪比平时更大了,果然大海是可以变得很恐怖的。

垦丁的海是深蓝色的蓝宝石,花莲的海却是翠绿的翡翠,配上紫外线十足的蓝天、鹅软石沙滩与海边的绿草,颜色层次很丰富,相比我更喜欢这里。风大到根本踩不动自行车,眼睛也睁不开,骑了一小时后决定坐在草棚里静静欣赏一会儿眼前的美景。给小伙伴拍照结果她的帽子都被风吹飞了,但照片也就有了故事,画面感很好。

下午打算出发前往九份,在便利店买了台铁票。花莲车站很破旧,好比上世纪九十年代。火车也还是绿皮火车,速度很慢,但车厢内舒适的堪比高铁。我们还碰到了一对台湾的夫妻,聊得很投缘,阿姨还说自己很喜欢喝珍珠奶茶,几十年了都爱喝某一家店的,看来爱喝奶茶不分年龄的。离九份最近的是瑞芳车站,车站是红砖建筑很有历史特色。九份在山顶,到达时开始下起了小雨。打车到山上,到达高妈妈家的旅店,由于旅店在山顶,下雨天路更难走,我们只拿了换洗的衣物,将行李寄存在了店里。

韩国旅游团很多,到处都是说韩语的人,闹哄哄的。此站是入台以来感觉游客最多了,狭窄的街道陡直的台阶,每家每户都挂满了红灯笼,九份依旧保留着四五十年代的旧建筑。我们也随着人流,拿着旅店给的美食地图到处吃吃喝喝,阿嬷家的芋圆、鱿鱼须、奶茶、凤梨酥等等吃了很多,晚饭都没正经吃。

为了拍无人后的山城,找到千与千寻的感觉,我们硬是在风雨中逛到了九点。终于游客越来越少了,风中灯笼摇曳,阿妹茶楼前驾着好几个三脚架寻找千与千寻的影子。雨停了,夜风吹得冷飕飕,拍完我们想要的照片赶紧回到温暖的被窝。

Day 9

早餐是在高妈妈家吃的,三明治加奶茶,味道很好。今天的雨势更大了,路上都没多少游客,电视里播报著新闻说台风登陆日本大阪了,大阪机场很多游客滞留。暗自庆幸我们最终没有选择去日本,庆幸台风没有登陆台湾,不然我们也该滞留了。

等雨势稍小,拖上行李打算坐九份直达台北的巴士去台北。等车间隙,登上基山观海亭,底下便是基隆港,这么一看山倒是挺高,落差很大。一路祈祷著台北别下雨,果然成真了,台北风和日丽的完全没受台风影响。

从乡村跨越到城市,到处都是广告牌与车流。台北有很多药妆店,于是乎买了一路的我们还是一头扎了进去,买得不亦乐乎。台湾有很多日韩品牌,而且比香港还便宜,还有香水,欧莱雅的牌子莫名的便宜,我们买了很多精华液,简直比香港还要购物天堂。士林夜市就在隔壁,空气中飘着正新鸡排的味道,很是熟悉,果然配方一样哈哈。每天一杯奶茶那是必不可少,虽然还是心心念念著香港的奶茶。肉糟饭只要五台币一碗,超划算。以为台湾作为凤梨原产地应该很便宜,结果贵到我们根本舍不得买,身上台币少的可怜还是决定忍者回国解馋。

对于101大厦这种地标我们倒是一致的没什么兴趣上去看夜景,反而是西门红楼和天后宫这种历史建筑更符合我们的口味。西门红楼见证了西门町的兴衰,经历了早期建筑风格到最近的多元风格时期,走过了整个西门商圈的繁华及兴衰。这里也是最为热闹繁华,文艺活动、文化展览、各种小馆林立也成了“文青圣地”。天后宫是不经意间遇到了,路过时被路旁现代建筑间繁复古朴的雕刻所吸引,在热闹的街市中很有香火气息,入口很小,供奉著妈祖和弘法大师,风格和国内的寺庙很是不同。

来台北当然要去逛逛第一家诚品书店,我们绕了很久才找到,还在广场遇到了一群弹唱的歌手,好多人围着。书店很大,坐落在一座商场里,一楼有一家超大的无印良品。书店里的书不但是繁体,还是从右往左的竖排书写,原本想买一本作为纪念,实在是不习惯这种印刷只好作罢。

夜已深,跟香港比台北还是“收摊”的比较早,我们也相对早的回酒店洗洗睡觉。

Day 10

今天也没什么特别,睡了这十天以来最长的懒觉。收拾完拖上行李就去外面看看白天的台北市区,顺便觅食。阳光依旧很热烈,很幸运此行全程好天气。台湾除了商场,好多地方都只能用现金,特别是小饭馆,刷卡都不行。留下坐捷运去机场的钱,跟小伙伴东拼西凑的拿出身上仅剩的台币,吃了我们在台湾的最后一顿午饭,索性台北物价很低,一顿简单的午餐便宜到不可思议。买完捷运票后是真的身无分文了,台北市区离机场很远,捷运转了好几趟,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机场。跟香港飞高雄的航班比,台北飞杭州的航班(长荣航空)舒适无比,吃着美味的机餐,享受着软糯台湾腔空姐的优质服务,窗外是万里云层中的落日,我们的港澳台之行结束的很完美~ ~

整个上午都在跟我翻江倒海的胃做战斗,一路昏昏沉沉的,也提不起劲看外面的美景。接近中午时到达了池上便当,池上是有名的产米地,名字的由来有个故事也就不多说了。排了老长的队伍点了一份青花鱼套餐,坐在废弃的一段绿皮火车厢里吃也挺有意思。许是因我晕车味道并没有想象中美味,仅能果腹而已,但吃了点东西后也终是让我又活了过来。

伯朗大道是意外之喜,之前并没特意攻略路上有哪些景点。九月初的稻田,长长的麦浪。阳光很好,微风阵阵,视野所及都是绿油油的,路面平整蜿蜒 ,田里立著稻草人,远处是绵延的山脉。因为金城武来这拍过广告,因此变得很有名。有很多相框供人拍照,那棵金城武树也是挤满了人。我们果断放弃跟人争抢,租了一辆小三轮就直奔稻田深处,价格有点坑,500台币2小时,但这里价格都一样。满眼的绿色让我回到了济州岛的茶园,也有一棵很大的树……

瑞穗牧场是花莲县的乳牛养殖区,作为停顿休整和观光游览很多游客在这里聚集。排队买了这里用鲜奶制成的冰淇淋、乳酪蛋糕、奶茶还有牛轧糖,味道果然很好,奶香味十足,比外面加工的味道醇正不少。奶牛就在旁边的圈棚里吃草,没有所谓的萌萌哒,太臭了不太想靠近,于是就逗这里傻愣愣的鸵鸟,给它喂食。后来听司机说原本这里应该有两只鸵鸟,另一只可能生病了没放出来,于是剩下的这只没有同伴也有点无精打采的。

司机大叔全程无话,很专心开车,每到一个点只说哪里哪里到了,几点回来集合等等,基本没超过三句,我还以为他是个严肃的人。到了这时经由鸵鸟开启了话匣子,跟副驾驶座上的我开始聊了起来,天南地北的,许是快到目的地了心情放松了下来。海岛天气多变,在大太阳下忽然飘起了雨丝,幸运地偶遇了彩虹,司机大叔还贴心的摇下车窗,放慢了速度好让我拍照。

云山水生态农庄就跟它的名字一样,树木青葱、湖水清澈。没多少游客,我们就休闲地在里面瞎逛荡,呼吸新鲜空气。台南和台东基本以农牧业为主,一路过来都是田园般的风光,这里没什么高楼大厦,偶有几个小村落,总会让我联络起日漫的场景,特别是宫崎骏笔下的小镇风光。云山水里有很多别墅,坐落在湖边或是林木深处,不知是不是有钱人的隐居场所,很是羡慕不已。

后面没开多久就到了花莲县的市区,我们订在了七星潭海边,为的就是方便看日出日落。这里更像是海边的一个小镇,大部分都是民宿旅店,餐饮并不发达。我们在711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在里面吃的很开心。台湾的便利店开启了我的新认知,食品饮料酒水药品等等应有尽有,每家便利店都要在里面新奇的转悠很久买一大堆。一般银行取款机也在便利店里,服务店很广很是方便。

在花莲我们遇到了第一座妈祖庙,很是好奇里面供奉的是什么菩萨,但自觉宗教文化不同,不敢进入打扰。守庙的管理员看出我们是游客,很礼貌地让我们不用担心,随意参观。在庙前跟管理员小姐姐聊天,逗一只呆萌呆萌的小黑猫。小姐姐告诉我们他是一只流浪猫,还患有艾滋,平时就靠好心人救济在庙里养著。许是身世坎坷小猫并不怎么爱玩闹,在那趴着睡觉,叫他几声抬头看看你又闭上了眼,很是斯文。小姐姐还会带小猫去看心理医生,爱动物的人不但会关心小动物的身理健康,还关心它们的心理健康,让我印象很是深刻。

Day 8

凌晨4点半,我跟小伙伴穿着睡衣,脸没洗头没梳,套个外套戴着帽子就飞奔出门等日出去了。海浪很大,一点不平静。我们就坐在岸边等著天空渐渐澄亮,月亮还在身后高高挂著,星星很多,面前太阳也一点点从海水里升了起来。我拿着手机一直拍著、录著,远处的大妈在海边欢快地转着圈自拍,刚好就在日出的方向,于是也到了我镜头里。这里的海滩不是沙,而是被海水冲刷的很圆润的鹅卵石,以前一直以为沙滩就该是沙子,走的地方多了也就知道还有贝壳沙滩、珊瑚沙滩、玄武岩沙滩,但鹅卵石沙滩倒也是第一次见。看完日出还很早,深感困顿的我们准备回去睡个回笼觉。

八九点再次出门,打算沿着七星潭骑自行车。风超大,逆风骑车踩得很是吃力,空气里全是水汽,拍了我们一脸的海水。来到花莲才知道垦丁的浪算什么,这里的浪大的比人还高,还是拍到岸边的那种,靠近都不敢更别提下海了。听说受台风影响,今天垦丁在下暴雨,花莲晴空万里,就是浪比平时更大了,果然大海是可以变得很恐怖的。垦丁的海是深蓝色的蓝宝石,花莲的海却是翠绿的翡翠,配上紫外线十足的蓝天、鹅软石沙滩与海边的绿草,颜色层次很丰富,相比我更喜欢这里。风大到根本踩不动自行车,眼睛也睁不开,骑了一小时后决定坐在草棚里静静欣赏一会儿眼前的美景。给小伙伴拍照结果她的帽子都被风吹飞了,但照片也就有了故事,画面感很好。

下午打算出发前往九份,在便利店买了台铁票。花莲车站很破旧,好比上世纪九十年代。火车也还是绿皮火车,速度很慢,但车厢内舒适的堪比高铁。我们还碰到了一对台湾的夫妻,聊得很投缘,阿姨还说自己很喜欢喝珍珠奶茶,几十年了都爱喝某一家店的,看来爱喝奶茶不分年龄的。离九份最近的是瑞芳车站,车站是红砖建筑很有历史特色。九份在山顶,到达时开始下起了小雨。打车到山上,到达高妈妈家的旅店,由于旅店在山顶,下雨天路更难走,我们只拿了换洗的衣物,将行李寄存在了店里。

韩国旅游团很多,到处都是说韩语的人,闹哄哄的。此站是入台以来感觉游客最多了,狭窄的街道陡直的台阶,每家每户都挂满了红灯笼,九份依旧保留着四五十年代的旧建筑。我们也随着人流,拿着旅店给的美食地图到处吃吃喝喝,阿嬷家的芋圆、鱿鱼须、奶茶、凤梨酥等等吃了很多,晚饭都没正经吃。

为了拍无人后的山城,找到千与千寻的感觉,我们硬是在风雨中逛到了九点。终于游客越来越少了,风中灯笼摇曳,阿妹茶楼前驾着好几个三脚架寻找千与千寻的影子。雨停了,夜风吹得冷飕飕,拍完我们想要的照片赶紧回到温暖的被窝。

Day 9

早餐是在高妈妈家吃的,三明治加奶茶,味道很好。今天的雨势更大了,路上都没多少游客,电视里播报著新闻说台风登陆日本大阪了,大阪机场很多游客滞留。暗自庆幸我们最终没有选择去日本,庆幸台风没有登陆台湾,不然我们也该滞留了。

等雨势稍小,拖上行李打算坐九份直达台北的巴士去台北。等车间隙,登上基山观海亭,底下便是基隆港,这么一看山倒是挺高,落差很大。一路祈祷著台北别下雨,果然成真了,台北风和日丽的完全没受台风影响。

从乡村跨越到城市,到处都是广告牌与车流。台北有很多药妆店,于是乎买了一路的我们还是一头扎了进去,买得不亦乐乎。台湾有很多日韩品牌,而且比香港还便宜,还有香水,欧莱雅的牌子莫名的便宜,我们买了很多精华液,简直比香港还要购物天堂。士林夜市就在隔壁,空气中飘着正新鸡排的味道,很是熟悉,果然配方一样哈哈。每天一杯奶茶那是必不可少,虽然还是心心念念著香港的奶茶。肉糟饭只要五台币一碗,超划算。以为台湾作为凤梨原产地应该很便宜,结果贵到我们根本舍不得买,身上台币少的可怜还是决定忍者回国解馋。

对于101大厦这种地标我们倒是一致的没什么兴趣上去看夜景,反而是西门红楼和天后宫这种历史建筑更符合我们的口味。西门红楼见证了西门町的兴衰,经历了早期风到最近的多元风格时期,走过了整个西门商圈的繁华及兴衰。这里也是最为热闹繁华,文艺活动、文化展览、各种小馆林立也成了“文青圣地”。天后宫是不经意间遇到了,路过时被路旁现代建筑间繁复古朴的雕刻所吸引,在热闹的街市中很有香火气息,入口很小,供奉著妈祖和弘法大师,风格和国内的寺庙很是不同。

来台北当然要去逛逛第一家诚品书店,我们绕了很久才找到,还在广场遇到了一群弹唱的歌手,好多人围着。书店很大,坐落在一座商场里,一楼有一家超大的无印良品。书店里的书不但是繁体,还是从右往左的竖排书写,原本想买一本作为纪念,实在是不习惯这种印刷只好作罢。

夜已深,跟香港比台北还是“收摊”的比较早,我们也相对早的回酒店洗洗睡觉。

Day 10

今天也没什么特别,睡了这十天以来最长的懒觉。收拾完拖上行李就去外面看看白天的台北市区,顺便觅食。阳光依旧很热烈,很幸运此行全程好天气。台湾除了商场,好多地方都只能用现金,特别是小饭馆,刷卡都不行。留下坐捷运去机场的钱,跟小伙伴东拼西凑的拿出身上仅剩的台币,吃了我们在台湾的最后一顿午饭,索性台北物价很低,一顿简单的午餐便宜到不可思议。买完捷运票后是真的身无分文了,台北市区离机场很远,捷运转了好几趟,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机场。跟香港飞高雄的航班比,台北飞杭州的航班(长荣航空)舒适无比,吃着美味的机餐,享受着软糯台湾腔空姐的优质服务,窗外是万里云层中的落日,我们的港澳台之行结束的很完美~ ~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