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七子之歌》

记录澳门的风景和美食
回忆和澳门的故事
从课本上的一首歌开始
还记得那一年
澳门被觊觎者无情掳去
几百年以来
祖国从未忘记其乳名~澳门


记得上学时学了《七子之歌》之后
心里就渴望奔向那片异域的地方
提起澳门的风土人情都会激动不已
在2020年1月份的时候
可以能去澳门看一看


还记得12月的时候,那几天是澳门回归20周年纪念日,偶然间看到央视新闻公众号里面的一篇《澳门•时光》文章,看完之后就引起我对澳门的向往。

下一站的flag!
之前去玩的小伙伴说放假出去玩啊,商量去澳门…

决定好了就要实现那个最初的约定,1月10号放假,等到了12号,开始行动!

现在回想起来
忘不掉看过的那些美景
也忘不了尝过的那些美食
更忘不了那友善的人们

回来已经一月了
在这些时间里
我在忙碌之余仍不忘整理相关素材
一直在想写一篇关于澳门的游记
回忆在澳门的过往,整理这些回忆
认认真真的写游记


出发前所做的准备:
买机票,订酒店

计划详细的行程路线和时间安排:

咨询出入境相关问题以及购买境外流量:

最初的记忆里,澳门是一座有历史底蕴的城市,曾在课本上出现的大三巴,妈祖阁,色彩活泼的葡式建筑,迂回细窄的街巷,还有语文课本里闻一多先生写的《七子之歌》,这些最初的记忆逐渐模糊,我决定迈开脚步去探索!

出发

凌晨6点闹钟叫醒我(不,应该是那颗浪荡的心)离开被窝,穿上衣服,洗漱,收拾东西赶往机场,到达航站楼进行初步安检,然后办登机牌,值机和行李托运 ,过海关再过安检,找登机口,这一切紧紧张张的进行着……

从西安坐城际到机场再坐到澳门落地入境,拍了一路的小视讯:

到达澳门

中午抵达澳门过海关,排队前往入境大厅

在外汇视窗换的一点葡币

出了机场并没有去玩,而是先去酒店 ,从机场站坐公交车到达亚马喇前地站。

下了车发现我置身于半岛的中心,四周高楼耸立,马路对面就是澳门新葡京,金灿灿的外表看上去最耀眼,超级无敌豪华壮观。

到了酒店办完入住手续前台给了房卡我拿到手一看竟然是永利皇宫的卡,当时都笑了,我住的这陋室跟永利皇宫有扯不上啥关系啊,直到第二天,还算扯上了一点关系,我去永利皇宫参观了一下,只是参观。

到酒店安顿好行李之后,就开始在澳门玩了……

渔人码头
抵达澳门已经是12点多了,到酒店都快两点了,所以不想去太多的地方,第一站选择渔人码头……

渔人码头的概念源自欧美,用某度里面的介绍说就是代表着一种欧陆怀旧式的休闲,一种港埠特有的市井文化,一种平民化的欢娱和一种带着丝丝回忆的人文风情。

氹仔嘉模圣母堂

圣母堂是一座巴洛式风格的建筑,据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
近400年历史的教堂,教堂很小,但空气中弥漫着神圣的气息。

正殿的祭坛上端坐怀抱圣子的圣母,正殿,穹顶,立柱,祭坛,窗櫺,无处不体现巴洛克风格的细致与华丽。
从圣母堂出来去了著名的管也街,是澳门的美食一条街,跟西安的回民街一样,周边还在改造ing,有一些很不错的地方,走累了就可以在这里买些吃的补充一下能量。

在关前街的路上,走在街上,这里十足的葡风古韵会不尽让我想起曾经的海上霸主,漂洋过海远渡重洋来到澳门,给这里带来了建筑,文化和新的生活方式。

如今那些霸主虽已离开,他们的财富或许可以带走,但这里的建筑,脚下的石子路和对澳门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永久留在了这里。

同行的讲解员说道:澳门这里不同于香港的快节奏生活,澳门本地居民生活十分悠闲,是真正的慢节奏生活。一个澳门小生意人的一天大概是这样的:早上睡到自然醒,下楼去茶餐厅吃饭作为早午饭,下午一两点开铺,晚上八九点关门,约上三五好友去吃上一顿大排档,晚上回到家看看球赛,冲凉睡觉。

而在香港,那些亿万富豪都开着豪车住太平山上,别墅里有自己的私人泳池;而最拮据的香港市民,终其一生可能只住在床位房里,所以香港给人的印象是有钱人多,但贫富差距大;澳门则不同,澳门没有明显的富人区,虽然普通居民仍是住在外观破败的老式居民楼,但他们的生活水平却远高于香港人。
在香港人们普遍更加进取,喜欢念国际名校,期待去更大的平台发展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在国际公司和大集团里会有许多香港人,做事方式也通常比较激进,讲效率,行动力强,相比澳门人就少之又少了。当然一方面是因为 澳门人基数更小,但事实是普通澳门人更愿意留在本土,舒服的过日子。

这一切都是讲解员给我说的,把她说的话全部录了下来,写游记的的时候反复听了好多遍,转换成文字并适当修改也就成了游记里的一部分内容。
想一下,两个地方有着相似的历史渊源、相同的语言文字型系、同样的一国两制体制,让人们常常将澳门和香港相提并论,但事实上,这两个城市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形态。

在关前街的路上还遇到一直萌猫,好阔耐!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是糅合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而建,其正式名称为圣保禄大教堂遗址,如今是“澳门八景”之一。

大牌坊由三至五层构成三角金字塔形,高耸的十字架,铜鸽下面的圣婴雕像和被天使、鲜花环绕的圣母塑像,充满著浓郁的宗教气氛。 400多年的过去了,历史早已灰飞烟灭,而大三巴依然屹立在这块土地上,向世人展示著大三巴的建筑艺术。


澳门博物馆
说到博物馆,国内每一座城市都会有一座博物馆,逛博物馆也是一种能在短时间内了解一个地方的方式,所以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有时间都会去博物馆看看!

澳门博物馆就在大三巴牌坊旁边,是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馆内展示澳门的早期历史,澳门民间艺术与传统和一些当季的主题展。

澳门美食
在澳门除了玩,澳门的那些特色小吃也需要尝一下,记忆中的葡式蛋挞,猪扒包,蛋卷,薄脆,花生糖……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路环去吃蛋挞的事情了,不但吃了蛋挞,还听了一段故事(下面讲给泥萌噢)

听我讲故事

在路环的安德鲁饼店听到了一个关于葡挞的爱情故事,整理这篇游记的时候也一并写在了里面,下面听我给泥萌讲:
好了,要开讲啦,现在听我给你们讲一个关于葡挞的爱情故事,搬个小板凳,坐下认真听哦:

话说啊,从前有这么一个人,他叫安德鲁,是一个内向羞涩的小伙子,不会花言巧语,好像跟我一样

然后…..

然后…….

先看一眼当时拍的蛋挞:


就是很好吃,尤其趁热是真很好吃
好了,现在正式开讲,听我讲:

这一切,就从头说起吧。
在1980年,年轻的英国厨师安德鲁接到了去澳门凯悦酒店做餐厅经理的任命,在英国成长的安德鲁一直苦于英国都市快节奏生活,怀着对遥远神祕的东方的向往,他接受任命,希望在澳门开始他新的生活,但那时他还不知道,这个决定将是改变他一生的决定!

澳门这个与香港齐名的城市,在80年代因博彩业的发展在国际上声名远扬。安德鲁在飞机上眼看离目的地越来越近,内心生出一丝背井离乡的些许遗憾和害怕难以融入新生活的担忧,但当安德鲁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他发现这里虽延续著传统的中华文明,却融入了大量的欧式建筑和葡国文化,也有来自各个国家长期在此工作和生活的异国人;他工作的酒店也是富丽堂皇、纸醉金迷,城市的另一边(也就是路环)也有让人心旷神怡、风貌原始的小渔村,他便发自内心的爱上了这座小城。
让他意外的惊喜还在后面,在澳门他遇到了玛嘉烈,一个土生土长的澳门姑娘,她没有过于精致的容颜,但她热情奔放、对生活积极进取的态度抓住了安德鲁的心。安德鲁是个羞涩的小伙子,他不会挥金如土,也不会花言巧语,但在他细水长流、体贴入微的攻势下,玛嘉烈终于被他打动了。安德鲁和玛嘉烈举办了简单浪漫的婚礼,从此澳门不再是安德鲁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而是他的家。
自安德鲁来到澳门后一直兢兢业业的工作,作为国际顶级酒店的经理,为了满足来自世界各地客人的口味需求,他也会去世界各地寻找美食的灵感。 澳门的文化与美食多受葡萄牙的影响,为了开发出更多有特色的菜,那一年他去了里斯本 。
但过程并不顺利,在里斯本几经探寻,失望之余他来到附近的城市散心,在一家路边小店吃到了一款传统点心 Pasteis de Nata(也就是葡式蛋挞),这纯美的味道在他的舌尖上打转,这种美食带来的满足感久久回荡在他的脑海里。回到澳门后,原本一直渴望离开酒店,自己做老板的安德鲁 ,改良了这种点心的配方,创造出了葡式蛋挞。

安德鲁做每一个决定都小心谨慎,这一次他把所有的积蓄拿了出来,他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氹仔到处是流连于灯红酒绿的赌徒, 澳门本岛又过于拥挤,他都不喜欢,他选择了那个安静的小渔村——路环。

虽然妻子玛嘉烈最初并不同意这个选址,但一向对妻子百依百顺的安德鲁这一次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不求客源门庭若市,只希望把倾注了他感情的蛋挞卖给真正懂得欣赏美食的人,在这个远离纷杂、无忧无虑的小岛上游走安静的小巷,吹吹海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就是安德鲁最初的心愿。
玛嘉烈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好评如潮小店的生意也是风生水起。她骨子里的商业基因被唤醒了,一段时间后,安德鲁的饼店从一家变成了三家,为了让安德鲁的生意更加红火,玛嘉烈在澳门东奔西走,这种经过改良的葡挞成功掀起了澳门的美食风潮,不仅成为澳门本地人的喜爱,也成为赴澳游客对于澳门美食的回忆。

两个性格相异的人很容易互相吸引,对方有而自己没有,这足以吸引彼此去探寻对方身上的祕密,但是相爱容易相守却很难,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影响着两个人对生活的选择和对未来的规划。

安德鲁一心只想好好享受路环岛上的悠闲生活,经营自己的小店,但玛嘉烈却不想一辈子这样安然度世,她渴望发挥自己的才能,她渴望在更大的舞台上翩翩起舞。就这样一个专心致志的做葡挞,一个精力充沛的做运营,情感虽慢慢疏远却也相安无事,在随后关于店面扩张问题上他们都意识到这已不是他们最初想要的生活。在1997年的时候,曾在圣方济各教堂里说要携手共度余生的两个人最后还是分道扬镳。
安德鲁为了感谢玛嘉烈这些年来陪伴自己度过不少快乐的时光,把最新开的店和葡挞的祕方赠予她,这份礼足可以让她衣食无忧的安度余生,但玛嘉烈并没有像安德鲁预想的那样,她很快把店铺从安德鲁改名成玛嘉烈,又调整葡挞的配方,似乎是要向安德鲁宣战。

没错,玛嘉烈是有一些商业思维的,1998年,她将蛋挞的配方卖给了肯德基,于是全球各地的人不再需要来到澳门,在任何肯德基遍布的城市里,都能吃到正宗的澳门葡挞,玛嘉烈也因此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收入。
分开后的安德鲁依然坚守着自己在路环的小店,没有了玛嘉烈的监管他似乎更自由了。但是午夜梦回,他的心里仍是挂念。清晨做完第一批蛋挞后,他会伴随着海风的吹拂漫步在他和玛嘉烈曾经无数次走过的十月初五马路;走累了便坐在码头边上休息,街角的老店是他和玛嘉烈常去的地方。
当他知道玛嘉烈把他的蛋挞配方卖给肯德基时,他从未有过的生气和失望,自始至终怀着对美食的热爱,用心做每一个葡挞,可是现在却终将成为商业化的食品。但随后也就想通了,玛嘉烈或许只是希望美食可以以更容易的方式被人们享用,不管这是不是玛嘉烈的初衷,他都愿意这样说服自己。

安德鲁的店也始终停留在路环,葡挞的味道不曾变过,这味道就像是他的初心,他希望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坚守下来,偶尔也会去玛嘉烈的店里尝尝味道,虽然他从未在店里见到过玛嘉烈,却也不曾感到失望。
他和她,一个在路环,一个在澳门本岛,他保持着怡然自得,她执著于轰轰烈烈,他们都坚守着彼此的初心,两岸相隔,各自安好。
2006年10月24日,安德鲁带着他对小店的不舍和对澳门的爱去世了;经历过繁华的世界,却始终保持低调的人离开了。
好了,故事到此结束。

这是偶然间听到的故事,整理游记的时候听了无数次,暂停了无数次,把听到的每一句话翻译成文字记录了下来。

除了蛋挞,澳门的猪扒包也是很不错的呢!

关于葡挞的爱情故事和吃的篇章到这就结束了,继续回到游记主题上,到巴黎人和威尼斯人的部分了:

澳门巴黎人娱乐场


进去就是巴黎人娱乐场,进入里面需要检查包,检查我包的那位sir,看起来黑黑的,一直是微笑的,检查完临走时还说了thank you。赌场里面,所有赌桌在一个环形的大厅中,这是平生来第一次进赌场,看到什么都觉得好奇,因为不懂,也就没有多留,看了一圈就走了。

金碧辉煌的穹顶,典雅瑰丽。

沿着酒店往出一直走,外面就是巴黎人酒店大门口啦,巴黎人酒店门口就是埃菲尔铁塔了(据说是按1:2的比例建造的)。

晚上亮灯后的巴黎人埃菲尔铁塔更加光彩夺目。

威尼斯人娱乐场
说起澳门,没有人会不知道澳门威尼斯,有名的威尼斯人娱乐场是世界几大赌场之一,也是此行的目的地之一。

从巴黎人往前走一点就是威尼斯人了,这次进去旁边是2名waiters,叫我出示证件,我想大概认为我太年轻了。
威尼斯里面比巴黎人装饰更为辉煌,水晶饰顶,天花板很高,空间极大,两侧有很长的电梯通向上层。

玩高点筹码要到包间里去赌,听说那里有吃有喝,你可以多少天不回家都没问题,有专人伺候你的饮食起居,也有按摩师为你按摩,听说还会有直升飞机接送你回家,当时想想有钱真好,有钱我也去包间里赌几把完了让直升飞机送我回西安吧,哎,还是苦于没钱哎。

往回走的路上,看到了澳门的夜景,我觉得看夜景也是一种文艺。

华灯初上的澳门有一种独特的魅力。霓虹亮起来的街道,南湾湖畔的夜景,高楼大厦组成的天际线,酒店和娱乐场争相闪烁的霓虹,总督大桥的弧线,加起来看的这些景色,现在想想有点奢华,如果说还不够奢华的花,那可能就是见识太少了

在夜幕时分,海上还有烟花表演,走的路上看聚集的人们越来越多,我也上去看,才知道有烟花表演了!

看完烟花表演很晚了,在澳门玩的第一天就结束了。

威尼斯人大运河购物中心
第二天起来,洗漱完吃完饭开始第二天的行程。
去的第一个地方是威尼斯人水乡,以水乡为主题,特色拱桥小运河及石板路等都是仿照美国拉斯维加斯威尼斯人而建,因此也被视为拉斯维加斯威尼斯人的复制版。

澳门塔

这里是一个刺激的地方,可以体验蹦极跳,可惜我是没有勇气,看着有点害怕,当时想我玩完了还要回西安,玩蹦极跳万一…..算了算了不玩了,看看风景就好了……

永利皇宫

永利皇宫的外观看着一般,但里面全然不同,听说这里面的每一块云石,每一盏水晶吊灯,以及每一项艺术作品都是经过精雕细琢!


在没去澳门之前,对澳门的印象是很浅薄的,在澳门待了2天,就会深深喜欢上这个特别行政区。

澳门不是很大,有些地方不去也会经过,走在街上,清爽的空气和声调悠扬的粤语,都是令人舒服的气息。澳门不大,一天就可以玩透,但是澳门也不小,每个地方都值得细细探索!

在第二天下午,来之前做的攻略并没有全部完成,但不得不离开了,因为还要赶车去深圳, 参观完永利皇宫,搭车到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双脚迈进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边检大楼,过关进入珠海后,这次的澳门之行就结束了。

游玩感受

澳门地方小,此次行程却给人很好的印象,环境好,人和善,美食多!澳门是一个充满包容性的城市,不管是人文氛围,还是多样美食,都让人流连忘返,人的“友善”是对澳门最大的印象。
记得第一天到澳门从机场坐车去酒店,下了车拉着行李箱进了一个很窄的巷子,我正准备过马路时,一辆车开过来,我停下来准备让车先过去,司机也停下来,做了个绅士的手势让我先走。
下午在大三巴牌坊附近吃饭时,当时店里用餐的人很多,所以要和别人拼桌,对面坐着的一个大叔和我聊,得知我是来玩的,就给我介绍好玩的地方,还怕我东西买贵了,告诉我他们本地人去的购物街(其实我一般出去很少买东西的)

还有第二天从永利皇宫出来车准备坐公交去人工岛的时候,我的零钱不够了,澳门公交车都不设找零,本来我已准备好投一张20元葡币的打算,刚好有一个小姐姐过来等车,我就问是否可以换些零钱,那个小姐姐在她包里找了很久,最后递了一把硬币给我,说她的车来了,让我看看这些钱够不够,说完就上车离开了。我看着她的车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我手里还握著姐姐给的一把硬币,在原地呆了许久……

附上一些澳门的攻略:

关于证件:这也是我在澳门之后好多小伙伴问我的问题,澳门(包括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到澳门需要港澳通行证,护照也可(使用护照有条件哦)我是两个都用了(因为我买机票时通行证还没有办下来),所以我买票用的是护照,过关用的是通行证,关于办证就不说了,内地各大出入境大厅基本都能办。

关于出发:从西安出发可以选择坐飞机,也可以坐高铁到广州然后到珠海,从珠海站下车就是拱北口岸了,这样还可以在珠海玩喔,也可以从深圳出发前往,香港也可以哒!

关于过关:进入澳门有四个口岸可以选择,分别是横琴口岸,拱北口岸,湾仔口岸和工业区专用口岸,横琴口岸靠近珠海长隆,过了横琴口岸就是澳门的莲花口岸,但交通不太方便,陆路进澳门建议从拱北口岸较好,我哪个口岸都没去,我从空中飘进澳门的。(过哪个口岸进入记得看开关闸时间)过关很简单,有自助过关和人工过关,自助通关简单省时间,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过关排队浪费时间了。

关于签注:办证时可一并申请签注,大部分是G签和L签两种,G签是个人自由行签注,L签是团队签注,我的是L签的,目前陕西的都是L签,国内就只有28个城市可以办G签,大概看了一下,大部分都是东南沿海一线城市,但是不用担心,L签也可以当做G签使用,出入境海关不会挡你哒,我问了出入境大厅办证的,还打电话问了机场的海关,就拿着L签大胆往前冲吧!

关于食宿:澳门吃的很多,可以吃一些特色,比如葡式蛋挞和猪扒包,其他吃一些平常的饭就好,偶尔可以给胃加加菜,但别吃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至于住宿,澳门住宿还是相对偏高,住的地方尽量选在澳门半岛,澳门半岛住的地方比较多,而且交通相比氹仔方便,可以选择酒店也可以选择民宿。

关于交通:澳门交通相对还行,公共交通就够出行需求了,所有地方坐公交基本都能到,澳门是环岛路线,要注意上车站点,提前备好零钱,公交全线6MOP,自助投币不找零,办公交卡有优惠的,我玩两天其实没必要,还有就是机场太大了,在机场愣是没找到办公交卡的地方!

还有就是的士,也就出租,这我没有坐过,怕司机把我拉跑了,哈哈哈,澳门的出租也挺多,不过也是因为要去的地方之间都距离很近,价效比比较低,还有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穷,好像是30mop起步呢 。

还有发财车了, 澳门有很多赌场,去临近赌场的地方可以搭赌场的巴士,我在巴黎人娱乐场看见有人坐的,不过我没坐过。

关于游玩:可以安排2-3天左右的时间,第1天游览半岛的历史文化建筑和博物馆,包括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蹟和博物馆,比如澳门博物馆,赛车博物馆,葡萄酒博物馆等,第2天去澳门的几家特色酒店,比如新葡京,美高梅,永利,银河,威尼斯人,新濠天地 。这样玩的话第1天领略了澳门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古蹟,第2天的行程却展现了澳门的现代与奢华。

其他物品储备:出发前在某宝或某程上购买境外流量包,机场也有卖的,记得看启用方式。进入澳门前换一些葡币,机场一般外汇视窗都有,但我12号早上在机场换的时候没有,所以到了澳门才换的,在澳门港币和人民币都可以用,不过是1:1使用,比较不划算。购买商品可以用银联支付,也可用支付宝,记得我在自助点餐机上付款时用支付宝付款时自动换算汇率扣除相对应人民币金额。

写在结尾

澳门 ,是个东西方文化的混合体,不单每天都在金碧辉煌的娱乐场中上演着赌场风云,街头巷尾也充满了浓郁的烟火气息;通过各式色彩鲜明的建筑渲染著异国的情怀;拥有独一无二的山海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这次的澳门之行,带着曾经对澳门的记忆,提前做准备,跟随自己的脚步,把在脑海中留存的澳门印象和我看的风景融为一体,整理这篇游记时,已经时过一月 ,我再重新认识了这座城市,我想还会再去重返,记录更多Macau的故事。

所以, 澳门 ,下次再见!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