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夜空中,随着身披ANA蓝丝带的波音787客机在诺大的首都机场跑道降落停稳,我的美国蜜月之行就此宣告结束。跨出机舱门的那一瞬间,我被扑面而来的浓重雾霾呛得连咳三声。哎,叫我如何能不想念米国的美好。(笔者2018年7月注:2016年秋冬季是北京近些年来雾霾最为严重的一年)

一、前言综述

之所以花了两年时间断断续续写这么长一篇文章,一是此前我并无任何远途自由行经验,得益于网上各路同好无私分享的各种攻略游记,让我的行前准备工作事半功倍,所以自觉应将自己付出无数时间心血换来的经验教训发扬光大,造福后人;二是给我的“境外处女自由行”做个记录总结,算是给自己一个交待吧。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综述篇、第二部分攻略篇及第三部分游记篇。重点关注攻略的童鞋,文章第二部分都是干货不会晒旅行照片请尽情汲取;短期内没有赴美旅行计划的,可直接跳到第三部分欣赏旅途轶闻美景。

(一)攻略适用性
鉴于行前已有不少亲朋好友向我预订攻略,这里先简单说明一下我本次旅行规划的适用性,大家看看是否契合自己的出行需求再收货,并非写得详细就一定值得参考,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最值得去践行:
1. 对汽车和驾驶均不感兴趣的,或自驾经验严重不足的,本文部分自驾行程安排不适用;
2. 只偏好人文历史古蹟、对壮丽自然风光不感冒的,本文主体路线规划不适用;
3. 完全舍不得花钱,或反过来压根不差钱的,本文机酒预订攻略不适用;
4. 出行团队中所有人英语都不灵儿的,部分挑战性内容不适用(这一条主要是写给家里长辈们看的-_-#)。

(二)行程总述
【假期安排】此行用掉了我和小M的年假+国庆长假+婚假。本来小M和我所在单位的婚假规则是不一样的,但由于国庆假期调休安排巧合,最终我俩假期非常幸运地契合得一天不差。至于请假过程之艰难冗长在此就略去不表了,涉密单位工作的朋友你们懂的。
【行前经验】我驾照拿得早,但真正有驾驶经验也就最近两年(不过我爱好赛车游戏十多年了),此前无境外自由行经验。周末节假日偶尔中短途自驾游,最远曾独自开车从北京回四川老家,往返各两天共4000多公里,返程第二日单日驾驶20小时(在山西境内遇大雪,凌晨在已结冰封路的高速上龟速赶路)。修车经验为0。英语水平本科四六级中等成绩。

高速服务站,小白历经风雪已然成了小黑。

【旅途经历】
本次旅行从2016年09月24日到2016年10月18日共计25天,主要目的地为美国西部著名城市和国家公园,在美停留时间23天。期间租用敞篷野马自驾20天,总驾驶里程7571.15公里,总驾驶时长112小时,百公里平均油耗8.65L;最长单日驾驶距离1154公里,用时10小时,中途仅停车一次。
行程中游历过黄石、大峡谷、优胜美地、死亡谷、大提顿、拱门、约书亚树7个国家公园,途径旧金山、加州一号公路、洛杉矶、羚羊谷、马蹄湾、纪念碑谷、盐湖城、天鹅谷、里诺、太浩湖、鬼镇波迪、拉斯维加斯等7个州的不同城市和景点。最后三天直飞佛罗里达州奥兰多游玩迪士尼世界。
自驾期间,从高速大道乡间小径到沙漠石砾泥泞冰雪路况,从40℃烈日暴晒到-6℃暴雪封山,大风大雾暴雨半夜盘山路,气象万千,风雨兼程,挡不住我们前行的步伐。在荒凉偏远小村住过仄逼小木屋,在喧嚣嘈杂大都市住过快捷旅馆,在纸醉金迷拉市住过顶级五星级酒店,也在山清水秀景区小镇住过私享独栋别墅。欣赏了最磅礴壮丽的自然风光,见识了最奢华震撼的富丽堂皇,体验了米国人民的热情自觉守序,也受够了北美食物的单调高脂高糖难咽。
不过更重要的还是那些“一辈子只会有一次”的难忘经历:在旧金山的烈日下奔波整日抢车位拍婚纱;在孤独的66号公路上独享天地品味厚重历史;在大峡谷白天乘直升机鸟瞰全貌、夜晚坐峡谷边仰望银河;在纪念碑谷为追逐夕阳飙到时速200+;在黄石郊野夜逢暴雪结冰路险象环生进退维谷;在园内超速被警车追停开罚单,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警察说动收回罚单;在优胜美地胎压报警远离城市只能自己动手解决;在死亡谷偶遇美军战机低空嬉戏飞掠头顶地动山摇;在拉斯维加斯三百米高空云霄塔顶坐跳楼机体验极致感官刺激;还有那些和各种野生动物在一起的日子,我简直不要拍得太嗨。
这些非同寻常的经历,一刀一凿将这次旅行雕琢得独特且不可复制,成为我们人生画卷中熠熠生辉、值得永远铭记与珍藏的篇章。
总行程路线示意图:

贴Google路线图太乱,简笔画感觉更直观,主要城市景点间相对位置距离均基于Google地图,系统自带画图软件鼠绘的作图质量请忽略。
(笔者2018年7月注:加州一号公路自我回国后曾两次出事,一次桥梁断裂,一次山体滑坡,均导致旅游线路被封,深感遗憾and庆幸。据悉原定2018年9月底通车,现已提前到7月18日部分主要路段重新开通了。)
行车电脑资料:

此为取还车时的总里程照片剪下拼接对比图,Trip 1中统计资料稍有欠缺,提车后太激动,开出机场半小时后才想起来该清零。

【费用统计】
由于我俩年初领证后已将大量积蓄用于装修和换车,能用于蜜月旅行的财力相当有限,所以旅行筹备期间我的一大宗旨便是,在尽量保证出行品质的前提下,能省则省。行前总体预算为8W,回国后经详细核算,实际两人总花费仅7W(指必要花费部分,不含前行装备采购、相机费用、婚纱照费用及旅行购物等)。
这个花销水平到底有多省呢?这里有一张照片,是当时小M从某信旅行杂志上拍下的美西自驾小团费用,大体路线和我实际路线很接近:

16天团费4.38万,2-4人一车,什么等级的车未知,“玩”里所列专案除基本景点外也未包含任何特色专案;
VS
25天花费3.5万,不仅保证住宿和自驾品质,而且各种收费景点、直升机、环球影城、迪士尼等等一个都没落下,该玩的全玩了个遍。
高下立见。

分项汇总如下:


每笔消费我都有记账,且尽可能保留收据:

这些是收据类。

这些是门票机票类。
这里就不晒整理好的明细电子表格了,太大。

说明:
1. 所有美元花销都已精确按照我每笔购汇的实际汇率折算成了人民币支出;
2. 由于这是我第一次远途自由行,行前各种装备采购花费比较多一些,其实很多东西都并非必需,对于有过相关经验的朋友而言,这笔钱基本不用怎么掏;
3. 关于相机花费,从来都只用手机拍照的我,这次觉得对于付出了如此多心血、时间和金钱的旅行,不留下点高质量影像回忆实在对不起自己,于是调研一个多月后买了人生第一部相机。至于应如何在预算、便携性、画质、实用性之间平衡自己的需求,建议咨询身边的摄影老司机或上专业摄影论坛开展研究。

另外我对自驾期间油费单独进行了核算以供参考,开车的人一般都会对这些资料比较敏感。

【预告图】
1. 旧金山拍婚纱
金门公园:

旧金山市政厅:

艺术宫:

贝克海滩,金门大桥:

2. 旧金山自驾游
九曲花街:

金门大桥:

3. 加州一号公路17英里景点

4. 加州一号公路大苏尔地区

5. 加州一号公路鸽点灯塔

6. 加州一号公路圣西蒙海滩

7. 洛杉矶好莱坞环球影城

8. 从约书亚树国家公园到大峡谷国家公园

9. 美国66号公路

10. 大峡谷国家公园

10.

乘坐直升机游大峡谷:

夜晚在大峡谷仰望星空银河:

11. 上羚羊谷

12. 马蹄湾

13. 远眺纪念碑谷

14. 拱门国家公园

15. 盐湖城摩门大教堂

16. 大提顿国家公园

17. 黄石国家公园
雪夜惊魂:

野牛过马路:

间歇泉:

老忠实间歇泉:

黄石大峡谷:

18. 最大的小城市里诺

19. 最美太浩湖

20.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
小M喜提半圆顶:

路边小鹿:

冰川点看夕阳下的半圆顶:

21. 夕阳下的加州鬼镇——波迪

22. 通往死亡谷国家公园的路

23. 死亡谷奇遇美战机

24. 奢华拉斯维加斯
帕拉佐酒店:

永利酒店:

云霄塔顶观大长街夜景:

25. 洛杉矶圣塔莫妮卡海滩公园

26. 奥兰多迪士尼世界魔法王国

二、攻略经验

本部分内容旨在为大家做行前准备工作时提供帮助,主要是一些实用资讯分享和经验教训总结。
简单目录如下(主要按我实际着手筹备的时间先后顺序列示):
1. 签证申请
2. 行程规划
3. 机票预订
4. 酒店预订
5. 租车自驾:租车,关于福特野马,关于美国自驾
6. 吃喝玩乐
7. 其他重要准备工作:境外手机SIM卡,商业保险,信用卡和现金,季节性衣物,洗漱用品,手机地图
8. 其他非重要准备工作:防晒措施,雨伞/雨衣,便携手电,药品,电子和纸质档案,紧急联络人资讯

a. 签证申请

【签证申请
关于美国旅游的B1/B2签签证,我是完全0经验,从一无所知的小白开始,全程自助研究并实践申请拿到签证。
主要步骤包括:网上填表 – 线上缴费 – 预约面签 – 面签 – 领护照。具体操作和流程可直接百度搜“美国签证办理”,有官方说明和非官方经验可参考,非常详实且繁杂。我从头到尾都是参考网络资料完成的,这里就不赘述细节了,写再详细也都是复述照搬别人的规则条款,并没有什么独特的经验教训,只要用心按步骤做好就OK。
简单提示几点:
1. 对新手而言,第一步通常会花掉远超过你想象的时间,有事无钜细的内容需要准备和填写,全篇每一个空都必须填,并且除了中文姓名其余全都得翻译成恰当的英文描述,其复杂程度远比求职简历高,毕竟这张表格里的内容是签证官了解你本人资讯的首要and核心渠道。反正我当时每天利用下班时间(几乎完全不休闲的那种状态)折腾了整整一个星期才把两个人的申请表填妥;
2. 官网预约面签每天可供预约的人数有限,通常都会排到很多天之后去了,我当时能预约的最早的日子大概在20天之后。考虑到万一被拒签后重新申请的预留时间,个人推荐至少提前两个月时间开始着手准备签证。我本人是从出发日期算起提前了整整三个半月开始研究准备签证的;
3. 去大使馆面签时尽量少带东西,除钥匙钱包和签证申请资料外一切都别带,尤其手机等电子产品,一律不准带进去的。反正我当时除了签证材料外只带了钥匙和打车用现金;
4. 口语不是特别流利的,建议面签时还是直接用中文吧,签证官中文都很好,这个场合不需要硬撑面子,万一英语沟通出现误会那可亏大发了;
5. 参加面签是否需要提供丰富翔实的佐证材料,这个没有定论,我理解是因人而异的。就我个人情况而言,签证官全程只看了我俩的护照,我带去的行程计划表、机票订单、酒店订单等等一律都没用上,我当时还主动把精心制作的行程计划表递过去,结果被签证官笑笑摆手拒绝了。此外我参加面签前问过身边有美签的同事朋友,他们也都表示面签时仅用到了护照。个人建议能准备的还是都准备着,核心目的就是证明自己只是去旅行的,没有移民倾向。有备无患嘛,用不着最好咯;
6. 从2016年11月开始,十年美签不能直接使用了,必须登入签证更新电子系统(EVUS)进行相关个人资讯更新登记(同时也要缴费)后方可前往美国,每登记一次两年内有效,我正好赶在该新政策生效之前赴美,所以还没有用过这个系统。
最后提供我们的面签实录供参考:面签日期20160715,预约的08:45场,我们07:45到达大使馆门口开始排队,最终10:15面签完走出大使馆。
1. 刚到时,首先在人行道按不同预约时间分组排队,人山人海;
2. 到预约时点后对应分组排队进入最外层围栏,有警卫逐个检查DS表格材料和护照;
3. 排队进入大楼前,另工作人员检查护照,给护照背面贴上条码;
4. 进大楼后排队等待进录指纹的房间;
5. 进入录指纹的房间后,排队等待交护照和DS表格;
6. 交完材料,排队等待取护照和DS表格;
7. 取出材料后,排队等待录指纹;
8. 录完指纹后,走出房间等待分批叫去面试屋面试,有二楼和负一楼两个面试地方;
9. 我们最后被分配到了负一楼;
10. 继续排队等待进入面试区;
11. 排到后叫进面试区分视窗排队,共两个视窗,我们排第二个视窗;
12. 排队时,亲眼目睹了几个杯具的例子:
比如有孩子在加拿大读书计划顺便赴美旅个游的中年夫妇,比如只去过韩国没去过其他任何国家的年轻姐妹,都被无情地拒绝了。没有理由,签证官一句抱歉就面无表情直接叫下一位了。还有个在美读过两年高中现在去读大学且父母正在申请移民签的小伙儿,签证官一言不发在自己电脑上查了整整15分钟资料,看他表情各种纠结皱眉表示怀疑,小伙儿站那儿都快等崩溃了,好在最后给过了;
13. 然后终于轮到我们面试。
一位大胡子黑人大叔,我有点紧张,决定还是讲中文吧。
问:你们好!
答:你好/你好!
问:去美国做什么?
答:度蜜月/蜜月旅行。
问:恭喜,什么时候结婚的?
答:今年初/今年情人节。
问:打算去多久?
答:25天。
问:你们都是北京人吗?
答:是的/她是我不是。
问:XXX(小M名字),你在哪儿工作?
答:XXXX(小M单位)。
问:主要从事什么?
答:业务经理。
问:(转向我)你在哪儿工作?
答:我也是XXXX(和小M同系统),我是XXXX(单位层级不同),在办公室工作。
问:(翻看护照上的签证记录)你们以前一起去过法国?
答:是的,我们去年一起去的。
问:打算在美国待多少天?
答:23天。
问:好的恭喜,你们的签证被批准了。
答:谢谢!/非常感谢!
14. 然后我们接过代表面签通过的小蓝纸屁颠屁颠离开了大使馆。
排队两个半小时,面试就两分钟,诶,摊手-_-|||

b. 行程规划

【行程规划
关于行程怎么安排设计,我个人的经验是,这一项主要在于如何合理选择自己的兴趣点并将它们串联起来,核心在于路线设计的可行性,尤其想利用有限时间多玩些地方但又不能安排过紧搞得太累,这方面看看前人的经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个人总结出来的大体步骤:
1. 查资料了解目的国家和核心景点,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主要城市和景点(自然风光就美西,人文历史则美东),然后设想一些合理的串联路线备选;
2. 查地图和驴友游记,了解各所选景点的大致玩法和所需时间,以及它们之间的常见串联方式和路途时间(自驾?火车?飞机?什么线路?谁先谁后?);
3. 结合前两步资讯,将景点安排与交通方式和用时分摊到自己的行程日历中;
4. 着重研读感兴趣的游记中被成功实践过的旅行计划,借此细化自己行程日历中的每日专案,不用过于具体,大致心里有数每天上午和下午应完成哪些计划即可;
5. 可能的话,设计一些缓冲时间,比如每两三天拿半天少安排或者不安排重要行程;
6. 针对核心景点研究游玩攻略并设定关键游览地点/必须游玩专案(比如黄石公园里有哪些必看景点,比如环球影城有哪几个经典必玩专案),可以不用事无钜细以保留新鲜感,但至少保证到时候别浪费太多时间来现场研究该怎么玩,或者因为没有提前了解相关须知而导致出现重大失误(比如羚羊谷和大峡谷直升机都必须提前网上预约,如果没预约就直接去现场岂不白瞎);
7. 最后根据定好的行程计划研究国际机票、景点票价、城市间交通以及每日住宿,这个阶段可以根据门票、交通与住宿的价格时间曲线和价格地区曲线对计划做适当调整,以期避开人流高峰和价格高峰;
8. 对于一些可能有变动的安排,随时关注最新资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程安排(比如我当时计划好的黄石公园和优胜美地公园游玩路线,临出发前都从美国国家公园官网查到了有新的景区修缮和封路资讯,从而及时修改了之前的游览计划。
下面简单说说我自己的安排。一开始我想着二十多天时间挺长的,所以计划把美东美西都玩个遍。
这是当时初步研究后写的草稿。

我甚至还认真考虑过乘坐著名的微风号观光列车。后来深入研究其中涉及到的城市和景点后,发现这样安排太紧张太赶了,非常不现实,所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砍掉了几乎所有东部行程,从而给西部景点留出充足的时间。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非常理性明智且现实可行的。
这是基本定稿后的计划草稿。

最终在订完机票住宿并设定好景点必去专案后,得到了如下最终版行程计划:
英文版:

中文版:

当然,结束旅行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份行程单,其中还是有不少具体景点是没去成的,同时还有一些因为突发事件而直接打乱主线安排的(比如一号公路突遇山火导致交通堵塞,比如大峡谷直升机因为天气原因不能起飞,比如黄石公园大雪封路导致两晚住宿泡汤等等)。不过总体而言我的行程计划是完全可行且有条不紊的,而且前期计划的核心景点一个都没落下,所以我很满意自己的这份行程计划。

重要景点提示:
1. 加州一号公路最好从北往南开,这样才能全程看海且方便靠边停车;
2. 只要涉及到国家公园的,多看看国家公园官网的介绍和各种资讯,比如黄石公园的住宿只能在官网抢,比如哪些景点或道理因修缮而封闭,比如停车场和园内交通讯息等等;
3. 去三个以上国家公园的,推荐直接买年票(我花80刀买了,去了七个国家公园,至少省了一百大几刀);
4. 环球影城门票最好提前在官网订购;
5. 大峡谷(南缘)国家公园的直升机务必在官网提前订购,有好几家航司可选(通常都选最大的两家,Maverick和Papillon,我订的后者);
6. 羚羊谷景点属于印第安人保护区,不允许散客私自进入,必须通过当地专业旅行社参团游览。故门票必须提前在官网购买并预约游览时间,有三四家旅行团可选(我订的Antelope Canyon Navajo Tours);
7. 迪士尼世界门票与住宿最好提前在官网订购;
8. 注意当地时差,这点非常重要,美国本土分为四大时区,还有夏令时制度,行前务必研习自己行程将跨越哪些时区以及是否涉及夏令时,否则可能酿成大错。

注意亚利桑那州是美国本土唯一没有实行夏时制的州(图中斜线填充部分,不包括少部分印第安土著Navajo保留地)。以2016年为例,夏令时始于2016年03月13日当地时间早上02:00(北京时间14:00),至2016年11月6日结束,期间美国的交易时间将提前1个小时。
最典型的容易因时差而出问题的行程就是在AZ(亚利桑那州)佩吉市的羚羊谷:CA州和AZ州不在同一个时区,前者太平洋时区9点钟时,后者山地时区则是10点钟。我旅行期间属于夏令时,米国本土所有时区的时针+1,只有AZ例外,于是不偏不倚,此时的AZ时间就和加了一个小时的CA时间正好对上,于是从CA一路过来到达佩吉,我们的时间依然保持和太平洋时间一致。如果是冬令时期间从CA过来参加羚羊谷的团,忘了调时间就会迟到整整一个小时(你看表还以为是9点,其实人家已然10点了),计划直接泡汤。
另外跨时区也不全是坏事,比如我从黄石公园向西回加州那天长途自驾,就因为横跨时区白捡一个小时(下午四点半时,发现表自动跳成三点半了),当天的时间安排压力大减。当然,对应的从加州前往纪念碑谷的时候则会损失一个小时。

c. 机票预订

【机票预订
关于国际航班机票预订,我一开始没有任何经验,故直接咨询了我在米国留学的好友,然后在他推荐的StudentUniverse上购买的国际往返机票。
后来自己研究了下其他达人的经验,发现有个叫Kayak的网站很好用,它本身不提供预订,但会对比显示常用机票预订网站的价格资讯,很方便,而且通过它可以发掘出一些常用好用的机票预订网站。
再后来因为订住宿用惯了priceline,所以美国境内航班直接就通过该网站预订了(我后来才知道,事实上Kayak、Priceline还有Booking都是一家的)。
个人总结出的订机票主要关注点:
1. 起降城市(和行程计划直接相关,也可通过价格反向影响计划安排),通常大城市航班多价效比会高一些;
2. 起飞降落时间(这个同上),自然是越易于安排的时间段价格越高;
3. 航空公司和机型(直接上网搜口碑即可,我往返都是订的ANA全日空,是家五星航司);
4. 想省钱就肯定会有中转联程,转机时间太长浪费旅行时间,太短则存在误机风险,这个就看各人的接受阈值了。
我的国际往返航班如下:
去程航班:
北京起飞 2016-09-24 上午 09:50
Boeing 787-8,历时3小时30分
东京到达 2016-09-24 下午 02:20
————经停2小时50分————
东京起飞 2016-09-24 下午 05:10
Boeing 777-300ER,历时 9小时25分
旧金山到达 2016-09-24 上午 10:35
回程航班:
奥兰多起飞 2016-10-17 上午 09:00
Boeing 737-900,历时2小时9分
华盛顿到达 2016-10-17 上午 11:09
————经停1小时11分————
华盛顿起飞 2016-10-17 下午12:20
Boeing 777-300ER,历时14小时4分
东京到达 2016-10-18 下午 03:25
————经停2小时55分————
东京起飞 2016-10-18 下午 06:20
Boeing 787-8,历时4小时
北京到达 2016-10-18 下午 09:20
其中回程的第一段行程,最初我订票时是显示11点19分到达华盛顿机场,也就是只留了仅一个小时时间给我中转,为这事我还特地打电话给StudentUniverse网站官方客服,咨询1个小时转机是否靠谱,对方也含糊其辞不敢打包票,最后我想着既然航司敢出这种联程票说明肯定是可行的,于是就硬著头皮把机票买了。若干天后我发现第一段航班官方做了调整,将提前十分钟起飞到达,这样时间就更保险一些了。事实证明就算只留一个小时其实也是来得及的,不过由于我俩没经验完全不敢怠慢,从下飞机开始就各种狂奔,加上华盛顿机场很大,需要各种乘电梯上下楼,还要等候搭乘航站楼之间的穿梭地铁,好在我俩最终提前了半个多小时便到达登机口了,时间绰绰有余。
而像在东京经停三小时这种转机就比较合适,不用太赶,而且有适当的时间可以逛逛免税店吃吃东西。
5. 提前多久订价格最合适?这个我不敢妄下定论,直接晒我当时的情况吧:
我是在提前100天的时候以998刀/人价格完成预订的;
之后持续关注kayak上我这个航班组合,曾一度涨到1200多刀;
在提前75天的时候发现回程航班首段航程改为提前10分钟起飞,这之后的两三天内价格跌到986刀;
再之后又回到1200多刀;
再后来到提前65天的时候涨到1300多刀了。

其他tips:
1. 提前在官网选座能让你的旅程舒适很多:
比如这是我去程从东京到旧金山的选座,最后几排因为机尾收拢的缘故只设计了两个座位,非常舒服自在:

但是回程从华盛顿到东京的航班踩雷了,

本想着这段最长时间的航程选个安全出口的位置肯定会非常惬意,没想到波音777的安全出口座位简直就是噩梦。前方腿部空间确实够宽,但由于座椅侧边的扶手盒内要收纳多媒体萤幕和小桌板,直接占用了座椅两侧的宽度空间,导致乘坐时实际宽度不如普通座位。简单说就是大腿两侧会被扶手盒挤压到,除非你足够瘦小,否则会非常难受,想睡觉都没法好好睡,反正这14个小时我全程都是以浑浑噩噩的状态度过的。
另外除了舒适性,我选座时还会综合考虑航班飞行路线和时间段,以判断光线照射和景观在哪一侧,方便坐舷窗拍照或者避开阳光睡觉;
2. 直接购买联程机票的话是可以提前把登机牌全部打印出来的,不用担心中转时还要找地方办理值机;
3. 有些机场在中转时会要求所有人都重新安检一遍;
4. 入境单申报填写,通常涉及食品和现金问题,每人5K刀以内不用申报,其他需要申报的东西比如肉肉啊特殊药品啊等等还是尽量别带为佳;
5. 提前查好航司所在航站楼,会有很大帮助(比如洛杉矶国际机场有8个航站楼,我所乘坐的美联航国内航班在7号航站楼起飞,这样方便我从AVIS还完车后坐摆渡车知道在哪儿下车);
6. 注意预订好航班后一定要在对应航司官网上检视关于登机行李和托执行李的尺寸、重量等要求,以及相关收费政策(比如我预订的美联航境内航班托执行李是要收费的,首个25刀,第二个35刀,还不能超过23kg);
7. 和国内航班不同,很多境外航司官网写明了手机等电子产品在飞航模式下均可使用(笔者2018年7月注:这句可忽略,从2018年年初开始,国内航班上也基本都可以使用手机了);
8. ANA是星空联盟成员,回国后可以在凤凰知音官网上积里程,这可是好几万的里程。

d. 酒店预订

【酒店预订
关于酒店预订,针对每一个需要住宿的城市/小镇/景区,通常需要在自己能接受的预算范围内,选区域(交通方便or离景区近or清净社群or购物美食区)、看星级(不同星级对应着不同的服务与条件,价位也不同)、看评分(口碑代表着使用者主观体验)、筛硬件条件(房间大小、有无窗户、床型、淋浴浴缸等)、研究评论(好评没有太大价值,主要针对不好的评价中有没有戳中自己不能忍的点,比如睡觉轻的人就忍不了隔音不好半夜楼下特别吵之类的评语)等。如果预算充足的话自然省事,在正规酒店预订网站上按步骤筛选满足自己需求的合适酒店,下单支付即可。如果希望尽量省钱,则需要在不同预订网站间进行详细对比,付出时间精力去钻研各种特价房和折扣优惠政策以达到最优价效比。
就我本人实际经历而言,订酒店这项工作是我所有行前准备工作中付出时间精力最多的,因为既不想委屈自己又希望尽量节省预算,而且我整个行程安排属于“打一枪换个地儿”的型别,即多数时候每天都在换不同的城市下榻,所以城市与酒店的认知成本很高(每个城市的基本情况和酒店分布情况都需要从头研究),几乎相当于每天都要花一整晚时间研究一个城市并在众多酒店旅馆中选出一个自己最满意的来。在着手研究第一晚旧金山住宿时,我把携程、Booking、Agoda以及Airbnb这些知名网站都翻了一遍,结果没有任何一家可以在预算范围内提供令我满意的酒店。妥协or不言弃?我选择了后者,在潜心研究过各种深度省钱攻略后,我走上了bid酒店这条“不归路”。当然,付出大量努力后的收效还是十分显著的,最终此法为我省下了4500多大洋的住宿费用。
简单介绍一下,bid酒店是Priceline这家网站的特色功能,叫Name Your Own Price:明确住宿城市和日期后,你可以指定酒店所在区域和星级范围,然后出一个你自己能接受的价格(这一步必须填写真实信用卡资讯),系统会自动在后台向满足条件的所有酒店询价,如果有酒店接受你的这个报价,则bid成功,直接展示出预订成功的具体酒店名,并同时完成信用卡扣款,且该订单不可变更不可取消。当然,它是不可能让你从很低的价格开始反复尝试的,所以有个限制条件是针对同一个区域+星级组合,每名使用者每天只能尝试一次报价。
该功能的核心原理就是当一家酒店有空余房间预订不出去,而正好你又有需求时,便可以通过“出价” > “撮合” > “成交”的方式来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酒店把本来会空着的房间以合理价格订出去了,而你则有可能以远低于市价的价格订到理想房间。
举个例子,我指定旧金山的Union City地区、四星级以上酒店,报价650RMB,填写完信用卡资讯后点提交,萤幕显示正在询价,两分钟后系统告诉我bid失败,也就是Union City这个区域内所有四星级以上的酒店中没有任何一家愿意接受650这个价格;第二天我再次针对同样的地区和星级条件,报价860RMB提交,等待两分钟后页面上弹出“Congratulations! Price Accepted!”(恭喜!你的价格被接受了!),然后显示我已成功以860的价格预订了Crowne Plaza Silicon Valley North酒店。理论上直到最终预订成功之前,我并不知道这次可能会中标一家什么样的酒店,虽然一定会满足我指定的区域和星级条件,同时也确实是以我自己出的价格成交,但完全有可能中标一家我很讨厌的酒店,而且还不能取消。所以这种预订方式有一定赌博成分,毕竟风险与收益并存嘛。
不过事实上呢,不得不说外国人在这方面还是比较单纯的,这个潜在的可能中标酒店与直接以市价预订酒店的清单是基于同一个系统后台数据库的,所以通过一些简单方法利用priceline自身的网站资讯做对比验证,很多情况下都能直接猜出潜在中标酒店,进而便可以放心大胆直接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预订到自己心仪的酒店了。这种方式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我基本上是每天晚上研究bid成功一个酒店的节奏,但是千真万确帮我省下了一大笔住宿费用。
以下是我的真实战果:
通过Bid方式预订成功的8晚酒店,总价¥8912.19,实付¥6335.45,平均折扣率为71.09%。其中最便宜的成交酒店折扣低至31.79%,最差的一家折扣也有85.62%。
通过ED方式预订成功的6晚酒店,总价¥7184.28,实付¥5249.26,平均折扣率为73.07%。
这两种方式合并计算,总价¥16096.47,实付¥11584.71,总平均折扣率71.97%,单这14晚的酒店费用就整整给自己省下了4500多大洋。
(ED即Express Deals是Priceline上的另一个折扣功能,相当于弱化版的Name Your Own Price,即同样也是在成交前酒店保持匿名,但会增加你能看到酒店资讯,并直接展示出原价和折扣价,这样风险就小了很多,相应地,该方式所能预订到的价格通常就无法达到bid方式那么低了)
全程所有酒店具体价格清单列示如下:

下面是我当时在完成行程中所有酒店预订后,趁脑海里的思路还足够清晰热乎,及时写下的详细攻略,原汁原味不加润色:
——————–攻略开始——————–
端午节后开始着手,从6.18纠结于booking在可接受价格范围内没有能看得上的酒店,从而被逼现学现卖首次BID即成功拿下旧金山的CrownePlaza,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深深陷入了priceline这个和酒店斗智斗勇的战场。到8.2号最后一次bid中标洛杉矶的Best Western Royal,前后一个多月的23晚酒店预订之路,也算是有点经验了。
简单总结:
1. 大部分都如愿bid到计划中的酒店;
2. 黄石优胜美地等景区内部住宿只能官网预订的只能每天有空就刷,纯靠运气;
3. 少量景区附近热门小镇且房源不多的,bid无效,可考虑express deals;
4. 极少数价格条件都特别合适的,就直接普通途径预订了;
5. bid有少量风险和bug,遇到两次中了预想之外酒店且条件更差,这其中一次价格还比普通价格更高,算是bug,此外还遇到过一次冻结预授权的bug;
6. bid方式完全没人接刀的情况下(景区附近不愁卖的旅馆居多),推荐express deals,很好猜而且靠谱,至少我用此法猜酒店命中率100%。
我的订酒店基本思路(适用于想省钱又不甘于住特别糟糕的motel的,壕请无视):
首先确定目标城市和区域。
在规划出基本的行程框架后(就是今天主要去哪儿玩啥,明天主要到哪儿玩啥),据此考虑当天住哪个城市。若为大城市则进一步考量住哪一片区域,选区域时,环境治安第一,价格第二,方便程度第三(如洛杉矶南边、downtown、北好莱坞就属于治安不太好的,应该避免)。
如果目标城市实在难以找到合适的(比如能接受的最差条件的旅馆价格都觉得肉疼,或房源太少没有条件能满足心理底线的),则可考虑放宽条件至周边交通便利的城市。比如大峡谷国家公园附近从Tusayan换到Williams,拱门国家公园附近从Moab换到Monticello。
用priceline搜一个目标城市酒店时,左侧会有区域选项供勾选,以及周边城市推荐,可以好好利用起来。看着一大堆区域名没有概念无从下手的,我就Google地图挨个查,以便脑海里有直观印象。另外有个偷懒的方法,点开目标城市的name your price,能看到每个可bid区域在地图上的大致范围,鼠标在左侧列表的不同区域移动,地图上对应区域就会被点亮,非常直观。
考虑好供选区域后,我一般直接点express deals,挨个筛选出定好的目标区域,感觉一下这些区域都是些什么价格水平(四五百?七八百?还是都一千起步?)在价格能接受的情况下,进而关注酒店评分、是否免费停车和免费早餐等(大城市市区酒店如果没注明停车免费,那可能停车费比房费高都不稀奇,星级越高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若在express deals目标区域中找到折扣价合适、评分不低于7分、设施满足要求的酒店,下一步就开始反推酒店。具体就是在供直接预订酒店的list view模式中筛选对应的区域、星级、设施,然后看原价进行反推,基本上500~1500这个价格水平的酒店,在三大条件都匹配的情况下,ED标明的折前价和list view正常预订价价差很少有超过20元的。举个栗子,在ed中筛选洛杉矶Venice – Santa Monica Area区域,发现一家两星半、评价8分以上的酒店,折扣价为892,被划掉的灰显原价为1163,然后在list view中找到有一家同样是属于该区域、两星半、评分8.1、标价1161的酒店,那肯定就是它没得跑了。
另外priceline中的酒店设施标注不一定完整准确,猜出酒店后我都会在TripAdvisor上再把该酒店查一下,看看评价、照片和设施啥的,有时候从住客真实评价中也能看到关于设施的详细资讯,比如停车是否免费、是否强制代客泊车、停车场好不好停、车位是否紧张等等,善用ctrl+F能省不少事。
通过以上步骤,就基本可以将目标城市和区域中满足心理底线条件和价位的酒店筛选几个出来了。最终酒店的确认则是个复杂的心理斗争过程,因为在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心里对于价格和硬件的天平是会有不同倾向的。部分原则有:郊外景区附近,更愿意多花200住景色优美的地方,大城市里交通便利的情况下,则倾向于多开20分钟车省200块。再比如有早餐比没早餐只值得我多花50块钱;而没免费停车则一概不考虑;评分低于6分绝对不考虑,低于7分尽量避免,7分和8分差价在2成以内则尽量选8分;低于2星不考虑,高于3.5星的低价要慎重,需在TripAdvisor上详细调研,更高星级的基本不考虑,不是不想住,而是大多都有其他坑,比如停车费奇贵(拉斯维加斯除外)。
接下来开始bid。在此之前,需要确定目标酒店在list view中的同星级(2星和2.5星属不同星级)、同区域条件下筛选出的酒店中有着最低的普通预订价,否则将存在中标价格更低(通常条件也差得多)的酒店的风险,我在这个问题上疏忽过一次导致杯具了,后面会提到。
满足上面说的条件后,便可以开始bid,星级和区域自不用说,报价是个技术活,因为同一组合条件每天只能bid一次,所以要尽可能提高成功率就要少出无用的价格。一般以ed的价格下调10%~15%开始bid为佳,由于ed价格是已经在正常预订价上打折下来的,所以不要指望能在ed价基础上再大捞一笔,我成功的bid基本都只能比ed便宜几十百来块钱,最终相比正常预订价能优惠多少则主要取决于ed价格的优惠力度(一般15%~50%不等,25%以内的居多)。
一次bid不中,可以尝试增加无影响区域,比如我的目标酒店是A区域2.5星,如果B区域显示没有2.5星的酒店可供bid,则可以选择A+B区域、2.5星的条件再次提价bid,往后就是A+C、A+B+C、以此类推。加价方式的话,我一般在低于ed价10%的范围内每次提价10元。
BID时遭遇过的两次bug和一次失败。
第一次是williams的酒店,盯着ed价格(比如六七百)出价580,结果中了个条件更差的,我一查,这个酒店正常预订价才520,那必须不能忍,于是开始打电话给priceline客服argue,表示这违背了best price guarantee原则,我要cancel订单,对方折腾了半天,表示尽管他非常抱歉非常愿意帮助我但是由于bid订单不可取消他那边尝试了半天什么都做不了。撕了得有半个小时,无果。麻蛋给我气得,然后转而开始与线上客服撕,为了增强信服力我连截图都不厌其烦地给她提供了,一开始她还不认,后来她在那边捣鼓了半天给了我个连结展示best price guarantee原则是怎么规定的,最终恭喜我会赔偿我差价并送我一张订ed的8折coupon。至此我才反应过来,我被电话客服阴了,我当时在电话里一直要求取消订单,对方不停地抱歉说帮不了我,但打死不主动告诉我这种情况下其实我应该申请补差价就可以成功了,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后来差价虽然确实退了,但是心里还是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啊,花了那么多时间精力最后仅仅是以普通市价订了个条件相对较差的旅馆,气炸。
这是当时确认退款的官方通知邮件。

另一次bug是在优胜美地外的mammoth lakes,针对ShiloInn这家酒店看着ed价格bid,这里有点特别的是我一开始搜了几次发现它家的ed价格在短时间内突然涨价了(从620涨到688),我按著最初印象中的ed价bid出价590,bid失败,但手机接到银行短信显示信用卡已被扣款。联络priceline客服,告诉我这是正常的bid流程之一,并没有扣款,只是做了预授权以确定信用卡可用,如果bid失败是不会扣款的。我打电话问了银行客服也验证了这一说法,属于预授权成功,但没有划款。后来我觉得这肯定不正常,刻意针对这家Shilo Inn从450到670每加10元就bid一遍,发现只要高于590就会收到银行扣款短信,低于590就不会,而事实上这期间却从来没预订成功过。为保险起见我专门致电了Shilo Inn官方预订热线,让前台查询确认有没有真的给我订上(如果都订上了那可就是预订了十几间房了。。。),还好被告知并没查到我的订单。这个现象后来还遇到过一次,其实是同一家,因为计划从优胜美地出来再次住这个小镇,我按著Shilo Inn的条件又试了几次bid,依然会有同样的bug。最后找不到其他合适的,我两次都只能直接在ed里预订它家了。
这个问题只在这个小镇针对该酒店bid时遇到过,其他酒店都是只要bid失败则银行卡不会有任何动静。为了测试这个bug前后总共导致我近万额度被冻结,priceline客服说3-7个工作日会解冻,银行客服说若商家不扣款一个月后会自动解冻(事实证明银行说对了)。
我个人猜测,在bid操作过程中,实际上并非priceline实时去向酒店询价,而是每个酒店都在priceline中保留了能接受的bid最低价,我遇到的这个情况就是Shilo Inn的保留价格就是590,只要我出价在590之上就理应预订成功了,priceline也同样认为我bid成功了所以找银行扣了预授权。但如前面提到的,我在最开始查询的时候发现该酒店ED价格突然涨价了,表明酒店实际已经提价了,不再接受590这个价格的bid订单,但是priceline并没有及时更新内部资讯,依然将高于590的出价当做成功订单传送给了酒店那边,这样的订单实际上最终会被酒店拒绝,所以相应的预授权一律都等到30天后未实际扣款而被银行自动解冻了。
最后一次失误是在订Salt Lake City的酒店时,辛苦研究了一整晚,好不容易看上了Holiday Inn Express非常符合我心目中的条件,下手bid后出来的结果却不是我想要的这个,当场气晕。后经耐心查证,是我自己bid前太激动了,没注意到list view中同地区同星级条件下还有一家条件更差的酒店,其正常预订价格就已经比我看中的目标酒店ed价还要低了,自然我的出价会被它优先抢走,这个真怪不了别人,自己疏忽造成的损失,只能苦水往心里倒。
简单总结一下,通过bid方式预订酒店适合行程计划相对确定、想要深度省钱、愿意花一定时间精力研究折腾、体验赌博刺激的童鞋,毕竟系统一旦接受bid价格就无法退改没有后悔药了。总体来看,我的心血还是没有白付出,既订上了最理想的酒店,又能省出一部分预算。
当然,最核心的还是在于,每个人心里的住宿硬件底线决定了总的住宿花费水平,bid多数时候只能省些油费,大幅优惠只能凭运气。
根据我这23晚的酒店实际预订情况,可以发现存在如下特点:
最贵的酒店在景区内,最便宜的在小镇上,离景区越近越贵;
条件最好的在城市,条件最差的在景区内;
周末节假日房源少还贵,偏远景区附近的住宿基本bid无望;
洛杉矶的2.5星特殊旅店比拉斯维加斯五星级Wynn大酒店还要贵。
大概在离出发还有两个月的时候我又挨个查了一遍,仅就正常预订价对比而言,我更早订的景区住宿的涨价了,普通小镇或者大城市则多数降价了,涨价的涨幅较大(两百多),降价的降幅较小,顶多几十块。
说实话,虽然很累,但有时候觉得这个过程还是很享受的,尤其是漫长等待后蹦出Price Accepted页面时又紧张又激动的心情,真是无法用言语描绘。
——————–攻略结束——————–
(笔者2018年7月注:Priceline现在似乎在逐步更改营业策略,网站上曾经非常显眼的Name Your Own Price入口已经找不到了,极有可能将逐步退出这项功能,相应地他们开始加大力度推广Express Deals功能,网站宣传图显示ED方式也最低可拿到四折,以往只会显示低至六折)
其他tips:
1. 挑选酒店时的推荐关注点排序:价位,区域和交通,星级,评价,早餐和停车,房型,其他服务费用;
2. 黄石公园内住宿最好提前半年以上预订(官网提前一年开始放号),没抢到别灰心,每天有空就多上官网刷刷,总能遇到退订的。

e. 租车自驾

【租车自驾
关于租车和自驾的攻略,可以说是这篇文章中除了bid酒店经验之外最具含金量的部分了。作为一名一直以来都喜欢车并热爱自驾的“老司机”,我自然会对租车自驾的事尤为上心,所以写攻略经验的时候也格外细致用心。
如果你对于去美国旅行是否应该租车还心存疑虑,可直接参考下面的[关于美国自驾]-关于在美国开车。简单一句话总结就是:美西没车寸步难行。
——————–攻略开始——————–
[租车]
1、租车平台:境外租车,一般如果没有特别关注过的话,通常都会认为直接在Hertz(赫兹)、Avis(安飞士)等国际租车巨头的官方渠道预订最靠谱。我最初也觉得租车是件大事怎么敢在那些良莠不齐的第三方网站上预订,后来查阅了大量攻略评论才知道当前国内的境外租车业务已经相当成熟了。几家第三方公司用三五年时间把市场瓜分殆尽,为首的便是租租车、携程国际租车以及惠租车,2015年1-9月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76.2%、15.2%、7.8%,这也和他们开拓市场的先后顺序一致。至于选哪家,我简单对比过,不管是业务模式、服务内容还是落地价格,基本都大同小异,谁抄谁不好说,反正看使用者反馈都挺靠谱。我最后是在租租车上预订的AVIS公司敞篷野马,租期21天(含超级全险),落地价格10162RMB。实事求是地讲,整个租车流程体验确实很棒,各种贴心到位,价格也相当优惠。我以同等条件去AVIS官网下单,显示的价格按当时汇率折算约34400RMB——对,就是这么夸张。那租租车凭什么这么便宜?我在AVIS柜台打印的租车合同上找到了答案“Avis Worldwide Disc: ZUZUCHE”,也就是说我享受了租租车作为AVIS全球大客户的折扣,这是我以普通个人客户身份下单所享受不到的。

(这是在洛杉矶还车时AVIS工作人员现场打印出来的POS单)
2、租车公司:其实除了Hertz和Avis等全球知名租车公司,大家去美国租车用得更多的反而是那些本土小公司,像Enterprise, Alamo, Dollar, Fox, Sixt等,可能服务方面有少许差别,但总体而言都很物美价廉。个人觉得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只用关心价格即可。除了不同公司定价不同,租车的总成本还和租车时间、车型组、保险、取还车地点等因素有关系,下面挨个讲。
3、取还车时间:以自己的行程安排时间为主,注意打好提前量,像我是上午10:35飞机落地旧金山,预订的14:30取车,实际入关排队一个多小时,柜台办理租车排队半个多小时,加上取行李和机场中转时间最后是下午一点多取到车的。另外不同日子价格可能千差万别,主要和当日订单量与库存量有关,撞上节假日通常单价会高些,我遇到过选择周六上午取车能下单,改成下午就显示无车型可选择的情况。
4、租车时长:租车按天收费,以24小时为准,超出一分钟就多收一天钱。所以取还车时间需尽量统一,如今天9:00取车后天9:00还车算两天,改成9:30还车就算三天了。早于预订时间也可以办理取车(比如飞机提前落地),但记得告诉工作人员同步修改还车时间,否则你的总费用里会多出一天租金来。租车总价和时长并不严格正相关。大部分租车公司都有按周计价的优惠价,比按天计价划算很多。以我实际情况为例,9月24日周六上午旧金山落地,预约14:30取车,三周后的10月14日周五清晨在洛杉矶还车,由此我只要订周五14:30还车即可,总共租车20天。但事实上我订的是周六下午14:30还车,因为发现租21天的总价比租20天总价还要低500元。多租一天车还倒贴你500大洋,很不合理对吧,美国人傻?Nope,人家只是鼓励整周租车罢了。
5、取还车地点:首先同一城市内建议选择机场店取还车,交通衔接方便车型众多库存充足车辆流转快。然后大城市比小城镇好,便利性和各方面服务都要胜一筹。如果选择异地还车一般都有手续费,具体费率跟距离、时间、车型等有关,不过加州例外,州内任何城市取还车都无异地还车费。像我之前就考虑过加州租车开到黄石还车再直接飞回加州,异地还车费大概在人民币3000左右,但我最后还是选的旧金山取车洛杉矶还车,没有异地费用也不用走回头路。具体怎么取舍看自己的预算、行程安排及驾车热情啦。另外提醒一下,我当时每天跟踪租车行情变化时发现Sixt公司的同等条件订单总是要比其他几家便宜不少,仔细对比后发现这家公司租车只允许在加州及相邻的几个州行驶,对于我这种计划开到黄石去的就不适用了。
6、车型选择:租车一般都只选择车型组(指定具体车型会非常昂贵),比如中大型SUV车组,豪华轿车租,微型轿车租,敞篷车组等等,实际能租到什么品牌型号颜色的车得看当时库存。像我订单就写的“野马敞篷或同级车型”,取车时完全可能给我大黄蜂。具体怎么选,除了预算还涉及到每个人的喜好和驾驶习惯,这里我只列几点经验供参考:(1) 绝大部分美国公路都修得很好,除非专门越野否则SUV发挥不出功用,且同级别轿车比SUV乘坐舒适性好太多,另外加州山路多弯多,SUV重心高转弯侧倾厉害更易晕车;(2) 大型SUV更容易成为砸车目标——在这篇攻略写到一半的时候,我朋友蜜月自驾租的福特探险者刚开到旧金山就被砸车偷走不少东西,同行的野马后座也放了行李箱却安然无恙,详情参见后面的[美国自驾]-[停车];(3) 非敞篷车后备箱比敞篷车大,同为敞篷车的野马后备箱比大黄蜂更大;(4) 跑车通常为后驱车,雪天驾驶后驱车跑山路非常危险,后面[关于福特野马]末尾有详解,如果是冬季租车还是建议SUV稳妥些。
7、保险选择:推荐超级全险,再省钱也不能在这儿省。不管是发生故障还是遭遇事故,有全险你一律不用担心,撞别人有保险公司全额赔,车抛锚有租车公司免费换,尤其在旅行期间这种糟心事越简单解决越好。像我这样自诩车技还不错的,也在第三天倒车时蹭到一点点后保险杠,两厢车开惯了容易忽略三厢车的屁股,好在全程也就这一次“主观事故”,由于买了全险,还车时这点小蹭根本不会被过问。
8、下单时间:根据我的实际经验,提前两个月到一个月期间下单是最靠谱的。太早报价虚高,太晚怕库存不足。我从出发前三个月开始关注整体价格走势,随着报价一路下行,最后在提前两个月零6天的时候正式下单付款。之后也不时会去看看,相同订单报价还略有下降空间,日均价最多下探过5元,再往后到提前半个月左右时就开始搜不出目标车型了。
9、租车资格:美国租车要求驾驶员年满21岁且持有驾照一年以上,注意满21但不满25的每天要多交15刀低龄驾驶员附加费。另外如果打算朋友之间换著开车的话,有些州或租车公司需要登记额外驾驶员,夫妻和雇员关系不用。加州例外,任何人都不用。关于驾照公正,保险起见可以弄个国际驾照认证件或者翻译件(租车公司或平台一般都免费送),去公证处还得掏好几百,没必要。其实现在美国大部分租车公司都直接认可中国驾照(美东有少数州不承认国内驾照),尤其新版带英文的,我也就在柜台办租车手续时出示了一下驾照原件,之后再没派上过用场。另外注意信用卡额度要够,越高档的车型租车时刷预授权的额度就越高。
10、取车:以机场店为例,下飞机过关入境后通常都有明确标识牌告诉你往哪个方向走坐电梯到几楼乘坐什么免费快轨到租车楼,然后看看自己的租车公司在几楼哪个柜台排队即可。到柜台后出示护照驾照信用卡,工作人员操作电脑跟你确认订单,问你要什么品牌型号颜色的车,然后打印订单签字确认并刷信用卡预授权。提前取车记得同步修改还车时间,工作人员推销保险直接拒绝即可。理论上提前支付完成的订单,在柜台办理时是一分钱都不用掏的。我当时就是在确认订单后店员还要我交钱,我说不可能啊,她查了一下说确实要交,然后我猛然想起还车时间这茬,让她修改后支付金额就为0了。柜台办完手续便可拿着单子去停车场取车,Avis的单子会注明在几层几区几号停车位及车牌号。钥匙在车里,车都不会锁,检查车辆外观熟悉基本操作测试主要功能,再调整好座椅方向盘后视镜就可以点火发射了。注意出停车场时门岗工作人员会扫描车身条码(前档玻璃左下角)并核对你的护照和租车订单。个人建议租车订单作为重要档案随身携带,我在黄石被警察拦下开罚单时就只要走了我护照和租车打印订单,驾照原件和认证件都没看。
11、用车:正常行驶的话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我租20天全程就遇到过一次胎压报警,自己解决了。如果遇到较大故障如爆胎抛锚啥的可直接拨打钥匙牌上的救援电话,租车公司会视情况提供就近门店换车或由工作人员把新车开到现场给你换。交通事故的话貌似得先拨911报警再联络保险公司和租车公司。
12、还车:还车比取车简单万倍。理论上还车前需加满油并保留小票,而我的实际经历是:跟着导航开到还车专用停车场,刚停稳就有工作人员上来扫描车身条码,再进车里著车看眼油表,POS机打出确认单给我,就完了……完了……了……加油小票没看,外观功能啥都没检查,整个过程只用了30秒(应该跟买了全险有较大关系)。拿到确认单后就可以拖着行李乘坐租车公司的机场巴士直奔机场啦。注意万万不可先开车送行李去机场再来还车,无数前人经验表示这样至少会多花一个小时堵在路上。
13、回国后:如果在自驾期间有违章,比如上了收费车道或者闯红灯之类的,租车公司会在还车后两个月之内扣你的信用卡。所以回国后务必保留好一切租车单据,以便办理违章查询、保险理赔或误扣款处理等事宜。
Tips:小M在某宝上买满减券帮我省了500大洋,一般人我不告诉他(手动滑稽~

[关于福特野马]
福特野马(Ford Mustang)是美式平民肌肉跑车代表车型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加州及周边景区十分常见,且红橙赤黄蓝白银灰黑配色相当丰富。而同为经典肌肉车的雪佛兰大黄蜂/科迈罗(Chevrolet Camaro)和道奇战马(Dodge Charger)则明显没有野马出镜率高。
此次出行前我非常笃定,去美国一定要租跑车,而且非野马不开。其实同价位我完全可以租一辆吉普大切诺基/福特探险者或级别大型SUV,空间大视野好路况适应性强,但无论是小M屡次劝我行李箱不够装还是米国好友告诫我野马笨重难开,我都丝毫不为动摇。讲真,如果租不到野马那我宁可不去美国——无他,唯情怀耳。后来事实证明我没有选错,在美西辽阔的土地上同野马日夜相伴飞驰整整20天后,我已深深爱上了它。
1、外观内饰
·车头宽大颀长,霸气前脸和动感尾灯让整车辨识度极高;
·内饰相对较low各种塑料材质完全对不起国内四五十万的售价,但人家在米国售价就跟国内大众神车一样平民化所以这点无可厚非;
·前挡和侧窗视野比纯跑车要好,与普通轿车视角相当;外后视镜面积偏小,额外带一小块广角镜但较难适应,交替看会头晕;
·软顶比预想的结实,骨架很坚固,双层特制帆布防水隔音效果都不赖;顶棚开合操作很傻瓜,锁死把手+开关按钮一看就会,但除非往后座取放行李箱必须开敞篷,否则一般用不上,我就第一天提车后在旧金山市区敞了半天篷,不是晒死就是冻死,此后再没开启过(为啥租敞篷版?因为硬顶版租不起啊)。
2、实用功能
·中控屏主页会显示电子罗盘,很实用;
·自带后摄像头提供倒车影像(这点出乎意料);
·锁车连按两次会有喇叭声提醒,很实用;
·点菸口插USB充电器感觉有点电压不足,手机插著电导航也会缓慢掉电,不排除是Google地图过于耗电导致的;
·USB接口中控台扶手箱各一个,出发前见网上不少人说自带U盘插上不识别,于是我特意带了一根AUX音讯线,自驾没歌听简直要我命,后来证明线白带了,U盘插扶手箱一切正常,只是中文歌都显示乱码也不能分资料夹播放于是就大杂烩随便听咯;另外还试过手机连蓝芽播放音乐和导航语音,也都OK;车载音响效果好评,上一位租车人将EQ重低音调到了最强档,我没改就这样听了20天,结果回国后完全无法适应,于是把自己车的重低音也调高了。
3、驾乘体验
·座椅包裹感很强可调节维度也够多,总能调节到适合你的形态(靠背角度调节没有电动按钮,在靠背最下方和座椅连线转轴的外侧有个塑料扳手,我研究好久才发现的,还有头枕高度及角度均可调节,直接掰);
·安全带超级紧,紧到头两天只要我不专注开车就会把注意力放在勒得好难受啊这件事上;
·前排空间可比一般B级车,普通人绝对够坐,后排空间相对侷促,短途乘坐问题不大;
·真皮方向盘粗细软硬适中,手感超赞,带多功能按键,行车电脑和听歌操作非常方便,定速巡航没试过不做评价,另外带换挡拨片简直棒呆,雪地行车派上了大用;转向偏沉,应该是机械助力(其实也高尔夫6的程度),但指向精准路感清晰我很喜欢;
·挡把手感一般,换挡较生涩,挂D挡如果不注意很容易挂到S挡去;换挡时变速箱经常咔咔的,美国车就是皮实耐造,国内车要有这声儿估计离变速箱报废不远了;
·手刹很紧,每次放下去都要费一番功夫;脚刹行程不算深,反馈力度很大,踩着硬实,再加上整车悬挂偏硬,配合18寸轮毂255胎宽,每一脚刹车都超级有信心,仿佛不论多紧急都能瞬间稳稳踩死(事实证明我在紧要关头真给妥妥踩住了,详见游记部分在大提顿赶路遇到鹿);
·虽然是最低配车型,但2.3T动力在低速区间已足够充沛,D挡轻踩油门也有较强推背感,不过100迈(约161km/h)后加速则明显感觉后劲不足,城市高速超过90迈(约145km/h)跟车用D挡就有点吃力了(市区车流量偏大,刹车油门比较勤),换S挡则更得心应手。
一句话,我爱野马,爱它的操控,爱它的霸气和粗犷。

作为对比,我回国第二天开自己的车,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坐上车第一眼瞄到总里程,7400多公里,换车半年多还没我20天野马开得多;抬头看窗,前档好高,侧窗好高,后视镜好大,我真的不是在开面包车?著车上路,安全带松到没感觉,座椅平坦坦没有包裹感,电子助力方向盘轻飘飘,油门轻刹车也轻,稍微用力点生怕给踩坏了;悬挂软绵绵,转弯各种甩,额滴神,以前还嫌这车过减速带太硬,现在觉得怎么这么软。不过相对的,内饰档次和舒适性确实好很多,乘用空间也瞬间变开阔,但我依然无比怀念野马的操控,现在每天上下班开车都各种残念。
另外有两点要单独提下:
第一是后备箱,敞篷野马的后备箱因为需收折软顶所以容量不如普通B级车,但比起其他同级敞篷车应该算大的(硬顶野马则还要大不少)。我俩一个31寸超大行李箱加一个普通大小帆布拉杆包堪堪被我给塞了进去,富余的两侧与最内空间放各种补给食品饮用水衣物鞋帽都完全不在话下,稍微将旅行箱往里挪挪,腾出的外侧空隙还能塞下两个大揹包,只是每天早晚取放行李比较痛苦,七十多斤的东西在后备箱里辗转腾挪再搬上搬下,没点儿力气还真不行。不过如果你有两个28寸级别的大箱子那就别想了,必须扔一个在后座,网上有人试过,后备箱最多只能同时放下两个24寸的旅行箱(并非体积不足,而是形状尺寸所限)。出行前这个问题真把我伤透了脑筋,去国外论坛到处搜野马后备箱的具体空间尺寸,然后比照着旅行箱实物研究了好久,因为出于安全考虑实在不愿意放后座,所以如果确定装不下我只能换行李箱。最后感觉勉强能塞进去,就豁出去拎着这超大箱子赌了一把,还好野马没有让我失望。

(这是即将离开盐湖城所住酒店时,刚吭哧吭哧往车上装完行李,突然就觉得应该给这里拍一张)
里面其实还有很深,但是高度会降低,箱子推不进去多少,不过可以放很多零散物品。
刚去时还带了个纸箱,帮婚纱摄影师从国内带的一套婚纱,塞进最里面了。

(这是在首都机场办理乘机手续时拍的)
第二是后驱,跑车注重操控设计成后驱是应该的,野马车重胎宽,应对普通天气和道路完全没问题,即使大暴雨跑高速也很稳。但后驱车最怕雪天,按理说我这次出行的季节和地区下雪概率都很低,就算最冷的黄石往年也都到十一月初才会开始有高速因雪封路,可这次我偏偏就赶上了大提顿和黄石突如其来的大雪。既没雪胎也没防滑链,在积雪山路上开后驱车绝壁是一场灾难,纵使我雪地经验再丰富也半点脾气没有,10迈龟速前行,上下坡各种打滑侧移随时可能翻出路崖,差点以为要把小命给交代了,感兴趣的朋友可参见后面游记部分的黄石雪夜惊魂。此处的重点是,如果你自驾期间需在气温低于5摄氏度的山地区域,我还是建议租辆四驱SUV稳妥些,毕竟比起情怀还是命更重要。

[关于美国自驾]
关于在美国开车
第一次踏上米国的土地,用车轮而不是用双脚,这很正确。美国的道路交通体系整体设计规划要优于国内,民众用车率极高,而且通常每户人家都不止有一辆车,当地人对于开车这件事普遍都掌握得很到位,行车素质、交规及礼让意识也都很高,所以这边的路一旦熟悉后开起来会觉得特别顺心。反正我下飞机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彻底爱上了米国便捷的道路交通系统。当然,也可能是路上鲜有行人或非机动车起了主要作用,事实上我在米国期间就压根儿没见过电瓶车这种生物,自行车也只在景区偶尔见过长途跋涉的专业骑行者。相对地,受制于过低的人口密度,那边的公共交通体系相当欠发达,反正美西地区基本就是没车寸步难行。
一、道路系统
美国高速公路网络相当发达,且绝大部分都不收费,我全程除了在旧金山奥克兰大桥有5刀过桥费以外再没额外道路通行费用。大城市及其周边的高速路一般都是单向六车道甚至更宽,部分容易塞车的路段会将最左道设定为Car Pool Lane(共驶车道/高承载车道,也叫HOV-High Occupancy Vehicle),专供搭载两人及以上的车辆行驶,鼓励大家出行提高车辆利用率。也有少数地方会将最左道设定为Express Lane(快速通道),是需要用FastTrek等类似国内ETC的系统进行付费的道路,这个我仅在洛杉矶见过一次,没开通车载电子付费系统的亲就不要随便驶入了,否则罚款绝对让你肉疼。需要注意的是,中间设隔离带的高速路应急道一般都在最左侧黄线内,另外绝大部分高速路外围都不会像国内用隔离栏整体封闭起来,所以很容易产生错觉以为自己只是在普通国道省道上,其实这些看上去很开放的路都是限速很高的高速路,不可掉以轻心。
二、交通规则和路标
同国内一样,美国道路也是靠右行驶,很多交通规则都是相通的,不过有少数不一样的地方,这也是外国游客自驾尤其需要注意的部分。
1、STOP SIGN(停止标志)。这是国内没有的、美国极其常见的、个人觉得设计得非常好的道路交通标志。规则十分简单,路口看到STOP标时须在停止线前刹车并停稳,观察周边道路确认安全后再通过路口。不管喧嚣闹市还是无人荒漠,不管周围有没有车辆路口有没有行人,也无论白天黑夜还是凌晨三点,只要碰到STOP标就得踩死。没踩死怎么办?要么被警察罚死,要么被别车撞死(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国内的一家四口去美国自驾结果在一个STOP路口不停车被横向大车撞飞,wasted)。若路口其他方向有车辆先后停住,则按先到先走的原则依次通行。刚到美国遇到车多的路口容易记混谁先谁后,不用担心,轮到你时对方一般都会主动等你先走。我的经验是,到STOP路口可边踩刹车边扫视路口其他方向来车,看清哪辆车是在自己刹住前最后“撞线”的,跟在他之后走就OK。有些路口STOP标立得比较偏,不太容易看到,所以我到路口前会多看一眼路面,有STOP的路口在停止线前都会用白漆画一个硕大的STOP在地面上。此外在高速路段中设定STOP路口的话会提前插放“STOP AHEAD”(前方有停止路口)路标,看到就收油减速吧。
为什么我对这个标志评价这么高?因为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踩死后观察周边确保安全再通行),既节省了硬件和管理成本(省去了红绿灯装置及闯红灯拍照系统),又提高了路口通行效率(先到先走,随到随走,不存在白等或不公平的情况)。此设计虽好,但若放在中国多半会沦为摆设,因为它的实现都基于驾车人自觉,尤其考验“慎独”,以目前的国民开车习惯和意识,基本没可能自觉遵守。
2、红绿灯。美国直行左转掉头规则都和国内类似,但需注意红灯时右转要当STOP处理,停稳后观察路口没人且转入的直行方向没车了再踩油。另外少数红灯旁会挂一个“NO TURN ON RED”(红灯时不得转向)标志,还有少数路口有专门的右转灯,这两种情况都是红灯时不能右转的。千万别侥幸,美国几乎每个红绿灯架子上都有摄像头,很小很先进,我搜过国外相关文章,那边闯红灯拍照一点都不含糊。类似的,在高速路段出现红绿灯路口的话会提前设定“SIGNAL AHEAD”(前方有讯号灯)路标,注意减速。值得一提的是,未设定中央隔离带的双向道路,途径未设红绿灯或STOP标的十字路口时,通常会在中间新开辟一条车道,两侧用黄实线同直行车道隔开,不论哪个方向的车,左转时只需提前并入中间黄线车道里停住,待对向直行道没车了再左转即可。

(图片来自网络)
3、ROAD WORK AHEAD(前方路段施工)。这个路标也挺常见的,美国道路经常分段施工养护,所以看到此路标适当减速慢行通过即可。有些州还会在此路标下方增加一行字“DOUBLE FINE IN ROAD WORK ZONE”(施工路段罚款加倍),所以千万别在施工路段违章,被逮著后果很严重。此外我还遇到过几次施工人员站在马路中间手举STOP标志的情况,一般是因为修路导致只有一条车道可通行所以需要两端工人用对讲机沟通后视情况放行,不知道的很容易被突然吓到,因为美国高速上你通常是见不著任何人的,所以说在修路区域一定不能开快,万一撞着人可就真摊大事了。
4、PED XING,GAME XING。这两个标志是我见过很多次但费了很大劲才搞懂的,尤其后者,最后咨询了在美读书多年的好友才明白。前一个是“PEDESTRIAN CROSSING”(前方注意行人横穿)的缩写,后者是“GAME CROSSING”(前方注意动物横穿),据说game有猎物的意思,我算是长见识了。不过更常见的是直接在路标上画一只跃起的小鹿/羚羊/野牛,很直观。行人过马路自然不必说,对于野生动物横穿马路,我一直觉得是小概率事件自己不可能会遇到,结果第一次遭遇时完全没心理准备差点没撞上一群麋鹿,后来还经历过野牛过马路、小鹿过马路。这种事最容易发生在路上就你一辆车的时候,因为长时间没车经过动物会放松警惕,所以这种情况下遇到警示路牌需尤为小心。其他类似的还有“TRUCKS ENTER MAIN ROAD”(前方注意卡车汇入),一般不用太担心,卡车们都很守规矩的,主要米国卡车比较吓人,动不动就五六轴,又大又高又长,轰隆隆跟开火车一样,像变形金刚里擎天柱那样的巨无霸不要太常见。不管怎样,遇见大卡车躲远点总是没错的。
5、其他我印象较深的:
带中央黄线的双向高速道路,地面黄白实线上通常都叠加有震动带,就是在道路标线上挖等间距横向细槽,车轮压上去会嗡嗡作响并高频振动,防止走神误压线。此设计对提高整体行车安全、降低事故率非常有用,就是超车时比较恼人。

(这是在赶往盐湖城的途中用手机拍的)
如果前方道路改用中央隔离带,还会提前竖一块路标画一个小黑块,一个直行箭头从右侧绕过它后接着前行,意指前方道路注意新增隔离物。

(这是盐湖城市区)
加州部分道路会见到类似“HEADLIGHTS ON, NEXT 15 MILES” (前方15英里请开车灯)的路牌,我猜是此路段阳光太刺眼故要求开灯以提高对向车辆辨识度。
还有种不太常见的路标写着“DIP”(沉降),我在死亡谷见得最多,意指前方道路会有明显起伏,如果车速够快可以体验过山车的超重失重赶。
三、驾驶习惯
如果在国内没有养成过好的驾驶习惯,那到美国真得改改,不然会粗大事。简单总结:行人最大,主路优先,按速分道,变道打灯。
1、在美国的道路交通中,行人就是上帝。只要驾驶者远远看到有行人正在过马路或者是在路边张望准备过马路,所有方向的任何车辆都会刹车停住等待,一定是等行人都通行完毕后才启动,不论小轿车还是大卡车,也不管速度多快。我亲身经历过一辆改装得极其嚣张的跑车轰鸣著朝我飙过来,看到我俩在路边观望直接一脚急刹停住,然后示意我们先走,那感动啊,哗哗的。至于行人闯红灯车辆还会不会让,那我真不敢说,因为从没见过闯红灯的。
2、养成变道提前打灯、自觉按速分道的习惯。我知道国内变道不打灯的人不在少数,因为经常打了灯后车就赶紧加油顶上来一个接一个永远没人让你,国内的环境很无奈,所以我一般都是看准时机边打灯边并线。在米国不同,基本上只要你提前打灯后车都会主动减速让你,主要路上也极少有人随意加塞儿,无论多堵大家都规规矩矩排队,所以并线是很正常的操作,而非加塞儿的代名词。另外多车道的高速路上大家都自觉按速分道行驶,像国内慢车占著最左道不让、快车在右侧车道来回到处钻的情况在米国很少见,这样的好处就是大家各取所需有序行驶,并线换道的情况少了,整条道路的通行效率自然就高。
对于双向四车道的情况,不论速度多快,大家都只在超车时才使用左侧车道,超完车基本都会并回右道,这点和国内不同,不是你速度快就可以一直占著左道跑。而对于双向两车道,中间为黄实线的时候是不能超车的,所以跟车的情况较多,但注意保持车距,除非你特别着急,否则一直跟特近一是不安全二是不礼貌(在北京市区开车久了会习惯于紧跟前车否则会不断被加塞还被后车嘀,在米国这习惯得改)。而作为头车,若发现身后跟车超过三四辆,都会自觉打右灯找turnout(临时停车带)靠边让行。另外提一下,米国很多车后转向灯是红色的,就是闪单边刹车灯作为转向灯。
3、主路车辆优先。这项交规其实和国内完全一致,但大家一般不太重视,只有遇到事故判罚责任时才会纠结这事。米国人的主路绝对路权意识非常强,任何将从辅路进入主路的车辆、十字路口准备转向进入直行道路的车辆、以及从加油站停车场等出来准备上路的车辆,一律都会在路口停住观察,待直行方向远远看不到有来车了,才大脚油门快速进入主路。反过来,米国人在主路正常直行时遇到类似路口都毫不客气高速通过,而非国内宣扬的养成路口减速好习惯,这也是影响国内整体交通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在米国公路上正常直行时永远都不用担心哪个路口会突然钻出一辆车来,只管保持自己速度放心往前开就行了。这一点我在回国后第一天开车非常不适应,在环线主路上遇到路口都习惯性径直开过去,好几次差点撞上辅路直接插进来的车。而在路口准备转弯进主路时,我又习惯性停下来让行人、等直行车通行,结果被后车一阵嘀嘀,尴尬…后来我只能自嘲“醒醒吧骚年,这里是天朝不是美帝”,然后让自己尽快融入帝都混乱的交通。
4、不得拥塞路口。这点在国内十字路口排队严重时较常见,即横向车辆还未通行完毕,纵向绿灯亮了,于是纵向车辆一拥而上,结果就是整个十字路口乱成一锅粥大家横七竖八交叉在一起谁都动弹不得。在米国我虽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但见过好多次十字路口地面上画著“KEEP CLEAR”或在路口竖着告示牌“NO CONGESTION…”,大意就是不得堵塞路口。放国内就等同于路口地面皆为黄色网格线区域,非行驶状态不得压线。所以横向车辆没通行完毕的情况下千万别见绿灯就冲,万一堵路中间摆着了就等着重罚吧。
四、限速和超速
先说下我去过的几个州总体限速情况:加州整体路况不佳,限速普遍较低,无论是从旧金山沿1号公路到洛杉矶的西线,还是从太浩湖沿395号公路到死亡谷的东线,最高限速都不会超过65迈(约105km/h),仅在连线拉斯维加斯和洛杉矶的15号公路上我见过限速75迈(约120km/h)。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路况则好很多,最高有限速80迈(约129km/h)的路,跑着很舒心。爱达荷州也有部分能限到80,但路面平整度略逊于前两者。内华达州大部分主要干道最高限速75,也还不错。其他几个州一般最多也就限到70了。
关于在米国开车到底要不要超速,讲讲我的实际经历吧。
出行前我看网上大家说得最多的经验就是:美国人开车都很快全民超速,车道多出口多,为避免出岔子老实跟着走最右道就好。
到美国后,我在旧金山机场租车大楼看外边高架桥上车都嗖嗖的,心念“哇好吓人真的都开这么快”。其实后来知道,这是因为美国很多城市快速路都和郊区高速有相同的限速,而中国的城区道路却不可能有限120的,所以会觉得不适应。提车当天我基本都乖乖靠着最右道行驶,第二天习惯后就试着跟上老司机步伐在最左道飙车,跟了两天开始自己起飞,一周后达到巅峰,连续三晚在平原荒漠地区飙夜路,不断重新整理记录,极速从100到110到125迈(换算成公制就是最高200km/h)。虽然两次半夜飙车途径路边闪着警灯的警车,但很幸运当时警察都在处理其他车辆。后来虽然没再飙这么猛过了(路况本身也不允许),但潜意识还是有侥幸心理,觉得撞上警察应该是小概率事件,所以我通常都保持超限速20迈左右。直到离开黄石国家公园的前一天傍晚,终于还是杯具了。当时我在公园内限速35~45迈的主干道上以65迈超车被Ranger(巡警)逮住并开出了290刀的罚单(260刀罚款+30刀fee,将近2000人民币有木有)。被警车追停后我俩都吓傻了,还好我没有乱了阵脚,趁警察要了我证件回他车上开罚单的空当想好说辞,等他过来给罚单的时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声泪俱下解释了半天我为什么超速,再加上我诚恳的认罪态度,最终警察被我说动,收回罚单只在系统里给我记了个警告。由于本案基本不具备可复制性这里就不细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后面游记部分关于黄石超速惊魂的详细讲述。在米国生活多年的好友听说后表示很惊讶,说就算米国本地人也极少有能当场说服警察把罚单收回去的。感谢黄石ranger,那之后我没敢再造次,顶多跟着老司机超个5迈10迈,不然我会死得更惨——第二天横穿内华达两次撞见路边停车带藏着警车,第三天从太浩湖到猛犸湖走395号公路赶夜路又碰见两次猫在停车带连车灯都不开的警车,太鸡贼了。之后在优胜美地景区的两天更甚,一路都不断有警车巡逻或守株待兔,还亲眼看见有老外在游客中心被警车追停。其实老老实实开车的感觉挺不错的,虽然慢点,但至少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综上,个人建议:如果对自己的运气和技术没信心,那就老实压着限速跑右道;如果无论如何都管不住那颗飙车的心,比如我这样的,那也别带头超速,找个左道飙车的老司机跟着飙吧,跟车超速被逮的风险低很多,而且有一句通用辩解话术叫“I’m just following the traffic”(我只是在跟着车流走)。(然而我问过米国好友,这也是存在风险的,警察并非永远只抓头车)
记住,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溼鞋。

其他值得单独提一下的:
1、加州的一些高速路上(尤其山区主路)偶尔能连续看到不同的限速,比如刚看到限速65,接着开几十米又变成限速55,再开几十米又看到个限速55的牌子。不熟悉的人肯定会一脸懵B,其实硕大的限速数字上方都有写一些小字,后来我特意开慢点仔细看了下才明白原委
第一个标志:SPEED LIMIT 65 (限速65迈);
第二个标志:All TRUCKS OR ANY VEHICLE WITH 3 AXES OR ABOVE 55 (所有卡车或三轴及以上车辆限速55迈);
第三个标志:ANY VEHICLE WHEN TOWING 55 (所有拖挂车辆限速55迈——米国人很会玩的,路上经常能见到有小轿车、SUV、大皮卡拖着个后挂车,所载以房车、游艇、专业自行车摩托车居多)。
所以这种情况下就放心踩着65开吧。
2、米国很多高速公路途径小镇时既没有高架桥也不会有辅路下高速,而是直接作为一条主街道穿城而过,这种情况下进城前会有递减的限速标志(65,55,45,35),出城后限速标再递增涨回来。在国内开车习惯了容易产生惯性心理,下意识觉得自己还没进辅路不应该随便减速,便一路溜著进城,结果等眼前突然冒出个红绿灯的时候再减速就晚了。所以看到递减的限速标一定要重视并认真执行,切记切记。
3、如果不幸发现跟在你后方的车突然闪起红蓝警灯,不用惊慌,肯定是冲你来的,老老实实靠边停车等警察上来盘问吧。倒不是非要双手放方向盘上,没那么夸张,别把手藏起来就OK。
4、除了超速,如果你跑得太慢也会被警察过问。前面提到过的我那几位正在美西自驾度蜜月的朋友,开福特探险者跟着同行伙伴的野马慢慢悠,结果被警察截停了,详见下图:

五、停车
在美国停车基本算不上大问题(尤其和北京相比),前提是一定要守规矩,不能停的地方别停,该交的停车费莫吝惜。
我在美国开车20天,见且仅见过一次违章停车被罚的,那是在优胜美地一个野生景点附近的临时停车区,纯沙土的那种,一位警察正站在一辆车旁抄牌,后来我过去看了眼,那车停在BUSINESS PARKING的车位上了,当时车位确实很紧缺,但这一念之差估计够车主喝一壶了,我在旧金山拍婚纱照的摄影师亲述她曾因为停车超时被罚500刀。另外我在米国停车从没遇到过有人工收费的,所有停车费都需要自觉在自助机具上缴纳,国内乱停车占小便宜的观念万万不可有。
1、路边停车
城市里的路边收费划线车位一般都有咪表,用quarter(25美分硬币)或者信用卡提前根据个人需求付款就行,咪表上一般都有简易说明,不难操作。注意有些咪表设有时间上限,比如Monterey(蒙特雷)沿海街道的车位最多只让停两个小时,并非不差钱就可以随便停。就我这次的实际经验而言,加州一号公路景点Santa Cruz(圣克鲁兹)马路边停车咪表只能用硬币或当地交通卡,蒙特雷和盐湖城的咪表都成功使用了我的国内VISA信用卡。
在非收费地段路边停车,比如居民住宅区,第一注意路边告示牌,会写明每周哪几天、每天哪些时段是可以或不可以停的;第二注意马路牙子带颜色的地方都不能停(尤其要知道红色代表消防通道);第三要注意千万别挡在别人家的车库门口或者driveway出口,分分钟给你拖走。
另外在斜坡上侧方位停车,尤其旧金山,停好后前轮必须朝特定方向打死,没打方向会被罚款,打错方向也会罚款,这是我在旧金山拍婚纱照时化妆师亲口说的,她就因为方向打错被罚过。其实基本原则很好理解:如果你的车忘拉手刹溜车了,那车头一定要朝马路牙子撞去,i.e.上坡靠右停、下坡靠左停时,前轮往左打;上坡靠左停、下坡靠右停时,前轮往右打。虽然这样做我很心疼车辆的悬挂和转向系统,但为了不被罚款我只能狠心掰方向盘了。
2、停车场停车
和咪表类似,在停车场停好车后也需要自觉缴费,只是得花点时间找收费机器在哪儿。另外有些露天停车场需要将缴费凭条放在车前挡玻璃下以供查验。
多数时候停车场比路边停车位更贵,但景区内部停车场大都免费,毕竟掏过门票钱了,洛杉矶环球影城和奥兰多迪士尼除外。
3、酒店停车
我住的所有酒店都能免费停车,除了自驾最后一晚住洛杉矶圣莫妮卡的BEST WESTERN,必须valet parking(代客泊车),所以掏了12刀(所谓的)服务费。
拉斯维加斯大道上的酒店必须单独提一下,以往拉市约定俗成的规矩是大道沿街豪华酒店都提供免费停车场,以景观、购物、赌场等服务吸引游客,但从16年春天起,MGM(米高梅)旗下的酒店都要收停车费了,即使你住他家酒店,依然每晚至少10刀。如果你不想掏停车费,请避开这些酒店:Aria, Bellagio, Circus Circus, Delano, Excalibur, Luxor, MGM Grand, Mandalay Bay, the Mirage, Monte Carlo, New York- New York 以及Vdara,其他我停过Wynn、Stratosphere、Cosmopolitan(永利酒店、云霄塔酒店、大都会酒店),都是免费的。另外导航目的地记得输“XXX Self parking”(某某酒店自助停车),否则铁定把你导到酒店正门,那儿都是valet parking。
其他重要注意事项:
1、美国停车场都有残障人专用停车位,要么立个画轮椅符号的蓝色路牌,要么路牙子漆成蓝色,地面车位上也会画轮椅符号,专供残障人士停车。这点请严格遵守,无论车位多紧张我都从没见有人违规停过。RV(房车)车位和Business车位类似。
2、养成车头朝里停的好习惯。和国内不同,米国大部分人停车都习惯车头朝里,我还见过有停车场明文规定必须车头朝里停的(“HEAD IN PARKING ONLY”),这和车位的宽度、朝向、车牌展示(米国有些州不用挂前车牌)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入乡随俗嘛,适应当地国情,跟着大家做肯定是没错的。
3、最后讲一下停车安全问题,虽然我觉得米国大部分地区都很安全米国人民也都很nice很热情,遑论遇到盗抢事件啥的了,但是国人赴美自驾被砸车窗盗走贵重物品的案例网上一搜一箩筐,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租红色道奇酷威(大型SUV)的姐们儿,光天化日在旧金山花街路边停半个小时车就被砸了。所以绝不可掉以轻心,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停车,车内都别放任何东西,至少不能放贵重物品和包类,如果实在拿不走,请一律锁后备箱,别给窃贼哪怕一丁点砸窗动机。不过话虽这么说,我也并非从头到尾都严格遵守,就我个人经验,郊区比城市安全,停车场比路边停车安全。在一些国家公园景点的停车场,我偶尔会把揹包扔后座拎个相机就锁车拍照去了。但如果预计10分钟内赶不回来,那我无论如何都会把车厢清空——把包揹走或者锁后备箱里。就在这篇攻略写到一半的时候,前面提到的我那两位正在美西自驾度蜜月的朋友,开着福特探险者,从西雅图一路开到旧金山,当晚兴高采烈开过金门大桥进入旧金山市区,把车停在渔人码头附近路边车位然后玩儿去了,结果回来就吓懵了,车后窗、后侧窗全被砸粉碎,后备箱的一个箱子和揹包、后座的一个揹包被偷了,损失惨重,包括身份证、驾照、信用卡、1500美元、NBA球票、两个单反、太阳镜、WIFI等。且不论后续报警换车各种麻烦浪费时间,关键是发生这种事非常影响心情,直接导致他们对米国好感全无,后续旅程各种胆战心惊。让我朋友奇怪的是,同行伙伴租的野马后座同样放了旅行箱却安然无恙。然后我给她解释了一番:砸车贼不傻,他们目的性很强,只针对有财物可盗、且盗窃难度相对较低的目标下手。福特探险者和道奇酷威共同点在于都是7座大型SUV,有宽大的后挡风玻璃和后侧窗玻璃,且后备箱是开放式直接与后座相通的,这无疑给窃贼通过窗玻璃这一脆弱途径盗走车内物品提供了极大便利。而双门野马的后窗极小,平时就算扳倒前排座椅取后座书包都得费些劲,更别提通过砸窗户拿东西了。至于放在野马后座的旅行箱,那只有一个途径可以取出来——开启敞篷。别以为软篷就可以随便欺负,摸过真车的人知道,野马折叠车顶的金属骨架相当结实,凭人力是无法轻易破坏的。另外三厢轿车的后备箱是全封闭的,比SUV安全许多,所以砸车贼很清楚就算砸了野马的玻璃也什么都捞不著,索性只针对SUV下手了。

六、路况
在我去过的几个州里,加州的公路可能因为车多弯多路况普遍不佳,各种粗糙各种坑洼,路躁也大。但其他州有不少高限速级别的路都修得很好,平整安静舒适。
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有不少孤独荒漠公路又长又直一眼望不到头,经常半小时不用动方向盘也见不著其他车。爱达荷州和内华达州基本平原道路居多,整体弯少路直起伏缓,非常好开,只有加州和黄石周边区域山高路窄弯急起伏大,山路经验不足的朋友需谨慎驾驶。堵车这件事基本只会在洛杉矶发生,而且主路都是12车道所以堵起来特别壮观。不过由于没有行人电瓶车大家开车也都规规矩矩不会随便加塞儿变道,所以就算堵车感觉也比帝都好太多(原理请百度搜“幽灵堵”)。当然,如果遇到突发事件(比如我在加州一号公路时遇上附近山火)或者周末前往热门景区(比如我周日去旧金山Baker Beach拍婚纱)也可能会遭遇严重拥堵,这种自然没辙,但大多数情况都畅通无阻,我经常独自霸占一整条路,想怎么开就怎么开,爽歪歪。
七、加油
和国内两家独大不同,美国加油站有很多品牌,除了熟知的Shell(壳牌)和Exxon(埃克森美孚),我这一趟见过不下20种加油站品牌。关键人家无论多小众油品都有保障(国内除了两桶油我从来不敢加别的,有朋友以前曾在第三方加油站加油导致打不着火最后发动机返修连火花塞都换了),所以在美国选加油站只用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距离,二是价格。这点很匪夷所思,在米国就算同一个城市相距仅几百米远的两个加油站价格都可能有所不同。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进死亡谷前看见一家标著油价4.48刀/加仑,在死亡谷景区里加油单价为3.41,结果出死亡谷没多远(刚跨过内华达州界)就看到一家标价2.24的,这一切就发生在两个小时内。至于怎么方便全面地对比附近加油站的油价,后面会提到,用Google地图。总体而言,乡镇油价低于城市油价,景区油价高于普通地区油价,加州油价普遍高于其他几个州,具体可参考前面行程总述的[费用统计]。
找到加油站就该加油了,美国所有加油站都是自助的。操作很简单:停车付款 > 选择标号 > 提枪加油 > 跳枪挂回 > 打印凭条(仅信用卡),习惯后你会爱上它的。
关于汽油标号,如果不是豪车一般regular(普通)足矣,我租野马时工作人员明确说了加87号regular。一般而言,87号就是你在加油站能加到的最低标号汽油,但少数州最低标号是85号,没关系,只要写着regular(或者unlead)就放心加吧。[手机0484]我第一次遇到“85号unlead”的时候有点懵,就加了“87号blend”,后来发现有的地方写的“85号”才知道亏了于是都按著最低标号加了,啥区别没有,动力妥妥的。加满油自动跳枪,有时为了凑整数金额可以再捏几次油枪,通常别超过1刀都问题不大。有两次我捏过了,$23.01这种,就接着往下个整数凑,结果真给加溢位来了,汽油洒了一地,尴尬…强迫症患者伤不起。
另外美国加油站都提供免费擦玻璃服务,当然也是自助的,有水桶有工具还有吸水纸,加完油可以自己抄家伙吭哧吭哧擦车窗,高速行驶久了前档会沾上各种雨刮器弄不干净的蚊虫体液你懂的。另外除了玻璃还可以擦擦车灯,但是千万别擦车身,我亲眼见过有人加完油拿着擦窗工具擦车身结果被店里追出来的伙计骂了个狗血淋头。
最后讲讲大家关心的付款问题。当地人一般直接在加油机上刷卡支付,没带卡或卡种不支援则需找加油站小卖部的店员预付。刷卡很简单,加油机都贴著操作提示,插卡后快速拔出(模拟刷卡动作),在萤幕上选择Debit or Credit(借记卡还是信用卡),有的让输五位Zip Code(邮编),验证通过就提示你选择汽油标号加油了,加完油还可选择是否打印凭条(Receipt)。人工支付则需要先看好自己的油枪号,进店找售货员告诉他“20 dollars on pump 3”(3号油枪加20美元,米国人一般直接说“20 on 3”),付现或刷卡皆可,搞定回去你会发现加油机已经到选择汽油标号那步了。加满20刀或油箱已满都自动跳枪,如果钱没用完你还得回去找店员退差额,信用卡支付的则不用,过两天会自动退卡里。注意这种情况下加油机是不会打印任何凭条的,你要实在不放心可以进屋让他根据实际加油金额重新打印小票。

那末问题来了,国内信用卡在美国加油机上到底能不能用呢?我的答案是,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
我自己带的工行环球旅行卡多币种信用卡,一张VISA单标卡、一张Master银联双标卡,前者为主,遇到的情况主要分为三种:
1、刷完卡直接授权通过开始加油,不用输邮编;
2、刷完卡要求输邮编,但无论我输当地邮编还是国内邮编或者其他什么数字,都显示“请联络店内人员”,这种情况只能进店付款;
3、刷完卡要求输邮编,我按5个0后授权通过,开始加油。
根据我的沿途记录,从旧金山开始,一号公路、洛杉矶、约书亚树NP、大峡谷NP、佩吉、拱门NP直到盐湖城前,遇到的所有加油站刷信用卡一律不过,只能进店预付。在盐湖城的MAVERIK ADVENTURES加油站首次使用信用卡自助加油成功,什么都没输直接过。其后到大提顿南边Jackson小镇的Shell、西黄石的Chevron和黄石公园里的Canyon Junction加油站也都直接过,但是在西黄石的Conoco加油站让输邮编,我输5个0后过了。再后来内华达Jackpot的Chevron能直接过,当晚到Reno的711加油却要求输邮编,我输5个0不给过,收到银行短信告知被扣1刀,紧接着又来一条显示撤销1刀,我进店刷卡让输PIN码,按了两次密码都交易失败,第三次直接按确认键成功了。优胜美地El Portal的Chevron无邮编直接过,Mammoth Lake的Shell不给过只能进店支付。拉斯维加斯的Arco比其他品牌都便宜但是进店或自助都不接受信用卡,只能现金或借记卡。简单总结就是,加州和亚利桑那州大部分加油站都不接受国内信用卡,其他几个州大多都能接受。
另外关于加油周期,不建议开到油箱报警才找加油站。虽然米国加油站确实挺多的,但荒郊野岭或者国家公园内部地区加油站依然稀缺,所以基本我每天早上都先找附近加油站加满油再走,然后一般用到剩1/4箱的时候就留心找加油站了。特殊情况下,比如在黄石大提顿期间,我都是遇到加油站就加满,10刀8刀的加,也正因如此我才能在黄石遭遇雪夜惊魂时有更多底气对抗风雪严寒。
八、导航
自驾用的导航,可以在办理取车时现场租导航仪,也可以考虑租自带导航的车型。如果跟我一样想以低成本获得好体验,那就提前做点功课吧。
事实上,我不仅提前租了专业的导航仪(搜具体地点必须输入街道门牌号及邮编,或通过经纬度定位,为此我还特意将所有预定酒店的详细地址邮编及精确经纬度全都查出来列了个清单备用),还在手机上装了除Google Maps外好几个评价很高的离线导航软件(包括HERE We Go、OFFLINE MAPS、iGo等),出发前一晚我通宵没睡觉就折腾这些导航软件去了(全部需要翻墙下载好几个G的离线地图),结果到美国一用Google Maps就爱上它了,其他导航软件压根儿没碰过,租来的导航仪被我背到美国兜了一圈又原封不动背了回来,就这么任性。
Google Maps可以在国内先装好(安卓机需要翻墙),也可以人肉翻墙后再找WiFi下载。我自己的安卓机是在国内装好并下载完离线地图的(须登入Google账号),小M的苹果只提前装了APP,在旧金山机场排队等入关的时候我帮她把离线地图下完了,机场WiFi速度嗖嗖的。下载离线地图很有必要,一是能大大节省手机流量,二是在没讯号的地方依然可以愉快地搜寻目的地并正常导航。推荐有讯号时开启资料网络,这样导航可根据实时路况躲避拥堵,而且搜景点会有照片介绍、搜加油站能显示当前油价、搜酒店也有今日房价等等。另外,Google Maps导航语音会根据装置语言自动调整,我基本都用英语,入乡随俗嘛,很容易习惯的,后来偶尔用小M的手机听中文语音反而觉得生涩别扭。实际使用时,如果既看萤幕路线也听语音播报,那走错路的可能性极低。我在国内用手机导航从来都熄屏听语音,到美国发现一时半会儿适应不了,索性还是保持萤幕常亮,语音不明确的时候瞄一眼萤幕就清楚了。至于手机怎么放,我是直接卡仪表盘中央的(调转向柱角度即可),也可以考虑买个专用支架,看个人习惯吧。
(在我用小手机所录视讯中发现正好有一段相关画面,截图如下)

另外再提一点,我在国内开车习惯了用百度导航APP(后来百度不做了只能换成百度地图),去美国前我还特意看了下百度地图APP是否支援境外地图,发现只有港澳日韩泰国等少数几个周边国家,我当时就推测百度正计划会做全球地图,可惜没赶上。后来在自驾行程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天晚上,我在洛杉矶圣塔莫妮卡海滩的时候,鬼使神差开启了一下手机上的百度地图,结果惊讶地发现这才刚过20天,百度地图里的美国地图就已经悄然上线了,于是我顺手便踩了一脚,在百度地图里解锁了自己的第一个境外城市,洛杉矶。

现在百度地图已经支援境外许多常见旅游国家的主要城市和地区了,不过仅有离线地图,并没有离线导航包,所以出境自驾的时候使用体检如何我不敢保证。有机会的童鞋可以把Google Maps和百度地图都装上对比尝试一下。
——————–攻略结束——————–
写了这么多,可能会让你觉得租车自驾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其实不然,我讲得这么事无钜细,只是为了让大家有更多的真实经验可以参考。实际上等你真正租到车之后很多事情都顺其自然就会了,而且对于喜欢开车的人而言,在米国开车着实是一种享受。

f. 吃喝玩乐

【吃喝玩乐
1. 吃喝:由于我俩对吃这方面要求并不高,所以旅行期间基本上全程只靠yelp(相当于国内的大众点评),不管是找附近餐厅还是具体照着评论中别人晒的照片点餐,都相当好使。根据我在旧金山拍婚纱照时化妆师分享的经验:餐厅评分在四星以上的不一定好吃,但评分三星以下的一定难吃。
2. 门票:我基本都是官网预订,能预订的都提前订了。前面在行程计划中提到过的所有需提前预订的专案我都没出过任何问题。据说有些门票某宝买会便宜些,比如洛杉矶环球影城,不过我当时搜了下并没觉得便宜多少,索性都官方订了,图个省心,毕竟某宝是中间商出票,万一在境外出问题联络起来反而麻烦。
3. 购物:出发前在国内我特地上奥特莱斯官网注册了会员,下载了一堆coupon还都打印出来了(其实用手机储存电子版就可以了),事实证明一张都没用上,因为现场用银联卡领到的coupon book更划算更好用。另外不同州的奥特莱斯由于各州税率不同所以实际优惠力度也会有差别,有购物需求的童鞋建议查查各州税率再决定去哪些地方的奥莱大出血。

g. 其他重要准备工作

【其他重要准备工作
1. 境外手机SIM卡:
我没有租随身WIFI,而是直接买的手机SIM卡,一是嫌多带一个装置麻烦,二是随身WIFI本身就要考虑耗电充电的问题,同时手机开着WIFI连线也会增加手机自身耗电,这些对于外出游玩都是不利因素,三是导航时手机讯号是协助GPS定位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自驾而言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基于上述原因,我选择使用当地手机SIM卡上网。
美国的SIM卡直接在飞机落地后随便找一家沃尔玛之类的超市都很容易买到,价格也不贵。不过为了一下飞机就能直接有网络用、有导航可以使,我最终选择了提前在国内上某宝买了现成的SIM卡,到美国后飞机一落地装手机上就立刻能正常使用了。美国移动运营商有很多,主要三大运营商包括Verizon、ATandT以及T-Mobile,Verizon的讯号覆蓋率是全美之首,其余两家次之,所以通常而言Verizon的资费也要贵一些。不过由于美国地广人稀,即使是Verizon也有很多地方是完全没讯号的,这点完全不能和国内的移动联通相比。
分享一下我的实际使用情况:我给自己和小M分别买了一张H20卡(一家基于ATandT网络的第三方运营商,俗称网络卡)和Verizon原卡(即Verizon官方正规SIM卡),再加上我国内的移动号开通了国际漫游(移动在美国漫游期间都是租用T-Mobile网络),这样我此趟算是三家米国最大网络执行商都同时在用,但移动号只是备用所以没有开启过资料流量。根据我行程途中手工零散记录的讯号状况,分享如下:
(1)一号公路山路部分路段三家都没讯号;
(2)大峡谷包括佩吉羚羊谷拱门国家公园等,大部分地区只是偶尔V有,少数地方A有,T一律都没有;
(3)大提顿和黄石只有V在少数地区有,A和T一律都没有;
(4)西黄石小镇三家都有电话讯号,但V有资料网络讯号而A没有,T偶尔能有;
(5)内华达州的北部沙漠地区,三家都是仅在部分地区有,而且经常是V有的时候A没有,A有的时候V没有,出现前者情况的地区更多,T很少时候有;
(6)优胜美地山谷里三者基本都有讯号,出山进山的路上就基本都没有了,到395号公路上又都恢复了;
(7)死亡谷一律都没讯号;
(8)城市里三家讯号都杠杠的,至于是3G还是4G除了手机硬件是否支援的问题,还跟具体地区和运营商用哪些讯号频段有关,看运气了。有讯号的地方打电话都很正常,完全没问题。打回国内也试过,基本正常。全程Google导航,有手机讯号的区域都很好使。
2. 商业保险:
要不要专门买保险,买哪些种类的保险,保多少额度,这些全都看个人偏好和风险意识。反正我这一趟下来刨除租车相关的保险不谈,其他买的保险一律都没用上,当然如果用上了那可就粗大事了。
个人建议的话,还是至少买个基础版的旅行相关意外险,算是用低成本买个安心吧。
这里晒下我此行实际购买的保险供参考:
(1)美亚万国游踪境外旅行保障计划(黄金版),保险期28天,保费¥525.00,主要包含如下保险专案;

(2)工银安盛人寿e+安行航空意外伤害保险,保险期1年,保额250万RMB,保费¥105.00;
(3)泰康飞常保航空意外险,保险期一年,保额100万RMB,为租车平台上办理租车订单时所赠;
(4)安盛天平驾游天下境外旅行租车保险,保险期21天,保额最高10万RMB,保费¥903.00,也是租车平台赠送,具体保险专案如下;

(5)平安个人航空托执行李物品损失险,保险期10天,保额1000RMB,保费¥1.00,同样为租车平台赠送。
3. 信用卡和现金:
一句话,VISA或Master信用卡为必备,现金只用带适量备用即可。
根据我此行的实际经验,除了部分加油站和停车咪表只支援借记卡或现金,其他绝大多数地方包括餐厅酒店景点等等都能用信用卡。我俩出行前总共带了2000美元现钞,回国后还剩1127.11美元现钞,两个人25天实际只花了不到900美元的现金。
零钱不用特意准备,我出行前还挺愁这事,因为有些停车咪表只接受quarter硬币,后来发现随便在小卖店或超市买点吃喝都很容易找零钱,而且硬币一多就会变成路途中的负担。
顺带一提关于小费的问题,我俩吃正规餐厅的次数并不太多,凡是吃过的基本都是视情况按餐费的10%~15%给小费,比如34刀的一顿饭,我就直接刷卡付40刀了(结账小票上自己手写总金额,然后店员再拿POS机来按该金额刷)。个人建议没必要在这件事上省钱,该给的还是别吝啬。
另外关于刷卡安全的问题,我自己是一张VISA单芯片多币种卡专用于实体POS刷卡,从不网上消费,另外还有一张Master单磁条多币种卡只用于网上订机票酒店等消费,绝不用于线下刷实体卡。故我的VISA卡不用开通境外无卡支付功能,从而不存在网上盗刷可能性;而Master卡因为从不使用磁条,从而也杜绝了被复制盗刷的风险。事实上在最后即将离开米国时我还真就突然接到银行通知短信,告知VISA卡“境外网银用卡受阻”,我当时心里就猛地咯噔了一下,我这张卡从来都没在网上使用过,为什么会有人要在网络渠道上操作扣这张卡的钱?

这事直到现在我都不清楚原因,要么是真的被人线下盗用到资讯后用于网上盗刷(有卡面上的卡号、日期和CVV码等资讯就足够网上刷卡了),但是我线下用卡都比较谨慎,刷卡操作全程在我眼前,感觉并不太可能被人故意偷窥记录到资讯,当然如果遇到非常专业的盗刷团队那用高科技手段确实完全不是难事。另外从时间上来反推的话,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之前在迪士尼住宿游玩饮食等消费都是记录在手环中(手环与信用卡系结),最后退房时统一结算的,而且不用刷卡直接托行李走人,前台通过我办理入住时刷的预授权资讯结账扣款(就是截图中后来那笔POS消费147.91美元),所以不排除迪士尼系统支援将实体卡刷预授权再通过网银无卡验证方式扣款的可能性,然后发现操作通不过,再改用POS机传统方式扣了。不论是否真的是盗刷,我的良好用卡习惯成功拦截了一笔自己并未授权的刷卡渠道消费,还是很欣慰的。
4. 季节性衣物:根据所去目的地区的季节和纬度判断应该带哪些厚度的衣物,反正我这趟是从最短的到次最厚的都带全了,事实证明也确实没白带。
5. 洗漱用品:米国绝大多数酒店都践行环保主义,一次性用品极少提供,所以建议牙刷牙膏毛巾洗发露沐浴露拖鞋一律都自己备齐吧。
6. 手机地图:Google Maps必备。除了前面提到过的在自驾导航时非常有用,不开车找地方或者查询相关资讯时用它同样非常方便。

h. 其他非重要准备工作

【其他非重要准备工作
1. 防晒措施:加州的阳光真不是盖的,我俩每天出门都必喷防晒液、戴渔夫帽、穿防晒衣,我开车还得戴墨镜、穿防晒袖套。
2. 雨伞/雨衣:视情况而定,我出发前特意买了厚重的高档雨衣一次都没用到过。
3. 便携手电:如果有夜间活动安排会非常有必要,我全程就只在大峡谷研究拍银河时用上了一次。
4. 药品:稍微带些常见病(感冒发烧胃痛腹泻及创可贴)的应急药即可,我俩全程基本没用上,注意尽量别带中成药和其他含边检禁止携带成分的违禁药品,比如大名鼎鼎的甘草片。
5. 转换插头和电压:美国其实还好,国标两个平行片片的那种插头都可以直接用,稳妥起见可以待个万能转换插头。美国常见电压为110V,通常现在的电子产品如手机等的充电器都是宽幅电压的,也就是100V~240V输入电压均适用,所以多数时候电压也不是问题。不过电器类的就要注意了,我是带了个折叠电吹风,特意去某宝买的带电压转换开关的那种,很方便。
6. 电子和纸质档案:建议所有订单都在手机上留存电子版。我行前打印了厚厚一摞,从行程计划表到机票订单、酒店订单、各种门票订单,全装揹包里带去了,事实证明几乎都没派上用场,除了官方明确要求打印出来的携带至现场出示的(仅洛杉矶环球影城电子门票),其他一律都白带了。就算极少数时候要看一下,翻手机电子版足矣。
7. 紧急联络人资讯:建议整理下重要的联络电话备忘,以防万一。反正我行前把能想到的最坏的情况下需要联络的人的电话都逐个列出来储存了,还好基本都没用过。
分享我出行前整理的联络电话清单(涉及私人资讯的做了些处理),另外可能有些官方电话已经过时或失效了,仅供参考:
#——————租车——————#
租租车中文热线 +1 (347) 788 0952
租租车大陆热线 1010 1020
租租车美国热线 +1 (347) 788 0952
租租车投诉建议 +86 (20) 8353 0115
AVISS@SFO门店 650-877-6780
AVISS@LAX门店 310-342-9200
金门过桥费支付 (877) 229-8655
#——————保险——————#
租租车安盛天平 +86-10-8468-5628 95550
美亚24h救援 400-888-3080 (+86 21)52989068
租租车泰康客服 95522
租租车平安客服 95511
工银安盛客服 95359
#——————紧急——————#
米国好友电话 +1 864 XXX X289
中国使馆紧急联络电话 +1-202-495-2266 +1-202-669-8024
外交部领事保护热线 +86-10-12308
#——————通讯——————#
某宝SIM卡客服电话 +1(626)768-6666
某宝SIM卡客服电话 +8617090113070
中国移动国际漫游 13800100186
H2O美国官方客服 1-800-643-4926
VERIZON查流量电话 #3282
#——————门票——————#
环球影城客服 800-864-8377
大峡谷直升机 702-736-7243
羚羊谷客服 928-698-3384 928-310-9458
迪士尼客服 (407) W-DISNEY (407-934-7639)
#——————-预订——#
PRICELINE机票客服从美国拨 1-800-340-0575 1-877-477-5807
PRICELINE酒店客服从美国拨 1-800-657-9168
PRICELINE客服从中国拨 +800 774 23546
PRICELINE客服从其他拨 +1 212 444-0022
STUDENTUNIVERSE美国客服 +1 800 272 9676
STUDENTUNIVERSE中文客服 +86 400 652 5060 +1 617 321 3159(8AM – 3PM Beijing time)
#——————机票——#
ANA国内客服 4008-82-8888
ANA国际客服 010-8559-9292
ANA美国客服 1-800-235-9262
United美国客服 1-800-UNITED-1 (1-800-864-8331)
#——————婚纱——#
摄影师 (+1)925XXXX529
化妆师 (+1)510XXXX579

三、旅行游记

本部分内容主要基于我的个人回忆和手边可参考记录、材料,尽可能如实地还原旅行经历。详略安排遵循以下原则:
难忘的、值得纪念的、有意思的经历;
喜欢的美景和可爱的动物;
对后来人的行程安排具有参考价值的资讯,如路线规划、时间预估、景点选择、当地特色等等。

游记开始。

Day01. 向着大洋彼岸,出发!

早在两年前我和小M才刚谈朋友几个月,我俩便有了未来不办婚礼直接旅行结婚的想法。美国这个目的地算是一拍即合,美不胜收的加州一号公路,闻名遐迩的黄石国家公园,旧金山雾锁金门,奢华赌城拉斯维加斯,随便挑出一个都是无法抗拒的理由。小M甚至真的为此找代购买了一个超大的31寸旅行箱——不过也仅限于此了,无任何境外自由行经验的两人实际并没有做任何计划或可行性调研。
2016年春节领证后此事开始真正提上日程。端午节从东戴河自驾游归来后,我便正式着手从零开始研究各项准备工作,那时离出发还有三个半月。
从请假开始,查攻略研究签证机酒行程规划,每天都无比充(ku)实(bi)——从早上到单位开始,利用上班前半个小时上网各种查资讯,中午吃完饭午休时间继续钻研,晚上下班回家也是经常做功课到凌晨两三点。
假期安排的问题,小M和我单位的婚假规则不一样,但由于国庆假期调休安排巧合,最终我俩拼凑出来的假期非常幸运地契合得一天不差。
婚纱的事,之前我们在北京婚博会上已经交全款预订了,结果后来公司跑路被骗,几经维权无果,就没打算拍了。筹备旅行计划的时候,我灵光闪现:为什么不直接去米国拍婚纱呢。在了解过行情之后,一开始小M嫌贵坚决不同意,后来家里人觉得还是应该拍一套婚纱,并且赞助了1W,于是我心一横咬牙再自掏腰包补齐另一半费用,在提前25天的时候联络了美国那边的婚纱摄影师(通常应该提前3-6个月预订),万幸摄影师当天正好有空,此事就此敲定。

Day 1 周六(2016-09-24)
出发前晚一宿没睡,我知道自己多半会激动得睡不着的,索性便折腾了一整晚手机导航,翻墙下载各种境外离线地图。
清早打车赶往机场后,心里另一块石头落地,之前没经验,一直担心在转机时间太短的情况下来不及打印后续登机牌,实际上在始发地便可将所有联程登机牌一并打印出来。

首都机场T3航站楼候机随拍。

首段航程从北京到东京,第一次坐波音787,窗户明暗五档可调,拍照自带滤镜效果,很是先进XD。

“一朵盛开的白莲花”。
到达时东京正下著小雨,有将近三个小时的中转时间,我俩在成田机场优哉游哉溜达溜达,买点小零食,很是惬意。

美味特产看着很是诱人。

不买那是不可能的。

各种小玩意儿也令人爱不释手。

找到了俺的相机。

好想把这只龙猫抱回家。

忙碌的东京成田机场。
整个机场给我的感觉都非常好,看来下个旅行目的地非霓虹国莫属了。

傍晚换乘波音777起飞,小雨还在继续。

等待我们的将是漫长的横跨太平洋之旅。

刚起飞后发现从一个云雾空洞中正好能看见灯火通明的体育场,先用手机抓拍了一张。

待我手忙脚乱从揹包里掏出相机,却只剩下天边火红的霞光和日本岛海岸线。

经过一夜飞行,天又亮了,这是我第一次在万米高空看日出(其实按出发地东京时间才晚上十一点多)。

天边霞光。

机翼上的第一缕阳光。

一望无垠的太平洋。
终于经过漫长的飞行,我们来到了大洋彼岸的北美洲。

这是北美大陆映入我眼帘时的第一张照片。
随后换相机上场。

太平洋海岸线离我越来越近。

下方绵长的沿海公路,就是我两天后将要驶过的加州一号公路吧?光想想就激动得快要不能自已了。
很奇怪飞机并没有从西向东直接落地旧金山,而是飞进内陆后往回兜了一圈再落地。

传说中的旧金山湾区?

我猜这是横跨湾区的奥克兰大桥,明天我将从这桥上驶过。
美国太平洋时间上午10:35,飞机准点在旧金山国际机场落地。跟随人流排了一个多小时的超级大长队完成入关过境手续,拖着硕大的行李按指示牌找到换乘大厅,乘坐专用快轨前往租车楼。

看着窗外明晃晃的加州阳光,兴奋满溢的心情无法言喻。美利坚,我来啦!

这是在快轨上用手机的。
到达租车大楼后,在AVIS柜台前排了半个多小时队。

看看不远处其他廉价租车公司的夸张队伍,我表示已经很满足了。
轮到我们办手续时,本来想要一辆红色野马,图个喜庆,不过看业务员在电脑上搜了半天似乎不是很方便,最后我还是妥协要了白车。末了我还特意指著小M问是否需要将她登记作为第二驾驶人,柜台大姐严肃调侃道“她?她是谁?”,我“额,她是我妻子”,对方笑逐颜开,朗声答道“NOPE, we don’t do it, dude this is California! Enjoy your trip!”(不,我们不用,小伙儿得记住这里是加利福尼亚州!尽情享受你的旅程吧~)
办完手续拿到租车单。

随后便乘电梯下楼,到停车楼指定楼层和车位提车。看到真车的时候那叫个激动,绕着俺的野马转了好几圈,喜欢得不行。

先简单用手机拍两张,然后开始认真研究车内各种设施和操作,折腾一个多小时,差不多研究透了,正式出发。
出停车场后只紧张了五分钟,很快便开始适应,美国的道路交通与驾驶环境都比国内友好太多。第一次踏上米国的土地,用车轮而不是用双脚,可以,这很正确。
只是不得不承认旧金山的坡道确实名不虚传。
边开车边用手机随拍了几张比较有代表性的。

注意看照片正中间远处的道路尽头。

N连坡。

感受一下这个坡度。
按约定今日飞机落地后本应先去婚纱摄影师家里为明天的拍摄试衣服商量相关事宜,不过考虑到摄影师家和我订的宾馆很近,都在union city那片儿,但是离市区很远,所以我决定先趁阳光明媚开去市里兜一圈,从金门大桥出城后(出城免桥费,进城需收费,但金门大桥不支援现金缴费)再从东边郊区兜回去。
其实旧金山市区有非常多著名景点,不过我俩都没太大兴趣,第一站就就直奔冷门景点,金门公园。这里其实是当地人的周末休闲好去处,看着草坪上聊天玩球野餐的米国人们,我有种真正融入美国生活的感觉。

多么温暖热闹而平和安详的时光,看得我心都快融化了。
找个大草坪架上三脚架开始玩自拍(这也是全程仅有的两次用上三脚架,另一次是大峡谷拍星空银河=_=)。

自拍完了开始拍车。
先不开敞篷来两张。

接下来开启顶棚(全程也就今天开过敞篷),点亮日行灯。

时间差不多了,依依不舍离开金门公园。根据地图显示的直观方便程度,我决定先去九曲花街转一圈而后再去金门大桥。
途中经过一个超级长的大陡坡时忍不住想下来感受下,找了半天好不容易发现一个横插进路边的车位,但钻进去车位实在太窄没法开车门,我只能直接一脚油把前轮轰上了人行道。街对面路过的几位老外看傻了,隔着马路大声喊话问我是不是需要帮忙,我摆摆手说没事没事,车位太窄了人出不来所以往里开点就OK,然后老外们一阵惊呼好聪明啊好棒啊好厉害啊,我一边笑着道谢一边在心里OS你们要是来北京看看大家都怎么停车的会不会惊掉下巴。

照片里不太能感受到这个坡有多陡。

路边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筑。
跟着导航来到到九曲花街上端附近,把车停在了街边,周末白天时段可以免费停一定时长。

斜坡停车必须往路牙子上掰方向盘。
这里相对海拔比较高,街上直接能看到大海,感觉好奇妙。

前方路口右转下去就是九曲花街。走两步正好看到铛铛车。

看这火爆程度我一点乘坐的欲望都木有,还是开自己的野马畅快咩哈哈。
正往那边走着,正好看到一辆黄黄的野马兄弟准备进入花街,车里坐着那对儿感觉特像同胞。

我俩先一路从花街溜达到底(两边都有楼梯),然后再爬上来开车体验一下花街九曲。不过实话说这难度比起帝都各种一趟十八弯的地下停车场和地上停车楼都是小case。

站在花街上端远眺。

从上往下看。

横著看,坡度着实不小。

一路上花儿不断,不愧为花街。

走到一半再次远眺对面的大长坡。

这边租这种小黄车(摩托?)的挺常见。

又一辆野马兄弟。

到底部回头拍一张。由于花街下方是十字路口,没法去车行道中间拍照,只能站对面街角人行道边上拍一下。

我先给小M简单拍了两张。

再请热心游客帮忙拍了张合照。坐了一天一夜的长途飞机然后蓬头垢面跑来玩,就别对形象要求太多了。
另外带三脚架自己动手拍合照的想法在多数情况下都不现实,不论是从可行性还是从效率上而言。

夕阳西下,天光已暗。我俩离开花街后抓紧朝着金门大桥进发,直奔大桥北端山上的vista point(观景点)。由于想要争取赶到拍夕阳,刚摸车才几个小时的我已经开始大著胆子在最左道飙车了。中途小M把敞篷开启时没有把锁死把手折到位,导致软顶收拢后被卡住没法自动再升起来,短时间内也找不到方便临时停靠的地方,一路给我俩冻得够呛。
以下来自小M手机。

车内拍前方。

伸出敞篷拍前方。
过完金门大桥开始沿山路向上,结果没料到这个观景点人气会如此旺,上山的路只有一条车道,从山脚下就开始排大队,眼看着太阳就要下去了,我却还堵在山腰上T T

排队上山ing。
观景点车位本来也很少,我来回倒腾好几趟终于抢到一个车位,火速停车抄起相机就冲出去,不过已经晚了。

失去夕阳光辉的金门大桥。

金门海峡全景。

越过金门大桥看旧金山繁华市区。

请好心游客帮忙拍了合照。

暗黑系剪影。

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M。

用小M手机自拍。

感觉一下这个景点有多火,一水儿的三脚架和长枪短炮。

华灯初上,夜景两张。
毕竟是仲秋,太阳一下山气温便开始陡降,我俩厚衣服都在旅行箱里,所以没敢在山上久留。看表已经七点半了,火速回车上奔赴摄影师家。
跟着导航到目的地时已经快晚上九点了,黑乎乎的街区,昏暗的路灯,一栋接一栋的house,没有任何人气,怪吓人的。难怪这边晚上大家都不出来,找摄影师的家还费了一番功夫。

这是在摄影师家里试衣服时用手机拍的。
等最后试完衣服已经快十点了,出门才想起我俩还没吃饭,索性在回酒店的路上搜了一家innout,尝试了一下drivethru外卖带回酒店。

这一天太累,小M很快在车上睡着了。路上发生个小插曲,我在一个路口红灯右转,车身刚出线的瞬间我余光瞥见红灯变绿了,但变成了个绿色的右转箭头,同时感觉有摄像头白光闪了一下,当时我就傻了,刚来美国就被拍闯红灯?一边心里嘀咕一边往酒店开,开到一半实在忍不住,看了眼副驾小M正睡得香,索性又调头回去想确认一下那个路口是不是真的有右转灯和摄像头,可惜人生地不熟的兜了好几圈都没能确认到底是在哪个路口,最后只能作罢。事实证明是我多心了,那个感觉到的闪光灯多半是其他车灯瞬间晃过而已(回国后我信用卡没被美国租车公司扣过任何费用,证明全程没有违章记录)。

夜宿尤宁城皇冠假日酒店,办完入住回房间赶紧休息,明天还有更艰钜的任务等着我俩。

Day02. 情定旧金山

Day 2 周日(2016-09-25)
今日全天献给婚纱照。
早上五点多爬起来,天才刚蒙蒙亮。

从酒店出发时手机拍了一张,车身上全是露水。
披星戴月从Union City横跨湾区赶往三藩市区的化妆师家中,清晨路上还没啥车,无比宽阔的六车道城市高速跑起来简直快要起飞。途径奥克兰跨海大桥时支付了此趟旅行中唯一一笔路桥费,5美刀。
化妆造型花絮若干。

这是我用相机拍的。

这是化妆师用小M手机拍的。
一切妥当后,摄影师、摄影师助手、化妆师加我俩共五个人,一辆野马一辆SUV两辆车,便正式开始了一整天的婚纱摄影大战。

出发前,停在化妆师家门口的野马,这罐Monster将承包我一整天的精力。
全天基本行程为市政厅 – 艺术宫 – 午饭 – 金门公园 – 贝克海滩 – 大教堂。当天的天气情况是,天巨蓝,一朵云都没有,阳光毒辣特别热,最高温有三十多度,据摄影师说很多年来都没在这个时节有过这么好这么暖和的天气了。但这天气对于拍婚纱照的我们而言是杯具的:
第一,阳光太刺眼拍照时睁眼极其痛苦;
第二,我本身是怕热体质,即使特意选的一身白西装也是没拍几分钟就开始冒汗了,影响拍照效果;
第三,当天是周日,加上这么罕见的好天气,各种热门景点都极其火爆,尤其下午去金门公园和贝克海滩,堵车加人山人海,平均每个景点找车位都要花一个小时以上,全程只能一点一点挪,那阵仗绝对不亚于上班高峰的帝都。浪费的时间导致最后一站教堂只能拍夜景;
第四,还是因为周日,旧金山市政大厅正好不开门,所以错失拍室内景机会。
其实我并不太看中最终成片效果,更重要是能在此时、此地、此景留下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这里选几张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成片晒晒,既是婚纱照,也可以当做旧金山市区一日游的旅游景点照片啦。
1. 旧金山市政大厅


2. 旧金山艺术宫


3. 金门公园


4. 贝克海滩


5. 大教堂


虽然一整天下来大家快都累残了,但真的完全不后悔,能把一辈子仅此一次的婚纱照经历打造得如此精彩充实,我灰常满意。
今晚住Belmont地区的Holiday Inn Express,条件非常不错。

Day03. 初见加州一号公路

Day 3 周一(2016-09-26)
今天按计划本应离开旧金山开始加州一号公路前半段的旅程,核心景点是十七英里,目的地卡梅尔小镇。但是前一天拍婚纱实在太累,早上睡了个大懒觉快上午十点才起床,出发后还不慌不忙找了家名叫Trader Joe’s的超市大采购,可惜逛半天没看到多少正常补给食物,不是变着花样的干又硬面包,就是其他重口味高热高脂食物,连正常的矿泉水饮料都没有。后来几天还去过几次该超市的连锁,以为美国的超市都这样,心都凉了。直到再后来终于到找到711和沃尔玛,看到满眼的美味食物饮料才知道被骗了,Trader Joe’s压根儿就不是正常的连锁大超市,而应该算是当地人的“特色菜市场”。
从超市出来后我想着往南顺路可以去斯坦福大学、Google总部园区和Apple总部园区到此一游,反正来都来了。
斯坦福大学游客中心。

Google总部园区。

Apple总部园区。

到苹果园区后小M临时得知需帮朋友带一部iPhone7,然后就了开始漫长的排队。是的,从中国大老远跑到米国来和一群中国人排队等著买iPhone7,而且还是远离旧金山市区的苹果总部店。

等买完手机出来已经下午三点半多了,三点半多了我还在旧金山有木有!一号公路我对不起你T T
稍加考虑,只能忍痛放弃之前计划好的完整跑完一号公路的计划,直接抄近道直奔第一个海岸景点Santa Cruz(圣塔克鲁兹)。然而就在我火急火燎想着一定要在太阳落山前赶到17英里景点时,老天爷又开始制造麻烦了——从苹果总部出来没多久,刚上州际高速就开始不正常堵车,同时天生异象,万里无云的天空凭空多出了一朵长相颜色都很奇怪的乌云。

这是高速入口等红灯时用手机所拍。
后来一边开车一边眼看着那朵云慢慢变大不断扩撒,颜色也越来越糟糕。

沿途用手机所拍。
我这才反应过来是不是哪儿着火了。赶紧让小M用手机搜了下CNN新闻,结果不幸言中——Santa Cruz突发山火OMG。
紧赶慢赶,五点多终于到了Santa Cruz,一个干净美丽的小镇,可能是工作日的原因,游客并不多。路边随便找了个车位,第一次使用咪表,研究一下还是很好用的,可惜不支援信用卡,只能用quarter硬币。
停完车我俩便步行前往海滩溜达赏景。

除去天边的乌云,一切都是很美好。

一位热心老奶奶帮我俩拍了张合影。
在小镇附近能更近地感受到触目惊心的山火黑烟。

本应非常美丽的海岸风光,

可惜被山火搅得一团糟。
我们在Santa Cruz小镇停留了半个多小时后继续动身南下,此时已经快晚上六点了,路上依然堵车,等我们赶到蒙特雷时太阳已然跌入了地平线,只能放弃今日计划的17-Miles景点改为安心在蒙特雷溜达。
出乎意料的是,这个之前并未计划停留的沿海小镇,却给我俩留下了相当不错的印象。
夕阳西下,夜色渐浓,缓步徜徉在小镇上,艺术气息浓厚的雕塑和建筑,颇有情调的沿街小店,宁静的海边步道,一切都很美好。

停在路边车位的野马,用咪表支付了两个小时停车费。

在小镇海边还能看见遥远的山火烟云。

海湾对面的小镇,我怀疑会不会就是刚去过的Santa Cruz。

随性街拍。

这边特别安静,感觉快要走到小镇的尽头了,在岸边稍加逗留。

这是往右看。

这是往左看。

天光黯淡后,远方的山火变得更加容易辨识。

小M的黑暗系剪影。

兜了一圈回到主街上,赫然发现这么点的小镇上居然有一家洲际酒店…

酒店虽不大,但门口的Valet Parking(代客泊车)服务看上去却完全不含糊。

海边的假山水池雕塑。

又看了眼海湾对面的小镇,居然如此灯火通明。
晚上我俩在小镇上找了一家名为Sakura的地道日料享用美味晚餐,于晚九点离开蒙特雷前往卡梅尔小镇。

上车前发现野马居然有迎宾灯。
有意思的是蒙特雷小镇的地形从海边往内陆走是一个不断爬升的过程,每过一个路口就爬升一阶,我开车离开小镇时感觉至少连续爬了十阶,恍然间还以为自己回到旧金山了呢,不过越来越稀疏的灯光和人烟表明我正远离城镇进入郊区。卡梅尔和蒙特雷接壤,开车过去用不了几分钟。虽然小镇表面上还灯火通明(这边商店关门后都会保持店内几盏灯长明),但街上仅有一两名行人飘过表明卡梅尔已沉沉入睡。即便如此,我俩还是舍不得直接去酒店,在小镇主路边找地儿停好车,像做梦一般在空无一人的卡梅尔小镇上游荡了一个小时,甚至特意摸黑去海滩看了一眼(然而黑漆漆的啥也没看着),之后才恋恋不舍地赶往预订的酒店Carmel Mission Inn办理入住。

街边商店橱窗里的饰物。

“卡梅尔表演学院”。
Good night, Carmel-by-the-Sea.

Day04. 世界上最美丽的公路

Day 4 周二(2016-09-27)
今日计划原本是走完加州一号公路后半段,从卡梅尔小镇到洛杉矶,五百多公里路程且沿途景点众多,距离长任务重。但由于前一天的各种意外情况,一号公路最精华的景点17-Miles没能去成,美丽的卡梅尔小镇也没正经游览。即使当前的行程进度形势已经相当严峻了,信念坚定的我丝毫没有动摇必去17英里的心,大清早七点多便爬起来直奔景点。
由于一号公路总体上西侧临海,对于看海景而言是上午顺光下午逆光的。假如我昨天下午真的赶到了17英里,肯定只能看到逆光景色,所以因故打乱计划拖到今早也算是塞翁失马了。
开车来到景点入口Pacific Grove Gate,这是一个私人景区,需缴门票10刀/车。停车缴费领地图,然后嗨皮地在清新的森林小路间穿梭著奔向海边,海浪沙滩礁石松树我来啦。
接下来将开始照片轰炸,景色太美,照片根本不足以展示现场感觉的十分之一。去过的朋友可以温习以下,没去过的就当预览,不用担心被“剧透”,照片看再多到了现场也依然会被震撼到。
按官方手册上的地图示识,整个17英里沿途有十几个著名景点,不过我俩没纠结于此,边开车边欣赏,觉得有必要就找地方停车下来溜达享受阳光沙滩海浪。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美丽的一天从鸟儿开始(其实现在已经九点了)。

早起的狗儿有肉吃?

Pebble Beach全景一张。

这是Pebble Beach高尔夫球场上的小井盖。

即便是秋季,球场草坪也依然绿如油。

远处来了俩彩色野马兄弟。

球场全景。

下一个海滩,请热心游客帮忙拍了张合影。

给小M来一张。

然后我俩又找了另一位热心游客又拍了张合影,身上的T恤是昨天在斯坦福大学纪念品店买,直接当情侣衫穿了。

摆个POSE。

这个礁石堆附近的海浪颜色特别深邃。

惊涛拍岸。

牛奶般的泡沫。
继续往前,来到一片视野开拓地带。

往北看。

往南看。

远处应该就是那棵大名鼎鼎的悬崖孤松了。

摆个POSE。

再摆个POSE。

下一个观景点,给停好的野马来一张,注意左侧的大礁石上栖息著黑的白的各种海鸟。

酷酷的侧颜。

换个方向回望悬崖孤松。

这边厢有一只淡定的小家伙在晒太阳。

回头看岸上,各种造型的海景私人别墅,真是羡煞人也。

坐在长凳上看雪白的浪花潮起潮落。

仿佛时光已经停滞,就这样凝成永恒。

生活还得继续,我们还要往前,这片区域的礁石比较多一些。

发现下方有一小片干净的沙滩,上面有一群小鸟特别逗。

它们全都紧密围绕在冲到沙滩上的海浪最前沿,形成一个半圆。

大家都不敢踩水,却又坚决不舍得离开浪尖半步,于是便形成了“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局面,所有小鸟都同步跟着浪花小碎步前进或后退。我猜它们应该是想从海浪里寻觅被冲上岸的小鱼小虾吧。

偶尔海浪冲得比预计的猛,于是便会有动作慢半拍的小鸟被海水淹到,扑棱扑棱赶紧爬出来,那叫个狼狈,但是下一秒赶紧又冲回去追逐浪花了,我俩看着它们笑了好久。

下到沙滩上,近距离感受海浪的力量。

似乎海风又大了一些,海浪明显更高了,卷起千堆雪。

完全舍不得走了有木有!

人可以走,名字得留下。就让浪花将它们带回去,与大海永存吧。

继续往前,找到一处离海特别近的临时停车带。

正好可以给爱车来张特写。

回望来时的路。

下方沙滩被海浪冲刷得好平整。

这是我们停留的最后一个礁石观景点。

牛奶般的海浪泡沫,叹为观止。

最后一个带人行步道的景点,海面已经开始有些逆光了。

岸上有古木松树小屋。

远处有海鸟仙山云雾。
十一点一刻,我们依依不舍结束17英里景点之旅,再次回到卡梅尔小镇上。
和夜晚相比,白天的卡梅尔确实美不胜收。不过虽然名气更大,总体感觉却不如蒙特雷那么好,可能是商业气息太重的原因吧,蒂芙尼劳力士蔻驰等好多大牌都在这儿有专卖店。

路边随拍。

红叶。第一张来自小M手机。

一家小店门口嫩嫩的绿植,青翠欲滴惹人爱怜。

期间小M在Lush买了点香皂,然后去Tiffany咨询她那条项链能不能修(很不幸刚带来米国就断链子),我跟店员阿姨聊了会儿,说我俩跑美国来度蜜月,好喜欢这边的景色和环境,也很羡慕她能在这么美丽的小镇上工作。然后聊到我俩接下来的行程计划,对方却表示非常羡慕,说她都这个年纪了还从没去过大峡谷黄石,真的特别特别想去blahblah。阿姨这话也算是进一步提升了我心里对后续行程的期待。
中午十二点多,我俩找了一家名叫Carmel Belle的餐厅吃了一顿特色午餐。

饭后正式启程今日的一号公路自驾。由于午后面朝太平洋方向开始逆光,加之海天交界处源源不断生成薄雾,所以当日观赏条件并不算很好。但依然无法掩盖沿途风光的惊艳,这一路开下来真的太太太赞了,加州一号公路自驾果真名不虚传,而且这种事必须亲自经历过才知道有多摄人心魄。从大苏尔惊险的悬崖峭壁沿海公路到出山后的平原农场超长平直海岸线,左手高山草原,右手悬崖峭壁,以及占据了整整半个世界的太平洋和蓝天。我一路开着车最常见的状态就是一边惊呼一边伸长脖子把脸往挡风玻璃上贴;一边贪婪地用双眼吮吸著这美破天际的景色,一边激动得在车里张嘴大叫“哇哇哇!!!”“啊啊啊!!!”“天哪,天哪,太赞了!!!”。
可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不管眼前的景色有多美轮美奂,留给我们今日后续行程的时间已经严重不足了,所以即使处处绝赞美景处处都想停,我也只能强忍冲动只在几个经典的地方停留观景拍照,比如大苏尔地区(Big Sur)、比克斯比大桥(Bixby Creek Bridge)、鸽子角灯塔(Pigeon Point),象海豹海滩(Piedras Blancas Elephant Seal Rookery)、赫氏古堡(Hearst Castle)山脚下的圣西蒙码头(San Simeon Pier)等。
下面按时间顺序晒晒沿途照片。

[13:46]第一次路边观景带停靠。海水和早上的17英里一样蓝,但这个位置逆光严重。

[14:01]这个位置不错.

请热心游客帮忙拍了合照。

[14:10]没开几分钟又停车了,真心忍不住啊。这蜿蜒曲折的海岸线,现场超震撼超有感觉。注意照片左上角,海面上的薄雾正逐步向海岸方向飘来。照片右上角,藏着大名鼎鼎的比克斯比大桥。

拉近看,就是它。

当然得和大桥合影一张啦。

一张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再来一张。

[14:20]前方海上有一座仙山!

云雾缭绕甚有意境。

往西边最远方向看,赶过来的海面薄雾已经快把天际线遮住了。

拉近点看,注意镜头中间那条分界线只是薄雾的最前沿,真正的天际线在画面上方约四分之一处。
前面停车太频繁,这样下去得何年何月才能跑完一号公路,所以我下狠心要好好赶路短时间内不准自己停车了。
下面是手机花絮两张。

[15:32]遇到一个“STOP HERE ON RED”标志,意为“红灯亮时在此处停车等候”。就是前方山体滑坡修路导致只有一条车道无法正常会车,双向来车须根据讯号灯判断轮到哪边通行了。这个设计真是简单又使用。

[15:37]一个多小时后,再次路边停靠。白浪、礁石、沙滩、路桥同框。

白浪和礁石。

隐匿在悬崖一隅的沙滩。

远处的路桥。
接下来是手机花絮若干。

[15:53]下山途中突然瞥见前方不远处出现了一个不是山洞的隧道,给我激动坏了。

这张来自小M手机。

玩过Need For Speed(极品飞车)的童鞋肯定会觉得似曾相识,这种建在海边、悬崖边的隧道在游戏赛道里太常见了。今次在米国见到实物,瞬间便觉得自己置身游戏中了。其实应该说是人家游戏里的场景实在神还原啦。

驶过隧道。

驶出隧道。讲真,要不是这段路是下坡急弯且没任何路边停车带,我肯定会想办法把车摆路边好好用相机拍一张,这场景真的太勾回忆了。

继续往前,又是一座路桥。

照片左侧迎面而来的便是美国三大平民跑车之一的Dodge Charger,另外俩就是野马和大黄蜂。

出隧道后没几分钟,远远看见前方有一片很独特的海岸线景观。

[16:01]赶紧找地方停车,然而这是个下坡,等我找到停车带的时候,视角已经很低了,只能勉强把手举高高,越过灌木丛拍出这张照片。

看到标志才知道原来这是个景点,叫Pacific Valley(太平洋峡谷)。从这段之后,明显感觉道路整体海拔在逐步降低,应该是走出悬崖峭壁的大苏尔山区了。
插入手机花絮。

[16:50]左手大平原,右手太平洋,前方大长直。

[16:53]平坦的视野中出现了一座地标建筑,就在这张照片的中心位置(当然,要从这来自2011年手机拍出的渣画质照片中看清楚确实不太容易)。
我那紧握方向盘的双手已经开始忍不住微微颤抖了,这是极品飞车电影中最后终极比赛的终点,鸽点灯塔。
小M在副驾已经累的睡着了,我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轻轻减速靠边停车,然后下来给爱车与灯塔拍照。

在这张勉强能看清灯塔的照片中,野马只能以虚影出境。

因为距离实在太远了。

我还是单独给灯塔拍照留念吧。

顺手抓拍岸边礁石上的海鸥一群。
上车后继续往前,本想着一定要开到灯塔下方好好合个影,结果发现压根就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即便是离得最近的时候,灯塔和主路的垂直距离也非常远,一号公路在内陆,而灯塔在靠近大海的地方。关键是这整片区域都被官方拦起来了不让靠近,于是我只能失落地缓缓沿着铁丝围栏渐行渐远T T
[17:00]刚开过灯塔区域没几分钟,发现前方有个大停车场和很多游客,明显是一个较大的景点。这还是我今天第一次见这么大这么热闹的景点,必须得去瞅瞅。驶入停车场才发现原来这就是一号公路上名声赫赫的必看景点之一,海象滩。其实我压根没往这个地方导航,纯属路过,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赶紧停好车叫醒小M。

往海边走的时候发现停车场和海滩之间有个栅栏,我还没看着海象呢,倒先被地上的松鼠吸引住了。

这家伙一点都不怕人,见人来就主动凑上去要吃的。照片里它正扒拉小M的手找吃的,被我抓拍个正著。看这肥硕的身材,应该是没少从游客手里捞著吃的。虽然栅栏上都有警告牌写着严禁投喂野生动物,这样会害了它们。然而从这一只小松鼠身上就足以看出大家是有多惯着它了。

我也伸手假装有吃的逗它,可惜仅靠右手单手持相机抓拍太容易跑焦拍糊了。

肚子都吃那么圆滚滚了,还望着我们想有没有免费的午餐。

临走前依依不舍地回头张望。

送走小松鼠刚起身,发现前面一只海鸥正淡定地立在柱子上看我拍照。

看我,再看我,再看我就把你拍照。

此刻海滩的另一个方向,景点的主角们正式登场,只是这样看过去也太逆光了。好在景点规划者很贴心,修建了专门的木栈道围绕整个海滩,让游客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欣赏懒懒的海象宝宝。

沿步道往前走一段距离,这儿视角不错。

岸上闭目养神的都很懒。

水边冲浪摸鱼的也很懒。

岁月静好,睡觉就好。

终于看到两只在夕阳下挥洒著青春汗水展开决斗的亲,真不容易啊,我可以心满意足地撤退了。
不过直到准备离开海象滩再次上路之前,我内心仍然无法放下之前错过的鸽点灯塔。开出停车场的刹那,我觉得不能留遗憾,心一横直接调头往回开,猛轰油门一路狂飙几分钟就赶回了被围起来的鸽点灯塔景区附近,然后再次调过头来开始找合适的拍照位置。

[17:30]于是便有了这张野马和灯塔的合影。(笔者注:直到现在这张照片都是我朋友圈的封面)
拍完照回车上看了眼地图,我们离下一个景点赫氏古堡(Hearst Castle)已经很近了。当然看古堡是不可能真的跑上山去看古堡的,因为要买票上山好好参观古堡的话至少得花掉半天时间,而且我对人文古蹟类景点并不是那么感兴趣,所以就打着能在山脚下的圣西蒙码头(San Simeon Pier)停留遥望一下就很好了。

[17:48]只用了约一刻钟便到达圣西蒙码头,这里背靠群山,面朝大海,有沙滩栈桥和帆船,感觉好棒。不过偌大的停车场游客寥寥,大概是因为太阳快下山了吧,而且这里又在一号公路中间,前不著村儿后不著店的,很是僻静。

这里的海鸥都不爱看我镜头=_=

停车场有一些小桌子小板凳,还有一棵好大好大的树,枝繁叶茂,绿叶红花。

影子和树和小M。

小M抢走了我的渔夫帽。

远处的沙滩被阳光镀成了亮金色。

我们开始往栈桥上溜达。

从栈桥上回望沙滩,几位游客或坐或趟,正享受着这悠闲的时光。我这才发现他们后方有另一个独立的停车场,看来想去沙滩玩得走别的入口,而且可能要收费也不一定。

桥的另一侧,是悠远绵长的海岸线。

在桥栅栏上留下我俩的合“影”。

半岛,帆船,海鸟。

栈桥上有位渔民在卖他今天钓到的鱼,惊呆的我忍不住拍了一张,这些真的能吃么。

长长的栈桥,独行的背影。

从桥上远眺山巅的赫氏古堡,看上去占地面积和规模着实不小。

请热心的外国友人帮忙拍照。

换另一侧不逆光的再来一张,我这发型已经彻底被小M的帽子给摧毁了…

[18:16]在停车场最后一次眺望远处的赫氏古堡,而后便启程南去。
离开赫氏古堡约半小时后,天色越来越暗,眼看着太阳就要没入海平面了,我一琢磨觉得不行,再着急赶路也不能误了夕阳美景,于是果断减速靠边停车,和小M一同见证了一号公路上这场孤独而壮阔的日落。

[18:48]最后的完整太阳。

夕阳与车头。

夕阳与车身。

夕阳与车尾。

最后的弥留。

只剩下梦幻般的光晕。

而当夜幕降临,我们的加州一号公路旅行即随之完结,留下值得回味一生的惊喜与赞叹。

再次出发已是晚上七点,我们离目的地洛杉矶还剩约370公里路程,占当日行程计划距离的70%,即直到太阳都落山,我们才刚完成了30%的行程任务。后半段行程将途径的丹麦小镇、圣芭芭拉等景点其实也都是我原计划有时间的话都去看看的,不过今天白天的所见所闻已彻底惊艳了我的想象,最起码一号公路最精华的部分都完整领略过了,今日无憾。
也大概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我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养成最大化利用白天时间游玩观景,然后在夜晚时间赶路的习惯。不过自驾经验不足的童鞋还是尽量别学我,尤其在一号公路,有些路段相当险峻,急弯陡坡真不是盖的,道路狭窄路况不佳视野也不好,会车难度大。白天在穿越大苏尔山区期间,我曾主动停车换小M驾驶,因为实在是觉得这么顶级的移步换景自驾风光,这么美妙的悬崖峭壁飙车体验,而且还是开跑车,不亲自上阵感受一回岂不是白来了。于是小M开始了此趟美国之行的第一次摸车,也是唯一一次摸车——战战兢兢开了三分钟就尖叫着说我不开了我怕我怕…她实际驾龄比我还长将近三年(不过骨子里不怎么爱开车),由此可见一号公路的震撼确实不是谁都能享受得来的。
拍完夕阳后大黑天的也不用看景色,终于可以心无旁骛的开始专心赶路,而且也不用特意沿海边走,直接跟着导航走山路抄近道。路过丹麦小镇时本想找个公共卫生间放水,结果太晚了愣是没找著,用地图搜出来的唯一一个居然关门了orz,最后被逼无奈驱车在街上瞎转悠,哪儿黑往哪儿钻,直到一个黑咕隆咚的马路尽头,在满天繁星和银河的注视下对着路牙子解决了。
离开丹麦小镇后继续赶路,黑漆漆的山路九曲十八弯,工作日鲜有车辆行驶,好在背后追来一辆Audi S3,无趣的夜晚山路自驾瞬间多了乐趣,让他超车走前面带路,然后我尾随着飙了一路,基本保持在80迈(约129km/h),反正我不超车,他多快我多快,还可以大大降低降低被警察抓超速的风险。

为了纪念这辆S3用手机随手拍了两张,为保证行驶安全所以保证不了照片清晰度,留个纪念就行。
但即便是这样跟着飙车,最后晚上赶到圣塔莫妮卡宾馆时也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哭笑不得的是找宾馆还很费了一番功夫。本来跟着导航很容易就找到了宾馆(楼外有临街大招牌),车也在楼下专用车位停好了,但是我俩拖着行李愣是没找著lobby(宾馆大堂),最后只能给前台打电话,沟通了半天在附近兜了好几圈才找到,折腾了至少一刻钟。其实直线距离并不远,但它门脸奇小而且还在另一栋楼的街道转角处,从我停车这边压根看不着,也是醉了。宾馆名叫Travelodge Santa Monica,评价还不错,但房间小价格贵,圣莫妮卡景区的所有宾馆酒店都这德行,没辙只能忍,赶紧休息,明儿有一整天的环球影城在等着我俩呢。

Day05. 好莱坞环球影城

Day 5 周三(2016-09-28)
今日全天游玩好莱坞环球影城。其实在整趟行程中我都没有特别针对某个景点的具体玩法做过很详尽的攻略,为的就是在计划整体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持更多的新鲜感与未知度。同理,这次来好莱坞环球影城之前,我对于环球影城这个东西一直都只有个模糊的概念,以为大体就是跟北京欢乐谷差不多的各种游乐设施综合体,顶多掺杂了一些电影元素罢了。这种理念带来的好处是这次的环球影城之行给我了极大的惊喜,以至于严重影响了最后去迪士尼世界游玩的积极性,动不动就被我拿来和环影对比,人家怎么怎么好玩,这个怎么怎么无聊-_-||
门票我是很早就在官网预订好了,纠结很久最终买的带折扣普通票,两人合计212美元(还有一种优先票几乎所有专案都不用排队,但价格是普通票两倍)。主要考虑到我俩去的日子既不是暑期热门季节也不是周末,所以赌了一把。事实证明我赌对了,虽然当天游客也不算少,不过大部分专案排队时间都在5分钟以内,我俩成功将所有感兴趣的专案都玩了一遍。
网上购买的票可自行打印出条码到时候直接扫描入园,还可享受提前一小时优先入园,每日具体开放时间官网有日历,通常是工作日10点,周末9点。不过鉴于洛杉矶工作日的早高峰交通状况,我俩还是九点半才赶到。官方停车场有好几个区域,三档供选,18刀、25刀、35刀,越贵离园区越近。其实完全没必要选贵的,从18刀的停车场走过去也就10分钟左右,中间途径City Walk,类似综合购物用餐主题商业街,完全不会无聊,后面会提到晚上我俩在这条街都逛得舍不得离开了。

这就是City Walk,快要走到头了。

前方已经能看到环影标志性的立体logo啦。

这种地方当然得来一张,可惜背光。

走近了再来一张,结果没配合好。罢了罢了,我俩着急赶着要入园抢坐关键专案,也没太心思慢慢摆pose拍照,就这样吧。

这是高高的园区正门,来自小M手机。
入园后拿到地图和表演时间表,简单做个规划我俩就直奔下园区的小火车(Studio Tour)。这也是我出行前记住的唯一环影游玩攻略:一定要第一时间玩小火车,否则之后排队会很恐怖。事实证明这个经验无比正确,我俩刚到那儿的时候几乎没有排队就直接上车了,等我俩玩完一圈回来,估计也就半个小时,入口处已经黑压压全是人。

赶往下园区途中可以看到洛杉矶市区景色。

路边小摊,游客可以和梦露拍照。

我俩在排队区等候,那么多的栅栏都没用上,车一来直接就上去了。
小火车这个专案主要就是介绍并让你亲身体验好莱坞拍电影的各种场地、技术,每人还会发一副3D眼镜,真的相当震撼。从经典作品到现在的最新作品,从基本道具到拍摄场地到各种天气模拟再到灾难场景重现,还有各种身临其境的特效体验,对于我这种好莱坞电影迷来说真的是意料之外的惊喜(我一直以为小火车只是无聊地导游讲解那种),说它是整个环影的精华所在一点都不过分。介意英语听不明白的童鞋可以等专门的中文场次,不过时间安排上可能就比较被动了。

自拍一张,来自小M手机。

各种电影工场、美剧工场、还有真人秀工场。

小火车突然大拐弯,我得以拍到车头。

即将进入一个黑漆漆的山洞场所。

进去之后的过程我也有拍照,不过全程都是戴着3D眼镜的全4D超逼真特效体验,照片既体现不出任何现场观感,还会泄露剧情,所以详细情况我就不剧透啦。

接下来是Universal Picture Cars,也就是电影荧幕中用到的特技/特型车辆。

有这些奇怪的家伙。

也有我认识的速度与激情里的跑车。

还有侏罗纪世界等等里面的车辆。

超级小镇,模拟降雨,彩虹,洪水等等场景,真是叹为观止。

路过西部牛仔小镇。

前方又是一个大大的“密室”。

这个没啥剧情,讲讲也无伤大雅。

就是地铁事故和自然灾难模拟啦。

还是很有临场感的。

接下来是小镇大白鲨?

看着就好像电影剧情。

起火啦,鲨鱼也来啦。

可惜鲨鱼没咬我这节车厢。

小镇归于平静,等待下一波游客。

然后进入高档美剧小区。

看完我只想说,好想拥有这样一栋带小院的别墅!

这里突然冒出一辆DOM的肌肉车。

这是啥玩儿我也不知道。

随后是航空灾难现场。

还带劫后烟雾效果的。

现场看实物都这么逼真了,更甭提加特效的电影效果了。

有种在灾难现场身临其境的赶脚。

下面将进入最后一个大“密室”。

这里面体验也超级棒超级刺激肾上腺素,这个我也不剧透啦。
小火车专案的整体时长差不多在一个小时。之后我们便回到上园区根据手里的时间表参加各种show。
比如特效展示讲解show:Special Effects Stage。

主持人。

各种音效。

墓地鬼怪。

受伤特技。

肢体行动捕捉系统,直接实时将真人动作转换到虚拟的电影角色泰迪熊身上。

真人着火特技。

太空行走等等。
此外还有动物演员训练show:Universal’s Animal Actors。

小到鹅、鹦鹉,

大到浣熊、老鹰、猫头鹰。

这只漂亮的热带鹦鹉在进行风洞试验。

与观众互动。

最后还有小可爱出场,简直了。
Show参加完,然后开始玩各种游玩专案。哈利波特园区超赞,其中的主城堡专案超超赞,整合了过山车和4D观影体验,真的就是整个人身临其境融入到电影中去了。著名的Butter Beer美味极了,5.98刀一杯,我们上午下午各买了一杯。午餐就直接在园内快餐店解决了。

哈利波特园区入口大门。

通往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专列。

熙熙攘攘的魔法小镇,里面藏着很多彩蛋和有意思的玩意,如果是哈利波特的忠实粉丝来这儿,一定会兴奋到爆的。

请热心游客帮忙拍照。

好喝到不行的butter beer。

这两张来自小M手机。

这几张是在哈利波特主城堡里面用手机随手拍到的,墙上照片里的人物和电影里一样都是会动的。

主城堡外有个小小的过山车专案。

这样看主城堡还是相当壮观的。第二张是我坐在过山车上爬到高处时用手机拍的。
离开哈利波特园区后还玩了几个别的专案,比如生化危机、小黄人、行尸走肉等等,这里简单晒几张。

上园区玩差不多了,然后通过一个超级长的扶梯去到下园区。

之前有提到过上下园区中间有个平台视野超好,这回再路过,我直接抄起相机来了张大全景。照片中左下方那些白白的方块建筑就是早上坐小火车看过的各种专业摄制工场。
下园区的专案要相对少一些,但内容和规模一点都不含糊,像侏罗纪公园,木乃伊和变形金刚都属于超级大专案,可比拟哈利波特主城堡专案的棒呆的那种。不过这些专案我都没拍照,一律拿着手机全程录视讯了,考虑到可能会剧透,这里就不晒内容了。
晒一下用过的时间表和地图:

下午五点多,我和小M心满意足地走出环球影城主园区,在CityWalk找了一家寿司店吃晚餐。本打算晚上再去洛杉矶其他景点逛逛,结果在前往停车场的途中发现CityWalk有不少感兴趣的商店,于是直接改逛商店了-_-|||最后给小M买了件斯凯奇的粉色防晒服,还在NIKE店看上好几双乔丹的新款鞋,超喜欢,虽然折腾半天并没有我适合的码数,不过已深深地种下了草,后面的行程中还会提到这事。

晚八点,环球影城灯火通明的停车楼。
考虑到接下来几天将会有长途自驾任务,补给自然不能少,于是晚上找了家Trader Joe’s和711进行大采购,也就是这天通过和711的对比我俩才知道原来Trader Joe’s不是一家“正常”的超市。
回到宾馆后,我给大峡谷直升机运营商打了个电话做reconfirm(二次确认),之前在网上预订直升机行程时官方明确要求至少提前24小时致电,一方面确认预订人将按时登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获取航班的最新起飞资讯,毕竟直升机起降太容易受天气影响了。
明天,我们将再次开启远离城市的郊野自然风光之旅。

Day06. 邂逅66号公路

Day 6 周四(2016-09-29)
今日行程为从洛杉矶驱车前往大峡谷边上的Williams(威廉姆斯)小镇,因为不甘心单纯赶路,所以规划路线时增加了绕路去趟购物天堂Desert Hills Premium Outlets(沙漠山奥特莱斯)和Joshua Tree National Park(约书亚树国家公园)这两项活动,算下来总里程760多公里。
从酒店出发前往沙漠山奥莱需要自西向东横穿整个洛杉矶市区,为避开早高峰我们并没有特别早起,差不多踩着九点多出发,第一个目标美国西部最大的品牌折扣购物中心:Desert Hills Premium Outlets。实话说我们这趟蜜月旅行真心没有规划什么购物时间和预算,去沙漠山奥莱只是出于其大大的名气,好歹看一眼感受下现场氛围,不至于留遗憾,反正总体方向一致,稍微绕路途径一下并不会多花太多时间。
中午11点半多到达目的地,又是一个艳阳天,加州阳光真不是盖的,晒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停完车全副武装做好防晒措施,溜达到正门拍几张照片留念。

这是从山上的停车场往下看。

沿车道步行至奥莱正门前,感受一波这似火骄阳。

门口景观与店铺。

下台阶后进门前回望,景观水池清澈得不像话。
进入园区后我俩想着来都来了,溜达一圈看看再走吧。结果这一逛就逛出事了,随便进一家感兴趣的品牌专卖店都会被吸引住,因为真的太便宜了,通常都是专柜价四折往下,加之很多本地品牌衣服箱包在米国的原价本来就比国内专柜便宜,所以看啥感觉都跟买白菜一样。之前看网上流传的中国人在这儿一口气买十几个Coach包包的照片还不太信,待我到店里一看那价格,再看看宽阔的结账大厅和七八条平行结账通道,这才感慨网络照片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因为是工作日,而且中午气温很高,店外游客稀少。
就这么简单逛了几个店,还没任何感觉,转眼俩小时没了。
最终,完全没任何计划购物的我还是没抵住诱惑给父母买了两个包、给小M买了一双鞋。
看着Google地图上的详细商店分布图,还有好多好多喜欢的品牌想要去看看,但我俩已经偏离计划太远,必须咬牙放弃,我拖着小M赶忙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讲真,对于想要好好逛沙漠山奥莱的童鞋而言,给你一整天时间都不见得能逛尽兴。
从沙漠山出来已经一点半多了。下一站是约书亚树国家公园,也是我们此行的第一个国家公园。由于身处加州南部沙漠(这是此趟自驾行程中到达过的最南处),再加上烈日灼烤,中控屏显示的车外气温不断重新整理,最高达37摄氏度。好在一路不断变换的路边风景让整个赶路过程并不无聊。

沿途密集的风车阵,比之前去张北草原天路看到的可壮观多了。
驾驶约一个小时后,到达约书亚树国家公园的北门入口游客中心,停车进屋稍加咨询,购买了80刀的国家公园annual pass(年卡),然后拿着地图正式出发。

继续往南开一段路,下午14:46正式到达公园入口。没有哨卡和门禁,就一个收费小屋,对面是公共卫生间。

打卡第一个国家公园LOGO。

这是我俩已经入园停好车后又特意顶着大太阳走回来的,照片里能看到前方道路中间的收费小屋。
其实就普通游客而言,这个国家公园并不值得专门去一趟,只是我规划路线时发现今天会途径公园外围,索性就进去兜一圈好了。来一趟米国不容易,能顺路多去一个国家公园何乐而不为之。公园面积很大,以沙漠戈壁为主,最大的特色就是这边独有的约书亚树和奇山怪石,还有无数原始步道,是专业徒步爱好者的乐园。不过重复性景致居多,像我这样开车从园内穿一趟既能体验独特景致,又不至于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
简单晒几张照片。

这就是传说中的约书亚树,还是蛮高大独特的。

看上去就路边几颗?不不不,放大了看。

满世界都是约书亚树!

特写来两张。

这是我跑到树下仰望拍出来的,饱满的球形针刺叶给人一种奇妙的赶脚。

低头发现脚边有几颗小小的仙人掌,体积对比差太远啦。

爱车特写两张。

超级全景,能看到各种怪石堆砌起来的“假山”。。

路边指示牌指著公园中一个著名景点Skull Rock(骷髅石)。

是不是还挺像的。

大家来找找这张照片中一共有几个人-__,-
下午四点正式离开约书亚树国家公园,本以为剩下的只有纯赶路行程了,不想老天还给了我一个小惊喜——由于绕了路,从公园出来后需要先抄近道走两个多小时的低等级公路,而后才能转上最近的高等级公路40号州际高速。这段低等级公路由于人少地平路直,全程都是无比震撼的沙漠孤独景观,并且这段路的后半程就是传说中的Historic Route 66(美国66号公路)的其中一部分,实乃无心插柳柳成荫哪。

刚从公园出来就面对一个超级长的下坡路,视野豁然变得开阔,一眼望不到头。
越往后开,越能感觉到路面平整度变差。加之地处荒漠地区,路上往来车辆极少,于是我便经常一辆车霸占整条道路,独享天地。

往后看,笔直无尽,没有车。

往前看,笔直无尽,只有我一辆车。

文艺一张。

这么荒凉的地方居然还有住户,靠近主路的地方竖着一些邮箱,和以往在米国电影里见过的一模一样,感觉甚是激动。

有种融入到朴实的美国人家生活当中的感觉。

继续往前,这段路路面要好很多,从上往下看比之前的水平视野更佳更震撼。

想要摆个pose,却只能背对太阳缩着手遮著脸。。。

云朵在荒漠上投下巨大的阴影,远处的山峦依稀可见。
话说这张照片中有个彩蛋,我也是回来写游记时翻照片才发现的。

喏,就是接下来我遇到的这个。

火车在中国很常见,但是在米国感觉是个超级稀罕物。

从方向上判断,这条铁路似乎会和我前行的道路产生交集。

果不其然,往前继续开了一段后真的有个铁道口,并且我如愿以偿近距离看到了米国火车轰隆隆开过。

嗯,这条铁轨很光滑…

换个角度看天地。
然后直到太阳快下山时我才惊讶地发现,这条鲜有车辆经过、路面修补得千沟万壑、被我独霸了一个多小时的破路原来就是揹负著美国历史的母亲之路——66号公路。

在离开66号公路拐上40号州际高速之前,下车拍照留念。

不远处横向架高的道路就是40号高速。

车停得有点远,我一激动直接拎着相机小跑过来的,就用这种方式让野马同66号公路“地标”合影吧。

一列长长的火车从路旁驶过,车厢被夕阳染成了金黄色,仿佛满载着梦想与财富驶向远方。

18:15,夕阳带着最后一抹余晖隐匿于远山与云彩中。
我拐上40号高速开始在夜幕中赶路,此时今天七百多公里的行程还剩将近一半。好在40号高速路况极佳,弯少路直,很多时候油门踩到底都感觉不出有多快(当然也和野马本身的跑车属性有关,拥有极佳的高速行驶稳定性)。也就是从这天晚上开始,连续三晚飙夜路,今日极速记录100迈(约161公里/小时)。
晚上九点多到达威廉姆斯,酒店旁边紧挨着Shell和麦当劳,加油吃饭,让车和人都饱餐了一顿,终于可以回酒店好好休息,夜宿Ramada华美达连锁酒店。

Day07. 壮丽峡谷,璀璨银河

Day 7 周五(2016-09-30)
今日行程就一个目的地,大峡谷国家公园。
不敢睡懒觉,预订了上午10:15的大峡谷直升机,官网要求最迟起飞前半小时到达机场,而从Williams开车前往大峡谷机场至少需要半小时,所以我俩九点不到就出发了。

依旧晴朗的天空,天边目所能及之处,云朵层层堆积,笔直的道路,和昨晚一样好的路况,爱极了这美好的赶路时光。本来我以为周围的风景会逐步变成荒漠砂砾红色风化石头的景色,可路边从头到尾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让我很是摸不著头脑,说好的大峡谷呢?这么大一绿色平原哪有半点峡谷的样子?此乃后话。
幸得出发早,到大峡谷Tusayan(图萨扬)机场后因为找具体位置还花了不少时间。大峡谷的直升机运营商不止一家,我最初看见停车场就开进去了,结果下车才发现这是Maverick家的机场(最大的大峡谷直升机运营商),而我订的是Papillon。赶紧上车重新导航又兜了一大圈才找到正地儿。

进屋看到一大群老外正排著长队等check in,我也老老实实跟着排队。后来有好心人告诉我这是旅行团,散客可以另一条通道直接办手续。谢过对方赶紧去check in,出示预订单,称体重,然后进小黑屋观看简易教学视讯,之后就在候机厅坐着等通知。一想到过会儿就能坐直升机了,好鸡冻。

这是从屋里看窗外停机坪上的飞机。
万万没料到,就在只差十分钟该起飞的时候,狗血剧情发生了,工作人员突然通知说所有航班都取消了,因为云太多……我勒个去!外面明明还是大晴天有木有,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嘛。

大概就是这种的蓝。
但不得不承认,另一个方向云确实比较多。

我我我该说什么好,计划得好好的上午玩完直升机中午就可以优哉游哉去大峡谷徒步遛弯了,游完西边游东边,晚上正好从东边直接前往下个目的地。结果现在来这么一出,计划彻底被打乱,千算万算怎么都没想到大晴天还能不让直升机起飞,真是欲哭无泪。
在前台办理退票时问了下可否换成其他班次,工作人员表示可以换成今天下午晚些时候的,但依然不保证一定能起飞。心里一万个不甘,来大峡谷不能坐直升机?那还玩个P啊,不行,今天怎么著都得赌一把。咬牙一盘算,计划必须改,只能牺牲大峡谷徒步时间,直接改签到今日最晚一班,17:25起飞,同样也是提前半小时check in。由于明早已经预订了羚羊谷行程,今晚必须赶往Page(佩吉市)住宿,不可能还像之前在一号公路十七英里那样“今日不成明日再补”,所以这次来米国能不能坐上直升机全看傍晚的天气了。
办完手续走出小屋,稍加盘算,现在是10:05,大峡谷公园到这儿大概20分钟车程,再加上步行到停车场时间,最迟16:30必须出发返程,也就是说白天能留给大峡谷的游玩时间只剩不到6个小时了。仰天长叹,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浪费了我半个上午不说,晚上还得绕冤枉路赶回来。不过既然现在已经没有回头路了,那就放平心态抓紧时间好好享用大峡谷吧。
驱车一路飞驰赶到大峡谷景区,这是我们此行游览的第二个国家公园,经过检查站时出示年卡直接放行的感觉真是爽歪歪。不过这个时间稍微好点的停车位早已被抢光,只能停在离游客中心更远一些的停车场,然后下车步行前往巴士站,此时为上午10:30。
大峡谷国家公园位于整个峡谷区域的南缘,不深度游徒步下到谷底的话,通常只用考虑西线和东线,也就是站在悬崖边上朝北俯视峡谷。西线不允许自驾车辆进入,只能乘坐园内免费巴士/徒步/骑行,东线可自驾至各景点观赏。由于今晚我们将前往东北方向的佩吉住宿,东线是必经之路,所以优先游玩西线。

这是我出发前在官网下载的口袋地图,彩色实线代表不同的巴士线路,中间椭圆部分是放大过的,比例不具备参考性。事实上红线部分远比蓝线部分长,而东线又远比西线要长(红蓝黄都属于西线)。
我俩从停车场走到游客中心站,乘坐蓝线巴士到红线换乘站,此时已11:00。
在换乘站等红线巴士时随手拍了几张。

远远地能看到坡上那块光明天使步道石碑BRIGHT ANGEL TRAILHEAD。

隐士路Hermit Road起点路牌,3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私家车禁入。
还一路小跑到悬崖边瞅了一眼大峡谷真容。

大家不用担心看照片会被“剧透”,因为整个大峡谷摄人心魄的空间感、纵深感及宽广度都是照片上无法体现的,惟有亲临现场才能感受到其震撼。只是远处那些笼罩在峡谷上方的大白云朵,让我不由蹙起了眉头,晚上的计划生死未卜啊。
接下来搭红线巴士直奔西线最远端(Hermits Rest),由于路长车慢站多,到达终点时已是中午12点,整整一个小时。

Hermits Rest石碑。
下车先直奔卫生间,然后来到不远处的著名徒步线路隐士步道起点处,这里有方圆N公里内唯一的小卖部。排队买了两个奇贵无比的小小三明治,10.2美刀。
待其他游客都走远了,我拉着小M坐在店外宽厚结实的木凳上,微微眯起双眼,一边咬著三明治,一边透过悬崖边的松柏枯木窥探峡谷景致。正午的阳光有些骄躁,天很蓝,云朵很安静,没有一丝风。真希望时间就这样静止。

用过简易午餐,我俩便正式开始了烈日下自虐式的大峡谷徒步观光之旅。从西向东,自Hermits Rest开始,途径Pima Point、Monument Creek Vista、The Abyss,最后到达Mohave Point(口袋地图上写的Mojave),转乘红线巴士返程。三个多小时,8公里徒步行程,顶着烈日走停赏玩,虽然累够呛,但也乐得其中。
挑部分照片晒晒。

悬崖边的步道修得还是很不错的。

从悬崖一隅窥探谷底。

谷底居然有条河。

小M悬崖观景背影一张。

前方有些专业人员不知道在做什么研究。

走近了发现是操作无人机,不清楚具体是什么专案。

换个角度,就是不一样的造型。

抓拍到山鹰两只。

这儿也能看到河流。

小M累到哀怨的眼神。

横向全景一张,天际线要想拉平实在太考验技术了。

继续移步换景。

看着这头顶湛蓝透彻的天空,我猛然惊喜地反应过来,刚才以为来势汹汹的云层,明明就是在不断撤离远去嘛,看来今晚的直升机有戏。

现在心情不同了,再来看这厚厚的云层觉得也挺可爱的。

这条河(不知道是否同一条)似乎被我拍了好多次。

那边中间突出一片山脊,刀锋般直插峡谷腹地。

拉近看,造物主真是鬼斧神工。

换个角度看更显独特。

另一个方向,另一种风格。

大峡谷的松鼠get。

我咋那么喜欢拍小河沟,大概潜意识觉得有山有水才是最完美。

这俩明显不是老鹰而是乌鸦。

峡谷对面崖壁,令人叹为观止的地质断层构造。

看峡谷这边也能看到全然不同的红白拼接。

上层的白。

中层的红与下层的灰。

继续前行。

路边休息桌椅下发现一只蓝色小鸟,甚至可爱。

观景台悬崖边这么粗的金属栏杆都扭曲了,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

这样看山脊,有种想沿着刀锋一路下到谷底的冲动。

这俩应该不是乌鸦,像黑色的鹰。

这是一只棕色的鹰。

留念一张。

全景一张。
本来依时间走到Abyss这个站时就得乘巴士返程了,结果走到才发现这个站仅有去程巴士停靠,返程巴士还得往东再走一站到Mohave Point,吐血。这就是没有详细研究景区攻略的后果,基本等于探险。

这是在Mohave Point巴士站等车时拍的,那些卷土重来的云朵们让我内心稍有些不安。

等了好久车还不来,我便一个人冲到悬崖边又拍了会儿,感觉怎么看都看不够啊。
结果回到巴士站时小M说刚错过一辆车。得,本来时间就不够,现在又被我浪费了几分钟,懊悔着急都没用,只能干等著。最后搭上巴士时已然三点半了,完犊子,天气是转好了,但是时间却来不及了,眼看着我的直升机计划要泡汤?T o T
纵使心急如焚如万只蚂蚁热锅爬,也只能老老实实坐在红线巴士上悠啊悠啊半个小时到换乘站,下来继续火急火燎等车十分钟,再坐蓝线巴士悠啊悠啊半个小时到始发站,下车就狂奔到停车场,此时已经16:40了。火速著车直接挂S档出发,一路紧握方向盘全神贯注一边按喇叭一边各种超车,比早上还堵车的情况下20分钟的路被我8分钟就跑完了。停好车飞也似地冲进屋里,上气不接下气跟前台说明了情况,对方表示“我们给你打过好多次电话你们都不接,现在已经迟到了啊”——我当时就想一头撞柜台上——忙不迭表示歉意并解释说刚才一直在开车没听到电话,路上太堵了所以来晚了实在不好意思云云。对方没有深究我迟到这件事,而是马上转而同一旁的工作人员认真商量,看怎么样能把我俩安排到别的航班。也是从这件事开始,我第一次深切感受到米国人民在坚持讲“道理”的同时,也不忘对“情理”的重视。
老天终归还是没有让我的努力白费,我俩被安排在了(理论上)更晚的一趟航班,但实际上刚坐下没几分钟就被告知准备起飞了。

等候时透过玻璃拍了下窗外的直升机,天上那架灰色直升机好像是Maverick家的。

天空云层看上去也不少,却可以起飞,所以天气因素对飞行的影响真不是简单凭肉眼看看云彩就能决定的。
听完座位分配(乘坐直升机需要根据成员体重对座位分布做强制安排,不然会影响整机平衡)和基本事项讲解,我们终于出发要去从天上游览大峡谷啦。

同行的是四位德国友人。

这是我们的飞机。
上飞机前有专业摄影师快速指挥我俩和飞机拍了张合影。上飞机后按工作人员指示扣好救生衣和安全带,戴上BOSE耳机,准备出发。这是我有生以来头一次坐直升机,螺旋桨声音实在太大,感觉不戴耳机分分钟就会被震到失聪。

小M坐我对面。

特写一张。

窗外的风景。

起飞啦。

脚下是小飞机跑道。

那边有一大朵云在下雨诶。

大家都在拍另一侧?

原来对面居然出现了彩虹!

白天已经沿着大峡谷边缘看了她好几个小时,现在从天上再次感受她的壮美,依然无比震撼。嗯,几千块钱没白花。

直升机舷窗清晰度欠佳,凑合著看吧。耳机里分别根据游客国籍用德语和中文各播放了一遍大峡谷的成因研究历史介绍。不过专注于景色的我压根没心思去听,忙着用相机匆匆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就开始全程录影了,同时还贪婪地想用肉眼多看看这片神奇的土地。

从返程时的这几张照片可以看出,大峡谷真的就是在超级大一片绿色平原上生生撕裂开来的一道大口子,鬼斧神工是也。
返程很顺利,直升机比预想的要平稳多了,完全不刺激嘛,我还期待会不会有过山车效果呢,想多了。

顺利落地下飞机,回头留念两张。
回到游客接待主楼,看见了我俩上飞机前被工作人员要求摆拍的“官方照片”,本来没打算要,结果发现拍得还挺不错,就花25刀买下来了,一张大的两张小的,可惜没有电子版,自己扫描了一份。

逛了会儿纪念品店,最后花两刀给小M买了瓶可口可乐。

出门时约17:50,天色渐晚。
虽然能赶上直升机我已经非常满意了,不过原计划去的大峡谷东线还没去成,难免有些遗憾。查了下天气资讯,离今日太阳落山时间还有段距离,有戏,于是紧赶慢赶希望能在天黑前到达大峡谷东线的主要观景点之一Grandview Point(直译差不多是“壮观视野观景点”)拍下落日景观。可惜出发没多久天光就不行了,当机立断找了个路边停车带调头停车。下车发现还是晚了一步,主要西边有云遮挡,夕阳最后的余晖没能点亮大峡谷的山石,我只赶上一抹淡粉色云彩。

18:12,最后的云彩。

后来看地图才知道,我停车的地方也算个小景点,叫Duck On A Rock Viewpoint(直译“石头上的鸭子观景点”),照片里应该就是那鸭子了。

只过了五分钟,云彩的彩字便没了。

18:35,大峡谷即将沉沉睡去。
我俩待到18:40,基本上已经拍不出什么东西了,便上车赶往Grandview Point景点,留给我的只剩下了漫天火烧褪去的黑云,还有那颗最亮的星,在夜幕上眨巴眼睛。


上车继续东行。途径大峡谷最东端也是最有名的Desert View Watchtower(沙漠景观瞭望塔)景点时,虽然心里很清楚郊区夜晚没有路灯肯定伸手不见五指,眼前也确实除了车灯照亮的道路其他什么景都看不见,但我依然还是鬼使神差跟着路边指示牌拐进了黑漆漆的停车场。

关灯熄火下车,就这样静静地站在停车场中央。四周都被黑暗包围,万籁俱寂,夜色如墨。待眼睛慢慢适应了周遭的黑暗,倏尔猛然惊觉,不知何时竟已是繁星满天,抬头,一条璀璨夺目横跨整个夜空的巨大光带映入眼底,我激动得差点叫出声来。此生第一次看见如此清晰深邃的银河,再也无法移开视线,就这样虔诚地仰著头,眼含泪水忘神凝视,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仿佛灵魂在宇宙间荡涤。

峡谷地区昼夜温差大,加之已是仲秋,太阳落山后气温下降很快。待我回过神来已经冻到不行,赶紧回车上取出相机和三脚架准备开工。其实作为刚拥有人生第一部相机的摄影小白,我没有任何星空拍摄经验,但早已被幸福冲昏了头的我此时只有一个念头——今晚无论如何都得把这银河拍下来,就算我没有经验,就算我只有一部残幅机。小M累得在副驾睡着了,我顶着寒风在黑暗中架好相机,调脚架、调朝向、调模式、调对焦、调ISO、调光圈、调快门,反复摸索试错改进。生生折腾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摸到点门道,我兴奋地叫醒小M下车一块儿看银河,相机在身后曝光30s,而后便有了这张至今还是我微信聊天背景的照片:

“野马陪我和小M仰望星空@大峡谷”

顺便再来两张头顶不同方位的银河照。

抬头,

再抬头。
看着头顶的繁星和相机里的照片,瞬间觉得今天再多苦难磨砺与艰辛付出都是值当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坚守黑暗何以现星空。收获满满,感动满满,今天的我可以说是无比满足了。
晚八点半,告别大峡谷的壮丽银河,开始正式赶夜路。此时离今晚下榻酒店所在的佩吉市还有约180公里路程,好在路况同样优秀,一路保持昨晚的飙车风格,很快便赶到佩吉小镇,今日极速记录110迈(约177公里/小时)。夜宿Best Western View Of Lake Powell Hotel。

Day08. 羚羊谷与马蹄湾

Day 8 周六(2016-10-01)
今天的计划行程主要是羚羊谷和马蹄湾,有时间再瞅瞅鲍威尔湖,然后赶往拱门国家公园附近的Monticello(蒙蒂塞洛小镇)住宿。赶路行程350多公里,期间将绕路途径纪念碑谷景点,争取在日落前赶到还可以拍个夕阳啥的。
早起下楼用餐,发现餐厅外可以远眺Lake Powell(鲍威尔湖)。

手机随拍,能看到一丢丢湖面。

免费自助早餐还是很丰盛的。
之后我们便正式出发前往Upper Antelope Canyon(上羚羊谷)。
由于羚羊谷景点属于印第安人保护区,不允许散客私自进入,必须通过当地专业旅行社参团游览。我预订的是早10点的羚羊谷普通观光旅行团,每人40美刀,另外还有一个专业摄影团,要求必须带三脚架和专业相机等,每人120刀。时间上要求最好提前一小时到达,最迟提前半小时报到,否则预订可能被取消。但这个10点并不是理所当然的10点,CA州和AZ州不在同一个时区,前者太平洋时区9点钟时,后者山地时区则是10点钟。由于我旅行期间属于夏令时,米国本土所有时区的时针+1,只有AZ州例外,于是不偏不倚,此时的AZ州时间就和加了一个小时的CA时间正好对上,于是从CA一路过来到达佩吉,我们的时间依然保持和太平洋时间一致。如果是冬令时期间从CA过来参加羚羊谷的团,忘了调时间可是会迟到整整一个小时哟。
羚羊谷景点离Page市倒不远,沿HWY 98开过去也就两三英里。按时到达参团地点,进场缴费(除跟团门票之外还须现金缴纳每人8刀的Navajo Parks and Recreation permit fee,这是只要进保护区就要收的“保护费”),停车,然后就在这么一个简陋的地方check in。

细心的童鞋会发现这里的车都是没有前车牌滴。
签到登记,缴纳团费,等候导游分配。时间一到,导游安排大家乘坐专业改造过的大轮车,然后开始了一路风沙弥漫的越野行程。

上车后出发前拍的停车场空车。

远远看见后面的车。

他们追上来啦。车排在后面感觉会多吃好多灰。。。
经过十多分钟的颠簸后到达目的地,上羚羊谷。

里面的过程就不细说了,跟着导游一路走一路拍,导游还是相当专业的,每到一个景点都会告诉大家从什么角度怎么拍最合适,然后还帮大家拍合照。
由于我听信了导游说的将相机ISO固定为400的建议,导致很多照片没拍好,实际上在这么暗的地方直接固定低感手持拍照是很难掌控的(因为光线太暗导致曝光时间偏长),稍不注意就会拍糊。我既没跟专业摄影团也没带三脚架,等我意识到这点时已经晚了。

刚进洞口时感觉还挺亮堂。

没走几步就暗下来了。

横拍竖拍是完全不同的风景。

有的地方头顶缝隙比较大所以会相对明亮一些。

导游帮忙合影一张,很遗憾他也给拍糊了,就当朦胧美了。

这儿有只熊在望天。

这儿是个挂钟。

这边有个人脸。

这儿有个流沙景观被我赶时间拍花了,其实是每个导游走到这儿都会专门抓一把细沙撒上去供游客拍照。。。

用小M手机照凑合一下吧。

这个阳光投下的形状据说应该是个心形,正好特别适合情侣拍合照。然鹅导游给我俩拍出来的效果咋那么诡异捏。。。

洞里靠近地面的地方发现一只壁虎(?)。

神圣之眼在注视着你。

光影与细沙的质感真的超棒。

可惜就是老拍糊。

这个“石波砂浪”的地方,据导游说当年某某摄影师拍出来的作品卖了几百万美元,羚羊谷也因此一炮而红…我就随便看看,你们莫当真-_-|||

到处都充满著光影与色彩的变幻。

这质感真是让强迫症患者好生舒爽。

出洞前给小M来一张。
全程不到50分钟即走完了整个洞穴,或者严格说应该叫峡谷。

出洞后再来一张。

然后请导游帮忙拍张合照,这洞内洞外的光线差距真是地狱天堂。
之后沿原路回到山谷另一端,坐车返回停车场,结束今天短暂的羚羊谷之行。看到有的游客下车开始给导游小费,我一摸腰包,没带现金,都在后备箱里的揹包里。虽然我这位导游帮我把仅有的几张合照都给拍糊了,不过鉴于人很热心态度很好讲解也很专业,我还是一路小跑奔回停车场取了钱再特意折回去给了他10刀小费。
回到车上一看表,才十一点一刻,瞬间觉得今天时间好充裕。和小M商量了下,决定先去看Horseshoe Bend(马蹄湾),然后再回佩吉觅食。
马蹄湾其实只是一个野生景点,并无官方管理设施,只有一些指示牌和一个简易停车场。从停车场到马蹄湾还要顶着烈日踩着滚烫的砂石大上坡大下坡徒步半个小时,所以指示牌上非常醒目地写着务必要做好防晒带够饮水。

徒步行程中发现远处一朵正在下雨的云。

坡顶远眺马蹄湾竖版全景一张。是不是感觉不出来有多大?

照片右侧中间,放大后勉强能看到步道和游客。能看清楚人吗?看不清楚就对了,因为和整个马蹄湾尺度相比人实在是太小了。

小M用手机抓拍到一架红色直升机飞过。

终于来到坡底,站上大石头登高望远。

坐着来一张。

让小M也给我来一张。

身后坡面上的岩石被风化出一道道岁月痕迹。

即将走到悬崖边上一睹马蹄湾真容了,好鸡冻。

其实网上有很多马蹄湾的照片,大家都知道这地儿大概长什么样,可为啥还是这么火,因为只有看到实景才知道,真的比想象中大太多、壮观太多、震撼太多。和大峡谷类似,不到现场你是感受不到那种令人窒息的纵深感的。
不过遗憾的是我这等效16mm焦距的镜头搭配残幅机(等效24mm全幅)根本拍不全……拍到天空就拍不全河流,河流都入镜则看不见天际线,真是尴尬,恨不能手握16mm全幅微单一览天地。
另外注意刚才这张照片的下方中间偏左,看见什么了?

是的,营地!

来都来了,悬崖边的留念是必不可少滴。

最后舍弃天际线,竖版全景一张。
友情提示,由于马蹄湾的“马蹄”是朝向正东方向的,所以最佳观赏时间是早上和上午,下午开始会逐步逆光。我去时大概中午十二点半,太阳在南边所以照片中左侧崖壁都是阴影。
回到马蹄湾停车场时已经下午一点多了,上车开启Google地图准备觅食,结果发现这么小的佩吉镇上居然有个Walmart Super Center(直译为沃尔玛超级购物中心),就冲这牛掰的名字也必须得去看看啊。
古人云,好奇心害死猫,古人又云,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我俩本来打算随便逛逛超市买点补给就走的,结果没想到几乎把整个下午都给搭进去了。主要因为这个沃尔玛实在太NB,从食品饮料到服装文具到医药保健到电子产品到大小家电…包罗永珍无所不能。一逛起来就没完没了,什么都想看看,又什么都不敢买,而且每当想起需要个什么具体商品种类都得找老半天,地方实在太大。直接导致我俩结完账出来都三点多了。

出门随手拍了一张walmart外观。
将大采购的东西装完后备箱,突然想起我俩还是没吃午饭,于是又钻进沃尔玛,旁边正好有家赛百味,瞎点两个凑合吃了——来美国吃这玩意儿基本只能瞎点,盯着选单上一水儿的专业词汇干瞪眼,英语水平着实堪忧。吃完一看表,下午四点,鲍威尔湖还是算了吧,于是感觉时间又充沛了。
慢条斯理离开沃尔玛找了家Shell加完油,然后正式出发奔向Monument Valley(纪念碑谷)景点。我一直以为纪念碑谷就是个在主路边上的简单景点,路过时拐进去即可(因为看Google地图示注就在离主路不远的地方且没有专门的景点园区),所以想踩着点刚好在夕阳落山前赶到,拍最后一缕阳光洒在纪念碑上,多好。

赶路时看见远处一座突兀的平头山,还有黑黑的正下著大雨的乌云(车内拍照均为旧手机画质)。

走近点再来一张。

越开越觉得我怎么离那朵雨云越来越近?
结果不到五分钟,果然如愿钻进雨幕,豆大的雨点说来就来,噼里啪啦往下砸,赶紧减速缓行,就当免费洗车了。

几分钟后冲出雨幕,但见彩虹与我同行。

之后的天气便是一路晴朗,蓝天白云甚是喜人。

路过一坐不知名小镇,等红绿灯时发现这条路叫“Mustang Blvd”(野马大道)。
不过遗憾的是,最终我还是没能如愿以偿。一路狂飙到达纪念碑谷附近后,由于西边天空飘来大量云彩,夕阳早在落山前就完全藏匿了光辉,而听导航意思还要下主路走一大段土路,此时天色已暗,我犹豫半天最终没敢进去。到头来我俩连纪念碑谷的正式观景点在哪儿都没找到T T。万般无奈,只能在主路边停靠我俩互相拍了几张留念。
先来小M的。

半身一张。

全身一张。

跳跃一张,请忽略这狰狞的表情。

坐姿一张,嗯,就是这么任性,宽大的马路随便任我们摆拍。
下面是我的。

这张看上去我好像悬浮在空中的?

请忽略我呆滞的表情,晒这张单纯是为了展示主路以外的地方都是越野级别的土路。

我提示小M可以把镜头拉近拉远换著拍,于是便有了这张…嗯,技术不错的照片。

还是甩俩背影吧。
另外,就是在照片中这条超级长直、超级平整的柏油路上,我为追逐夕阳再次重新整理了极速记录:125迈(约201公里/小时)。

喏,看见天边那堆厚厚的云层了么,就是它们坏了我今天的好事T T


尾灯染红大地,繁星点亮苍穹,纪念碑石化作最深沉的剪影,目送我们向着夜幕再次启程。

离开纪念碑谷景点就意味着我们已经跨越了州界线从AZ(亚利桑那)州进入到UT(犹他)州,正式进入山地时区,时针数字+1,今日“损失”一个小时。
驱车一个多小时后,于当地时间晚20:40(本应是19:40)到达Monticello小镇,今晚住临街小旅馆Blue Mountain Horsehead Inn。
另外鉴于下午发生的“沃尔玛事件”,我俩自律约法三章,下次再去沃尔玛补给,进店前必须先想好这次要买什么吃的喝的,各买多少,然后进门直奔主题,对于计划外的东西一律不许停留,否则真心耗不起(捂脸笑哭)。

Day09. 拱门国家公园

Day 9 周日(2016-10-02)
今天开始正式往黄石公园方向进发,不过考虑到路途遥远,所以规划时分了两天赶路,中间在UT州州府盐湖城停靠一晚,也就是今天的目的地。今日行程四百六十多公里,理论上五个小时就能到。本着“游玩赶路两不误”的原则,我分了半天时间给将会途径的Arches National Park(拱门国家公园)。
八点起床,给窗外的盆栽和野马拍个照。

这家旅馆是连体平房,车直接停门前,门窗面朝主路,别有一番风味。
小旅馆木有早餐,收拾完行李后直接把门钥匙扔进lobby门外小盒子里,就算是退房走人了。找附近shell加满油,顺便在加油站的711买了两个热狗当早餐,这边的711都有自助热狗,自己挑面包挑烤肠,想要加什么调料自己随便弄,挺好玩的,关键是特便宜,买了两个才2.65刀。
吃饱喝足上路赶往拱门国家公园,我们此行的第三个国家公园。
11点达到公园入口处,不愧是周日,收费站外早已排起了大长队。

手机随拍。
还好在米国排队的效率都挺高的,十来分钟后便顺利入园,再次嘚瑟一下用公园年卡感觉棒棒哒。
过了收费站后开始翻山、走大平原。整个景区比想象的大太多太多,到达主要景点前还有开很长的路要开,感觉和在荒郊野岭赶路没啥区别。

刚开始目所能及都是广袤的乱石平原。

然后开始有大石头出现,我管这一堆叫圣殿群石。

这边的调调和纪念碑谷比较神似。

到达第一个正儿八经的景点,平衡石。
看了看手中的官方地图,这个公园里杂七杂八景点挺多的,这样拱门那样拱门,也不知道哪些最值得去。我们今天时间本来就不充裕,只是“顺路”来玩玩,稍作合计,决定先直奔景区深处最精华最有名望的Delicate Arch(精致拱门),之后若有时间再去其他景点逛逛。
驱车二十多分钟,跟着路牌到了精致拱门背后的远眺观景点,下车感觉被坑了…

照片正中央偏下的就是精致拱门,确实够“远”观的。
由于这观景点是死胡同不能上山,想要近看精致拱门必须开车绕回去,走另外一条很远的步道。
有多远呢,在景点专属停车场停好车,沿步道徒步十多分钟后,眼前出现了这么一个场景:

看到游客了吗?看不到就对了。

镜头拉近再看,石头坡上勉强能看到比蚂蚁还小的人形。

这是刚才拉近照片的右上区域性。
这还没完,翻过照片里最高处后,后面还有好长的路在等著。关键是今天的太阳一点都不客气,晒得人都快虚脱了。途中爬到最累的时候还有返程的米国友人鼓励我俩,说it’s really worth it.
另外提醒一点,从上山开始就就没有专门的步道了,就靠一些石头和少量路牌标记方向,如果大晚上想来拍星空而没有熟人带路的话,非常容易在岩壁上迷路。

举头望山顶,就是这么绝望。

低头见石块,这是一个非典型路标。

感受一下这天有多蓝多透,就能想象到阳光有多毒多辣。

人造与天然的对位元写,总觉得有种莫名的禅意。

翻过这块”绝壁”,应该就离胜利不远了。

躲在阴凉下稍作歇息,背后还有个小小拱门。

沿着盘山步道小心前行。

悬崖对面是一些造型各异的连体圆顶山石群。

前后走了快一个小时,终于到达著名的精致拱门,此时已经下午13:16。

果然没让我失望,看着这雄伟的鬼斧神工,一路走来的暴晒和汗水瞬间觉得payed off。
而且左边那么细一个关节,能支撑起上方如此厚重的拱门,似乎稍微一地震就会垮掉,实在精妙。

这张是小M手机照,主要展示怎么从这边走到精致拱门下方去拍照——没有任何步道或保护措施,沿着斜坡走过去还是挺危险的。另外天上的云朵意外地很有层次感呢。

其实比起精致拱门,右侧这个超级天然大坑似乎更加震撼。
不过尴尬的是,照片右上角那朵在远处泼雨的乌云正快速往我们这个方向飘来。

简单留念两张。

换个角度给拱门来张特写。

地上一个洞,地下一个洞。
拱门旁边排队等著拍照的人很多,我俩还在琢磨先去排队呢还是先找好心人帮拿相机呢,结果才几分钟功夫瓢泼大雨便如约而至。好多游客都落荒而逃直接折返下山了。我边拉着小M撤退边在心里琢磨,既然这朵云这么快能飘来,说明风速不差,那应该用不了多久也能飘走。于是我俩就在山路拐角的绝壁凹陷处打着伞等雨停,这儿的高大岩石自带天然挡雨技能。

也就等了十来分钟,眼看着那朵大大的雨云飘远了。

雨停后准备返回拱门。地面溼漉漉的,左右两边天空黑白对比好明显。

雨后的精致拱门。
由于大雨赶走了不少游客,加上雨后地面溼滑,敢再回去拱门下方拍照的游客数量锐减,我俩就这样因祸得福顺利地让外国友人帮忙拍了几张。

小小的我们在大大的拱门下。

放大后勉强能看到我们。

横拍一张,注意地面的雨迹干得多快。

镜头拉近来一张,比个大大的心,虽然不怎么像吧。
这位帮拍照的老外还是非常负责任的,各种角度大小都拍好几张,这里我就不多晒啦。
合照完毕,我俩小心翼翼走回来到天坑另一端,谢过上一位游客,接过下一位游客的相机帮忙拍了合照,再把“接力棒”交还给他,然后便恋恋不舍地准备下山了。

离开前趁著没人的空当,给精致拱门拍了最后一张。

这是返程的路,除去照片中的两个指路牌,其实压根没有任何道路可言。

身后的层叠乌云中出现了一个蓝天空洞。

没走多远,发现有萌萌哒花栗鼠雨后出来觅食啦。

真是比灰松鼠漂亮好多。

这张小M的背影为何显得如此辛酸。。。

远山。

所以事实就是,待我们下山时,刚才的暴雨就跟没发生过似的,前方依然是艳阳高照,全程热辣暴晒伺候。

而身后山头上方却是乌云滚滚。

勇敢的登山者们,向着黑暗进发吧。

过了这个干涸的“小湖”,停车场就在眼前了。
看过精致拱门,心满意足。现在时间下午三点,嗯,还可以出发去看个南北窗和双拱门。

途中路过一个“乱石岗”,莫名有种朝圣的庄严肃穆感。

四十分钟后,到达Double Arch(双拱门)景点。
好车位都被抢光了,所以兜一大圈停了个远地儿,从这边走过去又得走好一会儿。

眼尖的童鞋应该能看到步道上的游客们。

路侧的这个“大殿堂”像是没能成形的半成品拱门。

啊,感觉目的地就在眼前了,不过看上去很近,真正走起来还得有段距离。

吭哧吭哧终于走到了,抬头瞻仰高大宏伟的双拱门。

小M坐姿合影。

钻进去从正下方再仰天来一张。

站在双拱门下遥望南北窗拱门(照片正中间那块石头就是北窗拱门),我们的停车场就在这两个景点中间。一想到还要顶着烈日徒步那么远,简直想吐血。

吭哧吭哧又走了二十多分钟,终于快到北窗拱门了。

从这边回望双拱门。

拉近看,勉强能分辨出拱门下方的游客。

走近北窗。

好多人都在爬高高耶。

我也爬了上去,从北窗看另一侧的景致。

抬头仰望拱门,中间好大一条裂缝。
看完北窗,需要绕过中间巨大的“鼻子山”到另一侧才能看到南窗。

估计南窗太高了没人敢爬上去,所以显得冷冷清清没啥人气。

为了同时拍下南北窗拱门,我不停地退了好远,再爬上一块又大又高的石头,终于可以无视中间大鼻子山的阻挡而将双洞一览无余了。

顺便由我的影子和小M合了个影-___,-。

我身后就是这一大片区域的最后一个拱门景点Turret Arch。

回停车场的步道正好需要穿过这个拱门下方。

一位父亲正架著三脚架给他的女儿拍照,而她母亲则在一旁提供专业指导。

年轻的芭蕾舞者,优雅而努力。

我俩在一旁驻足围观了好一会儿。

回到停车场时看到一只狗狗被独自关在房车副驾上,这寂寞而深沉的小眼神。
下午五点,我们正式上车离开拱门国家公园向盐湖城进发,还有将近四个小时的路程在等着我。
边开车边享受路上绝美的风景,一点也不比国家公园里弱。

大平原,天上有个玩滑翔伞的!额,旧手机渣画素,实在有些暴殄天物。

远远地能看到前方开始出现山丘。

开近发现这些山丘真不一般,全带有地质断层的不同色彩。

奇特的山脉伴我同行。

这一截完了,前方好像还有?

果然,接下来还有更加绵远悠长的连贯山脉。

简直就是一道一天然屏障,实景特别壮观,手机完全拍不出那种感觉。话说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虽然直接接壤,但地形差别还是蛮大的。

金光灿灿的夕阳。
路过一户普通人家,下车稍作休息。


夕阳在云端留下最后一抹余晖,眼前杂乱的院子略显冷清,一种孤独而温馨的感觉涌上心头,五味杂陈。
回到车上,迎著夜幕一路向北,没再做任何停留。晚上进入盐湖城时,正赶上狂风大作落叶飞舞。天很高,空气很凉,透过云层间的空洞还能看到月朗星稀。从加州到亚利桑那州再到犹他州,度过了那么多天的“盛夏”,今晚终于开始进入秋天了。
夜宿Comfort Inn Airport/International Center。

Day10. 从盐湖城到大提顿

Day 10 周一(2016-10-03)
一觉睡到九点,穿衣洗漱下楼用餐。对于从小就酷爱面点甜食的我而言,宾馆提供的自助continental breakfast简直就是一顿美味大餐,尤其是提供了可以自己动手做华夫饼和松饼的机器,我表示赞不绝口>_<。

今日主要行程是完成从峡谷地到黄石的长途跋涉后半程——从盐湖城到大提顿南门的旅游重镇Jackson Hole(杰克逊小镇),从这里进去便可一路北上顺次游览大提顿和黄石两大国家公园。今天的纯赶路行程有五百多公里,计划上午盐湖城小游一圈,下午开始赶路,然后绕远走一个倒下的反S形,先北上后南下再北上,只为途径两个很小众的景点,甚至都谈不上是景点,Swan Valley和Palisades。
退完房拖着行李从宾馆推门而出,没有了往日的烈日暴晒高温烘烤,取而代之是阴云密布秋风瑟瑟,不由自主一个冷战,赶忙缩紧了脖子。从盛夏走到仲秋,只用了一天时间。上车先搜附近加油站,然后便遇到了此行第一台支援国内信用卡的自助加油机,真是内牛满面。还有个小插曲,加油时我正用加油站提供的免费刮水器擦著车窗,隔壁加油位开来一辆改装的大马力皮卡,司机是个年轻哥们儿,下车看到我俩的野马很是感兴趣,打量一番后调侃道“Hey, U guys got an American muscle!”我俩开心地笑了,离开加州后确实越来越不容易在路上看见肌肉跑车了。
加完油驱车前往盐湖城市中心,之前看别人游记里都说盐湖城只有大教堂和大盐湖勉强能看看,其他没啥可玩的。本来我俩时间也不充裕,于是只打算去看看摩门教堂,大盐湖据说毫无美感还又腥又臭,索性放弃。出乎意料的是,盐湖城市区给我俩留下了相当美好的印象,干净整洁美丽宜居,没有拥挤和喧嚣,绿化率也相当高,与其说是个大城市,我更愿意称她为美丽的盐湖镇。
把车停在教堂附近的路边车位,咪表缴完费然后开始步行感受这个有着和三藩与洛杉矶完全不同风格的城市。

路边的小景致。

教堂广场对面的会议中心。

小M和街边水池落叶合影

教堂广场北门。

一进门就被路中间的花坛惊艳到了。

高大的主教堂。
院里其中一个小教堂貌似准备搞什么活动,我俩在外面围观了半天没敢进去,最后被门口志愿者热情邀请进去参观了下。
虽然教堂内部空间不算大,

但墙上的金色管风琴还是挺震撼的。

有一种神圣的豪华感~
出门没没走多远又见另一个小教堂。

顶层白色涂装略显时尚呢。

同时还兼具劳斯莱斯的奢华感,嗯。。。

这个教堂里也在做什么活动。
换个角度拍主教堂。

看过小教堂再回过头看它,更显壮观。
这时一位工作人员可能看我老在拍教堂,主动过来很热情地给我们介绍这儿的情况,还特意给了一份中文版教堂参观手册,还说她知道一个超赞的拍照角度,帮我们拍了张合照——

额,反正我是没感觉出来有多赞T T
从教堂广场出来,街景一张。

花草树木喷泉水池什么的在这边覆蓋率特别高。
回到车上约11点半,研究了下地图,发现犹他州议会大厦离这儿不远,于是决定去瞅一眼再走。到达目的地后发现附近没有正规的公共停车位,只能打个双闪在路边临时停靠,下车一路小跑过去拍了几张就赶紧回来了,生怕乱停车被罚款。

这是靠边停车处对面的寻常街景。

这便是犹他州议会大厦。
考虑到接下来我们将连续多日与城市隔绝,所以特意赶往城区最北边的一家Walmart Center好好补给了一下。有了之前在佩吉的教训,这次采购我俩学乖了,需要什么就直奔目标,半小时火速解决战斗。下午一点离开盐湖城,正式向着大提顿和黄石进发。
下面是沿途手机随拍。

乌云绕山巅,阳光洒平原。

路况好得我想起飞。

前方天空出现个大空洞。

这场景真的很魔幻,可惜没地儿停车用相机好好拍,只能拿手机胡乱按几张了。
下午四点半多的样子,绕过Idaho Falls(爱达荷福尔斯市)后南下没多远,道路左侧的山谷里突然出现了一条蜿蜒小河,两岸层林尽染,秋意浓浓,甚是动人。果断找了个观景台停好车,然后沿着小路跑到半山腰拍了两张。

向左看。

向右看。
可惜天气不佳,河风实在太大,而且这两天全程都在向高纬度行进,气温降得厉害,我和小M没待多久就被冻回车里了。后来研究地图才知道这条河叫Snake River,从这里开始到Swan Valley、到Palisades、到杰克逊小镇,甚至一直到大提顿国家公园里面它都会陪伴我们前行。
离开观景台沿着Swan Valley高速继续南下,之后和Snake River分开了约莫20分钟。当我们再次和它汇合时,公路的海拔已经降到同小河差不多高了。眼角突然瞥见对面有个河边景点,一晃而过。由于车速很快我不敢贸然减速,只能保持惯性继续前行,然后内心开始纠结。天人交战三分钟后,终于还是没忍住,观察路况找准时机果断减速调头,然后原路折返找到刚才路过的景点拐了进去。到了才发现,这是一个挺大的河滩景区,叫Conant Valley,重点在于,这儿还是个专业的皮划艇、独木舟玩家据点,地图上有标注“Conant Boat Ramp”。由于时间已经不早了,而且天色阴沉,淅淅沥沥下著小雨带着雾,停车场只有少数几辆车,但除了我们的野马,其他全是大皮卡,而且后面大都挂著专业拖车,明显是用来放置小艇小船的那种trailor(汽车拖斗),我只能感慨“城会玩儿”。

照片右下角的岔路就是船只入水处。
我俩沿着河岸小径各种溜达,没见着其他任何人,包场的感觉真是棒棒哒。

满眼的翠绿嫩黄,偶尔还有一抹枣红,美不胜收。

就在这浓浓的秋色中彻底沉醉。

通往停车场的路边有个大大的公示牌,上书:

“Consider it boating!”(不如来划船?)

小M留念两张。

天色越来越不明朗,只能恋恋不舍离开Conant Valley再次上路。
结果开出去还没多远,一个野生路边停车带又吸引我靠边停了会儿。

刚才来时的路。

我们将要前往的方向。

注意照片左上角黑云压城的群山,未来等待我们的将是更加糟糕的天气。
傍晚六点半,跟着导航到达Swan Valley。和我预想的不同,这儿似乎只是个普通小镇。

拐进一片路边居民区缓行,雨点轻轻敲打着车窗。

附近没有居民或行人,就这样坐车上一边缓行一边用相机记录著这个平淡而美丽的小镇。

离开Swan Valley时已经快晚上七点,跟随导航开车约十分钟,到达今日最后一个目的地Palisades。这也是个小镇,或者叫小村庄更合适。借着所剩不多的天光,看了看这里最有名的Palisades Dam。

大坝下游。

大坝。
而后开始赶夜路,好在离目的地已经不太远了,晚八点多便到达杰克逊小镇,找了一家shell加满油,再向着大提顿方向北上离开小镇,几分钟后到达今晚入住的旅店,flat creek inn,很有特色的一家木屋旅馆。
手机只拍了一张,

然后简单拍了段视讯,以下是视讯截图,渣画质莫怪。

开放式饭厅与厨房,桌椅橱柜水槽,微波炉、冰箱、烤箱、咖啡机、面包机等等一应俱全,在这深山小镇的郊区能有如此条件,着实有点受宠若惊。
可惜了这么好的硬件设施,我们晚饭最后还是方便面解决了, 白天在沃尔玛补给时早有预备。
明天正式进山,不过此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老天爷早已备好一份“大礼”——我即将迎来本趟旅程中最刺激最艰险的经历。

Day11. 大提顿,黄石雪夜惊魂

Day 11 周二(2016-10-04)
今天主要行程为由南向北游玩大提顿国家公园,然后北出大提顿南门入黄石,夜宿黄石公园内的老忠实泉小木屋住宿,这可是我费了老鼻子劲才从黄石官网上抢到的。
九点多起床,退房时在旁边小卖部买了些三明治和零食,小小的lobby还提供微波炉,我俩直接坐沙发上把早餐解决了。
昨晚到得太晚没功夫拍照,早上补一张,我们住的旅店外面长这样。

长长的三栋楼,车就直接停门口,另一头还有家Phillips 66加油站,很方便。旅店门前的大道就是通往大提顿南门的唯一主路。

往北


向大提顿。

往南


回到杰克逊,早上的车都是进山的。
昨晚下了一整晚的雨,虽然早上停了,但去程方向的天气怎么看都还是不容乐观。
由于没研究过大提顿具体怎么玩,便先导航到离南门最近的游客中心Craig Thomas Discovery and Visitor Center。

进屋前用手机拍了一张。
在游客中心里面找客服要了地图,顺便咨询了下今日园内哪些地方封路、哪些景点最值得去。店里人不太多,客服都很热情,两个让我印象最深的推荐是Jenny lake Rd take a tour, 还有 Oxbow Turnout,感觉暖暖哒。
从游客中心出来已然中午11点多了,赶紧向着第一个目的Jenny Lake出发。
半路看到雪山,好资冻。

虽然被云雾遮去了大半,不过毕竟是大提顿的雪山嘛,留个念。
途中有一段路一直沿着一条小河在走(后来查地图知道叫Cottonwood Creek,是直接流入Jenny Lake的),忍不住靠边停车到河边玩了会儿。

给小M来一张。

岸边古树。

铺满秋叶的小溪。
开了十多分钟,又经过一个路边观景点,旁边好像有挺壮观的雪山,拐进去才知道这儿叫Teton Glacier Turnout,直接正对Grand Teton(大提顿峰)。
本来应该是个碉堡的景点,然而掰云雾所赐,我啥都看不到T T
一开始大概是这样的。

不过好在能透过云雾缝隙看到一点点雪山和阳光,给了我继续等待的信心。

云雾飘得很快,羞答答的大提顿峰时不时露出一点肌肤。

这样的天气还能抓拍到鹰,着实不容易。

功夫不负有心人,等了约莫一刻钟,云雾散了大半,蓝天和阳光都来慰问我了

但是直到最后大提顿峰也不肯完全露脸,所以只拍到了无脸照…

和野马合个影走人。
上车继续行程,到Jenny Lake Rd入口往里拐的时候,发现前方没来由地开始拥堵,好几辆车排著队开特慢或者干脆就停路边不走了,待我们开近才发现原来是路边丛林中有小鹿出没(后来总结这其实是在国家公园看野生动物的潜规则:只要你发现前方非景点道路停了两辆以上私家车,别犹豫赶紧减速靠边停车,十有八九是出现了野生动物) 。由于距离小鹿较近,大家都很自觉没人下车,只是耐心排队缓慢开车路过,从车上拍照。
特别鸣谢,以下照片由副驾小M拍摄,我再激动也只能老老实实开车。

三只小鹿在吃草。

两只小鹿在吃草。

一只小鹿在吃草另一只小鹿在放风。

一只小鹿在吃草。
看完小鹿,沿着Jenny Lake Rd继续前行,然后跟着路边指示牌到了String Lake湖边停车场,这是夹在Jenny Lake 和 Leigh Lake中间的一个小湖。我俩下车沿着湖边小路溜达了一圈。这里几乎没什么人,空气很清新,周围很安静。

不过天气时好时坏,雪山始终没露脸。

正因为人迹稀少,路边小松鼠才会大胆溜出来觅食玩耍。

这是大提顿的花栗鼠。

这是灰松鼠。

路边的灌木丛和高大的松林。
走了二十多分钟,我俩原路折返,又遇到两只花栗鼠在路边嬉戏。

对向一位游客见我在小心翼翼拍松鼠,很绅士地在远处安静等待。
回到车上,继续沿着Jenny Lake Rd行进,在Jenny Lake Overlook停车观望了会儿。

天气实在不怎么好,只待了五分钟就走了。
离开前我发现旁边的JEEP车尾装载一辆越野摩托。

不由得感慨米国人真会玩,只是没想到,我和它还会再见面的。
下个目的地Signal Mountain讯号山,到山脚下后沿着蜿蜒山路直接开到山顶,从珍妮湖到山顶总共半小时左右车程。
山顶有片空地可供停车,然后下车步行爬上最顶端瞭望台,遥望山下景观。

照片中的那条河,就是昨天去Conant Valley第一次遇见的Snake River。
在山顶待了不到五分钟,突然开始雪花飘飞。

而且来势汹汹,没两分钟便发展成了鹅毛大雪。
本来在这个季节能经历下雪我俩还挺兴奋,结果转眼就被这阵仗给吓傻了,大呼不妙一路奔回停车场赶紧撤退下山。
上车前看着雪还不算太大。

等刚开到下山第一个180度弯时就已经这样了,

在弯道处靠边停车摇下车窗匆匆拍了一张:

然后就火速下山了。好在下山后发现大雪已了无踪影,看来只是一朵乌云干的好事。回到Teton Park Rd主路上,没几分钟便到了Jackson Lake东南角湖边的Signal Mountain Lodge区域,开进停车场下车去湖滩溜达了一圈,此时此地和山上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在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湖边旅馆旁给小M留念。

眼光刺眼,面目稍显狰狞。

湖边一隅。

湖边的石子儿。

雪山风起云涌,湖面微波粼粼。

淡定的渔船。

而湖面的另一个方向,蓝天已被攻陷。
从湖边回到停车场,已经快四点半,到旁边的Signal Mountain Lodge General Store买了点吃的填饱肚子,然后向着早上客服中心工作人员推荐的小众景点Oxbow Bend导航,结果刚上主路开了10分钟就发现路边停了一排车,机敏如我立马意识到有情况,果断靠边找地儿停车(本想骑着路牙子停,结果蹭到底盘了,这段柏油路的铺装部分比路外侧砂石地面高太多,还好及时退回来没磕出什么问题,换了个平坦的区域才停好),下车一看,果然路边小山坡上有好几只麋鹿,立马从包里取出相机蹑手蹑脚边靠近边咔嚓~

最近这只老臀部对着我。

终于肯转过来吃草。

甩个正面,看这头上霸气的犄角。

这个角度能看到两只,可惜远处那位只露了个屁股。
道别麋鹿们继续前行,途径一段离Jackson Lake很近且视野超好的道路。

靠边随拍。

竖拍全景。

山还是那些山,湖还是那个湖,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回车上没开多远,又遇到路边N辆车排队停靠的情形,旁边一群架着迷彩长枪大炮的人面朝野地如临大敌,并且还有Ranger在封路维护秩序,中间一段路不让停留必须开走,我琢磨著肯定是遇上位罕见的主儿啦,赶紧往前开到Jackson Lake Dam旁边的停车场,下车就拉着小M一路狂奔回刚才经过的管制路段,原来是道路对面的山坡上有只小黑熊,不过距离稍远,难怪那么多专业长焦脚架出动。我这小微单就凑合著拍拍啦。和管制道路的Ranger聊了会儿,她说这个季节还能看见黑熊着实不容易,估计是饿晕了才出来找吃的。

直到小黑熊拖着笨笨的身体翻过小山坡再也看不见了,我俩才意犹未尽地返回车上离开。结果刚出停车场就傻眼了,因为出口紧挨着Jackson Lake Dam(杰克逊湖大坝),早知道多走两步看看风景再回车上啦。没熄火直接停路边,下车快速拍了几张留念。

大坝桥,头顶的乌云始终没有彻底散开过。

站在桥上看杰克逊湖,水鸟树林雪山,蔚为壮观。
拍完上车专心赶路,10分钟便到达Oxbow Bend观景点,提着我的小微单下了车,发现好些专业摄影师在路边架著专业相机悠闲地聊著天,时不时看看取景器调调机器拍两张。顺着大家镜头方向一看,瞬间懂了,原来这是个明信片拍摄地。

可惜天气和光线都欠佳,而且是大逆光,怨念。

这张的主角是水中的野鸭群。

这张的主角是远处的雪山。
我还特意沿着土坡下到了河滩地。

你好Snake River,我们又见面了。
准备离开Oxbow Bend时,天光已经明显开始减弱。我在地图上稍加研究后选了Jackson Lake湖边的Colter Bay作为今日最后一站——大提顿国家公园最北的游客中心。一路没敢再做任何停靠,二十多分钟后达到目的地停车场。
这个景点面积相当大,各种服务建筑和便利设施都很齐备,不过毕竟已经快六点了,服务中心和各种商店早已关门,偌大的停车场只零星停了几辆车。四周很安静,视线范围内没有任何游客或工作人员。这么大个景点一不小心又包场了,我们俩再次开启了傍晚湖畔步道的惬意之旅。

即便乌云漫天,偶尔也会有阳光洒满世界的时候。

沐浴在夕阳余晖下的静谧湖湾。
湖面有不少野鸭,黑脖颈灰羽翼,头尾下方还有雪白点缀,朴素而高贵,我甚至怀疑这不是野鸭。

离开湖边前忍不住逗了它们一会儿。

回到停车场,顺手给国家公园的特色防熊垃圾箱来张特写。

这货纯钢铁机身,结实耐造,还带有多重防解锁装置(当然是防熊解锁),在米国有熊出没的各大国家公园很常见。我第一次用还小瞧了它,走过去习惯性抠著斜朝上的把手就拉,结果纹丝不动?而后探头探脑研究了会儿才发现原来把手深处还藏着弹性开关,必须把手指伸到最里面戳中开关才能拉开沉重的金属门。后来让小M试了下,她第一次也没拉开。

天色渐暗,临走前给本景点的“牌坊”拍一张。
晚六点半正式上路,本想心无旁骛地沿着Hwy 89一路向北离开大提顿公园、从南门进入黄石公园直接前往今晚的住宿地,老忠实泉小木屋。结果到头来我还是没法做到心无旁骛。先是即将从Colter Bay Village区域转上Hwy 89主路时,突然发现路口有个加油站(Colter Bay Convenience Store)。店面早已关闭,没有职员也没有游客,只有几台加油机孤零零立在空地上。我犹豫了下,油表显示还有大半箱油,理论上完全不用加,但此时我们正身处荒郊野岭,远离城市,往后再找加油站会很困难,最后在小M的劝说下还是决定把油加满再走。万幸这里的加油机接受我信用卡,不然小店没有人工服务想加油都没戏。虽然最终只加了6刀,但能带着满箱油赶夜路心里还是会踏实许多。
离开加油站,一路基本都沿着杰克逊湖东岸蜿蜒前行。约莫半小时后,经过一段视野超好的湖景区域时,我又没忍住靠边停车了(后来才知道这个地方是Jackson Lake Overlook)。太阳已然落山,宽阔的停车区除了我们只有一辆车,旁边一位游客在观光。

我借着天光匆匆拍了几张便再次上路。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在路上没有碰到过一辆车,无论同向还是逆向。长时间这种路况最容易让人放松警惕,我习惯性踩着65迈(105km/h)独占道路(园内主路通常限速35-45迈不等),在黄昏的微光中惬意开着车。到了一个缓弯带点下坡的路段,就在我放低视线看了一眼手机导航的当口(架在仪表盘中央的),突然听到小M惊呼“老公小心!”,我神经瞬间紧绷,抬眼的同时迅速将右脚换到刹车并发力深踩——前方不到50米远处,一群小鹿正淡定地踱步于主路中间。
高速行驶状态下最忌猛打方向避让,我只能紧紧握住方向盘并冷静地控制刹车力度,在最大限度降低紧急刹车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避免撞上鹿群。得益于野马作为一台跑车的优良素质,沉重的车身、低矮的底盘、牢固的卡钳和宽大的轮胎都给了我极大信心,整个急刹过程没有抱死或ABS介入,最终车堪堪停在了距鹿群仅两米远的位置。
由于事发突然,整个过程时间很短,鹿群根本来不及反应,还都傻愣在那儿。直到车停稳的下一秒,大部分小鹿才惊惶失措地向公路两旁的树丛中四散跳开。除了车头正前方的一只小鹿,估计是给吓懵了,扭头惊恐地瞪大双眼看向我们,嘴巴半张,想叫又叫不出来,往前迈步也不是,往后退步也不是。我俩就看着它在车前跟演杂技似的来来回回摇摆了好几秒,最终才仓皇逃走(有点像行人在小巷遇上迎面而来的自行车,双方都不知道该往哪儿让,你左我左,你右我右)。那只小鹿惊恐的表情和搞怪行为真是让我又自责又忍俊不禁。

其实来米国之前我在别人游记中已经见过很多次遭遇野生动物横穿公路的经历。但来美国这么多天,亲自在城市荒野行驶了几千公里,啥情况也没遇到过,所以对此完全没有实感,以至于我潜意识里早已笃定地认为那只是小概率事件,自己根本不会有中彩票的运气碰上这种事,直到今天亲身经历了一遭。后来我总结,正是这种郊野地区长时间没车的道路状况,最容易让鹿这类胆小的野生动物放松警惕,毫无顾虑地把公路当做树林野地的一部分而悠闲横穿。想起下午在围观小黑熊时,旁边的外国游客和ranger谈起遇到有人开车撞伤动物,ranger很是痛心地说,每年公园里都会撞死几百只动物,即使这样也始终有人不听劝在园内超速行驶,实在太不负责。现在想想我真应该脸红。
待心情平复,我开始认真开车,再也不敢因为路上没车没人就随便打马虎眼了。
这种一辆车也没有的状态大概持续到了天将全黑之时,然后我遇到了对面的第一辆来车,车顶上好像有些白色的东西,对方车速很快我没看清。过了十几分钟,遇到第二辆对向来车,这次我看清了,车顶白色的东西是积雪。其后半小时内,沿对向车道往南开的车越来越多,一辆接一辆,车身上的积雪也越来越厚,全都都逃也似地飞驰而去。而自始至终我没有遇到过一辆和我一样往北开的车。
逐渐意识到自己正处在“逆流而上”的状态后,我心里开始隐隐觉得不安。这里已经十分接近大提顿和黄石公园的交界处,周围极广范围内都是荒野,没有任何村镇。如果向南赶往最近的小镇,则只能开近百公里由北向南贯穿整个大提顿公园去杰克逊,也就是我俩昨晚住宿的地方。大脑中的理性思维告诉我,这种情况绝对有问题,不可能无缘无故这么多车一窝蜂顶着积雪向南逃。但感性思维却拒绝在没有任何直接证据的情况下承认困境,一是目前的路况非常好,路面无积雪,天上没飘雪,而且昨晚看天气预报也没说黄石有雪;另一方面,我潜意识里实在太渴望今晚能住在黄石公园里面,不愿轻易放弃这个机会。黄石公园内部住宿只在园内的几个官方固定区域才有,很多区域会在冬季长期关闭。我花大量时间精力好不容易才在黄石官网抢到了今晚的OF lodge住宿,关键今天是老忠实泉住宿区的最后一个开放日,明天开始将彻底关闭,再想住就得等明年春夏时节重新开放了。另外,园内住宿都是全款预订不退不换的,换谁应该都不会愿意轻易放弃。所以不论内心有多么不安,我的右脚始终非常笃定地踩在油门上,没有半点打退堂鼓的意思。
事后回想起来,当时的自己还真是抱着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想法在不断自我麻痺。由于大家车速都很快(相当于国内高速公路),我也不可能随便拦一辆车问问前方到底什么情况,所以只能硬著头皮一直往前开,看情况随机应变吧。
随着天色彻底漆黑,我俩终于到达了黄石国家公园南门收费站,这个时间已经没有任何工作人员了,车辆可随意进出。不过我还挺遗憾没拿到公园的官方地图。过了收费站,我们在黑夜中继续前行。路上车辆非常少,偶尔遇到一辆车擦肩而过后,四周便越发显得安静,此时离老忠实泉住宿区还有六十多公里路程。

然后没有任何征兆地,我在大灯光柱中看见了飘飞的小白点,下雪了。

也许是因为我一直在朝北开,也可能是降雪范围本身就在向南扩张,小雪很快便发展成了中雪,路面也从完全没积雪逐步变成覆蓋了薄薄一层散雪,再往后积雪越来越白、越来越厚。
眼见着雪量只增不减,我内心的担忧和紧张也同步加重。睁大双眼紧盯前方黑洞洞的道路,大幅降低车速,同时轻油缓刹避免急打方向,一刻也不敢走神。仿佛在安慰小M般,我故作轻松地边开车边解释各种雪地行车要点,还提到当年我独自跑长途时也在大雪中开过积雪路面,只要雪不太厚、没有结冰就问题不大。不知是太冷还是太紧张,牙齿一直在不停打颤,连说话都不利落。就这样保持着30+km/h的速度没多久,我身后开始出现第一辆跟车者。
出于雪地行车安全考虑,通常在双向共两车道的积雪路面大家都会骑着中间黄线跑(车流量很小的情况下),这样可以降低意外打滑溜出路面的风险。但这种占道行车模式会导致后车没法超车。所以为了不给后车造成困扰,我只能咬紧牙关在可控范围内尽量提高车速。一开始基本都是平路,我保持领跑压力不大,直到一个缓坡前,当我习惯性轻踩油门的瞬间,后轮直接打滑,反馈给我的驾控感就是车尾失去抓地力突然侧移,整个车身开始失控打横。好在开卡丁车有过漂移经验,意识到问题的我立马松油门同时适度修正方向盘,把即将失控的车身救回了正常行驶方向。其实就两秒钟的事,但已经吓死宝宝了,这可不是玩卡丁车,处理不好真会冲出路面翻下悬崖的。
惊魂未定的我不敢再逞强,赶紧打双闪缓慢靠边,让后车先行。我瞄了眼好像是辆丰田普通家用轿车,应该是前驱,对方很快便超车继续往前了。回想起我以前下雪天在积雪高速路上开高尔夫,时速五六十领跑一大长车队也从没打滑过,身后有车滑出路面撞上护栏还觉得肯定是司机操作失误,这次终于理解了,原来后驱车和前驱车在雪地中的表现竟相差那么远。再次上路,我把车速控制在15km/h以内,一路蜗牛爬,遇到缓坡只敢“轻抚”油门,下坡时油门刹车全都不敢踩,只能用拨片强制降挡,利用发动机制动控制车辆匀速滑行。野马的换挡拨片倒是相当好使,不过这种时候我也没心思理会这高大上的拨片了。
眼看着越往北开上下坡越多,好几次在上坡和转弯时都又经历了打滑失控再堪堪救回的惊险局面(这两种情况都必须给油或转向,极易造成甩尾)。我整个人就如紧绷的弦,精神高度集中,大气不敢喘一口,使尽浑身解数控制车身姿态压着雪辙缓慢前行。幸得雪没有再进一步下大,时有时无,路面积雪也没再显著加深。
现在的问题是,时间拖得越久,后续路面结冰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在结冰道路上开一辆没有换雪胎的后驱车无异于自杀。

不过还没等到结冰,我就在一个长长的弯道+上坡中间被彻底困住了。虽然这坡我已经艰难地爬了大半,可到此处后无论怎么控制油门轻重,只要给油后轮就必打滑,更要命的是一打滑车身就向路外侧溜(路面本身是略带倾斜的),情况非常危险。尝试三次后我不敢再动作,小心翼翼挂P档拉手刹打双闪,下车检视情况。路肩右侧黑漆漆的深不见底,要真滑出去后果不堪设想。再往前一百多米就到坡顶了,这里是整段上坡路最陡的地方,难怪会突破后轮摩擦力极限。
还没待我冷静下来想对策,后方来了一辆轿车似乎想借势冲坡(以免半途抛锚),从左侧超过我后继续向坡顶快速驶去。我视线被他吸引一直看着他往前开,这时一辆大皮卡正好从坡顶另一侧冲上来,后者躲闪不及猛打方向,直接失控滑向路边,万幸被一棵大树阻挡没有冲出路面,最后直接撞在树上了。紧随其后的一辆大面包好像也受到牵连撞伤了车头,停在大皮卡前方不远处,整条道路瞬间被彻底封死。我才刚停车半分钟,就眼睁睁看着前方出了这么大个车祸事故。心有余悸的我在路边呆立半晌,身后又陆续来了两辆车,见状只能在前方排队停车等候。
此时雪已经停了,“这辈子估计不会再有第二次了吧”,我心里突然冒出这么个念头,“何不给这此生难忘的经历留个纪念”,然后我就真的鬼使神差地回车上取出相机开始拍照了——即便内心还处在无比焦虑的状态中。不知道其他司机看见我是怎么想的,比如“这么生死攸关的时刻这家伙居然还能淡定地下车拍照,心也太大了吧”。事实证明,这些照片后来帮了我大忙,那是后话。

站在副驾向前看。

站在车尾向前看

站在车头向后看。
注意看地上的脚印,路面积雪至少有好几厘米厚了。
往前走几步,对着坡顶出事的车辆拍了一张。

大皮卡前脸已被撞得面目全非。
我走近后发现撞树的大皮卡车身上赫然写着4X4,看来不管前驱后驱还是四驱,没有雪胎雪链都白搭。
远远站着看了会儿,一大帮人正拿着专业铲雪工具在给轮胎周围路面清雪,我这自身难保的人还是别去凑热闹了。
由于没带羽绒服,只穿了件冲锋衣的我在外面没待多久便被冻得瑟瑟发抖,赶紧回车上暖和会儿。看了眼手机导航,时间晚上八点半,离目的地还有三十多公里,中控屏显示车外气温-6℃。
已经冒险开了那么长的积雪路面,现在就差三十公里了,真的很不甘心在这儿放弃。可目前的状况根本由不得我,被困在这天寒地冻荒郊野岭的地方进退维谷,预订好的住宿去不了,原路折返的话还得开一百多公里才能到最近的小镇,而且这么晚临时找住宿根本就是赌博,关键不论前进还是后退都还有几十公里的积雪道路在等着我。

正纠结著,外面又开始零零星星飘起了雪花,我心里一紧,再不做出决定万一雪又下大或者路面被彻底冻上可就真妥妥被困在这儿了。虽然车上有足够的食物饮水,油箱里汽油也足,但不可能这么冷的天在车里待一整夜啊。小M想到了报警求助,结果掏出手机才发现这深山里根本没讯号。我想起曾经见有人说过紧急电话没讯号也能打,便毅然拨出了911。事实证明我想多了,无论是我的AT&T还是小M的Verizon,没讯号啥都拨不出去。然后我脑海中开始闪现出“路有冻死骨”这类画面……NO NO NO,我可不要冻死在这异国他乡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
无计可施的我开始下车寻求帮助,先是找前面那辆车司机聊了会儿,他和他媳妇儿从纽约州来黄石度假,和我们一样也预订了今晚的老忠实泉住宿,现在困这儿很是无奈,估计只能折回Idahol Falls。正聊著,前方事故路段挪通了,停我最前面的黑色福特探险者(大型SUV)迅速启动,一脚油门稳稳冲上坡顶,转眼便没了踪影。我自叹不如,同样是福特,人家SUV跑雪地就是牛B得多。接着一辆对向来车从坡顶缓缓开了下来,我走过去礼貌地挥挥手打了声招呼,咨询了下前方路况,对方表示很遗憾,说继续往前开的话情况只会越来越糟。我心里一阵哀嚎,看来今晚只能放弃千辛万苦抢到的黄石住宿了。
谢过外国友人,正准备回车上告诉小M这个坏讯息,一辆MPV(美国人习惯叫miniVan)从坡下开上来,见我在路边便停下来打听情况。我一看车里都是亚洲面孔,试着问了句r u from china,结果真是一大家子中国人,这种时候还能碰见同胞我也是惊呆了。简单寒暄几句后我把目前了解到的情况都给他们讲了一遍,大家很快便达成共识决定一块儿原路折返。我先站一旁帮忙指挥他们的车顺利调了头,然后约好他们去坡下面等著,待我调完头就追上他们一块儿走。
结果回车上才发现我又天真了,之前爬坡打滑,现在调头照样打滑,任我使尽浑身解数控制油门和方向,后轮就一直在雪地里惨烈地空转,车身却始终纹丝不动——不对,是一点点在倒著往侧后方溜车。小M站车外实在看不下去了,拍著前机盖说,“得,快别踩油门了,一直在溜车,再溜下去就真翻了!”这时纽约州那哥们儿过来了,估计是看我们车明显被困住了便来帮忙,他的车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调完头开到我后面了。刚才我忙着指挥同胞的车调好头后就把这哥们给忘了,结果人家现在却主动来帮我,真是感动到不行。
在纽约州哥们儿的指挥下,我开始左打方向踩油门,后轮依旧疯狂打滑,这时他从我车身左后方努力向右推车尾,但收效甚微。尝试几次无果,我对着窗外说要不行我就慢慢倒车下坡去平地再调头吧,结果这哥们已经走远了,直接把他媳妇儿叫下了车,然后让小M和他媳妇儿站车头右侧,等会儿油门一响就向左推车,他自己则回到车尾左侧准备向右推。他发出讯号后,我再次踩下油门,这次在车头车尾两端人力扭矩的作用下,整辆车就跟竹蜻蜓似的,真的开始慢慢逆时针旋转起来。我在车里直接惊呆了,因为压根儿没奢望仅凭一男两女之力能推动这辆1.7吨的跑车,看来还是人家雪地经验丰富,知道在雪地打滑时推车是可行的,毕竟是东北人(纽约那片儿也算是米国的东北部了吧),雪地行车紧急情况处理经验可比我这南方人丰富多了。
期间有个小插曲,我在车里正踩着油门,突然发现在前面推车的小M瞬间消失了,吓得我不轻。后来旁边的米国美女把她从车头下方扶起来我才松了口气,原来小M踩在积雪里推得太卖力脚一滑整个人直接扑地上了,还好无大碍。起来后大家接着努力,最终将这辆桀骜不驯的大野马在积雪坡路上成功人肉调了个头。
下车后我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之情,不停地说"That’s amazing! Incredible! I never thought we could make it!”(太赞了,难以置信!这样居然真的能成功!)然后忍不住给那位哥们儿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由于雪又开始下大,我们没敢耽误赶紧上车准备返程,他的车领头,我在后面沿着车辙印保持车距小心跟车。之前约好的那一车中国同胞估计停车地点太远,看不到我这边什么情况,实在等不到就先行开走了。
路上我让小M给纽约州哥们的车屁股拍照留念,这可是救命恩人呐~

(后来发现这车只是人家租的而已)
一开始还只有我们两辆车,没开多久我后面跟的车就越来越多。不知是不是在路过坡顶事故时被吓到了,大家都很谨慎且极其守规矩,严格控制车距车速,一辆接一辆跟着走,绝不超车或者按喇叭。在一个超长左转弯的路段我从后视镜看后面跟车,壮观得就像一列火车,每节车厢都有头灯,在黑夜中绵延到远方。
过了黄石南门,降雪明显开始减弱,待路面积雪减少到基本看不见时,终于可以提速正常赶路了。我这才开始有心思考虑后续:现在我们去哪儿?今晚住哪儿?明天的计划怎么办?
和小M稍作商量,决定先就近去昨晚住的杰克逊小镇,让她用手机看看能不能找到今晚还有空房的宾馆。幸亏我在国内出发前未雨绸缪,担心紧急情况下需临时订酒店,提前让小M在手机上装了priceline的app,没想到今天真派上用场了。不过大提顿公园里基本没讯号,一直等到快出公园南门才连上网,搜了下发现整个杰克逊小镇只剩一家有空房的酒店了,叫Snow King Resort Hotel,赶紧付全款预订上,147.91刀普通大床房,比今晚损失的黄石小木屋165.83刀稍微便宜些。想来也是,傍晚那么多从黄石被大雪赶出来的车辆,今晚的杰克逊注定炙手可热。
晚上约十点半,我跟着前车顺利到达杰克逊小镇。在路边稍加停靠,我和纽约州哥们儿下车再次热情拥抱,由于他们今晚打算赶回Idahol Falls,便没有再多停留,互道祝福后我目送他上车远去,然后回车上将导航目的地设定为Snow King酒店。一路走街串巷,最终在小镇边缘靠近山区的地方看到了酒店招牌,这货居然在半山腰上!(后来才知道这座山就叫Snow King Mountain)
整个酒店依山而建,不同的房型遍布于整个半山,相当霸气。Lobby在山腰正中间,停车进屋check in,到前台出示手机订单,然后我就看那位客服人员在电脑上忙活半天期间还各种找人问。等了好一会儿,我问她是有什么问题吗,她说我这房型已经没有房间了。我估计是第三方平台和酒店系统对接出了问题,导致资讯更新不及时,可再怎么说这锅也不能让客户背啊。于是我义正言辞地指着手机说PRICELINE显示已经预订成功了,还扣了全款,我今晚也没别的地儿可去了。她有些面露难色,不过还是说会想办法解决的。然后我就没说话和小M在一旁耐心等待,顺便环视了下整个大厅,空间很大屋顶很高,随处可见的木纹、石料、鹿角材料彰显大自然亲近感,配合恰到好处的灯光与大理石,档次感油然而生。
五分钟后她终于开出了房卡,告诉我楼号房间号,并拿出一张打印地图边画线边讲解出门后怎么开车到我今晚住的那栋楼。我问是换房型了吗,她说是的,免费换成了condo。可怜我学英语从没认真背过单词,一脸懵逼直接反问: “Condo?”她纠结了两秒,不知该如何解释,索性就说反正比你订的房间要好很多。我便没深究,今晚这状况能找到住处就已经是万幸了。谢过客服出门上车,按著纸质地图上的路线在山腰兜了一大圈,一直开到山顶才找到我们那个房间的楼牌号。然后我俩就震惊了,原来客服说的“Much better(好很多)”是真的好!很!多!这尼玛是栋别墅有木有(后来我才知道,condo的意思就是联排别墅)。
一楼是个挑高的车库,开进去照明灯自动点亮,偌大的车库就画了四个车位,太奢侈了,而且每个车位地面都画著对应房间号。停好车我从后备箱吭哧吭哧开始搬行李,突然发现旁边车位停的车有点眼熟,尤其是屁股后面架的越野摩托。我围着它转了一圈才反应过来,这不就是白天在大提顿见过的那辆“米国人真会玩儿”的JEEP嘛,居然和我们住同一栋别墅,这也忒巧了。不过被今晚遭遇折腾得精疲力竭的我也没心思再拍照留念了,稍作感慨就赶快拖着行李上楼回房。
整套房相当奢华,进门就是开放式厨房,客厅有壁炉,其中一面墙还带衣柜式收纳床,主卫很宽大,长长的洗漱台有两套完整的面盆设施。卧室有地暖和暖气片,还另带独卫。客厅卧室外面的阳台相通,摆有桌椅可观山景。不过早已饥肠辘辘的两人只稍微惊叹了下就迅速把心思扑在了零食和方便面上。
至于已经彻底被打乱的行程计划,只能明早视情况再决定了,今晚就安安心心在这豪宅里美美地睡上一觉吧。

Day12. 黄石第一天,再遇雪夜

Day 12 周三(2016-10-05)
在开始今明两天的行程前,先简要介绍下黄石公园的基本游玩路线。整个黄石公园的主干道可以简化为一个“日”字,大部分园内景点都在这个日字道路沿线。而我的“黄石两日游”行程就是照着网上的黄石十大景点安排的,如下图:

我简单翻译一下:
#1 老忠实间歇泉/上盆地
#2 黄石大峡谷
#3 海德峡谷
#4 猛犸象温泉
#5 黄石湖
#6 诺伊斯间歇泉盆地
#7 拉玛峡谷
#8 塔瀑布
#9 下间歇泉盆地
#10 西拇指间歇泉盆地
按计划,我们4号白天游玩大提顿国家公园,晚上前往黄石的老忠实泉小木屋(景点①)住宿,5号白天沿日字视情况游玩黄石十大景点中的一半,晚上住猛犸象温泉宾馆(景点④,这也是我费老劲才从黄石官网抢到的)。6号白天继续游玩十大景点剩下的部分,晚上沿上图最左侧中间的红线向西离开公园,宿西黄石小镇。
我在国内临出发前查过黄石官网的最新路况资讯,其中有一则重要封路通知:
"Road Segment between Mammoth Hot Springs & Norris Junction to Close"
Beginning September 11, 2016 at 10 p.m. the Grand Loop Road between Mammoth Hot Springs and Norris Junction will be closed to all traffic until 7 a.m. on October 7. The closure will take place between Willow Flats, just south of Indian Creek Campground, and Roaring Mountain, five miles north of Norris Junction.
大意就是猛犸象温泉和诺里斯间歇泉之间的主路因修缮缘故,将在2016年9月11日晚10点至2016年10月7日早7点期间完全封闭。而我偏偏是5和6号在黄石内游玩,7号早上我刚离开黄石,它路就通了orz…
当时的官方路况示意图:

红线部分表示道路封闭。
其实理论上这对我行程计划的影响并不很大,因为完全可以从东线和北线(景点⑥-②-⑧-④)兜到猛犸象温泉去(景点④),顶多绕几十公里路而已。
以上都只是我的行前计划,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昨晚我们沿十大景点图底端的红线北上进入黄石,途中遭遇大雪被迫原路折返南下,穿越整个大提顿回到杰克逊小镇住宿,由此计划彻底被打乱。
今早醒来我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天气情况怎样了?”这将直接决定我们今天的行程安排。如果天气好转,那尽量向原计划靠拢;如果天气依然糟糕,则必须舍弃原行程考虑新的安排。
起床拉开窗帘一看,外面白茫茫一片,完蛋,昨晚的黄石大雪果然一路向南扫荡到这里来了。我的心瞬间跌入冰窖,今天看来是要被困在镇上的节奏了?

这是卧室窗外。
开启卧室阳台门,刺骨的寒风瞬间灌进屋里,这特么就是冬天好么!

只穿了睡衣的我一阵哆嗦,匆匆拍了两张阳台山景便赶紧关上门,有暖气真幸福。

透过窗户又观察了会儿,虽然外面还阴著,不过天光明亮,短时间不像会再下雪的样子,天气预报也没说有雪。
吃过早餐,在屋里整理了下思路,我决定打电话。
首先关于昨晚没住成的园内住宿,虽然官方预订条款明确写了提前两日内取消将直接扣全款作为手续费,但左思右想我都觉得这一千多丢得太冤,好歹打电话赌赌运气,至少努力尝试下别让自己后悔。于是翻出黄石公园官方住宿预订电话拨过去,告知客服我的预订资讯并描述了昨晚的雪夜惊魂遭遇,尤其强调这是天灾,是客观原因导致我未能入住,属于不可抗力,所以希望能申请退款。最后客服不置可否,表示会将我的情况转告给相关负责人并提出申请,但不保证一定能成功,请我耐心等待。我本来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努力过就无憾了。
接着拨通第二个电话,这次是黄石的官方资讯热线,我再次把昨晚的遭遇简要描述了一遍,然后表示想了解现在黄石公园的最新天气和路况,对方很nice很热情地告诉我黄石的道路今早都清雪完毕了,对昨晚给我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并表示非常欢迎我今天去黄石公园游玩。按捺住内心的激动,我追问了一句“请问大提顿公园里的道路也都能正常通行吗?”客服说她个人觉得应该是没问题的,不过建议我拨打政府公共服务热线确认一下,然后给了我一个怀俄明州的公路路况资讯查询热线。谢过客服后我拨通了该号码,根据语音提示告之我想要查询的路段为Hwy 89,也就是从南向北横穿大提顿公园的那条主路,然后听筒里语音开始分段描述整条89号公路的情况,当讲到大提顿公园那段时,我清晰地听到了“因雪封路”。保险起见我还重新查询了一遍,千真万确是封路了T T。
既然如此,那今天的行程肯定得改,但我显然不甘心就这样一整天都浪费在这小镇上,那可是最鼎鼎大名、历史最悠久的黄石国家公园啊。开启地图好好研究了下路线,最后决定绕远路也要进黄石——既然无法按计划穿越大提顿从南门进,那就绕远路从西门进黄石,虽然这样必定会浪费更多赶路时间,但总比进不去公园强。
上午十点,敲定行程的我俩迅速收拾好行李下楼。到车库发现旁边的JEEP还在,车尾支架上的越野摩托也在,只是摩托轮胎上已经沾满了积雪——看来人家大清早就骑着爱车出去嗨过一圈又回来了。
依依不舍离开别墅车库,轧着积雪道路小心开下山去大厅办理了退房,找附近的shell把油加满,然后正式上路。
从杰克逊出来后没多远便开始爬山,山上天气很糟糕,路面还有积雪。我边开车边用手机拍下了部分天气和路况。

白茫茫不见天日。

爬到半山腰一辆大卡车停在路边,看样子是抛锚了,排队会车让行。

侧边看山下,什么也看不见
开了约一个多小时后终于走出山区进入平原。

路面依然溼滑,但天气逐渐好转,开始出现云层空洞和蓝天。
期间有一大段乡间道路非常得劲儿,路面很平整,但高低起伏不断,而且人烟稀少也没别的车。小M在旁边睡着了,我一个人飙到90迈(约145公里/小时)。有生以来第一次,开真车跟坐过山车似的,我称之为“人肉过山车”,失重和超重体验都非常明显。
我拍云时偶然拍到一点这种道路:

放大照片左下角能看见。

沿途这种超级大草垛有不少。

我还特意停下车来用相机拍了几张。

对面是好大一片农田。

一路上时而看着前方黑云压城感觉要粗大事。

时而又觉得瞬间来到了盛夏,云朵和蓝天都纯得醉人。

正前方一朵积雨云正在卸货。

风起云涌,

光影变幻。

左前方一朵超大蘑菇云正在卸货。

追上它后从侧窗再拍一张,风暴中心肯定正在瓢泼大雨。
下午一点半,终于到达西黄石小镇。

老天爷很给力地奉上了蓝天白云阳光,真不枉我绕了整整三个小时的路。
我俩先在小镇上的麦当劳饱餐一顿,然后到附近的Chevron加满油。

午后宁静的小镇。这是加完油上车前拍的,照片中间这个硕大的防熊箱很有国家公园特色。
随后便启程离开小镇,从西门正式进入黄石国家公园。黄石,I’m back。
此时已是下午两点半多,按原计划把十大景点都逛一遍显然不现实,所以今天只要能看到老忠实泉喷发我就满足了,其他的就随缘吧。
有这样的想法后我反倒觉得轻松了不少,不用为完成任务而火急火燎走马观花。沿途皆景,只需纵情享用。所以进黄石后我第一个停车的地方便是个不知名的野生景点,这里只有一个标志牌刻着“Naturally Reseeded By Wildfire in 1988”(1988年经历野火后自然重生),

纪念和我同年“新生”的黄石公园。

这条河叫Madison River。
平原上有很多鹿。

这张照片中能看到7只鹿。
另外还有一只超大的bison(北美野牛)。第一次看见野牛的我激动到不行,看上去这么稀有,以为遇到大新闻了。后来才知道北美野牛其实是黄石公园各种野生动物中最常见的。。。

野牛和草丛中的鹿群。

这俩站位挺对称。

野牛和另一只超大犄角的鹿,神似疯狂动物城中那个邋遢的前台野牛先生。

这群专业的长枪大炮们都在拍那只野牛。
拍完动物继续上路,沿着日字路线左下段往南走。在达到老忠实泉之前,我们将经过下间歇泉盆地,那里有著名的Fountain Paint Pots(颜料锅喷泉)和Grand Prismatic Spring(大棱镜温泉)。
沿途景致很不错。

路过一片绿油油的山坡。

麦迪逊河沿岸景致。
才开了半个小时,我们便又遇到了北美野牛,这次我真真看了个够,也拍了个够。道路两侧都是牛,还旁若无人各种横穿马路。
路西


侧:

西侧的牛不太多。

有不少都是从东边横穿马路过来的。

我离最近这位亲只有不到两米,它抬头瞅了我一会儿,看得我有点心虚,没敢再靠近(理论上离野生动物这么近被警察逮著是会罚款的,而且存在被攻击的风险,大家莫要学我)。

远处散布著一些正在冒热气的小间歇泉。
路东


侧:
东边的牛就多多啦。

跨道路拍。

跑到路对面拍。

路旁一只小牛特写。

这是一头戴了项圈的高贵的野牛。

感受一下这马路“观牛盛况”。
过马路:

西边的牛吃够了,开始陆陆续续回东边。

感觉快被野牛包围啦。

最后一只“过街牛”的背影。
看够了野牛,这才正式奔向黄石公园的主题:间歇泉。
五分钟后达到第一站,Fountain Paint Pots(颜料锅喷泉)。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黄石的间歇泉基本都是地热泉,水温很高,在气温偏低时泉水附近全都是云雾缭绕的状态,很难看清其完整面目。所以来黄石看间歇泉6-8月是最佳季节,当然这也是人最多最火爆的季节。我十月初来已经比较糟糕了,走在栈道上经常一阵风吹来除了刺鼻的臭鸡蛋味还有白茫茫的水雾,然后我的鼻子和眼镜就暂时性作废了。基本上所有的黄石间歇泉都会散发或浓或淡的各种臭味,以硫化物所特有的臭鸡蛋味居多,我俩刚去时没经验也没了解过,被呛了个措手不及。

停好车开始栈道步行。

Celestine Pool.

Silex Spring,近看真的超级蓝超级深邃&清透,雾气太干扰视线了。

Fountain Paint Pots,整个一水泥火锅。

阳光照过来,正好同两人背影合影。

Red Spouter,泥水在里面咕噜咕噜翻腾得可欢了。

Leather Pool,这边厢的绿色池子就安静多啦。

这个应该是Twig Geyser,难得见一个能喷出来的。

回停车场路上偶遇黄石的花栗鼠,如此高温且臭气熏天的地表环境,真亏它能待得住。
离开彩锅泉后继续往南,开车不到半个小时便到大名鼎鼎的Grand Prismatic Spring(大棱镜彩泉),这可是全美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温泉。
停好车开始徒步,现在时间16:40,还够我俩再游荡会儿。首先需要跨过Firehole River,河对面的间歇泉制造了大量雾气,时不时来一阵风就能让桥上能见度瞬间变成10米,下一秒又恢复晴空万里。
以下两张照片间隔不到一分钟:

过桥后先远眺一下最远处的Grand Prismatic Spring。

这景象实在太魔幻了。
左手边岔路紧挨着Excelsior Geyser Crater。

从命名上可见一斑,这货像极了陨石坑,但是我依然嘛都看不见。

唯有偶尔微风轻抚时,方能瞄见那一汪清澈的波光。

嗯,那就拍拍自己的佛光~

顺便在池子里给两人的影子合个影。

再次眺望那魔幻的大棱镜,想来待会儿绕过去肯定都满头雾水了。

绕过来后回头看看刚才拍佛光的Excelsior Geyser Crater,简直就是一大锅开水,还不如背后的云朵惹眼呢o(╯□╰)o
快到大棱镜时,栈道下方已经全是浅浅的温泉水了。我在边上蹲著认真看了好久,很清冽很爽口的样子,纠结了半天终于还是没敢下手。

照片上只能从少数波光粼粼的区域看出有流动温泉水,实在太清冽了。
然后我们就来到了传说中的大棱镜彩泉,啊,这个季节看温泉果然就是个杯具T_T

特意把名牌拍下来。

等了半天才拍到一点远处的绿色池水,算了我还是放弃吧。
由于大棱镜实在太大,在栈道附近是不太可能把温泉完整拍下来的。我曾经在别人游记里见过可以绕道去往温泉南侧一个野山坡顶上鸟瞰,那儿视野非常好,很适合排全景。
不过遗憾的是,我出发前查过官网资讯,那个地方现在被“招安”了,正封闭起来修建官方栈道。官方通知摘要如下:
"Area Closures near Grand Prismatic Spring"
This summer, trail crews are constructing an official trail and overlook to replace the many existing social trails on the hills south of Grand Prismatic Spring. To facilitate this work, the following areas are closed to the public: The hills immediately south of Grand Prismatic Spring; The Fairy Falls Trailhead and parking lot (located one mile south of Midway Geyser Basin); The Fountain Freight Road between the parking lot and the Fairy Falls Trail junction. In addition, the area east of the Grand Loop Road around Midway Bluff is closed permanently due to resource damage from visitor use. See map below for more details.
通知大意就是这个(2016年)夏天黄石的栈道团队将在大棱镜南部山坡上修建一条官方步道和观景台来替代现存社会人士探索出来的野道。
封闭区域示意图:

不过想来这么大雾也是没可能看到全景的,就当自我安慰啦。

最后这个池子叫Turquoise Pool。
返回停车场,离开大棱镜温泉区,往南开不到半个小时便达到今天的重头戏主场——老忠实间歇泉,此时已经17:40了。[2685]
之所以叫“老忠实”,是因为一百多年来它一直忠实地保持每隔45-125分钟就喷发一次,每次喷发3-10分钟,喷发高度32-56米不等,从未间断过,由此而闻名。

夕阳被云层遮挡,隐匿在云影中的喷泉口显得格外安静,好似暴风雨前的宁静。
虽然不知道离下一次喷发还有多久,但四周的长凳上一个人也没有,说明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动静。
和小M商量了下,与其在这儿傻等,不如去附近找找线索。看了眼Google地图,附近最大的建筑是Old Faithful Inn,于是便直接去了它的lobby。

大厅内空间很高,各种木质结构颇具“原始风味”。整个大厅分几个大间,满满当当都是游客,或坐或站,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喝酒,气氛相当活跃。
我在大厅里转了一圈,期待能在墙上或地上找到任何资讯公告牌,然而并没有。正当无计可施准备去前台找人咨询的时候,突然发现前台桌面上摆着一个小小的桌牌桌牌,上书“Geyser Predictions”(间歇泉预测)。

无语,这也太不显眼了吧。
于是根据该官方预测,老忠实泉的下一次喷发将在06:05p.m.+/-10分钟,离现在还有一刻钟。时间很合适,看来老天爷没打算让我俩等太久。
我和小M慢慢悠悠溜达出了旅馆,到主泉眼外围挑了个最佳观赏位置开始耐心等待。

只一会儿功夫周围的人便越来越多,太阳也从云层中钻出来凑热闹,棒棒哒。

等啊等啊,望眼欲穿的人们终于在06:09p.m.等来了老忠实泉“忠实”的喷发。

这是刚冒出一点点。

然后很快便一飞冲天。

只要没起风就啥也看不见,这雾气也是没sei了。

竖排+广角,火箭发射既视感。

发射完毕,水量渐小,只剩袅袅炊烟在风中凌乱。

背后那朵大大的“青蛙云”,似乎也用鼻子哼出一口气来。
欣赏完老忠实泉喷发,我俩心满意足地向停车场撤退。此时刚六点一刻,太阳还没完全落山,现在直接赶往住宿地太浪费白天时间了,赶路的事留给晚上就行。于是我决定抓紧再去下一个景点West Thumb Geyser Basin(西姆指间歇泉盆地)。
驱车四十分钟,晚七点整到达西拇指,悲催的是太阳已然落山。不过来都来了,就凑合看看吧。
西拇指间歇泉盆地位于黄石公园“日”字形主路的最下方正中间,在黄石湖支线西拇指湖的西岸。
可能和昨晚南边下雪有关,景区内的木栈道上留有不少积雪和残冰,走路得特别小心。

整个景区静悄悄,除了我俩没别的游客。这里的间歇泉都很安分,除了偶尔冒冒小气泡,基本没什么喷发动作。

本来就是微光拍摄,再加上其貌不扬的造型,岸上的泉眼真心毫无美感可言。

给这个冒泡泡的泉眼来张特写,

看它边上的一圈白色盐渍,难不成现在是枯水季?或者这玩意还带涨潮滴?

这个什么Blue Funnel Spring在地图上都查不著。

正走着,一转头发现月亮不知什么时候冒出来了。

黑漆漆的小M和月牙合个影,然后继续向湖岸方向溜达。

这个又蓝又深邃的池子比刚才那几个好看太多。

转了半圈回过头再看,结果发现这蓝池子里溢位的泉水饱含黄色矿物质。

就快要到湖边啦。

身后的“泉眼喷月牙”。

岸边的残雪和远处的雪山白云相映成趣。

火锅煮雪山。

这是鸳鸯锅。

马上打烊了,还剩点儿火,客官想煮点什么?
逛完西拇指温泉群,我俩在即将降临的夜幕中沿栈道返回停车场。

这是今天的最后一张照片,我给它取名“松,雪,屋,月”。
是不是还挺有意境?我才不会告诉你这是停车场的公共卫生间呢(手动滑稽)
之后便上车正式开启赶夜路模式。一想到今晚终于可以入住猛犸象温泉宾馆了,我就激动得想跳起来,因为见不少人提到过早上能在楼下草坪看到小鹿吃草,想想就很美好。
从“日”字形底端的西拇指间歇泉到最左上角的猛犸象温泉,大致路线沿着“日”字的右竖线由下往上,再沿顶端横线从右往左即可,约116公里,两小时车程。

可万万没想到,我俩又杯具了。

在黑漆漆的公园主路上一路向北开了约半个小时,前方不远处有一座小坡,脚下的公路笔直通向坡顶。
副驾的小M看着道路尽头黑洞洞的天空,没来由地冒出一句:“你说待会儿咱俩该不会又像昨晚一样遇到下雪吧?”
我嗤之以鼻:“怎么可能,你忘了今儿一下午都大晴天儿啦,刚刚还拍月亮来着”,一边说一边深踩油门冲上了那个小坡。
我话音刚落,然后就跟真见了鬼似的,前方车灯光柱范围内突然出现一些白色颗粒物在飘飞。我心里咯噔一下——尼玛这不会真下雪了吧?
不到半分钟,雪下大了。
旁边的小M一脸哭笑不得,而我内心正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一语成谶?老天爷打脸也不带这么狠的吧!
眼看着路面积雪越来越多,我只能把车速一降再降,并冷静地开启了ESP电子车身稳定系统和雨雪溼滑驾驶模式——后两者我昨晚都因为太紧张而忘了个一干二净。然而事实证明这样并没有什么卵用,即便开启了电子辅助功能并小心谨慎低速驾驶,我依然数次在转弯和上坡时经历了短暂的失控甩尾并果断靠松油门+反打方向盘把车身姿态救了回来。期间我心里一直在打鼓,最大的担心就是怕再次遇到前一晚那样的危险情况,所以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悬崖勒马”及时调头回去另觅出路。但一想到昨晚已经放弃了一晚园内住宿了,特别不甘心把这仅剩的一晚再次抛弃,于是我硬著头皮打算能开多远先开多远。大概半小时后,我发现对向车道靠边停了辆房车,司机是位年龄相仿的哥们,我果断轻踩刹车停了下来,摇下车窗问对方前面的路况如何,我想去猛犸象温泉住宿还有戏吗。小哥一脸无奈地摇摇头,告诉我说从canyon junction那儿开始就封路了(位于“日”字形中间横线最右端),有Ranger把守不让通过。另外如果要在公园内过夜的话必须得提前申请露营证,然而他并没有,所以他只能先开回来了,现在停在半路也不知道该怎么办。“You know, he’s a jerk.”(就是骂那个警官)这是他原话。我苦着脸无奈地冲他笑了笑,向对方表达了谢意,然后稍加思索后还是决定亲自去看看,万一路通了呢(其实理智很清楚那是不可能的,纯粹是不甘心在作祟)。
万幸这一路都没再遇到像昨晚被困住时那么陡的大长坡了,所以整个过程也算是有惊无险。到达Canyon Junction后(T型路口),果然继续往北的方向在道路中间摆了个大牌子,上书“Road Closed”,旁边还摆了一辆Ranger的巡逻车,黑夜中勉强能看到远处的道路积雪很深。路边有一家加油站,另外还有两辆车也都跟我一样暂时停这儿考虑下一步怎么办。我找旁边车上的米国友人问了问情况,得知这路今晚铁定肯定是通不了了,假设能通最早也要等到凌晨五六点才有铲雪车来疏通道路。现在两个选择,折返出园,或者在旁边的加油站停车熬一宿,那边已经有几辆车准备集体熬夜了,貌似这种情况就不用露营证了。我没有深究,谢过友人后回车上和小M商量了会儿,现在才晚上八点多,冰天雪地在车里熬一宿太遭罪,还是决先开出公园再说吧,如果顺利的话考虑从公园外往北绕行Bozeman(博兹曼市)后从北门进入公园去往猛犸象温泉,也就是今晚预订的园内住宿地。但是这条路线需要绕行三百多公里,预计耗时四小时以上,会相当辛苦。
不管怎样,既然决定好了就果断行动,先拐进旁边加油站加油。里面的商店早已关门,但用信用卡自助加油完全不受影响,我无比庆幸这家油站支援我的信用卡。加完油便小心翼翼轧着积雪再次上路,由于北边路不通,最近的方向只能从东向西走“日”字的中间横线,从西门出黄石公园,到西黄石小镇再做进一步定夺。
紧绷著神经龟速开了半个多小时后,路面积雪越来越来少,天上的降雪也从大到小再到无,最后终于到了路面完全干燥无积雪的程度。我这才恍然大悟,整个黄石公园应该是东北方向海拔最高,所以这两晚都是越往北走雪越大,而此时一路向西开则相当于在驶离降雪区域。按我之前赶夜路的风格,这么好的路况还没别的车,我肯定一路大肆超速飙车。不过在经历过“大提顿差点撞上鹿”事件后,再加上这两天在公园里亲见各种野生动物横穿马路,我心里便始终绷著根弦,天知道这大晚上的公园里动物们是不是都睡了,整条道路如此安静,感觉两旁黑洞洞的原野中随时可能钻出一群大型动物冲到马路中央来。所以我全程都把车速控制在50迈(80km/h)以内,以野马的效能,这个速度是我有信心在车灯照亮范围内能紧急刹住的最高速度了。
就这样在黑夜中一路小心驾驶,约莫一个小时后平安到达西黄石小镇。在路边稍加停留,对于接下来怎么办我俩产生了分歧。小M的意思是放弃预订的猛犸象温泉酒店,就近在西黄石小镇上临时找住宿,但我依然无法释怀,尤其是昨晚已经放弃了一次园内住宿的情况下,无论如何都想抓住这最后一次住进黄石的机会。最终小M拗不过我,从了我的决定。于是我重新将导航目的地设为猛犸象温泉酒店,并新增途经点为博兹曼市,然后我便毅然迎著夜幕中还有三个多小时的未知道路再次出发。结果刚出小镇才二十分钟,黑洞洞的空气中又开始飘起雪花,而且越往北开雪越大,并且道路明细开始有积雪了。倔强如我最后看着前方白茫茫的积雪路面也只能认怂,一点一点降低车速,最终彻底刹停,然后压着积雪咯吱咯吱调头折返。看来老天是无论如何都不想让我在黄石公园里过夜了,连续两晚动用大雪和我杠上,生动地教会了我什么叫“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不过换个角度想,老天也还算仁慈,只让我走了二十分钟冤枉路,试想如果我们是在开出去两个小时后才突遇大雪,那情形简直不敢想象,天知道我会不会气晕过去。
最终我俩又再次被逼回了西黄石小镇上,小M查了下Priceline,这个时间点小镇上宾馆空房已很少,唯一的两家价格都虚高,条件还很一般。于是我打算先碰碰运气,找找看有没有路边现成的、价效比高一些的旅店凑合住一晚。事实证明我想多了,我俩开着车几乎把整个小镇都转了一遍,发现路边旅店无一例外全都挂著“NO VACANCY(客满)”的牌子。最后无可奈何只能用APP订了一家很普通快捷酒店的很普通房间,价格将近210美刀,眼泪哗哗的TAT
赶到酒店收拾收拾赶紧休息,折腾一整天了,终于可以沉沉睡去。

Day13. 黄石第二天,超速被抓

Day 13 周四(2016-10-06)
早上九点多起床,在酒店用完早餐后便收拾行李准备出发。临走前我第二次拨通了黄石公园官方住宿预订电话,把前两晚遭遇大雪的情况描述了一遍,并告诉对方我昨天已打电话沟通过前天晚上的老忠实泉住宿退款,请他帮忙推动一下,另外由于同样的不可抗拒因素,现在我希望追加申请昨晚的猛犸象温泉酒店住宿退款。和前一天一样,对方听完也是不置可否,只表示会帮忙将我的诉求转给相关工作人员处理,但不保证能申请成功。
结束通话电话,心里的一颗石头算是落地了,不管怎样我已经尽自己所能去争取了,后面的结果如何可以说已与我无关。不过最遗憾的是,由于没能入住猛犸象温泉酒店,我从来美前便在心里想象了无数遍的“大清早下楼发现小鹿们就在身边吃草”的美好场景已然泡汤,想想就无比忧桑。此外原计划今日从猛犸象温泉酒店出发的行程也不再适用,只能先考虑从西门入园直奔昨晚封路的地点Canyon Junction(“日”字中横线最右端),如果往北的道路积雪已清理,则可按计划游览北边的重要景点(“日”字上半区域)。
不过事实证明我想多了。从西黄石小镇出发一路向东到达Canyon Junction时,往北的道路口依然立著封锁路牌,意味着本次旅行我俩将再无机会触及黄石公园的北半部分T T。
这里有个小插曲。一开始刚到T型路口时我看路面积雪明显清理过,而且正好有辆车无视道路封闭的路牌直接开进去了,我心想是不是路已经通了只是路牌还没来得及收起来,便鬼使神差地跟着那辆车开了进去。结果才开了不到三百米,那辆车就左拐进了路旁一个像游客中心的区域,而继续往北的道路明显没清理过,全是很厚的积雪,我只能调头折返。半路遇到一辆工程车,司机停下来问我没看到这条路已经封闭了吗,我说看到了,但是我看到另一辆车开进来了所以就跟着进来了,他告诉我那是工作人员的车,对于我这样擅自越界的行为ranger(巡警)完全可以给我开一张trespassing ticket(非法入侵罚单),我有点惶恐,强作镇定道了个歉并表示自己正要离开,还好对方没有再深究。后来我查了下地图,刚才那车左拐进去的区域果然不是普通地方,叫Canyon Government Area(黄石峡谷政府工作区)。惊魂未定地回到T型路口时,我特意在道路封闭路牌前停车拍了张照。

就在那会儿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如果昨晚我坚持绕路三百多公里从北门进入黄石公园,并顺利住进猛犸象温泉酒店的话——由于今天“日”字的上半部分继续封路,我今天将哪儿都去不了,还得从北门离开公园再绕三百多公里原路返回西黄石,再从西门入园——那将是无比糟糕的结果。庆幸昨晚老天爷及时用大雪阻止了我干傻事,也感谢小M最后的坚持。这个“差一点就发生的惨痛教训”让我明白了一件事:自由行途中很多时候计划都赶不上变化,一旦确定计划失效,就不应该再死板教条地stick to the plan(坚持按原计划执行)。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并做出当下最优决策,而不是反复纠结于偏离计划所带来的变量和后续影响,这才是明智之举。
既然去不了黄石公园北半圈已成事实,那我们就不用着急赶路了。这样一想我反而觉得安心了许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如放慢节奏好好地享受剩下半圈昨天没逛完的部分。
先复习一下十大景点示意图:

昨天从西门入园后逆时针游览了9号、1号、10号景点,今天则正好可以从2号开始,顺时针参观3号、5号,有时间再重温一遍昨晚昏暗的10号。
上午约10点50,从封路的路口来到今天第一站黄石大峡谷Lower Falls Parking(下瀑布停车场)——其实离封路那儿开车就三分钟。
停完车就满心小激动,周围全是和昨天完全不同的景致。
冲到停车场边缘来一张:

林海雪原,这里还看不出“黄石”。

从停车场沿着步道前往观景台(Lookout Point)。
站在观景台,往左看是黄石大峡谷。

往右看是Lower Falls of the Yellowstone River(黄石河下瀑布)。

拉近看瀑布。

沿着山腰上的步道接着往远处走。

路边木桩上的简易小雪人。

积雪的步道相当滑溜,尤其还带坡度的,走路得特别小心。

小M背影特写。
一路徒步到Grand View观景台,这边又是另一番风景。
向下看,

谷底湍湍河水。
向右看,

可以远眺瀑布。
向左看,

峡谷绵延至远方。
最后来张半全景,

从这张照片大概可以理解“黄石”公园名称的由来吧。
离开黄石峡谷,朝南去往下一个十大景点,3号海登谷Hayden Valley。Google地图上能明确搜到这个景点,我也很顺利地跟着导航来到了目的地,然而…这里空空如也,没有临时停车区,没有景点标识牌,没有围观游客,什么都没有。我下车拎着相机在周边跑了一大圈,找不到任何像样的标志性景色——比如既然叫海登谷,好歹得有个山谷吧?然而并没有。我再三通过地图确认了确实没有找错地方,然后心灰意冷地找个角度拍了一张,算是到此一游,

而后愤然离去。
离开海登谷不到10分钟,发现前方有个间歇泉景区,便拐进了停车场。地图显示这个地方名叫Mud Volcano泥火山景区,并不属于十大景区。
下车发现旁边有只大乌鸦在觅食,陪它“玩”了会儿。

这个景区的地热泉只能说很有特色,但我实在没法称之为美丽,因为顾名思义都是泥浆喷泉,毫不违心地说,真是又丑又臭。
围着这样一个大圆环栈道走一圈,

沿途上基本都是如下景致:

一会儿天空阴沉沉。

一会儿又烈日暴晒。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个Dragon Mouth Spring龙口泉。

中间那个山洞的深处会有节奏地往外一边吐雾一边造浪,同时还伴有轰隆隆的低沉嘶吼,就像龙在吐息——不过这“口气”真是相当的重。
沿栈道转完一圈回到停车场,此时才下午两点,天空突然开始飘起雪来,眼前先后出现了三辆旅行团的大巴车,车上游客多为亚洲面孔。估计都是因北部大雪封路导致临时改行程所以只能来这种不知名小景点了?由不得多想,刚经历了两晚噩梦的我现在看见雪花就犯怵,赶紧上车奔向下个景点。
约莫半小时,我直接把车开到了黄石湖边的小路上,小雪已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丰富多变的湖景气候。
左边有朵云在下雨。

右边还能看到阳光。

目视范围内没看见任何游客或工作人员,我俩找了个大大的枯树根,就这样静静地坐在湖边,一边沐浴眼前秋日暖阳,一边眺望彼岸烟雨朦胧,这个时候要是能再来一杯下午茶就完美啦。

差不多快四点的样子,悠闲宁静的湖畔独享时光被一辆满载亚洲游客的大巴车打破,我俩便在一众游客艳羡的目光中回到车上离开了黄石湖。
在前往下一个景点的途中,我们又遇到了两次小鹿。
第一次为了找地儿停车导致错过了最佳拍照视窗期,

等我好不容易横穿公路再猫著腰小心翼翼走近时,小家伙们已经遁入树林了。

这只甩给我一个优雅性感的小屁屁。

这位则在昂头咬树枝。
第二次时间更来不及,看到它们时就已然晚了,索性没下车直接伸手从后座抓来相机拍了几张。

缓缓开着车靠近。

小鹿们昂首挺胸爬山坡。

这张是从副驾车窗看出去,它也在看我。
就这样一路边走边玩,我们到达西拇指间歇泉时已是下午四点半,阳光隐匿在云朵背后,天色明显暗淡了许多。
不过即便如此也比昨晚太阳落山后的景色更值得一看。

泉,湖,树,云,天。

温泉表面的雾气依然恼人。
最美的景色依然是黄石湖。

岸堤残雪。

小火山很安静。

鸳鸯锅开锅啦。

绵延的湖岸线。

远处有金山。
临走前再次发现惊喜,

大家从这张照片里能看到什么?

没错,就是它!

由于木栈道限制,我能跑到的离它最近的位置大概就这种程度了,没有长焦就只能裁剪凑合看看咯。
离开西拇指盆地的时候天光其实还很好,不过我看时间都五点一刻了,加之下午还毫无征兆地飘了会儿雪花,刚经历过连续两晚雪夜惊魂的我完全不敢再大意。上车后我满脑子就一个念头:“天黑前必须离开黄石公园”。
于是一辆白色野马便开始在黄石公园主路上狂飙。多数时候遇到前方有车我都不会直接超车,而是减速跟在其后(弯多路窄起伏大视线不佳,不宜贸然占用对向道超车),通常跟个半分钟左右前车就会礼貌地靠右让行,然后我便加速通过。

就这样在山林间穿梭了大概半个小时,正当我兴致正嗨的时候,突然发现前方车辆突然多了起来,而且都压着速度规规矩矩排队前行,我身后则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了一辆白底带绿色横条的皮卡。
我第一反应感觉有点像园区工作车辆,没太在意。结果后车突然闪了两下警灯,我头嗡的一声就大了,居然是警车啊我勒个去,难道是冲我来的?
我脑海里瞬间浮现出之前看别人攻略里提到过的,如果警车在身后闪警灯就得马上靠边停车,于是我没多想直接打右灯减速靠边停了下来,警车也减速了但没有跟着我靠边,而是用警车专用的喊话喇叭说了一句“Go ahead, go ahead.”("继续往前开,往前开")我一听瞬间悬著的心落地了,什么嘛,果然不是来抓我的,肯定人家有别的事所以才闪警灯啦。我还安慰小M说没事搞错了,然后便安心踩下油门继续跟着队伍走,不过有警车在后边我当然也不敢造次,就老老实实夹在队伍中慢慢开。
开了约莫5分钟,警车还跟在我身后,我有点摸不著头脑,转头问小M,“是不是警察同志有着急事要赶路但是大家在前面挡着所以他一直没法开快啊?”说完我就觉得嗯一定是这样的,所以当路边出现了一个turn out(临时停车带)的时候我便直接靠边停车了。
当时我想法真的是“既然人警察这么着急我还是靠边让让吧,之前我赶时间的时候一路都有车靠边让我呢”。结果没想到这次警车直接减速跟着我靠边停下来了…我心里咯噔一下,脱口而出:“坏了,原来真的是冲咱来的…”扭头一看,小M已吓得面色铁青。
我深吸一口气,开始回忆别人游记中提到的应对米国警察要点——熄火别下车,摇下车窗稳坐在自己座位上,排除逃逸倾向,双手放在方向盘上让警察一眼能看到,排除对警察的人身安全威胁。自己照做完毕然后叮嘱小M也保持镇定在副驾坐好,双手千万别放兜里或藏起来。
我俩就这样如临大敌地端坐了三分钟,警察同志终于走过来了,我以为他肯定会来主驾车窗,没想到他居然去了副驾那一侧。是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头戴西部牛仔巡警帽,一身ranger制服,感觉年龄比我还小些。
他先是用很郑重地语气blabla说了一通,语速有点快,我能听懂个大概,不过保险起见我决定先装疯卖傻,保持呆萌状,一脸虔诚地从车里望向他。
对方见状愣了两秒,然后有些无奈,又放慢语速把重点意思重复了一遍,大意就是“这个公园里的主路限速是35-45mph,而你刚才开车达到了65mph,还在不断超车,这非常dangerous(危险)!”
我面露无辜地解释道,“刚才你亮警灯的时候我立刻靠边停车了,可是你又让我赶紧开走”,他解释说因为那个地方道路太窄了,靠边停车很危险。
然后他问我是不是第一次来美国,我说是的,他略显激动地说道,“你知道你开的是什么车吗,你知道FORD MUSTANG(福特野马)是什么吗?”
我支支吾吾望着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我真心没明白他重点在哪儿。等了一会儿他见我这茫然样实在不像装出来的,于是直接说道“这是sports car(跑车)啊!”语气中还明显透著一丝激动。
我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废话,这还用你说。不过脸上继续装傻卖萌,“啊不好意思,我只知道这是辆convertible(敞篷车)”,我这样说是因为租车公司官方是将野马归类于convertible车型组的。
巡警小伙儿有点不甘心,继续问道,“你在你自己的国家开的是什么车?”我说“BMW X3”,然后他说“哦!是不是可以跑超级快!”
我有点哭笑不得,忙不迭答道“no no no,真不是”,他说“哦是吗”,我赶忙解释“那只是一辆SUV,一辆普通的SUV。”
他略显失望地说“哦…原来是SUV啊”,我内心一阵悲凉,米国人民是有多看不起德系车T T。
巡警小伙儿可能觉得再聊下去没什么意思了,于是开始干正事。问我要了护照和租车订单(注意只要了这两样,我的驾照和驾照翻译认证件压根就没提到过),带回他车上,应该是做记录开罚单去了。
虽然此刻我还没完全缓过神儿来,不过看了眼副驾上坐得紧绷绷的小M,只能强迫自己尽快冷静下来,惊惶失措什么用都没有。深吸一口气,我开始梳理思绪和线索:警察能直接报出我的车速说明他肯定猫在路边测我速了,所以证据确凿我铁定逃不掉重罚。那现在就这样在车里“坐以待毙”?我可不可以做点什么再努力挽回一下,比如争取减少点损失?就算最终结果没变化那我好歹也算是尽力了。
然后我想起之前看过不少人在游记里提到过米国这边执法大多比较讲道理重情理,主观因素占比很大不会特别死板,比如通常如果去法庭argue(辩解)一下都可以降低惩罚。当然我是不可能有时间和心情慢慢去法庭上折腾的,于是我便开始琢磨待会儿应该怎么解释一下可以争取到警察的理解和同情。下个瞬间我一激灵——艾玛这还不简单,我们这两天的悲惨遭遇不就是最好的解释了嘛,刚才居然紧张到把这么基本的事实都忘了个一干二净。然后我赶紧从后座把相机拿出来,翻看起前天晚上“雪夜惊魂”的照片,开始琢磨解释措辞。
停车后的时间过得很慢,感觉等了很久,至少得有十分钟吧,巡警小伙儿终于过来了,这回直接走到我这侧的车窗。
没等对方掏出罚单,我便主动开口跟他解释起来,“你好,我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不过我还是希望能好好解释一下我这么做的原因”,边说边一脸真诚地看着巡警小伙儿,他没有说什么,弯著腰很耐心在听,看来对方是愿意听我解释的。
我赶紧趁热打铁,说自己之所以这么着急赶路以至于不惜超速,是因为我俩已经连续两晚在黄石公园内遭遇到了大雪,而且还都是白天天气很好结果晚上毫无征兆地就下起大雪了,再进一步描述了下受困后现场情况有多么多么危险,雪地里开这么辆后驱车有多么多么危险云云,我非常担心今晚会出现同样的情况,所以就想着必须赶在天黑前开出黄石公园,一着急就超速了。顺便还提了下这两天我们因为大雪已经损失掉了两晚的黄石公园园内住宿reservation(虽然我打过电话尝试申请退款,但根据预订条款的我诉求并不合理,所以我也没奢望真能申请成功)。说完我把手里准备好的相机举起来给他展示雪夜惊魂的照片,以佐证我没有在瞎掰。
巡警小伙儿看完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就刚才我描述的情况问了一些细节,比如前两晚我们具体都预订了哪两家宾馆的住宿,分别花了多少钱。我很认真地挨个回答了,还给他看了我手机上储存的酒店订单。看完后巡警小伙儿问我在国内是做什么工作的,是不是make big money(赚大钱),我很尴尬地表示真的只是普通企业的普通职员。听完他想了一下,然后让我稍等一会儿便转身回他车上去了。这一刻我内心有点小激动,难道我成功说动他给我降低惩罚级别了?
忐忑不安在车上等了一会儿,巡警小伙从他车上把我的护照和租车订单取回来还给我了,然后“语重心长”地说他非常能理解我的心情,但是这样做(超速行驶)非常危险,真的非常危险,他说了好几次非常危险。我一个劲儿表示歉意并反复强调保证下次不会再犯。他说我运气非常好,因为遇到了他,“I’m a nice guy(我是个好心人)”,他一脸认真地说。再者考虑到这次我已经损失这么多了(两晚住宿共计266.68美元),也算是受到了足够的punishment(惩罚)。本来他都已经在车上写好ticket(超速罚单)了,260刀ticket+30刀fee(费用)共计290美刀(将近2000人民币有木有!),但现在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决定改为只在系统里给我记个warning(警告)。他强调如果我下次再犯被抓住就一定会有ticket。我热泪盈眶地表示感谢并再三强调我一定不会再犯的。然后他没说什么就回车上调头开走了,估计回去继续蹲点逮超速了。
这应该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被警察“叔叔”逮住,关键还是位外国警察,真是把我俩吓够呛。待警察离开后我俩在车里惊魂未定地坐了半天才缓过神儿来。眼看天色渐渐开始转暗,我赶紧平复了下心情,然后小心翼翼地启动车辆重新上路。这回学乖了,老老实实压着限速认真跑。

虽然最终没能赶在天黑前开出黄石公园,不过还好没再遭遇任何雨雪(按照之前的推测,黄石公园是越往东、往北海拔就越高、越容易下雪,而当晚我俩是从南边开到西门,所以就算真下雪了估计也不会那么快到这边)。大概七点半的样子,我俩回到了西黄石小镇。
考虑到明天将面对本趟行程中单日最长自驾路线,今晚非常有必要好好去超市补给一下。于是在去预订的旅店之前我们先搜了个小镇上的超市Food Roundup采购了一通。从超市出来后我刚把车从车位倒出来,就看到不远处的十字路口开过来一辆SUV,后面紧跟着一辆警车(非ranger,而是黑色涂装的纯正米国警车),蓝红光的警灯在黑夜中闪烁显得格外刺眼。下午刚被警察逮过的我暗自替那位SUV车主胆战心惊,多半是超速被盯上了,心想赶紧靠边停车吧好好认个错。
没想到那SUV完全没反应,就当警车不存在似的从那边街道一路自顾自地朝这超市停车场开过来了,从我旁边经过的时候我发现车里也是一对亚洲面孔年轻情侣,由于车窗全开,我能清楚地看到驾驶位的小伙脸一副浑然不知警车就是奔着他去的神态还来超市找车位呢,他从我身边经过后找了个靠里的停车位认真停了进去,紧随其后的警车则唰地停在了他屁股后面,直接截断其退路。
我有点心虚,没敢再明目张胆地继续观望,调了个头准备离开停车场。临走前我只远远瞄到一眼警察正站那车的驾驶位旁边,左手撑著拉开的车门框,右手握个大电筒,一边照车里一边问问题,那场景像极了好莱坞电影里警察抓罪犯的阵仗,车里的哥们如此不识趣估计是凶多吉少了。
这里有一张我在离开超市停车场时对着后视镜用手机偷拍的照片,可惜警灯实在闪瞎眼,基本啥都看不清,主要用于感受一下当时的氛围。。。

离开超市后找了一家Conoco把油加满,然后就直奔预定好的小木屋旅馆下榻。由于去得太晚,木屋门口的车位都被占满了,我只能把车停在了更远的一个沙质大空地上然后走回木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晚我突然收到了来自银行的退款提示短信,显示早在10月5日上午10:28黄石公园便已将165.83美元的老忠实泉住宿预订费全额退回了我卡里,也就是说那天早上我第一次打完电话申请退款后没过多久人家就完成退款了,只不过因为国内银行处理跨境账务的延迟导致我一直不知道,感动得哗哗的。

注意短信里列示的入账时间银行是按北京时间记录的,换算成美国夏令时山地时间需要减去14个小时。
两天后我收到了另一条银行退款短信,显示在10月7日上午10:36黄石公园再次将100.85美元的猛犸象温泉住宿预订费全额退回了我卡里。

也就是说我两方面的努力最终都pay off了,这是最好的结果。不论是和警察讲理说情,还是和公园管理方提出申请,双方均接受了我的诉求并用实际行动证明美国人真的是非常讲究情理的。虽然有点那啥,不过我还是想说如果这事发生在天朝,不管是超速违章还是全款预订酒店未入住,我相信肯定都是没可能通过“正常渠道”把钱要回来的o(╯□╰)o

Day14. 最长单日自驾

Day 14 周五(2016-10-07)
今天的行程特别简单,就单纯赶路。这也是本次美国之行中自驾行程距离最长的一天:从Montana(蒙大拿州)的西黄石小镇出发,一路向西横穿整个Idaho(爱达荷州)和Nevada(内华达州),最终到达位于内华达州最西侧边缘和加州接壤的Reno(里诺市),预计总行程约1150公里。
早上小睡了个懒觉,离开小木屋时已将近上午10点。
走之前特意给这特色旅店拍了几张。

这是我们昨晚住的屋子。

这是我们屋对面的独立小木屋,明显要高一个档次。
而后便开着车去前台退房——对的就是开着车去退房,因为旅店的lobby离我们住的地方还相当有段距离的。愉快地将房间钥匙往前台小盒子里一扔,和服务员say goodbye,我们便正式开始了今天的长途跋涉。
一天要开完1150公里,看上去任务确实比较重,好在多日以来的自驾经验已经让我对在米国长途行车完全没了忌惮。不过鉴于昨儿刚被警察逮了个正著,我不得不收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野心,认真重视起超速这个问题来。
刚出发后的大概一两个小时,我完全是严格按照路牌标示的限速在开,一点都不敢超速。可时间稍长便又按捺不住内心的“狂野”,这么宽阔平直的高速路,路上这么稀少的车辆,自己开的还是辆跑车,压着速度跑简直憋屈死。但昨天超速被罚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所以内心纠结斗争的结果就是忍不住还是超速了,但不敢太嚣张,大概保持着比限速高5-10mph的程度,而且绝大多数时候都不会自己领跑,只谨慎地跟在其他老司机屁股后过把瘾。
爱达荷州平原丘陵地貌居多,道路限速级别较高,最多有限到80mph的(约129km/h),这是我在米国全程见过的最高限速了。沿途两边农田很多,绿油油的甚是喜人,大型自动化灌溉设施普及率之高,让我不得不感慨咱国内的农业现代化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就这样听着音乐看着风景超著小速,整整5个小时没停歇,马不停蹄一口气开了500公里,直接横穿了整个爱达荷州,来到爱达荷州和内华达州交界处的Jackpot小镇(属于内华达州)。
到小镇第一件事是找了家加油站Chevron把油加满,第二件事是上Yelp找了家附近的酒店好好吃一顿,此时已经下午三点多了,我俩还没吃午饭呢。
酒店名叫Cactus Petes Resort Casino,最后的Casino(赌场)这个词充分体现了内华达州的特色,一旦过了州界,赌博业瞬间就成为合法产业了。而我俩选的这家酒店基本可以算是这个位于内华达州边缘的小镇上最具代表性的赌场酒店。
停好车从侧门走进酒店,映入眼帘的是五花八门让我眼花缭乱的各种赌博机器和桌台,整个大厅就是个大大的赌场。虽然地处偏远导致来玩的人并不多,不过各种灯光和音效的渲染还是成功营造出了繁盛喧嚣的氛围。我和小M像看见新大陆似的边往里走边不断发出各种惊叹。这里的对外餐厅名叫Cactus Petes Desert Room(沙漠小屋),就餐环境还不错,服务人员也很热情。从离开洛杉矶以来,我和小M已经有10天没正经坐在餐厅好好吃过一顿饭了,今天又是饿了大半天才来觅食,所以显得格外有食欲。不过尴尬的是服务员拿来选单后,我俩看着上面各种专业词汇都一脸懵比,出发前我特意给手机装了词典APP,天真地设想遇到这种情况掏出手机就能轻松搞定。可事实上在那种情况下压根就不会有心思也没有时间去慢慢挨个查单词,那么大一张选单,那么多专业词汇,给我半小时研究估计都不够的。
所以小M果断掏出手机开启点菜神器YELP,翻了一些网友评论里上传的菜品照片,然后就连比带划地指着手机萤幕上的各种照片成功完成了点餐这个艰钜任务。虽然点的都只是牛排、炸鸡、薯条一类的快餐食物,不过服务员端盘上桌的时候我俩依然没忍住垂涎三尺,这卖相和分量都大大超乎想象,我俩大快朵颐嗨皮地饱餐了一顿。

这顿花了34.15刀,直接刷卡40刀,多出来的部分就当小费了,难得吃一顿table service,大方一点还是应该滴。
吃美了从餐厅出来,再次踏入叮叮当当的赌场花花世界,小M很有跃跃欲试的意思,学统计出身的我不屑一顾地告她这些都是骗钱的。不过为了满足她的好奇心我还是找了个老虎机让她试试,每次花一美刀购买积分,然后用积分赚积分,理论上赚来的积分还可以换回钱。但无论中间过程输了几回赢了几回,也不管一美刀能撑一分钟还是五分钟,最终结果自然都是输了个精光。当输掉3美刀后,我笑眯眯地问她要不要再来10刀,说不定下一次就中大奖了呢,小M噘著嘴说不玩啦走吧走吧。我一路哈哈哈回了停车场上车准备开始今日长途的下半程。
刚上路没两分钟,我一眼瞅见路边有个路牌,上书“Pacific Time Zone”(太平洋时区)。Surprise! 居然忘了这茬,今天可是一路向西狂追着太阳在走,跨了一个时区呢。我们刚上路的时候是下午四点半,现在瞬间变成三点半了,白捡了一个小时,可把我高兴坏了。
整个后半程都是在荒凉的内华达州内行进,全是光秃秃的沙漠戈壁风光,也没啥值得拍的,就这样再次一刻不停歇地直接开到了今天的目的地Reno(里诺)——世界上最大的小城市。据说当年政府本来是计划把Reno好好扶持一番打造成内华达州最大的赌城,可惜被当地居民投票拒绝了,不然当今最负盛名的赌城就是里诺而没拉斯维加斯什么事了。
到里诺后先找了个711加满油,顺便用手机给行车电脑今日统计资料拍了一张:

截至当晚21:23,全天驾驶时长9小时52分钟,驾驶距离1128公里。
加满油直奔今晚的下榻酒店Circus Circus Reno。虽然网上提前预定房间时已经付了全款,不过check in时还是得额外再掏14.35刀的resort fee(景观费,也可以理解为服务费),这应该算是内华达州赌场酒店的一个特色。由于lobby和客房不在同一栋大楼,办完手续还得拎着行李坐摆渡车(有点像挂在两栋楼外的"机场快轨")前往,等最终住进房间都晚上十点了,由于下午那顿在Jackpot吃得挺饱的,我俩就在房间直接方便面充饥,昨晚在西黄石的大采购算是派上了用场。
在等方便面的当口,我隔着落地窗玻璃拍了几张Reno的夜景。

小小的城市有着宽阔的街道。

这是另一家赌场酒店。

这片区域看上去很繁华。

月色下的小城。

穿城高速长曝特写。
晚安,Reno。

Day15. 世界最美,太浩湖

清早起床先给朝阳下的Reno拍了一张。

其实已经十点了。
今天的行程是从Reno一路向南前往优胜美地山谷外侧的小镇Mammoth Lakes(猛犸象湖区小镇)住宿,前半程稍加绕路便可游玩Lake Tahoe(太浩湖),后半程若有时间还可参观Bodie State Historic Park(波迪鬼镇)。这样安排核心是为了分担从黄石公园赶回加州的长途奔波,因为从黄石到优胜美地无论如何都需要两天,所以几经规划最后拟定了这么一个第一天使劲赶路一千多公里、第二天只用驾驶三百多公里半赶路半游玩性质的方案。
Lake Tahoe,就是被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誉为“全世界最美的地方之一”的太浩湖,是一个南北方向长、东西方向短的长椭形大湖泊,加州和内华达州的州界沿南北方向将湖面一分为二。湖的北端离Reno市其实蛮近的,才六十多公里,不过由于出城后没多久便开始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各种爬山翻山,所以最终开过去得一个多小时。
翻过群山后忍不住在山腰临停拍照,以此纪念我和Lake Tahoe的第一眼邂逅。

今天天气其实并不太好,空气中水汽偏多,通透度不佳,对能见度影响较大。
下山后我一路跟着指示牌直奔湖岸,只想先近距离一睹她的芳容。

这一大片区域环境都非常好,各种木屋花园步道,松林参天。我俩没下沙滩,就在站在石阶上静静地享用了会儿美景。

这地儿叫啥不清楚,后来从地图上推测可能是Pine Cone Circle Private Beach(松果圈私人沙滩),人不太多,看上去确实很有私人沙滩范儿。

逮著一只海鸥(?)。

自带小型码头。

自嗨的快艇。

回停车场时忍不住让小M和小红花合影。

红叶与松树。

这边松树都这么高一棵。
上车后沿着湖东岸往南开,还没到著名景点Sand Habor Beach(州立公园)呢,发现右侧有条小岔路通往停车区,明显是个景点,果断开了进去。这地儿叫Memorial Point(纪念点),有小屋子提供公共卫生间,有观景台,还有楼梯小路通往湖岸,各种路牌讲解太浩湖的成因、地质条件、植被等等。

准备沿楼梯下到湖边沙土小路。

还要翻越各种大鹅卵石,照片里还能看到抱小宝宝来玩儿的。

这湛蓝的湖水,美到让人窒息。

随手捡了一只大松果当模特。

湖面泛著粼粼波光,清澈见底。

一位外国友人划著独木舟沐浴著阳光飘了过来。

见我在拍照她还笑着和我挥了挥手,可惜没抓拍到。

看着她的背影逐渐远去,真是羡煞人也。

再见啦大松果。

接下来直奔Sand Habor Beach,很近,没开几分钟便到。
进了停车场发现门口有个收费门岗,这儿没任何工作人员,栏杆也是竖起来直接放行的。一旁有个邮筒,上面写着游客需自觉领取专用停车票,填写好相应资讯后将上半部分连同12刀公园门票钱一并塞进邮筒,下半部分则留在车内前档玻璃下备查。我下车观察了会儿,发现来这儿的游客主要都是划船或者露营的,我只打算随意看看景色还要掏门票太不划算,于是站沙滩边拍了两张便自觉走人。


在向着下个目的地South Lake Tahoe(南太浩湖小镇)行进的过程中,路过了一个叫Skyland的湖边私人住宅区,里面的风景实在太诱人,但又不敢贸然把车开进去,最后沿着主路往前开了一公里多才找到一处大家都在路边骑着马路牙子集中“违停”的地方,就在一个消防站(Tahoe Douglas Fire Protection District Station 25)的街对面。然后我俩便顺着高速公路护栏走了一公里多走回了这个超有感觉的“高档园林小区”。沿途全是松树,小区里也到处都是松树,硕大的松果随处可见。

感受一下有多大,我穿44码的鞋。这些家伙不仅大而且还扎手,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小区里各种美式木屋搭配秋景简直美不胜收,但大门处有标志明确写着“Private Property”(私人财产),所以我俩在里面溜达过程中没敢对着人家屋子拍照,万一被人误认为有什么不纯动机直接掏枪那就不好了(捂脸)。

全程我就略惶恐地拍了这一张满地松果。

溜达着穿过了小区,而后又横穿了一片树林来到湖滩边,发现这儿也竖着一块牌儿,又是“Private Beach”(私人沙滩),我没敢下去,只在岸上捏了几张。

这会儿已经下午14:45了,朝西边逆光拍照实在比较杯具。

从沙滩上来后我决定不原路返回,而是沿着湖岸树林中的土路往南穿行,赌一把待会儿可以从树林中穿出去回到主路。

开启我俩的丛林冒险之旅。

透过树林能看到远处的太浩湖。

这里的植被都还是绿油油的。

我们行走在松树和松果的海洋。
长途跋涉了半个小时,最后成功穿越湖边松树林,回到了主路停车的地方。想想我俩也算是在太浩湖边徒过步的人了,挑战的还是“无人区”野生路线,心里美美哒。
鉴于下午时间已经过半,我俩只能抓紧时间直奔南太浩湖小镇,任由沿湖景致再美也未敢作任何停留。
这是一座美得相当自然的小镇,蓝天白云阳光下随处可见经典的红黄绿,这是夏秋之交的颜色。

我把车停在了当地的一所大型超市Raley’s外,打算先觅食(已经下午三点半多了,我俩还没吃午饭),然后再逛超市好好补给一番(因为明天将再次开启山区生活)。
掏出Yelp,找到附近一家评价还不错的餐厅准备用餐,名叫Azul Latin Kitchen。地方很大,人气很旺,稍显拥挤,氛围有点像酒吧。选单自然是各种看不懂,最后又是指著别人评论上传的照片点完了餐。菜如其名很“拉丁”,不知道算好吃还是不好吃,实在评论不来。
吃完有点撑,我俩从店里出来晒著懒洋洋的太阳整个人也变得懒洋洋了,想着这么美好的天气这么美好的小镇,何不在街上溜达会儿再去超市呢,也不差这几分钟了。刚沿着街道走出一百来米,发现前面人群熙熙攘攘好像在举办什么活动,走近一瞧,帅呆了,原来是美式老爷车爱好者自发组织的车展。就是各种资深爱(shou)车(cang)人(tu)士(hao)把自己心爱的老爷车都开出来聚在一起,算是办个展览给大伙儿长长见识。
车展借用了街边的一小片空地,相当有意思。我俩兴致勃勃逛了半个小时。

各种认识的不认识的、叫得上名的叫不上名的老爷车,古典的外观造型与经典的机械设计渗透著带有年代感的刚劲,鲜艳且被抛光得锃亮的车漆让它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还可以再战50年,这大概就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生动诠释吧。
照片拍了很多,这里选一部分给大家过过眼瘾。

Mustang.

Chevelle SS.

敞篷野马的先辈。

我惊异于这车居然还能正常上路行驶。。。

这辆子弹头正在被它的主子开进场。

纯白低趴范儿皮卡。

这辆黑大哥正在被它的主子开走。。。

烈火战车!

雍容华贵的道奇。

最后来一辆野马Shelby,这是野马系列的大哥大。

逛完车展,提起相机拍了两张街景。

远处的高楼是Harveys Lake Tahoe哈维斯太浩湖大酒店。

远处的高楼是Harrah’s Lake Tahoe哈拉斯太浩湖大酒店。
这两张照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内华达州的赌场酒店,而照片则都是我站在加州的土地上拍摄的。一街之隔,两州之别(因为州界横穿了这个小镇)。
在返程去往超市的途中,拍到一位玩ONEWHEEL滑板的骚年。

这玩意貌似是电动的?
走回超市,这边风景太赞了,忍不住又捏了几张。

日月同辉。

色彩斑斓的街道。

超市门口的黄叶&红叶。
我们尽量提高了逛超市的效率,出门时大概五点半不到,这时能感觉到天光已经开始要减弱了。火速赶往今日最后一个目的地,太浩湖最著名的景点Emerald Bay(翡翠湾)。
然而已经晚了,到第一个观景台时整个翡翠湾已隐匿在了山体的阴影中,远方群山上夕阳的余晖也所剩不多。

虽然光线很糟糕,不过来都来了,还是拍几张吧。

出港小船。

湖中小岛。

湖岸边能看到有码头。

光明与黑暗。
到第二个观景台刚停完车,意外撞见一辆加长林肯,帅呆了~果断偷拍。

在爬上高高的观景石堆过程中,旁边一位国外小伙提着个很怪异的装置,我觉得很高大上,于是又偷拍了两张。

后来我上网查了下,推测这应该是个摄像用的电子稳定器,着实专业(笔者2018年10月注:大概是因为直播和短视讯火起来的原因,这玩意最近一年突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不过多为针对手机的简化版手持稳定器)。

这个观景台视角略低一些。

归家的小船正赶在夕阳落山前驶入翡翠湾。

最后一抹阳光即将消失在山尖上,小船顺利投入翡翠湾怀抱。

随着夕阳落山,夜幕开始笼罩整个太浩湖,我们也正式开启了今晚的赶夜路行程,此时已经晚上六点半。
从翡翠湾到优胜美地山区外围的Mammoth Lakes小镇住宿,沿着美国十大最美经典公路之一的395号公路一路向南,行程约250公里,不过很遗憾晚上开车黑漆漆的什么美景也看不到。约3小时后顺利抵达酒店,由于时间已晚便没有外出觅食,直接在房间用超市买的补给解决了。

Day16. 优胜美地首日,胎压报警

Day 16 周日(2016-10-09)
今天的任务就是挺进优胜美地,么有像黄石公园那样相对具体的目标计划,白天看着时间随便逛逛,然后争取能在Glacier Point看夕阳,其他都可以随性而为。
从酒店到优胜美地山谷游客中心停车场,整个进山路线有160多公里,至少需要驾驶两个半小时,再考虑到中途景点停留耗时,实际上白天能留给我俩游玩优胜美地谷核心心景点的时间并不多,所以我没计划任何徒步行程(事实上优胜美地国家公园是个徒步胜地)。
早起先去酒店旁边的shell把油加满,顺便在它家小店买了一桶玻璃水给野马灌上,3.25刀3.9升,价格还算合理。
而后正式出发进山。总体路线是先顺着395号公路沿山区外围北上,到Lee Vining小镇也就是Mono Lake(莫诺湖)的路口处左转向西进入120号公路(也叫Tioga Road),它是从东边进入优胜美地山谷的唯一通道。这条路海拔高、弯道多且相对险峻,一旦积雪将十分危险,所以每年冬季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处于完全封闭状态的。还好现在这个季节离封路还有段时间,否则我俩就别想见着优胜美地的美景了。
从加油站出发时大约10点一刻,11点05在我刚从395号公路左转进入120号公路时,前面遇到一辆爆改的Dodge皮卡,后轮简直可以和大货车媲美:

照片中右侧路边能看到有个电子告示牌显示“TIOGA PASS OPEN”(120号公路开放通行),等到封路季节应该就会一直显示“TIOGA PASS CLOSED”了。
沿着120号公路进山的途中会路过诸如Tuolumne Meadows、Tenaya Lake、Olmsted Point等同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非山谷地著名景点,不过我打算都不做停留,第二天返程时再考虑这些景点,今天就专心直奔优胜美地山谷吧。
下午一点整到达山谷入口处的最著名观景点Tunnel View(隧道口观景点),其实就是一个从隧道出来后视线能贯穿整个山谷的平台。

照片远处正中间的小尖顶就是大名鼎鼎的Half Dome(半圆顶),它既是优胜美地的象征,同时也是著名户外品牌North Face的logo来源。

给小M留念。
这儿有个金属做的3D模拟地形图。

非常形象,能让人一眼看懂整个山谷地区的构造和走势。

顺便给模型和实景来张合影

恭喜小M喜提半圆顶~
之后我们便沿着山路深入谷底。在沿着谷底小河前行的时候,发现一处溪流浅滩附近有不少游人在嬉戏,我也忍不住开始减速找地方靠边停车。这地儿没有正规停车场,只能在路边树林里部分沙土空地找地方停。可能是现在的阳光太好、午后时间太惬意,在这儿停车的人还真不少,我转了好几圈才找到一个略显别扭的空位。待我停完往大路上走的时候,发现一名ranger正在给一辆车贴条,它停在了由空地通往主路的通道上,这是我来米国后第一次看到违停贴条,居然发生在深山里一个其貌不扬的非正式停车场,真是唏嘘不已。
穿过路旁的树丛走到河边,视线豁然开朗,美丽的河谷滩地映入眼帘。

有山有水好地方。

下方令人心旷神怡的清泉小溪。

回过头去看道路另一侧,则是高耸的岩石山体。

河滩一隅,给人以岁月静好之美。
我俩沿着河边砂石地溜达了会儿,美美地享受着午后安静的阳光。
附近不知何时来了一只野鸭。

野鸭成功地吸引了一只金发小萝莉的注意,而小萝莉则吸引了我的镜头。

小萝莉朝野鸭走去。

野鸭朝小萝莉走来。

小萝莉目送野鸭离去。

看在小萝莉这么青睐它的份儿上,老天爷也忍不住给它打了道特写”灯光”。

粼粼波光惹人怜。
下午两点,我们离开河滩直奔优胜美地游客中心,由于赶上周日,山谷中心区域的几个官方停车场几乎全部爆满。我兜了好几圈终于眼尖发现了一辆车正准备离开,赶紧停在旁边耐心等候。不料那车刚开走我正美滋滋地挂挡准备踩油门呢,斜刺里突然杀出一辆车来直接一把轮就扎进了空车位里,我当时那个震惊和悲愤呐。。。想想觉得不能就这么忍了,稍微平复了下心情,然后鼓起勇气下车走了过去,敲敲车窗直接告诉驾驶位的小哥说不好意思这个车位我在后面排队等了很久了,对方非常客气,立刻表示歉意并倒车出来开走了,我这才松了一口气回去把车停好。
下了车后我先去了趟旁边的Village Store(杂货店)上洗手间,等出来走到停车场出口才赫然发现这儿明文大字写着“本停车场仅供30分钟内临时停车”……欲哭无泪啊,我们这一停车肯定不可能半小时就回来,怎么办,小M说要不就赌一把,这里面肯定很多车都不可能半小时就离开的,法不责众。我站那儿咬牙切齿地纠结了半天,最终还是乖乖拎着小M回去把车开走了,辛辛苦苦抢来的车位就这样再次拱手让人,悲痛欲绝T T
顺带一提,优胜美地景区里的ranger非常多,进山谷的路上我就时不时和警车擦肩而过,而就在停车场旁边我还亲眼看到有游客的车被ranger拦停在路边被处罚,估计是景区内超速吧,山谷里道路限速都很低,一不小心就容易超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周末所以加大了警力投入。
离开停车场后我只能沿着道路边开边瞪大眼睛观察路边有没有可以停车的地方,最后终于在离核心区域至少一英里远、什么景点都没有的树林中发现了一处临时开辟的砂土停车场——与其说是停车场,我更愿意称之为一片林间空地,只不过多了一块准予停车的官方告示牌而已。
停好车已经下午三点了,大概算了下时间,从这儿到Glacier Point开车至少需要1个小时,当天的日落时间大概是晚六点半,所以这样算下来我们最最迟五点一刻前得回到车上出发赶往冰川点,也就是说留给我俩在优胜美地山谷里的时间只剩不到两个半小时了。这段时间显然无法完成任何现有的完整徒步路线,这样一想反而简单了,既然什么都干不了,那就瞎溜达呗,用最自然平和的心境去感受、融入不平凡的优胜美地。
于是我俩便沿着不知名的林间小路开始休闲徒步,如果说一定要定个目的地的话,那就去瞅一眼著名的Yosemite Falls(优胜美地大瀑布)吧,就是今年(2016年)6月奥巴马刚做过演讲的地方,嗯,大概长这样:

(以上三张图片来自网络)
掏出Google地图稍加研究,我俩需要走一截路去往巴士站,再坐几站谷内免费巴士到达瀑布附近即可。
在树林里走出没多远,来到一片空地,视线豁然开朗,然后Half Dome就这样再次进了我的世界。

和之前从隧道口远眺的感觉很不一样,半圆顶比我想象的要大好多好多,近看真的非常壮观,难怪这么有名。

拉近特写。

近处的花岗岩山壁亦相当宏伟。
约15:45,我俩顺利到达Yosemite Falls最近的巴士站。
刚下巴士就在路边发现一只好吃的灰松鼠。

再稍微走走,就能远远看到瀑布:

果然如预想的那样杯具,一滴水都木有。

拉近了看大概是这样的。

所以只能对着金属3D模型脑补壮观的飞瀑场景了T T
在山脚下溜达了一会儿,路过小桥时特意拍了一张这边已几近干涸的河床。

总之这个季节想来优胜美地看水的朋友就好自为之吧。
看完"瀑布"坐巴士返回游客中心的途中,好心的司机师傅突然人工播报车身左侧有小鹿,然后带着刹车特缓慢开过,给大家留出时间观赏,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仁不让之势拔出相机隔着车窗抓拍了一张。

照片上部还能看到少许车窗玻璃的反光。
这可是只长著漂亮大犄角的雄鹿啊,我激动得一路盼著巴士赶快到站。尤其在黄石没能入住猛犸象温泉酒店、错失近距离和小鹿亲密接触的机会后我便一直耿耿于怀,今天莫不是老天爷要如我愿啦。待车刚停稳开门我就第一个冲了下去,沿巴士刚才开过来的方向奔了回去,生怕小鹿蹦跶走了。
途中还没忘了从这边角度拍一张半圆顶与月亮同框。

好在之前看见鹿的地方离车站还不算太远,五分钟后我气喘吁吁地跑回去发现小鹿正在原地淡定吃草呢。在距离它大概还有四五米远的时候我便把脚步放得极慢,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从小鹿身后小心翼翼地靠近。

趁它低头吃草,往侧边一点一点挪。

感觉它在边吃草边在斜眼瞄我= ___ =

终于,它抬起头来打量了我一会儿。

然后又埋头接着吃草,头上那弯曲尖利的鹿角是柔美与力量的集合体,时刻散发著高傲而危险的讯号。

小心地转到它前方,现在已经离它好近好近了,是理论上逮著可以被罚款的那么近。。。

耐心地等了一会儿,终于抓拍到小鹿抬头的瞬间。结果形象大变,怎么跟水牛似的-_-|||

诶,你还是做一只低头安静吃草的美男鹿吧。
拍够了小鹿,时间也不早了,16:50和小鹿依依惜别,然后拉着小M快步疾行赶往停车场,17:10前我俩顺利出发直奔Glacier Point。之后一个小时的山路驾驶并不好走,主要弯多路窄,而且周末路上车相对也比较多,一旦开始跟车速度就很难起来。离开山谷后会先爬山,然后再下山,最后再有一段爬升,快到目的地时我在一处海拔较高的地方老远就看见夕阳下的Half Dome了,本来特兴奋,结果发现这片太陡峭路边根本没设计任何停车区,只能跟着大部队继续往前挪,最后又沿着山路往下开了一段才到达冰川点的官方停车场(这停车场分上下两层还挺大)。火速找地方停好车,拎着相机就开始死命往山上奔,简直是用生命在追逐夕阳。
18:14,我终于上气不接下气地站在了悬崖边,

拍下今天第一张夕阳中的半圆顶,

是金色的半圆顶。

再往前走走能看到谷底景致。

小M和山谷与半圆顶合影。

恭喜小M再次喜提大号半圆顶。
最后趁还剩一点夕阳残留在半圆顶尖上,我俩找一位中国游客帮忙拍了张合影。

虽然节奏稍微有点赶,不过也算圆满完成计划了。
临行前老天赠送了一道附加小菜,晚霞。

初见起色。

火烧正旺。

缓缓落幕。

下山返回停车场途中,一架飞机拖着被夕阳照亮的尾巴冲入西边最后一片火烧云。

到停车场时已经晚上七点,天彻底黑下来。今晚订的住宿是优胜美地公园内El Portal附近的Yosemite View Lodge(优胜美地景观酒店),不用出山,从冰川点出发约莫一个多小时就能到。
晚八点二十左右,我们顺利到达旅馆的小院子里。正准备找地方停车时,车内突然响起警报声,仪表盘弹出警告“Tire Low”(胎压不足)。

右后轮只有1.8的胎压了,和正常的左后轮2.8胎压相比确实低太多。
我差点没气晕,第一反应是“你怎么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偏在我最深入山区的大晚上出问题”…
港真,胎压报警时我已经开着它正常行驶了6273km,城市山区沙漠雪地什么大风大浪都经历过,啥毛病没有。结果偏偏在今晚,在我深入到优胜美地山区最核心地带的时候,胎压报警了。此刻我们早已远离城市,不论是从往东还是往西走出山区,离最近的城镇都非常远,这简直不是一般的杯具。
冷静下来,我先找地方把车停好,然后掏出手机,万幸虽然这大山区里完全没有上网讯号,但好歹还有点微弱的电话讯号,赶紧按照车钥匙牌上的救援电话拨了过去,对方很快接通。我先简要描述了下当前的情况,比如租的什么车、当前所处位置、车内报警资讯等,对方耐心听完后分析了一通,最终结论是在无法确定问题具体成因和严重程度的情况下,建议我明天先找地方给轮胎加足气,观察后续发展,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再电话联络他们。得,我本来还指著AVIS会二话不说直接派人来修车或者开一辆新车来给我替换,结果到头来还是得靠我自己。好在从对话中我了解到一个重要资讯,在美国,通常正规的加油站都会提供免费给轮胎加气的装置,自助操作即可。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在胎压已经报警的情况下,我不知道右后轮还能撑多久、开多远,就怕撑不到明天到达最近的加油站。结束通话后我满心忐忑地开启Google地图搜了下(离线地图的用途此刻体现出来了),谢天谢地,在离我们酒店大概七公里远的地方正好有一家Chevron,我只能祈祷这家加油站配备有轮胎加气装置了。
至于今晚,就让车安静地放一晚吧,明早看看胎压变化情况以便做进一步判断。况且这山区里黑咕隆咚伸手不见五指的,我还是老老实实待着别再折腾了,与其担心一整晚还不如放宽心好好享受本趟旅行中唯一下榻的景区内酒店呢。

办理完入住,回酒店稍微收拾下,已经快九点了。可是我俩今天除了早餐还没正经吃过饭,于是下楼在院子里的the River Restaurant Lounge披萨店点了一张叫River Special Pizza的M号披萨外带,22刀多。在等餐过程中发现前台摆了一个没盖的透明塑料零食桶,上面贴张条写着“Tips”(小费),里面塞满了各种零钱。于是我和小M开始悄悄商量到底要不要给小费,因为我们并没有坐下来堂食,没有享受waiter的服务,理应是不用给小费的。但人家已经把钱箱摆你面前了,意思很明确,来者不拒。纠结了半天,在最后拎着披萨准备离开的时候,我还是把钱包里的所有硬币都翻出来了,一股脑塞进了小费桶里,估计值个一两刀。
回房间后我和小M饱餐了一顿,披萨量挺足,我俩没吃完,留了三片给第二天当早餐。不过说实话这披萨味道真不咋地,有怪怪的配料,实在享受不来,也许这就是人家的“special”所在吧。
用完餐收拾好洗个澡,已经快十点半了。这家酒店身处群山之中,景色很棒。我们的房间在二楼,直面群山与小溪。我拿出相机在阳台上倚著栏杆,一边享受山里的鲜美空气,一边记录这美好的夜晚。
向右看,

今夜天气很好,有薄云,有明月。
向左看,

有点点繁星隐匿在群山背后。

夜色灯光下的小溪。

纯手持曝光5秒。虽说月朗星稀,但透过云层还是能看到不少星星的。

等到十一点,终于拨云见月。
晚安,优胜美地。

Day17. 优胜美地次日,幽灵小镇

Day 17 周一(2016-10-10)
九点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去阳台看看小溪的真面目。

阳台上有桌椅。

向右看。

向左看。

溪水很清澈。
山里空气极其清新,我和小M全程坐阳台上享用完了早餐。

河边石滩上还有小松鼠陪我们一块儿用餐。
十点收拾完毕退了房,我们准备开始今天的行程。

美丽的天气。

转身给我们住的酒店拍了一张。
今天不进山谷,直接走120公路从东边出山,看看沿途的部分景点,最后返回前一晚住的Mammoth Lakes小镇。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能把轮胎问题给解决妥当。
上车后我全程以十几迈的龟速小心翼翼把车开到了附近的Chevron,这儿有个大牌子明确写着请加满油再进山,山谷内再无任何加油站,所以这应该是方圆几十公里内唯一的加油站了。万幸的是,虽然我在这儿一个工作人员都没见着,小卖店也大门紧闭,但居然真的找到了给轮胎加气的自助装置。
于是我先把油加满,然后把车开到加气机旁边,下来研究捣鼓了半天。用法其实很简单,按下机身面板上的一个按钮让它开始执行(会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然后把充气管拉出来插轮胎充气口上就可以了。关键在于这个加气机上的压力刻度,和车上警报显示的车胎压力,以及B柱和轮胎上标示的胎压引数,是三套完全不同的度量体系,偏偏山里什么讯号都没有我也没法上网查对照关系。最后只能拿一个轮胎做试验,加一会儿气就回车上看看实时胎压资料,以此在心里大致建立起加气机刻度与车内胎压示数的对映关系,进而把四个轮胎的胎压都补充到一个合理且充裕的范围。

小M用手机拍正在给左前轮加气的我。
等最后折腾完已经快中午11点了,短时间内看上去应该没有问题。事实上从昨晚到今早,报警的右后轮胎压一直保持在1.8没有变化,说明漏气过程非常缓慢。
关于胎压事件的后续发展我这里直接讲完:从周一加完气到周五早上还车,总共又开了4天,我全程都保持让胎压显示在仪表盘中间,随时关注胎压变化情况。好在之后再没报过警,基本上右后轮保持着每两天降低0.1胎压的节奏,足够我开到还车了,但也表明右后轮确实存在着轻微漏气现象。
车的问题解决后,我心里一块大石头正式落地,终于可以轻松上路,向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进发——Tuolumne Grove.
其实本应该去的是Mariposa Grove,这是优胜美地国家公园里最著名的巨杉观赏景点,不过很遗憾,出发前我查官网通知发现该景点从2015年7月6日起就关闭了,开展生态修整恢复专案,一直要等到2018年春季才会重新对外开放。同时官网上给出了一些推荐的巨杉观赏替代景点,排名第一的便是Tuolumne Grove。
这个景点倒是不太远,最大的问题是停车场设计容量很小,加上现在成为官网首推的Mariposa Grove替代景点,所以即使今天只是周一,我俩赶到景点停车场时依然车满为患,我只能不断在车场里转圈圈同时瞪大眼睛搜寻打算离开的车辆。最终停好车后已经十一点半多了。
根据官网介绍,该景点拥有约两打(24棵)完全成熟的巨杉,但从停车场到真正的巨杉观赏区还需要徒步至少1英里(约1.6公里)。去程是下行道路,海拔降低500英尺(约152米),此即意味着回程时需要爬升五十多层楼的高度。景区不提供任何饮水,每位徒步者应在出发前带足饮用水。
所以我俩很听话地往揹包里装满了各种零食和饮水才出发。
去程一路下山,很是轻松,不到20分钟便看到了第一棵成熟的巨杉。

这巨杉看上去并不怎么壮观,即使我告诉你这是等效24mm焦距的广角照片。

嗯,让小M上阵对比一下也许会有点帮助。
整个观赏区已经设计好了环形路线,我们只需要按指示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在树林中穿梭即可。

这种景点最适合拍人物合影了。

这是一颗挂掉的超级巨杉。

两根冲天大“触角”似乎有点宗教意味。

来感受一下它的巨大。

路边树丛中松果很多,但和太浩湖边的不同,这儿的松果要小很多,而且全是长条状造型,很有意思。

前方发现一颗倒地不起的巨杉。

这样勉强能看出有多“巨”。

这块巨杉木已经彻底碳化了,我不敢想象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沉睡了多久。

低头看松果。

举头望蓝天。

又一棵倒地不起的超级大家伙。

虽然树干已经中空,但其根系之庞大还依稀可见。
下午一点,我俩逛完了整个景区,开始往停车场走。

返程的爬山过程是漫长且令人崩溃的,偶尔停下来相机记录这无尽的盘山路。

以及沿途色彩清新的植被。
最终等我们回到车上修整完毕再次出发时,已是下午一点四十多了。
沿出山的路开了一个小时,来到一个小景点Olmsted Point。这其实只是和Tunnel View类似的一个停靠观景点,不过有徒步路线可以探索。

金属模型和实景同框。

半圆顶,我们又见面了,这两天真真是从各种角度把它看了个遍。

可以沿着石壁徒步。

可以走相当远的距离。
不过我和小M合计了一下,觉得没必要再去徒步了,决定留出时间早点出山,争取能去一趟之前计划去而没去成的波迪鬼镇。

停车场边缘抓拍到一只正逃之夭夭的花栗鼠。

Farewell, Half Dome.
离开Olmsted Point, 刚开出去没几百米,发现半山腰有个停靠点可以远眺前方山下景致。

我把车靠边,没熄火,拍了两张就走。
不远处的群山之间藏着一抹钴蓝,它便是Tenaya Lake.
湖不大,我和小M到湖边后沿着岸边没走多久便溜达了小半圈。

岸边草丛已枯黄,山下松柏尚青翠。

对岸有一小片沙滩。

就这样站在岸边贪婪地感受湖水的清澈。

和它深邃的颜色。
下午三点十分离开Tenaya Lake,十来分钟后到达优胜美地最后一站景点Tuolumne Meadows。
与其说是景点,其实更应该称之为一片适合徒步和露营的超级大草甸。

嗯,金色的大草甸。

平原上有一颗超级高大的树,横拍拍不全…

竖着再来一张。

全景照,能看到中间已经干涸的小河道。

离开前我俩(的影子)拍了个合影。
大概四点的样子,我们顺利来到120号公路的尽头。

这边地势更高,可以远远地看到Mono Lake(莫诺湖),横在前方的那条笔直公路便是395号公路。

我“冒着生命危险”横穿马路,冲到对面一个小山包上,能看到更多一些的Mono Lake。
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壮观,这样一来更坚定了我放弃Mono Lake改去波迪鬼镇的想法。
前往鬼镇会途径湖边山上的一条窄窄公路,没地儿停车,而且那一段还在施工,我就让小M趁堵车排队通过时从副驾车窗拍了几张。

看上去是可以把车开到湖边游玩的,湖边好多白色的物质,我猜是湖水风干形成的盐堆——那肯定就是个大盐湖啦。
本来到波迪鬼镇的驾车路程并不太远,就在莫诺湖往东一点,但是没想到快到景点的最后几公里路全是没修好的的非铺装路面,满地的砂砾石块坑洼,高低起伏不平,特别颠簸,胎噪巨大,一路都是尘土飞扬的状态。看着路面上大大小小的尖利石块我就发怵,这轮胎刚报过警还在漏气儿呢,可别再给我扎个胎什么的,还不得哭死。这几公里路我至少开了半小时,全程极其小心谨慎,一边瞪大眼睛躲避尖利石块一边龟速往前挪动。这算是整个美国自驾行程中我遇到的最糟糕路况了(之前的雪地遭遇属于气象因素,黄石公园的道路本身是修得非常好的)。
等最终到达景点大门时已然下午五点了,我一看收费门岗的告示牌:门票每人8刀,18:00景点关闭。
得,那岂不是只剩一个小时给我们逛了,还得掏一百多块钱,瞬间感觉好坑爹T T
最后还是咬牙买了票,来都来了,而且还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赶到的,就这样白白折回去显然更亏了。
事实证明这票买得还是很值的,这种真实的“鬼镇”景色确实难能一见。
简单地说,这就是个当年美国淘金热兴起的小镇,逐步没落后最终留下了现在这个鬼镇。

停车场旁边的旧装置。

从停车场走到小镇上还需要走一小段步道。

这是小镇的主街道。

行走在这些来自另一个年代的建筑物间,容易产生年代错乱的恍惚感。

这应该是小镇上唯一的教堂。

“Ranger’s Residence”(巡警的住所)。

偶然的机会走进一间居民住宅,才得以了解到小镇的前世今生。

“1879年,蓬勃发展的小城”。

“1931年,没落但并未被淘汰”。

“1932年,遭遇灾难性大火,劫后余生”。

“1974年,幽灵小镇”。
唏嘘哀哉。

一旁的厨房,不知道有多少东西是当年留下的。

这橱窗里的物品应该都是“原品”。

野地里四处散落着各种工具。

远眺山腰上的矿场,当年的淘金热仿佛历历在目。

这边厢则是破败而没落的现实。

这张是用镜头怼著窗玻璃往里拍的,左下角纸板上写着:
“波迪俱乐部
冰啤酒”。

这两个长得像雪橇的东西,不知道是儿童的玩物还是大人的工具。

这辆著名的老爷车。

走到五点半,太阳开始钻出乌云了。

这应该是一间教室。

乌云,阳光,空荡荡的街道,恐怖片即视感油然而生——阳光下的罪恶?病毒爆发的小镇?-_-||

透过玻璃窗,能看到课桌上的书本,黑板上的教具,厚重的灰尘,和时光的印记。

山腰上的矿场,在金色阳光的沐浴下,越发显得金光灿灿了。

我俩(的影子)与小镇合影。

远处的街道已彻底空无一人,时间过半,我俩开始调转方向往回走。

此刻,夕阳下的小镇,又是另一番风味。

再见了,金山。

再见了,教堂顶上的最后一抹夕阳。

即便此时已五点四十多,依然还有刚来的游客扛着长枪短炮冲进小镇,大概是想在这片金色中留下最特别的影像吧。

回到停车场,再次给旁边的工业装置拍了一张,背景中的金山亮得有些刺眼。

离开波迪鬼镇后,我们不得不再次经历一遍那段糟心的烂路。还好天光尚可,如果等天色暗下来再走这种路那简直不堪设想。
回到395号公路上后,剩下的只需一路往南直奔Mammoth Lakes小镇了,今晚的住宿酒店和前天是同一家。
约莫六点半的样子,天边的云彩开始变得绚丽起来,果断找最近的一处路边空地临时停靠,下车看晚霞。

18:27,西边金色的云彩。

没多久另一辆车也在我后边靠边停住了,一对年纪挺大的老外夫妇双双下车开启狂拍模式:)

18:30,云彩开始带有橙色。

南边的云磅礴大气。

西边的云开始有泛红的迹象,一只超级火凤凰正飞向天际。

北边的云波澜诡谲。

西北方向发现外星飞碟!

18:33,西边的云已变为橙红带灰紫色。

冒死蹲在高速路中间拍地标线,还好往来车辆稀少。

北边火烧云即将燃烧殆尽。

火凤凰也偃旗息鼓。

18:37,仅10分钟,便只留下天边过眼云烟。

心满意足回到车上,迎著夜幕正式开启今日的赶夜路模式。
中途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在即将进入Lee Vining小镇的时候,有几只小鹿突然出现在马路正中间,黑黢黢的夜幕中就那样直愣愣地站着,把我吓一大跳。幸亏我进城前提前降低了车速(主要怕镇上有行人横穿马路),才得以在车灯照亮范围内及时发现小鹿,并果断把车刹停,最终有惊无险没发生什么意外。
事后回想当时的场景还是有点后怕的。和大提顿遇到鹿那次不同,山区夜晚的视野条件完全不能和白天比,本来就黑咕隆咚,几乎没有环境光照明,再加上往来车辆稀少,很难及时发现前方异常路况。若不是我提前降低了车速,今晚恐难逃一撞。
鉴于类似事件我都遇到两次了,觉得很有必要总结下驾车过程中需要提高警惕、谨防动物横穿的情况,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
1、路面平整,限速较高,且周边地势相对平缓,没有急弯陡坡——这种路况你容易开得很快,且平缓的地势也利于动物横穿马路迁徙觅食;
2、这条公路上一段时间内只有你一辆车在行驶,同向和对向都几乎遇不到其他车辆——这种情况下附近的野生动物接收不到任何人类活动的讯号,自然而然地会把这条公路当做它们生存活动范围的一部分,进而很容易出现动物在马路上逗留的情况。
同时出现上述两条时,一定要严格控制车速并提高注意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意外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大意不得。

好在之后一路顺利,晚七点半左右到达Mammoth Lake小镇。饥肠辘辘一天没吃饭的我俩火速开启Yelp,找了附近一家评分高达4.5星的小餐馆,叫Delicious Kitchen(美味厨房),遂导航过去美餐了一顿。美墨混搭风格,分量足味道佳,我俩吃完都赞不绝口。结账时37刀,我一激动直接把身上零钱都掏出来给人了(实付44刀),后来一换算,小费将近50块钱呢。

Day18. 死亡谷奇遇战斗机

Day 18 周二(2016-10-11)
今天的行程相对简单,从加州的优胜美地山脚直奔内华达州豪华赌城——拉斯维加斯,以赶路为主,顺便绕路途径一下死亡谷国家公园。总里程约521公里,预计驾驶时长5小时45分钟。当然,算上中途休息加油和在死亡谷逗留拍照时间,路上至少得留出8小时来。这样一反推,早上够我俩小睡个懒觉,九点多才起床,十点出发,找附近的Shell把油加满,然后便沿着395号公路一路向南开去。
中午12点整,马不停蹄赶到US-395和CA-136交叉T型路口,导航提示我在这里驶离395号公路,左转踏上通向死亡谷的136号公路。
周遭景观开始变得有些独特,融合了植被的生机与沙漠的孤寂,莫名有种悲壮的苍凉感。
我在路口靠边停车记录下了这份不一样的景致。

这是路左侧,

朝前看,

朝后看,

这是路右侧。
顺带一提,今天一整天都是这种万里无云、烈日暴晒的状态,即便已是仲秋的十月中旬,以高温著称的死亡谷依然不会轻易放过我俩。

地图显示朝着这个方向照直走,不久后便能踏上死亡谷的禁地。
只是我没想到荒凉会来得那么快。
仅仅二十分钟后,我们便已经开始在荒漠中独霸天地了。

辽阔天地任我行。

霸气野马很安静。

柏油路面的颗粒超有质感。
又开了二十分钟左右,便看到了死亡谷国家公园的大招牌。其实这里并未真正进入公园日常管理范围,因为完全没有收费站的影儿。

就在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天边隐隐传来了几声打雷般的隆隆声,遥远而低沉。
我第一反应是有飞机经过,下意识抬头仔细搜寻了一圈,天空瓦蓝瓦蓝的什么都没有。难不成是传说中的晴天炸雷?或是远山背后有矿场在爆破?我俩研究了一会儿无果,声音也停了,便没再深究,上车继续赶路。
约莫十分钟后,前方路侧出现了一片空地,停了几辆车。这应该就是死亡谷国家公园的第一个景点了,我兴致勃勃开过去停好,结果附近什么都没有,就两条非铺装步道。选了一条通往坡顶的,和小M顶着热辣辣的太阳开始吭哧吭哧往上爬。

半路往回看,坡挺缓的(照片中还有徒步行人)。
这期间天边的隆隆声还断断续续出现过几次,但我俩始终没找到来由。
爬到坡顶,一个人都没有,四周依旧荒凉,也看不到任何人工修缮的痕迹。

这条小裂谷两侧地质条件好像有些不同。

能看到远处的谷底沙漠。

就在我饶有兴致地打量著这个火星般的世界时,先前的隆隆声突然再度从空旷的远方扩散过来,这次来得有点急。

我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朝天边定睛看了两秒,脑袋嗡地一声就炸了——

两架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突然出现在远处山峦上方,

翻!滚!嬉!戏!著朝我们飞来,

刚才低沉的隆隆声迅速暴涨为震耳欲聋的轰鸣并向整个空间扩张。

仍处于极度震撼中的我猛然回过神来,赶紧手忙脚乱抓起相机朝天空寻焦。

直接看这张原照片几乎是不可能发现两架战机的。

放大剪裁后就容易多了。
光看照片很难再现我当时的体验:它们简直就是从水平线上直接冲我们飞过来的。

我不是军事迷,对飞机也没什么研究,但直觉告诉我这俩不是一般货。

两架战机一边近距离交叉互动飞行,一边翻滚著做各种高难度特技动作,转眼间便携著震天撼地的引擎轰鸣声飞临我们头顶上空。

他俩正在追逐。

宛如死神降临般,整个死亡谷都在颤抖,巨大的声浪压得我快要窒息。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在剧烈震颤,仿佛成了头顶战机的一部分,与之共振、为之燃烧。

比起战机速度,我的快门还是慢了点。

两架战机来得快去得也快,我才按了三次快门,它们便已横贯整个苍穹,飞向山谷另一边,前后仅数十秒。
直到轰鸣声远去,我和小M才缓过神来,面面相觑。居然能亲眼目睹美军战机的超低空飞行训练,而且是双机配合花式演练,太不可思议了。

之后我俩还意犹未尽地在坡顶上逗留了好一会儿,期待着隆隆声再次响起,可惜没能如愿。这三张并不清晰的照片,成了我这辈子第一次,多半也是唯一一次,与美国空军亲密接触的证据。不管怎么说,今天特意绕路死亡谷算是超值了。
离开第一个景点往前不远,还有个可以停靠的地方,能看到我们之前站的位置。

刚才就是在照片中左上角的小坡顶遭遇战机的。

这儿有个纪念碑,好像是位神父。
之后便开始一路下坡通往谷底。

前方是个大长坡。

下坡加急弯,简直想踩脚刹车带把轮儿直接漂移过弯了。

一会儿功夫便来到了一马平川的谷底,此路直通山谷对面。

往前开一段后,对面蜿蜒的上山路依稀可见。

地面附近的空气已被烈日炙烤得扭曲。
再继续往前,终于来到之前老早就望见的谷底沙漠地带。

道路两侧都是沙漠。

层次分明。

一望无垠。

跑车与沙漠搭配,别有一番风味。

对向车道一辆红色野马驶来。

即将驶离谷底平原,后视镜留念。
而后我们便沿着蜿蜒盘山路重新进山出山,这才终于来到了死亡谷国家公园的正式收费站。由于这边风景单调环境恶劣,管理也比较松,所谓的收费站连个像样的岗亭和闸机都没有,就在路边有个小屋,竖了块指示牌写着让自觉买票。我本来仗着有国家公园年卡也没打算停,都开过去好几百米了,突然想起还没拿着官方地图呢,于是又调头开回去,停好车进屋问了下工作人员,确认我有公园年卡就不用再买票了,顺便要了份地图说明。其实就算不买票也完全没人管,屋里只有一个工作人员,屋外都是烈日下明晃晃的大荒漠,只能说愿意来这儿的游客都是情怀。
不过——猜猜在我整个美国行程中哪儿碰见的旅行团最多?没错,就是接下来的景点,停车场放著好多辆旅行巴士,这是我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没碰到过的待遇。然而这里真的只有一片沙漠……

一大片…沙漠。

沙子倒是又白又细,就是不够纯净。

喀什葛尔的胡杨?

小M和沧桑的“胡杨”合影。
下午两三点的烈日灼烤着实让人没什么心情游乐,我俩只停留了五分钟便赶紧回车上继续赶路了。
开了四十分钟,路过一个加油站,叫Furnace Creek Gas,直译就是熔炉小溪加油站,还挺形象(后来查了下附近有个景点叫Furnace Creek Resort)。看了眼油表,还剩整整半箱油,不过这大荒漠的难得见到个加油站,还是能加满尽量加满吧,即使这里的油价是我全程除了在优胜美地山谷中El Portal Chevron之外第二贵的。
加油站旁边有个小屋外码放著一排入门级山地自行车,但周围除了我们没有看见其他任何人,顾客和店员都没有。

屋顶三个微型风力发电装置时不时转一转,却也像被太阳晒蔫儿了似的有气无力。
街对面长著一些高大且奇怪的热带树种,跟非洲土著似的。

更远一些的地方,还有一片沙洲别墅,我猜是个度假村吧。

小卖店外墙上有面大落地镜,正好拿来自拍

看看我额头上的汗水,大家就能理解我为什么要选那么个停车位,而且堪堪把车身留在了阴影中。
接近门框的位置挂了个温度计。

98华氏度是什么概念呢,我回车上又拍了一张更直观的。

车内(开空调后)气温21℃,车外气温37℃。
这种状态下任谁都无心恋战,加完油刮刮车玻璃我就赶紧滚回车里吹空调赶路了。
一刻钟后又路过一个景点,内心一番纠结挣扎,最后还是开进了停车场。小M已然被晒得不想下车了,我拍著胸口保证这是今天最后一个景点了,这才说动她跟着出来。

黑白灰三辆野马开碰头会。照片左上方那个小山包应该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了。

停车场侧边造型别致的小山头。

啊,这太阳,啊,这坡道,无数个理由都在阻止我继续前行。不过前进的理由只有一个:“来都来了”……

爬到一半发现路边一只乌鸦,啊哈,这是死亡谷国家公园的乌鸦,给你来一张。

唔,这张焦点在山上,乌鸦成了背景。

它生气地灰走啦。

继续给山路侧边奇骏的地形拍照。你们发现什么了没?
答案揭晓——

说实话,我都是回国后整理照片时才在这张里看见他俩的,很是震撼。

这个时候我才发现他俩。

拉近再拍一张。

爬到山顶,景点的正主在这儿。

“Zabriskie Point”.

数百万年来的水流、熔岩与地震侵袭,造就了这个独特的“熔炉小溪地形”。

左侧很大一片相似地貌。

下山时远远拍了一下停车场,发现总共就十多辆车里居然有五辆野马,一黑一灰一红两白。

放大后能看清楚些。

转身和小冕对拍。

离开这个最后的景点,已然四点一刻了。
路上一辆车都看不到,任性地在马路中间踩下刹车,直接坐车里拍起了月亮。

离开死亡谷后,靠边拍了张后视镜,算是正式道别。

接下来便马不停蹄直奔目的地——赌城拉斯维加斯,我们来啦~

一个半小时后跟着导航顺利到达夜幕下的拉斯维加斯。进城后没开太久,我俩便在等红绿灯的时候透过前档瞅见了不远处壮观的Wynn Las Vegas(拉斯维加斯永利酒店)大楼,一想到这就是我们即将入住的五星豪华大酒店,简直激动到不能自已。
待我兴冲冲把车开到酒店大门,尴尬的事情发生了,正门口只有一个车行通道,和一群代客泊车服务生,在荒郊野岭各种国家公园习惯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我,来到这种高大上的场合直接傻眼了,我不要代泊我不要代泊,我只想自己安安静静停个车,可是我该去哪儿停车?哭笑不得。
冷静下来,先缓缓在大门口边开边观察,没看到任何关于停车场的指示,只能随着车流兜一圈后开出酒店回到大街上,重新导航到酒店。在大街上转了两圈后,终于在离酒店约一百米远的地方看到一个道路入口,写着“Self Park Entrance”(自助泊车入口)。虽然离得不远(就在Wynn和Encore两座大楼的中间),但由于我在酒店正门附近没看到任何相关指示说明,所以完全是无头苍蝇乱撞,好在没有浪费太多时间。
停车场很大,分了好几层。随便找一层进去停好,收拾好行李下车,这时已经晚上六点四十了。

这是在离我们车位不远处拍到的,关键词:敞篷大宾利,车牌号,残疾人专用车位。
吭哧吭哧推著大行李箱进了酒店大楼,然后再次傻眼。这金碧辉煌,这纸醉金迷,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店和赌场——我们迷路了。。。
最后又是一通绕来绕去,好不容易才找到真正的酒店前台办理完入住。前台特意贴心地给了一张酒店内地图,指示我们该如何左拐右转前行找到通往我们房间的电梯间,但这里面实在太大了,找方向忒费劲。幸运地是遇到一位好心的美国大叔,看我们拖着大箱子猜到肯定是刚入住对地形不熟,问我们住哪儿,然后带着我们去了对应的电梯间,不过他全程板著脸,有点凶凶的样纸,我俩都不知道该以什么表情回应。
晚上七点零五分,在停好车后半个小时,终于来到了我们的房间,真心不容易啊。不过看到这豪华的配置,觉得这么折腾也值了。

卫生间里有两套面盆,一个浴缸一个淋浴间;

马桶是单独一间;

房间其实不算特别大,但配色很有格调,灯光窗帘空调什么的都通过墙上的统一电子面板控制,很方便。

沙发皮质棒棒哒,房卡上印有房客姓名,退房后可免费带走留作纪念。

窗户都是封闭的,只能把镜头怼在玻璃上拍。

镜头拉近,左边是The Mirage(迷拉吉酒店),右边是Treasure Island(金银岛酒店)。
我俩在房间里休息了会儿,稍加收拾换身衣服便再次出门。尴尬的是在电梯里又碰到了那位凶凶的美国大叔,好囧。
七点半下楼,街对面就是Fashion Show Mall(时尚秀购物中心)。

一天没正经吃饭了,先直奔Fashion Show的三楼美食城,上露天扶梯时回头给Wynn酒店拍了一张。

吃完顺便在里面逛了一圈,地方不小东西不少,稍不留神一个半小时过去了,可惜没逛到心仪合适的东西,决定出去继续在附近溜达溜达。

站在过街天桥上看对面的PALAZZO(帕拉佐酒店)和VENETIAN(威尼斯人酒店)。

桥下大长街。

PALAZZO酒店外临街的喷泉。

被各种奢侈品专卖店包围的喷泉。
从人行天桥直接进入酒店商场二层,各种布景装饰相当华丽。

水池里的硬币可以说是很有中国特色了。

从PALAZZO酒店里可以直接进入VENETIAN酒店,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我一上楼就被酒店里的威尼斯小镇和人造天空给震撼到了。

在酒店里划贡多拉小船!原谅我的孤陋寡闻,拿起相机就是一阵咔嚓。

这儿的人造小河也没能逃过被硬币拥护的盛况。

我俩一边欣赏著奢华美景,一边顺带逛著各色品牌专卖店,然后惊讶地发现这儿的品牌店一点也不比时尚秀购物中心少。我甚至找到了之前在洛杉矶环球影城City Walk看上的一双乔丹鞋,当时没我的鞋码,后来在沙漠山奥莱和时尚秀里都没能找到,但是居然在这儿买到合适的了,简直欣喜若狂。之后还给小M和自己买了点其他东西,连连感慨这酒店真是太万能了。

酒店购物商场的出口,庄严如宫殿。
下到一楼的赌场大厅,现在时间已经是晚上十一点整了,但这里却依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虽然我环顾一圈没看到任何禁止拍照的指示牌,但是总觉得在这种场合明目张胆地举着相机咔嚓有点不太合宜,于是我双手扶着相机紧贴在胸前,就当普通握持物体行走一般,故作平静地横穿了整个赌场,暗地里悄悄按了几次快门,只能凭感觉瞎按,完全不知道会拍出什么效果。等走出赌场赶紧掏出相机看了下,稍加筛选,挑了几张清晰的给大家感受一下氛围:

离开赌场继续在酒店里溜达了会儿,临出门时再次被门口的奢华装饰给惊到了。

哎,大概是农村待久了,有点陈焕生进城的意味了。
走出威尼斯人酒店,发现这边天桥的围栏玻璃有个空隙拍Wynn角度特别合适,简直美呆。

回到Wynn,没有大包小包行李限制,终于可以简单拍拍自己住的酒店了。

这是酒店里的商店街,十一点半还亮着灯,不过顾客已经不多了。

底楼大厅有一大片极其奢侈的花海,我只拍了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设计——全部用花点缀而成的旋转木马。

通往房间的走廊。
回到房间已经是凌晨零点了,收拾东西时翻出已经圆满完成使命的国家公园年卡。

此行共去了七个国家公园,按平均30美元门票算,也至少帮我省了130美元,人家可是功臣~


窗外明月高悬,赌城灯火通明,今夜无眠。

Day19. 奢华拉斯维加斯

Day 19 周三(2016-10-12)
今天一整天都是属于拉斯维加斯的,白天奥莱购物,晚上大长街观光,简单粗暴。这也是整趟美国行程中唯一预留出来用于购物的时间。考虑到白天购物可能会很累,便没给晚上订任何计划,有精力就多逛逛,没精力就回酒店歇著。
早上美美睡到太阳晒屁股,起床第一件事便是拉开窗帘看看阳光下的赌城长什么样:
朝左看:

朝前看:

朝右看:

最后一张右侧的金色大楼看见了吧,Trump(特朗普)酒店,那会儿特朗普还没当上总统呢,我在订酒店的时候差点就选它了,最终还是考虑到Wynn离大长街更近而抛弃了Trump~
洗漱收拾完毕,从酒店大门出来的时候,特意掏出手机给路边草丛里藏着的音箱拍了一张:

这可是BOSE啊有木有!简直土豪到没人性。。。
我俩先去Fashion Show Mall(时尚秀购物中心)买了点水,顺便又在里面逛了逛买点别的东西。然后回酒店停车场取车,正式向Las Vegas North Premium Outlets(拉斯维加斯奥特莱斯北店)进发。由于Wynn地处大长街北端,所以只用再往北开五六公里就到,十来分钟车程,相当方便。
整个拉北奥莱购物期间我只拍了两张照片,还都是在室内有空调的地方。外面太阳实在太烈,我一身短袖短裤出门都被热得晕乎乎的,根本没心思拍照。

这是在Tommy Hilfiger专卖店结账时的盛况,等得我都无奈了,掏出手机偷拍一张。

这是小M在Kate Spade专卖店试衣服时拍的,这件衣服现在在她衣柜里



值得一提的是,出发前在国内我特意去奥莱官网注册会员并打印了一堆coupon(优惠券),结果完全没派上用场,因为到现场后凭银联卡领取的优惠券提供的折扣更划算。
下午四点多,我俩把奥莱里感兴趣的店都逛差不多了,遂打道回府。本打算先直接回酒店休整一下,等天黑再出洞,结果路过Stratosphere Tower(云霄塔酒店)的时候我突然来了兴趣,问小M“你看旁边那栋电视塔一样的楼,是拉斯维加斯的城市之巅,咱要不要趁现在天色还亮去看看”,小M欣然同意,于是我果断调头重新导航到云霄塔酒店停车场。
停好车一路跟着指示牌来到塔底大厅,有个类似电影院售票前台的存在,明码标价,107层观光20刀一人,还有大名鼎鼎的塔顶Thrill Ride(刺激游乐设施)每项5刀一人。可惜过山车已经被拆除了,我便随便选了两个,109层的Xscream和112层的Big Shot。小M对这种事是从来不敢沾染的,每次去欢乐谷都是她在下面看我一个人玩遍所有专案。

这是网上搜到的图,过山车都还在。
等电梯的时候看见了塔顶跳楼机的宣传海报,原来这就是Big Shot,紧张又期待。

“1149 FEET, ABOVE THE STRIP”.
“从350米高空,俯瞰大长街。”

电梯导览员先把大家在107层放下,这里是360度全景观光大厅,四周都是斜朝下的落地窗,中间有买纪念品的商店和水吧可以休息。不过多数人都会选择在玻璃窗边观景。

这张来自视讯截图。
我俩自然也是,兴冲冲地绕着平台走了好几圈。

西边太阳还没落山。

这是西南方向的大长街。

全景来一张。

这边有个“钢索蹦极跳”专案,有点像索降,不过是在固定的垂直钢缆上往下放,有种乘坐“简易单人露天观光速降电梯”的赶脚。

朝下看还是挺让人两腿发软的。眼神儿好的童鞋能在照片右上角看到垂下的钢索。

朝东看,云霄塔在夕阳下的影子还是很壮观滴——不过贫富差距带给人的震撼更大。昨晚在市区开车的时候就已经深切感受到了,大长街沿途奢华富丽到极致,各种顶级奢侈品牌几乎在每个豪华酒店都有专卖店,而一旦随便转个弯驶离大长街,瞬间就回到“村儿里”状态,没楼没灯没人,像做梦般不可思议。现在站在拉斯维加斯之巅,这种对比就更直观了,照片里这个方向看出去,整个视野范围都是“美国新农村”。

正北方向,近处能看到不少商场,中间偏左的大块建筑就是我俩白天刚逛完的拉斯维加斯北奥特莱斯。

照片左上方有一只直升机意外入镜,我又追着拍了一张。

在观光厅待了十来分钟,眼看着太阳就要落山了,赶紧乘电梯直奔顶楼跳楼机。

雪白的钢架被夕阳染成了金黄色。
把相机和揹包交给小M,我便“只身赴宴”去了…

这两张出自小M之手,高处不胜寒,套上面板衣还冷得我直哆嗦。
当跳楼机冲上顶端的时候,从云霄塔塔尖俯视夕阳下的整个拉市,那感觉真的一级棒。本来想让小M用相机全程录影,结果等我下来才发现相机里啥都没有,她确实一直举着相机在录,可惜一开始就把录影键按错了(捂脸哭)
没录上就算了吧,我把相机给小M让她继续拍照,我屁颠儿屁颠儿跑到楼下一层去玩另一个Xscream专案,就是一段直轨道伸到楼体外面,过山车在后端,轨道往下垂,过山车突然加速往前冲,然后在轨道末端急刹,再翘起轨道,收回过山车,这样反复制造悬崖勒马的危险感。
结果。。。小M唯一给我拍出来的一张照片长这样:

我真是哭笑不得,只能找点网络图片示意一下了:

(以上两图来自网络)
玩完娱乐专案,正好在露天平台上继续观光。

天色渐暗,大长街华灯初上。此时的赌城,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即将娇艳盛放。

伊人凭栏,观车水马龙,阅世间百态。

换个方向,少了些奢华,却多了生活的气息。
兜了半圈跑到平台另一边,透过围栏缝隙抓拍到我唯一没玩的那个八爪鱼游乐专案

看起来比较温柔,主要还是制造视觉刺激啦。

空中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天黑后点了灯反而更容易辨识,绝大部分应该都是从拉市往返于大峡谷西缘的观光直升机。

从楼顶撤退后,路过楼下赌场时我俩偶遇一个非典型抓娃娃机,大概规则就是找准时机按下射击键,打中什么拿走什么,1刀一次。小M来了兴致,直接以柜子里最贵奖品iPad为目标,一通操作,贡献了10刀,然后幡然醒悟,“骗子,都是骗子!”我一顿哈哈哈拎着她走了,10刀买个教训,也是很值了~

离开云霄塔时大约晚上六点半,我俩先回酒店把白天的“战利品”好好拾掇了下,稍作歇息,然后七点半再次出门。鉴于昨晚已经领略过周边酒店的奢华内里,加之晚上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今晚就以观赏街景和酒店外观为主。
从2016年春开始,大长街上很多酒店(主要是米高梅旗下的,自驾攻略部分有详细说明)都开始收停车费了,于是我挑了个地理位置居中又免费的酒店停车,之后便正式开启今晚的暴走之旅。

这就是我停车的Cosmopolitan(大都会酒店),位于大长街西侧,接下来我俩便沿着大长街西侧一路从北往南走。

Aria(阿丽雅)酒店和它的巨大广告牌。

客房大楼拉近特写。

街对面的Planet Hollywood Resort & Casino(好莱坞星球赌场酒店)。

路过通往Aria的购物广场,硕大的LV格外显眼。

抓拍到超级加长房车一辆,背后是Mandarin Oriental(文华东方酒店)。

Aria酒店大楼正面。

Monte Carlo(蒙特卡洛)酒店正门。

这个瀑布墙相当惊艳,可惜照片连其十分之一的美都体现不出来。

越过瀑布墙看Monte Carlo.

路过传说中的SHAKE SHACK,我俩激动万分,今天的晚餐终于有着落了。

店内墙上闪闪发光的大汉堡,简直让人食欲大涨,根本无法抵抗诱惑。不过排了半天队终于轮到我们点餐时却折腾了好一会儿,因为选单上一大堆不认识的单词,场面一度相当尴尬。。。

这盘来之不易的晚餐共计22.88刀,味道确实超级赞~
用完餐已经快晚上九点了,继续往南走。

感觉这是仿的某个世界著名桥梁。
路过一家好时专卖店,我俩好奇地钻进去了,

进门这一大堆馋死人不偿命的甜点简直让我癫狂,要不是刚吃完汉堡,我肯定得来上几个。

五颜六色的散装巧克力墙,很是壮观。

好大一坨巧克力。

各种周边。

这个“世界最大的好时巧克力条”着实有点惊人,至少得有普通膝上型电脑那么大。
从好时专卖店出来继续往南。

街对面是大名鼎鼎的MGM Grand(米高梅广场),以前经常在老电影片头看见的那个狮子大张口的logo,就是米高梅啦。

迪士尼童话世界般造型的Excalibur(神剑)大酒店。

把纽约各种著名地标缩小后搬过来的New York – New York Hotel and Casino(纽约纽约赌场酒店)。

Tropicana(热带花园)酒店。

最炫酷的Luxor Hotel & Casino(卢克索赌场酒店)。

狮身人面像,金字塔,超级探照灯,真是将古典与神祕完美融合的典范。

Mandalay Bay(曼德勒湾酒店,拍照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第二年美国史上最惨枪击案就发生在这里,凶手房间就在照片中右侧楼上,为受害者默哀三分钟…)。

背后的Delano(德拉诺酒店)亦属于Mandalay Bay酒店。

两栋楼合影一张。
这个路口便是我俩沿大长街走到的最南端,随后便过街沿大街的另一侧往回走了,此时已经21:40。

站在街对面,给Luxor酒店再来一张。
后来我才知道,拍这张照片时我俩所站的位置,就是枪击案受害者们参加音乐节所在的广场……瑟瑟发抖。

枪击案现场图片(左侧三叶草酒店是枪手所在位置,右下角白色区域为演出现场)。

枪手向下看的视角。。。(在写这段话的时候我有种劫后余生的赶脚T T)
接续往北走,这次从街对面看NYNY酒店。

要不是今晚吃得太撑,我肯定会去挑战下那个尖叫声连连的过山车~
路过MM豆专卖店,我俩又忍不住进去了(怎么今晚逛的都是和吃有关系的囧)。

各种MM豆和周边产品。

整整四层楼的专卖店orz

超级壮观的散装MM豆墙,我从来没想过居然有这么多种MM豆还完全不带重样的!

比好时巧克力的散装墙震撼太多。

品牌75周年,6.99刀买半磅。

小M学一旁的MM豆小姐摆pose.
离开MM豆,没多远又见一家可口可乐专卖店。

各种设计造型的杯子。

这个超级Q的微型可乐瓶大概只有拇指那么大一点。

帽子围巾类。

衣服裤子雨伞雨衣眼镜。
继续往北,路过一家哈雷戴维森,超大的哈雷摩托模型从二楼破窗而出。

和楼下街边用餐人员对比大概能想象出有多大。
街对面通往ARIA酒店的购物中心。

LV, FENDI, PRADA, 之前从门口走过时还拍过一张,完全没想到这建筑造型居然如此前卫。

好莱坞星球赌场酒店入口。

斜对街的BELLAGIO(百乐宫)酒店,不知为何,我总觉得那边比别地儿更热闹,游客似乎密集许多。
没有深究继续往前走。

Paris(巴黎)酒店,把最著名的地标建筑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都微缩后搬过来了。

凯旋门稍微小了点。

铁塔倒是挺壮观的。

巴黎酒店热气球造型大logo。
此时已经快晚上10点50分了,我俩已然溜达得精疲力竭,正考虑要不要折回大都会酒店取车,我突然被街对面百乐宫酒店的热闹纷呈吸引了注意力。

定睛一看,这才明白为何刚才那么多游客聚集在对面,原来都在等待这个超大的百乐宫音乐喷泉秀(注意看照片底边附近的人影)。
后来我才知道,这其实应该算是拉斯维加斯的必看景点之一,只不过我为保持新鲜感出发前没做过这方面功课,今晚也算是给了我一个小小的惊喜。

这喷泉高度着实把我惊著了(最高可达76米,约26层楼高),今晚看过的所有大小喷泉和它相比都是花拳绣腿。可惜我已经错过了,只能在街对面远远感受一下欢快的氛围。

待我们穿过街,音乐喷泉秀已经结束,从侧面看这喷泉池简直宽得有些任性。

街边的围观游客正慢慢散去,我随手拍了拍附近的几家酒店。

Flamingo(弗拉明戈)酒店和CROMWELL(克伦威尔)酒店。

CAESARS PALACE(凯撒宫)酒店。
稍微转悠了几分钟,我发现又开始有游客朝刚才已经散场的喷泉池边聚集。虽然没任何讯息源,但我俩马上便意识到待会儿极有可能还会有一场音乐喷泉表演,于是便折回去沿着喷泉池边走边找合适的观赏位置。

池边建筑配着蓝幽幽的氛围灯,仿佛步入了世外祕境。
23点整,音乐声果然再次响起,造型各异的庞大喷泉编组开始随着音乐节奏的行进变换翩翩起舞。柔美的、绚烂的、震撼的、壮阔的,各种风格的喷泉之舞依次上演,蔚为壮观。

只简单拍了几张,大部分时间都在用相机录影。
整个音乐喷泉秀持续了约莫五分钟,然后落下帷幕。

人群逐渐散去,剩下平静的水面和庄严的百乐宫主楼,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往南看便是我们停车的大都会酒店(照片中靠左边的两栋,能看到楼顶写着The Cosmopolitan)。
我俩从喷泉池慢慢溜达过去。

途中路过街对面的好莱坞星球酒店,这才看清其正面造型。

一刻钟后来到大都会酒店前台大厅,这些被显示屏覆蓋的大柱子十分“大都会”。
乘电梯来到地下车库,走了一整天累得腿脚酸软的我俩上车便瘫软在座椅上,舒坦。
著车出地库,看着半夜依旧熙熙攘攘的大长街,感慨万千。两晚一天的停留,多少也算让我们领略到了拉市作为全球最著名赌城的极致奢华,着实名不虚传,叹为观止。尤其同前些天刚游历过的国家公园相比,完全是不同的世界与风景。
恋恋不舍回到酒店,收拾洗漱,临上床前朝着窗外流光溢彩的夜景看了最后一眼:别了,华美的拉斯维加斯之夜。

Day20. 洛杉矶圣塔莫妮卡海滩

Day 20 周四(2016-10-13)
今天是美西自驾行程的最后一天,没有什么特别安排,只需要从拉斯维加斯开回洛杉矶,等着明早去机场还车便可。
从拉斯维加斯Wynn酒店开到洛杉矶预订的酒店约450公里,不堵车约4个半小时便能赶到,足够我俩睡个懒觉吃完午饭再出发。顺利的话傍晚前就可以赶到洛杉矶,还能有时间好好逛下圣塔莫妮卡海滩——虽然刚来美国时就已经在洛杉矶住过两晚了,而且也是住这儿附近,但终因各种原因未能去成。
今晚预订的洛杉矶酒店离Santa Monica(圣塔莫妮卡)海滩景区很近,且紧邻405号高速公路,到洛杉矶国际机场仅需12分钟,方便第二天凌晨还车赶飞机。不过我的租车订单是预订到后天周六下午的,相当于自愿放弃了整整一天半的用车时间,可即便这样也比预订到明早还车要便宜不少(详见攻略中自驾部分)。
一觉睡到快十点,窗外艳阳高照,几乎没有什么云朵。

看来下午赶路又是妥妥被晒晕的节奏。
洗漱完毕我俩开始收拾行李,昨天买得有点疯狂,超出计划太多,最后装箱的时候只能一边给行李称重(酒店房间自带体重秤)一边纠结怎么取舍国内带来的物品。美国国内航线对托执行李的收费标准都很高,如果第二天直接飞回国就没这么多事儿了。

房间里的壁挂电视正直播希拉里在旧金山参加竞选活动,首次针对特朗普曾经侮辱女性的录音言论发表评论(那会儿正是美国总统竞选斗争最白热化的阶段,谁胜谁负还未知。不过最终结果现在大家都知道咯)。
十一点半收拾完毕,先下楼去停车场把行李装进后备箱,然后到酒店大堂办理退房。折腾完正好到饭点,我俩再溜达到街对面Fashhion Show Mall吃了顿午餐,这才折回酒店停车场上车正式出发。
上高速前找了家附近的加油站把油加满,之后便马不停蹄直奔洛杉矶圣塔莫妮卡海滩。大约四点半到达洛杉矶主城区,沿途没堵车也没出什么状况,就是一回到加州明显觉得路面平整度糟糕了许多,各种破烂坑洼。另外在我由东向西横穿洛杉矶城区奔往海边的过程中,幸运地经历了对向六车道超级大堵车而我这边却游刃有余的状况,大概算是逆晚高峰而行吧。
穿越市中心的时候用手机随便抓拍了几张。

咱也算是亲见过洛杉矶的高楼大厦啦。

拍这张的时候是17:11,已经离海滩不远了,可以看出进出城方向车流量的巨大差异。

Santa Monica(圣塔莫妮卡)海滩景区附近10分钟步行范围内设定了很多公共停车场/楼,可供短时观光游客免费使用。我兜了几圈找到一个公共停车楼(Santa Monica public parking 4)把车停下了。底楼行人出口处有自助缴费机,我看了下收费规则,这里前一个半小时停车都是免费的,之后的第一个小时1.25美元,再往后就得3.7美元/小时,对常驻车辆的惩罚性倾向相当明显。
从停车楼出来时大概17:25,夕阳在身上投下的影子已经被拉得很长了,我俩加快脚步朝海滩的方向走去。

说实话,来美国之前,在我想象中洛杉矶和旧金山是差不多同等地位的大城市,前者因为好莱坞的存在还要更“先进”一些。但当我在两个城市都待过以后,实际感觉却是相反的。不负责地打个主观分,旧金山90分,洛杉矶只有70分。旧金山虽然坡多了些,但是干净、整洁,建筑物都很有艺术美感,整个城市的市容市貌让人更愿意去亲近,至少我到过的区域都很不错。而洛杉矶,从建筑物、道路到公共设施给人感觉都很老旧、过时,部分地段各种脏乱差。比如我开车横穿城区的时候,主路沿途的马路牙子上经常能看到很多垃圾,和巴黎有得一拼。
不过今晚的圣莫妮卡海滩让我对它的印象改观了许多。
不到十分钟,我们便从市区道路走到海边附近,视野豁然开朗,心境也随之变得开阔。

大海蓝天,夕阳白云,热带树木,拂面海风,满满的幸福感充盈在胸口。

离Santa Monica还有一段距离,不过从这里已经能远眺到沙滩和栈道了。

小M边走边感慨,“还是喜欢这样的地方呀!”
心情舒畅的我也欢快地走走拍拍,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可爱又美丽。

一只灰机掠过猴面包树树梢。

走近些,能看到Santa Monica的全貌。早知道这儿有停车场我就直接开过去了囧。

夕阳未落,明月已升。

站在过街天桥上看夕阳。
过了天桥便是Santa Monica景区,终于来到了这个心心念唸的地方。

回望来时的天桥,这里游人如织,

这里有可爱的海鸥,

这里有成群的海鸥,

这里还有66号公路的终点。
我俩继续沿着栈道往大海方向走去,边走边用镜头记录著身边的美好。

远眺夕阳沙滩海鸥。

这只海鸥看见我在拍它,开始嗷嗷直叫。

这一只则在淡定地满沙滩画脚印。

老头老伴儿相拥看夕阳。

绵长而悠远的海岸线。想想我可是沿着这条海岸线一路往南开过来的呢。

小M在风中和海鸥们一起凌乱。

目送它远去。

金色的沙滩,金色的海浪,金色的夕阳,如画美;

金色的海鸥,金色的人儿,金色的我心,已迷醉。
噗…

再来一对儿金色的海鸥。

月亮和星条旗。

这是朝南延伸的海岸线,通向那热情的圣地亚哥。

月亮和摩天轮,还有海鸥。

夕阳即将落入海平线,天空被飞机云划出了壮观的白道。

站在栈道远端回望海边的洛杉矶市区和刚走过的栈桥。
继续往前走到最边上的栏杆,这里有个洛杉矶Santa Monica地标纪念碑,立于1975年5月。

而后便开始了所有人屏息以待的,蔚为壮观的,日落。

此时还有光。

镜头拉近。

风很大,围观游客依然很多(照片里体现不出来,主要都在我背后)。

吃掉一半。

广角一张。

再吃掉一点。

还剩三分之一。

还剩四分之一。

广角一张。

最后的夕阳。
此刻在场所有人开始倒数,夕阳没入海面的瞬间,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和掌声,仿佛亲自见证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壮观仪式。
看完日落,我俩意犹未尽地回味了会儿,然后开始往回走。

栈桥上有一个66号公路终点纪念品小卖部,木墙外挂了这么个橱窗。

屋簷和栏杆上的海鸥显得有些落寞,大概是在怀念夕阳的余温吧。

转瞬即逝的晚霞。

华灯初上,摩天轮与明月争辉;

晚霞将逝,直升机与海鸥共舞。

黯然失色的海滩。

回到市区步道,眺望最后的天光。

远处的栈桥灯火通明。眼前有一株比我还高的芦荟状植物,对比照片左下角行人感受一下。

步道旁摆着一门大炮,应该是历史文物。
看看时间,19:12,已然超过一个半小时开始计算停车费了。我们之前本打算在景区附近觅食的,没想不经意间竟在海滩栈道溜达了这么久,考虑到往后的停车费实在太不划算,遂决定直接取车去酒店办理入住,然后再在附近觅食。
这次住的酒店和之前来洛杉矶时住的那家类似,都属于既贵又小条件还很一般那种(另外这家还要强制收12美元的代客泊车费用,事实上这家店最后从预授权中扣了我24刀的车费,回国后特意电话沟通过,答应会帮我查查,不过最终也没有退还给我),和之前在其他州和城市住过的诸多酒店旅馆形成鲜明对比,明显能感觉出同等条件下洛杉矶景区附近的住宿价效比要低得多。
另外此酒店虽然属于圣塔莫妮卡旅游景区范围,但晚上周边真的很荒凉,什么都没有,我和小M从酒店出来走了十多分钟才找到一家赛百味点了晚餐,那时也就晚上九点,感觉跟国内半夜十二点一个状态。

回酒店后收拾整理休息。

秀一秀自驾行程中部分景点的官方纸质材料。
至此,我们整整20天的美西自驾游完满落下帷幕。

Day21. 从美西到美东

Day 21 周五(2016-10-14)
迎著洛杉矶凌晨4点的太阳(其实还在地平线下面,这个时间乌漆墨黑什么都看不见),起床退房加油还车,我们正式告别了相伴20天的野马。
办完还车手续从后备箱拎行李时,AVIS工作人员看着野马脏兮兮的车身调侃了一句:“That’s quite a driving.”(这可开了不少哩),我答道:“yeah, I’ve driven it for 20 days”(嗯哼,这车我开了整整20天呢),他惊讶地说:“You really love driving!”(你是有多喜欢开车!),我笑着回答:“Indeed~”(那是~),而后便和对方道别同小M一道拖着行李奔向了不远处火红的AVIS机场巴士。
今天任务就一个,从洛杉矶飞往奥兰多。预订了奥兰多迪士尼世界的园区内住宿,为满足小M的童心,米国假期的最后三天就全都贡献给迪士尼世界咯。
洛杉矶国际机场很大,不过提前明确航站楼后按著指示牌和流程进行值机操作一切都还算顺利。就是托执行李要单收费这点实在让我肉疼了好久(两个托执行李合计50美刀,每人首个托执行李收25刀,第二个则要35刀),而且单个行李不能超过23KG,我俩在拉斯维加斯酒店里明明精打细算扔了一堆东西已经称到重量刚刚好了,结果到现场称重还是超标,只能重新开箱把一些厚重的衣服鞋拿出来自己揹著。

从候机厅看出去。

为了减轻托执行李重量,小M直接穿上了这双炫酷而沉重的新鞋…
我们搭乘的United Airlines航班早上08:20从美国西南角的加州洛杉矶起飞,下午04:23到达美国东南角的佛罗里达州奥兰多,飞行时长5小时3分钟,飞行距离2212英里(3559公里)。因为要从太平洋时区直接横跨山地时区、中央时区来到东部时区,所以会有三小时时差,也就是今天要损失整整三个小时,基本上也就是一整天废了。
登机后手机随拍:

本次航班的执飞机型为737-800。

云海。

山脉。

河流。


看看照片中这些笔直且看不到尽头的大长直高速公路,难怪我从加州出发往东自驾时经常遇到开半个小时都不用动方向盘的情形。

新一轮的云海来啦。

看到海岸线了,推测已抵达佛州上空。

正飞过一座城市上空。

这里有着跟旧金山湾区一样的跨海大桥。

看着这些明亮亮的云朵,不由感慨,佛州真不愧是阳光之州。

下方开始出现绿地,比山地景观养眼多了。

WOW~~惊喜地在薄云发现了飞机的佛光~

第一次离佛光这么近,我这儿只能看到整个光圈的四分一,好大…好大…

俯瞰奥兰多,这真是一座满眼绿色的城市。

而且这儿的水系也特别丰富。

离地面越来越近,就快要落地了。

落地前最后一张照片,连机场都是绿油油的,想想首都机场,那叫个荒…
机场取完行李,按照指示标志顺利找到迪士尼Magic Express(免费巴士),出示订单后即可免费上车直达所订园区酒店。

上车前匆忙拍了一张车体照片。

这块石头上写着“Orlando International Airport”(奥兰多国际机场)。

无处不在的草地绿树。

逮著一架正在降落的747大飞机,好像是弗吉尼亚航空。

这个城市真的好多水系和绿植。

这是迪士尼园区里的景致。
整个园区占地面积真的好大好大,俨然一座独立的卫星城。光是供游客住宿的地方就分了多个不同片区,我俩住的叫DISNEY’S ALL-STAR MUSIC RESORT(迪士尼全明星音乐胜地酒店),免费巴士直接把我们送到对应片区的公交站,然后就直接到前台办理入住,找自己房间去啦。

你好,迪士尼的小松鼠~

这是在前台领到的手环、地图及其他附属品。
今晚就好好歇著了,倒倒时差。

Day22. 奥兰多迪士尼动物王国

Day 22 周六(2016-10-15)
奥兰多迪士尼世界总共有三大园区,今明两天我们计划分别去迪士尼动物王国和魔法王国两个园区,还有一个未来世界园区只能放弃了。
由于我行前没有太花心思做详细攻略,只了解了下核心景点和游乐专案,其他都顺其自然了(其实这三天安排就是为了满足小M,我确实也没有特别的兴趣和动力去研究),所以这里关于迪士尼的详细玩法和注意事项我都不详述了,有情怀想要一次玩尽兴的童鞋可以去搜搜同样有情怀的童鞋做的攻略,会很详尽的,我这里就简单晒晒照片一带而过啦。
以下是我提前在国内预订好的FP+
October 15, 2016
Animal Kingdom
[FastPass+ Service Unavailable]
DINOSAUR
The Jungle Book: Alive with Magic
[My FP+]
1. Expedition Everest – Legend of the Forbidden Mountain
Arrive between: 9:00 AM – 10:00 AM
2. Kilimanjaro Safaris
Arrive between: 10:00 AM – 11:00 AM
3. Festival of the Lion King
Arrive between: 12:30 PM – 12:50 PM
Starts at: 1:00 PM

早上八点的奥兰多迪士尼全明星酒店群。

动物王国logo留念。

火烈鸟(?)和黑天鹅。

动物王国园区中央标志性的大树,今天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围绕这颗树展开。

热带雨林般的水系。

长臂猿?

动物王国最著名最刺激的Expedition Everest(珠穆朗玛之旅)过山车。

坐完感觉其实还好啦,毕竟定位和欢乐谷那种纯追求惊险刺激的还是有所不同。

这里有一只大蜥蜴。

这只明显胖多了。

未知鹤种。

鹿群。

这两对儿犄角好美。

对这种普通动物园常见大猫大家都没啥兴趣。

这只鸭子花纹很是别致。

这只是鸽子界的绿巨人?

一只硕大的某鹰。

珍禽异鸟四连发。

乞力马扎罗之旅专案的超级大皮卡,很有Death Race的风格。
整个观赏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挑一部分晒晒。

花斑狐狸。

羚牛?

非洲的长颈鹿确实和我在大兴野生动物园见过的有所不同?

大象和大树。

鸟儿们和树。

犀牛和树。

路边的羚羊。

狮子王。

彭彭和丁满,没有丁满。

长到令人发指的犄角。

生无可恋的黑猩猩…

一只秀美臀的斑马(?)。
结束非洲大草原之旅,继续在动物的世界里游荡。

精致的小龟。

懒洋洋的蜥蜴。

路边彩色鱼儿。

头上筑巢的小黄鸟。

这斑马可比国内动物园里脏兮兮的斑马漂亮多啦。

从洞里钻出来东张西望的猫鼬们。

行人堆中经常能看到种鸟儿觅食。

路边热情洋溢的非洲土著乐队。

飞行动物世界之猫头鹰,

有着一头漂亮冠羽的某鹤,

米国的象征动物,白头海雕(Bald Eagle),俗称美国秃鹰。
接下来是重头戏之一的Festival of the Lion King(狮子王庆典)音乐剧。

狮子王出场,

各种高水平杂技,

火焰杂技,

各族人民大合唱。
总体而言还是很不错的,高水平高质量的演出,没浪费我的FP+。

步行前往热带雨林小岛。

这里有大蜥蜴,

有各种肥的瘦的、有毒的无毒的蛙,

还有大毛蜘蛛、大毒蝎子,

以及各种奇形怪状的生物。

这是专业的动物诊疗室及实验室。

动物王国的日常喂养食物展示。
最后一场大戏是Finding Nemo(寻找尼莫),不过很遗憾我并没有看过海底总动员,所以只能算凑了个热闹。

场景布置和道具设计还是很用心的。

主角直接下台和观众互动。

完美谢幕。

黄昏时的园区,连路边的鸟儿们都“下班”回树上休息了。

最后玩到快晚上七点,我俩终于几近遍历了所有园内专案。虽然我对整体偏低龄化的迪士尼乐园并没有太浓厚的兴趣,但动物王国园区对于我这种从小就喜欢动物的人而言还是相当有吸引力滴,今天的实际体验也确实让我相当满意。

Day23. 奥兰多迪士尼魔法王国

Day 23 周日(2016-10-16)
今日游玩迪士尼魔法王国园区,也是迪士尼世界三大园区中最大最核心的一个——大概是因为这里有那个标志性的大城堡?在我今天总共也没拍几张的照片中,这座城堡出镜就占了一大半XD。开个玩笑,其实我觉得应该是魔法王国的各个专案都和迪士尼新老经典作品紧密相关的缘故吧。当然,也正因为这里大部分都是各种迪士尼动画主题的乘骑互动类低龄游乐专案,相当于超级温和版欢乐谷,所以多数时候都没必要也没兴趣拍照。
还是先晒晒提前在国内预订好的FP+
October 16, 2016
Magic Kingdom
[FastPass+ Service Unavailable]
Big Thunder Mountain Railroad
[My FP+]
1. Space Mountain
Arrive between: 9:25 AM – 10:25 AM
2. Splash Mountain
Arrive between: 11:15 AM – 12:15 PM
3. Seven Dwarfs Mine Train
Arrive between: 2:00 PM – 3:00 PM

早九点多我和小M开始跟随人流往园区里进发。

老远就能看到魔法城堡啦。

有轨马车?

其实上面坐的都是工作人员啦。

回过头看入口处和热闹的人群。

这是早上09:23时的城堡。

这是中午11:10时的城堡,我俩玩了一圈后从另一个角度路过它,很美。

这是下午14:01时的城堡,偶遇经典动画角色大合演。

表演者们都灰常敬业。

主角们谢幕。

这是下午17:49时的城堡,魔法城堡花车狂欢游行正式开幕~

大叔的表情那是相当嗨。

这只可爱的松鼠很眼熟,但是我叫不出名儿。

尼克现身!

朱迪现身!她首先就对着我镜头来了个飞吻,给我激动得,终于有一个我熟悉且喜欢的动画角色可以尖叫一下了。

毛绒绒的特写,哎呀好喜欢,怎么那么可爱。

忍不住拍了好多,这里只晒了一小部分。

尼克也来一张。

最后这对couple同框。
现场氛围很嗨,主持人和大家一起互动唱歌跳舞,感觉棒棒哒。
狂欢结束后,我和小M都有些累,该玩的也都玩差不多了,便没有继续留下来等晚上的焰火晚会。

离开魔法王国前给夕阳下的米奇笑脸来张特写。

向公园里的野鸭们say goodbye~

这些是各种官方纸质材料。

回国后我从迪士尼网站上翻出了游乐专案中官方拍的照片,直接购买的话价格相当不菲,我便仔细截图后画素级拼接复原作为留念了,迪士尼的水印恰到好处充当了记忆标签啊哈哈。

这是第一天在动物王国坐Expedition Everest过山车,我俩完全没经验,也不知道那个地方会被拍照,所以照片简直没法看。瞅瞅前面的大叔和小姐姐多么淡定。

所以第二天在魔法王国坐Seven Dwarfs Mine Train过山车时我俩就成功汲取了经验,不仅全程淡定应对,还在关键时刻成功比了一个大大的心,咩哈哈。

魔法王国的Space Mountain,再次装X成功 -___,-

不过也有装X失败的,比如这张魔法王国的Splash Mountain。

说实话,迪士尼世界真的太适合大人陪小盆友来玩了,尤其是看过各种迪士尼动画的小盆友,绝对可以成为一辈子最美好的记忆之一。像我这种并没有太多迪士尼情怀的成年人单独来玩,实在有些暴殄天物。

乘穿梭巴士回到住宿园区,用完晚餐,我俩信步在园内小路上徜徉。凉风习习,晚霞嫣嫣,多么美好的光景,一想到明日就要踏上返程的航班,真是万般不舍。

在酒店旁的泳池前,小M留下了她在米国最后的影像。


别了,迪士尼世界。
别了,我们的蜜月米国之旅。

Day24&25. 告别&返程

Day 24&25 周一&周二(2016-10-17&18)
由于由东向西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需增加一天,而且我们是三段航班联程转机(奥兰多-华盛顿,华盛顿-东京,东京-北京),所以回程花了整整两天时间:10月17日早上09:00从奥兰多起飞,10月18日晚上21:20才到北京落地。其中在华盛顿转机时间超短,以及华盛顿飞东京航班选座失误,导致整个过程极其煎熬折腾(详见攻略篇的机票预订部分),总之这辈子我再也不想经历如此痛苦的空中行程了T T

10月18日傍晚在日本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等候转机。

回国后整理的我和小M的喜糖。

本次旅行从2016年09月24日到2016年10月18日,共25天,主要目的地为美国西部著名城市和国家公园,在美停留时间23天。期间租用敞篷野马自驾20天,总里程7571.15公里,总驾驶时长112小时,百公里平均油耗8.65L;最长单日驾驶距离1154公里,用时10小时,中途仅停车一次。游历过黄石、大峡谷、优胜美地、死亡谷、大提顿、拱门、约书亚树7个国家公园,途径旧金山、加州一号公路、洛杉矶、羚羊谷、马蹄湾、纪念碑谷、盐湖城、天鹅谷、里诺、太浩湖、鬼镇波迪、拉斯维加斯等7个州的不同城市和景点。最后三天直飞佛罗里达州奥兰多游玩迪士尼世界。
自驾期间,从高速大道乡间小径到沙漠石砾泥泞冰雪路况,从40℃烈日暴晒到-6℃暴雪封山,大风大雾暴雨半夜盘山路,气象万千,风雨兼程,挡不住我们前行的步伐。在荒凉偏远小村住过仄逼小木屋,在喧嚣嘈杂大都市住过快捷旅馆,在纸醉金迷拉市住过顶级五星级酒店,也在山清水秀景区小镇住过私享独栋别墅。欣赏了最磅礴壮丽的自然风光,见识了最奢华震撼的富丽堂皇,体验了米国人民的热情自觉守序,也受够了北美食物的单调高脂高糖难咽。
不过,更重要的还是那些“一辈子只会有一次”的难忘经历:在旧金山的烈日下奔波整日抢车位拍婚纱;在孤独的66号公路上独享天地品味厚重历史;在大峡谷白天乘直升机鸟瞰全貌、夜晚坐峡谷边仰望银河;在纪念碑谷为追逐夕阳飙到时速200+;在黄石郊野夜逢暴雪结冰路险象环生进退维谷;在园内超速被警车追停开罚单,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警察说动收回罚单;在优胜美地胎压报警远离城市只能自己动手解决;在死亡谷偶遇美军战机低空嬉戏飞掠头顶地动山摇;在拉斯维加斯三百米高空云霄塔顶坐跳楼机体验极致感官刺激;还有那些和各种野生动物在一起的日子,我简直不要拍得太嗨。
这些非同寻常的经历,一刀一凿将这次旅行雕琢得独特且不可复制,成为我们人生画卷中熠熠生辉、值得永远铭记与珍藏的篇章。

四、后记

断断续续写了两年,终于完工,纯文字部分约14万字,照片1700多张。语文水平有限,写不出文采深度大作,但确实是花了不知多少百个小时一字一句用心书写认真校对过的。

【为什要写这么长一篇】
1. 这次旅行本身十分值得纪念。第一次境外自由行、第一次旅行这么长时间、第一次境外自驾游、第一次花这么多时间精力研究攻略做行前准备,等等,并且这是我俩的旅行结婚&婚纱旅拍(领证后没办过婚礼婚宴),自然意义重大,认真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算是对自己终身大事的完整交待吧;
2. 做了这么多准备工作,经历了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将其中有用的资讯整理出来给后来人参考,会让本次旅行更加有意义;
3. 出行前和回国后有不少朋友找我“预订”本次旅行的攻略,我都一一允诺答应一会写出来给大家的。所以这也算是兑现之前的诺言吧,承诺过的,就尽全力去做好。

【为什么写了这么久】
1. 整个行前准备和旅行过程本身就时间长、内容多,很多资讯我都想尽可能写进去、写完整,而且不愿意简单几笔带过敷衍了事,自然所需的整理与复现时间少不了;
2. 我有点强迫症,比较严谨和追求细节,经常是一个小小的point就要花掉我很多时间去推理回忆+上网搜资料佐证,生怕哪条资讯表述有偏差误导了读者;
3. 并不是每天或者每周都能抽出时间来写,毕竟工作和生活都得继续,尤其美国回来后媳妇儿怀孕、后续宝宝出生、带娃等等都会严重挤压个人时间;
4. 我没有写长文的经验功底,这种大体量连贯性内容用零散时间写效率很低,每次拾笔都要重新梳理手边材料和前后行程内容,才能慢慢进入状态找到心境,所以我都是尽可能找大块空闲时间好好坐下来认真写,而这种需求自然会比较难满足;
5. 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付出如此巨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一件不求任何回报的大专案,真的是挺不容易的。

【关于“记忆”】
很多亲朋好友惊异于我是怎么做到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还能记住很多旅行中细节内容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一些重要旅行事件在途中就随手记录,全程记账,保留所有小票,通过照片记录一些关键资讯等等。另外,很多主体内容和核心资讯我早在一年多前就写好了,后面有不少时间都是在补充丰富细节、筛选整理照片和校稿,所以其实我并不需要保持那么长时间的大量记忆XD

以上,致我人生前三十年最大的一个“专案”顺利完工。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