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兴起的行程

每年清明节都回老家扫墓,非常遗憾,85岁的外婆今年三月离世,故提前回过。三天小长假预报天气还不错,儿子一直唸叨想要露营,正好飞扬组织香港露营活动,一家人商量了果断跟上。

带孩子去香港需排队走人工通道过关,主要耗时是交通,加上换乘环节,三天的行程比较紧凑:
Day1
8:00从深圳北坐高铁到香港西九龙出关,步行到九龙站坐地铁到东涌线终点站,9:40出站在街市买野炊补给;10:30搭屿巴3M到南山营地,在公交站“太古职员宿舍”下车,过马路即可见营地入口(如在公交站“南山营地”下车,反而需下陡坡且不太好找);12:00扎营后轻装上大东山,可原路返回或翻山到伯公坳搭车回营(约19:00)。

Day2
8:00在公交站“南山营地”搭屿巴3M或1线到 “梅窝熟食市场 ”,步行到梅窝码头,搭8:40的渡轮到中环码头;转地铁到坑口站(港岛线—北角站—将军澳线),10:30搭新界区专线小巴101M路到西贡码头小巴总站;午餐及买补给,然后坐(绿色)的士到东坝,13:00重灌经浪茄湾、西湾、咸田湾、大湾到东湾营地(约20:00)。

Day3
10:00撤营回咸田湾,经麦理浩径二段到赤径渡轮站,搭渡轮到黄石码头,14:00坐九巴94路在西贡码头午餐(黄石码头也有渡轮到马料水码头,然后步行到大学地铁站,但是班次少);然后坐九巴299X路到沙田市中心总站,在沙田地铁站坐东铁线回落马洲过关。赤径渡轮站也可一直走到麦理浩径二段的界点北潭凹,搭公交回沙田地铁站。

#提前预告这句万能的激励语

大东山草窠与石屋

大东山是大屿山的一个山头。
大屿山是香港最大的岛屿,也是最大的郊野公园,最著名的景观是天坛大佛、昂坪360跨海缆车,填海区还有机场和港珠澳大桥及其口岸(东澳古道是最佳观赏点),位于香港岛西侧的离岛区。凤凰径登山道漫布大屿山间,全长70公里、分12段,起、终点都在梅窝,全程一般要走三天。凤凰山、大东山海拔分别934米、869米,是香港第2、第3高峰(最高峰是元朗958米的大帽山)。
大东山最迷人的是山顶草甸,夕阳西下,在漫山的金黄草窠中拍照很是唯美。陈奕迅曾在大东山拍专辑封面,于是吸引很多歌迷朝圣,渐渐叫开了“E神山”的诨名。可惜现今还是初夏,草窠倒是茂盛,只是没有金黄,全是绿油油的,等到金秋十月再来也许更好。

双层大巴行驶途中上层不许站人,需要注意~

我们队伍一共有20多人,在入口合影后就开始爬山。有队友从广州来,结果没赶上高铁,要下午才到营地,大伙儿没法等了;路标清晰,不易迷路,也不用等。

凤凰径这段较陡,一路攀登向上,最初是密林区,逐渐过渡到灌木区,最后是草甸区。大多是石头土路,少量水泥路和台阶,山上有几处细泉,目测都不能饮用,未发现洗手间和垃圾桶。登山时间预留6-8小时比较靠谱,备水至少1.5L,一半以上路段无遮阴,防晒特别重要。
半山腰的岔路右转是去南山、近山顶的岔路往下是去东涌。

在接近山顶的高地上,分布著十余栋低矮的单层石屋(俗称烂头营)。是早年间由外籍传教士所建的度假屋,如今门窗用铁条封死,墙上斑驳不堪,貌似已废弃,隐约可见编号。附近平地也可露营,不过把装备背上山顶着实不容易,观赏日出日落的情怀?

左上角的巨石天生骨骼精奇,是摆拍圣地啊~

山间峡谷还有一处“天池”,一湾清泉被石坝拦住去路,成了遍地蛙鸣的生命摇篮。下坡陡,回来更不易,我是望而却步了,往山顶方向望去,可见高耸的峭壁和那块奇石。

队长的标准照

大长腿,来一打~

爬不上去还怎么带队伍?

我们带娃走得慢,前队上峭壁摆拍之际,我们仨就在石屋阴影下避暑,近5点烈日收敛就赶紧原路返回。

父与子

儿子说,这是绝地求生的草地~

在岔路附近遇到了广州赶来的队友,她坚持要上到平台,等我们天黑回到营地,大队已坐车回来正做晚饭。她居然没从原路返回,而是走了翻山线路,大神还吃素,这体力和耐力丝毫不输男生啊!

南山营地免费开放、面积很大,有洗手间和水源,还砌有烧烤炉。由于周五是清明假期,营地人多,估计一半以上是深圳来的。幸亏我们提前打了水,到后面水用光了,别说洗菜、冲凉,连刷牙冲厕都没有了,这是个经验教训。

营地周边没有店铺,也没人常驻,所有吃、喝、用的物资都要自带,隔壁队的冰可乐是从梅窝背上来的,羡煞老夫啊。
我非常好奇,无论天南海北,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为什么没有商贩?后来我猜主因是执照。在人民网查到一则文章《香港:法治框架下的小贩管理》(连结://hm.people.com.cn/n/2013/0823/c42272-22672477.html),讲到香港食卫署主管小贩事务,共发6300多个摊位牌照和470个流动牌照。执照申请条件虽宽,我想普通百姓可能付不起高额店租,有钱人又不屑挣这点辛苦钱,于是牌照越来越少,以至于政府要补贴,这也是发展的不同阶段吧。
内地城市也会步此后尘,比如我感觉虽然深圳城中村环境不如小区,但生活更方便,缝个裤脚、修个自行车、洗头按脚都应有尽有,小区店租贵,“挣小钱”的生意就没法做,物价随之上涨。
而且,城市管理的趋势是越来越规范,监管是必要手段,但由谁管、怎么管、管多少,就很考验执政智慧。香港行业自律做得好、经营者素质高,政府就不需要太多人手;内地实行大政府的治理理念,事无钜细都管,吃财政饭的人自然就多。

西贡码头

昨晚,我们几个喝掉6L红酒,昏昏沉沉,夜里隐约听到上面营地的姑娘小伙子们在唱歌。7点飞扬队长张罗起床,因为没水做不了早餐,大伙儿只好啃干粮,起身去梅窝赶船回中环。
中环码头是香港岛最重要的码头,从这里可以上太平山顶,鸟瞰维港和港岛的繁华。和对面新界的尖沙咀码头隔维多利亚港相望,以前过海主要靠渡轮,如今更多是历史见证。

有几个队友撤退了,队长去会展中心和别的小姑娘们“幽会”,安排我带着十多人的队伍,先去西贡补给,再到东湾营地会合。儿子上车就睡,到站还没醒,老婆负责扛他,我只好前后各背一个包,不小心把登山杖落在了小巴上。
我是第一次来西贡,全凭导航带路,还好队友轻车熟路,很快就在码头附近找到全记餐厅,午餐味道很好,阿辉买来啤酒助兴。队友Vimin已从深圳过来,就一起去街市买公共物资和补给。

我们主要买肉和鱼,价格便宜:澳洲牛扒36一磅,清远土鸡75一只,鸡中翅更便宜,但昨晚鸡翅不太受欢迎,所以决定买鳕鱼块,阿辉要做香煎鳕鱼,100块钱可买三盘共9块。即使在京东生鲜促销时,100块也只能买到两三块鳕鱼吧?不过我们还是被坑了,包装时有猫腻,到营地才发现只有6块,店家可能故意少装了其中3块,真是防不胜防。

又买了些水,偶遇富豪雪糕车,买了甜筒给儿子,他很高兴,12点后大伙儿才动身。结果的士站排长龙,烈日下排了半小时才坐上的士,4辆车分头出发,到东坝时已下午1点多。

#登场的是飞扬队F4——Real哥(me)、欢哥、阿辉哥、Word哥!

风景绝佳的麦理浩径二段

香港共有4条超50km的远足径:港岛径(50公里)、凤凰径(70公里)、麦理浩径(100公里)及卫奕信径(78公里)。我们今天走的基本都属麦理浩径(二段),是经典的徒步线路,以阳光沙滩闻名。

#麦理浩于1971-1982年出任香港总督,任期长达10年半,在任时间最长。他大刀阔斧的改革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香港一跃而成“亚洲四小龙”之一,为日后成为亚洲国际金融中心奠定基础。在他治下,香港实现了繁荣稳定,改善了民生,故被普遍认为是最杰出和最受市民爱戴的港督之一。

麦理浩夫妇热爱郊野和关注环境,力主兴建这条徒步路线,以西贡北潭涌为起点、屯门为终点,共分十段。市民为纪念他,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同样,卫奕信径是为了纪念倒数第二任港督。

队友们体力不尽相同,公共物资又多(3L红酒+2大瓶可乐、雪碧),于是16个人分两队——老婆、儿子和另两名队友去西湾亭,徒步1小时到西湾村;我和其他队友共12人去东坝,过浪茄湾、翻西湾山,到西湾村会合。

浪茄湾是途经的第一个海湾,从万宜水库东坝出发,翻过小山就到了。沙白海清,还有水源,是不错的营地,前年去长咀洲露营,第一晚就夜徒到此扎营。由于担心启程晚、路还长,不是所有人都带了手电或头灯,也不都喜欢山路夜徒,所以我催促大家先赶路,尽可能在天黑前抵达东湾营地。

浪茄湾之后就是西湾山,虽仅300多米高,但比较陡峭,天气又热,连绵的山头对重灌的我们而言,简直就像难以逾越的天堑。可能由于喝酒的缘故,我感觉心率加快,爬上山顶已有些抽筋。

#孤零零的一棵树

幸亏Vimin兄弟背了我的大包装了大部分补给,不然我肯定是上不去。一行人累的够呛,在山顶凉亭把那一大瓶可乐分著喝掉了,共耗时3个多小时,终于赶到西湾村。

#Vimin的标志就是永不凌乱的发型

#Vimin在此告别回深,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活雷锋(晒黑若干色度,hoho)

咸田湾、大湾及夜间徒步

从西湾过去就是咸田湾,该处有补给。阴差阳错,我居然跟着前队顺着麦理浩径走,其实可以横穿沙滩,再跨过一座独木桥,从而至少节省20分钟。
更可恶的是这段途经沼泽,成群的蚊子简直就要吃人,等收队到补给小店时天已渐黑,前队已不见踪影,只剩下老婆、儿子和梧桐Shu小姑娘,手机又没讯号暂时联络不上。虽然我戴了头灯和手电,带三个人,还有孩子,翻越陡峭的攀绳线路,再穿过密林,还是不够安全,于是绕走蚺蛇尖径到大湾。

在大湾的尽头,队友们已到达二十多分钟,他们也担心我们的情况,等候之际还生火烤土豆。但此处没水源,不太适合露营,我卸下揹包去探路,发现还是灌木林间的小路,不如平路好走,得知队长即将赶来,也想休息一下,就带儿子抓沙蟹。队长很快瘸著腿就来了,他上周滑板扭伤脚,对户外活动可是真爱,不然早该在家养伤了!

然后一行收紧队伍,鱼贯穿越灌木林,其中有几处紧邻悬崖、路面被遮住,不仅路不平还有树根绊脚,下山那段又比较陡峭,小心谨慎为妙。还好大伙儿平安无事,二十分钟就到了溪边,跨过小溪爬上坎就是营地。目测此处足够住上百八十人,已有一队人马扎好营,另有几顶帐篷扎在营地下的海滩上,我们还是决定在营地。

晚餐在溪水边铺开了,还好这里没蚊子,大家自动分工合作忙活起来。带的物资充足,每人一块牛扒,还有鳕鱼、肉丸、鱼丸、面条,最后煮了娃娃菜,就著红酒喝雪碧,全都很开心。感谢队友恨梦,她是真正的女中豪杰,从西湾开始分担了我包里大部分公共物资,只剩几斤水果由我背;还有她的老公山顶洞人,带了大锅和气炉,比炉头效率更高还能煮汤,厨艺也十分了得。

儿子已经困了,老婆和他草草吃了几口,就进帐篷去睡觉,我吸取教训少喝了点酒。转眼就11点了,隔壁队伍还在放音乐,我本想去提醒,太困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有队友半夜下海滩抓螃蟹,老婆跟着去,大家搞到不少海鲜,凌晨4点才回来。

#白白的是“阿辉”,胖胖的是“山顶洞人”,两名大厨手艺各有千秋

帅气的二狗和Steven兄弟及夫人们精力无限,大晚上还捡来枯枝升起一堆篝火。

早餐煮的海鲜粥,可惜儿子和我睡懒觉没能赶上,只吃到了后面那锅白粥和面条,也很舒服。感谢这几天的“大厨”阿辉、山顶洞人、Steven和欢哥,也感谢其它队友们忙前忙后,我基本就光吃,活干得少。

东湾的溪与海

队长原计划第三天是轻装长咀洲+蚺蛇尖环线,再撤回东湾拔营。顺着海岸线往东就是长咀洲,差不多到了香港最东边,面对浩瀚的太平洋(的南海北部),前年我们曾在此露营等日出,记忆犹新。往北就是蚺蛇尖,这座峻峭的山峰就像三角锥伫立天际,海拔不高却有难度。
请看下图远处的山尖!

队友们都舍不得走,于是兵分三路,一拨下海游水及在海滩玩沙,另一拨人在溪边喝茶、泡脚,还有一拨在营地补觉闲聊。
下海还有点凉,只有3个身强力壮的兄弟和另一女神Icy下水。儿子是这片海摊方圆几里年纪最小的,最喜欢玩沙子,一个多小时回来快成黑炭头了,还好没太晒伤,看来曼秀雷敦的防晒效果还不错。

#看这迫不及待的身影,手上拎的是昨晚妈妈和队友们捡来的螃蟹和小鱼~

#放生,是乖孩子该做的善举

#父子俩用来“捕鱼”的陷阱,半小时后鱼没上当,只有沙虫,然后被海浪冲垮了

#队长也很白嫩,不过需要美颜高几个级别

#Steven夫人这是要“掀锅”


,恨梦悠闲的翘起二郎腿,后方可见“捕鱼”归来的父与子

返回咸田湾,就走了前晚我放弃的那段攀绳陡坡,看来选择是正确的,白天都有些难度。海滨小店补给很贵,1.5L水25、500ml宝矿力20、罐装可乐16,再走十几分钟的村里就便宜超过20%。
海滨可以排队洗热水澡,好像是40元/15分钟,设施简陋也不便宜,但对露营来讲却是享受。

#东湾海滩一侧出去的路,昨晚下来的那条路没有这么难走

#请原谅我P掉了满地的牛粪,实在看不过眼啊~

#这个意境拍的好,梧桐shu可称得上摄影家~

赶路回家要紧,但揹着重灌,即使缓坡也气喘吁吁,于是决定不走全程,在赤径坐船能少走3公里,差不多省1小时。

#梧桐shu是个甜美的mm,单身ing~~

在黄石码头等船时,发现去马料水的渡轮要下午四点多,期间见证了钓到大乌贼的喜悦,还偶遇一场码头演习——瞬间来了不少消防车和海警快艇,他们训练有素、行动迅速,装备还挺酷。海警尤其亮眼,深色紧身救生衣看起来很舒服,面罩里面似乎还带光源,小哥们身材也好到没朋友。

#兄嘚,嗨吧~

大家听队长安排,决定不等船,改坐车回西贡分头撤退——购物的购物,回家的回家。这个决定非常英明,因为我回到西贡车站,在值班室的帮助下,找回了前一天遗落的两条登山杖。它们跟我去了不少地方,很有感情,失而复得令我喜出望外。

小结与感悟

驴友们自愿组队户外总是很开心,大家有能力照顾好自己,不太计较个人享受或者分工多少,这和组团旅游有很大区别;同时,队友平等相待,互相的帮助屡见不鲜,一般来荒郊野外“找虐”心态都open,热心的人居多,不会因为过于敏感而心生龃龉和误会。
并且,任何团队都要有组织纪律,要相信队长和队友们的经验和判断,只要不危害自己或他人的安全和健康,决定的事就坚决执行,即使不小心弄错,大不了走些冤枉路,也无怨无悔。最忌讳的是单干或抱怨,只会令他人无所适从、反感,影响团结还可能带来危险。

这三天就非常开心!

最大的收获是带儿子体验了户外活动,他全程跟上也没要背要抱(之前做的预案是,万一第一天不适应,那第二天就在中环跟妈妈撤退;如果第二天能跟上,那就毫无问题了,本就计划不参加蚺蛇尖环线),比在家收获更多:爬山、下海、野炊、露营,见到了不同的风景、地貌,邂逅了野外自由自在的牛群、各种水产品和各色花草,甚至在大东山偶遇了一条黑色的小蛇,更重要是和陌生的哥哥姐姐互动,特别喜欢梧桐Shu姐姐,也感谢她对孩子的照顾!经常参加,就会在他心里种下种子,让他将来逐渐热爱户外、兴趣更加广泛,这也是我的初衷。

#俺是左利手~

老婆也很棒!她平时不怎么锻炼,这次也能翻山涉水(虽是轻装),也许她也会更爱运动,等有时间就可以走更长、更精彩的路线。共同兴趣会让两个人更亲密,良好的家庭关系也让身心更健康,退休后说不定还要一起流浪。

#“太空人”

当然,要感谢飞扬队长组织活动,感谢队友们包容我们拖后腿并且不遗余力的帮助我们!期待下次再一起玩得开心!

参考资讯:轨迹、交通及其他

1. 户外助手是个好软件
两步路户外助手app可下载前人足迹,通过GPS定位,很大机会在深山老林里也有讯号,避免迷路。当然也会存在轨迹偏移的问题,在不确认的地点可往不同方向走几十米测试以便及时修正。全程开启app时,手机电量耗费较快,大容量的充电宝是必备。
可提前准备离线卫星地图,按你需要的精度精确到不同层级,省去中途流量,尤其在没有讯号的地方,简直可以救命。另一个好功能是记录轨迹及爬升高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为后来者提供参考。

2. 小交通都不便宜
港澳地区的国际航班相对便宜,这没错,小交通却贵,比如高铁到西九龙才几十公里就要75块,比内地贵多了。所以,赴港除购物外的主要花费是交通,住的次数少,吃喝更在其次。
#最方便的交通是地铁,四通八达的线路覆蓋面广,很多站还是同层换乘,到对面站台即可,这是值得其他城市好好学习的。车厢虽普遍老旧,但很整洁、冷气特别足,而且发车频率也高、等候时间短,运营时间也比内地要长。最有特色的是迪士尼线,虽仅一站,是按米奇老鼠的特色定制的车厢,另外东涌线有一大段露天海岸线路。我比较佩服的是他们整合使用不同品牌和型号列车的能力,分散一般会给后勤和维护造成很大压力。
#公交车也很方便,但在站台的指示不太容易看懂,而且编号规则也不一致,因为属于不同的私营巴士公司,大部分是双层大巴,司机的驾驶技术杠杠的,香港道路很窄但是通行效率很高,主要就是他们都很遵守规则互相礼让。要吐槽的是有些车不报站,尤其是小巴,坐满之后就不停站,所以要提前和司机打招呼,或者用手机看实时位置,不然经常下错站。
#的士按区分色,比如新界是绿色、大屿山是蓝色,红色则可各处通行,大多是用液化气的丰田皇冠,有些还可坐5名乘客。的士费挺贵的,使用后备箱还需支付行李费(10元左右),过海另收隧道费。和内地不同,的士不一定“招手即停”,尤其市区很多路段只能到“的士站”。另外,司机年纪都很大,服务态度好,但我发现有时不主动找钱(当是小费?),问他要小票时才会找钱。
#渡轮是香港不可缺的,因为很多山路交通吃力,离岛就更加如此,最著名的渡轮就是维港的天星小轮,两头都能开而省去掉头的麻烦。其实,香港岛屿众多,新界也是个半岛,还有很多别的著名码头。渡轮的班次固定,一般节假日和周末还会加开,可刷八达通,有些客舱分等级,就像东铁线设头等车厢一样,我想这是市场经济发达的例证。

3. 支付手段比较原始
严格讲,大部分港币不是货币,而是兑换券。回归后,金管局负责发币,它只发行过塑胶的10元币和硬币,市面流通的“港币”都是三大银行发行的,他们需事先向金管局抵押等值美元(按固定汇率,所以港币汇率直接和美元挂钩)。还有一个有趣的情况,港币最大面值是1000,曾是伪钞出现频率最高的,许多私人店面仍习惯性委婉拒收,ATM机也很少能取到。
八达通除了可用于所有交通工具之外,大部分便利店和有些餐厅也可以使用,一些店铺也可以支付宝或微信收款,但多按1:1折算,划不来;酒店、商场等大额支付使用银行卡,刷卡最好用银联络统,走MASTER则需兑换美元还款,多一道麻烦。
总之,使用纸币的概率还非常高,一定要兑换足够港币,也要准备零钱。很多公交车投币都有整有零,比如3块2,不设找赎,虽然八达通能透支,最好多充点钱,余额无期限而且可退(一日通和无按金的卡例外)。

*请注意看上图塑胶版10元,由财政司长签字并注明是“法定货币”;下图汇丰纸币是董事签字并有“凭票即付”字样,而前者是没有的。

4. 餐饮可选项不多
由于欠缺农业经济,香港农产品几乎全是进口或从大陆售卖过去的,这导致了青菜相对贵很多,冰冻的肉类非常便宜;一部分海鲜可以捕捞,价格也还好;普通水果比内地贵、进口的高档品反而相对便宜。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饮料便宜、瓶装水贵,怪不得香港同胞爱喝饮料,开玩笑的hoho~
香港很少沃尔玛一类的大型生活超市,主要是地租太贵,食材大多在街市销售,店家都是明码标价但不提供发票(可手写收据),品质比较放心,可以货比三家。

港式茶餐厅是特色,和内地快餐店类似,但更加精致、味道也很好,正餐时间的套餐尤其实惠,几十港币就能吃到一大盘配菜还有饮料。码头附近的海鲜店一般自选,也可选套餐,8人一桌价格从几百到上千都有,多是新鲜海产品,相对深圳差不多,但品质更好。高档餐厅就不在此列,除非应酬,我自己是不去吃,还是穷啊。

5. 购物天堂与菸酒
因为免税的缘故,香港可谓购物天堂,尤其是进口品牌。别光顾血拼,需注意回内地过海关时限额是5000元,被逮到了就要被补税,丢掉不要了都不行。便宜的红酒带2支,烟只带2条,过关正常不会有问题,万一超额,菸酒类税率是50%!婴幼儿奶粉更严格(成人奶粉除外),最多2罐,超过要被收监啊,亲!不知道的还以为带白粉呢!

言归正传,香港酒水品质高,进口洋酒也很实惠,啤酒多是灌装,瓶装的较少;红酒就五花八门,我个人的感觉是澳洲红酒的味道不错,价效比很高;白酒似乎不怎么受欢迎,可选的不多。
露营喝酒是不错的消遣,啤酒太重,而且不冻不好喝。所以首选红酒,惠康等超市3L纸箱装99港币,味道不错还方便带,差不多够10人小酌的量(酗酒的自带酒水,hoho)。

香港严格禁菸,且拟禁止电子烟(本来是戒菸替代品,结果近几年野蛮生长有点喧宾夺主了,影响政府专卖菸草的销量,不收拾你才怪~)。凡公共的室内场所、有上盖的建筑物都不可以抽菸;即使在室外,公园、扶手电梯、车站也都禁止抽菸;街面垃圾桶上如有菸灰缸,则周边可以抽菸。违者将被处以1500港币罚款,对烟瘾大的同志来说,很是辛苦。

6. 郊野宜人
由于发展阶段、历史及用地制度不同,香港郊野公园的建设和管理理念与内地也不同,各有千秋,相对而言香港更人性化:
1)香港极度珍惜和控制建筑用地规模,后果是房价奇高并且居住环境堪忧,大部分面积都是尚未开发的郊野公园,共有24个大大小小的郊野公园,分散了人流,经过多年建设和精心维护,康乐设施比较完善,尤其是露营地的建设远超内地。反观内地城市,用地可以说是铺张浪费,成片用来兴建住宅和厂房,交通规划也阔绰(比如地上段地铁就很浪费用地)。
2)香港公园维护成本应该低得多:渔农署只会标识保护古树,植被大多原生态,较少人工干预,很少见到花团锦簇的太平盛世,也就没人来做“采花大盗”;同样,免费就不用人查票,开放式布局也不用看门、维持秩序,更没有巡逻的保安;指示标志清晰,也没见到设定收费游乐园一类嘈杂的设施,更没有售卖各种粗制滥造的气球、玩具、零食,甚至“古董”的小摊小贩。这些都是和内地截然相反的场景。缺点是,买瓶水都比较困难,如需寻求帮助就更麻烦,而且手机讯号也不好(后面说)。
3)香港很少有机会发展超大面积的社群,极少像内地城市这样被小区围墙分隔大块区域,以致各自只能在自家小区玩耍的不便。刚才说到香港住宅多是超高层,居住面积狭窄(他们的千尺豪宅也仅指使用面积100平米而已),为改善居住环境,他们很重视街区公园建设,主要利用建筑上盖平台发展绿地,加上小块的公共绿地,通过众多横跨街道的人行天桥连成一片,兼顾了安全和共享,真是聪明的做法。
4)香港很多小山头也被建成公园,基本保持原貌,雕塑或景观都是点缀,甚至会把周边楼宇的造型考虑进来,不设围墙或太多的人工痕迹,设计能力可见一斑。内地公园往往大手笔,建设以人造景观为主,还要考虑交通便利,结果就人满为患,尤其是被列为地标的那几个,比如深圳莲花山(在更新改造后,她已是本地水平最高的公园)。

总体而言,香港郊野的环境卫生比内地好很多,随处可见放羊的牛在悠闲吃草(遍地牛粪就不奇怪了),水里也鱼虾蝌蚪成群,几乎没人打扰或捕捞;野外很少设定垃圾桶也见不到清洁工,却连海滩都很干净,我想这主要归功于游玩者自觉自发的高素质;常见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常拖着树枝燃篝火,营地也清理得不够干净,鄙视他们。查询郊野公园的资讯可上官网://www.gov.hk/sc/residents/culture/trail/


7. 通讯便宜但覆蓋不全
香港电讯服务商比较多,各自组网竞争,所以本地资费便宜。内地手机卡可开通漫游香港的日套餐但费用不低,流量尤其贵的离谱。
逗留几日且频繁用流量时,最好买张本地流量卡(还可分享热点),赠送通话时间。淘宝有售,各口岸或西九龙高铁站均可取,无需实名,用完即可丢弃。不足是,大部分郊野无讯号。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