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对于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是那么亲切而又神祕,两岸同胞本来就是同根、同源、同祖、同宗,有着相同的血脉,说著同样的话语,却被一条冰冷的海峡分离了60多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我们怀着热切的希望,想去看看那里的青山绿水,看看海峡对岸的发展变化和风土人情。其实,旅游就是一半观景,一半感受文化。而到台湾观光,更是了却一个心愿,两脚能踏上分离60多年的中国第一大岛,亲眼看一看,亲手摸一摸这片日思夜想的土地,就是最大的满足。
两岸终于可以直航了,同胞可以相聚了,说不尽的相思之苦,道不完的爱恨情仇。我们参加了湖北新航线旅行社组织的环岛游,来到台湾。也许人们提到台湾,首先想到的是阿里山、日月潭。然而,当你亲历台湾的时候,你会发现台湾远远不止这些,她像一本耐人寻味而又博大精深的图书和历史画卷,让你爱不释手,回味无限,感慨不已,思绪万千。

初抵台北

2011年4月20日下午,我们搭乘台湾复兴航空公司GE3161航班直飞台北松山机场,松山机场就在台北市内,交通方便,据说是不对外开放的军用机动,小马哥(马英九)上任后才对大陆同胞开放。飞机穿云破雾,只见天际夕阳西下,透射出灿烂的霞光。经过2小时15分钟的飞行,跨越了浩瀚的黄海、东海和台湾海峡,美丽的台北已是华灯初放,五彩斑澜。飞机平稳地降落在松山机场,在着陆的一刹那,我忽然感到,隔绝了60多年的两岸同胞现在仅仅只用2小时15分钟就相见了,真是不可思议!台湾导游在通道出口迎接我们,他手捧鲜花,笑容可掬,和蔼亲切,一句“同胞们辛苦了,欢迎大陆同胞到台湾旅游观光”,让我们十分感动。随后介绍说,他是台湾利明旅行社导游方星云,在台湾几天旅游全部由他陪同,请多多包涵。机场工作人员文质彬彬,热情大方,为我们办理了入境手续。导游告诉我们,机场大楼里有银行,可以用人民币兑换新台币(当天汇率1:4.45),以便旅途中购物使用。我们兑换了新台币,提好行李,乘坐台湾旅游车来到台北君悦香格里拉饭店。据说饭店为四星,条件很不错。
行前就听说台湾水果好吃,我们放下行李,到饭店对面的水果店买来苹果和莲悟,真是名不虚传,又鲜又嫩,又甜又脆,水份充足,味道确实不一般!
第一天到台北,感到既陌生又亲切,心情十分激动,满城的鲜花、灯火,青黛的楼舍、灰白的马路、人来人往……,还有同胞的问候、热情的交流,并非想象中的充满敌意、蔑视、猜疑,毕竟血浓于水,一奶同根啊。

初抵台湾
思绪缈寄入云端,银翼划过千重山。
火树银花斑澜处,导游指点是台湾。

热游花博会

根据日程安排,4月21日,我们游览了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台北花博会主题为“彩花、流水、新视界”,博览会共分四个展区、十四个展馆,汇聚了数万种不同品种的花卉,特别是还有500多种珍贵植物,包括台湾在国际上大放异彩的蝴蝶兰和特有品种“台湾阿嬷”、“伊藤氏原始观音座莲”、“梅山铁线蕨”等珍稀植物。
由于花博会4月25日就要落幕,前来参观的人数不减,我们8点多就去排队,但比我们早到的人还是太多,只有跟着队伍慢慢往前走,当天的气温在28度以上,热辣的太阳考验着我们的热情,有的同伴有情绪了,可热度同样不减的台湾同胞说:只排3小时算什么,我们在上海世博排了7——8个小时呢。一进展馆,放眼望去,全是花海一片,让你饱览千万朵花草争奇斗艳。有20多个国家和台湾70多个团体参赛,犹如花卉界的奥林匹克,精彩程度超乎想象!除花卉竞赛外,还有9大主题特色展,最突出的如“花姿秋色——庭园景观资材主题特展”,运用景观布置手法,展示中式、日式、法式、英式等庭园风格;“花之圆舞曲——观花植物特展”,以精灵在乐声中献礼为主题,融合花、影、声、舞;“年宵花特展——农历年节主题特展”,以中华花艺表现年节、元宵主题,呈现新春吉祥、喜庆的热闹与繁华;“国际兰展”,展出了1,000多个品种的兰花。让人感受到城市与自然的共鸣,生活及环境的探寻,花卉园艺特展的万种风情,一赌国外和台湾花卉竞赛的优秀作品。
说实话,台湾花博会与上海世博会无论从规模、组织还是参观人数都不可比拟,特别是组织工作,台湾花博会到处混乱一片,让游人头顶烈日排队几个小时,还真是缺乏一点人性化。


游台北花博会
花海茫茫热浪卷,人潮滚滚步生澜。
彩花流水新视界,百花争艳春满园。
(彩花、流水、新视界为台北花博会主题)

参观故宫博物院

下午,我们参观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名震中外。解放战争后期,老蒋把70多万件文物全部运到台湾,于1962年修建国立故宫博物馆,它是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1965年落成,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改为“国立故宫博物院”。
据介绍,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珍品中,有2万多片甲骨档案,原始陶器到明清瓷器2万多件,是全世界各博物馆中质量最精、数量最多的;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历代钱币、新石器时代的玉璧、玉圭、玉璜等,镇馆之宝是闻名海内外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等。据说乾隆晚年,云南和缅甸大量开采翡翠,这种“云南绿玉”深受皇宫后妃们的喜爱。工匠利用玉料的色泽分布设计成型,琢磨成白色的菜帮、绿色的菜叶,菜叶上还伏著两只红色的“蝈蝈”,翠玉白菜通体高18.7公分,宽9.1公分,厚约5.07公分,晶莹可爱;肉形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的,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毛公鼎体积较大,是西周晚期青铜器,由周宣王的叔公毛公所铸,鼎内有铭文500字,最稀奇的是铭文刻在鼎内,难度很高,铭文精妙而完整,古奥艰深,据说毛公鼎特别珍贵、价值连城。据说展出文物每三个月轮换一次,把所有文物都看完,起码要50年。其数量虽然不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多,但都是稀世珍宝,价值连城。历史造成的遗憾,国宝分割为二。可喜的是两岸博物院近年来互动频繁,经常交流展出,毕竟同根同祖,所有文物都属于中华民族,属于炎黄子孙的,属于全世界的,谁也无权独享!愿祖国快些统一,愿失散在西方、东方的宝物早以回到母亲的怀抱!

夜游逢甲夜市

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台中市。听说台湾小吃非常有特色,而且十分丰富,我们来到逢甲夜市,它是台湾最大的观光夜市,以“俗搁大碗”吸引爱好夜市的民众。据说假日人潮更是让夜市主干道水泄不通,贩卖商品的种类相当多样,吃、喝、玩、乐都有,特色、精品花样繁多,特别是以新奇又有趣的小吃闻名,成为创新小吃的原始地,例如逢甲四合一、蜂蜜柠檬芦荟、可丽饼、胡椒饼、大肠包小肠等等。你可以从夜市街头吃到夜市街尾,每个摊子都让你吃得满意而流连忘返。在夜市,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五花八门的特色小吃,就是大街上的摩托车,那真是一道景观,在满街的汽车行驶中,毫不减速,一路发飚,一往之前,更有意思的是,驾驶员绝大多数是穿着时髦的年青女性,据说这都是上班族。尽管速度很快,但只要一遇红灯,都很规矩的停在斑马线内,绿灯一亮,犹如万马奔腾,真有身临摩托车赛场的感觉。

畅游日月潭

4月22日上午,我们从台中市出发,前往台湾中部唯一不临海的县——南投县,乘坐松芳二号游船游览著名风景区——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最著名的风景区和最大的天然湖泊,卧伏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山头上,据说水面比杭州西湖略大,却比西湖水深10多倍。日月潭四周群山环抱,重峦迭嶂,潭水碧波晶莹,湖面辽阔,优美如画。群峰倒映湖中,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潭中有一小岛,远望好象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珍珠,名为珠子屿也叫拉鲁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如圆日,南半湖如弯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我们登上游船,航行在日月潭的碧波中观赏著美景。如果说,杭州西湖淡妆浓抹,水光潋灩,显得有些柔媚,日月潭则幽静绝尘,显得有些矜持。放眼望去,环湖皆山,重峦迭峰,郁郁葱葱;湖面辽阔,潭水湛蓝,清澈见底;湖中有岛,水中有山,波光岚影。泛舟游湖,在轻纱般的薄雾中飘来荡去,优雅宁静,犹如置身仙境。
为我们开船的是一位50多岁的邵族妇女,她介绍说,老蒋和宋夫人生前每年都要来日月潭游玩和疗养,湖边的那个凉亭就他们休息的地方。据说蒋夫人的哮喘病也在这里治好的。由于邵族人数较少,政府鼓励生育,生育一个孩子奖励6万新台币,所以妇女以多生子女为荣。欢迎大陆男人留下来当女婿。
游船停靠在玄光寺码头,我们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只见码头上身着民族服装的邵族人用嘹亮欢快的歌声欢迎八方游客,并贩卖自己的歌唱光盘。玄光寺为仿唐式建筑,分别供奉玄奘舍利子与释迦牟尼佛金身。寺内供奉玄奘大师的金身,雕塑上方悬“民族宗师”匾额。寺前有玄奘石雕像,庭院后面有一块石头,上书“千秋苦旅”,这是对玄奘西行取经旅途的概括。寺内“国之环宝”匾额为蒋中正亲题,寺外墙上,刻有玄奘西域游行图与碑文,门前尚有两尊石象,殿前有大鼓,可供人敲槌之醒钟。
导游介绍有个阿婆卖的香菇茶叶蛋味道鲜美,据说是政府特批的,我们每人买了一个,果然味道不错,但价钱也不菲啊,每个10元台币,折合人民币2.5元。站在玄光寺前眺望日月潭,虽然薄雾迷濛,但拉鲁岛及涵碧楼半岛的山峦景致已大致可见。往来的游船荡漾起阵阵涟漪,让湖水与苍翠的山峦构成山水一色的美丽景致。

长相思·日月潭
天湛蓝,水湛蓝。薄雾青山画意连,扁舟一叶闲。
魂儿牵,梦儿牵。旖旎风光日月潭,何时能再还?

参观中台禅寺

从日月潭下来,很快就到了中台禅寺。中台禅寺是由著名建筑师李祖原居士(台北101大楼设计师)设计,开山方丈惟觉老和尚率众僧侣于1990年开始谋划、历经6年规划4年施工、投资40亿元台币,于2001年竣工的现代化庙宇。它把中国传统式佛教建筑的平面式布局聚合为垂直立体化的建筑形式,宽230米、前后纵深130米,建筑高度从地面到塔尖达140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佛寺禅院。其设计曾获第21届台湾建筑奖和第20届国际灯光卓越奖。
走进禅寺,迎面是12米高、5吨重的三扇大门,两侧对联写着:“中台拈花众生微笑灯灯相传传祖意,西天取经高贤说法处处演化化群机;破初关重关牢关等生死三关微见自己本来真面目,净六根六尘六识共十八阴界即证如来法根化三身”。正门是四天王殿,笑口长开的“弥勒菩萨”供奉于中央,背后有身着凯甲、合掌擎剑的“韦驮菩萨”。大厅中有四根柱子,分别由四尊高达12米、重达100多吨的风、调、雨、顺四大天王塑像组成,暗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雄宝殿位于二楼,一尊由印度红花岗岩雕琢而成的释迦牟尼佛镇坐中央,侍立两旁的多闻阿难尊者与苦行迦叶尊者。
走进禅寺仿佛是一趟洗涤心灵之旅,令人在轻松休闲之余,获得内心的祥和与感悟。如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将意寓装有人生名利等各种欲望的布袋踩在脚下,让人顿悟:放下布袋,何其自在!
禅寺院内还有很多精致的景观,古木参天,鲜花丛丛。光明钟、吉祥钟分布院内;大象、小鹿的雕像形神兼备;为两岸人民和平祈福的同源桥都让我们频闪快门,留下美的定格。下得山来,惟觉老和尚“中台四箴言”还历历在目,如雷贯耳:“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这真是一生受用的精神财富啊!

参观邵族文化村


邵族是台湾高山族中人数最少的一个支脉,有记录说,邵族祖先在高峰地带,因追逐一群白色的水鹿,来到日月潭边,见潭水清澈,鱼群丰肥,而定居下来,以捕鱼、打猎为生,现在旅游业成为主要收入。1999年“9.21”大地震后族群人数由数千锐减至300人左右, 据说纯邵族血统的仅剩200多人,是台湾人口最少的原住民族,难怪他们自喻是“国宝”。地震后时任台北市市长马英九他们迁住台北市明水路。现在,邵族人在日月潭边建起了邵族文化村,供游人观光,欣赏丰富多彩的邵族文化。
邵族至今还是母系,岛内鼓励邵族与外族通婚,但有一个规定,那就是外族人不论男女只要与邵族结婚,一律到邵族生活,并鼓励多生子女,政府每年给予补贴。
年轻强壮的酋长毛先生给我们介绍了邵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并特意说他女儿年仅18岁、年轻漂亮,尚未婚配,欢迎在座嘉宾不受年龄和长相的限制,留一位下来做上门女婿。只可惜在座的男士都是60——70岁的老头子且有夫人,没一个符合要求,惹得大家一阵哄笑。随后,邵族女孩表演了热情奔放的舞蹈,并邀请我们共舞。看得出,邵族人非常淳朴、憨直、自信和热情。

雨游阿里山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一曲优美的台湾高山族歌曲,不知曾激起多少人对阿里山的心驰神往和魂牵梦绕。
早餐后,我们乘车前往阿里山。阿里山距嘉义市约78公里,汽车在盘山公路上慢慢爬上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苍翠碧绿的阿里山,在云雾缭绕中尽显山林之美,远山堆积,白云翻滚,林木苍茫,淡墨疏烟。导游在车上介绍:阿里山有五大奇景:日出,云海,晚霞,森林,铁路。山上气候多变。我们到达山顶时,下起了大雨,不少人去买塑料雨衣,每件100台币,确实有点贵,但没办法,只有任宰。不到2分钟,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大家一阵欢呼。
到达山顶之后,乘座森林小火车到大山深处,铁路曲折蜿蜒,全长72公里,小火车盘山而上,“螺旋式”上升,绕山跨谷钻隧洞,上升到2,450米,到达神木车站。在高大挺拔的桉树、椰子树、槟榔树等热带古木和四季常绿的樟、楠、槠、榉等亚热带阔叶树以及茂密的红桧、扁柏、亚极、姬松等温带针叶树中,我们沿着森林石板路逐级来到3,000多米的山上,这里完全被一些奇木异树汇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山风劲吹时,山林如惊涛骇浪,发出轰天雷鸣,形成阿里山著名的万顷林涛。沿途红桧、柳杉等笔直粗壮的参天大树比比皆是。
阿里山有一棵红桧树,号称“神木”,高达60米,直径达到6.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桧树,有“阿里山精神地标”之称,不过这棵“神木”已经于1997年7月1日下半身倒伏,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神木群。有一颗古树,据说三代同根,第一代有1,500年树龄,横倒在地,枯死250年后,第二代长出,又经300年长枝繁叶茂的第三代。红桧木生生不息,顽强至极。红桧为台湾所独有,它生长缓慢,木质坚韧,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木材。但从1906年开始,日本占领后进行了30余年的掠夺式采伐,运回日本,珍贵树种已砍伐殆尽。可笑的是,日本人为了自欺欺人,在林中建了树灵塔,以求得神灵免受对他们的惩罚。
漫步于阿里山万顷林涛的森林健康步道中,这里群峰环绕、山峦叠翠、古木参天,空气清新,满眼葱茏,青翠欲滴。不禁令人心旷神怡,不知不觉放慢了脚步,在这个天然大氧吧里张开双臂做几个深呼吸,真如同洗了一个健康森林浴。在阿里山上,既没有看到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也没有看到壮如山的阿里山少年,心情不免有点失落。

参观西子湾、英国打狗领事馆

下午,我们前往高雄,参观西子湾、英国打狗领事馆。
西子湾又名“斜湾”(闽南语谐音斜仔湾);据介绍,西子湾原以黄澄沙滩、碧蓝海水浴场、迷人的夕阳美景及天然珊瑚礁而闻名,浑然山海衬著繁忙进出高雄港的各国船只。黄昏游西子湾是最美的时刻,海潮覆岸,欣赏夕阳,海风吹拂令人心旷神怡,西子夕照为台湾八大胜景之一。民国69年立了一所海滨大学——中山大学,使西子湾更新增了几许文化气息。可惜,我们来到时,正是中山大学门前的临海广场在扩建,车辆涌挤、人声鼎沸,门前一片狼籍,让人没有心思观赏海景。
英国打狗领事馆是当时英国领事馆官邸。“打狗”是台湾居民音译,是地名。领事馆是一幢黄色的二层楼,白色的格子窗,砖红色的墙,迂回宽敞的长廊,配着绿色的草坪,色彩艳丽的油画,线条优美的雕塑,优雅的英伦风情让人沉醉。它建立于1866年(同治五年),是外国人在台湾建造的第一座领事馆。西临台湾海峡,是货轮出入必经之路,东面俯瞰市区和港口。现在,这里已成了露天咖啡馆,是高雄人下午和夜晚休闲之地。领事馆内部陈列著珍贵的高雄历史资料、图片、实物及模型。

长相思·阿里山
山路弯,云路弯。雾绕层峦万壑间,瀑泉淙淙唤。
春日天,艳阳天。神木飘香四季妍,灵芝代代传。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