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旅行日记微信公众号:树来说
手机摄影|旅行攻略|超小众旅行地|旅行日记
欢迎大家围观




扫码关注哦~


想去其他地儿?点选下方连结传送







1、贵州清明4日独行 人间四月 烟雨艳阳 【全程手机拍摄】://www.mafengwo.cn/i/12460694.html

2、香格里拉5日独行攻略 治愈之旅【全程手机拍摄】:
//www.mafengwo.cn/i/12198914.html

3、青岛冬日值得来吗?:
//www.mafengwo.cn/i/11916374.html

4、甘南自驾游:123 睁开眼 入梦吧【全程手机拍摄】:
//www.mafengwo.cn/i/10543394.html

5、泰国自由行 | 拍到pose穷尽可怎么办【手机拍摄向】:
//www.mafengwo.cn/i/10271882.html

6、宁夏小长假之行——沙坡头 通湖草原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手机拍摄向):
//www.mafengwo.cn/i/9581633.html

7、香港四日自由疾走(手机拍摄向|城市|海岛|美食|文化):
//www.mafengwo.cn/i/9376733.html

8、广州4天!暴走拍照攻略!(手机拍摄向|人文|自然|清新|神祕|好吃的|好玩儿的 总有一款适合你):
//www.mafengwo.cn/i/9275865.html

9、怀抱浪漫之心 拍出花样北欧(手机拍摄向|北欧四国:瑞典丹麦芬兰挪威):
//www.mafengwo.cn/i/9107381.html

10、青海—内蒙—甘肃 日行千里的十一黄金周:
//www.mafengwo.cn/i/7875787.html

11、台湾怎么玩儿(10天自助环台小众游):
//www.mafengwo.cn/i/7838464.html

12、厦门文艺时间(浅谈如何跟团也能玩成自由行!):
//www.mafengwo.cn/i/7831705.html

13、少华山独家超全拍照攻略,Let’s制霸朋友圈~(全程手机拍摄):
//www.mafengwo.cn/i/12512278.html

14、独享花海?终于实现了!【杏花·陕西富平】#春天就要出去浪:
//www.mafengwo.cn/i/12224714.html

DAY1 20170203 广州→香港(By 广九)

到达广州东站→联络送签人→检票→入关→上车,感谢万能的某宝,一切是如此的顺利

仅仅2h,随便聊两句再P两张图的功夫,香港到了!!
由于登车前已提前办理了入关手续,抵达香港后无需任何手续,直接出站。不过,问题在于出站之后。。。头一次手握导航却看不出来究竟该怎么走的。还好本人并不执著,果断放弃了原本的公交方案,换乘地铁前往酒店。

预计半小时到40分钟的路程我可是足足走了1个半小时,汗颜呐。

出了中环地铁站找酒店的过程还算顺利,只是当看见那近乎70°的煤气灯街大斜坡阶梯,脑海中之前的那些作为TVB圣地的各种浪啊~漫啊~命案啊~一秒格式化,唯一留下的一个想法就是庆幸,明智如我没拖着那30寸的箱子来香港,一个双肩揹包搞定所有。

这里就是占尽了天时地利的中环mini酒店,小不算什么,卫生、实用、交通方便更为重要。

mini酒店地理位置无敌,边儿上守着兰桂坊、荷里活之类的打卡圣地,怎可辜负,放下行李果断出门。一路上坡下坡兜兜转转,发现了不少可爱有趣的店铺,之后竟不觉走到了PMQ原创方,而且发现了Big Surprise!

卖个关子,先说说原创方究竟是什么。这里过去曾是中央书院和已婚警察宿舍,后经过香港政府的规划设计,集结了众多设计工作室及文创商店,在这里云集了超过100位设计师和创意企业家,贩售展示各种与时尚、艺术、生活相关的别致物件or作品,另外还有餐厅、画廊及户外的展览场地。两栋大楼4楼之间连线的空中花园很是漂亮,是午后用餐晒个太阳绝佳场所。相比已被买买买大军逛烂了的扫货点尖沙嘴、旺角、铜锣湾,PMQ更加奇特小众,关键人少。

可爱的原创墙绘,以香港的荷里活道为创作主题。作者是个软萌妹子,奇幻的画风脑洞的确够大,不过也能看得出来其中融入了不少香港这些年来的民俗文化,很是用心。

原创方里各处不明所以但色彩艳丽的涂鸦
酱~重点来了!

我这究竟是什么运气!日本经典恐怖漫画大师伊藤润二全球首个AR个展竟然就让我这么不经意地给撞上了。虽说还在布展中,一问得知后天开展,简直不能更棒,刚刚好!关于展览的详细情况之后细说。

虽两手空空的走出PMQ,但get到了伊藤森森这个重磅讯息,内心已是满足无比。沿半山电梯一路向上,越走越觉得这还有个头吗?穿过汇集了全球各地美食店的小街,再往上貌似就只有传说中的半山豪宅,果断掉头下山。

凭著神来的第六感在层层叠叠的山路上穿行,人少清净,很是喜欢。顺着夜晚植物园隔壁的小路一路向下,柳暗花明内心感叹果真是受到了神的指引。

眼前这座名为天主教圣母无原罪主教座堂,是天主教香港教区的主教座堂,位于香港中环坚道。之后查到这座仿哥德式用砖石建造而成的教堂竟是1888年就已落成,二战期间还曾被毁后又再次兴建。

离开教堂继续朝酒店走,饱览香港夜景。夜香港的中环,华灯初上,时间过的很快,已没有了刚入夜时天空泛著的幽兰。下班族、红的士、酒客、游客以及鳞次栉比的建筑,酒店周围这四通八达的景致汇集了香港城市精华。五光十色,车水马龙,中环林立的高楼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力量,万家灯火如同熠熠星光点亮着这个中国最“不夜”的地方,相信每个来到这座城市的人都能感受到这里生生不息的巨大活力,这也就是所谓的港仔精神吧。

DAY2 20170204 香港

来到香港的第二天回归正常的生活节奏,早起放下一切拍个照先。

左图这里就是昨儿感叹的酒店旁边的著名景点——煤气灯街,说它是TVB中出镜率最高的拍摄地之一也不为过。人气如此之高的拍摄地每天也就只有半夜和清晨没什么人(之后修片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楼梯下还站着位吃着早点围观的大叔)。这条连线著皇后大道和雪厂街的阶梯路以全港仅有的4支煤气灯而闻名,并且于1979年被政府列为香港法定古蹟(原谅上图以自我为中心的摄影师将古蹟完全当成了背景)。

继续解说,右图同是酒店隔壁的一条阶梯小巷,顺着这条路下去就是兰桂坊(24K黄金地段!),与煤气灯街是反方向。下图中的红砖建筑正是香港外国记者会,右边便是我入住的中环mini酒店。

来说说这个外国记者会(FCC),不论是乍一看还是仔细看都以为是个类似政府机关的地方,其实。。。人家是个会所餐馆!不同于那些招摇撞骗的伪会所,这家还真是严格实行会员制,并且申请入会还需要有会员做referrer(上线)。不过FCC的会员倒不都是记者,也有不少金融人士,每月会费900,常会有一些小型live。据说是个菜色丰富,waiter清一色老年人。

早7点的香港街头如此冷清,想吃个早饭也寻不到地儿,无奈只得回酒店自行解决。
刚一进门儿就觉得手里貌似少了点儿什么,出去时的两个包怎么回来只有一个幸存,再瞅瞅拎在手里的三脚架,坏了!我那命运多舛的三脚架套啊。。。飞奔至隔壁煤气灯街的栏杆处一看,没有!低头,只见一个摊在角落的黑色垃圾袋(十分感谢已过9点却还没收走垃圾的保洁员啊),翻找了一阵,哎~终于找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回来塞了两口面包,目标港大(计划从上环一路徒步过去)。

路遇小时代广场(注意是Times Square并非以酒池肉林著称的某国产电影)。

又偶遇了一处非计划内景点——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纪念馆其实之前是何东胞弟何甘棠的住宅,现为香港历史博物馆的分馆,里面主要介绍了孙中山先生生平及他与香港的关系。

爱德华时代的古典洋楼,设有复古的弧形露台并以希腊式巨柱承托,甚是养眼。进门无需门票,馆内有纪录片滚动播放,并以粤语、国语、英语三种语言轮流播报,还有图书室与文献资料馆供访客自行查阅资讯,人性化的服务设定融入到了许多细节中。

看这里~是不是有种蘩漪就要走出来的感觉。
从纪念馆出来,继续暴走,之后竟然诡异的从一栋建筑中穿出来,猛然发现这就是香港大学的化学楼。

出现在眼前的便是孙中山与张爱玲的母校同时也是电影《色•戒》的取景地——香港大学,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莫名有种强烈的电影场景感。

走上台阶,穿过弧形回廊,眼前便是庄月明文化中心。

依山而建的港大绿化面积不小,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非常协调,极具现代美感的玻璃幕、连廊空间与古旧的红砖外墙很好诠释了港大将中西、新旧相结合,开放共荣的思想理念。

在教学楼后的楼梯上小坐,感受下冬日里香港半山的午后阳光(万里无云,炒鸡晒的一天)。

进教学楼溜达一圈,处处都能感受到港大开放式的西方教育氛围。和美国电影中许多大学一样,教室是一个个独立组合桌椅,走廊里贴满了学生自己制作的海报、社团活动公告、各种讲座及评选资讯,而且在设计制作上都极为大胆(惊现五十度灰)。

好了打住,我并不是个愤青,说回正题。清华的许多毕业生都是大牛,这点无可厚非,不过能在跟产业和时代双脱节的论文码农氛围里和会带来严重误导的“重大专案”的层层荆棘中茁壮成长,自学成才,很是了得。

在港大中小小垫了垫肚子,坐地铁打道回府,直奔酒店隔壁街的网红拉面店——豚王。(上图建筑为建在半空中的香港大学地铁站)

此时已近3点,拉面店门口竟然还有人在排队,更加期待了呐~

日本拉面有非常多的流派,其实我也是搞不清楚什么才算得上正宗。不过上图的这碗黑洞洞看似非常重口的家伙,名叫黑王(当日限量豚王拉面已售罄,吃货们尽量赶早儿来)的拉面足以让我惊艳。先说说这家店里简洁但不简单的单纸式点单模式,可自选汤底浓度、酱油量、蒜量以及面的宽度与软硬度。除了拉面还有蔬菜、溏心蛋、杏仁豆腐等小食可自行选择搭配。点单过程流畅方便,一目了然,好感的累积从点单就开始了,不简单呐。

网络图
黑王上桌前先来说一下店里其他几款镇店宝贝。
翠王拉面——菠菜干酪味,在豚王拉面的汤底中加入橄榄油混合新鲜巴西叶和其他蔬菜,再撒入大量干酪粉~据说其香味是四王中最出众的。

网络图
赤王拉面——麻辣味,据吃过的小伙伴分享食后感,貌似只记得辣和很辣。原本就在豚王拉面的汤底中加入了辣油和香辛子,最后还在里面加入了点睛之笔的“赤王球”——各种辣酱和熟味增的混合调料球,这款应该是嗜辣一族的最爱了,与本人无缘。

网络图
之前点的黑王拉面终登场~看外表就十分霸气,口感鲜美香甜,很有种反差萌。面上的“黑王球”以祕制黑酱、墨鱼汁、黑芝麻、特质香油、肉碎和蔬菜混合而成,原来墨鱼汁的味道竟是甜的,而且这些丰富的味道与骨汤是如此契合,是非常令人沉醉和满足的一种味道。
豚王拉面的这顿对我来说的确是香港之旅中独一无二的体验,日式十足。美味十足。100多一碗面,也是值了!(另外,溏心蛋也赞一个,一点儿没有鸡蛋味儿,对于不爱蛋味儿的本人来说简直跟甜点一般美味~豚王奶冻普通,就仅仅是个奶冻而已,不值得推荐)
饱食之后回酒店小憩片刻,再出发,前往铜锣湾与湾仔那边。
好嘛~本想是打算来这边逛街,竟下起了雨,想起我那背了一路的伞此时正躺在酒店的床上会周公,只得又躲进了一家餐馆避雨(也是真会挑,进了一家神奇的店)。

画风变的略快吧,没错!这就是我躲雨的那家餐馆(严格来说是咖啡馆,毕竟人是这么写的)。

轩尼诗道上的这家pompom餐馆之前的确是在本次行程的规划中,只是没想到还不等找,它自己就蹦出来了。进门之后环顾四周,如此萌cry的空间里竟然没看见一个小盆友。面对拍拍拍的众人,店员似乎很是无奈,不过也不会阻止,只是谈不上服务而已。

祕籍:艳丽色彩+大柔光!!!吼吼~这便是今日的晚餐,幼女的诱惑~咳咳,其实就是咖哩饭+太妃牛奶(忘记了菜名,连牛奶都忘记说去冰了,果真从进门之后就有逐渐退化成幼齿的趋势啊。。。)。冒着朋友圈一片“你怎么能吃熊熊”的炮轰,品尝之后证明这里的确是家拍照用餐馆,咖哩饭丝毫吃不出咖哩的味道,连一般绝不会踩雷的肉酱也不知是掺了什么辅料进去,口感变得竟有些不可描述。狗狗还是熊熊的头上的白色小生物,本人实践证明千万不要碰,头一回吃到如此羶的乳酪。
除了那杯冰牛奶是实在喝不完了,还是要做光盘的好孩子。结账时才发现,这又是个加收服务费的餐馆(收服务费在这边的餐馆来说应该是很常见了,至少在吃过的那些餐馆里十有七八都收会收取),这一顿223港币,成就了本次旅行中单人伙食花费之最!
在摩肩接踵的铜锣湾逛了,代购了,也就差不多了,对于购物什么的实在兴趣缺缺,不过看时间还早,乘地铁到湾仔,没想到碰到了男神,还是一堆。

没有禁韩令的香港,男神简直多到泛滥,地铁内的遮蔽门,车厢车窗甚至座位上连座位上都充分利用,表白阿使~比亚内,把你照变形了(《鬼怪》热播期间)。
从湾仔一路走回中环,没有想想中的远,大概40min。一出铜锣湾湾仔所在的繁华中心,香港的夜顿时热闹光鲜不再。在夜色渐浓之前,平时显现不出的萧条和隐藏在晦暗角落里的有些东西好像已无处遁藏,叫嚣著弥漫在这座“不夜城”夜晚闪烁的霓虹无法触及之处。衣衫褴褛的佝偻老人拖着大堆的废品,翻找著垃圾桶中的残羹剩饭;众多有着东南亚面孔的男人女人成片聚集在如同天网的空中连廊下,脱了鞋,倚靠着彼此窝在铺在地上的硬纸板上,用我听不懂的语言大声地聊著、吵著;偶尔看见站在路边浓妆艳抹,穿着暴露的女人在四处张望着,显然我不是她的目标。这些在白天看不到的种种突然让我对这个叫做“香港”的繁华都市产生了些许不适的感觉,第一次意识到在这样的一个世界想要生存,想要活得像个人,是如此的不易。这个世界和时代变的太快了,总有些人是跟不上的。

图片来自投资顾问乔纳森.范.斯密特
有这么一句话“香港是天堂还是地狱?那要看你问谁了。”香港拥有着全球最高的吉尼系数(国际上用于测量一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其次是新加坡和美国,但在九龙你还是会看到所谓的“笼中人”,他们住在笼子里或是极小的陋室中,难以为继,在繁华的大街上行乞终了一生,或是靠着一点微薄的社会救助勉强度日。这里再次想起了之前曾看到过需要爬90度的高梯上去,住在两栋楼房顶夹缝中的老人,宁可过著每日行乞的日子也不愿申请破产,靠着所剩无几的自尊挣扎着渴望像个人一样活着,被像个人一般对待。

图片来自投资顾问乔纳森.范.斯密特
光的背面终有阴暗,不论是在全球哪个大都市相信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的群体,这并不稀奇,再完美的体制也无法保护平衡到每个个体的利益。也许这让人难以接受的心惊来自于,第一次在这个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同时又被誉为全球最安全、富裕、繁荣和高水平生活的城市,以肉眼可见,切身感受到,这并不是个例,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DAY3 20170205 香港

为了一扫昨日有些阴郁的心情,在酒店赖床半小时后打算过海去尖沙嘴转转,没想到遇上了个大乌龙。

坐着香港老司机的疯狂公交(虽说是辆区间车,但一路没人上车也是奇了)来到码头,事实证明!作为一个路痴,一旦在认路这个问题上上过度自信时,那就是要有惊喜呀。

没仔细看就刷了卡上船的某人,在船开5分钟后才反应过来,这。。。本就在对岸的尖沙嘴怎么没了!远处的那个岛又是什么鬼!
原来糊里糊涂上的这艘船是开往香港的一个离岛——长洲,因为是慢船,行程50min,单程12港币(快船20min)。长洲地理位置在大屿山和南丫岛之间,三岛呈人字形,距离香港岛西南方约10公里。

上岛第一件事当然是解决午餐问题。喜徕食堂的烧烤酱龙利鱼套餐,量大味美(至少我是这么认为)且人少。

在来时的船上临时抱了个佛脚,长洲虽名气远不如大屿山和南丫岛,不过依旧保留着小渔村的气息,也有不少可看的点,最终选定东湾的观音湾与西湾的长洲西堤作为游览重点。

岛上各种可爱的小房子就像是散落在森林中,密度不高,也不整齐,沿着绿茵小路穿行(想想家乡的严寒呐,不禁感叹,我的祖国真是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啊!没错,这个是改版),海风拂面,努力忽略著风中的超高紫外线含量,享受着悠闲,前日那生出的一丢丢复杂情绪瞬间有种被净化的感觉~

透过小路旁参差的枝桠,观音湾已在眼前(我当时究竟是为了什么不远万里飞7个小时去的巴厘岛啊。。。)

私享海滩,绝佳视野,你值得拥有!

上空盘旋的必定不是海鸥,那是成群的鹰啊!莫非是鱼鹰?很是霸气。

长洲西提近在眼前,可惜不能上去啊。长洲岛面积很小,基本半天的时间就逛完了。坐船回到中环,换个码头,仔细确认过天星小轮的招牌才上船。

一个维港隔着香港两个最繁华的地方,尖沙嘴和铜锣湾。在附近的商场中终于完成了代购list中的所有,一身轻松继续溜达~之前一直觊觎著的香港K11果真没让我失望,收获了心水的KLASSE14的彩虹款手镯(虽然这是个手表品牌来着),里面的众多的文创小店非常好逛,推荐~

上图是本次旅途中的惊喜发现——1881 Heritage。这里原是尖沙嘴旧水警总部,在尖沙嘴广东道上,一组极具英式维多利亚风格建筑群堪称惊艳,面对着的就是维港,里面云集了众多国际大牌,露天广场上经常还会有不同主题的展场,场景大气华丽。广场上的红砖两层建筑是前九龙消防局,总之除了人多这点,是个极适合拍照的地儿,心中一阵狂喜,特别当夜晚灯亮之后,更添梦幻感~当下便打定主意,明儿早起的目标就你了!

此为时间塔,塔顶的时间球是根据英国格林尼治、新西兰利特尔顿和澳洲悉尼的时间球,以及香港天文台的资料复制而成,而时间球塔在每日下午一时将准时降下时间球,这已成为一种传统,用来重现1881。
抬头看着此时的黄昏,这就是旅行的魅力之一,变量总是存在,为了这份惊喜,继续上路吧!

看完维港巴士总站的黄昏和中环的夜景,今日早些收工,明儿继续早起。

DAY4 20170206 香港→广州(By 广九)

如昨天所说,早起坐船过海,直奔第一目标1881。

清早无人的1881除了阳光唯有这颗据说已经历了千年的老树。

在搞不清是英式还是法式的花园里走走停停,手中再来杯咖啡是否更加适合。

早安维港与那不知名的夸张“光煞”楼。

到海港城的时间有些早,来诚品书店里打发时间,竟还收获一本——脱北女孩 朴研美,虽是竖版+繁体,翻看之后却让人欲罢不能。本来还不大理解怎么那么多人从港澳成箱的背书回来,敢情在某宝、亚马逊、当当这些个地方还真搜不到。
说实在的,内部结构让人发晕的海港城逛起来体验感并不好,格局奇怪不说,各种导视也很是模糊,难道出名全靠大?对了,不过地理位置确实够好,位于刚出码头的地方,想不看到都难。

飞速逛完海港城还是回到我熟悉的中环,二次光临原创方,来个松露黑巧cup cake补充下糖分,楼下的伊藤老师还等我呐~

100港币一张门票不算贵(想要周边环保袋需加收100港币),展览结合AR技术,这是亮点。实现AR效果自然离不开装置,虽然再次被手机系统未升级拖累到,不过多亏了暖暖的工作员小哥协助(无法以普通话顺利沟通的两个中国人只能英语+手语),现场租到装置,顺利体验伊藤润二老师各种神作的动态版本。

看粗来了吧,这确实是本次展览里避不过去的一个槽点。这个富江等身大figure能否再做的良心点儿吗,好歹也是伊藤森森的全球个展呐,这做工简直堪比80年代的橱窗模特。

《双一》&《漩涡》

膜拜伊藤大神原作,勤奋的大神工作台就是简易的学校架子床,平时在下面作画,困了就爬上去休息。

大神的内心世界果真与我等凡人不同,看展之后才晓得原来《人头气球》的灵感竟是来源于他小时候的一个梦,这个。。。相比在玩儿泥巴时期的我们,有着这样精神世界的大师的童年究竟是如何度过的,很是好奇啊。

看时间差不多要去红磡赶广九了,回酒店取了行李,别了,与我相处了4天3晚的中环mini,你真棒!

过度自信不是好事,但低估同样也是个问题。本以为掐著点儿到车站,没想到还是早了1个多小时,连进站排队都还没开始,只得在旁边的商场再消磨一下时光,一碗蒜蓉高汤龙利鱼柳面是个不错的选择,配以椒盐炸豆腐粒,这便是是我与香港的告别餐~

回来时的广九上简直空旷到让我以为自己又搞了次乌龙,包车啊!

继续在冷冷同学处借住一晚,离开广州的当天一早再次来到终于开门营业的红砖厂打卡。
依旧是结束的如此突然~期待下次的旅途,此时的耳畔又响起了那熟悉的旋律“敢问路在哪里~路在脚下~”。

~The End~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